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38篇文章
< 1 2 7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CG-5重力仪的漂移特征 被引量:22
1
作者 汪健 孙少安 +2 位作者 邢乐林 申重阳 李辉 《大地测量与地球动力学》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6期556-560,共5页
基于实验数据,从静态漂移和动态漂移两个方面对CG-5重力仪的零漂特性进行系统分析。结果发现,CG-5重力仪的零漂值(静态漂移率和动态漂移率)较高,幅值随时间变化逐渐减小,最终趋于稳定;静态漂移率和动态漂移率总体随空间纬度(重力值读数... 基于实验数据,从静态漂移和动态漂移两个方面对CG-5重力仪的零漂特性进行系统分析。结果发现,CG-5重力仪的零漂值(静态漂移率和动态漂移率)较高,幅值随时间变化逐渐减小,最终趋于稳定;静态漂移率和动态漂移率总体随空间纬度(重力值读数段)增大而减小,但个体差异较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G-5重力仪 动态零漂 静态零漂
下载PDF
松辽大型移置体和大兴安岭隆起机制探讨 被引量:16
2
作者 张振法 《物探与化探》 CAS CSCD 1997年第2期91-98,共8页
地质、地球物理和钻探资料证明 ,松辽盆地为前寒武古板块。然而 ,在中生代早侏罗纪 ,大兴安岭东缘和松辽构造区还是西太平洋敞开着的深海沟环境〔6〕,怎么会出现前寒武古板块呢 ?显然 ,只有大规模的板块漂移活动 ,才能把松辽前寒武板块... 地质、地球物理和钻探资料证明 ,松辽盆地为前寒武古板块。然而 ,在中生代早侏罗纪 ,大兴安岭东缘和松辽构造区还是西太平洋敞开着的深海沟环境〔6〕,怎么会出现前寒武古板块呢 ?显然 ,只有大规模的板块漂移活动 ,才能把松辽前寒武板块移置到中生代深海沟区。所以 ,松辽板块是大型移置体 ,而大兴安岭则是松辽板块与蒙古板块 (兴蒙古生代褶皱系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松辽板块 动力学环境 板块漂移 大兴安岭 隆升
下载PDF
基于EMD的动态脉搏数据处理研究 被引量:10
3
作者 王金海 岳晨飞 +2 位作者 韦然 于双 国海丁 《仪器仪表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S1期34-39,共6页
脉搏的动态监测数据中掺杂严重的运动伪迹噪声和高斯噪声,经传统的滤波算法滤波后,其特征无法准确辨识,严重影响临床诊断。为突出脉搏主波、重搏前波、重搏波的形态特征,将EMD分解算法应用到动态脉搏数据处理中,通过分析各IMF分量中蕴... 脉搏的动态监测数据中掺杂严重的运动伪迹噪声和高斯噪声,经传统的滤波算法滤波后,其特征无法准确辨识,严重影响临床诊断。为突出脉搏主波、重搏前波、重搏波的形态特征,将EMD分解算法应用到动态脉搏数据处理中,通过分析各IMF分量中蕴含的波形信息,运用多尺度滤波和累计能量贡献率滤波方法,解决动态脉搏信号的中断、漂移、噪声处理问题。该算法具有易于移植到嵌入式平台、运算速度快、占用内存少的特点。仿真结果表明该方法能有效地滤除动态脉搏波中的干扰和噪声,突出脉搏形态特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脉搏 动态监测 经验模态分解 中断信号 基线漂移 累计能量
下载PDF
应变片在动态测试中疲劳规律的研究 被引量:8
4
作者 王瑞金 《机电工程》 CAS 2000年第4期66-68,共3页
针对应变片在长时间的动态测试中疲劳失效 (一般是测量误差超过允许值 )问题 ,本文从疲劳断裂力学的基本理论出发 ,导出了应变片疲劳寿命的计算公式 ;实验表明 ,实验曲线与理论曲线吻合 ,这证明我们推导的公式的正确性 ,为应变片的疲劳... 针对应变片在长时间的动态测试中疲劳失效 (一般是测量误差超过允许值 )问题 ,本文从疲劳断裂力学的基本理论出发 ,导出了应变片疲劳寿命的计算公式 ;实验表明 ,实验曲线与理论曲线吻合 ,这证明我们推导的公式的正确性 ,为应变片的疲劳寿命的预测、许可载荷的确定、失效判据的确立提供了理论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应变片 动态测试 疲劳 测量栅 灵敏度
下载PDF
深水钻井动力定位平台允许漂移范围分析 被引量:8
5
作者 寇贝贝 刘正礼 +1 位作者 姜清兆 田瑞瑞 《石油钻采工艺》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期36-38,共3页
目前深水钻井动力定位平台允许漂移范围计算需委托国外专业公司分析,且计算过程保密、结果考虑不全面,在分析了南海深水钻井动力定位平台作业风险和平台漂移警戒区划分的基础上,基于深水钻井平台隔水管系统挠性接头和伸缩节物理极限、... 目前深水钻井动力定位平台允许漂移范围计算需委托国外专业公司分析,且计算过程保密、结果考虑不全面,在分析了南海深水钻井动力定位平台作业风险和平台漂移警戒区划分的基础上,基于深水钻井平台隔水管系统挠性接头和伸缩节物理极限、平台应急解脱程序和作业经验分析,建立了深水钻井动力定位平台允许漂移范围实用计算方法,该方法可对平台极限解脱、红圈、黄圈和绿圈允许漂移范围进行全面的计算,已在国内外多个深水钻井平台数十口深水井得到了成功应用,保证了深水钻井动力定位平台的作业安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深水钻井 动力定位 警戒圈 漂移 应急解脱 特定操作规程
下载PDF
摇摆条件下惯性平台系统动态特性分析 被引量:8
6
作者 刘静 朱志刚 《宇航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9期1878-1883,共6页
惯性平台系统可以隔离角运动的技术特点为惯性仪表提供了良好的工作环境,但是轴端摩擦力矩的存在,将导致基座的摇摆运动对平台台体的稳定性产生影响,引起台体各轴的附加常值漂移即平台摇摆漂移。对于摇摆漂移的产生机理,国内外主要集中... 惯性平台系统可以隔离角运动的技术特点为惯性仪表提供了良好的工作环境,但是轴端摩擦力矩的存在,将导致基座的摇摆运动对平台台体的稳定性产生影响,引起台体各轴的附加常值漂移即平台摇摆漂移。对于摇摆漂移的产生机理,国内外主要集中分析了运动学耦合原因。本文根据平台系统的稳定工作原理,首次通过建立平台系统的动力学方程,详细分析了摇摆条件下平台的动态特性,从平台动力学的角度详细分析了产生摇摆漂移的机理。结果表明,被稳定的台体各轴的运动特性是绕各轴摩擦力矩以及其余两轴角运动等导致的综合运动,既有单纯的跟踪运动,也有复杂的耦合运动,只有沿陀螺仪自转轴存在角运动,同时存在陀螺仪浮子转角的情况下,才有可能产生台体的摇摆漂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惯性平台系统 动态特性 摇摆漂移 摩擦力矩
下载PDF
基于ESO的船舶航向鲁棒自适应控制 被引量:8
7
作者 刘志全 褚振忠 《控制与决策》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8期2157-2162,共6页
针对具有内部未建模动态和外部不确定扰动的水面船舶设计一种鲁棒自适应航向控制器,并同时解决转向过程中的漂角补偿问题.基于二阶非线性Nomoto模型和一阶漂角模型,建立非积分链结构的漂角-航向非线性状态空间模型,将航向控制系统未建... 针对具有内部未建模动态和外部不确定扰动的水面船舶设计一种鲁棒自适应航向控制器,并同时解决转向过程中的漂角补偿问题.基于二阶非线性Nomoto模型和一阶漂角模型,建立非积分链结构的漂角-航向非线性状态空间模型,将航向控制系统未建模动态与外部不确定扰动合并为复合扰动,应用扩张状态观测器估计模型中的未测量状态和系统复合扰动.基于Lyapunov稳定性理论和自适应反步法设计航向状态反馈控制规律,为避免反步法控制过程中的微分爆炸问题,采用动态面控制技术获取虚拟控制信号的近似导数.所提出的扩张状态观测器和航向控制算法能够保证闭环系统内所有误差信号一致最终有界,提高航向保持和转向过程中的航向跟踪精度.仿真结果验证了所提出的航向控制规律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扩张状态观测器 航向控制 动态面 反步法 自适应 漂角
原文传递
弹光调制的频率自跟踪技术 被引量:7
8
作者 陈光威 安永泉 +4 位作者 王志斌 陈友华 张敏娟 王国梁 杨晓 《光电工程》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0期21-26,32,共7页
弹光调制器会受到自身热耗散影响导致弹光晶体自身温度改变,固有频率随温度漂移引起弹光调制的不稳定和调制效率的降低。针对该问题,本文提出频率自跟踪技术。该方法根据温度对弹光调制系统的影响,建立弹光调制系统的动态模型得到反馈... 弹光调制器会受到自身热耗散影响导致弹光晶体自身温度改变,固有频率随温度漂移引起弹光调制的不稳定和调制效率的降低。针对该问题,本文提出频率自跟踪技术。该方法根据温度对弹光调制系统的影响,建立弹光调制系统的动态模型得到反馈信号与高压驱动信号之间相位差最小对应谐振频率的关系,结合基于FPGA的多通道数字频率和成技术和数学锁相环技术设计并完成了频率自跟踪系统。经实验验证,该设计可实现对频率漂移的跟随,且在驱动信号变化和启动弹光调制器时能自动找到弹光晶体的谐振频率并保持稳定,提高了弹光调制器的稳定性和调制效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弹光调制 动态模型 相位差 频率漂移 频率自跟踪
下载PDF
从陆缘伸展探讨新生代南海构造演化 被引量:3
9
作者 梁光河 张宝林 《地质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20-32,共13页
南海的形成和演化是地学界长期争论的问题,前人给出了多种成因模式,目前较流行的模式是海底扩张,但它难以合理解释南海海底扩张中的洋中脊跳跃现象及南海大洋中的大陆残片。基于欧亚东缘的陆缘伸展,从地幔上涌和陆壳沿莫霍面的重力滑移... 南海的形成和演化是地学界长期争论的问题,前人给出了多种成因模式,目前较流行的模式是海底扩张,但它难以合理解释南海海底扩张中的洋中脊跳跃现象及南海大洋中的大陆残片。基于欧亚东缘的陆缘伸展,从地幔上涌和陆壳沿莫霍面的重力滑移的新大陆漂移模型出发,通过横跨南海的几条地震勘探剖面的地质新解释,研究了南海的形成和演化过程。结果说明,南海的形成是一种“构造被动挤出+微陆块主动漂移”模式。构造被动挤出是指印度-欧亚碰撞造成的欧亚大陆东南缘的微陆块被大规模挤出,而由陆缘伸展形成的微陆块在被挤出后发生了主动裂解漂移,南海的海底扩张现象是诸多微陆块主动漂移的结果。这个新的模式能够合理地解释南海形成过程中的洋中脊跳跃现象及南海中大陆残片的成因机制。进一步恢复了南海演化过程中周边陆块的运动演化历史,说明欧亚东缘在中生代晚期发生的大规模伸展构造运动是南海形成的基础,新生代印度-欧亚碰撞是南海形成的直接动力,微陆块的裂解漂移是南海形成的主要参与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陆缘伸展 南海成因 构造演化 动力机制 大陆漂移
下载PDF
LCR-G型重力仪长期动态漂移特性的初步研究 被引量:5
10
作者 李青 《华北地震科学》 2000年第4期26-35,共10页
拉考斯特 -罗姆贝格 G型重力仪 (即 L CR- G)是高精度重力仪 ,已经在我国地震、大地测量、勘探等领域广泛使用 ,但对其性能的研究以往只是在实验室状态下 ,人为设置多种干扰因素 ,做了一些实验工作。这种实验工作时间段是短暂的 ,有一... 拉考斯特 -罗姆贝格 G型重力仪 (即 L CR- G)是高精度重力仪 ,已经在我国地震、大地测量、勘探等领域广泛使用 ,但对其性能的研究以往只是在实验室状态下 ,人为设置多种干扰因素 ,做了一些实验工作。这种实验工作时间段是短暂的 ,有一定程度的局限性 ,而对其长期性能变化的研究 ,鉴于各种原因 ,迄今为止 ,国内外尚未见到此类文献发表。本文根据地震系统重力外业定点复测的特点 ,用实测所得资料对 LCR- G仪器长期动态性能做探讨性研究 :认为仪器弹簧的一次及二次老化效应、季节性外温变化的叠加影响是产生仪器漂移的主要原因。其中一次老化效应是决定仪器漂移形态的主导因素 ,具有单一性。二次老化效应具有共性 ,季节性温度变化影响具有周期性特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拉科斯特重力仪 重力测量 动态大地测量学 蠕动漂移 老化效应
下载PDF
动态应变采集系统的设计及误差测试 被引量:6
11
作者 陈诚 李建青 +2 位作者 马争争 戴亚文 陈子鹏 《自动化与仪表》 2019年第2期43-46,61,共5页
应变测量技术在测量机械构件受力变化特征和重要工程结构监测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在传统应变测量电路的外接增益电阻和高阶滤波电路中,电阻温漂特性产生的测量误差一直是亟待解决的问题。设计了一款基于程控式放大器AD8231,24位数... 应变测量技术在测量机械构件受力变化特征和重要工程结构监测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在传统应变测量电路的外接增益电阻和高阶滤波电路中,电阻温漂特性产生的测量误差一直是亟待解决的问题。设计了一款基于程控式放大器AD8231,24位数模转换器AD1256,RAM处理器的高精度应变测量系统方案;通过电路优化,实现了电阻温漂补偿从而提高测量精度的目的。试验结果表明该应变测量系统方案的测量精度高达0.1μ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测量系统 动态应变 温漂 AD8231 AD1256
下载PDF
基于改进GNG算法的燃煤锅炉数据动态特征分析与控制 被引量:6
12
作者 吴永明 陈琳升 李少波 《控制与决策》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8期1855-1861,共7页
数据动态特征分析与控制技术是一种重要的数据挖掘手段,燃煤锅炉数据具有明显时序性和漂移性等特点,针对目前数据跟踪与监督算法大多缺乏动态性、实时性和稳定性等问题,设计一种基于改进生长神经气模型(GNG)的自适应聚类模型,建立基于... 数据动态特征分析与控制技术是一种重要的数据挖掘手段,燃煤锅炉数据具有明显时序性和漂移性等特点,针对目前数据跟踪与监督算法大多缺乏动态性、实时性和稳定性等问题,设计一种基于改进生长神经气模型(GNG)的自适应聚类模型,建立基于概率、范围搜寻、节点平均距离的节点生成、删除机制,实现对漂移数据实时监控.最后以燃煤锅炉动态数据为分析对象进行实验,实验结果表明该模型和算法对动态漂移数据的实时跟踪能力更强,能对燃煤锅炉动态数据进行准确、有效的监督和控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燃煤锅炉 动态特征 数据漂移 GNG 监控
原文传递
一种新型陀螺动态漂移检测系统的设计 被引量:3
13
作者 钟平 金光 刘延斌 《光学技术》 CAS CSCD 2004年第1期61-64,共4页
在分析传统陀螺动态漂移测量方法的基础上,介绍了一种新的高、低温陀螺动态漂移测量系统的原理和结构设计。该系统由计算机软件控制其检测全过程,系统的中心部件由CCD摄像机、图像采集卡和处理软件等构成。处理软件用VC开发而成,利用一... 在分析传统陀螺动态漂移测量方法的基础上,介绍了一种新的高、低温陀螺动态漂移测量系统的原理和结构设计。该系统由计算机软件控制其检测全过程,系统的中心部件由CCD摄像机、图像采集卡和处理软件等构成。处理软件用VC开发而成,利用一种快速的目标跟踪算法,它能实时的跟踪目标并能画出其运动轨迹,计算出陀螺的动态漂移。实验证明了该系统的简单性和实用性,其分辨最小动态漂移角度的能力不低于1.8′。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陀螺 动态漂移 CCD 数字图像处理 DSP 检测系统
原文传递
纯电动后驱汽车横纵向漂移动力学研究
14
作者 马开献 杨一洋 张玉新 《汽车工程学报》 2024年第5期868-877,共10页
对车辆轮胎漂移极限工况的分析可以大幅提高自动驾驶车辆的横纵向控制能力以及驾驶安全性。基于UniTire的大滑移的附着表达能力优化了整车漂移的控制算法,并依据整车稳定控制原理和预期制动回正时间参数等,实现漂移结束后车辆快速恢复... 对车辆轮胎漂移极限工况的分析可以大幅提高自动驾驶车辆的横纵向控制能力以及驾驶安全性。基于UniTire的大滑移的附着表达能力优化了整车漂移的控制算法,并依据整车稳定控制原理和预期制动回正时间参数等,实现漂移结束后车辆快速恢复稳态直线行驶的轮缸目标压力的计算,通过DYNA4与Simulink在CANoe工控机平台进行了快速原型验证。结果表明,优化后的控制算法能使车辆快速进入漂移的横纵向平衡状态以及漂移结束后快速恢复直线行驶,且能达到控制的实时性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动驾驶 动态漂移 稳定控制 电动后驱 UniTire
下载PDF
徐州张集水源地浅层地下水动态及其对不同开采方案响应 被引量:2
15
作者 钱家忠 李如忠 +2 位作者 吴剑锋 葛晓光 朱学愚 《地理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5期592-596,共5页
张集水源地是徐州市一个拟建水源地。了解浅层地下水动态变化规律是设计水源地最优取水方案、满足当地居民生活及工农业生产需水和水源地环境保护的重要前提条件之一。分析了水源地在现状以及不同开采条件下浅层地下水动态影响因素,建... 张集水源地是徐州市一个拟建水源地。了解浅层地下水动态变化规律是设计水源地最优取水方案、满足当地居民生活及工农业生产需水和水源地环境保护的重要前提条件之一。分析了水源地在现状以及不同开采条件下浅层地下水动态影响因素,建立了三维等参有限元数学模型模拟水源地地下水运动规律,利用大型群孔抽水试验资料进行参数识别和模型校正,预报了不同开采方案对水源地浅层地下水动态的影响,结果表明:水源地开采后,水源地开采将成为浅层地下水动态的主要影响因素之一;水源地允许开采量为13.71万m^3/d是适合的,它不会引起地下水位的持续下降,不仅可满足当地居民用水需求,而且可以向徐州市稳定供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源地 浅层地下水 动态 开采方案 响应
下载PDF
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在近断层脉冲型地震动作用下的动力响应 被引量:4
16
作者 叶昆 任毅 +1 位作者 赵仕栋 黄言 《土木工程与管理学报》 2011年第3期385-390,共6页
基于现行的抗震设计规范设计了三层、六层和九层的钢筋混凝土平面框架结构。并对这些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在近场脉冲型地震动和一般地震动作用下的动力响应进行了研究,研究发现:对于近断层地震的脉冲效应现行的抗震设计规范考虑不充分,... 基于现行的抗震设计规范设计了三层、六层和九层的钢筋混凝土平面框架结构。并对这些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在近场脉冲型地震动和一般地震动作用下的动力响应进行了研究,研究发现:对于近断层地震的脉冲效应现行的抗震设计规范考虑不充分,结构的层间位移角并不能满足1/50的限制条件。因此建议不考虑地震调整系数,以此来保证结构在近断层地震作用下的安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钢筋混凝土框架 近断层脉冲型地震 一般地震 动力响应 层间位移角
下载PDF
价格统计中大数据应用基础和总体思路
17
作者 高磊 《价格理论与实践》 北大核心 2024年第7期36-43,114,共9页
随着扫描数据和网上交易数据日渐普遍,在价格统计中应用大数据的热度也日渐高涨。以扫描数据的应用为基础,本文首先梳理价格统计中应用大数据的一些基础工作,其次讨论基础价格有关问题,然后系统思考价格指数理论,指出在动态数据集基础... 随着扫描数据和网上交易数据日渐普遍,在价格统计中应用大数据的热度也日渐高涨。以扫描数据的应用为基础,本文首先梳理价格统计中应用大数据的一些基础工作,其次讨论基础价格有关问题,然后系统思考价格指数理论,指出在动态数据集基础上直接通过双边指数短期链乘生成长期指数可能由于大数据高频、高搅动而存在链漂移,从而无法兼顾准确测度长期价格变动,进而明确在大数据环境下编制多边指数或使用动态方法生成指数的适用性和合理性。最后,考虑到大数据集的特点、划分同质可比产品集的优点、单位价值法的应用等前提,结合统计实践以及对指数理论和方法整体上的把握,分别从基础工作层面、基础价格层面、指数编制层面、编制CPI等综合指数的总体思路层面得出大数据应用的相关启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数据 单位价值法 多边指数 动态方法 链漂移
原文传递
南海中央海盆高精度地震勘探揭示的大陆漂移过程 被引量:3
18
作者 梁光河 《地学前缘》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4期293-306,共14页
南海的形成和演化得到了广泛研究,前人提出了超过5种成因模式,当前流行是海底扩张模式,但它难以合理解释南海洋壳上的洋中脊跳跃和南海中央海盆上的大陆残片。本文首先基于南海中央海盆中的两条高精度地震勘探剖面,在深入剖析洋壳的分... 南海的形成和演化得到了广泛研究,前人提出了超过5种成因模式,当前流行是海底扩张模式,但它难以合理解释南海洋壳上的洋中脊跳跃和南海中央海盆上的大陆残片。本文首先基于南海中央海盆中的两条高精度地震勘探剖面,在深入剖析洋壳的分层结构基础上,对这两条地震勘探剖面进行了新的构造地质解释。然后通过伸展构造的形成过程,发展了地幔上涌和陆壳重力滑移双驱动大陆漂移模型,最后深入研究了南海的形成和演化过程。结果说明,南海的形成是一种“构造挤出+主动漂移”模式。构造挤出是印度-欧亚大陆碰撞造成的欧亚东南缘微陆块大规模被动挤出,而主动漂移是微陆块在被挤出后发生了主动裂解漂移。南海中央海盆上残留的地震反射特征,是微陆块主动漂移后造成的海底被扩张现象。并进一步恢复了南海演化过程中周边陆块的运动演化历史。所提出的新模式能够合理解释南海的洋中脊跳跃现象及大陆残片的成因机制。新大陆漂移模型为板块运动提供了一个新的动力模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南海中央海盆 南海成因 高精度地震勘探 动力机制 大陆漂移
下载PDF
Estimation of drift limits for different seismic damage states of RC frame staging in elevated water tanks using Park and Ang damage index 被引量:1
19
作者 Suraj O.Lakhade Ratnesh Kumar O.R.Jaiswal 《Earthquake Engineering and Engineering Vibration》 SCIE EI CSCD 2020年第1期161-177,共17页
Damage to elevated water tanks in past earthquakes can be attributed to the poor performance of their supporting frame staging. In order to ascertain the performance of these elevated water tanks, it is crucial to cat... Damage to elevated water tanks in past earthquakes can be attributed to the poor performance of their supporting frame staging. In order to ascertain the performance of these elevated water tanks, it is crucial to categorize the damage in quantifiable damage states. Among various parameters to quantify the damage states, the top drift of frame staging can be conveniently correlated to the different damage levels. In literature, drift limits corresponding to different damage states of the frame staging of the elevated water tank are not available. In the present study, drift limits for RC frame staging in elevated water tanks corresponding to different seismic damage states have been proposed. Various damage states of the elevated water tank have been determined using the Park and Ang damage index. The Park and Ang damage index utilizes results of both pushover analysis and incremental dynamic analysis. Twelve models of elevated water tanks have been developed considering variation in staging height and tank capacity. Incremental dynamic analysis has been performed using the suite of twelve actual earthquake ground motions. Based on the regression analysis between damage indexes and drift, limiting drift values for each damage state are proposed. 展开更多
关键词 elevated water tank frame staging damage states drift limit 3D modelling incremental dynamic analysis pushover analysis
下载PDF
一种面向动态不平衡数据流的集成超限学习机分类算法 被引量:1
20
作者 高源 施伟谊 +3 位作者 周亦华 梅颖 卢诚波 蔡锡飞 《复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3期352-361,共10页
随着数据收集、存储和传输技术的快速发展,数据流的挖掘处理技术正在成为机器学习中的一个热点问题。在许多情形下,持续到达的数据之间可能会呈现出不平衡的态势,甚至是动态不平衡,这给许多机器学习算法造成了困难。文中提出面向动态不... 随着数据收集、存储和传输技术的快速发展,数据流的挖掘处理技术正在成为机器学习中的一个热点问题。在许多情形下,持续到达的数据之间可能会呈现出不平衡的态势,甚至是动态不平衡,这给许多机器学习算法造成了困难。文中提出面向动态不平衡数据流的集成超限学习机算法,设计了数据流中不平衡率变化的快速监测方法,修正了历史数据不平衡率的计算方式,使其更接近不平衡率的实时变化,并结合超限学习机的特点,将增量学习与集成学习结合。定期剔除权重低的基分类器,利用新到达的数据更新集成中的基分类器和训练新的基分类器。该方法针对动态不平衡数据流设计,具有很好的学习能力,同时也能适用于静态或者平衡的数据流的分类。实验中,将该方法与其他几种常用的方法在一些不同类型的数据流上进行了比较,结果表明,文中方法的分类性能更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动态不平衡 数据流 集成 超限学习机 概念漂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7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