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2,899篇文章
< 1 2 250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我国货币政策对通货膨胀与产出的非对称反应 被引量:69
1
作者 欧阳志刚 王世杰 《经济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09年第9期27-38,共12页
本文基于我国货币政策在通胀水平和增长速度不同的情况下对通胀和产出具有非线性非对称反应的实际背景,分别以经济增长率和通胀率为阈值变量建立非线性货币政策反应函数,估计结果表明:(1)我国货币政策对通胀和产出的反应随着预期的通胀... 本文基于我国货币政策在通胀水平和增长速度不同的情况下对通胀和产出具有非线性非对称反应的实际背景,分别以经济增长率和通胀率为阈值变量建立非线性货币政策反应函数,估计结果表明:(1)我国货币政策对通胀和产出的反应随着预期的通胀率和经济增长率的变化而有显著的非线性非对称性,非线性转换形式由逻辑函数刻画,转换速度较快且显著;(2)货币政策对通货膨胀率的调节区间为2.96%—3.23%,对经济增长率的调节区间为8.52%—8.83%;(3)当经济增长率或通胀率高于调节区间的上限,央行应以通货膨胀为主要调节目标,实施从紧的货币政策;当经济增长率或通胀率低于调节区间的下限时,央行应以经济增长为主要调节目标,实施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2009年我国应继续实施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并以保增长为主要目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货币政策 通货膨胀 经济增长 调节区间 非对称性
原文传递
大断面强采动综放煤巷顶板非对称破坏机制与控制对策 被引量:73
2
作者 张广超 何富连 《岩石力学与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4期806-818,共13页
针对大断面强采动综放煤巷开掘过程中出现的顶板非对称变形破坏现象,以王家岭煤矿为工程背景,通过现场调研、室内试验、理论分析、数值模拟和井下试验等手段,对变形破坏机制与控制对策进行研究。得出如下结论:(1)综放煤巷顶板呈现非... 针对大断面强采动综放煤巷开掘过程中出现的顶板非对称变形破坏现象,以王家岭煤矿为工程背景,通过现场调研、室内试验、理论分析、数值模拟和井下试验等手段,对变形破坏机制与控制对策进行研究。得出如下结论:(1)综放煤巷顶板呈现非对称变形破坏特征,表现为煤柱侧顶板严重下沉、剧烈水平滑移变形及肩角部位顶板错位、嵌入、台阶下沉等;(2)侧向基本顶于煤柱上方距采空区边缘6-7 m处发生破断,基本顶的破断和回转下沉运动引起的不均衡支承压力q和回转变形压力σ是沿空巷道不对称变形破坏的根本力源,靠煤柱侧顶板及肩角部位是巷道变形破坏的关键部位;(3)受采空区不稳定覆岩运动和巷道开挖影响,巷道围岩结构和应力分布以巷道中心线为轴呈非对称性分布,而原有支护未能对煤柱侧顶板及肩角等部位加强支护且无法适应顶板剧烈水平运动,巷道掘出后呈现出非对称矿压显现,后期受到本工作面回采影响,非对称变形破坏进一步加剧。(4)分析该类巷道支护原理,提出集高强锚梁网、非对称锚梁桁架结构、预应力锚索桁架的非对称控制体系,阐述其控制机制,并进行方案设计和工程应用。数值模拟和工程实践表明,该技术可有效减弱顶板应力和位移分布的非对称性,控制围岩非对称变形破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采矿工程 沿空掘巷 大断面 非对称 锚索桁架 滑移变形
原文传递
水下航行体通气超空泡非对称性研究 被引量:55
3
作者 袁绪龙 张宇文 +3 位作者 王育才 邓飞 陈伟政 党建军 《力学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2期146-150,共5页
超空化水下高速航行体为了满足运动平衡性和稳定性要求,需要采用非对称超空泡流动模式。为了探索满足要求的非对称超空泡流型,在水洞中开展了水下航行体通气超空泡非对称性实验研究。采用通气的方法在较低水速(V=7~12m/s)下生成人工超... 超空化水下高速航行体为了满足运动平衡性和稳定性要求,需要采用非对称超空泡流动模式。为了探索满足要求的非对称超空泡流型,在水洞中开展了水下航行体通气超空泡非对称性实验研究。采用通气的方法在较低水速(V=7~12m/s)下生成人工超空泡,通过分析和测量不同弗劳德数、模型攻角、空化器攻角与舵角等实验条件下的超空泡图像,获得了航行体超空泡非对称性与影响因素之间的定量和定性关系。研究表明,当组合参数F_r^2(1+σ)>50时,重力引起的超空泡变形量小于5‰;由模型攻角、空化器攻角和舵角产生的非对称超空泡流型可以满足超空化水下航行体的平衡性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下航行体 通气空化 非对称性 弗劳德数 水洞实验 超空化减阻效应
下载PDF
开放经济下我国非线性货币政策的非对称效应研究 被引量:62
4
作者 王立勇 张代强 刘文革 《经济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0年第9期4-16,共13页
本文对开放条件下的VAR模型进行非线性检验后发现,我国货币政策具有非线性特征。在此基础上,应用LSTVAR模型分析发现,低增长状态下,信贷正负冲击的产出效应和利率正负冲击的价格效应都具有显著非对称性;高增长状态下,利率和信贷的正负... 本文对开放条件下的VAR模型进行非线性检验后发现,我国货币政策具有非线性特征。在此基础上,应用LSTVAR模型分析发现,低增长状态下,信贷正负冲击的产出效应和利率正负冲击的价格效应都具有显著非对称性;高增长状态下,利率和信贷的正负冲击对产出具有显著非对称效应,货币、利率和信贷的正负冲击对价格皆具有显著非对称效应;在正向冲击方面,货币和信贷的产出效应以及利率和信贷的价格效应在不同经济状态下具有显著非对称性;在负向冲击方面,信贷的产出效应和价格效应都具有较明显非对称性。而且,低增长状态下,信贷的产出扩张效应和货币、信贷的价格扩张效应较强;高增长状态下,货币的产出紧缩效应和货币、信贷的价格紧缩效应较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货币政策 非线性 LSTVAR 非对称 广义脉冲响应
原文传递
人民币在岸与离岸市场汇率的非对称溢出效应——基于VAR-GJR-MGARCH-BEKK模型的经验证据 被引量:63
5
作者 阙澄宇 马斌 《国际金融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5年第7期21-32,共12页
本文采用VAR-GJR-MGARCH-BEKK模型,实证检验了在岸与离岸人民币即期汇率、远期汇率、即期与远期汇率间的均值溢出效应、波动溢出效应和非对称效应。结果表明:(1)无论是在岸与离岸即期汇率、远期汇率,还是即期汇率之间、远期汇率之间,以... 本文采用VAR-GJR-MGARCH-BEKK模型,实证检验了在岸与离岸人民币即期汇率、远期汇率、即期与远期汇率间的均值溢出效应、波动溢出效应和非对称效应。结果表明:(1)无论是在岸与离岸即期汇率、远期汇率,还是即期汇率之间、远期汇率之间,以及即期与远期汇率之间,其波动均表现出一定的非对称效应;(2)在岸与离岸市场上不同交易期限合约汇率之间也表现出一定的均值溢出效应和波动溢出效应,且除在岸即期汇率对离岸即期汇率的均值溢出效应大于后者对前者的溢出效应外,其他各交易期限汇率之间的均值溢出效应均表现为离岸汇率大于在岸汇率;(3)综合考察在岸与离岸汇率间的波动溢出效应和非对称效应,发现离岸汇率波动对在岸汇率波动的影响大于后者对前者的影响。因此,投资者和政策制定者在决策时不仅要考虑在岸与离岸市场上不同交易期限合约汇率间的均值溢出和波动溢出效应,尤其应注意非对称效应对汇率波动可能带来的放大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对称 均值溢出 波动溢出 人民币汇率 离岸市场
原文传递
大倾角煤层巷道变形破坏机理与支护对策研究 被引量:55
6
作者 张蓓 曹胜根 +1 位作者 王连国 陆银龙 《采矿与安全工程学报》 EI 北大核心 2011年第2期214-219,共6页
基于大倾角煤层巷道围岩破坏特征现场探测信息,建立了不同岩层倾角下巷道围岩变形破坏的数值计算模型,研究了大倾角煤层巷道围岩非对称变形破坏机制,得出围岩变形破坏的关键部位.在此基础上,提出大倾角煤层巷道围岩关键部位非对称耦合... 基于大倾角煤层巷道围岩破坏特征现场探测信息,建立了不同岩层倾角下巷道围岩变形破坏的数值计算模型,研究了大倾角煤层巷道围岩非对称变形破坏机制,得出围岩变形破坏的关键部位.在此基础上,提出大倾角煤层巷道围岩关键部位非对称耦合支护对策.结果表明:随着岩层倾角增加,巷道围岩变形破坏表现出明显的非对称性,通过对围岩变形破坏的关键部位进行非对称耦合支护,能够有效地实现支护与围岩之间变形协调,显著地控制围岩的非对称变形破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煤层巷道 非对称 变形破坏 耦合支护
原文传递
信贷配给与货币政策效果非对称性及“阀值效应”分析 被引量:31
7
作者 刘明 《金融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06年第2期12-20,共9页
本文基于1992年1季度至2005年2季度数据,运用LM检验和t检验,研究我国货币政策的非对称性以及“阀值效应”,得出我国货币政策的“阀值”处于-0.08~-0.05之间。同时,研究得出1998年前我国货币政策的阀值为-0.09~-0.03,1998年后为0.002~... 本文基于1992年1季度至2005年2季度数据,运用LM检验和t检验,研究我国货币政策的非对称性以及“阀值效应”,得出我国货币政策的“阀值”处于-0.08~-0.05之间。同时,研究得出1998年前我国货币政策的阀值为-0.09~-0.03,1998年后为0.002~0.026,货币政策效果的非对称性减弱。货币政策的非对称性和“阀值”的存在是由于微观信贷市场上的信贷配给导致的,“阀值”和“阀值效应”的存在反映了信贷配给的强弱程度,“阀值”因此也可以用作度量信贷配给程度的指标,它间接地反映了信贷市场的完善程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信贷配给 货币政策 非对称性 阀值
原文传递
我国货币—产出非对称影响关系的实证研究 被引量:38
8
作者 郑挺国 刘金全 《经济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期33-45,共13页
货币与产出之间的非对称影响关系研究,近年来在宏观经济学领域受到了广泛的关注。本文运用平滑迁移向量误差修正(STVECM)模型,对1989—2007年我国货币与产出之间是否存在非对称影响关系展开实证分析。引入年产出增长率、年货币增长率以... 货币与产出之间的非对称影响关系研究,近年来在宏观经济学领域受到了广泛的关注。本文运用平滑迁移向量误差修正(STVECM)模型,对1989—2007年我国货币与产出之间是否存在非对称影响关系展开实证分析。引入年产出增长率、年货币增长率以及年通货膨胀率的年度变化作为转移变量,线性检验表明我国货币、产出和价格系统存在显著的非线性;通过模型估计识别了我国货币—产出关系的经济和/或政策状态相依性;运用非线性Granger因果关系检验进一步证明了两者之间是一种非对称关系。概括来说,我国货币对产出的影响关系具有明显的非对称性,其依赖于经济周期的高速增长和低速增长阶段、货币供给的高速增长和低速增长阶段以及通货膨胀率的加速和减速阶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货币 产出 非对称 平滑迁移误差修正模型
原文传递
软岩巷道非对称变形破坏特征及稳定性控制 被引量:42
9
作者 于洋 柏建彪 +2 位作者 王襄禹 神文龙 廉常军 《采矿与安全工程学报》 EI 北大核心 2014年第3期340-346,共7页
针对梅河煤矿软岩巷道开挖支护后出现非对称变形破坏、维护困难的问题,综合采用现场地质调研、微观物化实验、理论分析、数值计算的方法,分析了巷道非对称变形破坏的影响因素,发现了巷道变形破坏过程具有明显的阶段性,揭示了无支护条件... 针对梅河煤矿软岩巷道开挖支护后出现非对称变形破坏、维护困难的问题,综合采用现场地质调研、微观物化实验、理论分析、数值计算的方法,分析了巷道非对称变形破坏的影响因素,发现了巷道变形破坏过程具有明显的阶段性,揭示了无支护条件下巷道围岩应力及塑性区分布规律和原对称支护条件下巷道非对称变形破坏特征。在此基础上,提出了"薄弱结构"的概念及"巷道整体稳定,薄弱结构加强支护"的非对称控制技术,并在现场进行了工业性试验。实践表明:非对称控制技术实现了支护结构与巷道围岩协调变形,显著控制了巷道围岩变形,有效避免了巷道围岩变形进入长时流变状态,保证了巷道的整体稳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软岩 非对称 理论分析 数值模拟 薄弱结构 让压支护系统
原文传递
非对称过度自信条件下委托代理模型 被引量:39
10
作者 黄健柏 杨涛 伍如昕 《系统工程理论与实践》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4期92-102,共11页
针对不同过度自信水平的委托人和代理人的委托代理关系研究缺乏的问题,通过数理推导研究分析了次优和最优情形下委托人和代理人非对称的过度自信水平对努力水平、激励系数的影响,并应用实验研究有效地验证了模型推导的结论.与委托人和... 针对不同过度自信水平的委托人和代理人的委托代理关系研究缺乏的问题,通过数理推导研究分析了次优和最优情形下委托人和代理人非对称的过度自信水平对努力水平、激励系数的影响,并应用实验研究有效地验证了模型推导的结论.与委托人和代理人都是理性时的研究结论不同的是,当委托人和代理人过度自信水平不同时,设计最优报酬契约时仍需要向代理人实施激励.研究结果对设计报酬契约、提高激励效率等方面有重要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过度自信 非对称 委托代理 实验
原文传递
一种扰动观察法在光伏发电MPPT中的应用 被引量:39
11
作者 刘莉 张彦敏 《电源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2期186-189,共4页
分析了光伏电池的特性和扰动观察法的优缺点,针对扰动观察法步长难确定和光伏电池最大功率点两侧具有非对称性的特点,提出了一种改进扰动观察法。将该方法应用于光伏电池的最大功率跟踪,仿真和实验结果均表明该方法能在外界环境变化的... 分析了光伏电池的特性和扰动观察法的优缺点,针对扰动观察法步长难确定和光伏电池最大功率点两侧具有非对称性的特点,提出了一种改进扰动观察法。将该方法应用于光伏电池的最大功率跟踪,仿真和实验结果均表明该方法能在外界环境变化的情况下,保证光伏电池快速、精确地跟踪最大功率点,稳态精度较高,提高了光伏电池的利用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光伏电池 最大功率跟踪 扰动观察法 非对称
下载PDF
解耦多同步参考坐标系电网电压同步信号检测方法 被引量:38
12
作者 李珊瑚 杜雄 +1 位作者 王莉萍 周雒维 《电工技术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2期183-189,共7页
在新能源发电并网中,并网变换器需根据电网运行状态实施相应的控制以保证其安全可靠运行。需要对电网电压的频率和相位实现快速准确的检测,同时还需要为变流器的并网运行提取出正负序分量。本文针对解耦双同步参考坐标系锁相环在谐波情... 在新能源发电并网中,并网变换器需根据电网运行状态实施相应的控制以保证其安全可靠运行。需要对电网电压的频率和相位实现快速准确的检测,同时还需要为变流器的并网运行提取出正负序分量。本文针对解耦双同步参考坐标系锁相环在谐波情况下频率检测结果和同步效果差的问题,提出了一种解耦多同步参考坐标系电网电压同步信号检测方法。该方法通过正负序dq轴系以及低次谐波的dq轴系分解,实现了多轴系dq分量的解耦,可以在电网电压不对称和含有谐波分量的情况下,快速提取出电网电压的频率和相位信息,同时还可得到正负序分量的dq轴变换结果。实验结果表明提出的方法在电网电压不对称、频率变化和含有多次谐波情况下均具有很好的同步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同步信号 不对称 谐波 同步参考坐标系
下载PDF
货币冲击与资产价格波动:基于中国股市的实证分析 被引量:29
13
作者 王培辉 《金融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0年第7期59-70,共12页
本文以我国产出、消费者价格、货币和股票价格组成的一个经济系统作为研究对象,运用平滑转移向量误差修正模型来分析,并通过一般化脉冲响应函数方法,探讨了货币冲击对股票价格波动的非对称影响。结果表明,该经济系统具有明显的非线性调... 本文以我国产出、消费者价格、货币和股票价格组成的一个经济系统作为研究对象,运用平滑转移向量误差修正模型来分析,并通过一般化脉冲响应函数方法,探讨了货币冲击对股票价格波动的非对称影响。结果表明,该经济系统具有明显的非线性调整过程,模型基本模拟了我国实际经济情况。货币——股票价格的非对称影响关系明显依赖于经济状态。在经济高增长与低增长、通货膨胀与通货紧缩、货币高增长与低增长、股票价格高增长与低增长等不同经济状态、不同冲击方向、不同冲击规模下均表现出一定的非对称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资产价格 LSTVECM 一般脉冲响应 非对称
原文传递
植物对称性竞争与非对称性竞争研究进展及展望 被引量:32
14
作者 陈仁飞 姬明飞 +1 位作者 关佳威 邓建明 《植物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5期530-540,共11页
植物个体间的竞争是植物种群和群落中的普遍现象,一直是生态学家关注的焦点,尤其是植物在生长过程中与邻体的地上竞争。在环境水分胁迫或营养胁迫条件下,植物根系间的地下竞争同样重要。然而,有关植物体地上、地下竞争模式的相关理论一... 植物个体间的竞争是植物种群和群落中的普遍现象,一直是生态学家关注的焦点,尤其是植物在生长过程中与邻体的地上竞争。在环境水分胁迫或营养胁迫条件下,植物根系间的地下竞争同样重要。然而,有关植物体地上、地下竞争模式的相关理论一直存在分歧和争论。该文扼要介绍了植物地上、地下竞争的概念及模式,简要阐述了植物对称性竞争与非对称性竞争相关研究的理论模型及其检验方法,概述了影响植物间竞争甚至改变竞争模式的主要因素及其意义,讨论了研究物种对称性竞争和非对称性竞争的模式和机制对生态学其他研究领域的影响和重要意义,并对植物对称性竞争与非对称性竞争的相关研究进行了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竞争 概念 非对称性 对称性 环境胁迫
原文传递
期货价格收益率与波动性的实证研究——以中国上海与英国伦敦为例 被引量:29
15
作者 高辉 赵进文 《财经问题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07年第2期54-66,共13页
采用协整模型、Granger因果关系检验、ECM模型及几种GARCH模型对中国上海与英国伦敦金属期货价格收益率和波动性做了研究。发现两市期货价格之间存在G ranger因果关系、协整关系、同向变动关系和长期的共同趋势。采用ECM模型研究了两市... 采用协整模型、Granger因果关系检验、ECM模型及几种GARCH模型对中国上海与英国伦敦金属期货价格收益率和波动性做了研究。发现两市期货价格之间存在G ranger因果关系、协整关系、同向变动关系和长期的共同趋势。采用ECM模型研究了两市的短期波动差异。GARCH类模型研究发现,两市波动性存在非对称性、溢出效应、杠杆效应。上海对伦敦市场的单向溢出效应显著存在。两市存在的利空消息均大于利多消息的作用,伦敦期货市场风险大于上海期货市场风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波动性 非对称性 溢出效应 协整 GARCH模型
下载PDF
Resequencing of 145 Landmark Cultivars Reveals Asymmetric Sub-genome Selection and Strong Founder Genotype Effects on Wheat Breeding in China 被引量:30
16
作者 Chenyang Hao Chengzhi Jiao +17 位作者 Jian Hou Tian Li Hongxia Liu Yuquan Wang Jun Zheng Hong Liu Zhihong Bi Fengfeng Xu Jing Zhao Lin Ma Yamei Wang Uzma Majeed Xu Liu Rudi Appels Marco Maccaferri Roberto Tuberosa Hongfeng Lu Xueyong Zhang 《Molecular Plant》 SCIE CAS CSCD 2020年第12期1733-1751,共19页
Controlled pedigrees and the multi-decade timescale of national crop plant breeding programs offer a unique experimental context for examining how selection affects plant genomes.More than 3000 wheat cultivars have be... Controlled pedigrees and the multi-decade timescale of national crop plant breeding programs offer a unique experimental context for examining how selection affects plant genomes.More than 3000 wheat cultivars have been registered,released,and documented since 1949 in China.In this study,a set of 145 elite cultivars selected from historical points of wheat breeding in China were re-sequenced.A total of 43.75 Tb of sequence data were generated with an average read depth of 17.94x for each cultivar,and more than 60.92 million SNPs and 2.54 million InDels were captured,based on the Chinese Spring RefSeq genome v1.0.Seventy years of breeder-driven selection led to dramatic changes in grain yield and related phenotypes,with distinct genomic regions and phenotypes tar-geted by different breeders across the decades.There are very clear instances illustrating how introduced Italian and otherforeign germplasm was integrated into Chinese wheat programs and reshaped the genomic landscape of local modern cultivars.Importantly,the resequencing data also highlighted significant asymmetric breeding selec-tion among the three sub-genomes:this was evident in both the collinear blocks for homeologous chromosomes and among sets of three homeologous genes.Accumulation of more newly assembled genes in newer cultivars implied the potential value of these genes in breeding.Conserved and extended sharing of linkage disequilibrium(LD)blocks was highlighted among pedigree-related cultivars,in which fewer haplotype differences were detected.Fixation or replacement of haplotypes from founder genotypes after generations of breeding was related to their breeding value.Based on the haplotype frequency changes in LD blocks of pedigree-related cultivars,we propose a strategy for evaluating the breeding value of any given line on the basis of the accumulation(pyramiding)of bene-ficial haplotypes.Collectively,our study demonstrates the influence of "founder genotypes" on the output of breeding efforts over many decades and also suggests that found 展开更多
关键词 wheat breeding asymmetric selection founder genotype haplotype block
原文传递
Liquid-liquid phase separation in biology: mechanisms,physiological functions and human diseases 被引量:27
17
作者 Hong Zhang Xiong Ji +7 位作者 Pilong Li Cong Liu Jizhong Lou Zheng Wang Wenyu Wen Yue Xiao Mingjie Zhang Xueliang Zhu 《Science China(Life Sciences)》 SCIE CAS CSCD 2020年第7期953-985,共33页
Cells are compartmentalized by numerous membrane-enclosed organelles and membraneless compartments to ensure that a wide variety of cellular activities occur in a spatially and temporally controlled manner. The molecu... Cells are compartmentalized by numerous membrane-enclosed organelles and membraneless compartments to ensure that a wide variety of cellular activities occur in a spatially and temporally controlled manner. The molecular mechanisms underlying the dynamics of membrane-bound organelles, such as their fusion and fission, vesicle-mediated trafficking and membrane contactmediated inter-organelle interactions, have been extensively characterized. However, the molecular details of the assembly and functions of membraneless compartments remain elusive. Mounting evidence has emerged recently that a large number of membraneless compartments, collectively called biomacromolecular condensates, are assembled via liquid-liquid phase separation(LLPS). Phase-separated condensates participate in various biological activities, including higher-order chromatin organization,gene expression, triage of misfolded or unwanted proteins for autophagic degradation, assembly of signaling clusters and actin-and microtubule-based cytoskeletal networks, asymmetric segregations of cell fate determinants and formation of pre-and post-synaptic density signaling assemblies. Biomacromolecular condensates can transition into different material states such as gel-like structures and solid aggregates. The material properties of condensates are crucial for fulfilment of their distinct functions, such as biochemical reaction centers, signaling hubs and supporting architectures. Cells have evolved multiple mechanisms to ensure that biomacromolecular condensates are assembled and disassembled in a tightly controlled manner. Aberrant phase separation and transition are causatively associated with a variety of human diseases such as neurodegenerative diseases and cancers. This review summarizes recent major progress in elucidating the roles of LLPS in various biological pathways and disease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hase separation phase transition TRANSCRIPTION asymmetric division postsynaptic density AUTOPHAGY
原文传递
Visible light-driven organic photochemical synthesis in China 被引量:25
18
作者 Yiyun Chen Liang-Qiu Lu +2 位作者 Da-Gang Yu Cheng-Jian Zhu Wen-Jing Xiao 《Science China Chemistry》 SCIE EI CAS CSCD 2019年第1期24-57,共34页
In recent years, visible light-driven organic photochemical synthesis has attracted wide research interest from academic and industrial communities due to its features of green and sustainable chemistry. In this flour... In recent years, visible light-driven organic photochemical synthesis has attracted wide research interest from academic and industrial communities due to its features of green and sustainable chemistry. In this flourishing area, Chinese chemists have devoted great efforts to different aspects of synthetic chemistry. This review will summarize their representative work according to the following categories: C–H functionalization, synthesis of aromatic aza-heterocycles, asymmetric organic photochemical synthesis, transformations of small molecules and biomolecule-compatible reaction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visible light PHOTOCHEMICAL synthesis C–H FUNCTIONALIZATION aromatic aza-heterocycle asymmetric catalysis biomolecule-compatible reaction small molecule
原文传递
沿空巷道非对称底鼓机理及防控研究 被引量:26
19
作者 王志强 王鹏 +4 位作者 吕文玉 石磊 苏泽华 武超 于峰 《采矿与安全工程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2期215-226,共12页
沿空巷道常表现出非对称底鼓特征,根据沿空巷道围岩结构及应力作用模式,结合朗肯土压力理论建立非对称底鼓力学模型,推导出非对称底鼓力源的计算方程。结果表明,两帮垂直应力是底鼓的主要因素,非对称分布的垂直应力是非对称底鼓的内在原... 沿空巷道常表现出非对称底鼓特征,根据沿空巷道围岩结构及应力作用模式,结合朗肯土压力理论建立非对称底鼓力学模型,推导出非对称底鼓力源的计算方程。结果表明,两帮垂直应力是底鼓的主要因素,非对称分布的垂直应力是非对称底鼓的内在原因,底板岩体由垂直应力高的巷帮一侧向垂直应力低的巷帮一侧运动,最大底鼓位置靠近垂直应力低的巷帮一侧。据此,提出通过降低两帮垂直应力控制底鼓的错层位负煤柱沿空巷道布置技术,错层位开采实体煤侧垂直应力较低,矸石堆与巷道上方自由空间能够使负煤柱沿空巷道免受关键块体运动影响,始终处于低应力区;沿空巷道两帮低应力区宽度增大,远离应力峰值,达到了降低两帮垂直应力传递至底板的目的;数值模拟结果显示负煤柱沿空巷道两帮垂直应力降低后底鼓破坏深度明显减小。负煤柱沿空巷道现场应用效果良好,未见明显底鼓,从而为待掘沿空巷道区域性防控底鼓提供了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底鼓 非对称 沿空巷道 错层位 负煤柱 区域性防控
原文传递
采用正弦幅值积分器的单同步参考坐标系同步信号检测方法 被引量:26
20
作者 杜雄 刘延东 +2 位作者 王国宁 孙鹏菊 周雒维 《电工技术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8期167-175,共9页
三相并网变流器的控制需要提取电网电压同步信号,实现正、负序分量的分离。在电网电压不对称工况下,由于电压负序分量的影响,传统的单同步参考坐标系锁相环(SRF-PLL)性能受到影响。本文通过对不对称工况下SRF-PLL的性能分析,提出了一种... 三相并网变流器的控制需要提取电网电压同步信号,实现正、负序分量的分离。在电网电压不对称工况下,由于电压负序分量的影响,传统的单同步参考坐标系锁相环(SRF-PLL)性能受到影响。本文通过对不对称工况下SRF-PLL的性能分析,提出了一种基于正弦幅值积分器锁相环(SAI-PLL)的单同步参考坐标系正、负序分量分离方法。该方法利用正弦幅值积分器(SAI)消除了基波负序分量对正序分量提取的影响,并可同时实现负序分量的提取。详细介绍了SAI-PLL方法的工作原理,并建立了数学模型,讨论了相关参数的选取。与其他方法进行了比较,结果表明本文提出的方法在性能上具有一定的优势。仿真和实验结果均表明,所提出的方法能够消除电网不对称/畸变工况对同步检测的影响,准确快速地提取电网同步信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不对称 同步信号提取 锁相环 同步旋转坐标系 正弦幅值积分器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50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