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8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适期早栽和追肥前移对烤烟产质量的影响 被引量:7
1
作者 樊芬 刘泓翔 +3 位作者 王建波 邓红斌 屠乃美 何华波 《湖南农业科学》 2016年第10期32-36,40,共6页
为研究移栽时期和追肥时期对烤烟产质量的影响,以移栽时期、追肥时期二因素进行裂区试验,研究了不同处理对烤烟生长发育、烤后烟叶内在化学成分协调性、烤后烟叶物理特性和经济性状等方面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移栽期的推迟,大田生育期... 为研究移栽时期和追肥时期对烤烟产质量的影响,以移栽时期、追肥时期二因素进行裂区试验,研究了不同处理对烤烟生长发育、烤后烟叶内在化学成分协调性、烤后烟叶物理特性和经济性状等方面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移栽期的推迟,大田生育期逐渐缩短。随着追肥时间的提前,各处理生育期相应缩短;适期早栽和追肥前移对烤烟品质的提高有积极影响,烟叶的物理性状以提前10 d膜下井窖式深栽+移栽之后30 d内完成氮素追肥和提前10 d膜下井窖式深栽+移栽之后25 d内完成氮素追肥最适宜;各处理产量差异不大,产值、均价、上等烟和中上等烟比例均随着移栽时期和追肥时期的提前而增大,提前10 d膜下井窖式深栽+移栽之后30 d内完成氮素追肥的栽培组合最适宜当地的烤烟生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烤烟 移栽时期 追肥时期 产质量
下载PDF
不同追肥时期和追肥量对晚播冬小麦籽粒产量及产量构成因素的影响 被引量:5
2
作者 宋佳杰 杨佳 +5 位作者 崔福柱 郝国花 杨慧 赵丽洁 姚慧敏 弓晓雅 《山西农业科学》 2019年第7期1203-1206,共4页
以晋太182冬小麦为试材,设置2个追肥时期(起身期、拔节期)和5个追肥量(0,75,150,225,300kg/hm^2),研究不同追肥时期、不同追肥量对晚播冬小麦籽粒产量及产量构成因素的影响。结果表明,在追肥量水平相同时,起身期和拔节期追肥都有利于冬... 以晋太182冬小麦为试材,设置2个追肥时期(起身期、拔节期)和5个追肥量(0,75,150,225,300kg/hm^2),研究不同追肥时期、不同追肥量对晚播冬小麦籽粒产量及产量构成因素的影响。结果表明,在追肥量水平相同时,起身期和拔节期追肥都有利于冬小麦籽粒产量提高。在同一追肥时期,追肥可改善小麦穗部性状,在0~300kg/hm^2的追肥范围内,随着追肥量的增加冬小麦的穗粒质量、穗质量、穗粒数和千粒质量均增加,并且追肥量越多晚播冬小麦的产量越高;追肥量为0kg/hm2时,产量最低,为5227.78kg/hm^2;追肥量为300kg/hm^2时,产量最高,达到6244.44kg/hm^2,与不追肥处理相比增产19.4%。追肥时期和追肥量互作对晚播冬小麦产量的影响表现为起身期不追肥产量最低,为5166.67kg/hm^2;起身期追施300kg/hm^2产量最高,为6288.89kg/hm^2,与不追肥处理相比增产21.7%,与拔节期追施300kg/hm^2相比增产1.4%。在0~300kg/hm^2的追肥范围内,起身期和拔节期追肥均可提高晚播冬小麦的产量,其表现为随着追肥量的增加呈逐渐上升的趋势,最适施肥方式为起身期追施300kg/hm2尿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晚播冬小麦 追肥时期 追肥量 籽粒产量
下载PDF
滴灌水肥一体化下施氮量和追氮时期对夏玉米籽粒品质及淀粉糊化特性的影响 被引量:2
3
作者 刘帅 徐学欣 +5 位作者 孟繁港 徐宇凡 郝天佳 贾靖 张玉璐 赵长星 《西北农业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426-434,共9页
为探究黄淮海平原东部地区滴灌水肥一体化条件下,不同施氮量及追氮时期组合对夏玉米籽粒品质、淀粉糊化特性和产量的影响,选用玉米主推品种‘郑单958’为试验材料,设置施氮量180 kg/hm2(N1)和210 kg/hm2(N2)两个氮肥处理水平及拔节期+... 为探究黄淮海平原东部地区滴灌水肥一体化条件下,不同施氮量及追氮时期组合对夏玉米籽粒品质、淀粉糊化特性和产量的影响,选用玉米主推品种‘郑单958’为试验材料,设置施氮量180 kg/hm2(N1)和210 kg/hm2(N2)两个氮肥处理水平及拔节期+大喇叭口期(W1)、拔节期+开花期(W2)、拔节期+大喇叭口期+开花期(W3)3个不同追肥时期组合。结果表明:拔节期+大喇叭口期+开花期追肥处理(N1W3、N2W3)籽粒淀粉含量、粗蛋白含量、可溶性糖含量和产量显著高于其他处理,籽粒粗脂肪含量显著低于其他处理。相关性分析表明:籽粒支链淀粉含量与峰值黏度、谷值黏度、崩解值、最终黏度、回复值、粗蛋白含量、可溶性糖含量呈显著正相关,与糊化温度、峰值时间、粗脂肪含量呈显著负相关。增加追氮频次改善籽粒直链淀粉与支链淀粉的比例和淀粉的糊化特性,提高了籽粒品质。N1W3与N2W3相比,籽粒品质与淀粉糊化特性差异不显著,但是N1W3处理减少氮肥的投入,节约投入成本,为本试验的推荐处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滴灌水肥一体化 夏玉米 施氮量 追氮时期 籽粒 品质 糊化特性 产量
下载PDF
蓄水坑灌下追肥时期对果园土壤氨挥发的影响 被引量:5
4
作者 孙瑞峰 马娟娟 +2 位作者 郭向红 孙西欢 程奇云 《节水灌溉》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0期1-5,共5页
为探讨蓄水坑灌下不同追肥时期土壤氨挥发规律以及影响氨挥发的因素,2018年4-9月在田间进行试验研究。共设置4个处理:花后期追肥(T1)、果实膨大期追肥(T2)、花后期和果实膨大期平均追施(T3)、对照不追肥处理(T4)。试验分析了追肥后土壤... 为探讨蓄水坑灌下不同追肥时期土壤氨挥发规律以及影响氨挥发的因素,2018年4-9月在田间进行试验研究。共设置4个处理:花后期追肥(T1)、果实膨大期追肥(T2)、花后期和果实膨大期平均追施(T3)、对照不追肥处理(T4)。试验分析了追肥后土壤氨挥发速率与表层土壤铵态氮、pH和温度的相关性。结果表明:追肥显著增加土壤氨挥发速率和累积量,蓄水坑灌条件下果园土壤氨挥发损失率为0.80%~1.45%;不同处理之间氨挥发损失率大小关系表现为:T1>T2>T3。土壤氨挥发速率与表层土壤铵态氮和土壤pH显著或极显著正相关,与土壤温度相关性在花后期不显著,在果实膨大期显著正相关,降雨对土壤氨挥发也有一定的影响。综上,T3处理氨挥发损失最少,因此在蓄水坑灌条件下减少单次追肥量、分次追肥能降低果园土壤氨挥发损失。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蓄水坑灌 氨挥发 追肥时期 苹果树 铵态氮 土壤PH 土壤温度
下载PDF
钾肥用量和追肥时期对抗黑胫病红花大金元烟叶化学成分及产量和质量的影响 被引量:1
5
作者 夏玉兰 王德勋 +5 位作者 赵园园 范志勇 李娟 王阁 赵志豪 史宏志 《作物杂志》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133-140,共8页
为探究烤烟新品种抗黑胫病红花大金元配套钾肥施用技术,以抗黑胫病红花大金元为材料,在云南大理设置钾肥用量和追肥时期田间试验,研究了不同处理对烟叶化学成分及产量和质量的影响。结果表明,相比于单次追肥,分次追施钾肥中部叶叶长增加... 为探究烤烟新品种抗黑胫病红花大金元配套钾肥施用技术,以抗黑胫病红花大金元为材料,在云南大理设置钾肥用量和追肥时期田间试验,研究了不同处理对烟叶化学成分及产量和质量的影响。结果表明,相比于单次追肥,分次追施钾肥中部叶叶长增加3.2%~5.3%,叶宽增加6.9%~12.0%,钾、钾氯比分别增加8.0%~11.3%和13.6%~22.9%;上部叶叶长增加3.2%~5.9%,叶宽增加9.6%~10.8%,钾、钾氯比分别增加8.8%~12.1%和22.9%~41.3%;并且从经济性状来看,分次追施钾肥产量增加8.1%~14.0%,产值增加12.6%~21.8%,均价增加4.1%~6.9%,中上等烟比例增加4.4%~7.0%。综上,钾肥施用量为217.50 kg/hm^(2),于移栽后30和45 d各追50%处理烟株大田长势好,化学成分协调,感官质量及产量较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抗黑胫病 红花大金元 钾肥用量 追肥时期 化学成分 产量 质量
原文传递
主要栽培措施对强筋小麦周麦24号产量及品质特性的影响 被引量:4
6
作者 黄峰 殷贵鸿 +6 位作者 韩玉林 唐建卫 王丽娜 高艳 于海飞 杨光宇 李新平 《麦类作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4期732-735,共4页
为了研究强筋优质小麦新品种周麦24号的配套栽培措施,采用四因子二次正交旋转组合设计,研究了播期、密度、追肥期、多效唑对周麦24号产量和品质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产量主要受播期和追肥期的共同影响,与播期、追肥期呈线性关系。蛋白... 为了研究强筋优质小麦新品种周麦24号的配套栽培措施,采用四因子二次正交旋转组合设计,研究了播期、密度、追肥期、多效唑对周麦24号产量和品质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产量主要受播期和追肥期的共同影响,与播期、追肥期呈线性关系。蛋白质含量受播期、密度、追肥期和多效唑共同影响;面筋指数、揉混仪参数8min峰高主要受播期的显著影响。建立了产量模型:Y=554.85-49.07 X1-22.55 X3,预测产量最大值为10 129.5kg·hm-2。综合分析认为,周麦24号在10月10日左右播种、基本苗210万.hm-2、2月20日左右追肥、不喷施多效唑的条件下,产量和品质较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强筋小麦 播期 密度 追肥期 多效唑 产量 品质
下载PDF
膜下滴灌追肥时期对花生干物质及氮素积累和产量的影响 被引量:4
7
作者 王晓颖 周宇浩 +4 位作者 邹晓霞 张晓军 于晓娜 王月福 司彤 《花生学报》 北大核心 2021年第3期40-46,共7页
为确定膜下滴灌适宜的追肥时期和追肥次数,以花生品种青花7号为供试材料,以不灌水不追肥作为对照,在总施肥量相同的前提下,设置7种追肥方式,研究膜下滴灌追肥时期和追肥次数对花生干物质及氮素积累和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时期追肥... 为确定膜下滴灌适宜的追肥时期和追肥次数,以花生品种青花7号为供试材料,以不灌水不追肥作为对照,在总施肥量相同的前提下,设置7种追肥方式,研究膜下滴灌追肥时期和追肥次数对花生干物质及氮素积累和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时期追肥较对照均能增加花生营养和生殖器官干物质积累、含氮量、氮积累量、荚果和籽仁产量。以花针期+结荚期配合追肥效果最好,花针期次之,饱果期追肥效果最差。其中,生育期间只追1次肥,增加花生营养和生殖器官干物质积累、含氮量、氮积累量、荚果和籽仁产量的表现为花针期追肥效果最好,其次为结荚期,饱果期效果最差。生育期间追2次肥,增加营养和生殖器官干物质积累、含氮量、氮积累量、荚果和籽仁产量则以花针期+结荚期追肥效果最好,花针期+饱果期追肥效果次之,结荚期+饱果期追肥效果最差。分次追肥效果较1次追肥效果好,但生育期间追3次肥的效果不是最好的。与对照相比,花针期+结荚期追肥在所有处理中对花生生长及氮素积累和产量形成的促进效果为最优。说明追肥时期早、前期追肥量大和分次追肥有利于促进花生生长和氮素吸收积累,从而提高荚果和籽仁产量。在本试验条件下,研究认为花针期+结荚期的追肥方式更适用于花生生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花生 追肥时期 干物质积累 氮素积累 产量
下载PDF
缓控释肥配施脲铵运筹对水稻产量、氮素利用效率和土壤养分的影响
8
作者 陈贵 纪涵博 +5 位作者 鲁晨妮 徐再萌 朱静娜 胡文凌 章斐 朱日清 《土壤》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28-34,共7页
通过田间试验,以传统配方肥+尿素一基两追施肥模式(CG)为对照,研究了以脲甲醛类缓控释肥(NC)和木质素类缓控释肥(MC)为基肥、脲铵为分蘖或穗分化追肥的缓控释肥+脲铵一基一追施肥模式对水稻产量、氮吸收累积、氮素利用效率以及土壤养分... 通过田间试验,以传统配方肥+尿素一基两追施肥模式(CG)为对照,研究了以脲甲醛类缓控释肥(NC)和木质素类缓控释肥(MC)为基肥、脲铵为分蘖或穗分化追肥的缓控释肥+脲铵一基一追施肥模式对水稻产量、氮吸收累积、氮素利用效率以及土壤养分的影响。结果表明:缓控释肥+脲铵一基一蘖施肥模式水稻产量与CG处理相比无明显差异,但脲甲醛类缓控释肥+脲铵(NC-S)和木质素类缓控释肥+脲铵一基一穗(MC-S)处理分别比CG处理明显增产3.96%和6.01%,主要原因为NC-S和MC-S处理每穗粒数分别比CG处理明显增加16.7%和17.6%;与CG处理相比,脲甲醛类缓控释肥+脲铵(NC-F)和木质素类缓控释肥+脲铵一基一蘖(MC-F)处理成熟期地上部氮累积分别比CG处理增加2.50%和5.89%,NC-S和MC-S处理分别比CG处理明显增加10.0%和11.6%;NC-S和MC-S处理氮素利用效率(NUE)分别比CG处理高3.96%和6.01%。缓控释肥+脲铵一基一追施肥模式增加了水稻氮吸收效率(NupE)和表观氮肥回收效率(ANR),其中MC-S处理的NupE明显比CG处理高11.6%,NC-S和MC-S处理的ANR分别比CG处理明显高25.4%和29.3%。缓控释肥+脲铵一基一追施肥模式土壤碱解氮含量明显比CG处理增加6.58%~10.7%,其中,一基一穗施肥模式增加比例更大;另外,土壤有机质含量比CG处理增加1.11%~7.56%。由此可见,缓控释肥+脲铵一基一穗施肥模式更有利于提高水稻产量和氮素利用效率,增加土壤肥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稻 缓控释肥 脲铵 追肥时期 氮素利用效率 土壤养分
下载PDF
夏播早熟玉米的叶片数和积温研究 被引量:1
9
作者 刘锋 孙本普 +1 位作者 李秀云 吴珍 《天津农业科学》 CAS 2011年第6期121-125,共5页
研究了鲁原单4号早熟玉米夏播的叶片数、积温、生育期和适宜追肥期,结果表明,叶片总数是相对稳定的,一般为17~18片,叶片伸展期所需天数和积温,平均8d与220℃左右,全生育期83~85d,积温2100℃以上。最佳追肥期为叶指35.3,适宜追肥期为叶... 研究了鲁原单4号早熟玉米夏播的叶片数、积温、生育期和适宜追肥期,结果表明,叶片总数是相对稳定的,一般为17~18片,叶片伸展期所需天数和积温,平均8d与220℃左右,全生育期83~85d,积温2100℃以上。最佳追肥期为叶指35.3,适宜追肥期为叶指17.6~52.9,土壤肥力高或施用基肥的,取适宜范围的上限,土壤肥力低或长势弱的,取适宜范围的下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早熟玉米 夏播 叶片数 积温 生育期 追肥期
下载PDF
不同追肥时间对南平烤烟产质量的影响 被引量:1
10
作者 陈彦 徐辰生 +2 位作者 陈志厚 徐茜 陈爱国 《贵州农业科学》 CAS 2017年第8期23-29,共7页
探明南平烟区烤烟适宜追肥时间,为当地烤烟生产提供参考,在南平烟区3个试验点采用田间试验研究烟苗移栽后不同追肥时间对K326烤烟产质量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第2次追肥时间推迟烤烟的大田生育期延长,但综合农艺性状差异较小;在烟苗移栽... 探明南平烟区烤烟适宜追肥时间,为当地烤烟生产提供参考,在南平烟区3个试验点采用田间试验研究烟苗移栽后不同追肥时间对K326烤烟产质量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第2次追肥时间推迟烤烟的大田生育期延长,但综合农艺性状差异较小;在烟苗移栽后35d进行第2次追肥烟叶的经济效益最高,30d追肥烟叶的化学成分最协调,25d追肥烟叶的感官评吸质量最好,40d追肥烟叶的农艺性状、经济性状、化学成分和评吸质量均较差。南平烟区烤烟的第2次追肥时间以移栽后30d左右为宜,但在气温较低、雨水较少地区可提前到移栽后25~30d,而在雨水较多地区则可适当推迟至移栽后30~35d。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烤烟 追肥时间 产质量 烟碱 南平 福建
下载PDF
追肥期间不同灌水量对番茄生长发育、品质及产量的影响 被引量:1
11
作者 葛立傲 刘小英 +3 位作者 田守波 陈红辉 黄俭 张卫红 《长江蔬菜》 2022年第16期44-47,共4页
以桃太郎为试材,研究了追肥期间不同灌水量对番茄生长、品质和产量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加大灌水量可提高株高和单果质量,但对茎粗和坐果数没有明显改善。每667 m^(2)每次灌水量为2400、3000 L的番茄平均株高分别较灌水量1200 L显著提... 以桃太郎为试材,研究了追肥期间不同灌水量对番茄生长、品质和产量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加大灌水量可提高株高和单果质量,但对茎粗和坐果数没有明显改善。每667 m^(2)每次灌水量为2400、3000 L的番茄平均株高分别较灌水量1200 L显著提高12.05%和19.04%;每667 m^(2)每次灌水量为2400 L比每次灌水600 L单果质量提高19.85%。每667 m^(2)每次灌水3000 L的番茄产量较每次灌水600 L增长44.02%,而每667 m^(2)每次灌水3000 L的番茄较每次灌水1200 L糖度降低12.97%~32.56%。5个处理中,追肥期间以每667 m^(2)每次灌水1200 L的效益最高,推荐上海地区在番茄生产上实施,共灌2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番茄 追肥期间 灌水量 生长发育 产量 糖度
下载PDF
氮肥追施时期对油菜产量、效益及氮素吸收利用的影响 被引量:6
12
作者 刘宝林 邹小云 +1 位作者 宋来强 官春云 《江西农业学报》 CAS 2017年第11期29-32,共4页
为推荐双季稻区油菜合理施肥时期,以中熟偏早油菜品种"赣油杂5号"为试验材料,于2010~2011年通过大田试验研究氮肥不同追施时期对油菜产量、效益及氮素吸收利用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追施时期条件下,N_(150)处理下仅追施1次氮... 为推荐双季稻区油菜合理施肥时期,以中熟偏早油菜品种"赣油杂5号"为试验材料,于2010~2011年通过大田试验研究氮肥不同追施时期对油菜产量、效益及氮素吸收利用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追施时期条件下,N_(150)处理下仅追施1次氮肥的平均株高要高于N_(180)处理下仅追施1次氮肥的平均株高,而N_(150)处理下追施2次氮肥的平均株高要低于N180处理下追施2次氮肥的平均株高;多次追施比一次性全部追施油菜籽粒含油量高。N_(150)水平下各处理籽粒产量之间的差异均未达显著水平。在N_(180)水平下,腊肥+薹肥追施时期处理与其他增施腊肥处理籽粒产量之间的差异未达显著水平外,与其他处理均达显著水平,腊肥+薹肥处理油菜籽粒产量最高,效益最好;苗肥+薹肥追施时期处理的氮肥利用率、氮肥农学利用率、氮素吸收效率都最高。此外,双季稻区油菜生产第一次氮肥追施可适当延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油菜 追施时期 产量 效益 氮素吸收和利用
下载PDF
追氮时期对冬小麦胚乳发育及灌浆特性的影响 被引量:4
13
作者 宫宇 郭艳艳 +2 位作者 王贵彦 陈宗培 段巍巍 《麦类作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4期472-477,共6页
为明确氮肥追施时期对冬小麦籽粒发育和灌浆特征的影响,选用冬小麦品种石麦18,采用随机区组设计,研究了LA1(春2叶期)、LA2(春3叶期)、LA3(春4叶期)、LA4(春5叶期)、LA5(春6叶期)5个追氮处理对籽粒胚乳细胞分裂增殖和灌浆特征的影响。结... 为明确氮肥追施时期对冬小麦籽粒发育和灌浆特征的影响,选用冬小麦品种石麦18,采用随机区组设计,研究了LA1(春2叶期)、LA2(春3叶期)、LA3(春4叶期)、LA4(春5叶期)、LA5(春6叶期)5个追氮处理对籽粒胚乳细胞分裂增殖和灌浆特征的影响。结果表明,追氮时期对胚乳细胞增殖和灌浆特征均有显著影响。LA1、LA2和LA3处理的胚乳细胞在籽粒建成期分裂速率较高,而后分裂速率急剧下降,胚乳细胞数较少;灌浆速率表现为前期较高,后期较低;成熟时粒重较低。LA4处理能延长籽粒胚乳细胞增殖活跃期,在花后21 d后胚乳细胞仍然具有较高的分裂增殖能力,胚乳细胞数目最多,籽粒的最大灌浆速率最高,后期的灌浆能力较强,粒重最高。LA5处理胚乳细胞数较多,后期灌浆速率较低,粒重仅低于LA4处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冬小麦 叶龄追氮 胚乳细胞 灌浆
下载PDF
施氮时期对花后高温胁迫下春小麦淀粉形成的影响 被引量:4
14
作者 孙建波 徐灿 +2 位作者 朱荣 吴宏亮 康建宏 《西南农业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6期1163-1170,共8页
【目的】春小麦灌浆期频繁遭受高温胁迫,导致小麦产量降低、品质变劣。研究缓减高温危害的栽培措施,对春小麦高产稳产优质具有重要意义。【方法】本研究采用裂区试验设计,以宁夏灌区主栽品种宁春4号为供试材料,研究定氮条件下不同追肥... 【目的】春小麦灌浆期频繁遭受高温胁迫,导致小麦产量降低、品质变劣。研究缓减高温危害的栽培措施,对春小麦高产稳产优质具有重要意义。【方法】本研究采用裂区试验设计,以宁夏灌区主栽品种宁春4号为供试材料,研究定氮条件下不同追肥时期对高温胁迫下春小麦淀粉形成的影响。【结果】高温胁迫导致籽粒中总淀粉含量和淀粉关键酶活性下降,而拔节期、孕穗期追施氮肥可以缓减高温危害。孕穗期处理下,高温与常温相较总淀粉含量减少7.18%。在常温条件下,孕穗期较分蘖期追施氮肥,总淀粉含量、ADPG-PPase、SBE、SSS分别增加24.6%、32.2%、39.7%、37.7%。【结论】方差分析表明,温度与施氮时期对淀粉含量及淀粉关键酶活性有显著影响,其中,拔节期、孕穗期追施氮肥可以有效缓减高温对籽粒淀粉含量、淀粉关键酶及产量的影响,说明适当的氮肥后移可以有效缓解高温对春小麦品质及产量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春小麦 施氮时期 高温 淀粉
下载PDF
追氮对弱筋小麦干物质、氮素积累及产量的影响 被引量:2
15
作者 刘哲文 郭丹丹 +6 位作者 常旭虹 王德梅 杨玉双 刘希伟 王玉娇 王艳杰 赵广才 《麦类作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8期1029-1038,共10页
为探究弱筋小麦干物质和氮素积累对追氮时期和比例的响应、提高弱筋小麦优质高产技术,在中国农业科学院作物科学研究所北京试验基地进行田间试验,供试品种为扬麦15和扬麦24,拔节期和挑旗期追氮设置5个不同比例为100∶0(N_(1))、75∶25(N... 为探究弱筋小麦干物质和氮素积累对追氮时期和比例的响应、提高弱筋小麦优质高产技术,在中国农业科学院作物科学研究所北京试验基地进行田间试验,供试品种为扬麦15和扬麦24,拔节期和挑旗期追氮设置5个不同比例为100∶0(N_(1))、75∶25(N_(2))、50∶50(N_(3))、25∶75(N_(4))、0∶100(N_(5)),分析不同处理下小麦干物质和氮素的积累与分配、产量及品质指标。结果表明,对扬麦15和扬麦24花后干物质积累量,N1处理较其他处理分别增加8.4%~44.7%和14.6%~43.6%;对花后干物质积累量对籽粒产量的贡献率,N_(1)处理较其他处理分别提高3.8%~13.5%和3.9%~11.6%;N_(1)处理花后氮素积累量较N5处理分别降低25.4%和21.5%,花后氮素积累对籽粒氮素的贡献率分别降低50.7%和37.4%;N1处理显著提高籽粒总淀粉含量,降低籽粒蛋白质含量;仅拔节期追施氮肥通过提高穗数和穗粒数实现产量提升,对扬麦15和扬麦24籽粒产量,N1处理较其他处理分别提高2.2%~16.7%和2.5%~11.3%。因此,仅拔节期追施氮肥能较好地协调弱筋小麦产量和品质之间的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冬小麦 追氮时期和比例 干物质积累 氮素积累 产量 品质
下载PDF
不同追施氮量和追氮时期对小麦赤霉病发生程度的影响
16
作者 雍其安 耿娟 《园艺与种苗》 CAS 2021年第7期66-67,共2页
[目的]明确小麦追施氮量和追氮时期与赤霉病发生间的关系。[方法]设计追施氮量和追氮时期2个因素,比较不同追施氮量和追氮时期下小麦赤霉病的发生程度。[结果]不同追施氮量和追氮时期对小麦赤霉病的发病程度有明显影响。在相同的追氮时... [目的]明确小麦追施氮量和追氮时期与赤霉病发生间的关系。[方法]设计追施氮量和追氮时期2个因素,比较不同追施氮量和追氮时期下小麦赤霉病的发生程度。[结果]不同追施氮量和追氮时期对小麦赤霉病的发病程度有明显影响。在相同的追氮时期下,追施氮量越高小麦赤霉病发病越重。在相同的追氮量下,追施氮肥时期越靠后,小麦赤霉病发病越重。当在拔节期追氮量为138.00 kg/hm^(2)时,小麦赤霉病发生最重。[结论]该研究为小麦赤霉病的防控提供了新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追氮量 追氮时期 小麦赤霉病 发生程度
下载PDF
一年生落叶松的追肥技术
17
作者 周百娟 李楠 冯君 《吉林林学院学报》 1997年第3期157-169,共13页
在一年生落叶松苗营养规律和最佳施肥量研究的基础上,较为深入地研究了一年生落叶松苗的追肥技术,包括底肥与追肥的分配、追肥时期、次数、数量和比例,并做了大面积示范。
关键词 落叶松苗 追肥 氮肥
下载PDF
稻茬麦追肥时期及比例对产量的影响 被引量:1
18
作者 亓新华 田奇卓 +1 位作者 王俊领 朱磊 《山东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SCD 1998年第4期508-510,共3页
在稻茬麦栽培中,追施氮肥是决定产量高低的关键,如何更科学、经济地追肥,达到高产高效目的,是当前生产中急需解决的技术问题。为寻求不同情况下适宜的追肥时期及各期肥量的比例,我们于1993~1995年做了二年的追肥时期及各... 在稻茬麦栽培中,追施氮肥是决定产量高低的关键,如何更科学、经济地追肥,达到高产高效目的,是当前生产中急需解决的技术问题。为寻求不同情况下适宜的追肥时期及各期肥量的比例,我们于1993~1995年做了二年的追肥时期及各期氮肥施用量比例试验,现将试验结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稻茬麦 氮肥 追施时期 比例 产量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