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15篇文章
< 1 2 16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东天山博格达造山带石炭纪火山岩及其形成地质环境 被引量:198
1
作者 顾连兴 胡受奚 +3 位作者 于春水 李宏宇 肖新建 严正富 《岩石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3期305-316,共12页
东天山博格达造山带早、中石炭世海相火山岩具有双峰式特征 ,主要岩性为富钠的玄武岩和流纹岩 ,其次是英安岩 ,安山质岩石极少出现。玄武岩的特征是 :少数岩石含有实际矿物石英 ,个别岩石含橄榄石斑晶 ;辉石主要是透辉石和次透辉石 ,其... 东天山博格达造山带早、中石炭世海相火山岩具有双峰式特征 ,主要岩性为富钠的玄武岩和流纹岩 ,其次是英安岩 ,安山质岩石极少出现。玄武岩的特征是 :少数岩石含有实际矿物石英 ,个别岩石含橄榄石斑晶 ;辉石主要是透辉石和次透辉石 ,其成分富含铝 (Al2 O3=4.17~ 5 .99)和钛 (Ti O2 =2 .80~ 4.78) ;基质中的长石主要是钠 -更长石 ,斑晶中有相当数量的中长石和拉长石 ;全岩化学成分 CIPW计算结果绝大部分含 Di、Ol和 Hy,少数含 Qz和 Ne,在全碱 - Si O2 图中主要投影于亚碱性区 ,并接近碱性区 ;10 0 Mg/ (Mg+ΣFe) <6 5 ;ΣREE=38.73~ 134 .48,(L a/ L u) N=2 .75~ 4.0 3,δEu=0 .93~ 1.15 ;强不相容元素适度富集 ,Nb和 Ti适度亏损 ,Ni、Cr含量低 ,εNd和 εSr均为正值。这些特征表明 ,本区的玄武岩总体上属于橄榄拉斑玄武岩 ,并具有向碱性玄武岩和石英拉斑玄武岩两个方向演化的趋势。它们是来自亏损地幔的橄榄拉斑质玄武质或苦橄质岩浆经过分异并混染少量地壳物质的产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造山带 大陆裂谷 火山岩 石炭纪 地质环境
下载PDF
大兴安岭中生代花岗岩类的地球化学 被引量:137
2
作者 林强 葛文春 +2 位作者 吴福元 孙德有 曹林 《岩石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3期403-412,共10页
大兴安岭中生代花岗岩根据微量元素地球化学特征划分为高锶花岗岩类和低锶花岗岩类,前者富集Ba、Sr、Ti,而后者强烈亏损这些元素而富集大离子亲石元素和高场强元素。高锶花岗岩类主要由石英闪长岩、英云闪长岩和花岗闪长岩组成,属于I型... 大兴安岭中生代花岗岩根据微量元素地球化学特征划分为高锶花岗岩类和低锶花岗岩类,前者富集Ba、Sr、Ti,而后者强烈亏损这些元素而富集大离子亲石元素和高场强元素。高锶花岗岩类主要由石英闪长岩、英云闪长岩和花岗闪长岩组成,属于I型花岗岩;低锶花岗岩类由二长花岗岩、正长花岗岩、碱长花岗岩和碱性花岗岩组成,二长花岗岩-正长花岗岩-碱长花岗岩也属于I型花岗岩,碱性花岗岩为A_1型花岗岩。这两类花岗岩均显示ε_(Nd)(t)正值、^(87)Sr/^(86)Sr低值以及较低的Nd模式年龄。高锶与低锶花岗岩类地球化学差异性表明,高锶花岗岩起源于相对亏损的幔源岩浆的分异作用,而低锶花岗岩类的源区与显生宙地壳增生时期起源于地幔的年轻地壳物质有关,即起源于富集型幔源基性岩石的部分熔融。大兴安岭中生代花岗岩与流纹岩之间地球化学相似性以及与玄武岩类的相关性表明,它们是统一的构造-岩浆体系的产物,共同制约于古亚洲洋闭合后的大陆伸展的构造环境和闭合期间壳幔相互作用形成的地幔源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锶花岗岩 低锶花岗岩 流纹岩 大兴安岭
下载PDF
满洲里南部白音高老组流纹岩锆石U-Pb定年及岩石成因 被引量:96
3
作者 苟军 孙德有 +5 位作者 赵忠华 任云生 张学元 付长亮 王晰 魏红艳 《岩石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期333-344,共12页
满洲里南部白音高老组火山岩主要由流纹岩组成,含少量珍珠岩和流纹质凝灰岩。LA-ICPMS锆石U-Pb定年结果显示,流纹岩形成于141~139Ma的早白垩世早期。岩石地球化学研究表明,火山岩具有高硅富碱、贫钙镁和高FeO^T/MgO比值的特征;稀土丰... 满洲里南部白音高老组火山岩主要由流纹岩组成,含少量珍珠岩和流纹质凝灰岩。LA-ICPMS锆石U-Pb定年结果显示,流纹岩形成于141~139Ma的早白垩世早期。岩石地球化学研究表明,火山岩具有高硅富碱、贫钙镁和高FeO^T/MgO比值的特征;稀土丰度总量较高(∑REE介于103×10^(-6)~488×10^(-6)),轻重稀土分馏明显[(La/Yb)_N=4.12~30.94)],Eu负异常显著(δEu=0.12~0.46);微量元素以富集Rb、Th、U、K,强烈亏损Ba、Sr、P、Ti,中等亏损Nb、Ta和高Ga/Al值为特征,与A-型花岗岩特征相似。锆石^(176)Hf/^(177)Hf比值介于0.282785~0.282970之间,ε_(Hf)(t)值均为正值,介于3.78~9.98之间。流纹岩岩浆来源于斜长石稳定区玄武质下地壳物质的部分熔融,形成于非造山板内伸展构造环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音高老组 流纹岩 锆石U-PB年龄 岩石成因 满洲里
下载PDF
Petrogenesis of the Neopro-terozoic bimodal volcanic rocks along the western margin of the Yangtze Block:New constraints from Hf isotopes and Fe/Mn ratios 被引量:94
4
作者 LI Xianhua QI Changshi +4 位作者 LIU Ying LIANG Xirong TU Xianglin XlE Liewen YANG Yueheng 《Chinese Science Bulletin》 SCIE EI CAS 2005年第21期2481-2486,共6页
High-precision major element and Hf isotope data are reported for the Neoproterozoic Suxiong volcanic rocks along the western margin of the Yangtze Block. These volcanic rocks have variable εHf(T) values and Fe/Mn ra... High-precision major element and Hf isotope data are reported for the Neoproterozoic Suxiong volcanic rocks along the western margin of the Yangtze Block. These volcanic rocks have variable εHf(T) values and Fe/Mn ratios. The relatively primitive basalts have high Fe/Mn ratios and high Hf-Nd isotopic compositions, indicating that they were generated by partial melting of garnet clinopyroxene in mantle plume at high pressure. Thus, the Suxiong basalts are genetically related to the proposed Neoproterozoic super-plume. On the contrary, a few differentiated basalts have low Fe/Mn ratios and low Hf-Nd isotopic compositions. They are likely to experience assimilation-fractional crystallization process. The Suxiong rhyolites have consistent Hf and Nd model ages of 1.3―1.4 Ga. They are likely generated by shallow dehydration melting of pre-existing young arc igne-ous rocks associated with the basaltic underplating/intrusion in a continental rift.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火山岩 页岩 同位素 玄武岩 岩石学
原文传递
东昆仑牦牛山组流纹岩锆石U-Pb年龄及构造意义 被引量:84
5
作者 陆露 吴珍汉 +3 位作者 胡道功 Patrick J BAROSH 郝爽 周春景 《岩石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4期1150-1158,共9页
东昆仑水泥厂地区造山后火山-沉积盆地内形成的牦牛山组磨拉石建造不整合覆盖在前泥盆系地层之上,其形成时代的研究对限定东昆仑早古生代洋盆关闭的时间具有重要意义。应用激光烧蚀多接收器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仪(LAMC-ICPMS)方法,对火... 东昆仑水泥厂地区造山后火山-沉积盆地内形成的牦牛山组磨拉石建造不整合覆盖在前泥盆系地层之上,其形成时代的研究对限定东昆仑早古生代洋盆关闭的时间具有重要意义。应用激光烧蚀多接收器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仪(LAMC-ICPMS)方法,对火山-沉积盆地内牦牛山组不同层位的流纹岩夹层进行了精确的锆石U-Pb定年研究。结果表明,盆地北缘牦牛山组底砾岩之上的流纹岩(B743-2)中岩浆锆石^(206)Pb/^(238)U年龄平均值为423.2±1.8Ma,盆地西缘牦牛山组底砾岩之上的流纹岩(B820-1)中岩浆锆石^(206)Pb/^(238)U年龄平均值为408.2±2.4Ma,盆地西缘和南缘牦牛山组中上部碎屑岩中流纹岩夹层(B705-1和B656-1)的岩浆锆石^(206)Pb/^(238)U年龄平均值分别为404.9±4.8Ma和399.6±2.8Ma。它们代表了牦牛山组不同层位火山岩的形成年龄,由此可以限定水泥厂地区牦牛山组形成时间为400~423Ma。上述年代学结果较为精确地限定了东昆仑早古生代洋盆关闭的构造年代。流纹岩中2486~920Ma元古代继承锆石的发现,说明东昆仑南的变质基底和扬子板块变质基底类似,是晋宁期0.9~1.0Ga罗迪尼亚超大陆形成时发育起来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牦牛山组 流纹岩 锆石U-PB年龄 晚志留世-早泥盆世 东昆仑造山带
下载PDF
准噶尔盆地陆梁地区基底火山岩的岩石地球化学及其构造环境 被引量:63
6
作者 王方正 杨梅珍 郑建平 《岩石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1期9-16,共8页
准噶尔盆地腹地陆梁隆起基底火山岩岩性为富钠玄武岩及流纹岩,总体显示出板内双峰火山岩特点。玄武岩的特征是:岩石的斑晶和基质中普遍出现橄榄石;辉石为普通辉石;斑晶和基质中的长石为偏酸性的斜长石(平均牌号为30~50);全岩化学成分C... 准噶尔盆地腹地陆梁隆起基底火山岩岩性为富钠玄武岩及流纹岩,总体显示出板内双峰火山岩特点。玄武岩的特征是:岩石的斑晶和基质中普遍出现橄榄石;辉石为普通辉石;斑晶和基质中的长石为偏酸性的斜长石(平均牌号为30~50);全岩化学成分CIPW计算结果表明,绝大部分含有Ne(2.8%~4.6%),均含有O1(19.3%~10.1%)和Di(10.2%~24.6%),标准矿物分子组合为Ne+O1+Di+An;在全碱-SiO2图上玄武岩投影于碱性区;Mgu<65;REE总量为110.29~158.06μg/g。(La/Y)N变化范围为3.10~4.51。δEu变化于0.93~1.04;玄武岩的微量元素标准化图解为LILE相对于LREE适度富集,Nb,Ta相对于LREE和LILE亏损。Ni,Gr含量略低于原始岩浆的参考值;以上特征表明,玄武岩总体上属于碱性橄榄玄武岩;玄武岩具有较高正的εNd(t)和低的87Sr/86Sr,而流纹岩则具有较低的εNd(t)和较高的87Sr/86Sr,反映它们的同源性和遭受陆壳物质同化混染程度的不同。同位素Rb-Sr等时线年龄和单颗粒铬石蒸发年龄集中在323~395Ma。以上特点表明,陆梁玄武岩来自于亏损的地幔源区,并经历了一定程度的分异作用和陆壳物质的混染作用.其形成于板内环境,与泥盆纪-石炭纪区域伸展作用有关,因此,陆梁隆起带基底很可能是一个大陆裂谷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基底火山岩 碱性橄榄玄武岩 流纹岩 断陷作用 陆梁 准噶尔盆地
下载PDF
SHRIMP zircon U-Pb geochronology of early Mesozoic felsic igneous rocks from the southern Lancangjiang and its tectonic implications 被引量:57
7
作者 PENG Touping1,2, WANG Yuejun1, FAN Weiming1, LIU Dunyi3, SHI Yuruo3 & MIAO Laicheng4 1. Key Laboratory of Isotope Geochronology and Geochemistry, Guangzhou Institute of Geochemistry, Chinese Academy of Sciences, Guangzhou 510640, China 2. Graduate University of Chinese Academy of Sciences, Beijing 100039, China +1 位作者 3. SHRIMP isotope Laboratory, Chinese Academy of Geological Sciences, Beijing 100037, China 4. Institute of Geology and Geophysics, Chinese Academy of Sciences, Beijing 100029, China 《Science China Earth Sciences》 SCIE EI CAS 2006年第10期1032-1042,共11页
The SHRIMP zircon U-Pb geochronology of three typical samples, including two monzo nitic granites from the Lincang batholith and a rhyolite from the Manghuai Formation are presented in the southern Lancangjiang, weste... The SHRIMP zircon U-Pb geochronology of three typical samples, including two monzo nitic granites from the Lincang batholith and a rhyolite from the Manghuai Formation are presented in the southern Lancangjiang, western Yunnan Province. The analyses of zircons for the biotite monzonitic granites from the northern (02DX-137) and southern (20JH-10) Lincang batholith show the single and tight clusters on the concordia, and yield the weighted mean 206Pb/238U ages of 229.4 ± 3.0 Ma and 230.4 ± 3.6 Ma, respectively, representing the crystallized ages of these granites. The zircons for the rhyolitic sample (02DX-95) from the Manghuai Formation give a weighted mean 206Pb/238U age of 231.0 ± 5.0 Ma. These data suggest that the igneous rocks from the Lincang granitic batholith and Manghuai Formation have a similar crystallized age. In combination with other data, it is inferred that both were generated at a narrow age span (~230 Ma) and were originated from the postcollisional tectonic regime. An early Proterozoic 206Pb/238U apparent age of 1977±44 Ma is additionally obtained from one zircon from the biotite monzonitic granite (southern Lincang batholith), indicative of devel- opment of the early Proterozoic Yangtze basement in the region. These precisely geochronological data provide important constraints on better understanding the Paleozoic tectonic evolution of the Tethys, western Yunnan Province.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HRIMP zircon U-Pb dating Middle Triassic Lincang GRANITIC batholith Manghuai Formation rhyolite southern Lancangjiang.
原文传递
大兴安岭中生代两类流纹岩与玄武岩的成因联系 被引量:49
8
作者 林强 葛文春 +7 位作者 孙德有 吴福元 元钟宽 李文远 尹成孝 陈明植 闵庚德 权致纯 《长春科技大学学报》 CSCD 2000年第4期322-328,共7页
根据地质产状和地球化学特征大兴安岭中生代流纹岩类可划分为高Ti流纹岩和低Ti流纹岩。高Ti流纹岩类与亚碱性系列玄武岩类紧密伴生 ,两者在地球化学上构成连续变异系列。低Ti流纹岩类则与碱性系列玄武岩类构成地球化学双峰态。岩相学和... 根据地质产状和地球化学特征大兴安岭中生代流纹岩类可划分为高Ti流纹岩和低Ti流纹岩。高Ti流纹岩类与亚碱性系列玄武岩类紧密伴生 ,两者在地球化学上构成连续变异系列。低Ti流纹岩类则与碱性系列玄武岩类构成地球化学双峰态。岩相学和地球化学研究表明 ,这两类流纹岩与该区同期玄武岩类有着密切的成因联系 :起源于地幔柱亏损成分的亚碱性系列玄武岩浆经过单斜辉石、斜长石、磷灰石、锆石的分离结晶 ,形成亚碱性系列低钾玄武岩→高钾玄武岩→高Ti流纹岩演化系列 ;起源于地幔柱富集成分的碱性系列玄武岩浆侵入下地壳 ,使下地壳岩石发生部分熔融 ,形成碱性系列玄武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流纹岩 玄武岩 大兴安岭 中生代 成因 地球化学
下载PDF
东昆仑高Nb-Ta流纹岩的年代学、地球化学及成因 被引量:41
9
作者 丁烁 黄慧 +3 位作者 牛耀龄 赵志丹 喻学惠 莫宣学 《岩石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2期3603-3614,共12页
东昆仑高Nb-Ta流纹岩位于东昆仑造山带东段,其锆石U-Pb年龄为213Ma,该时期东昆仑造山带正处于俯冲-碰撞造山阶段的晚期。与同时期东昆仑地区的其它酸性火山岩及世界其它处于俯冲-碰撞造山阶段的流纹岩相比较,这一套流纹岩显示高硅、高钾... 东昆仑高Nb-Ta流纹岩位于东昆仑造山带东段,其锆石U-Pb年龄为213Ma,该时期东昆仑造山带正处于俯冲-碰撞造山阶段的晚期。与同时期东昆仑地区的其它酸性火山岩及世界其它处于俯冲-碰撞造山阶段的流纹岩相比较,这一套流纹岩显示高硅、高钾,低铝、低钙,高Nb、Ta及强烈亏损Sr、Eu的独特地球化学特征。东昆仑高Nb-Ta流纹岩的Sr、Nd同位素组成显示该流纹岩可能具有分别来源于地幔和上地壳的两个端元组分。通过讨论,本文认为这套高Nb-Ta流纹岩可能由以下机制形成:地幔碱性玄武岩浆(具有高Nb-Ta的特征)侵入花岗闪长质地壳,并在上地壳某处停留,大量斜长石发生分离结晶,导致岩浆Eu-Sr的极度亏损;同时,幔源岩浆的侵入引起上地壳围岩部分熔融,从而受到上地壳混染。新生壳源岩浆与幔源岩浆混合,并进一步结晶分异演化,最终导致东昆仑高Nb-Ta流纹岩的形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流纹岩 高Nb-Ta 东昆仑
下载PDF
北京西山东岭台组(J_3d)火山岩的成因及其构造环境探讨 被引量:36
10
作者 李伍平 路凤香 +1 位作者 孙善平 李家振 《岩石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3期345-352,共8页
通过岩石学、岩石化学、地球化学和同位素的研究 ,作者认为北京西山东岭台组火山岩的主要起源于下地壳上部岩石的部分熔融 ;火山岩形成的构造背景为陆内造山带的拉张环境 ,与中生代古太平洋板块向亚洲板块斜向板块俯冲没有直接关系 ;由... 通过岩石学、岩石化学、地球化学和同位素的研究 ,作者认为北京西山东岭台组火山岩的主要起源于下地壳上部岩石的部分熔融 ;火山岩形成的构造背景为陆内造山带的拉张环境 ,与中生代古太平洋板块向亚洲板块斜向板块俯冲没有直接关系 ;由于晚侏罗世 -早白垩世燕山地区处于拉张状态 ,造成上地幔上部岩石的部分熔融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北京 东岭台组 流纹岩 火山岩 构造环境
下载PDF
The age and tectonic environment of the rhyolitic rocks on the western side of Wuyi Mountain,South China 被引量:32
11
作者 SHU LiangShu DENG Ping +2 位作者 YU JinHai WANG YanBin JIANG ShaoYong 《Science China Earth Sciences》 SCIE EI CAS 2008年第8期1053-1063,共11页
During the geological survey of the metamorphic rocks in Xingning-Wuhua region on the western side of Wuyi Mountain, South China, we discovered the Neoproterozoic rhyolite and rhyolitic greywacke for the first time th... During the geological survey of the metamorphic rocks in Xingning-Wuhua region on the western side of Wuyi Mountain, South China, we discovered the Neoproterozoic rhyolite and rhyolitic greywacke for the first time that outcrop in the Proterozoic metamorphic rocks near Jingnan Town of Xingning County, eastern Guangdong Province. A systematic research on petrology, geochemistry and geochronology of rhyolitic rocks was conducted to understand their tectonic setting and formation age. The Jingnan rhyolite is interbedded with a coeval greywacke, with a total thickness of 60 m; both rhyolite and greywacke display a similar folding and metamorphic pattern. Meta-rhyolite consists of groundmass and phenocrystals including sanidine, orthoclase, and quartz with distinct undulose extinction; the groundmass has been recrystallized into fine-grain feldspar, quartz and sericite aggregation. Meta-greywacke is composed of crystallinoclastic grains (sanidine, orthoclase, quartz and oligoclase) and clay groundmass. Zircon grains used for the SHRIMP U-Pb analysis are light brown-colored and euhedral or subeuhedral. Dating data suggest two age groups; eight grains of magmatype zircon with an idiomorphic form yield an age of 972±8 Ma, and the other seven weakly corroded grains of zircon with euhedral to subeuhedral shape construct an average age of 1097±11 Ma, which were captured from older rocks by an uplifting magma, implying that a late Mesoproterozoic basement exists in the Nanling region. In addition, one Paleoproterozoic age, 2035±11 Ma, is obtained from a rounded detrital zircon, indicating that a Paleoproterozoic thermal event took place in the South China. Geochemically, the Jingnan rhyolitic rocks are characterized by high K2O content, intermediate Al2O3 content, with the ACNK value 0.98―1.11, and belonging to high-K alkaline series. They are rich in ΣREE, Rb, Th and Ce, depleted in Ba, Sr, Eu, Ti, P and Nb-Ta, and with moderate negative Eu and Sr anomalies. These features indicate that the Jingnan volcanic rocks have 展开更多
关键词 rhyolite CALC-ALKALINE series early stage of NEOPROTEROZOIC western Wuyi MOUNTAIN South China
原文传递
松辽盆地徐家围子营城组流纹岩地球化学特征及构造指示意义 被引量:33
12
作者 孟凡超 刘嘉麒 +4 位作者 李明 刘晓 印长海 陆加敏 崔岩 《岩石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期227-241,共15页
松辽盆地徐家围子营城组发育一套以流纹岩为主的中酸性火山岩。岩石薄片观察和主量、微量元素研究发现,后期热液蚀变、区域埋深及低温水合作用对流纹岩的Si、K、Rb等元素含量产生一定影响;流纹岩明显富集Rb、Th、U、Pb等强不相容元素,Ba... 松辽盆地徐家围子营城组发育一套以流纹岩为主的中酸性火山岩。岩石薄片观察和主量、微量元素研究发现,后期热液蚀变、区域埋深及低温水合作用对流纹岩的Si、K、Rb等元素含量产生一定影响;流纹岩明显富集Rb、Th、U、Pb等强不相容元素,Ba、Sr、Ti、Eu、P负异常,暗示其经历了斜长石、磷灰石和钛铁矿分离结晶作用。流纹岩的(^(87)Sr/^(86)Sr)_i(0.705265~0.711895)值变化范围较大,大多数ε_(Nd)(t)为正值(1.83~3.38),Pb同位素比值相对集中,(^(206)Pb/^(204)Pb)_i=18.09~18.32,(^(207)Pb/^(204)Pb)_i=15.50~15.54,(^(208)Pb/^(204)Pb)_i=37.80~38.10。研究表明,岩石的源区为大比例年轻成分与少量古老地壳的混合部分熔融,其演化过程中经历了不同程度的地壳混染。松辽盆地早白垩世火山岩为板内伸展环境喷发的产物,可能与太平洋板块俯冲导致的中国东部岩石圈减薄、软流圈上涌密切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松辽盆地 营城组 流纹岩 地球化学 构造意义
下载PDF
河北沽源张麻井铀-钼矿床围岩SHRIMP锆石U-Pb定年及其地质意义 被引量:30
13
作者 巫建华 丁辉 +5 位作者 牛子良 吴仁贵 祝民强 郭国林 刘帅 余达淦 《矿床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4期757-768,共12页
沽源-红山子铀成矿带河北沽源张麻井铀-钼矿床赋存在张家口组第三段流纹岩与流纹斑岩、石英斑岩的接触带附近,主要受隐爆角砾岩控制。研究表明,张麻井铀-钼矿床赋矿流纹岩、流纹斑岩和石英斑岩的锆石具有清晰的环带结构,Th/U比值高... 沽源-红山子铀成矿带河北沽源张麻井铀-钼矿床赋存在张家口组第三段流纹岩与流纹斑岩、石英斑岩的接触带附近,主要受隐爆角砾岩控制。研究表明,张麻井铀-钼矿床赋矿流纹岩、流纹斑岩和石英斑岩的锆石具有清晰的环带结构,Th/U比值高,属典型的岩浆成因锆石。SHRIMP锆石U-Pb测年结果显示,流纹岩12颗锆石的206pb/238U年龄变化范围为136144Ma,加权平均年龄为(138.6±1.4)Ma(MSWD=2.4);流纹斑岩11颗锆石的206pb/238U年龄变化范围为136-145Ma,加权平均年龄为(140.2±1.6)Ma(MSWD=2.2);石英斑岩11颗锆石的206pb/238U年龄变化范围为132~147Ma,加权平均年龄为(136.2±2.9)Ma(MSWD:1.8)。由此可见,流纹岩、流纹斑岩和石英斑岩的同位素年龄在误差范围内一致,指示火山喷发和斑岩就位发生在早白垩世早期,与滨西太平洋成矿域以火山岩为赋矿主岩的热液型铀矿的围岩形成时代一致,沽源一红山子铀成矿带早白垩世早期次火山岩与同期火山岩的接触带附近是寻找铀矿的有利空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球化学 流纹岩 流纹斑岩 石英斑岩 SHRIMP锆石U-Pb年龄 地质意义 张麻井铀-钼矿床
下载PDF
火山岩储层的应力敏感性分析 被引量:29
14
作者 杨满平 郭平 +1 位作者 彭彩珍 李莉 《大庆石油地质与开发》 CAS CSCD 2004年第2期19-20,共2页
为探索火山岩油气藏的开发方法,在常规实验的基础上分析了火山岩储层物性随应力改变的变化规律,与一般的沉积岩一样,随着净上覆岩层压力的升高,火山岩的孔隙度、孔隙压缩系数和渗透率都具有下降的趋势、实验结果表明,流纹岩孔隙度的下... 为探索火山岩油气藏的开发方法,在常规实验的基础上分析了火山岩储层物性随应力改变的变化规律,与一般的沉积岩一样,随着净上覆岩层压力的升高,火山岩的孔隙度、孔隙压缩系数和渗透率都具有下降的趋势、实验结果表明,流纹岩孔隙度的下降幅度在5%~22%之间;而渗透率的下降范围在6%~19%之间,明显要低于一般的沉积岩。因此,流纹宕的应力敏感性是不明显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火山岩 流纹岩 应力敏感性 孔隙度 渗透率 压缩系数
下载PDF
阿尔泰南缘泥盆纪流纹岩的地球化学和大地构造背景 被引量:26
15
作者 丛峰 唐红峰 苏玉平 《大地构造与成矿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3期359-364,共6页
新疆阿尔泰南缘克朗和麦兹盆地内泥盆系康布铁堡组发育浅变质的酸性火山岩,岩相学特征和主量元素组成表明它们的原岩为流纹岩。该流纹岩具有高SiO2、较高(Na2O+K2O)、低TiO2和低CaO含量,属于亚碱性系列。稀土元素配分模式以轻稀土富集... 新疆阿尔泰南缘克朗和麦兹盆地内泥盆系康布铁堡组发育浅变质的酸性火山岩,岩相学特征和主量元素组成表明它们的原岩为流纹岩。该流纹岩具有高SiO2、较高(Na2O+K2O)、低TiO2和低CaO含量,属于亚碱性系列。稀土元素配分模式以轻稀土富集、Eu负异常强烈为特征。在不相容元素蛛网图上,流纹岩相对于洋脊花岗岩总体上富集大离子亲石元素和轻稀土元素,而明显亏损高场强元素Nb、Ta、Zr、Hf。在Nb-Y和Rb-(Y+Nb)判别图上,它们落入火山弧花岗岩区。这些结果显示,所研究的流纹岩形成于与俯冲作用密切相关的陆缘火山弧环境。本文研究结果为阿尔泰南缘在泥盆纪属于活动大陆边缘的认识提供了进一步的证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流纹岩 泥盆纪 克朗盆地 麦兹盆地 俯冲作用 阿尔泰 新疆
下载PDF
内蒙古苏莫查干敖包萤石矿区流纹岩锆石SHRIMP定年及地质意义 被引量:26
16
作者 聂凤军 许东青 +1 位作者 江思宏 胡朋 《地质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4期496-504,共9页
内蒙古苏-查(苏莫查干敖包)萤石矿区晚古生代火山-沉积岩分布广泛,主要岩石类型有碳泥质板岩、结晶灰岩、凝灰岩、千枚岩、英安岩和流纹岩,其中碳泥质板岩和流纹岩为苏-查特大型萤石矿床的顶和底板围岩。采用锆石SHRIMPU-Pb铅法分别对... 内蒙古苏-查(苏莫查干敖包)萤石矿区晚古生代火山-沉积岩分布广泛,主要岩石类型有碳泥质板岩、结晶灰岩、凝灰岩、千枚岩、英安岩和流纹岩,其中碳泥质板岩和流纹岩为苏-查特大型萤石矿床的顶和底板围岩。采用锆石SHRIMPU-Pb铅法分别对底板围岩中蚀变流纹岩和顶板围岩中未蚀变流纹岩样品进行了同位素年代测定,所获数据分别为276±10Ma和271±8Ma。蚀变和未蚀变流纹岩的形成时间均为海西晚期(早二叠世)。苏-查萤石矿区早二叠世流纹岩是华北陆台与西伯利亚板块从碰撞挤压到松弛张裂转折期,酸性岩浆喷发活动的产物,其成岩物质来自壳、幔混合源。早二叠世流纹岩的出现不仅标志着苏-查到西里庙地区海西期构造-岩浆活动的终结,同时也为苏-查特大型萤石矿床的成矿作用提供了动力、热力和物质来源。早二叠世流纹岩成岩时代的厘定不仅为阐明华北陆台北缘西段构造演化历史提供了科学依据,而且对于查明流纹岩的原岩性质和圈定新的萤石矿床找矿靶区也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流纹岩 锆石SHRIMP定年 早二叠世 苏-查(苏莫查干敖包)萤石矿区 内蒙古
下载PDF
北山风雷山地区白山组流纹岩LA-ICP-MS锆石U-Pb年龄及构造环境 被引量:26
17
作者 贾元琴 赵志雄 +3 位作者 许海 王新亮 刘强 王金荣 《中国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期91-98,共8页
北山地区位于华北板块、塔里木板块和哈萨克斯坦板块的交汇部位,总体上为一近东西向展布的构造-岩浆活动带。风雷山白山组岩性主要为紫红色流纹岩,流纹质含角砾岩屑晶屑凝灰岩、英安质、安山质晶屑凝灰岩夹少量灰色英安岩等,依据喷发特... 北山地区位于华北板块、塔里木板块和哈萨克斯坦板块的交汇部位,总体上为一近东西向展布的构造-岩浆活动带。风雷山白山组岩性主要为紫红色流纹岩,流纹质含角砾岩屑晶屑凝灰岩、英安质、安山质晶屑凝灰岩夹少量灰色英安岩等,依据喷发特征和岩石空间叠置关系将其划分为一段、二段。岩石地球化学特征显示,流纹岩Si O2含量高(77.05%-77.52%);K2O/Na2O〉1(1.03-1.07);Ti O2(0.06%-0.19%)、Ca O(0.38%-1.04%)、Mg O(0.09%-0.17%)含量低,岩石的里特曼指数平均为1.74,相对富集大离子亲石元素(LILE)Rb、K,亏损高场强元素(HFSE)Nb、Ta、P、Ti,稀土总量平均为138.47×10^-6,轻稀土总量(ΣLREE平均为127.55×10^-6)明显高于重稀土(ΣHREE平均为10.92×10^-6),轻重稀土分馏明显((La/Yb)N变化于6.37-7.88,平均为7.05;(La/Sm)N变化于4.51-4.61,平均为4.55,Eu具较为明显的负异常(δEu平均仅为0.62)。岩石学、地球化学特征表明构造背景为陆缘弧。流纹岩LA-MCICP-MS锆石U-Pb年龄为(318.5±1.2)Ma,结合区域地质特征,白山组应形成于晚石炭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风雷山 白山组 流纹岩 岩石地球化学 锆石U-PB年龄 构造环境
下载PDF
大兴安岭南端芝瑞盆地流纹岩年代学、地球化学及岩石成因 被引量:26
18
作者 解开瑞 巫建华 +2 位作者 祝洪涛 吴仁贵 刘帅 《地球化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3期249-267,共19页
芝瑞火山盆地位于大兴安岭南端内蒙古克什克腾旗境内,处于西拉木伦河-长春缝合带以南、赤峰-开源断裂带以北的辽源地块,盆地中的长英质火山岩系不整合于下二叠统大石寨组之上、新近系汉诺坝组玄武岩之下,并见有多处花岗斑岩侵入其中。SH... 芝瑞火山盆地位于大兴安岭南端内蒙古克什克腾旗境内,处于西拉木伦河-长春缝合带以南、赤峰-开源断裂带以北的辽源地块,盆地中的长英质火山岩系不整合于下二叠统大石寨组之上、新近系汉诺坝组玄武岩之下,并见有多处花岗斑岩侵入其中。SHRIMP锆石U-Pb年龄表明,盆地火山岩系中流纹岩锆石的^(206)Pb/^(238)U年龄为(156.9±1.7)Ma,属于晚侏罗世早期岩浆活动的产物。岩石地球化学资料表明,流纹岩具富SiO_2、K_2O和高FeO_T/MgO值,低Al_2O_3、CaO和MgO的特征,属于高钾钙碱性系列岩石,∑REE含量较高,轻重稀土分馏明显,具右倾的稀土分布模式,负Eu异常明显,具有Ga、Zr、Nb、Y含量高和Ba、Sr含量低的微量元素特征,相对富集Rb、Th、U、Pb、Zr、Hf,相对亏损Ba、Sr、P、Ti及Nb、Ta等元素,具有A型流纹岩和低Sr-Ba流纹岩的微量元素特征;在Nb-Y-3Ga和Rb/Nb-Y/Nb图解上显示拉张构造环境的A2型花岗岩的特征;具有较高的Sr初始比值((^(87)Sr/^(86)Sr)_i=0.706510~0.709821),较低的Nd初始比值(ε_(Nd)(t)=-6.32^-4.44)和相对较年轻的Nd模式年龄(1304~1457 Ma)及较低的Pb同位素组成((^(206)pb/^(204)pb)_t=17.15~17.80、(^(207)pb/^(204)pb)_t=15.41~15.48、(^(208)Pb/^(204)Pb)_t=37.38~37.63),在Sr-Nd同位素示踪图解和Pb同位素构造演化图解上流纹岩同时具有下地壳和富集地幔印记。元素、同位素地球化学示踪指示芝瑞流纹岩可能由起源于富集地幔的中元古代年轻下地壳的部分熔融形成,且在岩浆上升过程中经历了结晶分异作用。在(Yb+Ta)-Rb和(Y+Nb)-Rb图解上,芝瑞流纹岩均显示板内拉张构造环境,结合区域上分布的同时代火山岩及A型花岗岩类可以限定流纹岩形成于伸展构造背景,并可能与北部的蒙古-鄂霍茨克缝合带的演化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流纹岩 岩石成因论 地球化学 Sr—Nd—Pb同位素 晚侏罗世早期 芝瑞
下载PDF
冀北大滩盆地铀(钼)成矿流纹岩-花岗斑岩SHRIMP锆石U-Pb定年、地球化学及Sr-Nd同位素特征 被引量:25
19
作者 张雅菲 巫建华 +4 位作者 姜山 刘玄 吴仁贵 刘帅 郭国林 《岩石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期193-211,共19页
大滩火山岩盆地位于华北克拉通北缘,燕辽多金属(Mo-U-Ag-Pb-Zn)成矿带西段,沽源-红山子铀成矿亚带西南段。高精度SHRIMP锆石U-Pb定年表明,盆地内张家口组流纹岩和侵入其中的花岗斑岩分别形成于140.2±1.9Ma(2σ,MSWD=1.7)和131.... 大滩火山岩盆地位于华北克拉通北缘,燕辽多金属(Mo-U-Ag-Pb-Zn)成矿带西段,沽源-红山子铀成矿亚带西南段。高精度SHRIMP锆石U-Pb定年表明,盆地内张家口组流纹岩和侵入其中的花岗斑岩分别形成于140.2±1.9Ma(2σ,MSWD=1.7)和131.7±1.1Ma(2σ,MSWD=0.8)。全岩主、微量元素特征显示,流纹岩和花岗斑岩均富集Si、Fe、Ga、Rb、Pb、Th、U、Zr、Hf、Nb、Ta和LREE,亏损Al、Mg、Ti、Ba、Sr、Eu、Cr、Ni和HREE,为典型的A型花岗岩特征。全岩Nd同位素研究表明,二者具有相似的ε_(Nd)(t)(分别为-15.9和-16.5)和t_(DM2)值(分别为2267Ma和2220Ma),暗示二者具有相同的岩浆来源。元素相关性分析表明,母岩浆从流纹岩演化至花岗斑岩经历了一定程度的钾长石和黑云母的结晶分异,导致了后者Si、U、HREE的进一步富集,以及Fe、Mg、Ti、Al、Sr、Ba、Eu、Zr、LREE等元素的相对亏损。结合前人工作,我们认为流纹岩和花岗斑岩形成于华北克拉通岩石圈减薄及破坏的板内伸展背景,来源于古元古代(ca.2.2~2.3Ga)火成地壳物质(英云闪长质、花岗闪长质岩石)的部分熔融。结合全岩Rb-Sr等时线年龄及前人获得的矿石U-Pb年龄推断,该区主要铀(钼)矿化时代介于105~110Ma,明显晚于流纹岩和花岗斑岩的成岩时代。通过与区域上的产铀盆地(沽源)对比,以及对流纹岩和花岗斑岩的U含量等特征分析认为,两者(尤其是花岗斑岩)是很好的铀矿成矿物质来源,暗示了大滩盆地具有良好的成矿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流纹岩 花岗斑岩 张家口组 A型花岗岩 SHRIMP锆石U-Pb 铀矿 华北克拉通破坏
下载PDF
西秦岭天水尹道寺中生代酸性火山岩锆石U-Pb定年和元素地球化学研究 被引量:24
20
作者 徐学义 王洪亮 +3 位作者 陈隽璐 宿晓红 武鹏 高婷 《岩石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1期2845-2856,共12页
对天水尹道寺酸性火山岩进行了LA-ICPMS锆石U-Pb定年、全岩主量和微量元素分析。结果表明,本区酸性火岩熔岩均为流纹岩,SiO_2、Na_2O+K_2O含量高,TiO_2含量低,主体为亚碱性系列,轻稀土高度富集,Eu负异常明显。微量元素原始地幔标准化分... 对天水尹道寺酸性火山岩进行了LA-ICPMS锆石U-Pb定年、全岩主量和微量元素分析。结果表明,本区酸性火岩熔岩均为流纹岩,SiO_2、Na_2O+K_2O含量高,TiO_2含量低,主体为亚碱性系列,轻稀土高度富集,Eu负异常明显。微量元素原始地幔标准化分配模式及洋中脊玄武岩标准化分配模式分别与大陆板内火山岩或大陆板内花岗岩的分配模式一致,Ba、Sr、P、Ti显著亏损。锆石U-Pb同位素定年揭示了流纹岩的岩浆结晶年龄为印支末期(211Ma)。流纹岩具有富集放射性Pb同位素的特点,其源区可能为北秦岭基底岩石。依据稀土元素和微量元素分配模式对比研究,认为流纹岩浆为地壳下部部分熔融的产物,源区物质可能为下元古界秦岭岩群中的黑云角闪斜长片麻岩,源区的残留物主体可能为斜长石,含有角闪石,岩浆演化过程中存在少量的碱性长石和黑云母的分离结晶。印支末期秦岭地区处于由陆内碰撞造山阶段开始向深部地幔调整和岩石圈减薄阶段转变,特殊的构造背景使得陆内挤压、剪切走滑和推覆构造较为发育,西秦岭尹道寺地区特定的构造背景与断裂构造的结合,形成了该地区独特的流纹岩浆喷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流纹岩 岩石地球化学 LA-ICPMS锆石U-PB定年 印支末期 西秦岭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6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