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1,013篇文章
< 1 2 250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面向未来的中国新工科建设 被引量:1690
1
作者 林健 《清华大学教育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7年第2期26-35,共10页
新工科建设是一项涉及面广、影响面宽、具有中国特色的复杂的系统工程,对中国高等教育的改革和发展具有示范和引领作用,需要清晰的内涵界定、科学的顶层设计和合理的建设规划。本文首先界定新工科的内涵与特征这一核心概念,其次基于新... 新工科建设是一项涉及面广、影响面宽、具有中国特色的复杂的系统工程,对中国高等教育的改革和发展具有示范和引领作用,需要清晰的内涵界定、科学的顶层设计和合理的建设规划。本文首先界定新工科的内涵与特征这一核心概念,其次基于新工科的内涵提出新工科的建设目标,然后针对新工科的特征给出新工科建设的总体思路,接着根据不同类型高校的特点分别给出新工科建设的具体建议,最后从与传统学科建设不同的角度讨论新工科建设的重点,以期为各类高校开展新工科建设提供参考和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工科 专业建设 人才培养 新产业 新经济 工程教育
原文传递
应用型本科院校产教融合模式及其影响因素研究 被引量:465
2
作者 柳友荣 项桂娥 王剑程 《中国高教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5年第5期64-68,共5页
产教融合是实现应用型本科院校自我发展及服务地方经济发展的重要途径,应用型本科院校产教融合包括产教融合研发、产教融合共建、项目牵引、人才培养与交流等四种模式,其影响因素包括个体内部因素、双方耦合因素以及外部环境因素等。实... 产教融合是实现应用型本科院校自我发展及服务地方经济发展的重要途径,应用型本科院校产教融合包括产教融合研发、产教融合共建、项目牵引、人才培养与交流等四种模式,其影响因素包括个体内部因素、双方耦合因素以及外部环境因素等。实证研究表明:产教融合主体内部因素、双方耦合因素及外部环境因素总体上均对应用型本科院校产教融合的四种模式具有显著影响但影响程度存在差异性。产教融合要求高校提高科研水平,办学资源以及人力资源与企业活动的相互融合;产教融合研发模式和产学项目牵引模式受政府部门政策、市场环境以及文化环境影响较大;解决研发机构、经济实体以及基地的孵化是产教融合共建模式重要表征;产教融合要求高校与企业相互融入,共同介入人才培养的全过程,实行高校与企业"双主体"的育人模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应用型本科院校 产教融合 人才培养 实践教学
原文传递
“一带一路”战略的人才支撑与教育路径 被引量:463
3
作者 周谷平 阚阅 《教育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0期4-9,22,共7页
建设"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是党中央、国务院洞察全球形势深刻变化,统筹国内国际两个大局作出的重大战略决策。"一带一路"战略既涉及基础设施建设、贸易投资、产业合作等硬实力,也涉及... 建设"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是党中央、国务院洞察全球形势深刻变化,统筹国内国际两个大局作出的重大战略决策。"一带一路"战略既涉及基础设施建设、贸易投资、产业合作等硬实力,也涉及政策、文化、人才等软实力。在某种意义上,软实力的发挥远胜于硬实力的比拼。人才是"一带一路"建设的支点和关键。"一带一路"愿景与目标的实现离不开创新创业人才、国际组织人才、非通用语言人才、华人华侨人才、海外高端人才以及急需领域专业人才等各类人才的支撑和保障。面对需求与挑战,教育尤其是高等教育部门应根据"一带一路"战略的要求,以"内生"和"外延"为路径,更新观念,完善制度,优化办学,创新实践,切实担负起人才培养的重要使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一带一路” 人才培养 教育路径
原文传递
论我国竞技体育后备人才培养体制的创新 被引量:138
4
作者 马志和 徐宏伟 +1 位作者 刘卓 李金龙 《体育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04年第6期56-59,共4页
分析、讨论了我国竞技体育后备人才培养体制的缺陷,认为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 下,我国竞技体育后备人才培养体制赖以依存的土壤已经失去,必须采取"政府主导下的市场 化"培养模式,才能重新焕发生机与活力,保障我国竞技体育... 分析、讨论了我国竞技体育后备人才培养体制的缺陷,认为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 下,我国竞技体育后备人才培养体制赖以依存的土壤已经失去,必须采取"政府主导下的市场 化"培养模式,才能重新焕发生机与活力,保障我国竞技体育的可持续发展。依据这一思路,提出 了相应的对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竞技体育 后备人才 培养 体制 创新 中国
下载PDF
开展校园足球活动若干问题的探讨 被引量:194
5
作者 董众鸣 龚波 颜中杰 《上海体育学院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11年第2期91-94,共4页
采用文献资料法,对校园足球活动开展的背景、目标、内容,及其与阳光体育运动、足球后备人才培养的关系等进行探讨。认为:开展校园足球活动是阳光体育运动的组成部分,是推进阳光体育运动深入开展的手段与形式,同时又是足球后备人才培养... 采用文献资料法,对校园足球活动开展的背景、目标、内容,及其与阳光体育运动、足球后备人才培养的关系等进行探讨。认为:开展校园足球活动是阳光体育运动的组成部分,是推进阳光体育运动深入开展的手段与形式,同时又是足球后备人才培养重心战略转移的制度创新。指出:开展校园足球活动应注重青少年足球运动的普及与规模的扩大;着眼于培养全面发展、特长突出的新型足球后备人才;依托学校,普及与提高并重,构建以教育系统为主渠道的足球后备人才培养体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校园足球活动 阳光体育运动 后备人才 培养体系
下载PDF
建设虚拟仿真实验平台 探索创新人才培养模式 被引量:172
6
作者 杜月林 黄刚 +1 位作者 王峰 高翔 《实验技术与管理》 CAS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2期26-29,共4页
随着物联网技术的快速发展,虚拟仿真实验技术进一步成熟。通过分析虚拟仿真实验的概念、国内外有关大学应用虚拟仿真实验的现状及其教学特点,重点介绍了南京邮电大学网络通信与控制国家级虚拟仿真实验教学中心的建设理念、建设思路、建... 随着物联网技术的快速发展,虚拟仿真实验技术进一步成熟。通过分析虚拟仿真实验的概念、国内外有关大学应用虚拟仿真实验的现状及其教学特点,重点介绍了南京邮电大学网络通信与控制国家级虚拟仿真实验教学中心的建设理念、建设思路、建设体系、建设内容以及在实验教学及创新人才培养中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虚拟仿真 实验平台 创新人才 人才培养
下载PDF
“双一流”背景下的一流实验室建设研究 被引量:167
7
作者 张海峰 《实验技术与管理》 CAS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2期6-10,共5页
在加快建设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进程中,一流实验室建设与管理既是重要支撑,也是推动"双一流"工程的关键因素之一。该文探讨了"双一流"背景下一流实验室建设的重要作用,从管理体制机制、条件建设和队伍建设3个方... 在加快建设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进程中,一流实验室建设与管理既是重要支撑,也是推动"双一流"工程的关键因素之一。该文探讨了"双一流"背景下一流实验室建设的重要作用,从管理体制机制、条件建设和队伍建设3个方面重点阐述了一流实验室的建设内容,以期为推动"双一流"工程良好快速发展提供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一流 实验室建设 人才培养 管理体制
下载PDF
《英语类专业本科教学质量国家标准》指导下的英语类专业创新发展 被引量:156
8
作者 仲伟合 《外语界》 CSSCI 北大核心 2015年第3期2-8,共7页
《英语类专业本科教学质量国家标准》是在新的历史背景下制定的一部规范性、指导性文件,它将为英语类本科专业的教学质量提供有效保障,规范英语类专业的人才培养,并有力推动英语类专业的可持续健康发展。本文围绕标准出台的历史背景和... 《英语类专业本科教学质量国家标准》是在新的历史背景下制定的一部规范性、指导性文件,它将为英语类本科专业的教学质量提供有效保障,规范英语类专业的人才培养,并有力推动英语类专业的可持续健康发展。本文围绕标准出台的历史背景和英语类专业在发展过程中经历的种种问题,提出标准制定的必要性和适时性,进而着重阐述标准制定的基本原则、标准的主要内容和功能用途,并进一步探讨在标准指导下英语类专业的创新发展路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英语类专业本科教学质量国家标准》 英语类专业 教学质量 人才培养 创新发展
原文传递
论《英语专业本科教学质量国家标准》的制定——创新与思考 被引量:147
9
作者 仲伟合 潘鸣威 《现代外语》 CSSCI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期112-120,147,共9页
《英语专业本科教学质量国家标准》是我国英语专业发展到新的历史时期所亟需出台的一项重要文件。它不仅是英语专业的"生命线",对专业的准入、建设和评价具有重要意义,同时又对其他外语类专业本科教学质量的制定产生积极的指... 《英语专业本科教学质量国家标准》是我国英语专业发展到新的历史时期所亟需出台的一项重要文件。它不仅是英语专业的"生命线",对专业的准入、建设和评价具有重要意义,同时又对其他外语类专业本科教学质量的制定产生积极的指导和影响。本文着重回顾该标准的研制过程,分析和比较不同阶段版本中相关理论基础、主要内容、篇幅及呈现方式等方面的异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英语专业本科教学质量国家标准》 人才培养
原文传递
生成式人工智能技术对教育领域的影响——关于ChatGPT的专访 被引量:116
10
作者 张绒 《电化教育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期5-14,共10页
自2022年11月30日Open AI发布ChatGPT以来,这款优化对话的语言模型迅速在全球范围内引起高度关注。ChatGPT对教育领域将带来怎样的影响?智能时代,教育领域、互联网企业应如何应对人工智能技术带来的影响?我们应该如何培养适应智能时代... 自2022年11月30日Open AI发布ChatGPT以来,这款优化对话的语言模型迅速在全球范围内引起高度关注。ChatGPT对教育领域将带来怎样的影响?智能时代,教育领域、互联网企业应如何应对人工智能技术带来的影响?我们应该如何培养适应智能时代的人才?本期,《电化教育研究》编辑部推出特别策划,专访武汉理工大学杨宗凯教授、北京师范大学黄荣怀教授、南京师范大学李艺教授、北京师范大学李芒教授、华中师范大学刘三女牙教授、西北师范大学郭绍青教授、北京大学尚俊杰研究员、华东师范大学余南平教授、华南师范大学胡小勇教授、中国教育科学研究院曹培杰副研究员、讯飞教育技术研究院刘邦奇院长、腾讯教育王涛副总裁等12位教育技术领域学者、政策研究者、互联网企业从业者,从不同角度为我国教育领域应对人工智能带来的机遇与挑战建言献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工智能 ChatGPT 人机协同 人才培养 伦理问题
下载PDF
应用型本科院校人才培养目标调整及其实现之策略 被引量:113
11
作者 齐平 朱家勇 《高教论坛》 2010年第6期51-53,69,共4页
当前我国高等教育面临大众化程度不断提高,建设创新型国家,以及逐渐形成个人需要和社会需要相结合的价值取向等新形势,应用型本科院校的人才培养目标应该转向职业化,培养个性发展的多元化应用型创新人才。实现这个目标的策略包括在课程... 当前我国高等教育面临大众化程度不断提高,建设创新型国家,以及逐渐形成个人需要和社会需要相结合的价值取向等新形势,应用型本科院校的人才培养目标应该转向职业化,培养个性发展的多元化应用型创新人才。实现这个目标的策略包括在课程模式、教学过程和教学管理等方面进行改革,以及建设应用型师资队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应用型本科院校 人才培养 目标调整 策略
下载PDF
论高校人才培养框架下的创业教育目标——兼论高校创业教育课程的设置 被引量:110
12
作者 夏人青 罗志敏 《复旦教育论坛》 CSSCI 北大核心 2010年第6期56-60,共5页
创业教育目标既要从高校整个人才培养框架中来考察和确定,也要结合生活实际考虑目标的发展与分步实现,即在培养创业素质人才这一总体目标指引下,从低到高分层培养具有良好创业素质的社会公民、自我工作岗位的创造者以及新型企业的创办... 创业教育目标既要从高校整个人才培养框架中来考察和确定,也要结合生活实际考虑目标的发展与分步实现,即在培养创业素质人才这一总体目标指引下,从低到高分层培养具有良好创业素质的社会公民、自我工作岗位的创造者以及新型企业的创办者。创业教育目标这一理论特质,要求高校创业教育课程的设置不能脱离整个人才培养的体系框架,要加强与其他课程的融合与贯通,并与创业教育的分层目标结合起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校 创业教育 目标 人才培养 课程设置
下载PDF
新时代课程思政建设的核心问题及实现路径 被引量:106
13
作者 石岩 王学俭 《教学与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21年第9期91-99,共9页
全面推进高校课程思政建设,必须要在新时代“大思政”格局下深化其价值意蕴、核心问题和建设路径研究。新时代课程思政建设的核心问题集中表现为认识差异较大、课程体系欠缺、方法选择困难、协同运行不畅、教师主体缺位、管理权责不晰... 全面推进高校课程思政建设,必须要在新时代“大思政”格局下深化其价值意蕴、核心问题和建设路径研究。新时代课程思政建设的核心问题集中表现为认识差异较大、课程体系欠缺、方法选择困难、协同运行不畅、教师主体缺位、管理权责不晰等问题。强化课程思政建设,切实提升高校立德树人成效,需要在树牢育人理念、建构育人格局、优化课程建设、创新教学方法、打通协同渠道、锻造教师队伍、健全管理体系等方面系统推进,实现育人和育才相统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课程思政 人才培养 核心问题 实现路径
原文传递
中国高校GIS专业核心课程设置问题的探讨 被引量:104
14
作者 秦其明 《地理信息世界》 2003年第4期1-7,共7页
1997年教育部对我国高等教育专业目录进行修订,在地理学科下增设了地理信息系统专业。本文针对中国高等学校GIS专业核心课程设置问题,从GIS专业课程体系及其分类入手,讨论了GIS专业的主要课程设置状况,在此基础上提出了核心课程设置的... 1997年教育部对我国高等教育专业目录进行修订,在地理学科下增设了地理信息系统专业。本文针对中国高等学校GIS专业核心课程设置问题,从GIS专业课程体系及其分类入手,讨论了GIS专业的主要课程设置状况,在此基础上提出了核心课程设置的初步方案,并提出核心课程建设的具体对策与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 高等教育 GIS专业 课程设置 人才培养
下载PDF
把握国标精神、找准学校定位、突出专业特色——《高等学校英语专业本科教学质量国家标准》的实施建议 被引量:104
15
作者 冯光武 《外语界》 CSSCI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期2-6,共5页
2017年我国将颁布实施《高等学校英语专业本科教学质量国家标准》,全国高校英语专业要着手制定国标实施方案,包括制定学校标准、修订和改进人才培养方案、调整和完善课程体系。本文围绕英语专业在校标中找准学校定位、在培养方案中体现... 2017年我国将颁布实施《高等学校英语专业本科教学质量国家标准》,全国高校英语专业要着手制定国标实施方案,包括制定学校标准、修订和改进人才培养方案、调整和完善课程体系。本文围绕英语专业在校标中找准学校定位、在培养方案中体现学校特色、在课程体系中凸显专业方向优势进行讨论分析和提出建议,为高校制定国标实施方案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国标 人才培养 专业特色
原文传递
高等职业教育人才培养目标下的课程体系建设 被引量:103
16
作者 周建松 《教育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0期103-105,111,共4页
当前,构建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对高等职业教育课程体系建设提出了新要求,职业教育的复杂性对高等职业教育人才培养目标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提高高等职业教育质量,在课程体系建设中要遵循的基本原则包括:基础课程体现高等教育属性;专业课程... 当前,构建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对高等职业教育课程体系建设提出了新要求,职业教育的复杂性对高等职业教育人才培养目标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提高高等职业教育质量,在课程体系建设中要遵循的基本原则包括:基础课程体现高等教育属性;专业课程面向产业和职业岗位;技能课程直接对接实际需求。完善高等职业教育课程体系建设需构建完备的教材体系,实施灵活的课堂教学方法,建设专兼结合的教学团队,构建教与学的协同机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等职业教育 人才培养 课程体系
原文传递
开放式教育:创新型人才培养的新视角 被引量:100
17
作者 乔万敏 邢亮 《教育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0期86-90,106,共6页
开放式教育是多元、民主、自由、创新的教育,是培养创新型人才的有效途径,是西方发达国家培养创新型人才的成功经验,是我国高等教育改革突破、促进创新型人才培养的切入点。实施开放式教育,培养创新型人才,需要有开放的视野、创新的理念... 开放式教育是多元、民主、自由、创新的教育,是培养创新型人才的有效途径,是西方发达国家培养创新型人才的成功经验,是我国高等教育改革突破、促进创新型人才培养的切入点。实施开放式教育,培养创新型人才,需要有开放的视野、创新的理念;需要建立开放式的办学体制,落实高校办学自主权;需要探索开放式教育机制,突出学生创新能力培养;需要建设开放型的师资队伍,推动创新型人才培养;需要打造开放式的创新文化,"润"育创新型人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创新型人才 开放式教育 人才培养
原文传递
“教体结合”培养高素质竞技体育后备人才的研究——以浙江省为例 被引量:61
18
作者 陈道裕 周奕君 陈显健 《体育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期82-85,95,共5页
通过对浙江省“教体结合”培养高素质竞技体育后备人才学校——体育传统项目学校、少年儿童体育学校、培养高水平后备人才学校的调查与分析,探讨“教体结合”的特点,认为当前“教体结合”存在着输送人才渠道比较单一、读与训的矛盾中训... 通过对浙江省“教体结合”培养高素质竞技体育后备人才学校——体育传统项目学校、少年儿童体育学校、培养高水平后备人才学校的调查与分析,探讨“教体结合”的特点,认为当前“教体结合”存在着输送人才渠道比较单一、读与训的矛盾中训练时间得不到保证、评估工作不够系统、教练员队伍亟待改善、场地器材和经费不尽人意等问题,并提出解决的办法及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竞技体育 教育 后备人才 培养 浙江
下载PDF
我国研究型大学创新型人才培养的思考 被引量:87
19
作者 展涛 《高等教育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期7-13,31,共8页
当前,研究型大学在培养创新型人才的过程中,存在着大学使命偏失、培养制度低效、批判精神孱弱、教育目的异化等问题。直面研究型大学创新型人才培养的现实困境,应在秉持社会责任为先、育人使命为本等教育理念的基础上,通过制度设计,探... 当前,研究型大学在培养创新型人才的过程中,存在着大学使命偏失、培养制度低效、批判精神孱弱、教育目的异化等问题。直面研究型大学创新型人才培养的现实困境,应在秉持社会责任为先、育人使命为本等教育理念的基础上,通过制度设计,探索研究型大学多元人才培养模式,以造就具有国际视野的民族中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研究型大学 创新型人才 人才培养
原文传递
我国竞技体育后备人才培养模式的演变及思考--兼论“体教结合”与“教体结合”模式 被引量:81
20
作者 阳艺武 刘同员 黄彩虹 《天津体育学院学报》 CAS CSSCI 北大核心 2009年第3期221-223,共3页
我国竞技体育后备人才培养模式在经历了全运会选拔模式、政府主导型培养模式、举国体制下的三级训练网模式、"体教结合"和"教体结合"模式之后,还处于实变阶段,并没有达到质变的高度;通过对"体教结合"与&q... 我国竞技体育后备人才培养模式在经历了全运会选拔模式、政府主导型培养模式、举国体制下的三级训练网模式、"体教结合"和"教体结合"模式之后,还处于实变阶段,并没有达到质变的高度;通过对"体教结合"与"教体结合"模式的理解和二者存在根本分歧的认识,在思考原有后备人才培养模式存在的弊端以及从"体教结合"与"教体结合"模式得到的启示,提出后奥运时代我国竞技体育后备人才的培养必将向完全依托教育系统的全新机制转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竞技体育 后备人才 培养模式 体教结合 教体结合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50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