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23篇文章
< 1 2 7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用分子原位杂交(GISH)鉴定小麦-簇毛麦双倍体、附加系、代换系和易位系 被引量:62
1
作者 陈佩度 周波 +1 位作者 齐莉莉 刘大钧 《Acta Genetica Sinica》 SCIE CAS CSCD 1995年第5期380-386,共7页
用生物素标记的簇毛麦(Haynaldiavillosa)染色体组DNA(totalgenomicDNA)作探针,以普通小麦染色体组DNA作遮盖(用量1:200左右),进行有丝分裂中期和减数分裂中期I染色体的分子原位杂... 用生物素标记的簇毛麦(Haynaldiavillosa)染色体组DNA(totalgenomicDNA)作探针,以普通小麦染色体组DNA作遮盖(用量1:200左右),进行有丝分裂中期和减数分裂中期I染色体的分子原位杂交(GISH),经抗生物素蛋白-辣根过氧化物酶复合物(bio-streptavidin-horseradishperoxidase)和联苯胺四盐酸(DAB)检测显色后,小麦-簇毛麦双倍体、附加系、代换系和易位系中的簇毛麦染色体及染色体片段显棕色,与显浅蓝色的小麦染色体可明显区分。用GISH不仅可以检测导入小麦中的簇毛麦染色质,而且可以清楚地显示出易位染色体断裂点的确切位置。将GISH用于减数分裂期染色体配对分析,还可以清晰形象地显示出同源和非同源染色体之间的配对和分离情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麦 簇毛麦 分子原位杂交 易位系 代换系
下载PDF
导入小麦的外源染色体片段的准确鉴定及外源抗性基因的稳定性分析 被引量:25
2
作者 刘大钧 齐莉莉 +2 位作者 陈佩度 周波 张守中 《Acta Genetica Sinica》 SCIE CAS CSCD 1996年第1期18-23,共6页
用抗白粉病的普通小麦一簇毛麦6VS/6AL易位系与普通小麦品种扬麦5号、普通小麦一簇毛麦6V代换系和中国春6A双端二体以及6V代换系和6A双端二体配制了4个测交组合,分析了这4个杂交组合F1PMC’sMIC-分带的减... 用抗白粉病的普通小麦一簇毛麦6VS/6AL易位系与普通小麦品种扬麦5号、普通小麦一簇毛麦6V代换系和中国春6A双端二体以及6V代换系和6A双端二体配制了4个测交组合,分析了这4个杂交组合F1PMC’sMIC-分带的减数分裂构型。在(6VS/6AL易位系×扬麦5号)和(6VS/6AL易位系×6V代换系)的F1PMC’sMI,分别观察到由易位染色体与6A染色体和6V染色体配对形成的具有特定C-分带带型的棒状二价体,杂种中的棒状二价体数目高于各自亲本中的棒状二价体数。在(易位系×C.S.d.d.t6A)F1中,在87.9%的PMC中观察到由易位染色体长臂与6AL端体配对形成的异形二价体(tl”)。而在(6V代换系×C.S.d.d.t6A)F1中,96.68%的PMC具有两个单价端体(t’,t’)。该结果进一步证实易位涉及簇毛麦染色体6VS和小麦染色体6AL,易位断点靠近着丝粒。在减数分裂中,易位染色体的正常配对和分离,保证了6VS上白粉病抗性基因Pm21的正常传递,为这一新抗源在小麦育种中的应用奠定了细胞学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麦 抗性基因 外源染色体 染色体
下载PDF
小麦-大赖草易位系的RFLP分析 被引量:9
3
作者 王秀娥 陈佩度 +4 位作者 周波 袁建华 刘文轩 BikramS Gill 刘大钧 《Acta Genetica Sinica》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12期1142-1150,T001,共10页
利用辐射、花药培养及杀配子基因效应已创制出一系列小麦 -大赖草易位系。为在其中找出可能的纯合易位系、明确易位所涉及的相关染色体以及易位断裂点的确切位置 ,利用了已被定位于小麦 7个部分同源群染色体长、短两臂上的 67个探针进行... 利用辐射、花药培养及杀配子基因效应已创制出一系列小麦 -大赖草易位系。为在其中找出可能的纯合易位系、明确易位所涉及的相关染色体以及易位断裂点的确切位置 ,利用了已被定位于小麦 7个部分同源群染色体长、短两臂上的 67个探针进行了RFLP分析 ,结果鉴定出 3个纯合的易位系 :T1BL·7Lr#1S、T4BS·4BL - 7Lr#1S和T6AL·7Lr#1S。其中 ,易位系T1BL·7Lr #1S和T6AL·7Lr #1S中染色体 7Lr #1的断裂点位于标记MWG80 8和标记ABG476.1之间 ,而 1B和 6A染色体上的断裂点都在着丝粒附近。易位系T4BS·4BL - 7Lr#1S中染色体 7L #1的断裂点位于标记BCD349和标记CDO5 95之间 ,4B染色体断裂点则位于标记CDO5 4 1和标记PSR1 64之间的长臂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麦 大赖草 易位系 RFLP分析
下载PDF
组织培养与普通小麦异源易位系选育 被引量:14
4
作者 徐惠君 辛志勇 +2 位作者 刘四新 陈孝 杜丽璞 《Acta Genetica Sinica》 SCIE CAS CSCD 1996年第5期377-381,共5页
以中国春小麦品种中8601、澳大利亚栽培小麦品种Sunstar、Millewa作母本,与抗大麦黄矮病毒病(BarleyYellowDwarfVirus,简称BYDV)的小麦-中间偃麦草异附加系L1杂交,取杂种的幼胚和... 以中国春小麦品种中8601、澳大利亚栽培小麦品种Sunstar、Millewa作母本,与抗大麦黄矮病毒病(BarleyYellowDwarfVirus,简称BYDV)的小麦-中间偃麦草异附加系L1杂交,取杂种的幼胚和幼穗作离体培养,获得大量再生植株。经酶联免疫吸附分析(ELISA)、限制性内切酶长度多态性分析(RFLP)、染色体数目的检查和田间抗性鉴定,在再生植株回交后代中获得了抗BYDV的杂合易位株,经自交和花药培养纯合,选育出D1091、D1094、D1658、TC5、TC6、TC7等一批抗性稳定或基本稳定的普通小麦选系。以白黑麦6R二体附加系为抗源,与严重感染白粉病的陕7859杂交,经幼胚培养在再生植株回交后代中筛选到白粉病免疫的普通小麦杂合易位系。研究结果表明:在小麦远缘杂交中,组织培养可以作为导入外源基因产生易位的手段之一加以利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麦 组织培养 易位系 异源易位系
下载PDF
辐射选育小麦易位系的研究 被引量:15
5
作者 孙光祖 陈义纯 +4 位作者 张月学 尚志敏 王广金 阎文义 唐凤兰 《核农学报》 CAS CSCD 1990年第1期1-6,共6页
辐射处理六倍体小黑麦黑杂266×普通小麦克79F3-392的F0种子,通过一定的选育程序,选出了龙辐麦4号,龙辐10946和龙辐10877 3个易位系,经Giemsa-C带技术鉴定,其易位形式分别为6BS/6RL,2AS/2RL和7RL/7AL。酯酶同工酶和过氧化物同工酶... 辐射处理六倍体小黑麦黑杂266×普通小麦克79F3-392的F0种子,通过一定的选育程序,选出了龙辐麦4号,龙辐10946和龙辐10877 3个易位系,经Giemsa-C带技术鉴定,其易位形式分别为6BS/6RL,2AS/2RL和7RL/7AL。酯酶同工酶和过氧化物同工酶的分析表明,3个易位系和黑杂266具有共同的特征酶带。试验证明,3个易位系具备双亲的优良特征特性,其中龙辐麦4号已由黑龙江省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推广种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麦 育种 辐射 易位系
下载PDF
抗BYDV小麦—中间偃麦草易位系α-淀粉酶2同工酶的研究 被引量:13
6
作者 陈孝 辛志勇 +4 位作者 肖世和 林志珊 徐惠君 杜丽璞 钱幼婷 《作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8年第1期16-20,共5页
对抗大麦黄矮病毒病的普通小麦—中间偃麦草易位系F94631和F94885-2进行抗性和α-淀粉酶2同工酶电泳图谱的研究,证明抗性基因和控制α-淀粉酶2形成的结构基因α-Amy-Ag^i2(α-Amy—X2)均位于中间偃麦草第7组染色体(7Ai-1或7X)长臂上.这... 对抗大麦黄矮病毒病的普通小麦—中间偃麦草易位系F94631和F94885-2进行抗性和α-淀粉酶2同工酶电泳图谱的研究,证明抗性基因和控制α-淀粉酶2形成的结构基因α-Amy-Ag^i2(α-Amy—X2)均位于中间偃麦草第7组染色体(7Ai-1或7X)长臂上.这两个基因都呈显性遗传.α-Amy-X2控制形成二条α-淀粉酶2特异酶带,可认为是7Ai—1长臂的生化标记.经BYDV抗性和α-淀粉酶2遗传分析,推断这两个基因位点相距为约29.4个遗传单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偃麦草 大麦黄矮病毒病 淀粉酶 易位系 重组率
下载PDF
几个具黑麦遗传物质的小麦材料的遗传分析 被引量:8
7
作者 舒焕麟 杨足君 李光蓉 《四川农业大学学报》 CSCD 2000年第3期223-227,共5页
运用种子贮藏蛋白电泳分析、染色体C -带和SSR标记分析鉴定了来源于小麦 -异源杂交回交组合Curren cy/小偃 6号 / /川育 12号 / 3/A30 2的NR98117- 9S等 3个小麦材料的染色体组成。这 3个小麦材料是 1R/ 1D代换系并可能分别伴有 1DS或 ... 运用种子贮藏蛋白电泳分析、染色体C -带和SSR标记分析鉴定了来源于小麦 -异源杂交回交组合Curren cy/小偃 6号 / /川育 12号 / 3/A30 2的NR98117- 9S等 3个小麦材料的染色体组成。这 3个小麦材料是 1R/ 1D代换系并可能分别伴有 1DS或 3RS的小片段插入未知染色体的遗传变异。SDS -PAGE分析发现 ,这 3个小麦材料都具有 2条来自 6x小黑麦Currency的罕见的HMW -GS带 ,可能受 1R上的基因控制。文中还对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麦 染色体C-带 代换系 易位系 遗传分析
下载PDF
Mapping of a BYDV resistance gene from Thinopyrum intermedium in wheat background by molecular markers 被引量:15
8
作者 张增艳 辛志勇 +3 位作者 马有志 陈孝 徐琼芳 林志珊 《Science China(Life Sciences)》 SCIE CAS 1999年第6期663-668,673,共7页
The wheat line H960642 is a homozygous wheat-Thinopyrum intermedium translocation line with resistance to BYDV by genomie in situ hybridization (GISH) and RFLP analysis. The genomie DNA of Th. intermedium was used as ... The wheat line H960642 is a homozygous wheat-Thinopyrum intermedium translocation line with resistance to BYDV by genomie in situ hybridization (GISH) and RFLP analysis. The genomie DNA of Th. intermedium was used as a probe, and eonunon wheat genomie DNA as a blocking in GISH experiment. The results showed that the chromosome segments of Th. intermedium were transferred to the distal end of a pair of wheat chromosomes. RFLP analysis indicated that the transloeation line H960642 is a T7DS·7DL-7XL translocation by using 8 probes mapped on the homoeologous group 7 in wheat. The tranalocation breakpoint is located between Xpsr680 and Xpsr965 about 90—99 cM from the centromere. The RFLP markers psr680 and psr687 were closoly linked with the BYDV resistance gene. The gene is located on the distal end of 7XL around Xpsr680 and Xpsr687. 展开更多
关键词 BYDV Thinopyrum intermedium translocation line GISH RFLP.
原文传递
结球甘蓝相对于大白菜连锁群特异InDel标记的建立及应用 被引量:18
9
作者 朱东旭 王彦华 +4 位作者 赵建军 刘博 李晓峰 轩淑欣 申书兴 《园艺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8期1699-1706,共8页
以4个大白菜品种和4个结球甘蓝品种为试材,对位于芸薹属结球甘蓝C基因组9个连锁群的458个InDel标记进行PCR筛选,筛选出286个结球甘蓝相对于大白菜的特异InDel标记,其中位于C01连锁群31个,C02连锁群45个,C03连锁群54个,C04连锁群24个,C0... 以4个大白菜品种和4个结球甘蓝品种为试材,对位于芸薹属结球甘蓝C基因组9个连锁群的458个InDel标记进行PCR筛选,筛选出286个结球甘蓝相对于大白菜的特异InDel标记,其中位于C01连锁群31个,C02连锁群45个,C03连锁群54个,C04连锁群24个,C05连锁群22个,C06连锁群20个,C07连锁群32个,C08连锁群34个,C09连锁群24个。利用结球甘蓝C02连锁群特异InDel标记对实验室创建的大白菜—结球甘蓝易位系自交后代进行了初步鉴定,明确了外源甘蓝染色体片段的物理位置在18 096 729~18 786 494 bp之间的689 764 bp区域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白菜 结球甘蓝 INDEL标记 易位系 连锁群
原文传递
抗条锈小滨麦易位系的鉴定 被引量:15
10
作者 陆文辉 林小虎 +3 位作者 李兴峰 王黎明 陈寅初 王洪刚 《作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期88-91,i002,共5页
从八倍体小滨麦与普通小麦杂种后代中筛选到一个农艺性状优良的抗条锈小滨麦种质系山农 0 0 96 ,细胞学观察结果表明其根尖细胞染色体 2n =4 2 ,花粉母细胞减数分裂中期Ⅰ (PMCMⅠ )染色体构型为 2n =2 1Ⅱ ;它与小麦亲本的杂种F1 PMCM... 从八倍体小滨麦与普通小麦杂种后代中筛选到一个农艺性状优良的抗条锈小滨麦种质系山农 0 0 96 ,细胞学观察结果表明其根尖细胞染色体 2n =4 2 ,花粉母细胞减数分裂中期Ⅰ (PMCMⅠ )染色体构型为 2n =2 1Ⅱ ;它与小麦亲本的杂种F1 PMCMⅠ染色体构型平均值为 2n =19Ⅱ +1Ⅳ。RAPD分析表明 :在 10 0个十聚体核苷酸随机引物中 ,有 3个引物在山农 0 0 96中扩增出滨麦草的特异DNA带 ,它们分别记为S2 4 1 2 50 、S38750 、S4 2 6 40 ,初步确定山农 0 0 96是一个小滨麦易位系。以滨麦基因组DNA为探针的荧光原位杂交结果进一步表明山农 0 0 96是小麦与滨麦的小片段易位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滨麦 易位系 细胞学 RAPD GISH
下载PDF
用顺序GISH-FISH技术鉴定小麦-中间偃麦草小片段易位系 被引量:9
11
作者 刘道峰 王献平 +1 位作者 景建康 张相岐 《Acta Genetica Sinica》 SCIE CAS CSCD 2000年第10期878-882,T001,共6页
利用顺序基因组-重复序列荧光原位杂交技术对1个来自中3不育系和普通小麦恢75杂种后代稳定株系H96276-2的染色体组成进行了分析。以中间偃麦草(Agropyron intermedium)基因组DNA为探针的荧光原... 利用顺序基因组-重复序列荧光原位杂交技术对1个来自中3不育系和普通小麦恢75杂种后代稳定株系H96276-2的染色体组成进行了分析。以中间偃麦草(Agropyron intermedium)基因组DNA为探针的荧光原位杂交结果表明,H96276-2的体细胞中有42条染色体,包括20对小麦染色体和1对小麦-中间偃麦草易位染色体,中间偃麦草染色体的易位片段位于1对小麦染色体的端部。进而用重复序列探针 pSc119进行第 2次荧光原位杂交,证明 H96276-2中的中间偃麦草染色体易位片段位于小麦2B染色体的短臂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麦 中间偃麦草 易位系 顺序GISH-FISH
下载PDF
DEVELOPMENT OF COMMON WHEAT GERM-PLASM RESISTANT TO BARLEY YELLOW DWARF VIRUS BY BIOTECHNOLOGY 被引量:13
12
作者 辛志勇 徐惠君 +8 位作者 陈孝 林志珊 周广和 钱幼亭 成卓敏 P. J. LARKIN P. BANKS R. APPELS B. GLARKE AND R. I. S. BRETTELL 《Science China Chemistry》 SCIE EI CAS 1991年第9期1055-1062,共8页
Barley yellow dwarf virus (BYDV) is one of the most serious wheat diseases in China. So far no resistance has been described in common wheat. A certain level of BYDV resistance was found in thirteen Triticeae species.... Barley yellow dwarf virus (BYDV) is one of the most serious wheat diseases in China. So far no resistance has been described in common wheat. A certain level of BYDV resistance was found in thirteen Triticeae species. Thinopyrum intermedium, two octoploids derived from TH. intermedium/wheat, Zhong 4 awnless and TAF46, and one disomic addition line, L1 derived from TAF46, showed good resistance to BYDV by enzyme linked immunosorbent assay (ELISA). Two wheat/TA. intermedium translocation lines, CPI 119880 and CPI 119899, showing good BYDV resistance were developed from L1 by using both CSph mutant and tissue culture. It is found that their BYDV resistance was controlled by a single dominant gene. Two cDNA probes pEleAcc3 and pPJN8 (E1-T1) were screened for detecting Th. intermedium DNA in wheat background. A specific band for the DNA of Th. intermedium and its derivatives was found in Southern hybridization. It is also possible to determine the size of the alien segment by comparing the relative density of the specific band. Therefore, this can be used as a marker to identify the BYDV resistance in wheat breeding program. 展开更多
关键词 wheat YELLOW DWARF VIRUS BARLEY YELLOW DWARF VIRUS Thinopyrum intermedium addition line translocation line cDNA probe.
原文传递
应用FISH技术鉴定一个小冰麦易位系 被引量:6
13
作者 韩方普 何孟元 +4 位作者 卜秀玲 黄百渠 郝水 马有志 辛志勇 《Acta Botanica Sinica》 CSCD 1998年第6期500-502,共3页
以生物素(biotin16dUTP)标记的天蓝冰草(Agropyronintermedium(Host)P.B.=Elytrigiaintermedia(Host)Nevski=Thinopyruminterme... 以生物素(biotin16dUTP)标记的天蓝冰草(Agropyronintermedium(Host)P.B.=Elytrigiaintermedia(Host)Nevski=Thinopyrumintermedium(Host)BarkworthandDewey)染色体组DNA为探针,普通小麦(TriticumaestivumL.)“中国春”DNA为封闭,用荧光原位杂交(FISH)技术对小冰麦33号进行检测。结果表明:在一对染色体的端部显现出绿色荧光,这说明小冰麦33号携带外源基因的冰草染色体片段位于小麦染色体端部,而且易位的染色体片段是较小的。从DNA水平直接证明小冰麦33是一个冰草染色体片段易位到小麦染色体端部的易位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麦 天蓝冰草 易位系 荧光原位杂交
下载PDF
小麦—黑麦代换系间杂交后代染色体易位的研究 被引量:10
14
作者 苑泽宁 徐香玲 李集临 《植物研究》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2期223-225,T012,共4页
主要利用小麦—黑麦 5R/5A二体代换系与 6R/6A二体代换系杂交 ,在其杂种自交F3中未利用辐射、杀配子染色体、Ph基因等方法 ,鉴定出易位系 ,同时 ,首次观察到有丝分裂中的染色体断裂现象。发现在小麦遗传中 ,没对Ph基因进行特殊处理的情... 主要利用小麦—黑麦 5R/5A二体代换系与 6R/6A二体代换系杂交 ,在其杂种自交F3中未利用辐射、杀配子染色体、Ph基因等方法 ,鉴定出易位系 ,同时 ,首次观察到有丝分裂中的染色体断裂现象。发现在小麦遗传中 ,没对Ph基因进行特殊处理的情况下 ,小麦同祖染色体间可能发生部分同源配对并交换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麦 代换系 易位系 染色体断片 遗传 黑麦
下载PDF
单体异附加系花药培养创制小麦-中间偃麦草纯合易位系 被引量:6
15
作者 李瑞芬 赵茂林 +1 位作者 张敬原 杨海涛 《西北植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期28-32,共5页
利用单体异附加系花药培养细胞工程途径,诱导小麦与中间偃麦草发生染色体易位,通过细胞学分析、荧光原位杂交(F ISH)和SSR鉴定出纯合易位系.研究结果表明,经单体异附加系花药培养创制出1个小麦-中间偃麦草纯合易位系99-803;其花粉母细胞... 利用单体异附加系花药培养细胞工程途径,诱导小麦与中间偃麦草发生染色体易位,通过细胞学分析、荧光原位杂交(F ISH)和SSR鉴定出纯合易位系.研究结果表明,经单体异附加系花药培养创制出1个小麦-中间偃麦草纯合易位系99-803;其花粉母细胞(PM C s)减数分裂中期I染色体构型为18.42个环状二价体+2.57个棒状二价体+0.01个单价体;中间偃麦草的7A i-1染色体与小麦7A或7B染色体发生了非罗伯逊易位,且中间偃麦草易位片段较小;通过该途径获得纯合易位系的频率约为2%.以上结果表明,单体异附加系花药培养是一条向小麦转移异源染色体小片段(基因)的快速高效途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单体异附加系 易位系 中间偃麦草 荧光原位杂交 微卫星标记
下载PDF
普通小麦×大麦杂种后代细胞遗传学研究 被引量:8
16
作者 刘翠云 刘淑惠 +2 位作者 阎正禄 何一喆 陈新宏 《西北植物学报》 CAS CSCD 1997年第4期499-504,共6页
普通小麦×大麦杂种与普通小麦回交,产生了具有普通小麦细胞质带有部分大麦细胞核的普通小麦-大麦属间杂种后代。对其连续多年套袋自交、测交、细胞学鉴定和定向选择,从自交后代群体中筛选出一部分异附加系、异代换系和易位系等... 普通小麦×大麦杂种与普通小麦回交,产生了具有普通小麦细胞质带有部分大麦细胞核的普通小麦-大麦属间杂种后代。对其连续多年套袋自交、测交、细胞学鉴定和定向选择,从自交后代群体中筛选出一部分异附加系、异代换系和易位系等具有大麦某些特性的小麦新类型,并系统地对单体和二体附加系自交后代染色体的分离行为作了遗传分析。结果表明:2n=43的单体附加植株白交分离出单体附加的频率为25.6%,二体附加的频率为1.2%;2n=44的二体附加株自交分离出单体附加的频率为29.9%。二体附加的频率为50.3%,占分离出的2n=44附加株的88.4%;2n=44的二体附加系植株自交附加染色体的传递率明显高于2n=43的单体附加,相对易于保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普通小麦 大麦 杂种 细胞遗传学
下载PDF
小滨麦易位系山农0096抗条锈基因的微卫星标记和染色体定位 被引量:9
17
作者 王金平 王洪刚 +3 位作者 赵瑾 刘海燕 西廷业 高居荣 《分子植物育种》 CAS CSCD 2008年第3期475-479,共5页
从普通小麦品种烟农15与八倍体小滨麦杂交后代中选育的小滨麦种质系山农0096,综合性状优良,高抗条锈病,经鉴定为导入了滨麦草染色体的小片段易位系。通过抗性接种鉴定和遗传分析,推测山农0096的条锈病抗性由显性单基因控制,抗条锈病基... 从普通小麦品种烟农15与八倍体小滨麦杂交后代中选育的小滨麦种质系山农0096,综合性状优良,高抗条锈病,经鉴定为导入了滨麦草染色体的小片段易位系。通过抗性接种鉴定和遗传分析,推测山农0096的条锈病抗性由显性单基因控制,抗条锈病基因来源于滨麦草,暂将其表示为YrSn0096。利用F2分离群体分组法(BSA)对山农0096中的抗条锈病基因进行了微卫星标记分析,从1261对SSR引物中筛选出引物BARC236-4A能在滨麦草、八倍体小滨麦和山农0096中扩增出特异性DNA片段Xbarc236-4A255bp;利用该标记检测山农0096×辉县红F2群体的单株DNA,根据扩增带型,利用软件MAPMAKER3.0确定标记Xbarc236-4A与滨麦草抗条锈基因的遗传距离为5.0cM,并将该抗条锈病基因定位在4A染色体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滨麦 滨麦草 易位系 抗条锈病基因 微卫星标记
下载PDF
小麦--黑麦易位系的研究 被引量:7
18
作者 丁海燕 于永忠 +3 位作者 陈霞 邢璐璐 张海涛 李集临 《植物研究》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期86-90,共5页
为了创制在小麦生产上有经济价值和在小麦育种中有利用价值的小麦—黑麦易位系,用小麦—黑麦代换系5R/5A与6R/6A杂交,在杂种后代中选择带有某些黑麦性状的普通小麦类型植株,并按性状继代选择直至稳定为止,至F6代共选出9个品系即6-26、06... 为了创制在小麦生产上有经济价值和在小麦育种中有利用价值的小麦—黑麦易位系,用小麦—黑麦代换系5R/5A与6R/6A杂交,在杂种后代中选择带有某些黑麦性状的普通小麦类型植株,并按性状继代选择直至稳定为止,至F6代共选出9个品系即6-26、06-60-11、06-6-24、06-6-15、06-6-35、6-34、6-28、06-6-17、06-6-14。本文对这9个品系及其亲本进行了田间观察和遗传分析,结果表明:它们田间表现生长整齐一致、遗传稳定、育性正常,具有大穗、多小穗、多分蘖、抗病、抗旱等优良性状;选择分布在黑麦5R和6R染色体上的微卫星引物共20对,结果表明引物SCM268在6-26、06-60-11、06-6-15、06-6-35、6-34、6-28、06-6-17、06-6-14这8个品系中扩增出黑麦特异产物,初步确定这8个品系是易位系,是有经济价值和利用价值的遗传材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麦 黑麦 代换系 杂交 易位系 SSR
下载PDF
小麦背景中黑麦1R染色体的遗传变异 被引量:5
19
作者 王二明 景健康 +1 位作者 文玉香 胡含 《Acta Genetica Sinica》 SCIE CAS CSCD 1997年第1期42-49,共8页
运用细胞遗传学方法鉴定了来源于中国春×M27(1R/1D代换系)的花粉植株和F2单株染色体组成。发现7个花粉植株中出现7种染色体组成变异类型,每株呈现一类变异;而27个F2单株中,存在11种染色体组成变异类型,变... 运用细胞遗传学方法鉴定了来源于中国春×M27(1R/1D代换系)的花粉植株和F2单株染色体组成。发现7个花粉植株中出现7种染色体组成变异类型,每株呈现一类变异;而27个F2单株中,存在11种染色体组成变异类型,变异频率仅为37.0%,低于花粉植株。花粉植株群体中,观察到一个能稳定向后代传递的小麦/1R小片段易位,但F2群体中未检测到小麦/黑麦易位。表明常规染色体工程结合花药培养是有计划、有目的实现异源染色体小片段向小麦转移的简便、高效、快速途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IR染色体 遗传变异 小麦 黑麦
下载PDF
利用小孢子培养创建大白菜—结球甘蓝易位系 被引量:8
20
作者 胡永霞 李晓峰 +2 位作者 轩淑欣 申书兴 王彦华 《园艺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7期1361-1368,共8页
为创建大白菜—结球甘蓝易位系,以大白菜—结球甘蓝3号单体异附加系(AA+C3)为试材,进行了游离小孢子培养,利用结球甘蓝C02连锁群相对于大白菜的特异InDel标记对获得的小孢子植株进行鉴定,从17个小孢子植株中筛选出1个具有结球甘蓝特异... 为创建大白菜—结球甘蓝易位系,以大白菜—结球甘蓝3号单体异附加系(AA+C3)为试材,进行了游离小孢子培养,利用结球甘蓝C02连锁群相对于大白菜的特异InDel标记对获得的小孢子植株进行鉴定,从17个小孢子植株中筛选出1个具有结球甘蓝特异条带的植株。通过对InDel标记的加密设计,明确了该植株中外源甘蓝片段的大小为1.03 Mb。利用大白菜A基因组10个连锁群上均匀分布的100个InDel标记对其进行分子鉴定,初步确定了该植株中甘蓝染色体片段位于大白菜5号染色体上。花粉母细胞减数分裂观察结果显示,该植株染色体数为20条,为添加结球甘蓝3号染色体片段的大白菜—结球甘蓝易位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白菜 结球甘蓝 小孢子培养 易位系 INDEL标记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2 7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