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31篇文章
< 1 2 7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北京地区腹泻病患者致泻性大肠埃希菌感染类型及其流行特征 被引量:63
1
作者 曲梅 张新 +6 位作者 钱海坤 吕冰 黄瑛 严寒秋 梁志超 贾蕾 王全意 《中华流行病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0期1123-1126,共4页
目的:了解北京地区腹泻人群中致泻性大肠埃希菌(DEC)毒力基因的分布及流行特征。方法对2012-2013年监测医院的腹泻患者粪便样本进行分离培养,再采用实时荧光PCR检测毒力基因。结果6370份粪便标本有253份阳性,共分离到DEC 262株,... 目的:了解北京地区腹泻人群中致泻性大肠埃希菌(DEC)毒力基因的分布及流行特征。方法对2012-2013年监测医院的腹泻患者粪便样本进行分离培养,再采用实时荧光PCR检测毒力基因。结果6370份粪便标本有253份阳性,共分离到DEC 262株,阳性检出率为4.0%(253/6370),9份标本发现两种不同型别的DEC混合感染。肠致病性大肠埃希菌(EPEC)为42.8%,其中非典型EPEC占42.0%,典型EPEC占0.8%;肠产毒性大肠埃希菌(ETEC)为38.9%,其中耐热肠毒素基因st阳性占24.8%,不耐热型肠毒素基因lt阳性占9.9%,st和lt均阳性占4.2%;肠聚集性大肠埃希菌(EAEC)为15.3%;肠侵袭性大肠埃希菌(EIEC)为2.7%;检出1株产志贺毒素大肠埃希菌(STEC),血清型为O26∶K60。ETEC感染具有明显的年龄分布特征;各型DEC全年均有检出,且呈季节性变化。结论北京地区腹泻病患者DEC感染类型以EPEC和ETEC为主,且EPEC分离株多为非典型,并存在混合感染,不同型别DEC感染具有年龄和季节性分布特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致泻性大肠埃希菌 毒力基因 实时荧光PCR
原文传递
我国2012-2015年门诊腹泻患者中致泻性大肠埃希菌流行特征分析 被引量:41
2
作者 张子科 赖圣杰 +5 位作者 余建兴 杨婉琪 王鑫 景怀琦 李中杰 杨维中 《中华流行病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4期419-423,共5页
目的 了解我国门诊腹泻患者中致泻性大肠埃希菌(DEC)流行特征。方法 2012-2015年在27省(直辖市、自治区)170家医院门、急诊中开展腹泻病监测,收集腹泻病例的临床和流行病学资料,同时采集粪便标本,送往92家网络实验室开展DEC检... 目的 了解我国门诊腹泻患者中致泻性大肠埃希菌(DEC)流行特征。方法 2012-2015年在27省(直辖市、自治区)170家医院门、急诊中开展腹泻病监测,收集腹泻病例的临床和流行病学资料,同时采集粪便标本,送往92家网络实验室开展DEC检测。结果 在46 721例腹泻监测病例中,DEC的总检出率为7.7%,且各地区检出率存在较大差异。在2 982例(6.4%)报告了PCR菌型鉴定分类信息的DEC阳性病例中,肠集聚性黏附大肠埃希菌(EAEC)是最主要的类型(1 205例,40.4%),其次是肠致病性大肠埃希菌(EPEC)(815例,27.3%)和肠产毒性大肠埃希菌(ETEC)(653例,21.9%)。整体分析,25~34岁青壮年、暖温带地区和黏液便的DEC检出率较高,检出率分别为10.1%、11.1%和9.4%。DEC的季节性发病特征明显,各菌型的流行高峰均在夏季。结论 DEC是我国腹泻病门诊重要病原体之一,流行菌型以EAEC、EPEC和ETEC为主,不同地区、不同年龄人群、不同季节的流行特征存在差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腹泻病 哨点监测 致泻性大肠埃希菌 季节性
原文传递
深圳市腹泻人群致泻性大肠埃希菌流行及病原特征研究 被引量:33
3
作者 李迎慧 邱亚群 +7 位作者 冼慧霞 石晓路 林一曼 陈琼城 江敏 姜伊祥 胡璐璐 扈庆华 《中华流行病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期115-118,共4页
目的了解深圳地区腹泻患者中致泻性大肠埃希菌(DEC)的流行状况及病原特征。方法对2014年深圳市4家哨点医院门诊急性腹泻患者粪便标本进行DEC的分离、分子鉴定、血清分群及PFGE分型。结果1823份粪便标本中分离到74株DEC,阳性分离率为4... 目的了解深圳地区腹泻患者中致泻性大肠埃希菌(DEC)的流行状况及病原特征。方法对2014年深圳市4家哨点医院门诊急性腹泻患者粪便标本进行DEC的分离、分子鉴定、血清分群及PFGE分型。结果1823份粪便标本中分离到74株DEC,阳性分离率为4.06%;感染病例年龄分布以〈3岁的婴幼儿及20~39岁中青年为主,病例集中在5—9月夏秋季。以肠产毒性大肠埃希菌(ETEC)和肠致病性大肠埃希菌(EPEC)为主,分别占45.9%和31.1%。ETEC以0159最多,2株及以上PFGE带型一致的菌株有5簇;其他型别DEC血清型和PFGE带型均较分散。结论2014年深圳地区腹泻病患者DEC的感染类型以ETEC和EPEC为主,存在年龄及季节分布特征,菌株的血清型及PFGE分子带型较分散,应警惕ETEC的暴发风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致泻性大肠埃希菌 毒力基因 脉冲场凝胶电泳
原文传递
5类致泻性大肠埃希氏菌多重荧光PCR检测方法的建立 被引量:27
4
作者 胡安妥 王娉 +2 位作者 张彩霞 蔡阳 陈颖 《食品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22期249-255,共7页
目的:建立快速检测和鉴别5类致泻大肠埃希氏菌的多重实时荧光聚合酶链式反应(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PCR)方法。方法:根据5类致泻大肠埃希氏菌的11组毒力基因eae、stx1、stx2、ipaH、uidA、estla、estlb、aggR、pic、elt、astA建立... 目的:建立快速检测和鉴别5类致泻大肠埃希氏菌的多重实时荧光聚合酶链式反应(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PCR)方法。方法:根据5类致泻大肠埃希氏菌的11组毒力基因eae、stx1、stx2、ipaH、uidA、estla、estlb、aggR、pic、elt、astA建立多重实时荧光PCR方法,该方法包括A、B 2个反应体系,可分别检测肠致病性大肠埃希氏菌、肠出血性大肠埃希氏菌、肠侵袭性大肠埃希氏菌、肠产毒大肠埃希氏菌、肠聚集性大肠埃希氏菌,优化反应体系的引物、探针浓度以及PCR反应条件,并对该方法的灵敏度和特异性进行检测。结果:11组基因的探针和引物均可特异性地扩增相应的基因片段,A体系检测下限可达到2.6×10~4 copies/反应,B体系检测下限可到达2.2×10~4 copies/反应。结论:本研究所建立的多重实时荧光PCR方法可以对同一样本同时采用A、B 2个反应体系进行检测,不但可以确定待测样本是否为大肠埃希氏菌,而且还能判定其致病型别。为大肠埃希氏菌的临床检测、疾病预防以及爆发溯源等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致泻大肠埃希氏菌 多重实时荧光PCR 毒力基因
下载PDF
儿童致泻性大肠埃希菌腹泻临床与病原分布特点 被引量:26
5
作者 常海岭 李月芳 +4 位作者 曾玫 金汇明 胡家瑜 许学斌 王中林 《中华传染病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3期137-141,共5页
目的了解致泻性大肠埃希菌(DEC)所致儿童急性细菌性腹泻的致病菌类型、流行特征和抗菌药物耐药模式。方法2012年6月至2014年6月复旦大学附属儿科医院肠道门诊诊断为急性细菌性腹泻的2071例患儿作为监测对象,开展包括肠致病性大肠埃... 目的了解致泻性大肠埃希菌(DEC)所致儿童急性细菌性腹泻的致病菌类型、流行特征和抗菌药物耐药模式。方法2012年6月至2014年6月复旦大学附属儿科医院肠道门诊诊断为急性细菌性腹泻的2071例患儿作为监测对象,开展包括肠致病性大肠埃希菌(EPEC)、肠产毒素性大肠埃希菌(ETEC)、肠侵袭性大肠埃希菌(EIEC)和肠出血性大肠埃希菌(EHEC)及其他肠道致病菌的病原学检测,使用改良K-B纸片法检测菌株的抗菌药物敏感性。组间比较采用卡方检验。结果2071例患儿的标本中检出DEC阳性者145例,检出率为7.0%。分离DEC148株(3例混合感染),包括EPEC106株(71.6%)、ETEC24株(16.2%)、EIEC16株(10.8%)和EHEC2株(1.4%)。145例DEC感染患儿中位年龄14个月,〈2岁占62.8%。检测125株DEC对氨苄西林、甲氧苄氨嘧啶-磺胺异嚼唑、庆大霉素的耐药率,分别为55.2%、35.2%和23.2%;对头孢噻肟、头孢吡肟、头孢他啶的耐药率分别为28.0%、27.2%和8.8%;对阿莫西林-克拉维酸钾、环丙沙星、氧氟沙星的耐药率分别为5.6%、4.0%和4.0%。EIEC对头孢噻肟、头孢吡肟和头孢他啶的耐药率分别为50.0%、43.8%和25.0%,高于EPEC、ETEC和EHEC。结论DEC为本次研究中儿童细菌性腹泻的重要病原,以EPEC和ETEC较常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腹泻 致泻性大肠埃希菌 流行病学 儿童 抗药性 微生物
原文传递
上海市2012-2013年4种致泻性大肠埃希菌监测 被引量:22
6
作者 汤泓 李勇 +15 位作者 张平平 郭家胤 黄峥 许浩 侯琦 王传清 曾玫 金汇明 胡家瑜 史贤明 张建民 阚飙 熊衍文 赵爱兰 冉陆 许学斌 《中华流行病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1期1263-1268,共6页
目的 基于临床医院开展4种致泻性大肠埃希菌(DEC)人群监测,探讨公共卫生实验室对临床实验室需求的直接技术指导的实践模式.方法 设立哨点医院,以标准化方法筛选和鉴定DEC菌型;构建DEC流行特征基线;对疑似暴发病例开展基于实验室和流... 目的 基于临床医院开展4种致泻性大肠埃希菌(DEC)人群监测,探讨公共卫生实验室对临床实验室需求的直接技术指导的实践模式.方法 设立哨点医院,以标准化方法筛选和鉴定DEC菌型;构建DEC流行特征基线;对疑似暴发病例开展基于实验室和流行病学调查.结果 2012-2013年选择上海地区4家哨点医院检测7 204份腹泻标本确认的712例DEC感染病例,阳性率为9.9%.其中肠致病性大肠埃希菌(EPEC)感染351例;肠产毒性大肠埃希菌(ETEC)感染292例;肠侵袭性大肠埃希菌(EIEC)感染32例;产志贺样毒素大肠埃希菌(STEC/EHEC)感染6例;DEC混合感染31例.EPEC感染以1~5岁儿童最多见,菌型均为aEPEC;ETEC流行峰值在8月,阳性率>20%,感染病例2012年聚集于1 ~ 28日龄和2013年的20 ~ 60岁人群(P<0.05),菌型以耐热肠毒素(ST)型最多(59.6%),其次为不耐热肠毒素(LT)型(27.8%)和ST/LT型(12.6%);2013年儿童感染EIEC病例明显增加(P<0.01);未监测到EHEC O157:H7,但确认2例EHEC O26:H11(eae-hlyA-stx1a)儿童病例;调查确认2012年上海地区15例新生儿ETEC聚集性感染病例与四川省自贡市新生儿病例属于同一克隆(STh-CS21-CFA/I-ClyA-EatA-ST2332-SHNL0005).结论 上海地区DEC型谱特征已发生改变,ETEC对新生儿院内感染和食源性感染性腹泻构成潜在暴发风险,需加强实验室主动监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致泻性大肠埃希菌 肠产毒性大肠埃希菌 人群监测 暴发
原文传递
河南省5种致泻性大肠埃希菌病原学监测 被引量:23
7
作者 赵嘉咏 朱敏 +4 位作者 谢志强 黄丽莉 穆玉姣 夏胜利 冉陆 《中国病原生物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0期924-927,935,共5页
目的检测和分析河南省2010-2012年腹泻人群5种致泻性大肠埃希菌(EAEC/EPEC/ETEC/EIEC/EHEC)感染及分布情况,为致泻性大肠埃希菌病的监测、暴发预警、溯源调查提供基线与参考数据。方法采集病人腹泻标本,用麦康凯(Mac)平板进行分离培... 目的检测和分析河南省2010-2012年腹泻人群5种致泻性大肠埃希菌(EAEC/EPEC/ETEC/EIEC/EHEC)感染及分布情况,为致泻性大肠埃希菌病的监测、暴发预警、溯源调查提供基线与参考数据。方法采集病人腹泻标本,用麦康凯(Mac)平板进行分离培养,通过KIA/MIU小生化对大肠埃希菌做初步鉴定。采用热裂解法制备DNA模板,多重PCR鉴定5种致泻性大肠埃希菌。结果 1 934例腹泻病人中检测出5种致泻性大肠埃希菌共139例,总阳性率7.19%。其中EAEC检出56例(阳性率2.90%),EPEC检出67例(阳性率3.46%),EHEC检出7例(阳性率0.36%),ETEC检出9例(阳性率0.47%),未检出EIEC。139例感染者中,以EAEC与EPEC感染为主,分别占40.3%和48.2%;其次为ETEC与EIEC,所占比例较小。腹泻患者中男性1 218例,女性716例,男女性别比为1.7︰1。男性检出大肠埃希菌感染94例,检出率为7.72%;女性检出45例,检出率为6.28%。农村患者1 332例,检出大肠埃希菌感染99例,检出率为7.43%;城市602例,检出大肠埃希菌感染40例,检出率为6.64%。≤5岁儿童1 345例,占69.54%。139例DEC阳性者中≤5岁为103例,占74.10%。致泻大肠埃希菌检出率最高为1-岁组(10.81%),最低为40-岁组(4.94%)。≤5岁患者DEC阳性率为7.36%。结论 5种致泻性大肠埃希菌为河南省细菌性腹泻主要的病原,感染以5岁以下儿童为主,男性高于女性,农村高于城市。5种致泻性大肠埃希菌携带有不同的毒力基因,显现其侵袭力和致病力具有多样性与复杂性,值得高度重视与深入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致泻性大肠埃希菌 EAEC/EPEC/ETEC/EIEC/EHEC 多重PCR
原文传递
2016—2018年白银市食源性疾病主动监测病原学及流行病学特征分析 被引量:20
8
作者 李梅基 张小梅 +5 位作者 强丽红 陈安明 张景辉 王彦博 卢旭升 仇文轩 《中国食品卫生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期72-76,共5页
目的了解甘肃省白银市食源性腹泻患者中沙门菌、志贺菌、副溶血性弧菌和致泻大肠埃希菌(diarrheagenic Escherichia coli,DEC)的病原学和流行病学特征。方法对2016—2018年白银市食源性疾病主动监测腹泻患者的粪便标本进行沙门菌、志贺... 目的了解甘肃省白银市食源性腹泻患者中沙门菌、志贺菌、副溶血性弧菌和致泻大肠埃希菌(diarrheagenic Escherichia coli,DEC)的病原学和流行病学特征。方法对2016—2018年白银市食源性疾病主动监测腹泻患者的粪便标本进行沙门菌、志贺菌、副溶血性弧菌和DEC 4种病原菌的分离、生化鉴定、血清学分型、药物敏感性试验和脉冲场凝胶电泳(PFGE)分型。结果从1003份粪便标本中共分离到300株致病菌,总检出率为29.9%。DEC的检出率最高(29.1%,292/1003),其次是沙门菌和志贺菌,副溶血性弧菌未检出。1003例患者中男女比例为1.3∶1,女性患者致病菌检出率(31.8%,136/428)高于男性(28.5%,164/575);19~59岁和≤5岁年龄组的检出率较高,分别为31.5%(76/241)和30.6%(188/615)。致病菌的检出主要在第二季度和第三季度。7株沙门菌经PFGE分型后分为6种带型,存在1次聚集。沙门菌对四环素的耐药率最高达85.7%(6/7),多重耐药株有6株;1株福氏志贺菌2a型是七重耐药菌株;292株DEC均对亚胺培南敏感,对头孢他啶、头孢西丁、氯霉素、环丙沙星的敏感率均>80%,对氨苄西林的耐药率最高(80.8%,236/292),多重耐药菌株占75.3%(220/292)。结论2016—2018年白银市食源性疾病主动监测中DEC检出率最高,19~59岁年龄组致病菌检出率最高,存在明显的季节特征,第二季度和第三季度为主要流行季节,菌株的耐药性较强,耐药谱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食源性疾病 主动监测 致病菌 流行病学 病原学 特征 沙门菌 志贺菌 副溶血性弧菌 致泻大肠埃希菌
原文传递
北京市朝阳区腹泻患者致泻性大肠埃希菌流行特征及毒力基因携带情况分析 被引量:18
9
作者 高艳 张士尧 +4 位作者 张淑 顾琳 齐啸 张越 孙灵利 《疾病监测》 CAS 2019年第4期322-326,共5页
目的分析北京市朝阳区感染性腹泻样本中致泻性大肠埃希菌(DEC)流行特征及毒力基因携带情况。方法收集2014—2017年北京市朝阳区哨点医院感染性腹泻样本,分离培养后应用real-time PCR方法检测DEC的主要毒力基因。其中利用eae、stx1、stx2... 目的分析北京市朝阳区感染性腹泻样本中致泻性大肠埃希菌(DEC)流行特征及毒力基因携带情况。方法收集2014—2017年北京市朝阳区哨点医院感染性腹泻样本,分离培养后应用real-time PCR方法检测DEC的主要毒力基因。其中利用eae、stx1、stx2、lt、st、aggR和ipaH 7种毒力基因进行DEC的分型鉴定,此外,检测并分析bfpA、astA、escV、pic、perA、ehxA、pet和ipaBCD等重要的毒力基因分布情况。结果从1 977份腹泻样本中共分离出94株DEC,检出率为4.75%。DEC的检出率具有随年龄增加而升高的趋势。0~5岁年龄组肠聚集性大肠埃希菌(EAEC)和肠致病性大肠埃希菌(EPEC)构成比分别是59.62%、23.08%。5岁以上年龄组肠产毒性大肠埃希菌(ETEC)构成比是59.52%。81.25%EPEC(13/16)未携带bfpA,为非典型EPEC(aEPEC)。38株EAEC中astA、pic和pet的携带率分别为39.47%、68.42%和92.11%。30株ETEC的st、lt和astA携带率分别是46.67%、56.67%和53.33%;仅1株(3.33%)ETEC同时含有st和lt。4株EHEC全部携带eae、escV和ehxA。6株肠侵袭性大肠埃希菌(EIEC)中ipaBCD、astA携带率为16.67%和33.33%。结论北京市朝阳区流行的DEC以EAEC、ETEC和EPEC为主,其中EPEC主要为aEPEC。婴幼儿主要感染EAEC,成年人主要感染ETEC。DEC中存在多种毒力基因,其中astA广泛存在于多种DEC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致泻性大肠埃希菌 流行特征 毒力基因
原文传递
2011—2013年北京某城区感染性腹泻患者致病菌检测分析 被引量:18
10
作者 白书媛 刘淑岭 +3 位作者 高波 胡三梅 霍哲 张浩 《中国感染控制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5年第6期361-365,共5页
目的分析北京某城区2011—2013年感染性腹泻患者致病菌分布及脉冲场凝胶电泳(PFGE)图谱特征,为感染溯源提供依据。方法收集2011年1月—2013年12月该区域肠道门诊感染性腹泻患者粪便标本1 179份,对其培养分离的致病菌进行血清分型及PFGE... 目的分析北京某城区2011—2013年感染性腹泻患者致病菌分布及脉冲场凝胶电泳(PFGE)图谱特征,为感染溯源提供依据。方法收集2011年1月—2013年12月该区域肠道门诊感染性腹泻患者粪便标本1 179份,对其培养分离的致病菌进行血清分型及PFGE分析。结果 1 179份标本,共培养肠道病原菌330株,其中检出居前4位的肠道致病菌依次为志贺菌属93株(28.18%)、沙门菌属69株(20.91%)、副溶血性弧菌44株(13.33%)及致泻性大肠埃希菌11株(3.33%)。18株宋内志贺菌PFGE分为8个型别,聚类相似度接近88%;69株沙门菌属细菌分为18个血清型,共41种PFGE型别,其中山夫登堡沙门菌和肠炎沙门菌具有明显的优势带型;23株副溶血性弧菌PFGE型别较为分散。结论 3年间感染性腹泻患者致病菌的血清型和PFGE带型分布较为广泛,应注意沙门菌属和志贺菌属细菌的PFGE优势菌型,警惕其引发的感染性腹泻暴发流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感染性腹泻 肠道致病菌 志贺菌属 沙门菌属 副溶血性弧菌 致泻性大肠埃希菌 病原菌 脉冲场凝胶电泳 分子流行病学
下载PDF
长治地区腹泻患者致泻性大肠杆菌的检测与分析 被引量:18
11
作者 庞慧 赵爱兰 +3 位作者 白向宁 王立兵 郭步平 熊衍文 《中国人兽共患病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5期520-522,共3页
目的了解山西省长治地区感染性腹泻患者致泻性大肠杆菌分离情况及菌株特征。方法收集腹泻患者粪便,EC肉汤增菌后,采用针对致泻性大肠杆菌7个毒力基因eaeA、aggR、ipaH、stx1、stx2、lt、stIb及16SrRNA基因rrs的多重PCR初筛后,阳性者作... 目的了解山西省长治地区感染性腹泻患者致泻性大肠杆菌分离情况及菌株特征。方法收集腹泻患者粪便,EC肉汤增菌后,采用针对致泻性大肠杆菌7个毒力基因eaeA、aggR、ipaH、stx1、stx2、lt、stIb及16SrRNA基因rrs的多重PCR初筛后,阳性者作致泻性大肠杆菌分离,再对分离菌株行生化鉴定、毒力基因检测及血清群测定。结果 170份标本中分离到致泻性大肠杆菌20株,阳性率为12%。其中EPEC 11株,均为非典型EPEC,EAEC 7株,ETEC 2株。结论长治地区致泻性大肠杆菌感染以5岁以下儿童为主,除EPEC外,EAEC占有很大比例;对致泻性大肠杆菌的检测及判断有赖于血清群与毒力基因检测的分子生物学方法相结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感染性腹泻 致泻性大肠杆菌 毒力基因
下载PDF
吉林省致泻大肠埃希氏菌分子分型与耐药性研究 被引量:17
12
作者 石奔 赵薇 +2 位作者 孙景昱 杨修军 李可维 《中国实验诊断学》 2020年第10期1697-1702,共6页
目的了解吉林省食源性疾病患者中致泻大肠埃希氏菌的毒力基因分布、流行特征、耐药情况、以及PFGE分子分型特征,为致泻大肠埃希氏菌的监测、爆发预警、耐药抗生素规避使用提供依据。方法对2016年从吉林省食源性疾病患者粪便中获得的26... 目的了解吉林省食源性疾病患者中致泻大肠埃希氏菌的毒力基因分布、流行特征、耐药情况、以及PFGE分子分型特征,为致泻大肠埃希氏菌的监测、爆发预警、耐药抗生素规避使用提供依据。方法对2016年从吉林省食源性疾病患者粪便中获得的26株致泻大肠埃希氏菌进行生化鉴定、多重PCR检测毒力基因、MIC微量肉汤稀释法药敏实验以及PFGE脉冲场凝胶电泳分子分型。结果26株致泻大肠埃希氏菌中13株(50%)为EAEC;7株(26.92%)为EPEC;4株(15.38%)为ETEC;2株(7.69%)为EHEC;对四环素、甲氧苄啶/磺胺甲噁唑、环丙沙星耐药极为严重,分别高达92.30%、88.46%和84.62%;XbaI酶切后进行PFGE脉冲场凝胶电泳分为23个型别。结论吉林省腹泻患者中致泻大肠埃希氏菌感染类型以EAEC为主,存在混合感染情况;耐药、多重耐药情况较为严重应加强规范抗生素的使用;在DNA水平上呈现出多态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致泻大肠埃希氏菌 PFGE MIC法药敏实验
下载PDF
变性高效液相色谱检测食品中致泻性大肠杆菌 被引量:17
13
作者 徐君怡 曹际娟 +2 位作者 郑秋月 赵昕 闫平平 《微生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1期1526-1531,共6页
【目的】应用多聚酶链式反应(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PCR)结合变性高效液相色谱(denaturing high-performance liquid chromatography,DHPLC)技术建立食品中致泻性大肠杆菌的快速检测方法。【方法】分别根据4种致泻性大肠杆菌的特... 【目的】应用多聚酶链式反应(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PCR)结合变性高效液相色谱(denaturing high-performance liquid chromatography,DHPLC)技术建立食品中致泻性大肠杆菌的快速检测方法。【方法】分别根据4种致泻性大肠杆菌的特异性毒力因子基因序列设计引物,PCR扩增产物经变性高效液相色谱进行快速检测。以肠产毒性大肠杆菌等32株试验菌株做特异性检测;4种致泻性大肠杆菌标准菌株稀释成不同梯度,做灵敏度检测。【结果】试验结果表明该方法有很好的特异性,且灵敏度高,检测限可达到:肠产毒性大肠杆菌27CFU/mL、肠致病性大肠杆菌33CFU/mL、肠出血性大肠杆菌25CFU/mL、肠侵袭性大肠杆菌42CFU/mL。【结论】该方法可以快速、准确地检测食品中的致泻性大肠杆菌,是食品中病原菌检测的新技术和新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致泻性大肠杆菌 多聚酶链式反应 PCR 变性高效液相色谱 DHPLC
下载PDF
上海市普陀区2012年-2016年4种致泻性大肠埃希菌的监测分析 被引量:15
14
作者 李勇 顾文超 +3 位作者 唐海丰 黄文静 赖淼菊 张玉 《中国卫生检验杂志》 CAS 2017年第23期3465-3468,共4页
目的分析上海市普陀区2012年-2016年腹泻人群中4种致泻性大肠埃希菌(EPEC、ETEC、EIEC、EHEC)感染及分布情况,为致泻性大肠埃希菌病的监测、暴发预警提供基线与参考数据。方法设立哨点医院,以标准化方法筛选和鉴定DEC的毒力因子、菌型... 目的分析上海市普陀区2012年-2016年腹泻人群中4种致泻性大肠埃希菌(EPEC、ETEC、EIEC、EHEC)感染及分布情况,为致泻性大肠埃希菌病的监测、暴发预警提供基线与参考数据。方法设立哨点医院,以标准化方法筛选和鉴定DEC的毒力因子、菌型和耐药特征;构建DEC流行特征基线。结果 2012年-2016年,2家哨点医院检测2 988份腹泻标本确认DEC病例共334例,阳性率为11.2%,其中EPEC 169例(5.7%)、ETEC 148例(5.0%)、EIEC 3例(0.1%)、STEC/EHEC 3例(0.1%)、MDEC 11例(0.4%)。成人腹泻监测点优势病例为ETEC感染,流行呈明显的季节特征,峰值多在每年8月;儿童腹泻监测点优势病例为EPEC感染,感染峰值每年均在6月,男、女性别比为37∶20,男性明显高于女性。DEC药敏试验中耐药率最高的药物为萘啶酸(NA)(39.6%),其次为四环素(TE)(38.0%)和复方新诺明(SXT)(25.5%)。结论上海市普陀区DEC型谱特征已发生变化。ETEC夏季食源性感染风险大,需要加强公共卫生实验室主动监测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致泻性大肠埃希菌 肠致病性大肠埃希菌 肠产毒性大肠埃希菌 人群监测
原文传递
贵阳地区夏秋季腹泻病例中致泻性大肠杆菌监测分析 被引量:16
15
作者 韦小瑜 游旅 +2 位作者 田克诚 唐光鹏 王定明 《医学动物防制》 2016年第1期35-37,41,共4页
目的了解贵阳地区夏秋季感染性腹泻病例中致泻性大肠杆菌的分布状况,为该地区致泻性大肠杆菌的预防控制提供依据。方法收集2010年贵阳地区6家哨点医院的381例感染性腹泻病例的粪便标本,提取标本DNA,采用实时荧光PCR(RT-PCR)方法进行肠... 目的了解贵阳地区夏秋季感染性腹泻病例中致泻性大肠杆菌的分布状况,为该地区致泻性大肠杆菌的预防控制提供依据。方法收集2010年贵阳地区6家哨点医院的381例感染性腹泻病例的粪便标本,提取标本DNA,采用实时荧光PCR(RT-PCR)方法进行肠致病性大肠杆菌(Enteropathogenic E Coli,EPEC)、肠产毒性大肠杆菌(Enterotoxigenic E coli,ETEC)、肠粘附性大肠杆菌(Enteroadherent E coli,EAEC)、肠侵袭性大肠杆菌(Enteroinvasive E coli,EIEC)、肠出血性大肠杆菌(Enterohemorrhagic E coli,EHEC)的检测,并进行病原统计分析。结果 381例腹泻病例的粪便标本中致泻性大肠杆菌检出率为34.65%,其中检出率最高的是EAEC,为12.07%;其次是EPEC,检出率为9.45%,其中非典型EPEC占75.00%;ETEC检出率为9.19%,其中ETEC-ST占60.00%;EIEC检出率为3.94%;EHEC未检出;两种病原混合感染检出率为5.25%,以EPEC和EAEC混合感染为主,占40.00%。≤5岁组和>5岁组病例病原检出率分别为35.28%和30.91%,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5岁组病原EAEC检出率较高(P<0.05);>5岁组病原ETEC检出率较高(P<0.05)。男性病例检出率高于女性(P<0.05)。8月、9月检出率相对较高(P<0.001)。结论贵阳地区腹泻病例致泻性大肠杆菌感染以EAEC为主,其次是EPEC和ETEC,未发现有EHEC,8月、9月贵阳地区致泻性大肠杆菌的检出率较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感染性腹泻 肠致泻性大肠杆菌 荧光PCR 贵阳地区
原文传递
致泻性大肠杆菌毒力基因及检测方法研究进展 被引量:15
16
作者 王凯 刘琪琦 《军事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3期234-237,共4页
致泻性大肠杆菌(E.coli)是引起机体肠道感染和肠道外感染的主要病原菌之一,近年来暴发的多起E.coli疫情也不断引起人们对E.coli检测的重视,而编码致泻性E.coli的毒力因子如外毒素、黏附素、外膜蛋白的基因在其检测中扮演重要角色。本文... 致泻性大肠杆菌(E.coli)是引起机体肠道感染和肠道外感染的主要病原菌之一,近年来暴发的多起E.coli疫情也不断引起人们对E.coli检测的重视,而编码致泻性E.coli的毒力因子如外毒素、黏附素、外膜蛋白的基因在其检测中扮演重要角色。本文就近年来这方面的研究作一简要概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致泻性大肠杆菌 毒力基因 检测
原文传递
2010-2012年河南省致泻大肠埃希菌监测 被引量:14
17
作者 陈冲 夏胜利 +2 位作者 赵嘉咏 冉陆 张立实 《预防医学情报杂志》 CAS 2014年第11期964-968,共5页
目的建立河南省致泻大肠埃希菌多重PCR分型的基线数据,分析致泻大肠埃希菌感染的流行病学特征。方法在河南省郑州、登封、周口、睢县4个地区的多家医疗机构设立监测哨点,收集可疑致泻大肠菌感染样本,采用多重PCR方法进行分型,并对致泻... 目的建立河南省致泻大肠埃希菌多重PCR分型的基线数据,分析致泻大肠埃希菌感染的流行病学特征。方法在河南省郑州、登封、周口、睢县4个地区的多家医疗机构设立监测哨点,收集可疑致泻大肠菌感染样本,采用多重PCR方法进行分型,并对致泻大肠菌分型结果和病例个人信息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2010-2012年河南省共检测可疑致泻大肠埃希菌病例样本数1 934例,检出致泻大肠菌阳性样本为139例,检出率为7.19%。其中EPEC检出率最高为67例(3.46%),之后依次为EAEC 56例(2.90%)、ETEC 9例(0.47%)、EHEC 7例(0.36%)、EIEC未检出。致泻大肠埃希菌感染高峰在4-5月,1-2岁组腹泻患者的检出率最高(10.81%)。结论 EAEH和EPEC是河南主要的致泻大肠菌型,应用多重PCR技术能快速鉴别粪便标本中的致泻大肠埃希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致泻大肠埃希菌 多重PCR 监测
原文传递
分子生物学技术在肠致泻性大肠杆菌诊断中的应用 被引量:14
18
作者 陈爱平 陈建辉 +1 位作者 杨劲松 林杰 《中国人兽共患病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9期808-811,共4页
目的分析总结3起公共卫生事件中分子生物学诊断方法发挥的作用。方法在这3起事件中,实验室诊断先后采用常规细菌培养、血清学和生化鉴定,以及部分基因的PCR、实时荧光PCR、核酸序列分析等方法。结果常规方法只能将这3起事件的可能致病... 目的分析总结3起公共卫生事件中分子生物学诊断方法发挥的作用。方法在这3起事件中,实验室诊断先后采用常规细菌培养、血清学和生化鉴定,以及部分基因的PCR、实时荧光PCR、核酸序列分析等方法。结果常规方法只能将这3起事件的可能致病因子鉴定到普通大肠杆菌,一系列特异基因片段的PCR检测可以进一步鉴定到不同的肠致泻性大肠杆菌。结论分子生物学诊断手段与常规方法的有机结合,对细菌性病原菌来讲是今后公共卫生事件实验室调查的一个有力手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分子生物学技术 致泻性大肠杆菌
下载PDF
贵阳地区2013年腹泻病例中致泻性大肠杆菌的病原监测分析 被引量:14
19
作者 韦小瑜 游旅 +3 位作者 田克诚 唐光鹏 邹志霆 王定明 《中国人兽共患病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9期881-885,共5页
目的对贵阳地区2013年腹泻病例中致泻性大肠杆菌进行病原检测,为病例的确诊和贵阳地区致泻性大肠杆菌病疫情的预防和控制提供依据。方法收集2013年贵阳地区感染性腹泻病例粪便标本,接种麦康凯平板,初步生化符合大肠杆菌的菌落,采用多重... 目的对贵阳地区2013年腹泻病例中致泻性大肠杆菌进行病原检测,为病例的确诊和贵阳地区致泻性大肠杆菌病疫情的预防和控制提供依据。方法收集2013年贵阳地区感染性腹泻病例粪便标本,接种麦康凯平板,初步生化符合大肠杆菌的菌落,采用多重PCR方法,进行致泻性大肠杆菌种属鉴定(uid基因)和毒力基因(bfpB、escV、stx1、stx2、elt、estIa、estIb、invE、astA、aggR、pic)检测并确定其致病型别。结果 257份腹泻病例粪便标本共检出致泻性大肠杆菌31株,检出率12.1%,其中EPEC11株,1株为典型EPEC,其余10株为非典型EPEC,EAEC15株,ETEC4株,EIEC1株,未检出EHEC。3岁及以下的婴幼儿和18岁及以上的成人是致泻性大肠杆菌感染的主要人群。结论贵阳地区致泻性大肠杆菌致病型别以EAEC、EPEC为主,婴幼儿和成人是致泻性大肠杆菌感染的主要人群,多重PCR检测方法是诊断致泻性大肠杆菌病的有效检测手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感染性腹泻 致泻性大肠杆菌 多重PCR 毒力基因
下载PDF
4种致泻性大肠埃希菌分子诊断方法的评估及其在监测中的应用 被引量:14
20
作者 黄峥 许浩 +11 位作者 郭家胤 黄晓兰 李颖 侯琪 王爱敏 王传清 金汇明 许学斌 胡家瑜 史贤明 冉陆 阚飚 《中华流行病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6期614-617,共4页
目的 评估和建立用于常规监测4种致泻性大肠埃希菌(DEC)的分子诊断方法,并应用于上海市腹泻人群DEC的监测.方法 使用丹麦SSI分子诊断试剂盒对DEC参考菌株进行验证试验及制定DEC-PCR诊断、分离的操作规程(DEC-PCR-SOP),并检测2012年... 目的 评估和建立用于常规监测4种致泻性大肠埃希菌(DEC)的分子诊断方法,并应用于上海市腹泻人群DEC的监测.方法 使用丹麦SSI分子诊断试剂盒对DEC参考菌株进行验证试验及制定DEC-PCR诊断、分离的操作规程(DEC-PCR-SOP),并检测2012年6-9月上海市3家临床医院腹泻病例粪便标本.结果 经26株DEC参比菌株验证,SSI分子诊断试剂盒的特异性为100%; 1887份腹泻病例标本共分离得到218株DEC(乳糖阳性181株,乳糖阴性37株),其中致病性大肠埃希菌(EPEC) 118株、产毒性大肠埃希菌(ETEC)90株、侵袭性大肠埃希菌(EIEC)9株、产志贺毒素大肠埃希菌(STEC)1株、志贺菌18株,总阳性率为l1.6%;监测地区DEC腹泻病例中以EPEC占优势,而EPEC腹泻病例中又以2岁以下婴幼儿为主;外籍DEC病例以ETEC占优势,新生儿ETEC病例占5岁以下低年龄组腹泻病例的1/3.结论 经评估DEC-PCR-SOP用于4种DEC常规监测的数据结果可信.国内食源性监测网络实验室应不断完善4种DEC诊断和参比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致泻性大肠埃希菌 分子诊断 评估 监测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2 7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