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迈向“世界之家”:中国式现代化城市发展的跨文化路径探索 被引量:2
1
作者 肖珺 张琪云 《深圳社会科学》 2023年第5期33-44,57,共13页
城市已成为讲好中国故事的重要实体场域,并在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深化文明交流互鉴中呈现独特的传播价值。城市传播凸显人、媒介和城市发展的流动性阐释,跨文化城市则提供增进文化间有效对话的全球城市发展新理念。深圳在内部融合... 城市已成为讲好中国故事的重要实体场域,并在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深化文明交流互鉴中呈现独特的传播价值。城市传播凸显人、媒介和城市发展的流动性阐释,跨文化城市则提供增进文化间有效对话的全球城市发展新理念。深圳在内部融合、国际交往和粤港澳大湾区共同体等三个方面的发展经验显示,跨文化传播可有效提升中国城市现代化水平。跨文化城市建设通过城市内在文化的互通和吸收实现国际化城市的对外传播和世界连接。跨文化生活世界的建立使得“家”成为深圳的城市文化和精神内核,也为中国式现代化城市发展提供迈向“世界之家”的跨文化可能路径。“家哲学”是具有中华文明特点的理论论构,具有生活世界和意义世界的双重维度。将“世界之家”作为一种中国式现代化城市发展的价值目标,将有利于在共建共享共创的共同体中实现“个体”之间的相互成就。新媒体跨文化传播形塑流动和弹性的“四海之家”,令个体在数字化、智能化拓展的现代之“家”更加自由地调节与他者的关系。政府则应秉持兼容并蓄、多元开放的城市文化,充分认识到跨文化传播对中国城市治理的重要意义。我国的超大城市可率先实践跨文化城市建设之路,塑造中国式现代化的城市文明创新形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式现代化 跨文化传播 世界之家 世界之窗 城市传播
下载PDF
秦汉时期统一多民族国家语境下的“中国”认同
2
作者 田广林 周宇杰 《陕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74-83,共10页
在统一多民族国家的政治环境和“天下一家”语境下,四裔归属意识的不断增强,是秦汉时期的“中国”认同获得空前发展的根本机制。郡县制管理体制机制下东西南北各地、各族居民先后被“编户化”而统称为“秦人”和“汉人”,意味着在秦汉... 在统一多民族国家的政治环境和“天下一家”语境下,四裔归属意识的不断增强,是秦汉时期的“中国”认同获得空前发展的根本机制。郡县制管理体制机制下东西南北各地、各族居民先后被“编户化”而统称为“秦人”和“汉人”,意味着在秦汉王朝疆域版图之内各族居民在共同的政治、经济、文化政策下,相互认同而实现的空前民族统一,体现出当时东西南北各族对以秦汉王朝为代表的“中国”,在政治、经济、文化等维度下的全方位认同。这是中国古代国家形态、民族内涵及其关系格局发展过程中出现的一次具有里程碑意义的重大转机,这种直接以统一帝国疆域划定的规模空前的统一民族共同体的出现,对于后世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凝聚,具有重要的奠基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统一多民族国家 天下一家 中华民族共同体 “中国”认同
下载PDF
司马迁《史记》中“天下一家”民族思想探究 被引量:2
3
作者 乔壮 《怀化学院学报》 2021年第2期22-28,共7页
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是新时代中国共产党民族理论发展新的理论成果和思想诉求,而两千年前司马迁《史记》中所提出的“天下一家”民族思想或可视为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渊薮之一。“天下一家”民族思想的核心是主张“夷夏同源”,坚... 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是新时代中国共产党民族理论发展新的理论成果和思想诉求,而两千年前司马迁《史记》中所提出的“天下一家”民族思想或可视为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渊薮之一。“天下一家”民族思想的核心是主张“夷夏同源”,坚持民族平等,摒弃加于少数民族的歧视与偏见、加强民族间的和平友好交往、反对恃强凌弱的不义战争,充分反映了司马迁超越时代和阶级局限的进步民族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司马迁 史记 天下一家 夷夏同源 民族平等
下载PDF
郑和下西洋中的天妃信仰与宗教态度——亚洲海洋文明中的实践 被引量:1
4
作者 时平 《莆田学院学报》 2020年第3期10-15,共6页
从亚洲海洋文明历史考察宗教间交往的经验,对21世纪海上丝路人文交流和民心相通、共建亚洲人类命运共同体富有启发性和建设意义。郑和下西洋是海上丝路多元宗教交往的实践,表达了历史上中国人对待不同宗教的价值取向。郑和下西洋秉持的... 从亚洲海洋文明历史考察宗教间交往的经验,对21世纪海上丝路人文交流和民心相通、共建亚洲人类命运共同体富有启发性和建设意义。郑和下西洋是海上丝路多元宗教交往的实践,表达了历史上中国人对待不同宗教的价值取向。郑和下西洋秉持的宗教态度,是明代中国天下一家、协和万邦思想的一种表现,对多元宗教的尊重、包容和平衡是其显著特征。郑和下西洋中的天妃信仰带有二元结构的属性,既是郑和下西洋活动内容组成,也代表了一些船队成员的宗教信仰。郑和下西洋把这种天命皇权和宗教神权融合一体,成为治理天下一家秩序的大规模海上实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郑和下西洋 天妃信仰 宗教态度 二元属性 天下一家
下载PDF
朱子学视域下之“明德”新解 被引量:1
5
作者 曾令巍 《湖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期24-29,共6页
“明德”一词始见于先秦文献中,但因强调其伦理内涵而未突出哲学的特质。以朱子为代表的理学家从《大学》中重新发掘“明德”,除接续经学家从道德伦理的维度解读“明德”内涵的模式外,在理学的范式下既精致地阐述“明德”须先“为己”,... “明德”一词始见于先秦文献中,但因强调其伦理内涵而未突出哲学的特质。以朱子为代表的理学家从《大学》中重新发掘“明德”,除接续经学家从道德伦理的维度解读“明德”内涵的模式外,在理学的范式下既精致地阐述“明德”须先“为己”,又分别从心、性两个方面论述如何“明”“明德”的问题。而对“明德”这一问题的关注,不仅是理学家深化其在理学论域内的哲学内涵,还是他们重构“天下一家”王道理念的政治需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朱子学 明明德 为己 心性情 天下一家
下载PDF
“家天下”还是“天下一家”——重审儒家秩序理想 被引量:7
6
作者 陈赟 《探索与争鸣》 CSSCI 北大核心 2021年第3期104-114,179,共12页
马克斯·韦伯将中国视为家产制官僚国家,而儒教则是官僚阶层的身份伦理,整个国家被视为皇帝的家产、官僚被视为家臣、人民被视为子民,由此出发必然导致以"私天下"理解"家天下",韦伯认为这种"私天下"... 马克斯·韦伯将中国视为家产制官僚国家,而儒教则是官僚阶层的身份伦理,整个国家被视为皇帝的家产、官僚被视为家臣、人民被视为子民,由此出发必然导致以"私天下"理解"家天下",韦伯认为这种"私天下"抵御着作为合理化必要环节的权限分划、专业化与切事精神,使中国难以走向现代。然而儒家"家天下"实为以"一家之治"达到"天下一家","一家之治"只是基于特定社会历史状况而采用的"治法",其中隐含的作为"治道"的"天下一家",才是儒家的秩序理想。儒学之所以提出尧舜之道,正是为了解除"天下一家"理念与"一家之治"现实基于历史而形成的捆绑。儒家的"天下一家"落实为"民胞物与"这种以家为原型的秩序,后者指向人与人之间的兄弟关系以及人与物的伙伴关系,这一秩序模型在现代利维坦不断扩张的状况下仍有其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克斯·韦伯 家产官僚制 家天下 天下一家 民胞物与
原文传递
“家世界”构成中的庭园价值——中国传统居家环境结构的“二元对立统一律”分析 被引量:6
7
作者 田银生 陶伟 《新建筑》 北大核心 2001年第5期15-17,共3页
中国传统居家环境是一种形式特殊的“家世界”,它的构成遵循二元对立统一律。庭园(或园林)的价值体现在它独特的生活劳动作用和精神调节作用方面,因而不可或缺。
关键词 居家环境 庭园 二元对立统一律
下载PDF
对中国历史上的第一个王朝的探讨 被引量:6
8
作者 刘文学 《黄河科技大学学报》 2009年第1期29-32,共4页
长期以来,夏王朝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王朝为学界所公认,但近些年来随着对史前文化研究的不断深入,尤其是考古界的重大发现,这一认知开始出现历史性突破,越来越多的学人认为黄帝王朝才是中国历史上的第一个王朝。其原因是黄帝王朝具有明... 长期以来,夏王朝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王朝为学界所公认,但近些年来随着对史前文化研究的不断深入,尤其是考古界的重大发现,这一认知开始出现历史性突破,越来越多的学人认为黄帝王朝才是中国历史上的第一个王朝。其原因是黄帝王朝具有明显的国家特征:有固定的国家疆域,有明确的国家标志,已出现家庭私有制、贫富差距和阶级对立,有较完备的国家管理体系和治国方略,已是家天下世袭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帝王朝 国家标志 等级社会 贫富差距 阶级对立 家天下
下载PDF
论影响青少年心理健康的环境要素 被引量:11
9
作者 陈慧平 《北京青年政治学院学报》 2006年第1期10-14,共5页
儿童的心理发展在少年期(12-14岁)和青春前期(14-18岁)处于关键阶段, 在这一阶段打造的心理素质从个体来讲决定着一个人事业的成败,从群体来讲关系着一个国家、一个社会的兴衰。近年来,青少年心理健康问题日益成为人们所关注的话题。从... 儿童的心理发展在少年期(12-14岁)和青春前期(14-18岁)处于关键阶段, 在这一阶段打造的心理素质从个体来讲决定着一个人事业的成败,从群体来讲关系着一个国家、一个社会的兴衰。近年来,青少年心理健康问题日益成为人们所关注的话题。从系统论的观点看,影响青少年心理健康的外部环境包括家庭、社会、学校以及心理教育和世界观等,其中世界观具有统摄作用。要解决青少年的心理问题就要对各种客观要素进行分析,认清各要素的重要性及其相互关系,了解其中存在的问题,从而有针对性地提高青少年的心理健康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青少年心理健康 家庭 社会 学校 世界观
下载PDF
中华文明的核心特征与“两个结合”的文化底蕴 被引量:3
10
作者 代生 《扬州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2023年第4期79-89,共11页
兼容并蓄、理性主义和家国天下是中华文明起源、形成与早期发展过程中的核心文化特征,是中华民族凝聚力、向心力产生的重要因素,推动了中华文化在多元的形态中走向“统一”,构成了中华文明的文化自信之源。这些文化基因既是价值取向,又... 兼容并蓄、理性主义和家国天下是中华文明起源、形成与早期发展过程中的核心文化特征,是中华民族凝聚力、向心力产生的重要因素,推动了中华文化在多元的形态中走向“统一”,构成了中华文明的文化自信之源。这些文化基因既是价值取向,又是思维方式,他们的精神内涵和开放性、包容性成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马克思主义之间的重要结合点,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具有高度契合性。在马克思主义指导下贯彻“两个结合”,需要不断地从中华五千年文明中汲取养分,更有力地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赓续并发展中华民族现代文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两个结合” 兼容并蓄 理性精神 家国天下 文化基因
下载PDF
“家人世界”:滇池沿岸宗教生活的语言形式 被引量:1
11
作者 朱晓阳 《社会》 北大核心 2023年第6期1-25,共25页
本文从“日常语言视角”讨论基层社会宗教生活中的语言形式。本文认为,直到最近的宗教人类学研究仍然没有触碰到与宗教/信仰生活有关的一个维度,即日常语言述说视角下的宗教/信仰生活。在田野中,我们常常遇到的是“说—做”一体,而非仅... 本文从“日常语言视角”讨论基层社会宗教生活中的语言形式。本文认为,直到最近的宗教人类学研究仍然没有触碰到与宗教/信仰生活有关的一个维度,即日常语言述说视角下的宗教/信仰生活。在田野中,我们常常遇到的是“说—做”一体,而非仅仅“做”宗教。虽然“做宗教”论也包含“说”(例如话语模式和灵验模式),但本文的“说”是与日常语言视角实在论有关的“言和行”以及“话与事”。这种基于日常语言视角的研究,不仅依赖于长期的田野观察,还需要有当代影音技术作为测度手段。从与宗教生活有关的日常谈话中,我们发现,地方话编织的是一个家人、亲属、乡亲或差序性的生活世界。本文将这种由日常言语编织的人—鬼—物的世界称为“家人世界”。当然,“家人世界”并不是指亲属关系意义上的实际存在,而是对日常交往言谈效果的概念化或表征化理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家人世界 日常语言视角 本体论转向 人类学
下载PDF
从“家国天下”到“社会媒介国家”:死亡政治的演化 被引量:2
12
作者 张昆 王创业 《新闻与传播评论》 CSSCI 2018年第2期17-27,共11页
中国人对死亡有着诸多忌讳,试图通过各种方式将死亡从私人领域隔离开来,但是权力并未因死亡而停止对死者和社会进行规训,不断地将死亡拉回到公共空间。古典时期,在"家国天下"的秩序下,权力分别从"实体"的制度、法... 中国人对死亡有着诸多忌讳,试图通过各种方式将死亡从私人领域隔离开来,但是权力并未因死亡而停止对死者和社会进行规训,不断地将死亡拉回到公共空间。古典时期,在"家国天下"的秩序下,权力分别从"实体"的制度、法律以及从"天命观"的伦理、道德层面进入死亡,将死亡政治化,使得死亡能够在公共领域堂而皇之地呈现。现代时期,"家国天下"的秩序被破除,民族国家的观念被引入后,社会与国家成为新的两极,媒介勾连起国家与社会之间的关系,尤其是在中国,演变出"社会媒介国家"这一新秩序。此时伦理、道德一极的死亡被科学话语、殡葬改革革除,而权力也开始从前台退场和隐藏,但权力又在媒介的遮掩下将死亡再次政治化并使死亡得以重返公共领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家国天下 社会媒介国家 死亡政治 公共领域
下载PDF
“异姓不王”的传统国宪规范及其悖论与破解 被引量:1
13
作者 吴欢 《南京大学法律评论》 CSSCI 2014年第2期25-45,共21页
传统政治哲学中“赐姓命氏”的实质就是授予治理权,“异姓”被视为“异德”,不得分享治理权.以西周初年宗法分封为标志,传统政治实践逐步确立了“异姓不王”的国宪规范,其精神实质是“家国一体”、“家国同构”的“家天下”理念,终极目... 传统政治哲学中“赐姓命氏”的实质就是授予治理权,“异姓”被视为“异德”,不得分享治理权.以西周初年宗法分封为标志,传统政治实践逐步确立了“异姓不王”的国宪规范,其精神实质是“家国一体”、“家国同构”的“家天下”理念,终极目的在于维护最高治理权独家垄断的治理秩序.不同朝代的治理者以不同方式对“异姓不王”加以重申和宣示,但基于特定政治局势也或多或少地有所突破,封异姓为王,从而形成了“异姓不王”的政治悖论.古代政治家和法律人运用政治法律智慧,通过一系列行为、制度和手段对这一悖论进行了破解,使华夏文化政治共同体在治理集团内部权力分肥这一重大问题上得以“安身立命”.“异姓不王”的政治悖论及其破解表明,传统国宪的实际运行会出现表达与实践相背离的悖论现象,但是这种悖论本身也构成了传统国宪的一部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异姓不王” “家天下”理念 国宪规范 治理权 传统中国国宪
下载PDF
“东海平原文明”猜想——基于对“现代人”的考古发现
14
作者 黄建钢 卜晗 《浙江海洋学院学报(人文科学版)》 2016年第2期8-14,共7页
据猜想,"东海平原文明"起码发生在40000—15000年前之间,是河姆渡文化和马岙文化的源头。那时的东海还是一个没有海水的平原,住在那里的来自非洲的"现代人"创造了非常灿烂的木器文明、母系文明和龙文明。后来由于... 据猜想,"东海平原文明"起码发生在40000—15000年前之间,是河姆渡文化和马岙文化的源头。那时的东海还是一个没有海水的平原,住在那里的来自非洲的"现代人"创造了非常灿烂的木器文明、母系文明和龙文明。后来由于东海海水上涨,他们的主体从东海平原迁徙到了蒙古高原。后又随着草原生态的恶化,他们的大部又分四个方向走下了蒙古高原从而走向了世界各地,形成了现在世界上60余亿人口的"一家人"局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现代人” 考古 东海平原文明 地球“一家亲”
下载PDF
云南小家庭 世界大市场——以“仰光洪盛祥”消费记录和民国“昆明市家庭生活情形调查”为例
15
作者 吴晓亮 《中国边疆史地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期86-92,149,共7页
本文以云南商号“仰光洪盛祥”账册记录为基础,兼与民国“昆明市家庭生活情形调查”相比照,以人们的生活消费支出为切入点探讨云南小家庭与世界市场的关系。认为20世纪30年代云南人的生活质量有明显提高,更重要的是云南人的生活与世... 本文以云南商号“仰光洪盛祥”账册记录为基础,兼与民国“昆明市家庭生活情形调查”相比照,以人们的生活消费支出为切入点探讨云南小家庭与世界市场的关系。认为20世纪30年代云南人的生活质量有明显提高,更重要的是云南人的生活与世界近代工业化的发展密切相关,是近代中国西南边疆地区经济与世界经济交往的一个例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仰光洪盛祥账册 城市家庭调查 云南人 近代工业 世界市场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