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1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精准修正主义与美国对华海上“灰色地带”策略 被引量:32
1
作者 陈永 《世界经济与政治》 CSSCI 北大核心 2019年第9期41-73,156,共34页
作者在既有研究的基础上指出,美国不是经典的现状国家,而是精准修正主义国家。美国基于国家利益需求精准修正国际海洋秩序中的一些制度和规则,推行其主张的海上安全秩序。在海上安全竞争中,美国对中国采取叙事战争、议题联系、民事介入... 作者在既有研究的基础上指出,美国不是经典的现状国家,而是精准修正主义国家。美国基于国家利益需求精准修正国际海洋秩序中的一些制度和规则,推行其主张的海上安全秩序。在海上安全竞争中,美国对中国采取叙事战争、议题联系、民事介入、自由航行、前沿存在和军事联盟等六类"灰色地带"策略。美国主要基于对中国军事实力的认知而选择"灰色地带"策略,主要目标是剥夺中国的"灰色地带"优势。美国在南海对中国采取了几乎"全光谱"的"灰色地带"策略,在印太区域主要采取非军事的"灰色地带"策略。中美海上"灰色地带"竞争的维持不会越过直接使用武力的门槛,但"灰色地带"竞争仍有引发中美军事冲突的危险,需要加以管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精准修正主义国家 灰色地带 南海 航行自由行动 中美海上安全竞争
原文传递
特朗普政府南海政策初探 被引量:14
2
作者 韦宗友 《东南亚研究》 CSSCI 2018年第2期123-136,157,共14页
就职以来,特朗普政府已经在南海地区进行了八次"航行自由行动"(包括两次"飞越"行动),其频度大大超出奥巴马时期,并在行动的方式及授权等方面有所突破。与此同时,特朗普政府利用各种双边及多边场合提及南海问题,热... 就职以来,特朗普政府已经在南海地区进行了八次"航行自由行动"(包括两次"飞越"行动),其频度大大超出奥巴马时期,并在行动的方式及授权等方面有所突破。与此同时,特朗普政府利用各种双边及多边场合提及南海问题,热炒本已降温的南海问题。不过,基于特朗普的"美国优先"对外政策理念,以及朝核及经贸在特朗普亚太战略棋局中的优先地位,南海问题似乎并不是其亚太政策的关注重点。虽然出于维护美国海上霸权及安抚亚太盟友的考量,特朗普政府不会放弃南海问题,但其重要性不可高估,且不能排除特朗普政府拿南海问题作交易的可能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特朗普 亚太政策 美国优先 中美关系 南海问题 航行自由 行动
下载PDF
美国在南海的“航行自由行动”探析 被引量:12
3
作者 刘琳 《当代美国评论》 2018年第1期84-97,125,共15页
"航行自由行动"是美国政府1979年制订的"航行自由计划"的一部分。近年来随着南海形势的升温,美国在南海多次高调实施"航行自由行动",已经成为其南海政策中非常引人关注的重要组成。美国实施"航行自... "航行自由行动"是美国政府1979年制订的"航行自由计划"的一部分。近年来随着南海形势的升温,美国在南海多次高调实施"航行自由行动",已经成为其南海政策中非常引人关注的重要组成。美国实施"航行自由行动"有诸多考虑,包括担心中国在南海的岛礁建设等活动可能在很大程度上危及航行自由,导致法理上出现更大的挑战,进而不利于兑现向盟友许下的捍卫南海地区安全的承诺等。美国在南海的"航行自由行动"呈现出一些和其他地区的航行行动截然不同的特点,如行动从低调到高调又回归低调的转变,先发制人地挑战尚未成为现实的主张,逐步升级并与其他行动的相互配合日益增多等。关注美国在南海实施"航行自由行动"的基本动因、主要特点和变化趋势,对充分理解和把握美国在南海行动的新特点并研判未来走向,进而通盘考察美国的南海政策十分必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美国外交 美国南海政策 航行自由行动 中美关系
下载PDF
海上军事活动的界定与美国南海“灰色地带行动” 被引量:10
4
作者 刘美 《国际安全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21年第3期102-131,159,160,共32页
作为对华海上竞争的工具,美国在南海的“灰色地带行动”很大程度上利用了《联合国海洋法公约》的模糊性,其中包括《公约》下军事活动界定的标准不明。事实上,海上军事活动的界定作为《公约》的遗留问题,一直备受理论界关注,但时至今日... 作为对华海上竞争的工具,美国在南海的“灰色地带行动”很大程度上利用了《联合国海洋法公约》的模糊性,其中包括《公约》下军事活动界定的标准不明。事实上,海上军事活动的界定作为《公约》的遗留问题,一直备受理论界关注,但时至今日在国际司法实践中仍然争议不断,加之当下还面临着传统海洋强国与以中国为代表的新兴海洋大国的利益冲突加剧、主权国家的海上活动形式日益丰富等新挑战,导致海上军事活动的界定变得更加错综复杂。根据国际司法实践,在军事活动的界定中法庭或仲裁庭主要关注主体因素、行为方式和活动目的,这三个要素构建起了以海上活动的主体为初步证据、重点考察行为方式、在有限范围内兼顾活动目的的界定思路。对中国而言,以实证视角审视作为美国南海典型“灰色地带行动”的“航行自由行动”,有助于客观全面认识其法律性质,进而从国际法层面有力回击美国的海上霸权行为,助力完善应对美国南海“灰色地带行动”的中国方案,最终在实现强化南海维权执法的同时,避免冲突失控,妥善处理波谲云诡的南海局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联合国海洋法公约 军事活动 灰色地带行动 航行自由行动
下载PDF
中美海洋法论争的“美国之声”——对《海洋自由:美国捍卫航行自由的斗争历程》有关“中国特色的航行自由”观点的评析及批判 被引量:3
5
作者 包毅楠 《国际法研究》 2019年第2期3-10,共8页
《海洋自由:美国捍卫航行自由的斗争历程》一书是美国具有官方背景的学者所撰写的宣传、支持美国"航行自由行动"的最新力作。该书第十一章以"中国特色的航行自由"为题,通过叙述、分析、评论中美海洋法论争中的焦点... 《海洋自由:美国捍卫航行自由的斗争历程》一书是美国具有官方背景的学者所撰写的宣传、支持美国"航行自由行动"的最新力作。该书第十一章以"中国特色的航行自由"为题,通过叙述、分析、评论中美海洋法论争中的焦点争议与冲突事件,强烈指责中国的立场与做法。该章的内容存在重大法理瑕疵,是作者单方面宣扬和表达的"美国之声",不具有国际法上的客观性、公正性与严谨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美海洋法论争 “航行自由行动” “美国之声”
原文传递
美国军舰擅闯我国南海岛礁邻近海域的国际法实证分析 被引量:3
6
作者 包毅楠 《太平洋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19年第6期52-63,共12页
自2015年10月的“拉森”号事件以来,美国频繁派遣军舰擅闯我国南海岛礁邻近海域,开展其所谓的“航行自由行动”,挑战我国南海的海洋权利和主张,严重侵犯我国在南海的领土主权。本文运用实证分析法,通过对近年来美舰擅闯行动进行数据统... 自2015年10月的“拉森”号事件以来,美国频繁派遣军舰擅闯我国南海岛礁邻近海域,开展其所谓的“航行自由行动”,挑战我国南海的海洋权利和主张,严重侵犯我国在南海的领土主权。本文运用实证分析法,通过对近年来美舰擅闯行动进行数据统计、分类,归纳出美舰擅闯行动主要挑战的三类事项,即“军用船舶在领海的无害通过须获事先批准”、“西沙群岛的直线基线”、“南沙群岛部分岛礁的领海主张”。通过分析美舰挑战这三类事项的原因及意义,可得出这三类事项在短期内仍然是美舰擅闯行动挑战的重点,且该行动的挑战重心正转变为西沙群岛与南沙群岛并重。经过分析可以预判在未来可预见的一段时间内,美舰针对我国南海岛礁邻近海域的擅闯行动不会停止。据此,我国有必要尽快制定有效的对策应对美舰的擅闯行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航行自由行动” 军舰的无害通过 直线基线 岛礁地位
下载PDF
美国在南海“航行自由行动”的变化情势与相关国际法问题 被引量:2
7
作者 安寿志 申钟秀 《国际法研究》 CSSCI 2022年第3期52-71,共20页
美国一直将海洋自由视作其国家核心利益,并自2011年起在南海针对中国开展“航行自由行动”。2016年“南海仲裁案”非法裁决出台后,美国在南海展开的“航行自由行动”呈现出一些新特点和新问题。美国不但逐渐加大了其军舰在南海进行“航... 美国一直将海洋自由视作其国家核心利益,并自2011年起在南海针对中国开展“航行自由行动”。2016年“南海仲裁案”非法裁决出台后,美国在南海展开的“航行自由行动”呈现出一些新特点和新问题。美国不但逐渐加大了其军舰在南海进行“航行自由行动”的频次,还尽量全面而严密地以“南海仲裁案”非法裁决为所谓的“法理依据”,调整国际法概念和用语,细化其法律包装和法理用意。美国以“挑战”沿海国“过度海洋主张”的名义,有计划地频繁进入中国南沙群岛美济礁、渚碧礁、仁爱礁等岛礁附近海域开展“航行自由行动”,企图否定中国在南沙群岛的领土主权和海洋权益;进入中国中沙群岛(主要是黄岩岛)和西沙群岛的附近海域航行,试图将该非法裁决扩大适用到西沙群岛和中沙群岛,扩大该裁决的不利影响,并意欲将南海“公海化”。美国在南海的“航行自由行动”还呈现出步步为营、各部门间统一口径和一致联合的特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南海 航行自由行动 领海无害通过 直线基线 群岛整体性
原文传递
“美国习惯法”与《联合国海洋法公约》下的海洋秩序--基于沿海国和海洋利用国利益平衡的视角 被引量:2
8
作者 张新军 陈曦笛 《地方立法研究》 CSSCI 2022年第6期120-137,共18页
与历史上“海洋自由”与“海洋锁闭”的此消彼长相呼应,海洋法上沿海国与海洋利用国的利益平衡在当下面临调整。作为非缔约国的美国,通过《联合国海洋法公约》规则与习惯国际法的连接,将“航行自由”奉为圭臬,以言说与行动不当地限缩着... 与历史上“海洋自由”与“海洋锁闭”的此消彼长相呼应,海洋法上沿海国与海洋利用国的利益平衡在当下面临调整。作为非缔约国的美国,通过《联合国海洋法公约》规则与习惯国际法的连接,将“航行自由”奉为圭臬,以言说与行动不当地限缩着公约对沿海国权力的赋权。一方面,所谓的“美国习惯法”以国家实践、惩罚性后果与外交诱导的方式,对公约的平衡造成直接影响。另一方面,带有美国立场的学说传播和人员流动也间接助长此趋势。这使得公约缔约国借助“建构性模糊”勉力维持的利益平衡逐渐倒向海洋利用国。尽管如此,“美国习惯法”的实际影响仍可受到多种因素的制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洋秩序 海洋自由 过度海洋主张 航行自由行动
下载PDF
变迁中的“航行自由”和非缔约国之“行动” 被引量:12
9
作者 张新军 《南大法学》 2020年第4期110-129,共20页
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后,国际海洋秩序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在这一过程中,美国作为发达国家和海洋强国,始终站在维护传统航行自由和抵抗沿海国对航行自由的限制和影响这一边。最终美国选择置身于《联合国海洋法公约》(简称《公约》)之外,但坚... 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后,国际海洋秩序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在这一过程中,美国作为发达国家和海洋强国,始终站在维护传统航行自由和抵抗沿海国对航行自由的限制和影响这一边。最终美国选择置身于《联合国海洋法公约》(简称《公约》)之外,但坚持《公约》的大部分规则是习惯法,通过“航行自由计划”的实施,试图控制和影响《公约》相关条款的解释。不言而喻,在《公约》未做出规定的有关历史性水域和海湾、远洋群岛水域、远洋低潮高地等问题上,“航行自由行动”和对象国的反应,就处于形成中的习惯法而言均有意义。对于《公约》作出规定的部分,一般而言,非缔约国的实践即使与《公约》解释相关,也并不具有“解释相关的嗣后实践”的功能。但是,考虑到《公约》条款可能反映同一内容的习惯法规则这一因素,美国的某些行动是行使《公约》明确规定但被“非法”拒绝的通行权(如最大12海里领海的规定)。在《公约》条款是否在《公约》缔结后“结晶”为习惯法的规则这一问题上,非缔约国而不是缔约国的实践,才可能有意义(过境通行权)。在习惯法和《公约》对同一内容暧昧不清的情形下(军舰在领海的通航涉及的无害通过制度、直线基线和专属经济区或毗连区的军事活动等几个问题),考虑到《公约》缔约国的后续实践由于解释立场差异巨大难以达成解释上的合意,由不参加《公约》的极少数国家的实践来掌控《公约》的解释是荒谬的。但是在个案中,适用此类规则进行合法性判断时,利害相关国的行动须被纳入考量,因此对象国有必要采取对抗性措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航行自由行动 海洋法公约 非缔约国实践 武力行使 公海自由 无害通过 过境通行 专属经济区军事活动
下载PDF
美国特朗普政府的南海政策:路径、极限与对策思考 被引量:7
10
作者 葛汉文 《太平洋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19年第5期73-81,共9页
南海问题现已成为影响中国国家安全、中美关系、地区安全乃至全球地缘政治演进的重要议题之一。美国自20世纪90年代中期直接介入南海问题以来,其南海政策经历了政策宣示、外交介入与军事干涉等阶段。美国南海政策的逻辑原点,是出于所谓&... 南海问题现已成为影响中国国家安全、中美关系、地区安全乃至全球地缘政治演进的重要议题之一。美国自20世纪90年代中期直接介入南海问题以来,其南海政策经历了政策宣示、外交介入与军事干涉等阶段。美国南海政策的逻辑原点,是出于所谓"捍卫美国国家利益"、"维护国际规则"、"维持地区军事平衡"乃至"巩固地区主导权"等多重考虑。特朗普就任总统以来,美国的南海政策以"遏制"与"抵消"的混合战略为指导,军事行动与外交手段相互配合并渐次升级,政策实施愈发激进、顽固,成为应对"大国战略竞争"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中美两国关系与地区安全影响急剧突出。中国未来的南海战略塑造应注重形势变化,多种手段并重,有效化解该方向日渐突出的战略挑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美国 南海 政策 “航行自由”行动 中国
下载PDF
美军南海军事行动的政治化--以“闯岛”式“航行自由行动”为例 被引量:3
11
作者 胡波 艾雪颖 《边界与海洋研究》 2022年第6期20-34,共15页
随着中美战略竞争的加剧,美军在南海军事行动的政治化倾向愈发明显,南海“闯岛”式“航行自由行动”是典型代表。通过研究此类行动与中美关系大事件的关联性,可以发现:除了有关行动的表态和言辞越来越政治化,美军在中国驻守的南海岛礁... 随着中美战略竞争的加剧,美军在南海军事行动的政治化倾向愈发明显,南海“闯岛”式“航行自由行动”是典型代表。通过研究此类行动与中美关系大事件的关联性,可以发现:除了有关行动的表态和言辞越来越政治化,美军在中国驻守的南海岛礁周围的“航行自由行动”在时机选择方面与中美关系重大议程密切相关,意图对中方施压并配合美国涉华重要议程的推进。“闯岛”式“航行自由行动”只是一个缩影,实际上美军在南海的几乎所有军事行动都在不同程度地政治化。面对中国军事力量的现代化和海洋强国建设,美国变得日益焦虑,原本低调的军事行动变得越来越富有政治色彩,未来这种趋势只会愈演愈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南海 航行自由行动 中美关系 军事行动政治化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