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157篇文章
< 1 2 58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乡村振兴战略的理论逻辑、科学内涵与实现路径 被引量:516
1
作者 廖彩荣 陈美球 《农林经济管理学报》 2017年第6期795-802,共8页
基于十九大提出的乡村振兴战略,对乡村振兴战略的理论逻辑、科学内涵和实现路径进行分析。研究认为,乡村振兴战略是党中央新时代"三农"工作的新战略、新部署、新要求,乡村振兴战略的核心是"战略"、关键是"振兴... 基于十九大提出的乡村振兴战略,对乡村振兴战略的理论逻辑、科学内涵和实现路径进行分析。研究认为,乡村振兴战略是党中央新时代"三农"工作的新战略、新部署、新要求,乡村振兴战略的核心是"战略"、关键是"振兴"、靶向是"乡村";把握其科学内涵,需准确掌握乡村振兴战略的本质、总体要求、主要目标和主要内容。实施乡村振兴战略,需坚持顶层设计,科学制定乡村振兴规划;需强化制度供给,统筹推进乡村"五位一体"建设;需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加快实现农业农村现代化;需坚持人民主体地位,紧紧依靠和为了广大农民;需抓住"人""地""钱"关键要素,推动战略行稳致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乡村振兴战略 理论逻辑 科学内涵 实现路径
下载PDF
中国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逻辑、测度与治理 被引量:330
2
作者 杨耀武 张平 《经济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期26-42,共17页
本文在探讨中国经济高质量转型的现实与理论逻辑基础上,通过构建理论模型分析影响经济发展质量的主要因素,并由此形成测度中国经济发展质量的多指标综合评价体系,从而为经济高质量发展的讨论由定性分析向定量研究拓展进行了初步的探索... 本文在探讨中国经济高质量转型的现实与理论逻辑基础上,通过构建理论模型分析影响经济发展质量的主要因素,并由此形成测度中国经济发展质量的多指标综合评价体系,从而为经济高质量发展的讨论由定性分析向定量研究拓展进行了初步的探索。通过选取各方面具有代表性的基础经济指标,本文测度了1993—2018年中国经济发展质量状况并分阶段对经济发展质量变动的原因进行了分析。结果显示,1993年来中国经济发展质量总体处于逐步提升状态,但各阶段的提升速度存在明显差异,中国经济增速变化与经济发展质量变迁并不具有趋同性。在经济增长处于中高速阶段的2013—2018年,经济发展质量提升最为快速。从各方面指标贡献看,经济效率与稳定性及经济成果分配指标的贡献率随阶段变化波动较大;人力资本及其分布的贡献率,呈倒U型曲线特征;而自然资源与环境贡献率,则呈U型曲线特征;社会相关指标对经济发展质量提升贡献量2013—2018年较前几个阶段有所增大。本研究具有两方面的政策含义:一是中国在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方面稳步推进,但潜在的挑战依然较多,推动高质量发展仍需付出努力;二是要加快推动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转型,提升人力资本,促进知识阶层崛起,形成有利于广义人力资本形成的消费与创新效率补偿的良性互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济高质量发展 理论逻辑 综合评价体系 治理机制
原文传递
发展“新质生产力”的理论、历史和现实“三重”逻辑 被引量:232
3
作者 李政 廖晓东 《政治经济学评论》 CSSCI 北大核心 2023年第6期146-159,共14页
新质生产力代表了生产力的革新和未来发展方向,迫切需要深度理解和认识其理论、历史和现实“三重”逻辑。发展生产力是经济学的重要主题之一,也是经济思想史中的核心主题,为新质生产力提供了重要的理论逻辑。历史和现实逻辑表明,新质生... 新质生产力代表了生产力的革新和未来发展方向,迫切需要深度理解和认识其理论、历史和现实“三重”逻辑。发展生产力是经济学的重要主题之一,也是经济思想史中的核心主题,为新质生产力提供了重要的理论逻辑。历史和现实逻辑表明,新质生产力的形成与发展需要经历艰难的探索,是一个长期的过程,它与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和社会制度的变革密切相关。人类社会发展至今,经历了传统生产力与新质生产力两个阶段,现在正向新质生产力方向迈进,这是历史的必然趋势。当今世界,谁在关键性颠覆性技术方面率先取得突破,率先发展形成新质生产力,谁就能够塑造未来发展新优势,赢得全球新一轮发展的主动权。我国要赢得优势、赢得主动、赢得未来,就必须发展新质生产力,把科技创新作为发展的不竭动力和源泉,作为打造国家核心竞争力的关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质生产力 理论逻辑 历史逻辑 现实逻辑
原文传递
教育赋能新质生产力:理论逻辑与实践路径 被引量:189
4
作者 姜朝晖 金紫薇 《重庆高教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108-117,共10页
新质生产力是以科技创新为驱动,以高层次创新型人才为支撑,以战略性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为载体,以数字化、智能化、绿色化为基石形成的高效能、高质量生产力,具有更显创新性、更具数字化、更富跨越性、更重高质量等时代特征。新质生产力... 新质生产力是以科技创新为驱动,以高层次创新型人才为支撑,以战略性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为载体,以数字化、智能化、绿色化为基石形成的高效能、高质量生产力,具有更显创新性、更具数字化、更富跨越性、更重高质量等时代特征。新质生产力与教育发展有着双向驱动的内在逻辑:一方面,新质生产力引发教育理念、目标、内容、方式、体系和治理的系统性变革;另一方面,教育通过促进劳动力再生产提升新质生产力、促进科技创新锻造新质生产力、促进知识再生产升级新质生产力,是新质生产力形成的关键要素和积极变量。随着当前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的加速推进,教育赋能新质生产力亟待促进教育理念的更新、培养模式的升级、供需匹配的优化以及国际链接的畅通。基于问题提出四个方面建议:一要坚持系统观念,树立教育、科技、人才一体化统筹推进的“大教育观”;二要坚持协同创新,以产学研深度融合培养高层次创新型人才;三要坚持动态调整,促进高等教育、职业教育供给侧与产业结构需求侧协同发展;四要坚持对外开放,加快建成具有强大影响力的世界重要教育中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质生产力 高质量教育 理论逻辑 现实挑战 实践路径
下载PDF
新型举国体制的理论逻辑、落地模式与应用场景 被引量:133
5
作者 陈劲 阳镇 朱子钦 《改革》 CSSCI 北大核心 2021年第5期1-17,共17页
新型举国体制是深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与治理能力现代化的重要制度支撑,也是推动国家重大战略目标落地实现的重要保障,但学术界尚缺乏对新型举国体制的逻辑解构。新型举国体制可溯源于农业社会下的古代举国体制以及新中国成立后的传统举... 新型举国体制是深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与治理能力现代化的重要制度支撑,也是推动国家重大战略目标落地实现的重要保障,但学术界尚缺乏对新型举国体制的逻辑解构。新型举国体制可溯源于农业社会下的古代举国体制以及新中国成立后的传统举国体制,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制度的重要构成,其新的内涵可从政治逻辑、资源配置的方法论、国家治理三重视角予以剖析,其理论内核与合法性取决于新古典经济学、新制度经济学、发展经济学等多重理论的共融空间,并与其落地模式的整合运用密不可分,即面向应急攻关的举国动员模式、基于国家战略科技力量的政产学研用深度融合模式、以央企为主导的整合式创新模式,新型举国体制的合效性取决于能否处理好政府与市场、效率与公平、中央与地方、对外开放与自主内生能力建设的关系。新型举国体制的深化应用并不包揽一切场景,其主要面向国家重大民生公共工程科技创新、面向"卡脖子"技术攻关突破、面向突发性重大公共社会危机治理三类场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型举国体制 理论逻辑 落地模式 应用场景
下载PDF
农村“三变”改革与集体经济增长:理论逻辑与实践启示 被引量:105
6
作者 张应良 徐亚东 《农业经济问题》 CSSCI 北大核心 2019年第5期8-18,共11页
本文从经济学原理出发,讨论农村集体经济增长需要具备五个理论条件:产权明晰、产权激励、拓宽市场、延长链条和维持特色,并指出当前中国农村实际情况与理论条件相违背。农村"三变"改革促进集体经济增长的理论逻辑就是改变中... 本文从经济学原理出发,讨论农村集体经济增长需要具备五个理论条件:产权明晰、产权激励、拓宽市场、延长链条和维持特色,并指出当前中国农村实际情况与理论条件相违背。农村"三变"改革促进集体经济增长的理论逻辑就是改变中国农村的实际情况,使其与理论条件相符合。具体而言,农村"三变"改革通过资源资产登记制度、股权量化和收益分配、新型经营主体的培育和引进、农村"三产"融合发展和产品中地域特色的引入等措施,实现集体经济的增长。实现农村集体经济增长,除了要思考资源产权问题外,还要进一步思考如何市场化经营资源。本文的研究拓宽了农村集体经济增长研究的视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村“三变”改革 农村集体经济 理论逻辑 实践启示
原文传递
消费函数的理论逻辑与中国化:一个文献综述 被引量:102
7
作者 朱信凯 骆晨 《经济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期140-153,共14页
消费函数是西方经济学理论体系中最重要的概念之一。由于脱胎于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中国传统消费经济理论与西方消费经济理论的异源性差异,当前我国消费经济理论研究缺乏统一的方法论基础。本文以消费函数为主线,按照文献的发展脉络... 消费函数是西方经济学理论体系中最重要的概念之一。由于脱胎于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中国传统消费经济理论与西方消费经济理论的异源性差异,当前我国消费经济理论研究缺乏统一的方法论基础。本文以消费函数为主线,按照文献的发展脉络与逻辑关系,旨在系统梳理消费函数研究的理论变迁及内在逻辑,分析消费函数研究由微观主体过渡到宏观数据过程中面临的主要问题和重大分歧,以及理论移植到我国需要解决的适用性问题。基于文献评述,本文最后提出了我国消费经济研究的几个认识论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消费函数 理论逻辑 中国化 文献综述
原文传递
我国体育类课程思政项群化建设的理论逻辑、价值意涵与路径选择 被引量:88
8
作者 薛浩 郑国华 《武汉体育学院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21年第4期20-27,共8页
运用文献研究法、聚类分析法与统筹归纳法等方法,以课程群建设理念为指导,依托项群训练理论,分析我国体育类课程思政项群化建设的思路、方法和路径。我国体育类课程思政项群化建设遵循问题导向与目标导向、思想理念与具体实践、宏观政... 运用文献研究法、聚类分析法与统筹归纳法等方法,以课程群建设理念为指导,依托项群训练理论,分析我国体育类课程思政项群化建设的思路、方法和路径。我国体育类课程思政项群化建设遵循问题导向与目标导向、思想理念与具体实践、宏观政策与微观课堂的逻辑统一,为新时期体育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做出时代应答,为创新体育类课程融入思政教育提供智力支持和中观路向。应按照“一个任务、两个属类、三个层面”基本理路来顶层设计、统筹安排与梯度推进我国体育类课程思政的理论建设与实践运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体育类课程 课程思政 项群化建设 立德树人 理论逻辑 价值意涵 路径选择
下载PDF
乡村振兴战略下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的理与路 被引量:86
9
作者 霍军亮 吴春梅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期69-77,共9页
乡村振兴是新时代破解农村发展困境的战略性举措和解决当前社会主要矛盾的重要路径。党的建设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发展的力量源泉,乡村振兴背景下加强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蕴涵着厚实的历史逻辑和理论逻辑,历史逻辑在于农村基层党的建... 乡村振兴是新时代破解农村发展困境的战略性举措和解决当前社会主要矛盾的重要路径。党的建设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发展的力量源泉,乡村振兴背景下加强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蕴涵着厚实的历史逻辑和理论逻辑,历史逻辑在于农村基层党的建设始终与时代乡村发展诉求同频共振,理论逻辑在于乡村振兴战略与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之间的耦合发展与互促共进。新时代的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应以乡村振兴战略提出的"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为根本遵循,重构乡村经济发展模式,重塑人与自然的关系,重建乡村文化发展模式,创新乡村治理模式和优化乡村生活愿景,不断提升自身的经济引领能力、生态文明建设能力、文化引领能力、社会治理能力和群众凝聚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乡村振兴 农村基层党组织 历史逻辑 理论逻辑 实践进路
下载PDF
制度型开放:中国新一轮高水平开放的理论逻辑与实现路径 被引量:86
10
作者 戴翔 《国际贸易》 CSSCI 北大核心 2019年第3期4-12,共9页
过去40年中国推动的商品和要素流动型开放,顺应了第三阶段的经济全球化形势并抓住了战略机遇,获得了巨大发展成就。当前,经济全球化发展出现了一些新形势、新特点,中国也进入到新一轮高水平开放的新阶段,即由商品和要素流动型开放向规... 过去40年中国推动的商品和要素流动型开放,顺应了第三阶段的经济全球化形势并抓住了战略机遇,获得了巨大发展成就。当前,经济全球化发展出现了一些新形势、新特点,中国也进入到新一轮高水平开放的新阶段,即由商品和要素流动型开放向规则等制度型开放转变。本质上看,制度型开放就是从以往“边境开放”向“境内开放”的拓展、延伸和深化,在促进规则变革和优化制度设计中,形成与国际经贸活动中通行规则相衔接的基本规则和制度体系,是对新一轮高标准化的国际经贸规则调整和完善具有引领作用的先进制度安排。据此,加快建立与国际经贸规则相衔接的国内改革机制、加快并以更大力度实施“负面清单”制度、进一步优化营商环境,以及积极为国际经贸规则调整和完善做出应有贡献等,是中国转向制度型开放的必由之路。如此,才能在顺应乃至引领第四轮新型经济全球化发展中,实现中国新一轮高水平开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制度型开放 高水平开放 理论逻辑 实现路径
下载PDF
促进农民农村共同富裕:理论逻辑、障碍因子与实现途径 被引量:84
11
作者 郑瑞强 郭如良 《农林经济管理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21年第6期780-788,共9页
促进农民农村共同富裕是新时代扎实推动共同富裕的重要组成,核心要义是要通过乡村发展系统实现结构性变革和能级跃升,推进乡村全域性的高质量发展,高效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应着力在全面推进乡村振兴中促进农民农村共同富... 促进农民农村共同富裕是新时代扎实推动共同富裕的重要组成,核心要义是要通过乡村发展系统实现结构性变革和能级跃升,推进乡村全域性的高质量发展,高效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应着力在全面推进乡村振兴中促进农民农村共同富裕的障碍破解,始终坚持党的全面领导,坚持以人民为中心,致力于高质量发展,强化顶层设计,突出创新驱动,做好以下5个领域的工作:推进产业发展“双融合”,打造高能级产业体系;勇于集成式惠民改革,增进高浓度创新策源能力;畅通拓宽“两山”双向转化通道,推进高标准绿色发展;进一步强化精致服务,全力营造乡村高水平发展环境;促进均衡优质发展,创新高品质人民生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共同富裕 理论逻辑 障碍因子 实现途径 乡村振兴
下载PDF
加快形成新质生产力:理论逻辑、主体架构与实现路径 被引量:66
12
作者 张文武 张为付 《南京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56-64,共9页
加快形成新质生产力,增强新发展动能是习近平总书记在经济高质量发展领域提出的最新指示,对经济理论和发展实践具有重要的引领意义。本文扩展延伸了经典生产力的经济学理论,对新质生产力的解释框架进行重构,建立了“二向三元四维”的解... 加快形成新质生产力,增强新发展动能是习近平总书记在经济高质量发展领域提出的最新指示,对经济理论和发展实践具有重要的引领意义。本文扩展延伸了经典生产力的经济学理论,对新质生产力的解释框架进行重构,建立了“二向三元四维”的解释框架,以此厘清逻辑维度、剖析主体构成、明确内涵外延。同时,在此基础上,从生产目标、生产主体、生产客体、生产环境四个方面对新质生产力的主体架构进行了阐释,廓清了新质生产力发展的核心方向,进而从完善新质生产力的制度体系,鼓励支持市场主体提升新质生产力的增长动能,提升新质生产力与经典生产力的共同融合等多个角度,提出了当前和未来阶段的现实途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质生产力 理论逻辑 主体架构 二向三元四维
原文传递
高职院校课程思政建设与岗课赛证融通协同育人的逻辑与路径 被引量:67
13
作者 何丹 叶杨翔 《职业技术教育》 北大核心 2022年第8期37-41,共5页
无论是课程思政建设,还是岗课赛证融通,皆服务于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培养,这为探索两者协同育人之间的逻辑关系提供了基点。从理论逻辑上看,课程思政建设与岗课赛证融通协同育人是对教育规律与教育本质的循守;从价值逻辑上看,课程思政建... 无论是课程思政建设,还是岗课赛证融通,皆服务于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培养,这为探索两者协同育人之间的逻辑关系提供了基点。从理论逻辑上看,课程思政建设与岗课赛证融通协同育人是对教育规律与教育本质的循守;从价值逻辑上看,课程思政建设与岗课赛证融通协同育人是个体性与社会性发展的触媒;从实践逻辑上看,课程思政建设与岗课赛证融通协同育人是我国职业教育实践的指南。据此,高职院校课程思政建设与岗课赛证融通协同育人的实现路径是:在学校育人层面,要构建顶层体系机制,提供育人实践指向;在专业建设层面,要优化人才培养体系,引导两者协同育人;在教学实施层面,要深化课程教学改革,发挥协同育人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岗课赛证融通 课程思政建设 协同育人 理论逻辑 实现路径
下载PDF
第三方治理:理论范式与实践逻辑 被引量:65
14
作者 陈潭 《政治学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期90-98,共9页
第三方治理作为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创新工具,是克服市场失灵、政府失灵、志愿失灵而导致的治理困境的必然产物。第三方治理具有开放性、专业性、契约性、竞争性等核心特征,并在此基础上形成了第三方供给、第三方运营、... 第三方治理作为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创新工具,是克服市场失灵、政府失灵、志愿失灵而导致的治理困境的必然产物。第三方治理具有开放性、专业性、契约性、竞争性等核心特征,并在此基础上形成了第三方供给、第三方运营、第三方监管、第三方评估等不同的实践模式。在既有约束条件下,第三方治理实践存在着制度困境、契约困境、执行困境、信任困境等治理风险和困局。但不可否认的是,第三方治理是对传统国家治理模式的补充与创新,是推动公共产品和公共服务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措施和手段,也是推进国家治理现代化不可缺少的途径和方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第三方治理 理论范式 实践逻辑
原文传递
数字经济赋能农业高质量发展:理论逻辑与实证检验 被引量:65
15
作者 李本庆 岳宏志 《江西财经大学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22年第6期95-107,共13页
实现农业高质量是有效解决新时代社会主要矛盾的必然要求,数字经济为实现农业高质量发展提供了新动能。从创新发展、结构升级、协同共享三个维度构建农业高质量发展的综合指标体系,深度剖析数字经济赋能农业高质量发展理论逻辑,基于2011... 实现农业高质量是有效解决新时代社会主要矛盾的必然要求,数字经济为实现农业高质量发展提供了新动能。从创新发展、结构升级、协同共享三个维度构建农业高质量发展的综合指标体系,深度剖析数字经济赋能农业高质量发展理论逻辑,基于2011—2020年中国30个省份面板数据对数字经济赋能农业高质量发展的作用机制进行实证检验。研究发现:(1)数字经济的发展正向促进农业高质量发展,但在分维度指标上存在明显的差异性。数字经济对结构升级维度和协同共享维度促进作用明显,对创新发展维度促进作用相对较弱;(2)从区域异质性角度看,数字经济对东部地区农业高质量发展促进作用较大,西部地区次之,而对中部地区促进作用较小;(3)数字经济对农业高质量的促进作用存在一定的门槛值,当数字经济发展水平低于门槛值时,其对农业高质量发展的促进作用较小;反之,当超过这个门槛值,其对农业高质量发展的促进作用大幅提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字经济 农业高质量发展 理论逻辑 作用机制
原文传递
中国构建自主可控现代产业体系的理论逻辑与实践路径 被引量:64
16
作者 白雪洁 宋培 +1 位作者 艾阳 李琳 《经济学家》 CSSCI 北大核心 2022年第6期48-57,共10页
本文首先立足新阶段—新理念—新格局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建设总体目标,对自主可控的现代产业体系进行具有中国特色的概念界定与内涵丰富,接着采用系统论方法构建包含“要素—主体—结构—制度环境”四个层次的理论逻辑,梳理出我国产... 本文首先立足新阶段—新理念—新格局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建设总体目标,对自主可控的现代产业体系进行具有中国特色的概念界定与内涵丰富,接着采用系统论方法构建包含“要素—主体—结构—制度环境”四个层次的理论逻辑,梳理出我国产业体系发展面临“有创新,无精尖”“有要素,弱协同“”有主体,缺活力“”有产业,少融合“”促开放,需调整“”推改革,要深化”等瓶颈制约,最后从构筑能发挥创新驱动“定力”的重点产业关键核心技术自主可控的产业技术体系、培育“链主”企业的价值链“控制力”,构建“以我为主”的价值链体系、建立提升体系“协同力”的全方位协同融合发展机制、完善释放改革“动力”的制度政策环境四个方面为我国构建自主可控的现代产业体系提供实践路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现代产业体系 自主可控 理论逻辑 实践路径
原文传递
人工智能在图书馆应用的理论逻辑、现实困境与路径展望 被引量:62
17
作者 杨九龙 阳玉堃 许碧涵 《图书情报工作》 CSSCI 北大核心 2019年第4期32-38,共7页
[目的/意义]人工智能技术在图书馆中的应用不仅是应用信息技术发展的产物,同时也是图书馆服务智能化、多元化和专业化的要求。但图书馆技术与图书馆服务并不是天然融合,弥合其差距需要从人文视角进行思考。[方法/过程]在文献回顾的基础... [目的/意义]人工智能技术在图书馆中的应用不仅是应用信息技术发展的产物,同时也是图书馆服务智能化、多元化和专业化的要求。但图书馆技术与图书馆服务并不是天然融合,弥合其差距需要从人文视角进行思考。[方法/过程]在文献回顾的基础上,厘清人工智能技术在图书馆应用的理论逻辑、了解现实困境与展望发展路径。[结果/结论]人工智能技术及其支持技术的革新是人工智能技术在图书馆领域应用的基本前提,在技术革新基础上进行理念和制度的创新最终实现图书馆服务的优质化提升是人工智能技术在图书馆领域应用的基本条件与目标归属。同时,目前AI应用仍然存在体验断代、伦理困境和数据泄露风险。最后,提出文化使命和道德嵌入、技术迭代与智能延展、制度优化与人机共存三大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工智能 图书馆 应用逻辑 现实困境 发展路径
原文传递
保障种粮农民收益:理论逻辑、关键问题与机制设计 被引量:62
18
作者 高鸣 姚志 《管理世界》 CSSCI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1期86-101,共16页
提高种粮农民收益是现阶段确保粮食安全的根本之策。基于制度变迁理论,结合政策梳理与实践归纳,本文剖析了长期保障种粮农民收益的重要内涵和内在理论逻辑,严格讨论了种粮农民收益和农民收入的辩证关系,总结出了保障种粮农民收益的核心... 提高种粮农民收益是现阶段确保粮食安全的根本之策。基于制度变迁理论,结合政策梳理与实践归纳,本文剖析了长期保障种粮农民收益的重要内涵和内在理论逻辑,严格讨论了种粮农民收益和农民收入的辩证关系,总结出了保障种粮农民收益的核心要义。研究得出,保障农民收益的政策主要是依据经济理论与实践经验而动态调整的,对提高农民收入和夯实我国粮食安全根基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现阶段中国保障种粮农民收益的制度设计是政策变迁的必然结果,也蕴含了固有的经济逻辑、制度依据和社会道义。保障种粮农民收益首先需要破除收益和收入的“等同论”、确立“包含论”与划清“外延论”。从长远来看,保障种粮农民收益的关键问题是对发展阶段与成果共享、长期目标与短期效益、政府管控与市场改革、自然环境与生产经营、地权分配与公平效率之间的平衡协调。为此,本文建议未来在设计与完善保障种粮农民收益的长效机制时,首先应该实施稳定长效的惠农政策,其次要提高种粮农民应对自然风险的能力,再次要“有能力、有底气、有方式”从容应对市场风险,最后是要严格保护种粮农民的耕地资源与实现“善耕者有良田、成规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保障农民收益 政策演进 理论逻辑 关键问题 机制设计
原文传递
人工智能对我国体育产业发展的推动作用 被引量:60
19
作者 鲁志琴 陈林祥 任波 《体育学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期52-59,67,共9页
人工智能作为人类第四次工业革命的主导技术,对推动我国体育产业发展具有重要意义。运用文献资料法、逻辑分析法等对人工智能推动我国体育产业发展的理论逻辑、动力来源、现实路径进行研究,并提出建议。研究认为:人工智能推动我国体育... 人工智能作为人类第四次工业革命的主导技术,对推动我国体育产业发展具有重要意义。运用文献资料法、逻辑分析法等对人工智能推动我国体育产业发展的理论逻辑、动力来源、现实路径进行研究,并提出建议。研究认为:人工智能推动我国体育产业发展的理论逻辑在于数字经济为人工智能推动体育产业发展提供时代背景,人工智能促进体育产业领域“技术—经济范式”变迁,从而为体育产业发展提供新空间。社会环境变革与产业发展需求分别是人工智能推动我国体育产业发展的外部动力与内部动力。人工智能推动我国体育产业发展的路径为:加强人工智能在传统体育产业改造升级过程中应用;鼓励培育人工智能与体育产业融合发展的新产业、新业态与新模式;搭建人工智能推动体育产业发展的平台载体。主要建议:发挥智能体育产业相关政策的引导作用;加大体育产业技术研发和标准制定的力度;加速推进体育产业互联网平台的建设与推广;加大智能体育产业高端人才培养与引进力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工智能 体育产业 理论逻辑 动力来源 实现路径
下载PDF
中国式现代化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 被引量:59
20
作者 蒋永穆 李想 唐永 《改革》 CSSCI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2期22-35,共14页
中国式现代化是中国共产党立足基本国情与世界大势,充分汲取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养分,批判借鉴先发国家经验内核,经过长期实践探寻的兴国新路。新发展理念管根本、管全局、管长远,明晰了我国现代化建设的指导原则。构建凸显新发展理念、具... 中国式现代化是中国共产党立足基本国情与世界大势,充分汲取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养分,批判借鉴先发国家经验内核,经过长期实践探寻的兴国新路。新发展理念管根本、管全局、管长远,明晰了我国现代化建设的指导原则。构建凸显新发展理念、具有中国特色的中国式现代化评价指标体系,既要立足学术界的长期探索与世界各国的丰富实践,又要从理论逻辑视域深刻把握评价指标体系构建的理论来源、国际经验、文化根基、基本原则与根本要求。屹立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时代潮头,梳理分析中国式现代化评价指标体系的理论逻辑,构建中国式现代化评价指标体系,既有助于实现现代化道路的历史性变革与系统性重塑,也是消解西方现代化话语霸权的应有之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式现代化 评价指标体系 理论逻辑 发展道路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58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