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51篇文章
< 1 2 1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淫羊藿苷对人成骨细胞增殖与分化的影响 被引量:111
1
作者 殷晓雪 陈仲强 +2 位作者 党耕町 马庆军 刘忠军 《中国中药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4期289-291,共3页
 目的:观察淫羊藿苷对人成骨细胞增殖和分化的影响。方法:将人骨髓基质干细胞定向诱导分化为成骨细胞,取第3,4代细胞,MTT法观察淫羊藿苷对人成骨细胞的增殖作用,碱性磷酸酶(ALP)比活性测定观察淫羊藿苷对人成骨细胞分化的影响,RT-PCR...  目的:观察淫羊藿苷对人成骨细胞增殖和分化的影响。方法:将人骨髓基质干细胞定向诱导分化为成骨细胞,取第3,4代细胞,MTT法观察淫羊藿苷对人成骨细胞的增殖作用,碱性磷酸酶(ALP)比活性测定观察淫羊藿苷对人成骨细胞分化的影响,RT-PCR方法检测淫羊藿苷对人成骨细胞 BMP-2 mRNA表达的影响。结果:浓度为20μg·mL-1的淫羊藿苷能够显著促进人成骨细胞的增殖和分化,且使BMP-2 mRNA的表达升高。结论:淫羊藿苷具有促进人成骨细胞增殖和分化的作用,这一作用可能与其升高人成骨细胞BMP 2 mRNA的表达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成骨细胞 淫羊藿苷 增殖 BMP-2 分化 观察 升高 浓度 rt-pcr方法 RNA
下载PDF
丹参素和川芎嗪对血管紧张素Ⅱ致心肌肥大相关基因的影响 被引量:48
2
作者 郭自强 王硕仁 +3 位作者 朱陵群 牛福玲 黄启福 肖和印 《中国中西医结合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4期342-344,共3页
目的通过研究活血药的提取物丹参素和川芎嗪对血管紧张素Ⅱ(AngⅡ)致心肌肥大及相关基因的影响,探讨其抑制心肌肥大的作用机理。方法以心钠素(ANP)和肌动蛋白- β(β- actin)基因表达为指标,采用一步法,应用TRIzolReagent提取心肌细胞总... 目的通过研究活血药的提取物丹参素和川芎嗪对血管紧张素Ⅱ(AngⅡ)致心肌肥大及相关基因的影响,探讨其抑制心肌肥大的作用机理。方法以心钠素(ANP)和肌动蛋白- β(β- actin)基因表达为指标,采用一步法,应用TRIzolReagent提取心肌细胞总RNA ,然后用RT PCR方法测定其ANP、β- actin的mRNA表达。结果分子生物学研究表明,AngⅡ可显著增加心肌细胞ANPmRNA的表达(P <0 . 0 1) ,而Losartan可明显抑制AngⅡ所诱导的ANPmRNA的表达(P <0 . 0 1) ,丹参素和川芎嗪也可减少ANPmRNA的表达(P <0 . 0 5 ) ;AngⅡ同时也增加心肌细胞-βactinmRNA的表达,而Losartan、丹参素和川芎嗪可显著抑制其表达(P <0 .0 5 )。结论活血药的有效组分丹参素和川芎嗪可抑制AngⅡ对心肌细胞ANP和β-actin基因表达的增加,具有防止心肌细胞肥大作用,从而防治心脏肥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肌肥大 相关基因 川芎嗪 丹参素 血管紧张素Ⅱ(AngⅡ) Losartan β-actin rt-pcr方法 抑制AngⅡ Reagent 分子生物学研究 mRNA表达 心肌细胞肥大 基因表达 ANP 作用机理 蛋白-β 总RNA 有效组分 心脏肥厚 活血药 提取物
下载PDF
河南省部分艾滋病患者抗病毒治疗的临床效果以及基因型耐药性分析 被引量:49
3
作者 李韩平 李宏 +5 位作者 杨坤 王哲 鲍作义 辛天义 庄道民 李敬云 《中华微生物学和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3期194-198,共5页
目的 了解河南省部分地区HIV 1感染者抗病毒治疗临床效果 ,分析服药依从性与治疗效果关系 ;与未进行抗病毒治疗的患者相比较 ,分析治疗后病毒耐药性突变发生和流行情况。方法通过问卷调查、CD4 +细胞测定评价抗病毒治疗的临床效果 ;用R... 目的 了解河南省部分地区HIV 1感染者抗病毒治疗临床效果 ,分析服药依从性与治疗效果关系 ;与未进行抗病毒治疗的患者相比较 ,分析治疗后病毒耐药性突变发生和流行情况。方法通过问卷调查、CD4 +细胞测定评价抗病毒治疗的临床效果 ;用RT PCR方法扩增HIV 1 pol区基因 ,进行基因型耐药性分析。结果 接受抗病毒治疗的人群中 ,坚持服药的病人 55.0 8%病情明显好转 ,而未坚持服药的病人仅有 6 .78%病情明显好转 ,服药依从性对病情趋势变化具有显著影响 (P <0 .0 5) ;接受抗病毒治疗的病人CD4 +淋巴细胞均值为 ( 4 2 9.38± 7.89)个 /μl,未治疗的病人CD4 +淋巴细胞均值为( 2 0 1 .4 3± 8.72 )个 /μl,治疗后患者CD4 +淋巴细胞计数显著高于未治疗的患者 (P <0 .0 5) ;基因型耐药性检测结果表明 ,相对于未经治疗的患者 ,经过抗病毒治疗的患者对逆转录酶抑制剂的耐药性突变显著高于未治疗的患者 ( χ2 =1 9.4 2 85,P <0 .0 5) ;治疗人群与未治疗人群对蛋白酶抑制剂的耐药突变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 χ2 =0 .3478,P <0 .50 ) ;耐药性突变主要发生在CD4 +淋巴细胞 <2 0 0个 /μl病人中。结论 用国产抗病毒药物治疗可取得较好的临床效果 ,服药依从性对治疗效果有重要影响 ,治疗后耐药性突变发生率显著升高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抗病毒治疗 耐药性分析 临床效果 基因型 河南省 艾滋病患者 CD4^+淋巴细胞 HIV-1感染者 rt-pcr方法 服药依从性 耐药性突变 逆转录酶抑制剂 蛋白酶抑制剂 治疗效果 治疗人群 病毒耐药性 耐药性病毒 治疗后 流行情况 突变发生
原文传递
新致病型鸭呼肠孤病毒的分离鉴定 被引量:41
4
作者 黄瑜 傅光华 +7 位作者 施少华 万春和 程龙飞 江斌 陈红梅 林芳 林建生 张大丙 《中国兽医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2期29-31,共3页
关键词 番鸭呼肠孤病毒 分离鉴定 致病型 rt-pcr方法 病毒性关节炎 生长迟缓 临床症状 雏番鸭
下载PDF
人脐带间充质干细胞向神经细胞分化的研究 被引量:32
5
作者 范存刚 张庆俊 韩忠朝 《中华神经外科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7期388-392,共5页
目的研究人脐带分离的间充质干细胞向神经细胞分化的可能性.方法将剔除动静脉的新鲜人脐带组织切成小块培养,得到贴壁细胞;经传代培养、细胞周期分析、流式细胞检测后,再以不同方案诱导向其神经细胞分化,并以免疫荧光和RT-PCR方法进行鉴... 目的研究人脐带分离的间充质干细胞向神经细胞分化的可能性.方法将剔除动静脉的新鲜人脐带组织切成小块培养,得到贴壁细胞;经传代培养、细胞周期分析、流式细胞检测后,再以不同方案诱导向其神经细胞分化,并以免疫荧光和RT-PCR方法进行鉴定.结果培养5-7d后,有细胞从组织块中游出.细胞传代培养达23代后无明显的形态和增殖能力改变.细胞周期分析表明80%以上的细胞都处于G0~G1期.流式细胞检测表明这些细胞表达CD13、CD29、CD44、CD90、CD105和CD166等MSCs标志物.经神经分化诱导后,部分细胞呈现出与神经元或神经胶质细胞类似的形态;免疫荧光检测表明,第二神经分化诱导方案优于第一方案,其NSE和MBP阳性细胞分别达80.8%±3.9%、4.2%±1.3%,但未能见到GFAP阳性细胞.RT-PCR进一步证实了这些神经标志物的表达.结论人脐带间充质干细胞具有向神经细胞分化的潜能,可作为神经系统疾病细胞移植治疗的备选来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神经细胞分化 间充质干细胞 人脐带 rt-pcr方法 细胞周期分析 流式细胞检测 细胞传代培养 神经胶质细胞 免疫荧光检测 细胞移植治疗 神经系统疾病 分化诱导 阳性细胞 CD166 CD105 贴壁细胞 增殖能力 CD13 细胞表达 CD29
原文传递
绞股蓝总皂苷防治单侧输尿管结扎大鼠肾间质纤维化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34
6
作者 张永 丁国华 +3 位作者 张建鄂 肖厚勤 吴平勇 乐发国 《中国中西医结合肾病杂志》 2005年第7期382-385,i001,共5页
目的探讨绞股蓝总皂苷(GPs)对单侧输尿管结扎(UUO)大鼠肾组织结缔组织生长因子(CTGF)表达及肾间质纤维化的影响。方法采用UUO大鼠模型,将大鼠随机分为3组假手术组、模型组、GPs组。假手术组和模型组仅给予标准饲料30g,GPs组于术前3d至术... 目的探讨绞股蓝总皂苷(GPs)对单侧输尿管结扎(UUO)大鼠肾组织结缔组织生长因子(CTGF)表达及肾间质纤维化的影响。方法采用UUO大鼠模型,将大鼠随机分为3组假手术组、模型组、GPs组。假手术组和模型组仅给予标准饲料30g,GPs组于术前3d至术后9d每天给予GPs200mg·kg-1·d-1灌胃,第9d处死各组大鼠。免疫组化法检测各组肾组织CTGF、转换生长因子β1(TGF-β1)和α-平滑肌肌动蛋白(α-SMA)的表达;RT-PCR方法检测各组CTGFmRNA含量;Masson染色评定各组肾小管间质损害程度。结果模型组CTGF、TGF-β1、α-SMA的表达及肾小管间质损伤指数明显高于假手术组(P<0.01),而GPs组各项指标明显低于模型组(P<0.01)。各项指标作相关分析,CTGF与肾小管间质损伤指数(r=0.788,P<0.01)、TGF-β1(r=0.879,P<0.01)、α-SMA(r=0.940,P<0.01)为正相关关系。结论绞股蓝总皂苷可以抑制肾纤维化时结缔组织生长因子表达,从而遏制肾纤维化的进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单侧输尿管结扎 绞股蓝总皂苷 肾间质纤维化 实验研究 结缔组织生长因子 α-平滑肌肌动蛋白 rt-pcr方法 MASSON染色 肾小管间质 免疫组化法检测 转换生长因子β CTGF 防治 TGF-β1 损伤指数 肾纤维化 RNA含量 α-SMA GPS
下载PDF
牛冠状病毒RT-PCR检测方法的建立及应用 被引量:34
7
作者 何琪富 郭紫晶 +4 位作者 李然 周军 岳华 张斌 汤承 《畜牧兽医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0期2292-2298,共7页
本试验的目的是建立更加灵敏的检测牛冠状病毒(BCoV)的RT-PCR方法,并对川西北草原牦牛病料进行BCoV病原检测。选择BCoV聚合酶基因Nsp7-Nsp9片段设计引物,通过反应条件和体系优化,建立检测BCoV的RT-PCR方法并应用于临床样本检测。结果显... 本试验的目的是建立更加灵敏的检测牛冠状病毒(BCoV)的RT-PCR方法,并对川西北草原牦牛病料进行BCoV病原检测。选择BCoV聚合酶基因Nsp7-Nsp9片段设计引物,通过反应条件和体系优化,建立检测BCoV的RT-PCR方法并应用于临床样本检测。结果显示:所建方法特异性和重复性好,灵敏性达到1×10-2pg·μL-1;该方法对肉牛和牦牛BCoV都有良好的检测效果,优于比较的两种以BCoV N基因为靶点的RT-PCR方法;对2016年采集的川西北草原牦牛病料进行了BCoV的检测,结果显示:125份腹泻牦牛粪便样本中BCoV的检出率为71.20%,98份患呼吸道疾病的牦牛鼻腔棉拭子中BCoV的检出率为72.45%。此次建立的BCoV RT-PCR检测方法特异性和重复性好、灵敏度高;BCoV是当前川西北草原牦牛腹泻和呼吸道疾病综合征的重要病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牛冠状病毒 rt-pcr方法 牦牛 腹泻 呼吸道疾病综合征
下载PDF
用RT-PCR方法检测猪瘟细胞苗中污染牛病毒性腹泻病毒 被引量:33
8
作者 范学政 宁宜宝 +2 位作者 王琴 徐璐 沈青春 《中国兽医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期8-10,共3页
参考GenBank中牛病毒性腹泻病毒(BVDV)和猪瘟兔化弱毒病毒(HCLV)序列,设计和建立了一种PCR检测方法,通过试验证明,所建方法能够对HCLV和BVDV进行鉴别诊断;用此方法对23个批次的猪瘟细胞苗进行检测,发现有5批疫苗污染BVDV,均为... 参考GenBank中牛病毒性腹泻病毒(BVDV)和猪瘟兔化弱毒病毒(HCLV)序列,设计和建立了一种PCR检测方法,通过试验证明,所建方法能够对HCLV和BVDV进行鉴别诊断;用此方法对23个批次的猪瘟细胞苗进行检测,发现有5批疫苗污染BVDV,均为BVDVI型,污染率为21.74%。测定序列与BVDVOregonC24V株(AF091605)的核苷酸相似性为83.2%~83.5%,与NADL株(M31182)的核苷酸相似性为86.4%~86.7%。 展开更多
关键词 BVDV CSFV rt-pcr方法 鉴别
下载PDF
人参皂甙Rb1对耐长春新碱的急性早幼粒白血病(HL60/VCR)细胞多药耐药逆转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22
9
作者 立彦 王自正 俞腾飞 《放射免疫学杂志》 CAS 2005年第5期362-365,共4页
目的:研究中药人参皂甙Rb1在多药耐药(MDR)逆转中的作用。方法:培养细胞,将细胞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阳性对照组给异搏定,阴性对照组不给药,实验组给人参皂甙Rb1。通过细胞毒试验、药敏试验、RT-PCR方法和流式细胞术了解中药人参皂甙Rb1... 目的:研究中药人参皂甙Rb1在多药耐药(MDR)逆转中的作用。方法:培养细胞,将细胞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阳性对照组给异搏定,阴性对照组不给药,实验组给人参皂甙Rb1。通过细胞毒试验、药敏试验、RT-PCR方法和流式细胞术了解中药人参皂甙Rb1的毒性、细胞对药物的敏感性及在细胞水平和分子水平对多药耐药的逆转作用。结果:Rb180μM时,细胞存活95.47%,100μM时存活81.43%,对照组96.9%,因此选择80μM为实验剂量。在药敏实验中,80μM人参皂甙Rb1组IC50约在0.49μg/ml,不加药组IC50约在1.3μg/ml,用药前细胞耐药倍数为335.8倍,用药后耐药倍数为126倍,人参皂甙Rb1的逆转倍数为2.65倍,小于其耐药倍数,为部分逆转。RT-PCR结果显示,对照组和给药组均有明显的扩增片段区带,流式结果显示,破膜前给药组细胞膜表面的Pgp含量明显低于对照组,而破膜后由于细胞内的Pgp释放出来,则二组的表达差异不大。结论:总之本文通过一定的检测技术,主要说明可以通过人参皂甙Rb1抑制Pgp的功能,从而提高肿瘤细胞对化疗药物的敏感性,这对于今后研究和发展肿瘤治疗来说都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药耐药(MDR) P-糖蛋白 人参皂甙RB1 rt-pcr 流式细胞术(FCM) 人参皂甙RB1 多药耐药逆转 培养细胞 急性早幼粒白血病 长春新碱 实验研 多药耐药(MDR) 阳性对照组 rt-pcr方法
下载PDF
胃癌和大肠癌中肿瘤相关基因NGX6的表达 被引量:24
10
作者 张晓梅 沈守荣 +2 位作者 王晓艳 王洁如 李江 《世界华人消化杂志》 CAS 2002年第8期873-876,共4页
目的:研究肿瘤相关基因NGX6在胃癌与大肠癌组织以及其配对癌旁正常组织中的表达,探讨此基因在胃癌、大肠癌发生发展中的作用.方法:采用RT-PCR方法、点杂交、Northern-blot方法分别检测34例胃癌、34例大肠癌患者癌瘤组织、癌旁(手术切缘... 目的:研究肿瘤相关基因NGX6在胃癌与大肠癌组织以及其配对癌旁正常组织中的表达,探讨此基因在胃癌、大肠癌发生发展中的作用.方法:采用RT-PCR方法、点杂交、Northern-blot方法分别检测34例胃癌、34例大肠癌患者癌瘤组织、癌旁(手术切缘,距肿瘤5cm以上)正常组织NGX6基因表达.结果:RT-PCR显示:NGX6基因在73.5%的大肠癌组织(25/34)和93.8%的有淋巴结或远处转移的大肠癌组织(15/16)中存在表达减弱或不表达,其表达下调率明显高于相应的癌旁组织和无淋巴结或远处转移大肠癌(26.5%、55.6%,P<0.05)。但此基因表达与大肠癌病理类型无显著相关性。点杂交和Northern-blot证实了RT-PCR结果。而胃癌与配对癌旁正常组织中未发现NGX6表达水平改变(表达下调率:29.4%vs41.2%,P>0.05).结论:NGX6基因在大肠癌中表达下调,此基因的低表达在大肠癌的发生和转移中起着一定的作用,但可能与胃癌的发生无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胃癌 大肠癌 肿瘤相关基因 NGX6 基因表达 rt-pcr方法 点杂交
下载PDF
丙型肝炎病毒感染临床检测程序的建立及结果报告与解释 被引量:21
11
作者 张瑞 李金明 《中华检验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0期990-992,共3页
HCV感染的临床检测指标主要有抗-HCV和HCVRNA,此外还有HCV核心抗原,但目前尚未在临床实验室推广应用。由于HCVRNA采用RT-PCR方法检测,对实验室有特定要求,因而临床实验室检测HCV感染的最常用的标志物是抗-HCV。抗.HCV是HCV感染的... HCV感染的临床检测指标主要有抗-HCV和HCVRNA,此外还有HCV核心抗原,但目前尚未在临床实验室推广应用。由于HCVRNA采用RT-PCR方法检测,对实验室有特定要求,因而临床实验室检测HCV感染的最常用的标志物是抗-HCV。抗.HCV是HCV感染的临床诊断、健康人群体检和血液筛查中的一个重要的血清学指标。抗-HCV初筛检测目前在临床实验室基本上均采用ELISA和化学发光免疫分析方法,确认方法则为RIBA和RT-PCR(针对RIBA不确定的标本)。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临床实验室 丙型肝炎病毒感染 检测程序 rt-pcr方法 HCVRNA 抗-HCV HCV感染 HCV核心抗原
原文传递
PCR技术在猴免疫缺陷病毒(SIV)感染模型中的应用 被引量:16
12
作者 丛喆 涂新明 +5 位作者 蒋虹 魏强 佟巍 孙敏 于浩 秦川 《中国实验动物学报》 CAS CSCD 2005年第2期84-87,共4页
目的(1)建立RT PCR方法,定性测定SIV感染猴血浆中病毒RNA,比较其与传统血浆病毒分离方法的敏感性;(2)建立DNA PCR方法,检测SIV感染猴外周血淋巴细胞(PBMCs)中的前病毒DNA。(3)检验DNA PCR和RNA PCR方法在猴SAIDS模型应用中的实用性和可... 目的(1)建立RT PCR方法,定性测定SIV感染猴血浆中病毒RNA,比较其与传统血浆病毒分离方法的敏感性;(2)建立DNA PCR方法,检测SIV感染猴外周血淋巴细胞(PBMCs)中的前病毒DNA。(3)检验DNA PCR和RNA PCR方法在猴SAIDS模型应用中的实用性和可操作性。方法用SIVmac251静脉感染恒河猴,定期采血,从血浆中提取病毒RNA,以RNA为模板通过RT PCR法扩增,凝胶电泳定性;从感染猴PBMC中提取带有整合的SIV前病毒DNA的细胞基因组DNA,巢式PCR扩增,凝胶电泳定性。结果DNA PCR和RNA PCR经两轮扩增后均得到一长度为477bp的特异条带,测序鉴定确为目的片段。9只实验猴感染SIV后7d,RNA PCR结果为79阳性,DNA PCR结果为100%阳性,而血浆病毒分离只有59阳性;此后一直到感染后的42d,RNA PCR和DNA PCR的结果一直为100%阳性,而血浆病毒分离阳性率在感染后35d下降到49,到42d时下降为零。结论PCR方法比病毒分离方法的敏感性高。尤其是DNA PCR,既可检测具有活跃病毒复制的受感染细胞,又可检测那些携带病毒处于转录休眠期的细胞,所以在感染的早期和中后期———血浆病毒水平较低的情况下或病毒处于潜伏感染的阶段,它作为猴艾滋病(SAIDS)模型病毒学指标之一有其必要性和重要性。这个指标的检测方法应该是较血浆病毒RNA检测更为敏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猴免疫缺陷病毒 pcr技术 rt-pcr方法 外周血淋巴细胞 rt-pcr 病毒DNA 基因组DNA 分离方法 凝胶电泳 病毒分离 pcr扩增 RNA SIV 定性测定 可操作性 模型应用 PBMC 感染细胞 病毒复制 潜伏感染 检测方法 敏感性 血浆 实用性
下载PDF
血管内皮细胞生长因子及其受体KDR、Flt1在急性髓系白血病中的表达及其意义 被引量:19
13
作者 王一 肖志坚 +4 位作者 刘澎 杨晨 杨仁池 蔡英林 韩忠朝 《中华血液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5期249-252,共4页
目的 分析血管内皮生长因子 (VEGF)及其受体KDR、Flt1在急性髓系白血病 (AML)中的表达和意义。方法 用RT PCR方法检测VEGF及其受体KDR、Flt1mRNA表达 ,ELISA法检测血浆中VEGF水平。结果  13个髓系白血病细胞系VEGF、KDR及Flt1mRNA表... 目的 分析血管内皮生长因子 (VEGF)及其受体KDR、Flt1在急性髓系白血病 (AML)中的表达和意义。方法 用RT PCR方法检测VEGF及其受体KDR、Flt1mRNA表达 ,ELISA法检测血浆中VEGF水平。结果  13个髓系白血病细胞系VEGF、KDR及Flt1mRNA表达阳性率分别为 10 0 %、5 3 8%和 92 .3 %;39例治疗前AML患者有 32例检测了骨髓单个核细胞 (BMMNC)VEGF、KDR及Flt1mRNA的表达 ,其阳性例数分别为 2 1例 ( 6 5 .6 %)、1例 ( 3.1%)和 17例 ( 5 3 .1%) ,3名健康献髓者BMMNC及 2名健康人骨髓CD34 +细胞均不表达VEGF及其受体。 39例治疗前AML患者血浆VEGF水平为 ( 135 .3±87.9)ng/L ,较 15例治疗后获完全缓解 (CR)的AML患者 [( 80 .6± 36 .9)ng/L]及 12名正常对照 [( 80 .6± 33 .1)ng/L]明显升高 (P =0 .0 2 8,0 .0 0 7)。 39例患者中有 35例接受常规化疗 ,2个疗程后未达CR的15例患者血浆VEGF水平为 ( 188.2± 118.6 )ng/L ,明显高于 2个疗程内获CR的 2 0例患者血浆VEGF水平 [( 10 4.2± 30 .9)ng/L](P =0 .0 0 4)。结论 AML白血病细胞不同程度表达VEGF及其受体mRNA ,AML患者血浆VEGF水平升高 ,VEGF水平影响患者化疗的疗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髓系白血病 血管内皮生长因子 受体 KDR Hlt1 rt-pcr方法
原文传递
甜瓜果实酸性转化酶基因cDNA片段的克隆 被引量:15
14
作者 于喜艳 赵双宜 +1 位作者 何启伟 孔庆国 《园艺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3期346-348,共3页
根据在GenBank中登录的番茄、胡萝卜和柑桔等酸性转化酶基因的保守序列设计引物 ,采用RT -PCR方法 ,从甜瓜果实总RNA中扩增出目标cDNA片段 ,克隆到pMD18 T载体中。序列分析表明 ,它与其它植物的酸性转化酶基因的同源性很高 ,与番茄氨基... 根据在GenBank中登录的番茄、胡萝卜和柑桔等酸性转化酶基因的保守序列设计引物 ,采用RT -PCR方法 ,从甜瓜果实总RNA中扩增出目标cDNA片段 ,克隆到pMD18 T载体中。序列分析表明 ,它与其它植物的酸性转化酶基因的同源性很高 ,与番茄氨基酸序列同源性为 99%,说明已经成功克隆到甜瓜果实酸性转化酶基因cDNA片段 ,在GenBank中登记号AF490 42 5。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甜瓜 果实 酸性 转化酶基因 CDNA片段 克隆 rt-pcr方法 序列分析
下载PDF
半定量RT-PCR测定中药成分对小鼠脾T细胞IL-2mRNA水平的影响 被引量:14
15
作者 储岳峰 颜新敏 +1 位作者 李祥瑞 胡元亮 《中国农业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9期1911-1916,共6页
应用半定量RT-PCR方法,测定了9种中药成分对小鼠脾脏T细胞IL-2mRNA水平的影响。结果显示,体内注射黄芪多糖、淫羊藿多糖、当归多糖、蜂胶黄酮和黄芪皂甙能够使ConA诱导的小鼠脾T细胞IL-2mRNA水平显著升高,蜂胶多糖、板兰根多糖、人参皂... 应用半定量RT-PCR方法,测定了9种中药成分对小鼠脾脏T细胞IL-2mRNA水平的影响。结果显示,体内注射黄芪多糖、淫羊藿多糖、当归多糖、蜂胶黄酮和黄芪皂甙能够使ConA诱导的小鼠脾T细胞IL-2mRNA水平显著升高,蜂胶多糖、板兰根多糖、人参皂甙、淫羊藿黄酮不能影响细胞内IL-2mRNA丰度;中药成分体外诱导时与体内应用时的作用效应相同,但与对照相比较,蜂胶多糖在体外能够显著促进IL-2mRNA的诱生,与体内不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鼠 中药成分 半定量rt-pcr IL-2mRNA T细胞 半定量rt-pcr MRNA水平 中药成分 IL-2 T细胞 小鼠 脾脏 测定 rt-pcr方法
下载PDF
甲状旁腺激素在体外对破骨细胞分化及骨重吸收能力的影响 被引量:14
16
作者 许多荣 余学清 方荸荠 《中华肾脏病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4期186-190,共5页
目的 探讨甲状旁腺激素(PTH)在体外直接对破骨细胞(OCs)分化及骨吸收能力 的影响,以及其与成骨细胞(OBs)中核因子κB受体激活剂受体配体(ligand of receptor activator of nuclear factor kappa B,RANKL)基因和OPG(osteoprotegerin)基... 目的 探讨甲状旁腺激素(PTH)在体外直接对破骨细胞(OCs)分化及骨吸收能力 的影响,以及其与成骨细胞(OBs)中核因子κB受体激活剂受体配体(ligand of receptor activator of nuclear factor kappa B,RANKL)基因和OPG(osteoprotegerin)基因表达的关系。方法 体外直接 用PTH诱导C3h小鼠全骨髓分化出OCs,用牙片小坑法(pits assayr)观察Ocs对骨的重吸收能 力。并采用多重RT-PCR方法检测在不同PTH作用浓度和不同作用时间的条件下,OBs中 RANKL基因和OPG基因的表达情况。结果 (1)PTH在体外可诱导C3h小鼠全骨髓分化出OCs, 且在一定浓度范围内,随着PTH增加,OCs的形成数目和骨组织的破坏程度随之增加;(2)在 一定PTH浓度和时间范围内,OBs中的RANKL-mRNA及OPG-mRNA表达呈剂量依赖性和时间依 赖性。结论 PTH在体外可通过诱导RANKL基因和OPG基因表达而直接影响OCs的分化和骨 重吸收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甲状旁腺激素 吸收能力 破骨细胞分化 体外 RANKL基因 activator receptor rt-pcr方法 骨重 factor mRNA表达 基因表达 受体激活剂 核因子kB kappa OCs PTH 时间依赖性 剂量依赖性 重吸收功能 受体配体 成骨细胞 作用时间
原文传递
李矮缩病毒RT-PCR方法建立及检测应用 被引量:16
17
作者 侯义龙 杨俊玲 李春敏 《中国农业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2期425-427,共3页
以感病和健康指示植物GF305的总RNA为模板,进行cDNA的合成和PCR扩增,结果从感病材料中扩增出与预期的172bp大小一致的目的片段,而健康的材料无此扩增产物。对此PCR扩增产物克隆测序,进一步佐证了RT-PCR检测结果。经过多次试验验证该检... 以感病和健康指示植物GF305的总RNA为模板,进行cDNA的合成和PCR扩增,结果从感病材料中扩增出与预期的172bp大小一致的目的片段,而健康的材料无此扩增产物。对此PCR扩增产物克隆测序,进一步佐证了RT-PCR检测结果。经过多次试验验证该检测体系,都可得到很好的重演性,从而建立了李矮缩病毒快速、灵敏、准确的RT-PCR检测技术,并进行了实际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矮缩病 rt-pcr检测技术 指示植物 扩增产物 pcr扩增 病毒 rt-pcr方法 健康 GF 灵敏
下载PDF
赤羽病病毒套式RT-PCR检测方法的建立与初步应用 被引量:13
18
作者 张吉红 黄素文 +1 位作者 闻伟刚 李如松 《畜牧与兽医》 北大核心 2010年第6期1-4,共4页
根据GenBank中已发表的赤羽病病毒(AKAV)的S基因序列,设计了3条特异性引物,建立了检测AKAV的套式RT-PCR方法。特异性试验表明,该方法可以特异扩增出AKAV的S基因片段,但从牛病毒性腹泻病毒(BVDV)、传染性牛鼻气管炎病毒(IBRV)等13种对照... 根据GenBank中已发表的赤羽病病毒(AKAV)的S基因序列,设计了3条特异性引物,建立了检测AKAV的套式RT-PCR方法。特异性试验表明,该方法可以特异扩增出AKAV的S基因片段,但从牛病毒性腹泻病毒(BVDV)、传染性牛鼻气管炎病毒(IBRV)等13种对照病毒中均不能扩增出目的条带。敏感性试验表明,套式RT-PCR能够扩增10-5稀释度的病毒RNA(核酸含量约1.18 ng/μL),比普通RT-PCR高出1 000倍。用此方法检测130份奶牛血清样品与1份流产胎儿病料,均未检测到阳性样本,但AKAV在血清模拟样品中可被有效检出。研究结果表明,该方法灵敏、特异,为AKAV的检测提供了一个快速、有效的手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赤羽病病毒 套式 rt-pcr检测 rt-pcr方法 初步应用 detection nested rt-pcr 牛病毒性腹泻病毒 牛鼻气管炎病毒 特异扩增 特异性引物 特异性试验 敏感性试验 血清样品 模拟样品 流产胎儿 基因序列 基因片段 核酸含量 GENBANK
原文传递
水禽流感病毒分离株A/Duck/Yangzhou/233/02(H6N2)膜蛋白基因遗传进化分析 被引量:14
19
作者 张评浒 刘晓文 +4 位作者 钱忠明 唐应华 刘秀梵 薛峰 郝贵杰 《微生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4期491-495,共5页
采用常规的血清学收验和特异性RT-PCR方法对华东地区家养水禽中流感病毒的带毒状况进行两年多的监测,分离鉴定出多株H6亚型禽流感病毒。对其中的一株A/Duck/Yangzhou/233/02(H6N2)(简称DkYZ23302)(H6N2)的表面膜蛋白基因进行了序列测定... 采用常规的血清学收验和特异性RT-PCR方法对华东地区家养水禽中流感病毒的带毒状况进行两年多的监测,分离鉴定出多株H6亚型禽流感病毒。对其中的一株A/Duck/Yangzhou/233/02(H6N2)(简称DkYZ23302)(H6N2)的表面膜蛋白基因进行了序列测定,并与GenBank中收录的其它序列进行了比较,遗传进化结果表明DkYZ23302的血凝素基因(HA)与近年香港分离的鸭源毒株DkHK346199(H6N1)、中国台湾鸡源毒株CkTaiwanna398的亲缘关系最近;而神经氨酸酶基因(NA)遗传进化分析结果表明DkYZ23302(H6N2)的NA基因起源于禽源H9N2亚型流感病毒,这可能是不同亚型禽流感病毒在水禽体内发生基因重配的结果。DkYZ23302(H6N2)的HA推导的氨基酸剪切位点序列为P-Q-I-E-T-R-D,为典型低致病性禽流感病毒的特征序列,与对SPF鸡的致病力试验相吻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病毒分离株 进化分析 基因遗传 低致病性禽流感病毒 rt-pcr方法 GENBANK 神经氨酸酶基因 H9N2亚型 遗传进化 膜蛋白基因 血凝素基因 致病力试验 华东地区 分离鉴定 序列测定 亲缘关系 中国台湾 NA基因 分析结果 特征序列
下载PDF
脐血中TCRVβ亚家族T细胞的分布和克隆性分析 被引量:14
20
作者 陈少华 李扬秋 +2 位作者 杨力建 张玉平 黎清 《中国病理生理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6期662-665,共4页
目的 :了解正常脐血中TCRVβ亚家族T细胞的分布和克隆性。 方法 :利用RT -PCR分别扩增 13例正常脐血单个核细胞的TCRVβ 2 4个亚家族基因的CDR3,了解各Vβ亚家族的表达情况。阳性的PCR产物进一步经荧光素标记和基因扫描分析产物的CDR3长... 目的 :了解正常脐血中TCRVβ亚家族T细胞的分布和克隆性。 方法 :利用RT -PCR分别扩增 13例正常脐血单个核细胞的TCRVβ 2 4个亚家族基因的CDR3,了解各Vβ亚家族的表达情况。阳性的PCR产物进一步经荧光素标记和基因扫描分析产物的CDR3长度 ,了解T细胞克隆性。 10例正常人外周血和T细胞株Molt- 4及Jurkat作为对照。结果 :正常脐血T细胞仅选择性表达 2 4个Vβ亚家族的 38 78%± 16 2 6 % ,以Vβ 3、5、8、9和 13为多见 ,而正常人外周血T细胞则表达全部 2 4个Vβ亚家族。基因扫描显示正常脐血和正常人外周血的全部PCR产物均呈多峰图象。结论 :正常脐血存在不完全TCRVβ亚家族T细胞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脐血 TCR Vβ亚家族T细胞 rt-pcr方法 基因扫描分析 抗宿主病 T细胞受体 造血干细胞移植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