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5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延续护理在人工髋关节置换术后康复效果的评价研究 被引量:20
1
作者 史凌云 陈莹 杨益 《新疆医科大学学报》 CAS 2017年第10期1362-1364,1367,共4页
目的探讨延续护理对全髋关节置换术(THR)后患者髋关节功能康复的影响。方法选择2015年2月-2016年11月在新疆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关节外科接受THR术治疗的患者84例,男性46例,平均年龄(54.12±7.96)岁,女性38例,平均年龄(53.68±... 目的探讨延续护理对全髋关节置换术(THR)后患者髋关节功能康复的影响。方法选择2015年2月-2016年11月在新疆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关节外科接受THR术治疗的患者84例,男性46例,平均年龄(54.12±7.96)岁,女性38例,平均年龄(53.68±8.13)岁。随机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42例。住院期间,2组患者统一采用相同的常规治疗及护理方法;出院后,对照组患者不进行任何干预,观察组患者实施延续护理措施。比较2组患者出院时、出院3个月后和出院6个月后的Harris髋关节功能评分和Barthel指数评分,评价2组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率。结果出院时,观察组和对照组患者Harris髋关节功能评分分别为(43.85±7.07)、(42.12±7.48)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Barthel指数评分分别为(35.34±10.69)、(36.06±10.04)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出院3个月后,观察组和对照组患者Harris髋关节功能评分分别为(58.76±8.64)、(54.69±8.78)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Barthel指数评分分别为(71.22±9.89)、(62.89±10.25)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出院6个月后,观察组和对照组患者Harris髋关节功能评分分别为(77.09±10.15)、(70.67±9.87)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Barthel指数评分分别为(85.59±9.72)、(78.24±7.87)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并发症发生率观察组患者(0%)低于对照组(9.5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全髋关节置换术后的延续护理,可有效促进患者在术后髋关节功能的康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延续护理 全髋关节置换术 髋关节功能 康复
下载PDF
全髋关节置换术治疗先天性髋关节发育不良 被引量:12
2
作者 韩铭 王式鲁 +2 位作者 董建文 张世华 毕荣修 《中国矫形外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3期193-194,共2页
目的:探讨全髋关节置换治疗成人先天性髋关节发育不良的手术方法和疗效.方法:对25例28髋成人先天性髋关节发育不良继发骨性关节炎患者行全髋关节置换术.结果:刀口均Ⅰ期愈合.经13个月~6年,平均27个月随访,Harris评分87分(术前46分),优... 目的:探讨全髋关节置换治疗成人先天性髋关节发育不良的手术方法和疗效.方法:对25例28髋成人先天性髋关节发育不良继发骨性关节炎患者行全髋关节置换术.结果:刀口均Ⅰ期愈合.经13个月~6年,平均27个月随访,Harris评分87分(术前46分),优5髋、良19髋、中4髋,优良率为85.7%.结论:全髋关节置换术是治疗成人先天性髋关节发育不良继发骨性关节炎的有效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髋关节发育不良 全髋关节置换术 治疗 骨性关节炎
下载PDF
全髋关节置换术后髋关节疼痛99例临床分析 被引量:10
3
作者 曲连军 张满江 +2 位作者 吴东辉 刘英军 李成秀 《吉林医学》 CAS 2002年第6期339-341,共3页
目的 :分析全髋关节置换术后髋关节疼痛与关节假体松动的关系。方法 :自 1991年 8月至 2 0 0 1年 4月 11年期间我院行全髋关节置换术 132例病人 ,共计 137髋。失访 31例 ,2例高龄病人死于与手术无关内科疾病。剩余 99例病人 (10 2髋 )... 目的 :分析全髋关节置换术后髋关节疼痛与关节假体松动的关系。方法 :自 1991年 8月至 2 0 0 1年 4月 11年期间我院行全髋关节置换术 132例病人 ,共计 137髋。失访 31例 ,2例高龄病人死于与手术无关内科疾病。剩余 99例病人 (10 2髋 )年龄范围 :35岁~ 78岁 ,平均年龄 6 1 5岁。平均随访时间 6 9年。髋关节疼痛分为轻、中、重三度。将 99例病人 10 2髋分为无松动、X线松动、临床松动三组进行全髋置换术后髋关节疼痛的分析。结果 :X线松动组与无松动组之间髋关节疼痛发生率无显著差异 (P >0 0 5 ) ,临床松动组与无松动组及X线松动组之间髋关节疼痛发生率有显著差异 (P <0 0 5 )。且髋关节疼痛程度与假体松动程度成正相关。由于假体松动而导致的髋关节疼痛占疼痛髋关节总数的 5 8 6 %。结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临床分析 髋关节疼痛 假体松动 全髋关节置换
下载PDF
金属对金属大直径股骨头全髋关节置换术的近期疗效观察 被引量:10
4
作者 肖宝钧 杨述华 +3 位作者 傅德皓 冯勇 郜勇 夏天 《中国骨与关节外科》 2009年第2期100-104,共5页
目的探讨金属对金属大直径股骨头全髋关节置换术(total hip replacement,THR)的近期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06年3月至2008年8月行金属对金属大直径股骨头THR 16例19髋,男10例12髋,女6例7髋;年龄30~69岁,平均46岁;左侧7髋,右侧12髋;股... 目的探讨金属对金属大直径股骨头全髋关节置换术(total hip replacement,THR)的近期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06年3月至2008年8月行金属对金属大直径股骨头THR 16例19髋,男10例12髋,女6例7髋;年龄30~69岁,平均46岁;左侧7髋,右侧12髋;股骨头坏死5例6髋,强直性脊柱炎髋关节病变3例4髋,股骨颈骨折4例4髋,类风湿关节炎2例3髋,髋臼发育不良继发骨关节炎2例2髋。手术均采用后外侧入路,切口长9~13 cm,平均11.7 cm;髋臼假体全部用小厚度的金属臼杯,金属股骨头假体直径48~56 mm。结果16例患者随访时间6.3~10.9个月,平均8.7个月。术中无一例出现骨折、神经麻痹、血管损伤等并发症,术后亦未发生脱位、假体松动及深静脉血栓等并发症,所有患者下肢长度的差异<5 mm。Harris评分由术前的32~55分,平均(43.6±6.8)分提高至术后随访时的76~96分,平均(90.7±11.9)分;髋关节活动度(range of motion,ROM)中屈曲由术前平均87.5°±11.7°提高至术后平均109.8°±19.2°,外展由术前平均22.7°±3.4°提高至术后平均39.7°±4.9°,内收由术前平均13.2°±1.9°提高至术后平均23.5°±3.7°,内旋由术前平均2.1°±0.7°提高至术后平均21.4°±3.2°,外旋由术前平均27.6°±4.1°提高至术后平均54.3°±8.6°。结论采用金属对金属大直径股骨头THR治疗股骨头坏死、强直性脊柱炎导致的髋关节炎、类风湿关节炎和髋臼发育不良的年轻或较大活动量的患者近期疗效良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全髋关节置换术(thr) 大直径股骨头 金属对金属 脱位
下载PDF
全髋关节置换术后脱位的原因分析及防治 被引量:9
5
作者 张志 张飞 张霄雁 《中国现代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期94-96,共3页
目的探讨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后脱位的原因及防治。方法回顾分析2000年3月至2008年12月9例THA术后脱位患者的术前病因、脱位原因、治疗经过及术后预防再次脱位采取的措施。结果共9例患者于住院期间发生脱位,脱位的发生率为3.1%,脱位均发... 目的探讨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后脱位的原因及防治。方法回顾分析2000年3月至2008年12月9例THA术后脱位患者的术前病因、脱位原因、治疗经过及术后预防再次脱位采取的措施。结果共9例患者于住院期间发生脱位,脱位的发生率为3.1%,脱位均发生于改变体位时。髋关节术后X线片提示髋臼及股骨假体位置良好。采用闭合复位及下肢制动的方法,有3例患者在住院期间再次发生脱位,所有患者出院后至随访时未再发生脱位。结论髋关节周围软组织失衡、患肢主动或被动活动范围过大、假体安装位置不当是脱位的常见原因;脱位后大多数患者可通过麻醉下行闭合复位治疗,少数假体位置不当且稳定实验呈阳性者应考虑手术翻修;术前和术后对患者进行有关THA的康复知识教育是预防脱位的重要措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髋关节 全髋关节置换 脱位
下载PDF
空心加压螺纹钉内固定与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治疗股骨颈骨折的疗效分析 被引量:8
6
作者 李源 王延生 段修武 《中国实用医药》 2012年第13期30-31,共2页
目的比较空心加压螺纹钉与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治疗老年股骨颈骨折的疗效。方法将64例46岁以上股骨颈骨折患者分为两组,分别行AO空心加压螺纹钉内固定与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术后随访8~42个月,平均30.2个月。结果根据Harris定义的Harris... 目的比较空心加压螺纹钉与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治疗老年股骨颈骨折的疗效。方法将64例46岁以上股骨颈骨折患者分为两组,分别行AO空心加压螺纹钉内固定与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术后随访8~42个月,平均30.2个月。结果根据Harris定义的Harris评分系统,进行临床评估。内固定组优良率87%,全髋置换组94%。全髋置换组总体疗效好于内固定组。结论 AO空心加压螺纹钉内固定与人工全髋关节置换都是治疗老年股骨颈骨折的有效方法,两者各有不同的适应证。在技术力量和患者经济状况及全身情况许可的条件下,施行人工关节置换术可取得更优良的临床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股骨颈骨折 AO空心加压螺纹钉内固定 人工全髋关节置换 疗效
下载PDF
多维度护理联合康复训练应用于股骨颈骨折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患者的效果 被引量:7
7
作者 巫水连 《透析与人工器官》 2022年第3期77-80,共4页
目的探讨多维度护理联合康复训练对行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THR)的股骨颈骨折(FNF)患者髋关节功能、疼痛及并发症发生率的影响。方法选取2019年1月至2021年10月我院收治的75例FNF行THR患者,依据简单随机化法分将其为常规组(n=37)给予常规... 目的探讨多维度护理联合康复训练对行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THR)的股骨颈骨折(FNF)患者髋关节功能、疼痛及并发症发生率的影响。方法选取2019年1月至2021年10月我院收治的75例FNF行THR患者,依据简单随机化法分将其为常规组(n=37)给予常规干预,联合组(n=38)在对照组的基础上辅以多维度护理联合康复训练干预,对两组髋关节功能、疼痛程度、生活质量以及并发症进行比较。结果术后,联合组HHS评分(81.05±3.24)分、(85.16±2.85)分高于常规组(78.86±3.18)分、(83.29±2.74)分(P<0.05);联合组VAS评分(4.76±0.78)分、(1.29±0.34)分低于常规组(5.35±0.84)分、(1.56±0.41)分(P<0.05);联合组SF-36评分(53.16±3.35)分、(67.19±4.17)分高于常规组(50.82±3.46)分、(64.56±4.31)分(P<0.05);联合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常规组(5.26%VS.24.32%)(P<0.05)。结论多维度护理联合康复训练应用于FNF行THR术患者可以促进髋关节功能改善,减轻其疼痛程度,提高生活质量,且并发症发生率更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股骨颈骨折(FNF) 多维度护理 全髋关节置换术(thr) 康复训练
原文传递
躯干功能训练促进老年单侧全髋关节置换术后下肢肌力与平衡的研究 被引量:7
8
作者 徐国会 段林茹 +3 位作者 沈利岩 陈秀恩 李勇 郑洁皎 《老年医学与保健》 CAS 2017年第3期149-151,共3页
目的探讨躯干功能训练改善老年单侧全髋关节置换术(THR)后下肢肌力与平衡的疗效。方法选取35例THR术后的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纳入对照组(n=18)和观察组(n=17)。对照组进行常规THR康复,观察组在常规THR康复基础上,结合躯干功能训练。... 目的探讨躯干功能训练改善老年单侧全髋关节置换术(THR)后下肢肌力与平衡的疗效。方法选取35例THR术后的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纳入对照组(n=18)和观察组(n=17)。对照组进行常规THR康复,观察组在常规THR康复基础上,结合躯干功能训练。干预前和干预3周后,进行肌力、平衡、髋关节功能评定。结果与治疗前相比,治疗3周后2组BBS、Harris评分、髋膝PT/BW及平衡功能均上升,有统计学差异(P<0.05)。与对照组相比,3周后观察组BBS、Harris评分(步态、关节活动度)及患侧髋屈曲、外展肌群和健侧髋屈曲、内收、外展肌群PT/BW均增加,重心移动速度(EOFI、ECF/及综合评分)下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躯干功能训练能够促进老年单侧THR后下肢肌力和平衡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躯干功能训练 全髋关节置换术 肌力 平衡功能
下载PDF
血栓弹力图及下肢深静脉彩超对高龄髋关节置换术患者围术期的临床价值研究 被引量:6
9
作者 万玲 叶钢 +1 位作者 胡甦 刘俊 《中国医学装备》 2021年第5期105-108,共4页
目的:探讨高龄髋关节置换术(THR)患者围术期血栓弹力图(TEG)及下肢深静脉彩超(CDFI)的变化,并分析其临床价值。方法:选取医院收治的100例高龄THR患者资料,按收治时间和围术期凝血功能检测手段的不同将其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每组50例,研... 目的:探讨高龄髋关节置换术(THR)患者围术期血栓弹力图(TEG)及下肢深静脉彩超(CDFI)的变化,并分析其临床价值。方法:选取医院收治的100例高龄THR患者资料,按收治时间和围术期凝血功能检测手段的不同将其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每组50例,研究组围术期采用TEG联合CDFI检测;对照组围术期均行CDFI检查。对比两组患者凝血功能指标、手术输血量、住院时间、术后首次负重时间以及血栓发生及功能恢复情况。结果:术前两组患者纤维蛋白原(FIB)、活动部分酶血活酶时间(APTT)、凝血酶时间(TT)以及凝血酶原时间(PT)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术后7 d研究组患者FIB水平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196,P<0.05),APTT、TT及PT时间均长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106,t=3.422,t=8.876;P<0.05);研究组术中输血量、住院时间及术后首次负重时间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2.620,t=2.965,t=4.407;P<0.05);术前两组患者髋关节Harris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术后3个月时研究组Harris评分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6.208,P<0.05)。结论:高龄THR患者围术期采用TEG联合CDFI检查指导抗凝治疗能够降低术中输血量,促进术后功能恢复,降低并发症的发生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髋关节置换术(thr) 高龄 血栓弹力图(TEG) 下肢深静脉彩超(CDFI)
下载PDF
髋膝关节置换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的药物预防现状 被引量:6
10
作者 李富林 尹东 《中国临床新医学》 2016年第5期465-468,共4页
骨科手术后深静脉血栓的发生率日益升高,特别是髋、膝关节置换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DVT)时有发生,给患者带来极大的痛苦及较大的经济负担。因此,近年来逐渐引起了骨科医生的高度重视,而药物一直作为预防DVT的主要措施。该文旨在综合近几... 骨科手术后深静脉血栓的发生率日益升高,特别是髋、膝关节置换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DVT)时有发生,给患者带来极大的痛苦及较大的经济负担。因此,近年来逐渐引起了骨科医生的高度重视,而药物一直作为预防DVT的主要措施。该文旨在综合近几年来的最新研究,对髋、膝关节置换术后DVT的药物预防进展作一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下肢深静脉血栓 药物预防 髋关节置换术 膝关节置换术
下载PDF
经小切口直接外侧入路行全髋置换术 被引量:5
11
作者 郝跃峰 孙俊英 +1 位作者 杨玉生 杨沛彦 《江苏医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3期225-226,共2页
目的总结经小切口直接外侧入路行全髋置换术(THR)的方法和疗效。方法从2002年2月至2004年2月,采用小切口直接外侧入路手术65例,70髋。随访至少满半年。结果手术切口平均长8.8 cm,术中出血量平均250 ml,手术时间平均65 min,术后24h引流... 目的总结经小切口直接外侧入路行全髋置换术(THR)的方法和疗效。方法从2002年2月至2004年2月,采用小切口直接外侧入路手术65例,70髋。随访至少满半年。结果手术切口平均长8.8 cm,术中出血量平均250 ml,手术时间平均65 min,术后24h引流量平均200ml。术后疼痛程度和持续时间均较常规入路显著改善。术后X线片显示假体位置良好。Harris评分平均98分。结论该入路具有暴露好,创伤小,假体安装定位准确,功能恢复快等优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全髋关节置换术 手术切口
下载PDF
两切口微创技术在全髋置换术中的应用 被引量:4
12
作者 阎作勤 陈云苏 +3 位作者 杨轶 李文俊 陈峥嵘 张光健 《复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5期557-560,共4页
目的探讨两切口微创技术在全髋置换术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2003年12月至2004年6月间的30例行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手术者,随机分为两组:两切口微创全髋组15个、常规全髋置换组15个。比较两组在手术切口、手术时间、出血量、手术并发症、... 目的探讨两切口微创技术在全髋置换术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2003年12月至2004年6月间的30例行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手术者,随机分为两组:两切口微创全髋组15个、常规全髋置换组15个。比较两组在手术切口、手术时间、出血量、手术并发症、术后恢复与影像学等方面的差异。结果两切口微创全髋手术切口分别为3.6(3.0~4.5)cm、5.7(5.4~6.5)cm,常规手术组12.0(9.0~14.0)cm,P<0.05。两切口微创组与常规手术组的手术时间、出血量分别为:100(80~220)min、80(60~150)min,760mL、650mL,P<0.05,但所需输血量没有差异。两切口手术组与常规手术组比,具有手术后功能恢复快,住院时间短,双下肢不等长少,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两切口人工全髋置换手术不切断髋关节周围肌肉,创伤小,具有术后恢复快,住院时间短的优点;但技术难度高,必须经过严格的培训才能开展,以防止并发症的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髋关节 关节置换 微创手术
下载PDF
成人发育性髋关节发育不良的全髋关节置换的治疗 被引量:5
13
作者 陈冠军 朱庆生 《中华创伤骨科杂志》 CAS CSCD 2006年第8期769-772,共4页
对于继发有创伤性髋关节炎且临床症状明显的成人发育性髋关节发育不良(DDH)患者,人工全髋关节置换(THR)是首选治疗方法。此类患者的髋臼及股骨解剖结构的异常具有特殊性,包括髋臼浅小、股骨头较小、股骨干近端髓腔狭窄等,因此其THR也与... 对于继发有创伤性髋关节炎且临床症状明显的成人发育性髋关节发育不良(DDH)患者,人工全髋关节置换(THR)是首选治疗方法。此类患者的髋臼及股骨解剖结构的异常具有特殊性,包括髋臼浅小、股骨头较小、股骨干近端髓腔狭窄等,因此其THR也与一般的THR有很大的区别且具有很高的难度。本文主要综述了对DDH的治疗很重要的临床分型,其THR尤其是髋臼重建、股骨假体的安放等过程中的难点以及解决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发育性髋关节发育不良 临床分型 全髋关节置换 髋臼重建
原文传递
术前康复训练在髋关节置换术临床路径中的应用 被引量:4
14
作者 胡保红 彭珍 +2 位作者 李国琼 李书华 黄琴 《兵器装备工程学报》 CAS 2016年第4期172-174,共3页
目的研究将术前康复训练引入临床路径中对全髋关节置换术后康复效果的影响。方法选择行全髋关节置换术实施临床路径的患者42例,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各21例,试验组术前除完成临床路径的常规检查、治疗、护理内容外,还增加术前康复训... 目的研究将术前康复训练引入临床路径中对全髋关节置换术后康复效果的影响。方法选择行全髋关节置换术实施临床路径的患者42例,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各21例,试验组术前除完成临床路径的常规检查、治疗、护理内容外,还增加术前康复训练指导如肌肉力量训练、关节脱位的预防等并使患者掌握肢体功能康复训练方法,对照组术前只完成临床路径的常规内容,2组术后的康复训练程序完全一致。比较术后患者满意度、术后康复训练的依从性、住院天数、并发症的发生。结果试验组术后满意度、康复训练依从性高于对照组(均P<0.05);试验组住院天数少于对照组(P<0.05),结论术前开展康复训练指导提高患者依从性,减少住院天数,提高患者满意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全髋关节置换术 康复训练 临床路径
下载PDF
大转子延长截骨在THR术后感染一期翻修中的临床应用 被引量:4
15
作者 许超 郭永园 +1 位作者 孙鹏飞 贾玉华 《医学与哲学(B)》 2013年第12期49-51,68,共4页
评价大转子延长截骨并行单纯钢丝捆扎在人工髋关节置换(THR)术后感染一期翻修中的作用及对翻修假体的影响.选取2010年10月~2013年10月期间30例髋关节置换术后假体感染性松动并行一期翻修术的患者,随访时间(34.8&#177;13.2)月,对患... 评价大转子延长截骨并行单纯钢丝捆扎在人工髋关节置换(THR)术后感染一期翻修中的作用及对翻修假体的影响.选取2010年10月~2013年10月期间30例髋关节置换术后假体感染性松动并行一期翻修术的患者,随访时间(34.8&#177;13.2)月,对患者手术时间、截骨长度和愈合时间、术前术后Harris评分及术后感染控制情况进行统计.30例患者髋关节术后评分明显高于术前,手术时间为(132.4&#177;23.6)min,经大转子截骨长度为(11.4&#177;2.6)cm,截骨愈合时间(3.8&#177;1.3)个月.术后感染未见复发.因此THR术后感染的一期翻修术中应用大转子延长截骨方法能缩短手术时间,髋关节功能较术前明显改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截骨 髋关节置换术 感染 一期翻修
下载PDF
2种手术方法治疗老年股骨颈骨折的疗效分析 被引量:3
16
作者 赵云磊 《中医学报》 CAS 2010年第1期63-64,共2页
目的:比较AO空心加压螺纹钉内固定与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治疗老年股骨颈骨折的疗效。方法:将105例55岁以上股骨颈骨折患者分为两组,分别行AO空心加压螺纹钉内固定与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术后随访8-42个月,平均30.2个月。结果:根据患者主... 目的:比较AO空心加压螺纹钉内固定与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治疗老年股骨颈骨折的疗效。方法:将105例55岁以上股骨颈骨折患者分为两组,分别行AO空心加压螺纹钉内固定与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术后随访8-42个月,平均30.2个月。结果:根据患者主诉、关节功能及X线所见评定疗效。内固定组优良率70%,全髋置换组86%。全髋置换组总体疗效好于内固定组。结论:AO空心加压螺纹钉内固定与人工全髋关节置换都是治疗老年股骨颈骨折的有效方法,两者各有不同的适应症。在技术力量和患者经济状况及全身情况许可的条件下,施行人工关节置换术可取得更优良的临床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股骨颈骨折 AO空心加压螺纹钉内固定 人工全髋关节置换 疗效
下载PDF
全髋关节置换术后早期脱位的原因分析 被引量:2
17
作者 李晓林 张文霞 +1 位作者 许建中 余楠生 《中国临床康复》 CAS CSCD 2002年第22期3386-3387,I004,共3页
目的分析全髋关节置换术后早期髋关节脱位原因,探讨防治方法。方法自1986年6月~2001年10月,596例(632髋)全髋关节置换术病例中,共有19例发生早期脱位。分别对这19例早期脱位的多方面进行评估。结果该组早期髋关节脱位发生率为3.0%(19/... 目的分析全髋关节置换术后早期髋关节脱位原因,探讨防治方法。方法自1986年6月~2001年10月,596例(632髋)全髋关节置换术病例中,共有19例发生早期脱位。分别对这19例早期脱位的多方面进行评估。结果该组早期髋关节脱位发生率为3.0%(19/632髋),脱位多发生在术后1~6周,多因姿势不当、超范围活动为诱因。X线检查,有7例假体位置不良,12例髋周软组织不平衡,髋部外展肌力乏力11例。结论全髋关节置换术后早期脱位由多种因素引起,假体位置不良、软组织张力低和外展肌力乏力是目前引起早期脱位主要原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全髋关节置换术 早期脱位 原因分析 手术后
下载PDF
股骨头坏死患者行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后早期功能恢复的效果观察 被引量:1
18
作者 孙华峰 王永久 李标 《国际医药卫生导报》 2012年第20期2999-3001,共3页
目的观察行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后的股骨头坏死患者早期关节功能的恢复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1994年至2012年收治的180例股骨头坏死患者,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对照组90例,均采用双极人工股骨头置换,实验组90例,均采用人工全髋关... 目的观察行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后的股骨头坏死患者早期关节功能的恢复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1994年至2012年收治的180例股骨头坏死患者,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对照组90例,均采用双极人工股骨头置换,实验组90例,均采用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结果对照组手术前Baahel评分(38.1±8.8),手术后(61.5±11.9),实验组手术前Baahel评分(36.4±9.2),手术后(83.5±15.2)。对照组手术前Harris评分(42.3±10.8),手术后(72.3±21.9),实验组手术前Harris评分(41.8±11.5),手术后(89.6±25.3),实验组手术后Baahel评分、Harris评分均大于对照组,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采用行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治疗股骨头坏死可以帮助患者提高日常生活能力,恢复髋关节功能,在临床上具有推广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 股骨头坏死 早期功能
下载PDF
全髋关节置换治疗成人先天性髋关节发育不良26例
19
作者 韩小松 向柄彦 邓江 《中国药业》 CAS 2007年第17期49-50,共2页
目的探讨成人先天性髋关节发育不良(DDH)行人工全髋关节置换(THR)手术的方法和疗效。方法THR治疗成人DDH26例30髋,年龄29~55岁,平均46岁。结果随访10~80个月,患髋功能基本正常,行走无疼痛,Harris评分平均82分。结论THR是治疗成人DDH... 目的探讨成人先天性髋关节发育不良(DDH)行人工全髋关节置换(THR)手术的方法和疗效。方法THR治疗成人DDH26例30髋,年龄29~55岁,平均46岁。结果随访10~80个月,患髋功能基本正常,行走无疼痛,Harris评分平均82分。结论THR是治疗成人DDH的有效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髋关节发育不良 全髋关节置换术 治疗 骨性关节炎
下载PDF
硬膜外与全麻用于全髋置换术围手术期出血量的比较
20
作者 姜爱华 陈光平 +1 位作者 尹淑香 李学政 《骨与关节损伤杂志》 1995年第6期353-354,共2页
本文以同一原发病的男性40例且由同一术者施术的全髋置换术(THR)为对象,应用硬膜外麻醉(E组)和气管内插管全身麻醉(G组)对其围术期的血液出入进行对照比较.两组平均手术时间均为120min,出血量和手术时间呈正相相关(P<0.01).术中出血... 本文以同一原发病的男性40例且由同一术者施术的全髋置换术(THR)为对象,应用硬膜外麻醉(E组)和气管内插管全身麻醉(G组)对其围术期的血液出入进行对照比较.两组平均手术时间均为120min,出血量和手术时间呈正相相关(P<0.01).术中出血量两组间无明显差别,围术期总出血量E组为1630±80ml,G组为1380±62ml,以E组明显居多,故此主张THR以选用全麻施术为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硬膜外麻醉 全髋置换术 全身麻醉 围手术期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