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新疆普氏野马马胃蝇蛆病主要病原体黑腹胃蝇溯源 被引量:7
1
作者 王文婷 张东 +5 位作者 胡德夫 初红军 曹杰 葛炎 艾尔肯.吉力力 李凯 《林业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1期90-95,共6页
马胃蝇蛆病在中国新疆地区马科动物中广泛流行,其中的病原体——黑腹胃蝇的感染比例最高。对该地区感染普氏野马、蒙古野驴和当地家马的黑腹胃蝇195条线粒体COI基因序列进行分析,得到了57个单倍型;采用邻接法(NJ)构建单倍型之间的系统... 马胃蝇蛆病在中国新疆地区马科动物中广泛流行,其中的病原体——黑腹胃蝇的感染比例最高。对该地区感染普氏野马、蒙古野驴和当地家马的黑腹胃蝇195条线粒体COI基因序列进行分析,得到了57个单倍型;采用邻接法(NJ)构建单倍型之间的系统发育树显示存在6个遗传分化程度较大的簇。结果表明:1)感染3种宿主的黑腹胃蝇单倍型多样性均很高,说明感染同一宿主个体的黑腹胃蝇来自多个母本;2)感染3种宿主的黑腹胃蝇遗传分化程度较低,其中感染野马和野驴的黑腹胃蝇群体基因交流最频繁,说明放归普氏野马种群每年重复感染的黑腹胃蝇主要源自同域野驴;3)当地黑腹胃蝇传播期较为滞后,其传播盛期发生在家马离开以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普氏野马 蒙古野驴 感染 黑腹胃蝇 COI基因 种群遗传结构
下载PDF
普氏野马与两种新疆地方品种马的ELA-DRA*exon2的多态性分析 被引量:1
2
作者 于丽娟 恩特马克 +2 位作者 凌英会 马月辉 马合木提.哈力克 《畜牧兽医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3期369-374,共6页
为了解普氏野马、哈萨克马与焉耆马的ELA-DRA*exon2的多态性以及等位基因频率分布。本研究采用PCR-SSCP技术对普氏野马、哈萨克马与焉耆马的ELA-DRA*exon2进行分型,并对不同等位基因进行核苷酸与氨基酸分析。结果显示:127匹马中共出现7... 为了解普氏野马、哈萨克马与焉耆马的ELA-DRA*exon2的多态性以及等位基因频率分布。本研究采用PCR-SSCP技术对普氏野马、哈萨克马与焉耆马的ELA-DRA*exon2进行分型,并对不同等位基因进行核苷酸与氨基酸分析。结果显示:127匹马中共出现7种基因型,3种纯合子分别记为AA、BB、CC;4种杂合子分别记为AB、AC、BC、AD。AA基因型为哈萨克马与焉耆马的优势基因型,普氏野马以CC基因型为主。经χ2检验后,3种类型马的等位基因频率和基因型频率均处于Hardy-Weinberg平衡状态。PIC值与He值分析表明,3种类型马均属于中度多态,且普氏野马的PIC值与He值比哈萨克马与焉耆马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普氏野马 主要组织相容性复合体 DRA SSCP
下载PDF
圈养和放归成年雌性普氏野马(Equus przewalskii)夏季昼间的摄食行为 被引量:11
3
作者 陈金良 胡德夫 +3 位作者 李凯 曹杰 孟玉萍 崔媛媛 《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3期1104-1108,共5页
2005至2006年的6-8月间,在新疆普氏野马饲养与繁殖研究中心和卡拉麦里山有蹄类自然保护区,采用全事件取样法和目标动物取样法相结合,研究了圈养和放归成年雌性普氏野马夏季昼间的摄食行为。结果表明,两组个体在摄食行为类型上存在一定... 2005至2006年的6-8月间,在新疆普氏野马饲养与繁殖研究中心和卡拉麦里山有蹄类自然保护区,采用全事件取样法和目标动物取样法相结合,研究了圈养和放归成年雌性普氏野马夏季昼间的摄食行为。结果表明,两组个体在摄食行为类型上存在一定的差异,圈养个体普遍具有舔盐和食粪行为,而放归个体不存在此类行为。经独立样本t检验,得出两组个体的摄食和站立行为的时间分配存在显著差异(P〈0.05),而站息、卧息、运动和其它行为差异不显著(P〉0.05),总体上,两组普氏野马的摄食行为所占时间最多。圈养个体昼间具有3个摄食高峰(8:00-10:00、13:00-15:00、19:30-20:00),与人工投食时间相一致,而放归个体摄食高峰并不明显,仅在13:00-15:00之间出现一个明显的摄食低谷,表现出自然的摄食节律及对放归地夏季自然条件的适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普氏野马 摄食行为 饮水 舔盐行为 食粪
下载PDF
圈养普氏野马繁殖期的昼间行为时间分配 被引量:4
4
作者 吉晟男 杨亮亮 +5 位作者 葛兴芳 王伯君 张文博 曹杰 王振彪 胡德夫 《动物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期31-40,共10页
2011年4月-8月,在新疆野马繁育中心采用目标动物取样法,研究了圈养普氏野马(Equus ferus przewalskii)繁殖期昼间行为时间分配。结果表明:(1) 雌雄普氏野马繁殖期采食、饮水和站立行为差异不显著(P〉0.05),而休息、运动、修... 2011年4月-8月,在新疆野马繁育中心采用目标动物取样法,研究了圈养普氏野马(Equus ferus przewalskii)繁殖期昼间行为时间分配。结果表明:(1) 雌雄普氏野马繁殖期采食、饮水和站立行为差异不显著(P〉0.05),而休息、运动、修饰和其他行为均表现出显著性差异(P 〈0.05)。其中,雄马的休息时间、修饰时间显著低于雌马,运动时间和其他行为时间显著高于雌马。(2) 雌雄个体繁殖期除运动、修饰和其他行为节律存在显著差异外(P 〈0.05),其余行为节律则表现出一定的同步性。(3) 雌雄野马繁殖期内昼间交配次数比较少,且同一家族群内雌马各自参与交配的日期基本不会重叠,同一天内,雄马与群内两匹以上雌马均有交配的现象十分罕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普氏野马 圈养 繁殖期 昼间行为时间分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