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cqvip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2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增加压迫系数的角膜塑形镜矫正近视眼的临床观察
被引量:
6
1
作者
唐文婷
李佳倩
+2 位作者
李世贝
唐勇军
马丁鹏
《中华眼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1期907-913,共7页
目的探讨增加压迫系数(ICF)的角膜塑形镜矫正儿童近视眼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前瞻性队列研究。连续收集2016年5月至2018年12月在成都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眼科门诊验配角膜塑形镜的近视眼患儿资料, 纳入右眼进行研究。依据患儿情况验配...
目的探讨增加压迫系数(ICF)的角膜塑形镜矫正儿童近视眼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前瞻性队列研究。连续收集2016年5月至2018年12月在成都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眼科门诊验配角膜塑形镜的近视眼患儿资料, 纳入右眼进行研究。依据患儿情况验配角膜塑形镜, 近视度数<3.00 D者为低度近视, ≥3.00 D者为中度近视, 低度和中度近视的患儿分别采用Excel随机数分为低度近视试验组、低度近视对照组和中度近视试验组、中度近视对照组, 分别验配ICF和常规压迫系数的角膜塑形镜。对比各组戴镜1年期间的眼轴长度、等效球镜度数(SE)、最佳矫正视力(BCVA)、近视力、眼前节情况(Efron分级)、角膜滞后量(CH)、角膜阻力因子(CRF)、角膜补偿眼压(IOPcc)、泪膜破裂时间(BUT)、高阶像差、调节幅度和调节灵敏度(AF)。分类资料采用χ2检验, 计量资料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结果戴镜1年后, 低度近视试验组与低度近视对照组的AL、SE、BCVA、NVA、Efron分级、CH、CRF、IOPcc、BUT、高阶像差、调节幅度和AF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戴镜6个月后, 中度近视试验组眼轴长度增加了(0.05±0.03)mm, 与中度近视对照组的(0.08±0.04)mm相比,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3.416, P=0.001)。戴镜1年后, 中度近视试验组眼轴长度增加了(0.12±0.04)mm, 与中度近视对照组的(0.16±0.05)mm相比,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4.017, P<0.001);中度近视试验组的SE为(-0.16±0.40)D, 与中度近视对照组的(-0.58±0.60)D相比,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3.529, P=0.001);两组总高阶像差、球差及AF的差异亦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 而两组BCVA、近视力、眼前节情况、CH、CRF、IOPcc、BUT及调节幅度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 ICF角膜塑形镜在观察期内能够安全有效地矫正儿童近视眼, 对中度近视眼的进展控制效果更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近视
接触镜
角膜塑形术
结果可重复性
增强压迫系数
原文传递
不同年龄近视患者长期配戴增加压迫系数的角膜塑形镜控制眼轴的疗效
2
作者
李亮亮
蔡晶晶
+1 位作者
曾胜
朱梓奥
《国际眼科杂志》
CAS
2024年第4期528-533,共6页
目的:比较不同年龄近视患者配戴增加压迫系数的角膜塑形镜(ICF)和常规压迫系数的角膜塑形镜(CCF)2 a后眼轴长度的变化。方法:回顾性研究。连续性纳入2020-07/2021-07在佛山爱尔眼科医院总院验配角膜塑形镜的8-15岁近视患者141例141眼(...
目的:比较不同年龄近视患者配戴增加压迫系数的角膜塑形镜(ICF)和常规压迫系数的角膜塑形镜(CCF)2 a后眼轴长度的变化。方法:回顾性研究。连续性纳入2020-07/2021-07在佛山爱尔眼科医院总院验配角膜塑形镜的8-15岁近视患者141例141眼(均取右眼数据),按照压迫系数不同分为两组:配戴常规压迫系数为0.75 D的角膜塑形镜(CCF)组患者70例70眼和配戴增加压迫系数为1.25 D的角膜塑形镜(ICF)组患者71眼71眼,各组以12岁作为年龄的分界线,分为8-11岁和12-15岁患者。随访观察戴镜1 d,1 wk,1、6 mo,1、2 a的裸眼视力(UCVA)、水平角膜曲率(K1)及角膜染色情况;戴镜6 mo,1、2 a的眼轴(AL)数据。观察两组患者戴镜期间不良反应及角膜上皮点染情况。结果:ICF组患者UCVA提升快于CCF组,在戴镜1 d,1 wk,1 mo均有差异(均P<0.001);在戴镜6 mo,1、2 a均无差异(均P>0.05);ICF组K1较CCF组下降更快,在戴镜1 d,1 wk,1 mo均有差异(均P<0.05);在戴镜6 mo,1、2 a均无差异(均P>0.05)。戴镜2 a,8-11岁患者中ICF组和CCF组眼轴增长量分别为0.35±0.17和0.48±0.26 mm(P=0.010),12-15岁患者中ICF组和CCF组眼轴增长量分别为0.16±0.15和0.31±0.29 mm(P=0.011)。随访期间,ICF组6眼(8.5%)、CCF组7眼(10%)出现角膜点染(P>0.05),均为1级点染。结论:配戴ICF角膜塑形镜比配戴CCF镜片更有效地控制近视儿童眼轴增长,且塑形更快,UCVA提升更明显,尤其对12岁以下的儿童避免发展成为高度近视的意义更大,因此低龄儿童可优先考虑配戴增加压迫系数的镜片,对于12岁以上的儿童可根据配戴者的用眼习惯、眼表的健康状况及视功能等选择性增加镜片的压迫系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角膜塑形镜
增加压迫系数
不同年龄
近视
眼轴长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增加压迫系数的角膜塑形镜矫正近视眼的临床观察
被引量:
6
1
作者
唐文婷
李佳倩
李世贝
唐勇军
马丁鹏
机构
成都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眼科
松潘县人民医院眼科
出处
《中华眼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1期907-913,共7页
基金
四川省教育厅项目(15ZA0262)。
文摘
目的探讨增加压迫系数(ICF)的角膜塑形镜矫正儿童近视眼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前瞻性队列研究。连续收集2016年5月至2018年12月在成都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眼科门诊验配角膜塑形镜的近视眼患儿资料, 纳入右眼进行研究。依据患儿情况验配角膜塑形镜, 近视度数<3.00 D者为低度近视, ≥3.00 D者为中度近视, 低度和中度近视的患儿分别采用Excel随机数分为低度近视试验组、低度近视对照组和中度近视试验组、中度近视对照组, 分别验配ICF和常规压迫系数的角膜塑形镜。对比各组戴镜1年期间的眼轴长度、等效球镜度数(SE)、最佳矫正视力(BCVA)、近视力、眼前节情况(Efron分级)、角膜滞后量(CH)、角膜阻力因子(CRF)、角膜补偿眼压(IOPcc)、泪膜破裂时间(BUT)、高阶像差、调节幅度和调节灵敏度(AF)。分类资料采用χ2检验, 计量资料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结果戴镜1年后, 低度近视试验组与低度近视对照组的AL、SE、BCVA、NVA、Efron分级、CH、CRF、IOPcc、BUT、高阶像差、调节幅度和AF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戴镜6个月后, 中度近视试验组眼轴长度增加了(0.05±0.03)mm, 与中度近视对照组的(0.08±0.04)mm相比,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3.416, P=0.001)。戴镜1年后, 中度近视试验组眼轴长度增加了(0.12±0.04)mm, 与中度近视对照组的(0.16±0.05)mm相比,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4.017, P<0.001);中度近视试验组的SE为(-0.16±0.40)D, 与中度近视对照组的(-0.58±0.60)D相比,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3.529, P=0.001);两组总高阶像差、球差及AF的差异亦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 而两组BCVA、近视力、眼前节情况、CH、CRF、IOPcc、BUT及调节幅度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 ICF角膜塑形镜在观察期内能够安全有效地矫正儿童近视眼, 对中度近视眼的进展控制效果更好。
关键词
近视
接触镜
角膜塑形术
结果可重复性
增强压迫系数
Keywords
Myopia
Contact
lenses
Orthokeratologic
procedures
Reproducibility
of
results
increased
compression
factor
分类号
R778.11 [医药卫生—眼科]
原文传递
题名
不同年龄近视患者长期配戴增加压迫系数的角膜塑形镜控制眼轴的疗效
2
作者
李亮亮
蔡晶晶
曾胜
朱梓奥
机构
佛山爱尔眼科医院总院视光科
出处
《国际眼科杂志》
CAS
2024年第4期528-533,共6页
基金
佛山市卫生健康局医学科研项目(No.20230334)。
文摘
目的:比较不同年龄近视患者配戴增加压迫系数的角膜塑形镜(ICF)和常规压迫系数的角膜塑形镜(CCF)2 a后眼轴长度的变化。方法:回顾性研究。连续性纳入2020-07/2021-07在佛山爱尔眼科医院总院验配角膜塑形镜的8-15岁近视患者141例141眼(均取右眼数据),按照压迫系数不同分为两组:配戴常规压迫系数为0.75 D的角膜塑形镜(CCF)组患者70例70眼和配戴增加压迫系数为1.25 D的角膜塑形镜(ICF)组患者71眼71眼,各组以12岁作为年龄的分界线,分为8-11岁和12-15岁患者。随访观察戴镜1 d,1 wk,1、6 mo,1、2 a的裸眼视力(UCVA)、水平角膜曲率(K1)及角膜染色情况;戴镜6 mo,1、2 a的眼轴(AL)数据。观察两组患者戴镜期间不良反应及角膜上皮点染情况。结果:ICF组患者UCVA提升快于CCF组,在戴镜1 d,1 wk,1 mo均有差异(均P<0.001);在戴镜6 mo,1、2 a均无差异(均P>0.05);ICF组K1较CCF组下降更快,在戴镜1 d,1 wk,1 mo均有差异(均P<0.05);在戴镜6 mo,1、2 a均无差异(均P>0.05)。戴镜2 a,8-11岁患者中ICF组和CCF组眼轴增长量分别为0.35±0.17和0.48±0.26 mm(P=0.010),12-15岁患者中ICF组和CCF组眼轴增长量分别为0.16±0.15和0.31±0.29 mm(P=0.011)。随访期间,ICF组6眼(8.5%)、CCF组7眼(10%)出现角膜点染(P>0.05),均为1级点染。结论:配戴ICF角膜塑形镜比配戴CCF镜片更有效地控制近视儿童眼轴增长,且塑形更快,UCVA提升更明显,尤其对12岁以下的儿童避免发展成为高度近视的意义更大,因此低龄儿童可优先考虑配戴增加压迫系数的镜片,对于12岁以上的儿童可根据配戴者的用眼习惯、眼表的健康状况及视功能等选择性增加镜片的压迫系数。
关键词
角膜塑形镜
增加压迫系数
不同年龄
近视
眼轴长度
Keywords
orthokeratology
increased
compression
factor
different
ages
myopia
axial
length
分类号
R778.11 [医药卫生—眼科]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增加压迫系数的角膜塑形镜矫正近视眼的临床观察
唐文婷
李佳倩
李世贝
唐勇军
马丁鹏
《中华眼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
6
原文传递
2
不同年龄近视患者长期配戴增加压迫系数的角膜塑形镜控制眼轴的疗效
李亮亮
蔡晶晶
曾胜
朱梓奥
《国际眼科杂志》
CAS
2024
0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