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9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复合离子聚合物调剖剂深部调剖机理研究 被引量:15
1
作者 李爱芬 陈月明 +2 位作者 阚春玲 刘颖萍 雷光伦 《石油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2期47-49,共3页
对复合离子聚合物调剖剂的组成和化学反应原理进行了研究 ,根据大庆油田目前所用的配方 ,通过室内实验得到了相对分子质量不同的多种配方调剖剂 ,并对其成胶特点、在岩心中物理堵塞作用的大小、以及用量对调剖效果的影响进行了分析。研... 对复合离子聚合物调剖剂的组成和化学反应原理进行了研究 ,根据大庆油田目前所用的配方 ,通过室内实验得到了相对分子质量不同的多种配方调剖剂 ,并对其成胶特点、在岩心中物理堵塞作用的大小、以及用量对调剖效果的影响进行了分析。研究结果表明 ,复合离子聚合物调剖剂的交联时间可以控制 ,成胶时间从 2天到十几天不等。成胶后强度大 ,粘度大于 2 0Pa·s且有效期长 ,在实验观察 9个月的时间里 ,冻胶的粘度没有明显降低。另外 ,复合离子聚合物调剖剂对地层的堵塞作用大 ,地层条件下可使渗透率降低 6 0 %以上。该调剖剂已在大庆油田进行了矿场试验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复合离子聚合物 调剖剂 深部调剖 机理 室内实验 组成 化学反应原理
下载PDF
两性丙烯酸酯聚合物乳液表面施胶剂的制备及应用 被引量:13
2
作者 李小瑞 孔涛 费贵强 《高分子材料科学与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6期192-195,199,共5页
以PVA为分散剂,甲基丙烯酸(MAA),苯乙烯(St),丙烯酸丁酯(BA),甲基丙烯酰氧乙基三甲基氯化铵(DMC)为单体,通过无皂乳液共聚反应制备了一种两性聚合物乳液表面施胶剂。讨论了反应条件的变化对乳液稳定性及施胶应用效果的影响,确定了较佳... 以PVA为分散剂,甲基丙烯酸(MAA),苯乙烯(St),丙烯酸丁酯(BA),甲基丙烯酰氧乙基三甲基氯化铵(DMC)为单体,通过无皂乳液共聚反应制备了一种两性聚合物乳液表面施胶剂。讨论了反应条件的变化对乳液稳定性及施胶应用效果的影响,确定了较佳的合成条件:采用种子聚合法,n(DMC)/n(MMA)/n(BA)/n(St)=1∶1.5∶1.6∶2.4,w(KSP)=0.6%,反应温度85℃,反应时间4 h。DSC测量出玻璃化温度为56.8℃;TEM显示乳胶粒呈球状;粒径分析显示乳液平均粒径为107 nm。以2.0%的聚合物乳液进行表面施胶时,可使施胶度达到13 s,拉毛速率达到2.9 m/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无皂乳液聚合 表面施胶剂 两性聚合物
下载PDF
耐温抗盐两性离子磺酸盐聚合物CPS-2000的合成 被引量:11
3
作者 杨小华 王中华 +1 位作者 刘明华 卢国林 《精细石油化工进展》 CAS 2004年第5期1-4,共4页
采用氧化还原引发体系,合成了共聚物CPS-2000;同时探讨了引发剂用量、丙烯酰胺(AM)用量、2-丙烯酰氧基-2-甲基丙磺酸(MAOPS)单体用量、阳离子单体用量以及聚合物的相对分子质量对共聚物钻井液性能的影响;用红外光谱和热分析研究了共聚... 采用氧化还原引发体系,合成了共聚物CPS-2000;同时探讨了引发剂用量、丙烯酰胺(AM)用量、2-丙烯酰氧基-2-甲基丙磺酸(MAOPS)单体用量、阳离子单体用量以及聚合物的相对分子质量对共聚物钻井液性能的影响;用红外光谱和热分析研究了共聚物的结构和热稳定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两性离子聚合物 钻井液 磺酸盐 2-丙烯酰氧基-2-甲基丙磺酸 MAOPS 合成技术 泥浆技术
下载PDF
反相乳液聚合法制备一种新型两性共聚物 被引量:9
4
作者 韩玉贵 王秋霞 谭业邦 《石油化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3期268-271,共4页
合成了一种新型两性单体甲基丙烯酰氧乙基-N,N-二甲基-N-丙磺酸胺盐(DM PS),用核磁共振对DM PS进行表征,并利用反相乳液聚合法,以过硫酸钾(K2S2O8)-四甲基乙二胺(TMEDA)为氧化还原引发剂、Span80试剂为乳化剂,DM PS两性单体与丙烯酰胺(... 合成了一种新型两性单体甲基丙烯酰氧乙基-N,N-二甲基-N-丙磺酸胺盐(DM PS),用核磁共振对DM PS进行表征,并利用反相乳液聚合法,以过硫酸钾(K2S2O8)-四甲基乙二胺(TMEDA)为氧化还原引发剂、Span80试剂为乳化剂,DM PS两性单体与丙烯酰胺(AM)共聚制得具有反聚电解质性质的两性共聚物poly(AM-co-DM PS),考察了影响反相乳液聚合的因素。获得最佳反应条件:35℃,V(环己烷)∶V(水)=2∶3,ρ(Span80)=2.0g/dL,m(DM PS)∶m(AM)=0.30,ρ(DM PS+AM)=30g/dL,c(K2S2O8)=3.2mm ol/L,c(TMEDA)=4.0mm ol/L,在此条件下,两性共聚物的特性黏数为6.5dL/g,收率91%以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反相乳液聚合 两性共聚物 氧化还原引发剂 丙烯酰胺 甲基丙烯酰氧乙基-N N-二甲基-N-丙磺酸胺盐
下载PDF
两性AN/AM/DMC/AA共聚物乳液制备及其对纸张的增强作用 被引量:8
5
作者 沈一丁 李刚辉 《中国造纸》 CAS 北大核心 2003年第9期22-25,共4页
为制备一种能够显著提高纸张干强度和环压指数的增干强剂,研究了采用丙烯腈(AN)、丙烯酰胺(AM)、甲基丙烯酰氧乙基三甲基氯化铵(DMC)和丙烯酸(AA)单体进行两性四元共聚物乳液的制备及影响因素。用DSC、FTIR、SEM和纸张物理性能检测的手... 为制备一种能够显著提高纸张干强度和环压指数的增干强剂,研究了采用丙烯腈(AN)、丙烯酰胺(AM)、甲基丙烯酰氧乙基三甲基氯化铵(DMC)和丙烯酸(AA)单体进行两性四元共聚物乳液的制备及影响因素。用DSC、FTIR、SEM和纸张物理性能检测的手段对聚合物的结构及应用性能进行了表征。实验证明,制备的两性四元共聚物增干强剂对纸纤维有明显的分散能力,并能通过离子基与纤维结合,形成多个活性点,对提高纸张的干强度及环压指数有明显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纸张 增干强剂 丙烯腈 丙烯酰胺 甲基丙烯酰氧乙基三甲基氯化铵 丙烯酸 共聚物 乳液共聚
下载PDF
水溶性两性共聚物的表征及其溶液性质 被引量:9
6
作者 韩玉贵 王秋霞 +2 位作者 宋新旺 祝仰文 刘坤 《石油化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5期507-512,共6页
以甲基丙烯酰氧乙基-N,N-二甲基-N-丙磺酸胺盐(DMPS)和丙烯酰胺(AM)为单体,采用反相乳液聚合法制备了一种新型两性共聚物poly(AM-co-DM PS)。采用核磁共振、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热重分析和元素分析对该两性共聚物进行了结构和组成表征... 以甲基丙烯酰氧乙基-N,N-二甲基-N-丙磺酸胺盐(DMPS)和丙烯酰胺(AM)为单体,采用反相乳液聚合法制备了一种新型两性共聚物poly(AM-co-DM PS)。采用核磁共振、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热重分析和元素分析对该两性共聚物进行了结构和组成表征,并利用紫外分光光度计和乌氏黏度计对其溶解性及溶液的黏度进行了测定。表征结果显示,对于两性共聚物poly(AM-co-DMPS),FTIR谱图中1187cm-1处出现明显的SO3-的特征吸收峰,AM与DMPS的质量比与原料配比基本吻合,在低于300℃时具有较好的热稳定性。实验结果表明,两性共聚物poly(AM-co-DMPS)中DMPS含量越高,在水中的溶解性越差;随外加盐浓度的增大,两性共聚物poly(AM-co-DMPS)的溶解性变好、特性黏数和比浓黏度增大,具有明显的反聚电解质性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反相乳液聚合 两性聚合物 丙烯酰胺 甲基丙烯酰氧乙基-N N-二甲基-N-丙磺酸胺盐 反聚电解质
下载PDF
硫酸铵水溶液中分散聚合法制备两性共聚物P(AM-co-AA-co-DAC-co-DMC) 被引量:6
7
作者 沈忠 连虹艳 +1 位作者 周艺峰 聂王焰 《高分子学报》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5期530-535,共6页
利用分散聚合技术,在硫酸铵水溶液中以丙烯酰胺(AM)、丙烯酸(AA)、丙烯酰氧乙基三甲基氯化铵(DAC)、甲基丙烯酰氧乙基三甲基氯化铵(DMC)为单体,合成了两性共聚物P(AM-co-AA-co-DAC-co-DMC).用FTIR,13C-NMR,TEM等方法表征了聚合物的结构... 利用分散聚合技术,在硫酸铵水溶液中以丙烯酰胺(AM)、丙烯酸(AA)、丙烯酰氧乙基三甲基氯化铵(DAC)、甲基丙烯酰氧乙基三甲基氯化铵(DMC)为单体,合成了两性共聚物P(AM-co-AA-co-DAC-co-DMC).用FTIR,13C-NMR,TEM等方法表征了聚合物的结构和组成.考察了不同分散稳定剂、正负离子单体配比和pH对分散聚合的影响,并对P(AM-co-AA-co-DAC-co-DMC)水基分散聚合条件及稳定性进行了一些探讨.实验表明,在硫酸铵水溶液中制得较稳定的P(AM-co-AA-co-DAC-co-DMC)分散体系,应选用非离子型或阳离子型的分散稳定剂,如聚乙烯吡咯烷酮(PVP)、聚甲基丙烯酰氧乙基三甲基氯化铵(PDMC)、聚丙烯酰氧乙基三甲基氯化铵(PDAC),而其pH应在2到4之间.当选用占总质量1.5%的聚乙烯吡咯烷酮(PVP)为分散稳定剂,引发温度为40℃,正负离子单体物质的量比值大于1,pH=3时,可以制得总离子度超过25%的纳米级两性聚合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基分散聚合 两性共聚物 丙烯酰胺 分散剂
原文传递
两性共聚物AM/DAC/AMPS的合成、表征与溶液性能 被引量:7
8
作者 安会勇 张春静 宋春雷 《石油化工高等学校学报》 CAS 2010年第4期15-19,共5页
以丙烯酰胺(AM)、丙烯酰氧乙基三甲基氯化铵(DAC)和2-丙烯酰胺-2-甲基丙磺酸(AMPS)为原料,以2,2-偶氮二[2-(2-咪唑啉-2-代)丙烷]二氢氯化物(VA-044)为引发剂,在水溶液中合成了AM/DAC/AMPS系列两性共聚物(简称AMACAS系列)。对共聚产物进... 以丙烯酰胺(AM)、丙烯酰氧乙基三甲基氯化铵(DAC)和2-丙烯酰胺-2-甲基丙磺酸(AMPS)为原料,以2,2-偶氮二[2-(2-咪唑啉-2-代)丙烷]二氢氯化物(VA-044)为引发剂,在水溶液中合成了AM/DAC/AMPS系列两性共聚物(简称AMACAS系列)。对共聚产物进行红外光谱和元素分析表征,结果表明共聚物组成与投料比相近。对两性共聚物的溶液性能进行测定,结果显示电荷密度适当且阴、阳离子比例接近1的两性聚合物(AMACAS-5-5)溶液粘度随着NaCl浓度的增大而增大,且高温老化后粘度保留率达45.6%,说明其具有一定的耐盐、抗温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两性共聚物 反聚电解质效应 耐盐 抗温
下载PDF
磺基甜菜碱型两性离子聚合物的盐溶液性质 被引量:5
9
作者 毛程 丁伟 +1 位作者 于涛 曲广淼 《钻井液与完井液》 CAS 2011年第5期5-8,95,共4页
将甲基丙烯酰氧乙基二甲基胺(DM)和1,3-丙基磺内酯,在55℃下反应20 h,合成了2-(2-甲基丙烯酰氧乙基二甲胺基)磺酸盐(DMAPS),将其在盐溶液中与丙烯酰胺(AM)单体进行自由基共聚合反应,获得了净电荷为零的磺基甜菜碱型两性离子共聚物P(AM-D... 将甲基丙烯酰氧乙基二甲基胺(DM)和1,3-丙基磺内酯,在55℃下反应20 h,合成了2-(2-甲基丙烯酰氧乙基二甲胺基)磺酸盐(DMAPS),将其在盐溶液中与丙烯酰胺(AM)单体进行自由基共聚合反应,获得了净电荷为零的磺基甜菜碱型两性离子共聚物P(AM-DMAPS)。对该两性离子共聚物进行了表征,利用紫外分光光度计、乌氏黏度计以及布氏黏度计对该聚合物的溶解性以及其盐溶液黏度进行了测定。研究结果表明,该共聚物在盐溶液中的黏度比在纯水中的大,并且随着盐溶液浓度的增大聚合物特性黏数也随之增大,表现出明显的反聚电解质溶液性质,且该共聚物在Mg2+、Ca2+盐溶液中的黏度相对于普通聚电解质更大;升高相同温度,两性共聚物的黏度保留率是普通聚丙烯酰胺的1.5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两性离子聚合物 反聚电解质溶液性质 黏度 共聚
下载PDF
新型两性聚合物絮凝剂的反相乳液法制备及性能研究 被引量:4
10
作者 韩玉贵 《工业水处理》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8期26-29,共4页
通过反相乳液法合成了一系列两性共聚物Poly(AM-DMPS),并研究了该两性共聚物对黏土的絮凝效果,结果发现,该两性共聚物对黏土有较好的絮凝效果,同时对絮凝现象进行了机理探讨。
关键词 两性共聚物 反相乳液聚合 絮凝
下载PDF
一种盐酸液稠化剂的合成及性能评价 被引量:3
11
作者 刘通义 戴秀兰 +2 位作者 陈光杰 赵众从 魏俊 《应用化工》 CAS CSCD 2013年第11期2030-2032,2035,共4页
以二甲基二烯丙基氯化铵(DMDAAC)、丙烯酰胺(AM)、2-甲基-2-丙烯酰胺基丙磺酸(AMPS)、阳离子单体X为共聚单体,总单体含量为30%,采用水溶液聚合方法制得了一种四元共聚物BC-13。性能评价表明,该聚合物可直接用作盐酸稠化剂,其酸溶性好,... 以二甲基二烯丙基氯化铵(DMDAAC)、丙烯酰胺(AM)、2-甲基-2-丙烯酰胺基丙磺酸(AMPS)、阳离子单体X为共聚单体,总单体含量为30%,采用水溶液聚合方法制得了一种四元共聚物BC-13。性能评价表明,该聚合物可直接用作盐酸稠化剂,其酸溶性好,溶胀时间为25 min;90℃下恒温2 h,0.8%的BC-13可以使酸液粘度保留率达90%;剪切稳定性好;具有良好的抗盐性能;与其它酸液添加剂配伍性良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两性离子共聚物 酸液稠化剂 性能评价
下载PDF
钻井液用两性离子共聚物HTB的合成与其性能研究 被引量:2
12
作者 罗志华 罗跃 +2 位作者 张建国 张艳芳 党娟华 《精细石油化工进展》 CAS 2003年第11期1-4,共4页
采用丙烯酰胺 (AM)、丙烯酸 (AA)、丙烯磺酸钠 (AS)和丙烯酰胺基三甲基丙基氯化铵(AMPTA)共聚合成了一种钻井液处理剂。研究了pH、引发剂用量、单体含量及聚合温度对钻井液性能的影响 ,得出了优化配方。结果表明 ,加入 0 3 %合成共聚... 采用丙烯酰胺 (AM)、丙烯酸 (AA)、丙烯磺酸钠 (AS)和丙烯酰胺基三甲基丙基氯化铵(AMPTA)共聚合成了一种钻井液处理剂。研究了pH、引发剂用量、单体含量及聚合温度对钻井液性能的影响 ,得出了优化配方。结果表明 ,加入 0 3 %合成共聚物的淡水基浆在 1 80℃下滚动 1 6h ,滤失量仍很低 ,且抗钙高达 2 0 %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钻井液处理剂 两性离子共聚物 HTB 合成 降失水性 抗温性 抗盐性 抑制性 丙烯酰胺 丙烯酸 丙烯磺酸钠 丙烯酰胺基三甲基丙基氯化铵
下载PDF
用分散聚合法制备水溶性两性离子共聚物 被引量:1
13
作者 邓小刚 张驰 +1 位作者 马丽华 胡正文 《油田化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4期571-576,共6页
为了扩大分散聚合所合成聚合物的应用领域,在硫酸铵水溶液中以丙烯酰胺(AM)、丙烯酸(AA)、甲基丙烯酰氧乙基三甲基氯化铵(DMC)、2-丙烯酰胺-2-甲基丙磺酸(AMPS)为单体,聚乙烯吡咯烷酮(PVPK12)为分散剂,2,2'-偶氮双(2-甲基丙脒)二盐... 为了扩大分散聚合所合成聚合物的应用领域,在硫酸铵水溶液中以丙烯酰胺(AM)、丙烯酸(AA)、甲基丙烯酰氧乙基三甲基氯化铵(DMC)、2-丙烯酰胺-2-甲基丙磺酸(AMPS)为单体,聚乙烯吡咯烷酮(PVPK12)为分散剂,2,2'-偶氮双(2-甲基丙脒)二盐酸盐(V-50)为引发剂,合成了可作为降滤失剂的两性离子共聚物。研究了硫酸铵浓度、AMPS浓度和单体总浓度对分散液表观黏度、颗粒粒径大小和聚合物特性黏数的影响,用红外光谱仪和核磁共振仪对共聚物的结构进行了表征,评价了聚合物的降滤失性能。结果表明,在单体加量为15%、单体摩尔比n(AM)∶n(AA)∶n(DMC)∶n(AMPS)=2∶5∶1∶2、V-50加量为0.0426%(以单体质量计)、PVPK12加量为1.4%(以水质量计)、温度55℃、p H=5的条件下制备的聚合物分子结构与设计相符,分散液中的聚合物颗粒为球形,分布均匀,粒径分布窄,在室温下存储稳定时长超过一年。硫酸铵和AMPS加量对分散液表观黏度和粒径的影响相同,均为随着加量的增大先降低后增加;随着硫酸铵浓度增大,聚合物的特性黏数先增加后降低,AMPS则相反。随着单体浓度增大,分散液表观黏度和颗粒粒径均增大。聚合物的降滤失性能较好。随着聚合物加量的增加,膨润土浆的中压滤失量、高温高压滤失量均逐渐减小并趋于稳定。采用分散聚合法制备的两性离子聚合物可作为降滤失剂用于钻井施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分散聚合 两性离子共聚物 降滤失剂 制备
下载PDF
两性无皂乳液表面施胶剂的制备及应用 被引量:1
14
作者 任庆海 李刚辉 《陕西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7年第5期36-39,共4页
研究了以苯乙烯、丙烯酸丁酯、甲基丙烯酸二甲基氨基乙酯、丙烯酸为单体的无皂乳液表面施胶剂的制备及其影响因素,同时研究了该施胶剂与羧甲基纤维素的配伍性能和应用效果,并用FT-IR、表面电位粒径仪对聚合物的结构和无皂乳液的电性能... 研究了以苯乙烯、丙烯酸丁酯、甲基丙烯酸二甲基氨基乙酯、丙烯酸为单体的无皂乳液表面施胶剂的制备及其影响因素,同时研究了该施胶剂与羧甲基纤维素的配伍性能和应用效果,并用FT-IR、表面电位粒径仪对聚合物的结构和无皂乳液的电性能进行了表征.实验证明,所制备的两性共聚物无皂乳液表面施胶剂对改善纸张的施胶效果和提高纸张的印刷性能具有明显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表面施胶剂 无皂乳液共聚 两性共聚物 复配物
下载PDF
两性离子型PVAc共聚乳液用于高盐沙地生态固沙性能的研究
15
作者 李美兰 龚伟 +3 位作者 师静 许娇 柯秀 刘白玲 《中国塑料》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0期46-53,共8页
探究两性离子型PVAc共聚乳液用于高盐沙地治理的技术依据,从固沙性能和生态效应两方面为切入点,详细研究了两性离子型PVAc共聚乳液用于高盐沙地生态固沙的综合效果。结果表明,两性离子型PVAc共聚物不但具有良好的耐盐性能,而且将其用于... 探究两性离子型PVAc共聚乳液用于高盐沙地治理的技术依据,从固沙性能和生态效应两方面为切入点,详细研究了两性离子型PVAc共聚乳液用于高盐沙地生态固沙的综合效果。结果表明,两性离子型PVAc共聚物不但具有良好的耐盐性能,而且将其用于高盐沙地固沙,在施用浓度为2.0%时,两性离子型PVAc共聚乳液的固沙强度达到0.46MPa,已满足沙漠环境中抗风蚀性能的要求;相比于非两性离子型PVAc共聚乳液而言,两性离子型PVAc共聚乳液可明显提高沙土的保水性能,增加水分的利用率,从而促进沙土微生物的生长;两性离子型PVAc共聚乳液可作为一种新型生态固沙剂应用于高盐沙地的生态治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两性共聚物 高盐沙地 生态固沙 共聚乳液 生态效应
下载PDF
两性丙烯酸复鞣剂研究进展
16
作者 刘勇 《广东化工》 CAS 2018年第17期103-103,114,共2页
丙烯酸聚合物复鞣剂是一类非常重要的皮革助剂,有鞣制、复鞣、加脂和防水等多种用途,但存在由于其阴离子性导致的严重败色效应。而电荷两性丙烯酸复鞣剂可以克服这一缺点、并在皮革鞣制过程中表现出优异的性能,成为研究开发的热点。本... 丙烯酸聚合物复鞣剂是一类非常重要的皮革助剂,有鞣制、复鞣、加脂和防水等多种用途,但存在由于其阴离子性导致的严重败色效应。而电荷两性丙烯酸复鞣剂可以克服这一缺点、并在皮革鞣制过程中表现出优异的性能,成为研究开发的热点。本文对近年来两性聚合物复鞣剂的研究进展做了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丙烯酸复鞣剂 两性聚合物 进展
下载PDF
钻井液用两性离子共聚物HTB的合成与性能研究
17
作者 罗志华 张艳芳 +2 位作者 罗跃 张建国 张依华 《化学与生物工程》 CAS 2003年第5期55-56,共2页
采用丙烯酰胺(AM)、丙烯酸(AA)、丙烯磺酸钠(AS)、丙烯酰胺基三甲基丙基氯化铵(AMPTA)共聚合成了一种钻井液处理剂。研究了pH值、引发剂、单体浓度、聚合温度对钻井液性能的影响,最后得出了优化配方。在此基础上合成的两性离子共聚物不... 采用丙烯酰胺(AM)、丙烯酸(AA)、丙烯磺酸钠(AS)、丙烯酰胺基三甲基丙基氯化铵(AMPTA)共聚合成了一种钻井液处理剂。研究了pH值、引发剂、单体浓度、聚合温度对钻井液性能的影响,最后得出了优化配方。在此基础上合成的两性离子共聚物不仅具有很好的降失水效果和抗温抗盐性,而且有较强的抑制页岩水化膨胀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石油钻井 钻井液 两性离子共聚物 HTB 合成 性能 降失水性 抗温抗盐性 抑制性
下载PDF
ATP负载杂环两性共聚物型超高温降失水剂的合成与性能评价 被引量:1
18
作者 王其可 刘文明 +4 位作者 凌勇 许艺馨 张航 段云刚 郭锦棠 《钻井液与完井液》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5期629-636,共8页
现有AMPS共聚物类降失水剂高温稀释降黏作用明显,对固井水泥浆的超高温沉降稳定性尤其不利。对此,合成了一种凹凸棒土(ATP)负载杂环两性共聚物型超高温固井降失水剂ATP-FLA以减弱共聚物的高温分散副作用。对负载前后的产品进行了综合性... 现有AMPS共聚物类降失水剂高温稀释降黏作用明显,对固井水泥浆的超高温沉降稳定性尤其不利。对此,合成了一种凹凸棒土(ATP)负载杂环两性共聚物型超高温固井降失水剂ATP-FLA以减弱共聚物的高温分散副作用。对负载前后的产品进行了综合性能对比,结果表明,在150~240℃范围内,加有4.0%~6.0%负载型降失水剂ATP-FLA、2.0%~4.0%悬浮剂的水泥浆API失水量不大于40 mL,沉降密度差不大于0.03 g/cm^(3),超高温稳定性良好。在240℃、120 MPa下养护后的水泥浆流性指数达到0.8976,浆体高温稠度高,剪切阻力大。同时,利用超高温固井现场水泥浆对ATPFLA进行了适应性评价,结果表明其能够在有效控制API失水量的同时不影响水泥浆的其他性能。此外,利用分子动力学模拟研究了杂环两性共聚物FLA的作用机理。模拟分析结果表明,杂环两性共聚物FLA相比于常规阴离子型共聚物的优势在于其减弱了自身分子链受环境中金属离子的“去水化”效应干扰,更耐金属离子进攻,使其更加适应水泥浆体系的碱金属离子溶液环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高温固井降失水剂 超高温沉降稳定性 凹凸棒土 杂环两性共聚物 分子动力学模拟
下载PDF
两性羧酸类接枝共聚物混凝土超塑化剂的制备与性能评价 被引量:27
19
作者 冉千平 刘加平 +1 位作者 缪昌文 沈健 《新型建筑材料》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2期54-56,共3页
从羧酸类接枝共聚物外加剂吸附作用机理和两性聚电解质溶液理论着手,设计和合成了一种掺量低、饱和点高、减水率高、增强效果好的两性羧酸类接枝共聚物超塑化剂。当超塑化剂掺量为0.2%时,减水率达到30%;掺量为0.4%时,减水率高达40%,增... 从羧酸类接枝共聚物外加剂吸附作用机理和两性聚电解质溶液理论着手,设计和合成了一种掺量低、饱和点高、减水率高、增强效果好的两性羧酸类接枝共聚物超塑化剂。当超塑化剂掺量为0.2%时,减水率达到30%;掺量为0.4%时,减水率高达40%,增大掺量,减水率可以进一步提高。无论是早期或中后期强度增长都比较稳定,在该外加剂掺量为水泥用量的0.30%,每立方混凝土仅采用390kg的低水泥用量就可实现C80强度等级混凝土的配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两性聚羧酸共聚物 超塑化剂 制备 性能
下载PDF
两性离子磺酸盐聚合物处理剂CPS-2OOO研究 被引量:14
20
作者 杨小华 王厚燕 《钻井液与完井液》 CAS 北大核心 2002年第6期9-12,共4页
采用MAOPS、AM和AA合成了两性离子磺酸盐聚合物CPS-2000。室内试验评价了CPS-2000在淡水、盐水、饱和盐水、复合盐水、氯化钙盐水钻井液中的作用.以及CPS-2000在各种钻井液体系中的抗污染能力,并与现场常用聚合物进行了对比。试验结果表... 采用MAOPS、AM和AA合成了两性离子磺酸盐聚合物CPS-2000。室内试验评价了CPS-2000在淡水、盐水、饱和盐水、复合盐水、氯化钙盐水钻井液中的作用.以及CPS-2000在各种钻井液体系中的抗污染能力,并与现场常用聚合物进行了对比。试验结果表明,合成出的两性离子磺酸盐共聚物CPS-2000.在各种钻井液体系中均具有较强的降滤失作用,还具有较强的提粘切能力;具有较强的耐温和抗盐、抗钙能力,热稳定性好,具有较强的抑制性.能有效控制泥页岩水化分散、控制膨润土及固相含量,其抑制枯土水化膨胀、防止地层坍塌的能力明显优于乙烯基磺酸盐聚合物PAMS601,其抗温抗盐能力明显优予现场常用的丙烯酸多元共聚物,尤其是在含有Ca2+、Mg2+离子的钻井液体系中,CPS-2000具有更优的性能,在使用普通聚合物无效的情况下仍可较好地控制钻井液的滤失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钻井液体系 磺酸盐 抗温抗盐 滤失量 抑制性 泥页岩 处理剂 聚合物 多元共聚 乙烯基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