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武装直升机瞄准线粗/精组合二级稳定技术 被引量:13
1
作者 纪明 《航空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7年第3期289-293,共5页
提出并采用一种粗/精组合二级稳定的新方案,用于对武装直升机多传感器光电综合制导系统瞄准线(LOS)及图象进行高精度稳定与跟踪。该技术的重要特征是采用挠性支承精稳反射镜组件以及粗/精多回路复合控制技术以获得高回路带宽和... 提出并采用一种粗/精组合二级稳定的新方案,用于对武装直升机多传感器光电综合制导系统瞄准线(LOS)及图象进行高精度稳定与跟踪。该技术的重要特征是采用挠性支承精稳反射镜组件以及粗/精多回路复合控制技术以获得高回路带宽和对扰动的大幅度衰减。用一个双自由度陀螺进行稳定及跟踪,有效地解决了粗/精通道的匹配与耦合。与传统的LOS稳定系统相比较,稳定精度提高近一个数量级。根据某型直升机振动频谱进行定频振动测试,目前的原理样机在35kg稳定负载下其稳定精度优于14微弧(RMS),粗、精振幅衰减比大于8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综合光电系统 二级瞄准线稳定 直升机
下载PDF
多频谱光电综合系统高精度稳定技术研究 被引量:9
2
作者 纪明 《应用光学》 CAS CSCD 1996年第3期55-60,共6页
本文提出并采用一种粗/精组合二级稳定的新方案,用于对多频谱、大负载、多传感器光电综合系统瞄准线(LOS)或图像进行高精度稳定与跟踪。本技术的重要特征是采用挠性支承精稳反射镜组件以及粗/精多回路复合控制技术以获得高回路... 本文提出并采用一种粗/精组合二级稳定的新方案,用于对多频谱、大负载、多传感器光电综合系统瞄准线(LOS)或图像进行高精度稳定与跟踪。本技术的重要特征是采用挠性支承精稳反射镜组件以及粗/精多回路复合控制技术以获得高回路带宽和对扰动大幅度衰减。用一个双自由度陀螺进行稳定及跟踪,有效地解决了粗/精通道的匹配与耦合。与传统的LOS稳定系统相比较,稳定精度提高近一个数量级。根据某型直升机振动频谱进行定频振动测试,目前的原理样机在35kg稳定负载下其稳定精度优于14微弧(RMS),粗、精振幅衰减比大于8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综合光电系统 二级瞄准线稳定 高精度
下载PDF
交叉簧片柔性铰链的翘曲分析与消除 被引量:6
3
作者 刘浪 毕树生 +1 位作者 杨春卫 刘畅 《北京理工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9期886-891,共6页
为揭示柔性铰链的翘曲变形机理,建立了交叉簧片柔性铰链的翘曲模型.对簧片交叉角为90°和径向载荷为0时的两种特例情况进行了分析.通过ANSYS有限元仿真验证了此类柔性铰链翘曲变形的存在性.提出了一种可消除交叉簧片柔性铰链翘曲问... 为揭示柔性铰链的翘曲变形机理,建立了交叉簧片柔性铰链的翘曲模型.对簧片交叉角为90°和径向载荷为0时的两种特例情况进行了分析.通过ANSYS有限元仿真验证了此类柔性铰链翘曲变形的存在性.提出了一种可消除交叉簧片柔性铰链翘曲问题的可行方法,即采用簧片对称交叉布局.仿真和实验均表明:采用对称布局的交叉簧片柔性铰链,在受到广义载荷作用时,其变形仅存在于功能方向,翘曲变形得到了完全抑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交叉簧片 柔性铰链 翘曲变形 轴漂 数值仿真
下载PDF
基于交叉簧片柔性铰链的空间微位移机构 被引量:4
4
作者 魏传新 陈洪达 尹达一 《光学精密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1期3168-3175,共8页
基于交叉簧片柔性铰链(简称‘交叉铰链’)设计了一种用于光束跟踪、精密指向和瞄准的同轴八铰微位移放大机构。该机构使用菱形构型,用交叉铰链作集中柔性元件,节点处交叉铰链两两同轴配合使用,以便保证运动的平稳输出。研究了机构的运... 基于交叉簧片柔性铰链(简称‘交叉铰链’)设计了一种用于光束跟踪、精密指向和瞄准的同轴八铰微位移放大机构。该机构使用菱形构型,用交叉铰链作集中柔性元件,节点处交叉铰链两两同轴配合使用,以便保证运动的平稳输出。研究了机构的运动学以及力学性能,计算了微位移机构的行程放大比和灵敏度;根据交叉铰链的刚度模型,推导出微位移机构的理论刚度;最后,应用有限元软件对机构进行建模并对运动学、静力学以及动力学性能进行仿真。完成了样机的加工和测试,测试结果显示,机构放大比为1.905,理论与测试误差低于2.2%,结构刚度为18.21N/mm,误差低于0.32%,一阶频率为8.8Hz,误差低于5%。分析结果验证了本设计的可行性和有效性。该机构适用于空间高精度微位移领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交叉簧片 柔性铰链 微位移柔性机构 放大机构
下载PDF
空间高精度太阳跟踪器设计与实现 被引量:1
5
作者 曹倩 石峰 +1 位作者 王宇 徐彭梅 《航天返回与遥感》 CSCD 2018年第3期70-79,共10页
文章通过对"高分五号"卫星大气环境红外甚高光谱探测仪太阳跟踪器的设计,探讨了航天器高精度高稳定度跟踪指向技术,提出了一种挠性枢轴支撑、音圈电机驱动的高精度跟踪机构设计方法。挠性枢轴传动环节无接触摩擦,能够实现较... 文章通过对"高分五号"卫星大气环境红外甚高光谱探测仪太阳跟踪器的设计,探讨了航天器高精度高稳定度跟踪指向技术,提出了一种挠性枢轴支撑、音圈电机驱动的高精度跟踪机构设计方法。挠性枢轴传动环节无接触摩擦,能够实现较高精度的轴系支撑;音圈电机具有结构简单、便于控制的优点,适用于短行程快响应的高精度闭环伺服控制系统,同时满足航天产品轻质、可靠的设计要求。跟踪控制采用基于位置反馈的闭环控制实现太阳粗跟踪,结合图像信息反馈的闭环控制实现精跟踪。通过仿真分析和试验测试,验证了机构跟踪精度可达0.065mrad、跟踪稳定度可达14.2μrad。该设计方法可为空间相似载荷的跟踪、扫描系统提供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跟踪机构 高精度 音圈电机 挠性枢轴 “高分五号”卫星
下载PDF
平面3自由度柔性铰链并联机器人的平衡构形
6
作者 李团结 张学锋 刘军 《机械设计与研究》 CSCD 2004年第5期30-32,共3页
研究一个平面3自由度柔性铰链并联机器人的平均构形问题。通过逆静力分析得出了一个4变量耦合的三角函数超越方程组,讨论了并联机器人的初始装配构形,基于牛顿迭代法提出了一个数值算法,无需选取初值可求出三角函数超越方程组在指定区... 研究一个平面3自由度柔性铰链并联机器人的平均构形问题。通过逆静力分析得出了一个4变量耦合的三角函数超越方程组,讨论了并联机器人的初始装配构形,基于牛顿迭代法提出了一个数值算法,无需选取初值可求出三角函数超越方程组在指定区间内的全部实数解,得到了柔性铰链并联机器人的所有初始装配构形和在外载荷作用下的平衡构形。最后给出了数值实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平面并联机器人 并联机构 柔性铰链 平衡构形
下载PDF
基于曲柄弹簧机构的零刚度柔性铰链研究 被引量:2
7
作者 毕树生 杨其资 +1 位作者 刘浪 赵宏哲 《机械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3期86-93,共8页
零刚度柔性铰链的转动刚度近似为零,克服了普通柔性铰链需要驱动力矩的缺陷,可应用于柔性夹持器等领域。以纯扭矩作用下的内外环柔性铰链为正刚度子系统,研究负刚度机构并匹配正负刚度,可构造零刚度柔性铰链。提出一种负刚度转动机构—... 零刚度柔性铰链的转动刚度近似为零,克服了普通柔性铰链需要驱动力矩的缺陷,可应用于柔性夹持器等领域。以纯扭矩作用下的内外环柔性铰链为正刚度子系统,研究负刚度机构并匹配正负刚度,可构造零刚度柔性铰链。提出一种负刚度转动机构——曲柄弹簧机构,建模分析了其负刚度特性;通过匹配正负刚度,分析了曲柄弹簧机构的结构参数对零刚度品质的影响;提出一种可定制刚度和尺寸的线性弹簧——菱形片簧串,建立其刚度模型并进行了有限元仿真验证;最终,完成了一种结构紧凑的零刚度柔性铰链样件的设计、加工和测试。测试结果表明:纯扭矩作用下,±18°转角范围内,零刚度柔性铰链的转动刚度比内外环柔性铰链平均降低了93%。所构造的零刚度柔性铰链结构紧凑,零刚度品质高;所提出的负刚度转动机构和可定制刚度的线性弹簧对柔性机构的研究具有较大的参考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曲柄弹簧机构 内外环柔性铰链 零刚度柔性铰链 负刚度转动机构 菱形片簧串
原文传递
挠性支承可倾瓦轴承动力特性研究 被引量:8
8
作者 杨期江 李伟光 +1 位作者 赵学智 郭明军 《振动与冲击》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6期111-117,134,共8页
考虑油膜惯性与温黏效应,根据瓦块受力平衡方程,运动微分方程等,建立了挠性支承可倾瓦轴承动力学模型;提出一种挠性支承可倾瓦轴承的静平衡位置迭代计算方法,即基于PDE工具箱快速求解轴承非定常工况Reynolds方程及二维能量方程,采用Newt... 考虑油膜惯性与温黏效应,根据瓦块受力平衡方程,运动微分方程等,建立了挠性支承可倾瓦轴承动力学模型;提出一种挠性支承可倾瓦轴承的静平衡位置迭代计算方法,即基于PDE工具箱快速求解轴承非定常工况Reynolds方程及二维能量方程,采用Newton-Raphson迭代法可计算得到轴颈、瓦块静平衡位置。仿真结果与试验数据进行对比分析,验证了该动力学模型及仿真计算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挠性支承 可倾瓦轴承 动力特性
下载PDF
变截面交叉簧片柔性铰链的力学建模与变形特性分析 被引量:6
9
作者 杨淼 杜志江 +2 位作者 陈依 孙立宁 董为 《机械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3期73-78,共6页
交叉簧片柔性铰链是一种应用广泛的柔性转动关节。依靠簧片的分布式柔度可以产生较大的转动角度,但是与此同时铰链转动过程中的中心漂移大、抗干扰能力较差,这些都影响了铰链的传动精度和稳定性。通过采用非等直簧片构造的变截面交叉簧... 交叉簧片柔性铰链是一种应用广泛的柔性转动关节。依靠簧片的分布式柔度可以产生较大的转动角度,但是与此同时铰链转动过程中的中心漂移大、抗干扰能力较差,这些都影响了铰链的传动精度和稳定性。通过采用非等直簧片构造的变截面交叉簧片柔性铰链可以使弹性元件的变形主要集中于铰链的交叉点附近,从而改变铰链的转动性能。基于Euler-Bernoulli梁理论建立了考虑几何非线性的变截面交叉簧片柔性铰链的末端载荷与铰链变形之间的关系。通过与有限元仿真进行对比,验证了文中建立的变形模型的准确性。利用柔性铰链的静态变形模型,分析了铰链的转动范围、转动刚度、中心漂移和抗干扰性能与簧片截面系数之间的关系。分析结果表明,对比传统交叉簧片柔性铰链,变截面交叉簧片柔性铰链具有更高的转动精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柔性铰链 变截面簧片 几何非线性 转动特性
原文传递
一种用于机载设备的高精度转动型柔性铰链 被引量:3
10
作者 刘承平 赵宏哲 +1 位作者 毕树生 徐熠 《航空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3期694-702,共9页
传统铰链应用于机载设备时会产生摩擦、磨损、接触面热梯度等问题,而利用材料变形产生运动的柔性铰链可避免此类缺陷,获得高性能的同时,降低维护成本。现阶段使用的交叉簧片柔性铰链无法满足某些超精密航空机载设备的定位精度要求,因此... 传统铰链应用于机载设备时会产生摩擦、磨损、接触面热梯度等问题,而利用材料变形产生运动的柔性铰链可避免此类缺陷,获得高性能的同时,降低维护成本。现阶段使用的交叉簧片柔性铰链无法满足某些超精密航空机载设备的定位精度要求,因此将交叉点推广到任意位置以改善性能。首先,考虑机械接口,建立了广义交叉簧片柔性铰链的刚度和轴漂模型,从而分析了各个参数与刚度及轴漂的关系,并评估了由于加工因素造成的簧片不等长给性能带来的影响,得到了具有等值刚度和较小轴漂特性的柔性铰链。然后,通过有限元仿真验证了所分析特性的有效性。最后,通过组合提出了一种更大行程的复合柔性铰链,当转角为15°时,且在垂直力作用下,轴漂小于3μm,精度优于在国外已得到应用的蝶形铰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柔性铰链 刚度 轴漂 精密机械 机载设备
原文传递
挠性支承可倾瓦轴承完整动力学建模及分析 被引量:3
11
作者 杨期江 李伟光 +1 位作者 赵学智 滕宪斌 《噪声与振动控制》 CSCD 2017年第6期7-11,共5页
考虑动压润滑油膜温粘效应,首先建立轴颈-瓦块相对几何关系,导出支点反作用力与力矩的0阶与1阶泰勒展开方程,推导瓦块油膜力、力矩的平衡方程及其刚度阻尼系数,联合轴颈-瓦块运动的微分方程,建立挠性支承可倾瓦轴承完整动力学模型;通过... 考虑动压润滑油膜温粘效应,首先建立轴颈-瓦块相对几何关系,导出支点反作用力与力矩的0阶与1阶泰勒展开方程,推导瓦块油膜力、力矩的平衡方程及其刚度阻尼系数,联合轴颈-瓦块运动的微分方程,建立挠性支承可倾瓦轴承完整动力学模型;通过与相关文献的试验数据进行对比分析,验证所提出的挠性支承可倾瓦轴承完整动力学模型的准确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振动与波 挠性支承 可倾瓦轴承 完整动力学模型
下载PDF
多交叉曲梁簧片柔性铰链的力学建模与性能分析 被引量:1
12
作者 陈鑫 刘江南 +1 位作者 龙汪鹏 吕剑文 《中国机械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3期269-276,286,共9页
针对直梁型多交叉簧片柔性铰链难以兼顾大转角、低刚度的问题,设计了一种多交叉曲梁簧片柔性铰链。采用圆弧曲梁簧片减小变形应力和转动刚度,在纯转矩驱动条件下具有高转动精度和大转角行程。推导了圆弧曲梁簧片的变形应力计算方程,建... 针对直梁型多交叉簧片柔性铰链难以兼顾大转角、低刚度的问题,设计了一种多交叉曲梁簧片柔性铰链。采用圆弧曲梁簧片减小变形应力和转动刚度,在纯转矩驱动条件下具有高转动精度和大转角行程。推导了圆弧曲梁簧片的变形应力计算方程,建立了柔性铰链的大变形力学分析模型,并通过转动刚度实验和变形应力仿真计算验证了理论模型的准确性。进一步分析了半径系数、簧片曲率和位形角等设计变量对柔性铰链驱动转矩和变形应力的影响关系,提出了同时减小转动刚度和变形应力的设计方案,确定了使柔性铰链获得零刚度特性和负刚度特性的设计变量组合。所设计的柔性铰链结构及其性能分析结果可为新型大行程柔性铰链的设计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柔性铰链 圆弧曲梁簧片 大行程 转动刚度 最大应力
下载PDF
基于曲线柔性单元的新型大变形柔性铰链 被引量:25
13
作者 赵山杉 毕树生 +1 位作者 宗光华 于靖军 《机械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4期8-12,共5页
曲线薄板柔性单元与传统的缺口式柔性单元相比,受载荷时在功能方向上更容易产生大变形。基于此,将曲线薄板柔性单元在平面空间中以一点为圆心,进行均匀阵列组合得到一种新型的环形柔性铰链——分布式叶片形转动柔性铰链。为了对新型柔... 曲线薄板柔性单元与传统的缺口式柔性单元相比,受载荷时在功能方向上更容易产生大变形。基于此,将曲线薄板柔性单元在平面空间中以一点为圆心,进行均匀阵列组合得到一种新型的环形柔性铰链——分布式叶片形转动柔性铰链。为了对新型柔性铰链进行性能分析,建立铰链的数学模型。鉴于铰链结构复杂,要得到精确模型十分困难,因此对模型进行简化,采用主运动单元伪刚体法建立新型柔性铰链数学模型,并分析新型柔性铰链受纯扭矩载荷时的变形情况。计算得到的结果与非线性有限元分析结果十分接近,证明了所建伪刚体模型的正确性。同时计算结果也表明分布式叶片形转动柔性铰链能够提供较大的转动行程,是一种新型的大变性转动柔性铰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变形 柔性铰链 曲线柔性单元
下载PDF
Novel Annulus-shaped Flexure Pivot in Rotation Application and Dimensionless Design 被引量:7
14
作者 BI Shusheng ZHAO Shanshan SUN Minglei YU Jingjun ZONG Guanghua 《Chinese Journal of Mechanical Engineering》 SCIE EI CAS CSCD 2009年第6期800-809,共10页
Large-deflection flexure pivot is widely used in high precision rotation application, but there are less flexure configurations and simple and convenient design methods, This paper presents a novel large-deflection cu... Large-deflection flexure pivot is widely used in high precision rotation application, but there are less flexure configurations and simple and convenient design methods, This paper presents a novel large-deflection curved-compliant annulus-shaped flexure pivot composed of six curved beam flexure elements. It can offer more than lO^angular stroke theoretically. Firstly, main-motion pseudo-rigid-body method is introduced to establish the flexure pivot model. Although pseudo-rigid-body method can be used to analyze the large-deformation flexure pivot performance, the method is definitely a laborious and difficult task for designing this novel flexure pivot. In order to simply the designing process, dimension-design graphs based on the parametric models and finite element analysis is presented. Using the dimension-design method as a tool, the designers can determine the optimal geometry rapidly, based on the stiffness and rotation demands of an annulus-shaped flexure pivot. Finally, dimension-design graph examples are given whose primary design aims to achieve a rotation stroke of annulus-shaped flexure pivot. The finite element analysis results show that the relative designing error between anticipative rotation stroke and graph design result is less than 4%. The dimensionless method used in designing annulus-shaped flexure pivot can reduce design process in both time and complexity. The novel annulus-shaped flexure pivot and dimension-design method are helpful supplement to configuration and design method of large-deflection flexure pivot.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nnulus-shaped flexure pivot dimensionless design pseudo-rigid-body model
下载PDF
动静压柔性铰链可倾瓦轴承的阶跃载荷动态响应 被引量:4
15
作者 李昊 陈淑江 +1 位作者 马金奎 路长厚 《西安交通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8期96-101,共6页
针对动静压柔性铰链可倾瓦轴承在受到阶跃载荷时主轴出现跳动而影响其回转精度的问题,提出了兼顾跳动幅值与稳定时间的分析方法和轴承优化设计方案。该方法基于轴心轨迹引入最大过冲量和过渡过程时间两个概念,用以描述主轴受到阶跃载荷... 针对动静压柔性铰链可倾瓦轴承在受到阶跃载荷时主轴出现跳动而影响其回转精度的问题,提出了兼顾跳动幅值与稳定时间的分析方法和轴承优化设计方案。该方法基于轴心轨迹引入最大过冲量和过渡过程时间两个概念,用以描述主轴受到阶跃载荷时径向跳动的剧烈情况,研究轴承结构参数的确定方法。该方法首先建立轴承瓦块的压力分布模型、瓦块的力矩平衡方程和轴颈的运动方程,然后结合有限差分法和欧拉方法获取轴心轨迹,最后依据结构参数对两个参量的影响大小进行参数确定。仿真实验结果表明:增大预载荷或减小轴承半径间隙,能减小轴心最大过冲量并缩短过渡过程时间;减小静压油腔面积或油腔宽长比能减小最大过冲量;过渡过程时间随转速的提高呈现出先增加后减少的特点;在研究范围内,最大过冲量随着转速提高而增大;适当增大预载荷系数或减小半径间隙,能够提高主轴的回转精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柔性铰链可倾瓦轴承 轴心轨迹 过渡过程时间 最大过冲量
下载PDF
柔性铰链可倾瓦轴承不平衡响应的主动控制
16
作者 常江 马金奎 +1 位作者 路长厚 陈淑江 《组合机床与自动化加工技术》 北大核心 2017年第6期97-100,105,共5页
在轴承转子系统中,为提高转子的旋转精度,对系统进行了主动控制。基于柔性铰链可倾瓦轴承建立了轴承转子系统轴心轨迹和轴瓦摆动的计算模型,在考虑系统惯性和非线性油膜力的基础上,计算了转子在不平衡响应下的非线性轴心轨迹和轴瓦的摆... 在轴承转子系统中,为提高转子的旋转精度,对系统进行了主动控制。基于柔性铰链可倾瓦轴承建立了轴承转子系统轴心轨迹和轴瓦摆动的计算模型,在考虑系统惯性和非线性油膜力的基础上,计算了转子在不平衡响应下的非线性轴心轨迹和轴瓦的摆动规律,并提出了一种振动的主动控制方法。仿真计算结果表明,转子的不平衡载荷是转子产生周期性振动的重要因素。通过在轴瓦的瓦背施加力,控制轴瓦的摆动规律,可以抵消转子不平衡载荷引起的振动。通过主动控制,转子振动明显减弱,极大得提高了转子的旋转精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柔性铰链可倾瓦轴承 不平衡响应 轴瓦摆动 轴心轨迹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