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43篇文章
< 1 2 28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低压电力线高频载波通信信道的建模研究 被引量:48
1
作者 张有兵 程时杰 +2 位作者 何海波 熊兰 J.Nguimbis 《电力系统自动化》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23期62-66,共5页
低压电力线信道特性是设计低压电力线载波通信系统的基础。文中采用自行设计和研制的测量系统对将低压电力线用做高频通信网络时的电气特性 ,包括输入阻抗特性、信号衰减特性和系统的噪声特性等 ,进行了大量的试验研究。在此基础上 ,建... 低压电力线信道特性是设计低压电力线载波通信系统的基础。文中采用自行设计和研制的测量系统对将低压电力线用做高频通信网络时的电气特性 ,包括输入阻抗特性、信号衰减特性和系统的噪声特性等 ,进行了大量的试验研究。在此基础上 ,建立了一个将低压电力网用做高频载波通信信道的模型。该模型的建立提供了一个实用、有效的平台 ,为低压电力网载波通信系统的研究和设计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低压电力线载波通信 通信信道 建模 电力系统 阻抗特性 高频载波通信
下载PDF
砂质辫状河储集层隔夹层类型及其表征方法——以苏丹穆格莱特盆地Hegli油田为例 被引量:87
2
作者 孙天建 穆龙新 赵国良 《石油勘探与开发》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期112-120,共9页
通过对岩心、测井和野外露头的综合分析,对苏丹穆格莱特盆地Hegli油田砂质辫状河储集层内隔夹层类型进行划分,并分析其成因。采用灰色理论进行单井隔夹层识别,在此基础上,结合辫状河现代沉积测量,建立不同类型隔夹层规模的定量计... 通过对岩心、测井和野外露头的综合分析,对苏丹穆格莱特盆地Hegli油田砂质辫状河储集层内隔夹层类型进行划分,并分析其成因。采用灰色理论进行单井隔夹层识别,在此基础上,结合辫状河现代沉积测量,建立不同类型隔夹层规模的定量计算关系式,对砂质辫状河隔夹层进行定量表征。研究区砂质辫状河储集层内发育3个层次隔夹层:单层间隔层、单砂体间夹层和心滩内夹层。隔层宽度为700~1500m,长度为1000-2000m,呈局部连片状分布;废弃河道夹层的宽度为170~350m;沟道夹层的宽度为60~100m,长度为900~1500m;心滩内夹层的宽度为100-400m,长度为300800m。以隔夹层定量规模为约束条件,采用相控与随机建模相结合的方法,建立了能够反映不同类型隔夹层空间分布特征的三维地质模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砂质辫状河 隔夹层 河道 心滩 层次分析 表征方法 三维建模
下载PDF
大气激光通信中多光束传输性能分析和信道建模 被引量:49
3
作者 马东堂 魏急波 庄钊文 《光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8期1020-1024,共5页
多光束传输技术是克服大气激光通信中大气湍流效应的有效途径之一。首先从理论上分析了大气湍流对多光束大气激光通信系统性能的影响和多光束大气传输的光强起伏特性 ,然后利用统计分析的方法 ,建立了一个以传输距离z、光束数目n、发射... 多光束传输技术是克服大气激光通信中大气湍流效应的有效途径之一。首先从理论上分析了大气湍流对多光束大气激光通信系统性能的影响和多光束大气传输的光强起伏特性 ,然后利用统计分析的方法 ,建立了一个以传输距离z、光束数目n、发射孔径之间的距离St、接收孔径Dr 等为参量的多光束大气传输信道模型。最后 ,结合相关文献提供的实验结果对该信道模型进行了实验验证和误码性能分析。结果表明 ,当St ≥ λz或Dr 远大于大气湍流相干长度 ρ0 时 ,随着n的增大 ,接收光强将趋于对数正态分布 ,降低了大气激光通信系统的误码率 ,从而验证了多光束传输对于克服大气湍流影响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气光学 信道建模 大气激光通信 多光束传输 光强起伏 误码率
原文传递
低压电力线载波通信信道特性研究 被引量:47
4
作者 肖勇 房莹 +1 位作者 张捷 党三磊 《电力系统保护与控制》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20期20-25,共6页
低压电力线信道特性复杂,严重影响载波通信的质量。为了准确地了解低压电力线信道特性,根据测量数据对500kHz~30MHz频段下的低压电力线载波通信信道的阻抗特性、噪声特性和衰减特性进行分析。利用数理统计方法分析不同类型噪声,获得噪... 低压电力线信道特性复杂,严重影响载波通信的质量。为了准确地了解低压电力线信道特性,根据测量数据对500kHz~30MHz频段下的低压电力线载波通信信道的阻抗特性、噪声特性和衰减特性进行分析。利用数理统计方法分析不同类型噪声,获得噪声特性参数并建立模型。依照自顶向下的信道建模技术建立了低压电力线多径衰落模型,根据负载线路的谐振特性对模型改进。仿真验证采用威布尔分布描述脉冲噪声频率分布特性是合理的,利用两种方法建立信道模型并与实测数据进行比较分析,结果表明改进后的模型能准确地反映低压电力线信道的特性并提高模型的精确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低压电力线通信 噪声分析 信道特性 信道建模
下载PDF
面向5G的大规模MIMO技术综述 被引量:34
5
作者 张雷 代红 《电讯技术》 北大核心 2017年第5期608-614,共7页
未来第5代移动通信系统(5G)中无线数据业务量的爆发性增长推动着研究人员发展新的颠覆性技术。作为5G的关键候选技术之一,大规模多入多出(MIMO)在基站使用远超激活终端数的天线,能增加一个数量级的频谱效率并大幅降低发射功率。首先介... 未来第5代移动通信系统(5G)中无线数据业务量的爆发性增长推动着研究人员发展新的颠覆性技术。作为5G的关键候选技术之一,大规模多入多出(MIMO)在基站使用远超激活终端数的天线,能增加一个数量级的频谱效率并大幅降低发射功率。首先介绍了大规模MIMO的系统模型和理论性能,其次分析和归纳了在信道测量与建模、信道信息获取、传输方法的研究成果,然后简述了实验和测试进展,最后讨论了未来研究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规模MIMO 5G 频谱效率 导频污染 信道建模 信道信息获取 预编码
下载PDF
空天地一体化无线光通信网络关键技术及其发展趋势 被引量:34
6
作者 赵雄文 张钰 +5 位作者 秦鹏 王晓晴 耿绥燕 宋俊元 刘瑶 李思峰 《电子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期1-17,共17页
构建空天地一体化信息网络是第六代通信系统(the Sixth Generation,6G)的重要目标,无线光通信相较于射频(Radio Frequency,RF)通信技术具有容量大、速率高、抗干扰能力强等优势,已成为建立全球无缝覆盖空间网络的重要技术.本文综述了基... 构建空天地一体化信息网络是第六代通信系统(the Sixth Generation,6G)的重要目标,无线光通信相较于射频(Radio Frequency,RF)通信技术具有容量大、速率高、抗干扰能力强等优势,已成为建立全球无缝覆盖空间网络的重要技术.本文综述了基于自由空间光通信(Free Space Optical Communication,FSOC)的空天地一体化网络国内外建设及相关标准化现状,相较于现有综述文献,涵盖了更多最新研究工作,并针对物理层和上层指出一体化FSOC网络设计需要关注的重要因素,对大气信道建模、“捕获、瞄准和跟踪”(Acquisition Pointing and Tracking,APT)、拓扑控制、路由、资源分配、可靠传输协议、微波协作传输几种重要通信技术进行总结和分析,并指出其未来发展趋势和面临的挑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空天地一体化自由空间光通信网络 信道建模 APT 拓扑控制 路由 资源分配 可靠传输协议 微波协作传输
下载PDF
电力线载波通信信道建模技术综述 被引量:33
7
作者 蔡伟 乐健 +2 位作者 靳超 黄楚鸿 郑雪 《电力系统保护与控制》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0期149-154,共6页
电力线信道模型的建立和电力线载波频率的优化是电力线上实现高速数据传输的理论基础。首先简要介绍了电力线信号传输基本理论,然后按照建模所需参数的获取方法进行分类,并对各类建模技术进行了综述:将电力线信道建模技术分为自顶向下... 电力线信道模型的建立和电力线载波频率的优化是电力线上实现高速数据传输的理论基础。首先简要介绍了电力线信号传输基本理论,然后按照建模所需参数的获取方法进行分类,并对各类建模技术进行了综述:将电力线信道建模技术分为自顶向下法和自底向上法两类,介绍了这两类建模技术的发展历程,并分析了各类建模技术的优缺点。结果显示自顶向下法的精确度不高,而其他学者提出的自底向上法的拓展性太差。因此提出了一种基于图论法的自底向上电力线载波信道建模方法,该方法拓展性良好。最后分析了该方法应用于智能电网中压电力线载波通信的可行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力载波通信 信道建模 传递函数 图论 智能电网
下载PDF
低压电力线通信信道特性 被引量:26
8
作者 房曙光 《继电器》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22期53-56,共4页
低压电力线作为通信线路,其信道特性对通信质量具有重要影响,对低压电力线信道特性和信道建模问题做出分析,以期对电力线通信研究提供一定的理论依据。基于对国内外科学资料的分析归纳,得出电力线信道输入阻抗随频率的升高而呈上升趋势... 低压电力线作为通信线路,其信道特性对通信质量具有重要影响,对低压电力线信道特性和信道建模问题做出分析,以期对电力线通信研究提供一定的理论依据。基于对国内外科学资料的分析归纳,得出电力线信道输入阻抗随频率的升高而呈上升趋势,电力线信道噪声由各种特定性质的噪声源叠加而成的,电力线信号的衰减是距离的函数并与频率有关,以及建立定量模型的可行性。通过该文研究低压电力线通信应建立在合适的通信频段并应采用具有强抗干扰措施的调制方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低压电力线 信道特性 阻抗特性 噪声特性 信号衰减特性 信道建模
下载PDF
面向6G的无线通信信道特性分析与建模 被引量:28
9
作者 王承祥 黄杰 +3 位作者 王海明 高西奇 尤肖虎 郝阳 《物联网学报》 2020年第1期19-32,共14页
针对6G全覆盖、全频谱、全应用的发展愿景,对面向6G的全频谱全场景无线信道测量、信道特性与信道模型方面的进展进行了全面概述,侧重于毫米波、太赫兹、光波段、卫星、无人机、海洋、水声、高铁、车对车、大规模/超大规模天线、轨道角... 针对6G全覆盖、全频谱、全应用的发展愿景,对面向6G的全频谱全场景无线信道测量、信道特性与信道模型方面的进展进行了全面概述,侧重于毫米波、太赫兹、光波段、卫星、无人机、海洋、水声、高铁、车对车、大规模/超大规模天线、轨道角动量以及工业物联网等通信信道,并展示了6G信道的相关测量与建模结果。最后,指出了6G无线信道测量与建模研究的未来挑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6G无线通信网络 信道测量 信道特性 信道建模 信道模型性能评估
下载PDF
基于多导体传输线的中压电力线通信信道建模 被引量:30
10
作者 郭以贺 谢志远 石新春 《中国电机工程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7期1183-1190,共8页
信道特性是制约中压电力线通信技术应用的重要因素。为了实现高速和可靠的电力线通信,必须对电力线信道模型有充分的理解。根据自底向上建模方法的需要,首先求解了钢芯铝绞线的交流内阻抗和三相架空电力线路的单位长度参数矩阵。基于多... 信道特性是制约中压电力线通信技术应用的重要因素。为了实现高速和可靠的电力线通信,必须对电力线信道模型有充分的理解。根据自底向上建模方法的需要,首先求解了钢芯铝绞线的交流内阻抗和三相架空电力线路的单位长度参数矩阵。基于多导体传输线理论推导了均匀架空线路的传输矩阵,针对电力线通信中常用的耦合方式,计算了端口的电压、电流和阻抗。测量了配电变压器高压端口的阻抗,得到其阻抗矩阵和传输矩阵。基于网络级联建立了信道的总体模型,现场测试数据验证了信道模型的正确性。结合测试结果,分析了中压架空线路信道的阻抗和衰减规律,提出了电力线通信系统设计的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信道建模 电力线通信 多导体传输线 传输矩阵 配电变压器
下载PDF
大规模MIMO关键技术及应用 被引量:29
11
作者 张中山 王兴 +1 位作者 张成勇 吕少波 《中国科学:信息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9期1095-1110,共16页
智能终端迅速普及将移动数据业务需求推至前所未有的水平,从而导致了频谱资源的严重短缺.大规模MIMO技术能够有效地提高频谱效率(SE,spectral efficiency)并显著降低传输功率.大规模MIMO技术的主要挑战包括导频污染、波束赋型、预编码... 智能终端迅速普及将移动数据业务需求推至前所未有的水平,从而导致了频谱资源的严重短缺.大规模MIMO技术能够有效地提高频谱效率(SE,spectral efficiency)并显著降低传输功率.大规模MIMO技术的主要挑战包括导频污染、波束赋型、预编码和高性能信号检测等.本文对大规模MIMO技术进行了调研,并对相关技术的优缺点进行分析.首先对大规模MIMO技术在容量、SE、能耗效率(EE,energy efficiency)、传输分集和天线互耦等方面的性能优势进行评估,然后从信道测量/建模、信道估计、波束赋型/预编码和信号检测算法等方面进行讨论,并对上述技术的优缺点进行对比.此外,还就大规模MIMO系统的构成、天线选择技术、用户选择算法设计以及复杂度降低等一系列关键问题进行了讨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规模MIMO 导频污染 信道建模 信道估计 波束赋型 信号检测 频谱效率 能量 效率
原文传递
MIMO无线传输技术综述 被引量:17
12
作者 李忻 黄绣江 聂在平 《无线电工程》 2006年第8期42-47,共6页
MIMO无线传输技术是通信领域的一项重要技术突破,它能在不增加带宽与功率的情况下成倍地提高无线通信系统的容量和频谱效率,堪称新一代无线通信系统中的关键技术之一,近年来引起了人们的广泛关注与研究兴趣。回顾无线移动通信的发展历程... MIMO无线传输技术是通信领域的一项重要技术突破,它能在不增加带宽与功率的情况下成倍地提高无线通信系统的容量和频谱效率,堪称新一代无线通信系统中的关键技术之一,近年来引起了人们的广泛关注与研究兴趣。回顾无线移动通信的发展历程,概述天线分集技术与智能天线技术,剖析MIMO无线传输技术的原理与国内外研究现状:传统单天线系统向多天线系统演进、智能天线向多天线系统演进、MIMO无线传输技术的原理、MIMO系统中的分集与复用、MIMO无线信道建模、MIMO系统中的多天线设计等,为深入认识与进一步研究MIMO无线传输技术奠定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IMO传输技术 天线分集 智能天线 空间复用 信道建模 多天线设计
下载PDF
基于局部反射理论的中压配电网电力线通信信道建模法 被引量:21
13
作者 王东 王艳 +1 位作者 焦彦军 赵洪山 《电力系统自动化》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2期178-183,共6页
链路衰减是衡量载波通路传输质量的一项重要指标,为实现对信道衰减特性的预测,提出一种基于局部反射理论的中压配电网电力线通信(PLC)信道建模方法。利用电力线传输理论及局部反射理论,推导端接负载的传输线、不同特性参数的传输线级联... 链路衰减是衡量载波通路传输质量的一项重要指标,为实现对信道衰减特性的预测,提出一种基于局部反射理论的中压配电网电力线通信(PLC)信道建模方法。利用电力线传输理论及局部反射理论,推导端接负载的传输线、不同特性参数的传输线级联情况下的电压传输规律。在此基础上,分别搭建中压配电网无分支线路、带分支线路及带负荷配电变压器线路的PLC信道数学模型。然后根据中压配电网拓扑结构,从配电网末端将所搭模型依次级联至载波信源处,得到末端节点与信源节点间的PLC信道模型,进而分析各节点处载波信号的传输特性。该方法原理简单,计算速度快,可移植性强。仿真及RLC电路实测结果表明了所提建模方法的正确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压配电网 电力线通信 传输线理论 局部反射理论 信道建模
下载PDF
Material transportation and fluid-melt activity in the subduction channel: Numerical modeling 被引量:20
14
作者 LI ZhongHai LIU MingQi Taras GERYA 《Science China Earth Sciences》 SCIE EI CAS CSCD 2015年第8期1251-1268,共18页
The subduction channel is defined as a planar to wedge-like area of variable size,internal structure and composition,which forms between the upper and lower plates during slab subduction into the mantle.The materials ... The subduction channel is defined as a planar to wedge-like area of variable size,internal structure and composition,which forms between the upper and lower plates during slab subduction into the mantle.The materials in the channel may experience complex pressure,temperature,stress and strain evolution,as well as strong fluid and melt activity.A certain amount of these materials may subduct to and later exhume from>100 km depth,forming high to ultra-high pressure rocks on the surface as widely discovered in nature.Rock deformation in the channel is strongly assisted by metamorphic fluids activities,which change composition and mechanical properties of rocks and thus affect their subduction and exhumation histories.In this study,we investigate the detailed structure and dynamics of both oceanic and continental subduction channels,by conducting highresolution petrological-thermomechanical numerical simulations taking into account fluid and melt activities.The numerical results demonstrate that subduction channels are composed of a tectonic rock melange formed by crustal rocks detached from the subducting slab and the hydrated mantle rocks scratched from the overriding plate.These rocks may either extrude sub-vertically upward through the mantle wedge to the crust of the upper plate,or exhume along the subduction channel to the surface near the suture zone.Based on our numerical results,we first analyze similarities and differences between oceanic and continental subduction channels.We further compare numerical models with and without fluid and melt activity and demonstrate that this activity results in strong weakening and deformation of overriding lithosphere.Finally,we show that fast convergence of orogens subjected to fluid and melt activity leads to strong deformation of the overriding lithosphere and the topography builds up mainly on the overriding plate.In contrast,slow convergence of such orogens leads to very limited deformation of the overriding lithosphere and the mountain building mainly occurs on the 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ubduction channel fluid activity partial melting TOPOGRAPHY numerical modeling
原文传递
河道砂体地震响应特征及影响因素分析——以垦东1地区馆陶组上段河道砂为例 被引量:19
15
作者 毕俊凤 顾汉明 +1 位作者 刘书会 管晓燕 《石油物探》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期97-103,7,共7页
垦东1地区新近系馆陶组沉积时期为辫状河—曲流河的过渡时期,河道砂体形成的地震反射类型多样,以往井位部署时单纯追踪强同相轴的方法仍然会有部分砂体漏失。因此,在利用常规地震资料描述砂体之前,有必要明确河道砂体能够形成的地震反... 垦东1地区新近系馆陶组沉积时期为辫状河—曲流河的过渡时期,河道砂体形成的地震反射类型多样,以往井位部署时单纯追踪强同相轴的方法仍然会有部分砂体漏失。因此,在利用常规地震资料描述砂体之前,有必要明确河道砂体能够形成的地震反射类型。从研究区主力砂层组实际井储层与围岩的岩性组合、速度差异、厚度分布特征入手,建立正演模型,得出不同岩性、厚度、速度组合条件下河道砂体能够形成的地震反射类型,分析了引起反射振幅强弱的影响因素。正演模拟研究和实际资料的统计分析表明,研究区目的层段内大部分河道砂体均形成叠合砂包反射,大约有68%的砂体在地震剖面上呈强振幅反射特征。在相同的沉积背景下,泥岩隔层厚度、砂泥岩间速度差异对砂体地震响应特征变化起主导作用。针对研究区河道砂体进行井位部署时,不能只瞄准反射振幅"亮点",而依靠地质分析,选择有利沉积相带和油气运移指向区尤为重要。即使是弱反射砂体,同样可能成藏。勘探实践表明,该分析方法对砂体追踪解释和井位目标优选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河道砂体 地震响应 正演模拟 影响因素 馆陶组上段
下载PDF
长通道内机械排烟速率对烟气层吸穿影响的数值模拟研究 被引量:18
16
作者 蒋亚强 霍然 +3 位作者 胡隆华 纪杰 阳东 王浩波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4期424-428,共5页
通过数值模拟,分析了长通道内机械排烟时排烟口下方的流场结构、烟气层温度和厚度,定量描述了烟气层厚度、温度与排烟速率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排烟速率大到一定程度时会导致烟气层吸穿,使得机械排烟效率降低.
关键词 长通道 机械排烟 吸穿 烟气层厚度 数值模拟
下载PDF
济阳探区单一河道砂体边界地质建模及其地震正演响应特征分析 被引量:19
17
作者 刘金连 张建宁 《石油物探》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4期344-350,共7页
河道砂体边界识别是河流相岩性油气藏勘探与开发中的关键。由于河道砂体尺度小、散度大,地震资料的分辨率有限,砂体边界地震识别存在不确定性。在密井网条件下,应用钻井和测井等资料,从曲流河的沉积特点和演变规律出发,分析了河流相砂... 河道砂体边界识别是河流相岩性油气藏勘探与开发中的关键。由于河道砂体尺度小、散度大,地震资料的分辨率有限,砂体边界地震识别存在不确定性。在密井网条件下,应用钻井和测井等资料,从曲流河的沉积特点和演变规律出发,分析了河流相砂体边界的展布规律,研究了河道边界的接触关系,建立了典型模式,确定了单一河道边界的废弃河道沉积物、不连续河间砂体、河道砂体顶面层位差异和河道砂体厚度差异等4种识别标志,并分别建立了相应的地质模型。利用地震正演模拟技术研究了4种识别标志为边界条件的砂体地震响应特征,分析了反射振幅、频率、相位、波形和时间等变化规律,总结了在不同标志接触关系中应用水平切片、相干分析和地震属性等技术进行识别的可能性。将研究成果应用于济阳坳陷老168井区的河道砂体识别和精细描述,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河道砂体 识别标志 地质模型 正演模拟 反射特征
下载PDF
构造建模约束地震反演技术——以大庆萨尔图油田南八区为例 被引量:19
18
作者 李占东 李吉 +2 位作者 李阳 陈大有 赵伟 《石油与天然气地质》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3期400-406,共7页
为了充分发挥储层预测多学科的综合能力,对构造建模约束地震反演的作用和构造建模在储层反演与地质建模的区别进行了分析。在此基础上,详细阐述了实现构造建模约束地震反演的4个关键环节,即井-震联合小尺度构造解释、合理设计地质框架... 为了充分发挥储层预测多学科的综合能力,对构造建模约束地震反演的作用和构造建模在储层反演与地质建模的区别进行了分析。在此基础上,详细阐述了实现构造建模约束地震反演的4个关键环节,即井-震联合小尺度构造解释、合理设计地质框架、不同尺度网格设计和曲线均一化处理。以大庆萨尔图油田南八区萨Ⅱ7-12沉积单元为例,通过与未进行构造约束的地震反演对比,总结出构造建模约束下地震反演的优势,主要体现在:①能够提高砂体识别的准确程度,尤其是定位河道砂边界位置效果显著,采用"井点定相、切片组形"的方法,完成了井震结合沉积微相的修正;②明确主力厚油层及主力砂体接触关系,增加断层附近预测的细节,尤其是断裂两侧砂体明朗化,有利于指导剩余油的挖潜。因此,构造建模约束地震反演技术能够降低反演的不确定性,对油田后续开发调整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河道砂 剩余油分布 地震反演 构造建模 储层预测 萨尔图油田 大庆
下载PDF
中压配电网电力线载波通信信道建模 被引量:18
19
作者 王艳 王阳 +2 位作者 赵洪山 陈子璇 李永亮 《电力系统保护与控制》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8期50-57,共8页
电力线载波通信是智能配电网通信技术的重要选择之一。而中压配电网结构复杂,分支众多,存在电缆-架空线混合型线路,使得载波信号在其上的传输特性难以预估。结合中压配电网结构特点,提出一种载波信号在混合型配电网络中的信道建模方法... 电力线载波通信是智能配电网通信技术的重要选择之一。而中压配电网结构复杂,分支众多,存在电缆-架空线混合型线路,使得载波信号在其上的传输特性难以预估。结合中压配电网结构特点,提出一种载波信号在混合型配电网络中的信道建模方法。首先,在中压配电网的实际拓扑结构及线路类型基础上,定义了载波信号的传输线管道。然后,结合多导体传输线理论和行波理论,推导各传输线管道的传播矩阵及各节点的散射矩阵,并根据网络拓扑关系列写整个网络的电压方程。最后,由电压方程可求得在信源节点激励下全网任意节点的电压响应。该建模方法不受网络拓扑结构及线路类型限制,具有很强的适应性及可移植性。计算及电路仿真结果表明了方法的正确性及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智能配电网 电力线载波通信 混合线路 行波理论 信道建模
下载PDF
5G高频段信道测量与建模进展 被引量:17
20
作者 孙健 张文胜 王承祥 《电子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5期1249-1260,共12页
高频段由于具有非常大的频谱宽度而受到下一代(5G)移动通信系统的青睐.高频段同时具有大的传播损耗、准光学特性等特征.为了能够充分挖掘、选择和评估可用高频段,需要对高频段信道进行充分测量和研究.目前高频段信道测量设备主要有基于... 高频段由于具有非常大的频谱宽度而受到下一代(5G)移动通信系统的青睐.高频段同时具有大的传播损耗、准光学特性等特征.为了能够充分挖掘、选择和评估可用高频段,需要对高频段信道进行充分测量和研究.目前高频段信道测量设备主要有基于矢量网络分析仪的探测器和定制化宽带探测器两种.该文对当前开展的高频段信道测量活动进行总结,包括天线配置、测试场景与关注参量,以及相应的测量设备.最后对几个新提出的高频段信道模型进行介绍,如METIS、MiWEBA、mmMAGIC、5GCM、3GPP-HF等,指出现有模型的主要特点和适用范围,以及预计未来测量和建模方面加强的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5G移动通信 高频段 信道测量 信道建模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8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