期刊文献+
共找到50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大型民用飞机起落架关键技术 被引量:69
1
作者 聂宏 魏小辉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4期427-432,共6页
大型民机结构尺寸庞大且起飞和着陆质量大,使得大型民机起落架的设计与中、小型民机以及军机起落架相比在结构柔性、地面载荷、结构布局形式、缓冲性能、疲劳寿命、可靠性、维护性、保障性、减重、降噪和操纵方式等方面都具有自身的特... 大型民机结构尺寸庞大且起飞和着陆质量大,使得大型民机起落架的设计与中、小型民机以及军机起落架相比在结构柔性、地面载荷、结构布局形式、缓冲性能、疲劳寿命、可靠性、维护性、保障性、减重、降噪和操纵方式等方面都具有自身的特点。本文围绕大型民机起落架大型化、民用性和其他关键技术等几个方面的特点综述了大型民机起落架设计技术的国内外现状和发展趋势,并指出我国发展大型民机起落架所急需解决和突破的相关关键技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型民机 起落架 关键技术
下载PDF
大型客机气动设计综述 被引量:29
2
作者 陈迎春 张美红 +3 位作者 张淼 毛俊 毛昆 王祁旻 《航空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期30-46,共17页
中国大型客机研制过程中追求"三减,四性":减阻、减重、减排,安全性、经济性、舒适性、环保性。中国大型客机采用翼下常规布局形式,放宽静稳定技术,发动机选用CFM公司Leapx-1C发动机,这对气动设计技术在工程适用性上提出了极... 中国大型客机研制过程中追求"三减,四性":减阻、减重、减排,安全性、经济性、舒适性、环保性。中国大型客机采用翼下常规布局形式,放宽静稳定技术,发动机选用CFM公司Leapx-1C发动机,这对气动设计技术在工程适用性上提出了极高的要求。大型客机是中国第1架完全自主知识产权民用飞机,本文综述了其设计过程中采用的先进气动优化设计方法、CFD分析和充分的风洞试验验证,说明了超临界机翼设计、高效增升装置设计、飞机/发动机一体化设计、尾翼设计、翼梢小翼设计和部件精细化减阻设计技术,能实现大型客机的减阻应用设计。研究表明,中国大型客机在气动设计水平和设计方法上取得了一系列的进展和突破,实现了设计具有较强竞争力的先进民用飞机的目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型客机 气动设计 CFD 减阻 设计约束 设计方法
原文传递
基于代理模型的大型民机机翼气动优化设计 被引量:25
3
作者 韩忠华 张瑜 +4 位作者 许晨舟 王凯 吴猛猛 朱震 宋文萍 《航空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期150-165,共16页
先进的气动优化设计思想与方法,对于提升大型民机气动与综合性能具有至关重要的意义。探讨了大型民机超临界机翼气动优化设计的基本准则和要点,并结合代理优化算法,提出了一种面向工程应用的多轮次高效全局气动优化设计方法。首先,通过... 先进的气动优化设计思想与方法,对于提升大型民机气动与综合性能具有至关重要的意义。探讨了大型民机超临界机翼气动优化设计的基本准则和要点,并结合代理优化算法,提出了一种面向工程应用的多轮次高效全局气动优化设计方法。首先,通过一系列解析函数/翼型/机翼优化测试算例进行了验证。其次,将所提出的方法与人工修型相结合,开展了针对宽体客机超临界机翼的两轮气动优化设计,使其气动性能得到显著改善。最后,采用不同的雷诺平均Navier-Stokes(RANS)方程求解器对安装优化机翼的全机巡航构型进行了典型状态的气动性能综合评估。研究结果表明,所提出的代理优化算法具有很高的优化效率、较强的约束处理和全局优化能力;将所发展的基于代理模型的多轮次气动优化设计方法与人工修型相结合,能够获得满足设计要求的气动外形,验证了该方法在大型民机超临界机翼气动设计中的有效性和工程实用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型民机 气动优化设计 超临界机翼 代理模型 计算流体力学(CFD)
原文传递
大型民机试飞测试发展与挑战 被引量:18
4
作者 黄涛 王伟 《计算机测量与控制》 2016年第9期5-7,11,共4页
飞行试验是对飞机的性能进行验证和确认的关键阶段,试飞测试是保障该阶段工作的重要内容;国内目前对于军机已拥有了成熟的测试技术、测试方法和可靠的测试设备,而对于民用飞机特别是大型民机的试飞测试目前还处在起步阶段;随着国家大飞... 飞行试验是对飞机的性能进行验证和确认的关键阶段,试飞测试是保障该阶段工作的重要内容;国内目前对于军机已拥有了成熟的测试技术、测试方法和可靠的测试设备,而对于民用飞机特别是大型民机的试飞测试目前还处在起步阶段;随着国家大飞机研制专项的不断推近,大型客机试飞测试需求逐步明确;从大型民机试飞测试需求和测试工作特点出发,对机载测试技术变革、遥测和数据处理技术等键技术在国外的最新发展和国内大型飞机的现状进行对比分析,可以看出我国民机试飞测试在网络化机载测试系统应用、遥测传输链路带宽、大数据快速处理等方面存在较大的挑战;在此基础上对应对挑战的发展策略和后续攻关的方向进行研究,可以为我国大型飞机特别是民机试飞测试技术的发展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型民机 机载测试 试飞遥测
下载PDF
基于伴随理论的大型客机气动优化设计研究进展 被引量:16
5
作者 白俊强 雷锐午 +3 位作者 杨体浩 汪辉 何小龙 邱亚松 《航空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期98-115,共18页
大型民用客机的气动设计具有巡航马赫数高、部件间流动干扰复杂、外形精细化修形难度大等特点,完全依靠人工试凑法进行气动设计工作量巨大。基于高可信度数值模拟的优化设计技术可以对该类问题进行自动寻优设计,给设计师提供有力参考,... 大型民用客机的气动设计具有巡航马赫数高、部件间流动干扰复杂、外形精细化修形难度大等特点,完全依靠人工试凑法进行气动设计工作量巨大。基于高可信度数值模拟的优化设计技术可以对该类问题进行自动寻优设计,给设计师提供有力参考,因此在大型民用客机气动设计中发挥着越来越显著的作用。首先,以大型民用客机为背景,总结了民机气动设计中的关键科学问题,指出了梯度优化设计方法在民用客机不同优化设计问题中的适用性,并进一步对梯度求解中的伴随方法理论进行了详细介绍。然后,分析了基于伴随理论的气动优化设计方法以及气动结构多学科优化设计方法在民用客机设计中的研究进展,其中气动优化设计方面着重突出了复杂全机多部件气动外形优化设计方法以及飞机/发动机一体化优化设计方法。最后,对基于伴随理论的气动优化设计方法在大型民机中的应用进展进行了提炼,对未来发展趋势进行了展望与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型民用客机 伴随理论 全机多部件气动优化 飞机/发动机一体化优化 气动结构优化
原文传递
大型民用飞机IMA系统应用分析及发展建议 被引量:16
6
作者 尤海峰 刘煜 《电讯技术》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期110-116,共7页
介绍了综合模块化航空电子(IMA)系统的基本概念、系统结构和特点。详细描述了IMA在3种典型大型民用飞机(波音777、波音787和空客A380)的航空电子系统中的应用情况,并对3种机型的IMA系统进行了对比分析。总结了大型民用飞机IMA系统的关... 介绍了综合模块化航空电子(IMA)系统的基本概念、系统结构和特点。详细描述了IMA在3种典型大型民用飞机(波音777、波音787和空客A380)的航空电子系统中的应用情况,并对3种机型的IMA系统进行了对比分析。总结了大型民用飞机IMA系统的关键技术,并给出了发展建议,可为大型飞机IMA系统的研制提供一定的参考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型民用飞机 综合模块化航空电子 应用分析 关键技术 发展建议
下载PDF
基于柯西变异鸽群优化的大型民用飞机滚动时域控制 被引量:13
7
作者 段海滨 杨之元 《中国科学:技术科学》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3期277-288,共12页
采用先进的控制方法对大型民用飞机的多操纵面进行控制,可以有效提高大型民用飞机飞行的安全性和可靠性.针对大型民用飞机的在线滚动时域控制(receding horizon control,RHC)问题,提出了柯西变异鸽群优化(Cauthy mutation pigeon inspir... 采用先进的控制方法对大型民用飞机的多操纵面进行控制,可以有效提高大型民用飞机飞行的安全性和可靠性.针对大型民用飞机的在线滚动时域控制(receding horizon control,RHC)问题,提出了柯西变异鸽群优化(Cauthy mutation pigeon inspired optimization,CMPIO).柯西变异鸽群优化不但保持了鸽群优化(pigeon inspired optimization,PIO)收敛速度快的优点,而且通过执行加入柯西变异的地图和指南针算子和地标算子,可以有效降低优化结果陷入局部最优的概率,改善滚动时域控制的快速性和稳定性.在协调转弯过程和协调转弯的故障重构两个算例的仿真中,基于柯西变异鸽群优化的滚动时域控制使大型飞机稳定地达到参考状态,控制器同时合理地完成了多操纵面的控制分配和故障重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型民用飞机 滚动时域控制 柯西变异 鸽群优化
原文传递
多舵面大型民机阵风减缓系统设计 被引量:10
8
作者 袁刚 李爱军 +1 位作者 王长青 徐小野 《飞行力学》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4期65-67,共3页
提出用多块对称偏转的扰流片和副翼构成飞机的多舵面操作模型,采用开闭环控制相结合的控制方案,并用LQG方法实现控制律的设计和仿真,设计了一种切实可行的民机阵风减缓控制系统。仿真结果表明,所设计的阵风载荷减缓控制器能有效减缓阵... 提出用多块对称偏转的扰流片和副翼构成飞机的多舵面操作模型,采用开闭环控制相结合的控制方案,并用LQG方法实现控制律的设计和仿真,设计了一种切实可行的民机阵风减缓控制系统。仿真结果表明,所设计的阵风载荷减缓控制器能有效减缓阵风引起的飞机法向过载,实现阵风减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阵风减缓 大型民机 多舵面
原文传递
大粒径过冷水溢流结冰的翼型气动影响分析 被引量:9
9
作者 李焱鑫 张辰 +1 位作者 刘洪 王福新 《空气动力学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3期376-382,共7页
大粒径过冷水滴超出了适航条例25部附录C的范围,撞击在机翼表面后可形成溢流脊状冰,危害飞行安全,但目前对于溢流结冰的气动性能影响尚未研究清楚。采用结合雷诺应力模型的数值方法,计算了NACA23012m的溢流结冰翼型的最大升力系数和失... 大粒径过冷水滴超出了适航条例25部附录C的范围,撞击在机翼表面后可形成溢流脊状冰,危害飞行安全,但目前对于溢流结冰的气动性能影响尚未研究清楚。采用结合雷诺应力模型的数值方法,计算了NACA23012m的溢流结冰翼型的最大升力系数和失速迎角,与Lee的实验结果符合较好,证明了该方法可用于分析溢流结冰翼型引发的流场分离。针对溢流冰脊对不同翼型影响程度差别较大的特点,对大型客机机翼超临界翼型及平尾翼型上的溢流积冰气动力进行计算,得到结论:超临界翼型在受到溢流冰脊影响时提前发生气动分离,气动性能大幅下降;平尾翼型受溢流冰脊影响较小,在大迎角下流动分离区减小。研究内容对大型客机的设计与适航审定具有一定指导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气动分析 数值计算 大粒径过冷水结冰 溢流冰 超临界翼型 平尾翼型 大型客机
下载PDF
大型民机双作动筒式前轮转弯操纵系统设计与仿真分析 被引量:8
10
作者 聂青 聂宏 张明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4期503-510,共8页
为了提高飞机起降性能,当前飞机起落架逐步发展为采用电传操纵技术。而为了满足对低速大转角机动和大转弯力矩的要求,现代大部分大型民机都装配了双作动筒式前轮转弯系统。本文以大型民机的双作动筒式电传前轮转弯操纵系统为研究对象,... 为了提高飞机起降性能,当前飞机起落架逐步发展为采用电传操纵技术。而为了满足对低速大转角机动和大转弯力矩的要求,现代大部分大型民机都装配了双作动筒式前轮转弯系统。本文以大型民机的双作动筒式电传前轮转弯操纵系统为研究对象,针对双作动筒式前轮转弯机构设计一种随动转阀式换向阀,以满足其在死点位置时液压源换向的要求;随后基于双作动筒式前轮转弯系统对操纵控制的要求,设计了集手轮低速大角度转弯、脚蹬快速小角度转弯以及减摆功能于一体的飞机前轮操纵电液伺服系统,并建立仿真模型,进行动态仿真分析,以检验系统的各项功能。仿真结果表明,系统能够满足工程使用的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系统设计 动态仿真分析 电传操纵 大型民机 前轮转弯系统 飞行器设计
下载PDF
欧美翼身融合大型民机方案综述 被引量:7
11
作者 夏明 巩文秀 +2 位作者 郑建强 周彬 郑遂 《民用飞机设计与研究》 2021年第3期123-134,共12页
未来航空运输市场对大型民机提出了更严苛的要求,采用翼身融合构型成为提升未来民机综合性能的重要发展方向,引起各大飞机厂商和科研院所的广泛关注。从布局变革、方案演变以及关键技术成熟度提升等多方面出发,比较详细地论述了欧美各... 未来航空运输市场对大型民机提出了更严苛的要求,采用翼身融合构型成为提升未来民机综合性能的重要发展方向,引起各大飞机厂商和科研院所的广泛关注。从布局变革、方案演变以及关键技术成熟度提升等多方面出发,比较详细地论述了欧美各国在翼身融合方案设计领域的探索研究工作。重点对美国N+2/N+3计划、欧盟第五框架计划中研究的多个主流方案进行分析,并对其中涉及到的系列化、应急撤离、动力集成以及气动设计等问题的研究现状进行了阐述,介绍了各方案针对上述技术问题的解决方式和思路。最后总结了翼身融合布局在未来大型民机上应用所面临的挑战,并对新构型的发展趋势以及前景进行了展望,对我国未来民机新构型方案的发展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欧美 大型民机 翼身融合 综述
下载PDF
大型民机电传操纵系统可靠性建模研究与分析 被引量:6
12
作者 熊笑 贾自立 张平 《系统仿真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A01期228-233,共6页
余度系统的需求和发展使电传飞控系统更加复杂,系统可靠性建模与分析显得尤为重要。本文以电传操纵系统作为研究对象,首先通过对现有多种大型民机电传操纵系统特征的分析,从多工作模态技术、考虑余度总线的硬件冗余技术、非相似技术、... 余度系统的需求和发展使电传飞控系统更加复杂,系统可靠性建模与分析显得尤为重要。本文以电传操纵系统作为研究对象,首先通过对现有多种大型民机电传操纵系统特征的分析,从多工作模态技术、考虑余度总线的硬件冗余技术、非相似技术、功能分离技术等方面总结复杂电传操纵系统常用技术。然后以波音B777为例,分析各功能模块间关系,建立复杂电传操纵系统在正常飞行模态下的任务可靠性模型。最终通过可靠性指标计算验证该分析方法的可行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型民机 电传操纵系统 可靠性框图 总线 冗余
下载PDF
大型客机无尾布局航向组合舵面控制技术研究 被引量:5
13
作者 李路路 张彬乾 +1 位作者 李沛峰 张明辉 《飞行力学》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5期450-454,共5页
针对无尾布局航向控制问题,提出了嵌入式阻力舵与襟副翼组合的航向组合式操纵舵面,结合300座级翼身融合布局大型客机设计方案进行了舵面设计和风洞试验研究。结果表明,单独嵌入式阻力舵在提供航向控制力矩的同时,耦合了更大的滚转力矩... 针对无尾布局航向控制问题,提出了嵌入式阻力舵与襟副翼组合的航向组合式操纵舵面,结合300座级翼身融合布局大型客机设计方案进行了舵面设计和风洞试验研究。结果表明,单独嵌入式阻力舵在提供航向控制力矩的同时,耦合了更大的滚转力矩和侧力,需解耦消除;采用组合式舵面,不仅可提供更大的航向控制力矩,同时减缓甚至消除了耦合滚转和侧力。在某些舵面组合状态,有实现十分理想的纯航向操纵模式的可能。组合式舵面为解决无尾布局飞机的航向控制问题提供了一条崭新的技术途径,具有广阔的工程应用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型客机 无尾布局 航向控制 组合式舵面 风洞试验
原文传递
轮胎刚度特性对大型民机前起落架摆振影响研究 被引量:4
14
作者 冯广 丁建宾 +3 位作者 姜义尧 金军 余好文 蒋炳炎 《航空工程进展》 CSCD 2023年第2期55-64,共10页
轮胎刚度作为轮胎动力学模型的重要参数之一,研究其对大型民机前起落架摆振的影响规律,可以从前起落架防摆设计角度为轮胎刚度设计提供参考依据。基于前起落架摆振非线性数学模型,使用Matlab/Matcont软件计算不同轮胎扭转刚度、轮胎侧... 轮胎刚度作为轮胎动力学模型的重要参数之一,研究其对大型民机前起落架摆振的影响规律,可以从前起落架防摆设计角度为轮胎刚度设计提供参考依据。基于前起落架摆振非线性数学模型,使用Matlab/Matcont软件计算不同轮胎扭转刚度、轮胎侧弯刚度下的摆振区域图;研究轮胎扭转刚度、轮胎侧弯刚度对前起落架摆振的影响规律,对比二者对前起落架摆振影响的敏感度。结果表明:对前起落架摆振影响的敏感性,轮胎扭转刚度大于轮胎侧弯刚度;轮胎回正力矩系数每减小1%,扭转摆振最大临界阻尼减小0.88%,侧向摆振中速区最小临界减摆阻尼增大33.87%;减小轮胎扭转刚度,增大轮胎侧弯刚度有利于抑制大型民机前起落架摆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型民机 前起落架 摆振 轮胎刚度 非线性 分岔理论
下载PDF
放宽静稳定性大型客机电传控制律设计 被引量:5
15
作者 黄博 王新民 李俨 《飞行力学》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5期31-35,共5页
对放宽静稳定性大型客机进行了控制增稳控制律的设计,并完成了相关的仿真验证。通过研究《CCAR-25运输类飞机适航标准》和C*飞行品质评价准则,提出了放宽静稳定性大型客机纵向增稳控制律的设计要求。采用国际上先进大型客机常用的C*构... 对放宽静稳定性大型客机进行了控制增稳控制律的设计,并完成了相关的仿真验证。通过研究《CCAR-25运输类飞机适航标准》和C*飞行品质评价准则,提出了放宽静稳定性大型客机纵向增稳控制律的设计要求。采用国际上先进大型客机常用的C*构型设计纵向电传增稳控制律,最后对所设计的控制律进行了操纵品质和增稳效果的仿真验证。仿真结果表明,设计的控制律在典型的巡航状态下,电传闭环操纵品质满足Ⅰ级飞行品质;同时在纵向扰动的情况下,有很好的静稳定性,增稳效果满足适航条例的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放宽静稳定性 大型客机 C*构型 电传控制增稳控制律
下载PDF
民用飞机机身后体端板阻力特性研究 被引量:5
16
作者 叶露 周泽友 《液压与气动》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2期25-29,共5页
对于大型民用飞机,机身后体的阻力对全机阻力特性影响较大。为减小后体阻力,目前大多数民机在设计时重点研究后体参数(如上翘角、扁平度、长细比、收缩比等)对阻力特性的影响,但由于后体流场极为复杂,后体参数的设计并不能明显改善机身... 对于大型民用飞机,机身后体的阻力对全机阻力特性影响较大。为减小后体阻力,目前大多数民机在设计时重点研究后体参数(如上翘角、扁平度、长细比、收缩比等)对阻力特性的影响,但由于后体流场极为复杂,后体参数的设计并不能明显改善机身后体的气流分离现象。针对机身后体流场气流分离的特点,提出了一种在机身后体加装端板的方法,通过后体端板产生的旋涡达到改善机身后体气流分离的目的。结果表明:改进方法能有效地改善后体流场特性,优化机身后体气动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型民机 机身阻力 机身后体端板 气动性能 流动机理
下载PDF
大型民机双作动筒式前轮转弯机构多目标优化设计 被引量:4
17
作者 米滨 聂宏 张明 《机械科学与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8期1221-1225,共5页
前轮转弯机构的优化设计是大型民机起落架设计的重要组成部分。分析了大型民机双作动筒式前轮转弯机构的功能及特点,通过建立简化模型得到核心设计参数,建立了转弯机构的多个子目标函数,采用非支配排序进化求解算法(NSGA-Ⅱ)对转弯机构... 前轮转弯机构的优化设计是大型民机起落架设计的重要组成部分。分析了大型民机双作动筒式前轮转弯机构的功能及特点,通过建立简化模型得到核心设计参数,建立了转弯机构的多个子目标函数,采用非支配排序进化求解算法(NSGA-Ⅱ)对转弯机构的核心设计参数进行多目标优化设计。优化结果表明:基于Pareto遗传算法的多目标优化,对前轮转弯机构的主要参数进行优化设计是可行的,尤其是对提高机构效率、机构传动平顺度指标有着较好的优化效果,分别提高了7.64%和17.3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目标优化 大型民机 前轮转弯机构 起落架设计
下载PDF
大型民机气源系统温度控制研究
18
作者 卜绍志 郑权义 梁建航 《自动化应用》 2024年第13期109-112,共4页
作为飞机环境控制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气源系统稳定的出口压力和温度对下游座舱压调子系统、机翼防除冰子系统及空气循环子系统等子系统的稳定工作至关重要。在发动机复杂恶劣的运转环境及传统液态控温技术无法满足控温精度的情况下,在... 作为飞机环境控制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气源系统稳定的出口压力和温度对下游座舱压调子系统、机翼防除冰子系统及空气循环子系统等子系统的稳定工作至关重要。在发动机复杂恶劣的运转环境及传统液态控温技术无法满足控温精度的情况下,在传统PID控制基础上,提出了一种基于温度/温度变化率为控制对象的PID算法。通过仿真验证和系统台架试验验证表明,当发动机引气温度或下游用气需求温度发生变化时,该算法完全能够满足气源系统对温度、压力控制的稳定性、快速性及准确性要求,为下游用气系统提供稳定的供气来源,进而为飞机其他环控子系统的温度压力控制提供了工程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型民机 气源系统 PID算法
下载PDF
大型客机增升构型缝翼除冰状态失速特性 被引量:3
19
作者 黄雄 曲仕茹 +1 位作者 张恒 陈显调 《航空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期60-75,共16页
在防/除冰系统工作前提下翼面前缘残余积冰对全机失速特性的影响是评估系统效能是否达标的直接依据。针对中外翼区域重点防护的大型客机增升构型除冰方案,基于数值模拟方法对比分析了缝翼未结冰、未除冰、除冰状态下的失速特性。数值模... 在防/除冰系统工作前提下翼面前缘残余积冰对全机失速特性的影响是评估系统效能是否达标的直接依据。针对中外翼区域重点防护的大型客机增升构型除冰方案,基于数值模拟方法对比分析了缝翼未结冰、未除冰、除冰状态下的失速特性。数值模拟结论表明虽然中外翼防/除冰防护区域较同类民机型号有所缩减,但仍能维持内翼始发分离流动形态、保证临界迎角附近的纵向力矩安定性、有效拓展失速边界。当前方案取消当地结冰防护的空气动力学依据是短舱外侧固有的下洗-展向流动综合效应已能充分削弱来流迎角影响,进而抑制局部结冰诱导的流动分离。研究结论可为防护区域设计优化及大型客机结冰适航取证提供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型客机 结冰 增升构型 前缘缝翼 防/除冰 失速特性
原文传递
我国大飞机适航标准的早期探索与现实启示
20
作者 顾天丽 黄庆桥 《自然辩证法通讯》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9-19,共11页
作为一项贯穿民用航空器研制全程的系统性工程,自主进行适航标准和适航审定能力建设具有极其重要的战略意义。20世纪七八十年代在自主研制运10大型客机的过程中,我国已经开始了大型客机适航标准的早期探索,突破了此前国内一直沿用苏联... 作为一项贯穿民用航空器研制全程的系统性工程,自主进行适航标准和适航审定能力建设具有极其重要的战略意义。20世纪七八十年代在自主研制运10大型客机的过程中,我国已经开始了大型客机适航标准的早期探索,突破了此前国内一直沿用苏联规范的局面,走上了与欧美适航标准体系接轨的道路。适航标准体系的研究贯穿整个运10工程的始终,这一开创性的工作诞生了中国第一部民航适航标准规章。回顾这段历史,对于当前我国大飞机适航标准工作具有重要启发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适航标准 大型民用飞机 708工程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