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抗条锈小滨麦易位系的鉴定 被引量:15
1
作者 陆文辉 林小虎 +3 位作者 李兴峰 王黎明 陈寅初 王洪刚 《作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期88-91,i002,共5页
从八倍体小滨麦与普通小麦杂种后代中筛选到一个农艺性状优良的抗条锈小滨麦种质系山农 0 0 96 ,细胞学观察结果表明其根尖细胞染色体 2n =4 2 ,花粉母细胞减数分裂中期Ⅰ (PMCMⅠ )染色体构型为 2n =2 1Ⅱ ;它与小麦亲本的杂种F1 PMCM... 从八倍体小滨麦与普通小麦杂种后代中筛选到一个农艺性状优良的抗条锈小滨麦种质系山农 0 0 96 ,细胞学观察结果表明其根尖细胞染色体 2n =4 2 ,花粉母细胞减数分裂中期Ⅰ (PMCMⅠ )染色体构型为 2n =2 1Ⅱ ;它与小麦亲本的杂种F1 PMCMⅠ染色体构型平均值为 2n =19Ⅱ +1Ⅳ。RAPD分析表明 :在 10 0个十聚体核苷酸随机引物中 ,有 3个引物在山农 0 0 96中扩增出滨麦草的特异DNA带 ,它们分别记为S2 4 1 2 50 、S38750 、S4 2 6 40 ,初步确定山农 0 0 96是一个小滨麦易位系。以滨麦基因组DNA为探针的荧光原位杂交结果进一步表明山农 0 0 96是小麦与滨麦的小片段易位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滨麦 易位系 细胞学 RAPD GISH
下载PDF
小黑麦×小滨麦后代1RS·1BL易位系的选育和鉴定 被引量:9
2
作者 李兴锋 刘树兵 +1 位作者 宋振巧 王洪刚 《遗传》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4期481-485,共5页
利用细胞学、染色体C分带和原位杂交方法,对八倍体小黑麦劲松49与八倍体小滨麦杂种后代选育的稳定遗传材料山农030 1进行了鉴定。染色体观察结果表明,山农030 1根尖染色体数目为42,花粉母细胞减数分裂中期I(PMCMI)染色体构型为2n=21Ⅱ... 利用细胞学、染色体C分带和原位杂交方法,对八倍体小黑麦劲松49与八倍体小滨麦杂种后代选育的稳定遗传材料山农030 1进行了鉴定。染色体观察结果表明,山农030 1根尖染色体数目为42,花粉母细胞减数分裂中期I(PMCMI)染色体构型为2n=21Ⅱ。分别以黑麦、滨麦草基因组DNA为探针进行原位杂交,表明山农030 1含有一对黑麦和小麦的整臂易位染色体,不含有来自滨麦草的遗传物质。染色体C分带结果进一步表明此材料为1RS·1BL易位系。接种鉴定表明,山农030 1对白粉病免疫。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黑麦 小滨麦 1RS·1BL易位系 原位杂交 C分带
下载PDF
小滨麦易位系山农0096抗条锈基因的微卫星标记和染色体定位 被引量:9
3
作者 王金平 王洪刚 +3 位作者 赵瑾 刘海燕 西廷业 高居荣 《分子植物育种》 CAS CSCD 2008年第3期475-479,共5页
从普通小麦品种烟农15与八倍体小滨麦杂交后代中选育的小滨麦种质系山农0096,综合性状优良,高抗条锈病,经鉴定为导入了滨麦草染色体的小片段易位系。通过抗性接种鉴定和遗传分析,推测山农0096的条锈病抗性由显性单基因控制,抗条锈病基... 从普通小麦品种烟农15与八倍体小滨麦杂交后代中选育的小滨麦种质系山农0096,综合性状优良,高抗条锈病,经鉴定为导入了滨麦草染色体的小片段易位系。通过抗性接种鉴定和遗传分析,推测山农0096的条锈病抗性由显性单基因控制,抗条锈病基因来源于滨麦草,暂将其表示为YrSn0096。利用F2分离群体分组法(BSA)对山农0096中的抗条锈病基因进行了微卫星标记分析,从1261对SSR引物中筛选出引物BARC236-4A能在滨麦草、八倍体小滨麦和山农0096中扩增出特异性DNA片段Xbarc236-4A255bp;利用该标记检测山农0096×辉县红F2群体的单株DNA,根据扩增带型,利用软件MAPMAKER3.0确定标记Xbarc236-4A与滨麦草抗条锈基因的遗传距离为5.0cM,并将该抗条锈病基因定位在4A染色体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滨麦 滨麦草 易位系 抗条锈病基因 微卫星标记
下载PDF
小黑麦×小滨麦三属杂种F_1小孢子发生和雄配子体发育的细胞学特点研究 被引量:7
4
作者 李兴锋 王洪刚 《西北植物学报》 CAS CSCD 2002年第4期766-770,T001,共6页
用压片法对八倍体小黑麦和八倍体小滨麦杂种 F1 的小孢子发生和雄配子体发育进行了细胞学观察。结果表明 :小黑麦 /小滨麦 F1 PMC MI染色体平均构型为 1 3.1 7 +2 0 .82 +0 .37 +0 .0 2 ,与其理论构型基本一致。在三属杂种 F1 减数分... 用压片法对八倍体小黑麦和八倍体小滨麦杂种 F1 的小孢子发生和雄配子体发育进行了细胞学观察。结果表明 :小黑麦 /小滨麦 F1 PMC MI染色体平均构型为 1 3.1 7 +2 0 .82 +0 .37 +0 .0 2 ,与其理论构型基本一致。在三属杂种 F1 减数分裂后期 可观察到较高频率的落后染色体 ;四分体时期的子细胞普遍具有微核 ;所形成的小孢子有部分能进行正常的有丝分裂 ,产生成熟的花粉 ,其成熟花粉的可育率为 44.1 %。在三属杂种 F1 的小孢子发生和雄配子体发育过程中 ,还观察到了一些特殊的细胞学现象 :在同一个细胞中的染色质活动不同步 ,小孢子发生对称的有丝分裂 ,四分体不能正常形成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黑麦×小滨麦三属杂种F1 小孢子发生 雄配子体发育 细胞学特点 八倍体小黑麦 八倍体小滨麦
下载PDF
利用细胞学和RAPD技术鉴定抗条锈病小滨麦易位系 被引量:2
5
作者 陆文辉 李兴峰 +5 位作者 陈寅初 穆培源 徐红军 韩新年 于芳祥 王洪刚 《麦类作物学报》 CAS CSCD 2004年第2期20-23,共4页
为了了解来自八倍体小滨麦与普通小麦杂种后代的小滨麦种质系山农0096的染色体构型和抗锈性,在农艺性状综合评价的基础上,对该系进行了细胞学和RAPD鉴定。结果表明,山农0096对条锈病免疫,其根尖细胞染色体数为2n=42,花粉母细胞减数分裂... 为了了解来自八倍体小滨麦与普通小麦杂种后代的小滨麦种质系山农0096的染色体构型和抗锈性,在农艺性状综合评价的基础上,对该系进行了细胞学和RAPD鉴定。结果表明,山农0096对条锈病免疫,其根尖细胞染色体数为2n=42,花粉母细胞减数分裂中期 (PMCMI)染色体构型为2n=21 ;与小麦亲本的杂种F1PMCMI染色体构型平均值为2n=19 +1 ;100个多聚体核苷酸随机引物中,有3个引物在山农0096中扩增出滨麦草的特异DNA带,它们分别记为S241250、S38750、S42640,初步确定山农0096是一个小滨麦易位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细胞学 RAPD技术 小滨麦 易位系 条锈病 抗性鉴定
下载PDF
八倍体小滨麦的形成及细胞遗传学研究 被引量:33
6
作者 傅杰 陈漱阳 张安静 《Acta Genetica Sinica》 SCIE CAS CSCD 1993年第4期317-323,共7页
通过普通小麦(AABBDD 2n=42)与滨麦(JJNN 2n=28)杂种幼胚培养,获得F_17株(ABDJN 2n=35)。用秋水仙碱处理分蘖节后,再用普通小麦回交得到11粒种子。幼胚培养后得到BC_1F_17株(AABBDDJN 2n=56)。经过连续自交选育至BC_1F_0代,获得3种穗型... 通过普通小麦(AABBDD 2n=42)与滨麦(JJNN 2n=28)杂种幼胚培养,获得F_17株(ABDJN 2n=35)。用秋水仙碱处理分蘖节后,再用普通小麦回交得到11粒种子。幼胚培养后得到BC_1F_17株(AABBDDJN 2n=56)。经过连续自交选育至BC_1F_0代,获得3种穗型的八倍体小滨麦(AABBDDJJ或AABBDDNN)。根尖细胞染色体数目为52—56。花粉母细胞减数分裂中期Ⅰ,2n=28Ⅱ的细胞占45.38—48.89%,染色体构型为1.69Ⅰ+27.07Ⅱ+0.06Ⅲ。株高89—105厘米;穗长13—16厘米;小花数96—108个;籽粒红色、大粒、不饱满,千粒重44.5—51克;自交和天然结实率分别为27.70—54.58%,49.48—58.63%;成熟期偏晚;耐寒耐旱;抗条锈、秆锈、叶锈、赤霉和白粉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滨麦 八倍体 小麦 细胞 遗传学
下载PDF
八倍体小滨麦与缺体小麦杂交的细胞遗传学研究 被引量:16
7
作者 傅杰 徐霞 +3 位作者 杨群慧 陈漱阳 张安静 侯文胜 《Acta Genetica Sinica》 SCIE CAS CSCD 1997年第4期350-357,共8页
八倍体小滨麦与缺体小麦杂交和回交,其后代BC1F1与F2相比较,染色体分离范围小,有利于41条染色体类型的分离,若用异源双单体附加作父本与缺体回交,41条染色体类型的分离率还会提高2倍左右;单体代换在自交世代的传递率... 八倍体小滨麦与缺体小麦杂交和回交,其后代BC1F1与F2相比较,染色体分离范围小,有利于41条染色体类型的分离,若用异源双单体附加作父本与缺体回交,41条染色体类型的分离率还会提高2倍左右;单体代换在自交世代的传递率为31.91%,二体代换的分离率为19.37%,异染色体的丢失率为29.34%;二体代换在自交世代的传递率为85.26%,异染色体的丢失率为9.21%;PMCMI染色体构型为20.76”+0.31’+0.03"+0.01””,相对紊乱系数为0.01,2n=21”的细胞占86.09%。选育的二体代换系,不同程度地表现出大穗、多花、优质、抗多种病害等滨麦的优良性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麦 八倍体小滨麦 缺体 小麦 细胞遗传学
下载PDF
八倍体小滨麦与普通小麦杂交后代的细胞遗传学研究 被引量:15
8
作者 傅杰 陈漱阳 +2 位作者 张安静 侯文胜 杨群慧 《Acta Genetica Sinica》 SCIE CAS CSCD 1996年第1期24-31,共8页
本文对八倍体小滨麦与普通小麦杂交后代的细胞遗传学及附加染色体的传递及丢失规律进行了研究和讨论。结果表明,BC1F1与F2相比较,染色体分离范围小,并且分离向染色体数目减少偏移,有利于43、44条染色体的分离;双单体附... 本文对八倍体小滨麦与普通小麦杂交后代的细胞遗传学及附加染色体的传递及丢失规律进行了研究和讨论。结果表明,BC1F1与F2相比较,染色体分离范围小,并且分离向染色体数目减少偏移,有利于43、44条染色体的分离;双单体附加和单体附加后代异染色体丢失严重,分别为65.79%和61.99%,双单体附加分离出单体附加占10.53%,单体附加的传递率为26.92%,单体附加后代分离出的二体附加为5.56%,二体附加自交世代中,异染色体的丢失率为29.03%,传递率为56.45%;PMCMI染色体构型为21.70Ⅱ+0.05Ⅰ+0.02Ⅲ+0.01Ⅳ,2n=22Ⅱ的细胞占88.96%。选育的附加系及具42条染色体的株系,不同程度地表现出大穗、大粒、优质、抗病等滨麦的优良性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八倍体小滨麦 小麦 杂种后代 细胞遗传学
下载PDF
八倍体小滨麦染色体组构成的分子细胞遗传学研究 被引量:12
9
作者 王献平 傅杰 +2 位作者 张相岐 景建康 文玉香 《Acta Botanica Sinica》 CSCD 2000年第6期582-586,共5页
应用基因组荧光原位杂交技术对 6种类型的八倍体小滨麦 (octoploidTritileymus)的染色体组构成进行了分子细胞遗传学分析。结果表明 ,6种八倍体小滨麦的体细胞染色体数目均为 2n =5 6。用滨麦 (Leymusmollis (Trin .)Hara) (染色体组为J... 应用基因组荧光原位杂交技术对 6种类型的八倍体小滨麦 (octoploidTritileymus)的染色体组构成进行了分子细胞遗传学分析。结果表明 ,6种八倍体小滨麦的体细胞染色体数目均为 2n =5 6。用滨麦 (Leymusmollis (Trin .)Hara) (染色体组为JJNN)DNA作探针进行原位杂交时 ,M842_4、M842_8、M842_12、M842_13和M842_16等 5种类型八倍体小滨麦的体细胞中都有 14条滨麦染色体 ,其染色体组成为 2n =5 6 =42Ta +14Lm (Ta =小麦染色体 ,Lm =滨麦染色体 )。M842_10中只有 12条滨麦染色体 ,其染色体组成为 2n =5 6 =44Ta +12Lm。用新麦草 (Psathyrostachysjuncea (Fisch .)Nevski) (染色体组为NN)DNA作探针进行原位杂交时 ,M842_4、M842_8、M842_10、M842_12和M842_16的结果与用滨麦DNA作探针的原位杂交结果相同。而M842_13只在 14条染色体上显示较弱的杂交信号 ,与小麦(TriticumaestivumL .)_灯芯偃麦草 (Agropyronjunceum (L .)Beauv .)双二倍体 (染色体组为AABBDDJJ)的原位杂交结果相似。由此推断 ,M842_4、M842_8、M842_12和M842_16的染色体组构成为AABBDDNN ,M842_10的染色体组构成为AABBDDNN +2Ta - 2Lm (N) ,而M842_13的染色体组构成为AABBDDJJ。还对八倍体小滨麦的应用价值和八倍体小滨麦中滨麦染色体的数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八倍体小滨麦 荧光原位杂交 染色体组构成 遗传
下载PDF
兼抗白粉和条锈病小滨麦种质系山农6343的细胞学和SSR鉴定 被引量:8
10
作者 王金平 王洪刚 《植物遗传资源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期46-50,共5页
利用抗性接种鉴定、细胞学和SSR分子标记技术相结合的方法,对从八倍体小滨麦和普通小麦烟农15杂种后代选育出的兼抗白粉病和条锈病的小滨麦种质系山农6343进行了鉴定。结果表明,山农6343的根尖细胞染色体数目2n=42,花粉母细胞减数分裂中... 利用抗性接种鉴定、细胞学和SSR分子标记技术相结合的方法,对从八倍体小滨麦和普通小麦烟农15杂种后代选育出的兼抗白粉病和条锈病的小滨麦种质系山农6343进行了鉴定。结果表明,山农6343的根尖细胞染色体数目2n=42,花粉母细胞减数分裂中期I(PMCMI)绝大多数细胞内可观察到21个二价体,平均染色体构型为2n=21Ⅱ,与普通小麦烟农15杂种F1的花粉母细胞内观察到2n=19Ⅱ+1Ⅳ的染色体构型,四价体出现频率为24.1%。利用SSR分子标记技术,在1283对SSR和EST-SSR引物中筛选出两对特异引物BARC236-4A和KSUM134,均能稳定地在山农6343中扩增出滨麦草的特异标记BARC236255和KSUM134245,且两个标记在小滨麦易位系山农0096中得到了验证。初步确定山农6343是一个小滨麦易位系。由于在目前已命名的小麦白粉病和条锈病抗性基因中尚未有来自滨麦草的,推测山农6343可能为新的白粉病和条锈病抗源,对小麦白粉病和条锈病的抗性遗传改良将具有重要的利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滨麦草 八倍体小滨麦 易位系 白粉病 条锈病
下载PDF
小滨麦易位系山农6343抗白粉病基因的分子标记定位 被引量:3
11
作者 徐金秋 何方 +4 位作者 崔法 亓晓蕾 余利 赵春华 王洪刚 《分子植物育种》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期86-91,共6页
本研究通过抗性接种鉴定对从普通小麦品种烟农15与八倍体小滨麦杂交后代中选育的抗白粉病小滨麦易位系山农6343的白粉病抗性遗传特点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山农6343的白粉病抗性由显性单基因控制,暂将其命名为PmSn6343(t);利用辉县红与山... 本研究通过抗性接种鉴定对从普通小麦品种烟农15与八倍体小滨麦杂交后代中选育的抗白粉病小滨麦易位系山农6343的白粉病抗性遗传特点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山农6343的白粉病抗性由显性单基因控制,暂将其命名为PmSn6343(t);利用辉县红与山农6343杂交构建了包含302个家系的F2分离群体,对其进行白粉病抗性基因分子标记的连锁分析和染色体定位。在分析的1980对SSR、EST-SSR和STS引物中,有403对基因组SSR引物可在亲本间揭示多态性差异,其中Wmc658和Barc122两个引物在优选小群体中可以扩增出多态性谱带;采用F2群体对两个标记进行连锁分析证明Wmc658和Barc122与山农6343抗白粉病基因PmSn6343(t)的连锁距离分别为3.4cM和5.4cM,并将抗白粉病基因定位在染色体2AL上。利用F2:3家系对两个标记进行验证,结果表明,两个标记是与白粉病抗性基因PmSn6343(t)连锁的可靠分子标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普通小麦 小滨麦易位系 山农6343 抗白粉病基因 分子标记定位
下载PDF
八倍体小滨麦与硬粒小麦杂交F_1的细胞遗传学研究 被引量:1
12
作者 赵继新 陈新宏 +3 位作者 武军 傅杰 陈良超 孙志刚 《西北农业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2期18-22,共5页
八倍体小滨麦(OctoploidTritileymus)与硬粒小麦(Triticumdurum)的杂交研究结果表明以八倍体小滨麦作母本,硬粒小麦作父本时,杂交结实率较高,平均为28.47%,而其反交结实率较低,平均仅为5.84%。杂种F1自交结实率极低,平均为1.11%;F1形态... 八倍体小滨麦(OctoploidTritileymus)与硬粒小麦(Triticumdurum)的杂交研究结果表明以八倍体小滨麦作母本,硬粒小麦作父本时,杂交结实率较高,平均为28.47%,而其反交结实率较低,平均仅为5.84%。杂种F1自交结实率极低,平均为1.11%;F1形态兼具硬粒小麦、普通小麦(Triticumaestivum)和滨麦(L.mollis)特性;杂种F1PMCMI染色体构型主要是14 +14 ,平均为13.51 +13.82 +0.14 +0.10 +0.02 ,普通小麦D染色体组与滨麦J、N染色体组配对频率分别为3.02%和3.57%,说明D组与J、N组间基本无同源关系。同时杂种F1PMC后期有落后染色体排列在赤道板上,末期和末期出现大量二分孢子、四分孢子带微核现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八倍体小滨麦 硬粒小麦 遗传学研究 细胞 普通小麦 杂交结实率 自交结实率 染色体构型 D染色体组 研究结果 杂种F1 平均 孢子带 末期 母本 父本 反交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