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590篇文章
< 1 2 80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PBT/粘土纳米复合材料的制备和性能表征 被引量:32
1
作者 朱笑初 景肃 +3 位作者 孟娟 弓红 罗道友 漆宗能 《塑料工业》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2期45-47,共3页
通过插层聚合的方法制备了PBT/粘土纳米复合材料 ,用WAXD、DSC、PLM等手段研究了其结构与结晶行为 ,并与纯PBT的性能及结构进行了比较。通过测试其力学性能及耐水解性研究了粘土对PBT树脂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通过插层聚合制得的纳米PB... 通过插层聚合的方法制备了PBT/粘土纳米复合材料 ,用WAXD、DSC、PLM等手段研究了其结构与结晶行为 ,并与纯PBT的性能及结构进行了比较。通过测试其力学性能及耐水解性研究了粘土对PBT树脂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通过插层聚合制得的纳米PBT树脂的性能比纯PBT树脂有很多优点 ,为拓宽PBT的应用范围开辟了一条新的途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插层聚合 粘土 pbt 复合材料 树脂 饱和聚酯
下载PDF
PET,PBT结晶过程Avrami方程的探讨 被引量:38
2
作者 边界 叶胜荣 封麟先 《高等学校化学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9期1481-1484,共4页
用解偏振光法研究了 PET,PBT以及 PET-PBT,PBT-PBI共聚物在不同条件下的等温结晶过程 .结果表明 ,Avrami指数 n值和结晶速度常数随条件不同呈明显规律变化 ,且 n值在绝大多数情况下不成整数 .由此提出了这样的假设 :n值是一个与晶核中... 用解偏振光法研究了 PET,PBT以及 PET-PBT,PBT-PBI共聚物在不同条件下的等温结晶过程 .结果表明 ,Avrami指数 n值和结晶速度常数随条件不同呈明显规律变化 ,且 n值在绝大多数情况下不成整数 .由此提出了这样的假设 :n值是一个与晶核中结晶生长点数目相关的参数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共聚酯 结晶动力学 Avrami方程 PET pbt
下载PDF
PBT的增韧改性研究进展 被引量:36
3
作者 魏刚 余燕 黄锐 《工程塑料应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5期70-72,共3页
结合聚对苯二甲酸丁二酯(PBT)的应用、结构与韧性特征,综述了近年来对PBT进行增韧改性的各种方法及其对共混物形态结构、力学性能等方面的影响,这些方法包括共聚增韧、弹性体增韧、与聚烯烃共混、核-壳共聚物增韧及热塑性工程塑料增韧... 结合聚对苯二甲酸丁二酯(PBT)的应用、结构与韧性特征,综述了近年来对PBT进行增韧改性的各种方法及其对共混物形态结构、力学性能等方面的影响,这些方法包括共聚增韧、弹性体增韧、与聚烯烃共混、核-壳共聚物增韧及热塑性工程塑料增韧等。并指出PBT的增韧改性方向是实现PBT的强韧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增韧改性 pbt 研究进展 聚对苯二甲酸丁二酯 弹性体增韧 热塑性工程 形态结构 力学性能 塑料增韧 性特征 共混物 聚烯烃 共聚物 核-壳 强韧化
下载PDF
玻纤增强热塑性聚酯复合材料湿热老化研究 被引量:30
4
作者 肖迎红 汪信 +1 位作者 陆路德 杨绪杰 《工程塑料应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9期35-37,共3页
研究了玻璃纤维增强热塑性聚酯(PET、PBT)复合材料在加速老化条件下力学性能的变化。结果表明,复合材料在湿热环境下的老化是由水解和界面脱粘共同作用引起的。依据树脂基体不同,材料老化速度和老化后强度均有所不同;老化温度提高,老化... 研究了玻璃纤维增强热塑性聚酯(PET、PBT)复合材料在加速老化条件下力学性能的变化。结果表明,复合材料在湿热环境下的老化是由水解和界面脱粘共同作用引起的。依据树脂基体不同,材料老化速度和老化后强度均有所不同;老化温度提高,老化加快。采用拉伸强度与冲击强度测试、端基分析及扫描电镜分析等手段探讨了PET、PBT复合材料的老化机理和老化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酯 复合材料 湿热老化 玻璃纤维增强 PET pbt
下载PDF
2015~2016年世界塑料工业进展 被引量:32
5
作者 许江菱 钟晓萍 +9 位作者 朱永茂 杨小云 王文浩 刘勇 李汾 刘菁 李丽娟 刘小峯 邹林 陈红 《塑料工业》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3期1-44,108,共45页
收集了2015年7月~2016年6月世界塑料工业的相关资料,介绍了2015~2016年世界塑料工业的发展情况,提供了世界塑料产量、消费量及全球各类树脂的需求量及产能情况。按通用热塑性树脂(聚乙烯、聚丙烯、聚氯乙烯、聚苯乙烯及苯乙烯系共聚物)... 收集了2015年7月~2016年6月世界塑料工业的相关资料,介绍了2015~2016年世界塑料工业的发展情况,提供了世界塑料产量、消费量及全球各类树脂的需求量及产能情况。按通用热塑性树脂(聚乙烯、聚丙烯、聚氯乙烯、聚苯乙烯及苯乙烯系共聚物),工程塑料(尼龙、聚碳酸酯、热塑性聚酯),特种工程塑料(聚苯硫醚、聚醚砜、聚芳醚酮、液晶聚合物),通用热固性树脂(酚醛树脂、聚氨酯、环氧树脂、不饱和聚酯树脂)不同品种的顺序,对树脂的产量、消费量、供需状况及合成工艺、产品应用开发、树脂品种的延伸及应用的进一步扩展等技术作了详细介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HDPE LDPE LLDPE PP PVC PS ABS PA PC PET pbt PPS PESU PAEK LCP 酚醛树脂 PU 环氧树脂 不饱和聚酯
下载PDF
熔融法制备EPDM-g-GMA及其与PBT的共混增韧 被引量:23
6
作者 董丽杰 张会轩 +1 位作者 杨海东 熊传溪 《高分子材料科学与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2期104-106,111,共4页
研究了 EPDM- g- GMA对 PBT的增韧作用及其增韧机理。在 XSS- 30 0转矩流变仪上根据自由基聚合通过熔融反应制备了 EPDM- g- GMA及其 PBT/ EPDM- g- GMA,用傅立叶变换红外光谱法考察接枝反应中特征官能团的存在 ,根据红外工作曲线测定... 研究了 EPDM- g- GMA对 PBT的增韧作用及其增韧机理。在 XSS- 30 0转矩流变仪上根据自由基聚合通过熔融反应制备了 EPDM- g- GMA及其 PBT/ EPDM- g- GMA,用傅立叶变换红外光谱法考察接枝反应中特征官能团的存在 ,根据红外工作曲线测定了改性样品的接枝率 ,获得了共混物的冲击强度 ,在扫描电子显微镜下观察了共混物断面的微观形态。实验结果表明 ,当接枝共聚物的接枝率为 2 .3,分散相粒径在 0 .5 μm左右时 ,共混物的冲击强度可达 4 9.7k J/ m2 ,比纯 PBT提高了 30倍 ,接枝共聚物的存在可以改善 EPDM与 PBT间的相容性 ,EPDM对工程塑料 PBT的增韧作用是通过提高两相间的界面结合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元乙丙橡胶 EPDM-G-GMA pbt 增韧 熔融接枝 聚对苯二甲酸丁二醇酯 共混
下载PDF
PTN技术与组网应用 被引量:25
7
作者 张成良 《电信科学》 北大核心 2008年第8期1-6,共6页
本文首先对PTN的产生背景和具体定位进行了介绍,然后分析了PTN的两种实现技术:PBT与T-MPLS,并对两种技术的特点、标准化、设备形态等进行了探讨,最后介绍了PTN的应用场合。
关键词 PTN pbt T-MPLS
下载PDF
热塑性聚酯工程塑料的进展 被引量:20
8
作者 尹华 张师军 +2 位作者 张薇 邵静波 吕明福 《合成树脂及塑料》 CAS 2002年第5期65-69,共5页
综述了世界上几种热塑性聚酯的生产发展及应用进展,指出聚酯工业的4个主要趋势;生产能力逐渐集中;亚洲生产能力增大;欧美撤出聚酯纤维领域和非纤聚酯比例上升。在应用方面,热塑性聚酯多用于制造片(带)材、中空包装容器、电子、家用电器... 综述了世界上几种热塑性聚酯的生产发展及应用进展,指出聚酯工业的4个主要趋势;生产能力逐渐集中;亚洲生产能力增大;欧美撤出聚酯纤维领域和非纤聚酯比例上升。在应用方面,热塑性聚酯多用于制造片(带)材、中空包装容器、电子、家用电器、汽车、精密仪器部件、薄膜及纤维等领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热塑性聚酯 工程塑料 进展 PET pbt 应用
下载PDF
聚对苯二甲酸丁二醇酯的发展现状 被引量:25
9
作者 赵丽娟 丁建平 +1 位作者 赖宇 刘志远 《塑料工业》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2期1-3,共3页
综述了聚对苯二甲酸丁二醇酯(PBT)在不同领域的应用、在国内外市场的占有率以及PBT的改性技术和发展前景。
关键词 聚对苯二甲酸丁二醇酯 应用 发展
下载PDF
PTT等弹性纤维的弹性回复性能比较 被引量:21
10
作者 王府梅 李京歌 谢璇妍 《东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3期90-92,共3页
实测了PTT、PBT的DTY长丝与PA66的高弹丝、氨纶包芯纱的应力—应变曲线和定伸长10%、…30%条件下的急、缓弹性回复率。通过比较分析发现,PTT长丝的模量最低、弹性回复率最高、急弹性回复性能最好;而PA66高弹丝的模量大于PTT和PBT,弹... 实测了PTT、PBT的DTY长丝与PA66的高弹丝、氨纶包芯纱的应力—应变曲线和定伸长10%、…30%条件下的急、缓弹性回复率。通过比较分析发现,PTT长丝的模量最低、弹性回复率最高、急弹性回复性能最好;而PA66高弹丝的模量大于PTT和PBT,弹性回复率小于后二者;PBT长丝的模量和弹性回复性能都在PTT和PA66之间,缓弹性回复性能最好;氨纶的突出特点是伸长率高,但氨纶包芯纱的弹性回复率低于PTT、PBT、PA66长丝。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弹性纤维 重复拉伸 弹性回复率 氨纶包芯纱 PTT pbt DTY长丝
下载PDF
PBT工程塑料及其发展趋势 被引量:18
11
作者 罗毅 肖勤莎 《中国塑料》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8年第1期9-14,共6页
本文介绍了PBT(聚对苯二甲酸丁二醇酯)的发展历程、生产和应用情况,归纳了国内外生产工艺、改性研究情况,并探讨了PBT工程塑料今后的发展趋势。
关键词 聚对苯二甲酸 丁二醇酯 工程塑料 改性 发展 pbt
下载PDF
玻纤增强阻燃PBT复合材料的制备 被引量:19
12
作者 杨海洋 胡炳环 肖鹏 《塑料工业》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8期19-21,共3页
采用白度化红磷对30%玻纤增强PBT进行阻燃改性,研究了白度化红磷对PBT复合材料阻燃性能的影响。实验表明,当白度化红磷质量分数为21%时,复合材料的氧指数达到30%,阻燃级别FV0;当其质量分数为25%时,氧指数达到最大值31%,之后随用量的增加... 采用白度化红磷对30%玻纤增强PBT进行阻燃改性,研究了白度化红磷对PBT复合材料阻燃性能的影响。实验表明,当白度化红磷质量分数为21%时,复合材料的氧指数达到30%,阻燃级别FV0;当其质量分数为25%时,氧指数达到最大值31%,之后随用量的增加,氧指数开始下降。白度化红磷与MPP复配体系有着良好的协效阻燃效果。PBT、玻纤、白度化红磷、MPP的质量配比为50/30/15/5时,复合材料的氧指数达到28%,阻燃级别FV0。甲基丙烯酸缩水甘油酯接枝的弹性体(POE)是体系有效的增韧剂,其质量分数仅5%就使得材料的缺口冲击强度值有较大提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玻纤增强 阻燃 pbt 红磷 冲击强度
下载PDF
POE马来酸酐接枝物增韧PBT 被引量:19
13
作者 王新波 周正华 《合成技术及应用》 2002年第2期9-10,共2页
将马来酸酐和POE进行接枝反应 ,反应后的POE马来酸酐共聚物POE MAH和PBT有很好的相容性 ,随着POE MAH加入量的增加 ,PBT的增韧效果有很大的提高。
关键词 接枝 增韧 马来酸酐 POE pbt 相容性 机械性能 共混物 热塑性树脂
下载PDF
离聚体对PBT/PC共混体系结构与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12
14
作者 刘佑习 黄政道 +1 位作者 张有勇 李玮 《高分子材料科学与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8年第2期67-70,共4页
讨论了离聚体Surlyn9020对PBT\PC共混体系的结构及其缺口冲击性能和结晶行为的影响。共混体系中加入适量离聚体,可使其缺口冲击强度有较大提高,PBT、PC间的界面相容性得到改善。DSC、WAXD测试表明,离聚... 讨论了离聚体Surlyn9020对PBT\PC共混体系的结构及其缺口冲击性能和结晶行为的影响。共混体系中加入适量离聚体,可使其缺口冲击强度有较大提高,PBT、PC间的界面相容性得到改善。DSC、WAXD测试表明,离聚体的加入使共混体系的最大结晶速率有所增大,动力学结晶能力基本不变,体系保持了快速结晶的特性,且共混体系的结晶度略有提高。但是,当离聚体的含量较高(≥15phr)时,共混体系的力学性能和结晶行为都受到不利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离聚体 聚碳酸酯 共混物 结晶 pbt
下载PDF
2013~2014年世界塑料工业进展 被引量:21
15
作者 朱永茂 《塑料工业》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3期1-40,共40页
收集了2013年7月~2014年6月世界塑料工业的相关资料,介绍了2013 ~2014年世界塑料工业的发展情况,提供了世界塑料产量、消费量及全球各类树脂的需求量及产能情况.按通用热塑性树脂(聚乙烯、聚丙烯、聚氯乙烯、聚苯乙烯、ABS树脂),工... 收集了2013年7月~2014年6月世界塑料工业的相关资料,介绍了2013 ~2014年世界塑料工业的发展情况,提供了世界塑料产量、消费量及全球各类树脂的需求量及产能情况.按通用热塑性树脂(聚乙烯、聚丙烯、聚氯乙烯、聚苯乙烯、ABS树脂),工程塑料(尼龙、聚碳酸酯、聚甲醛、热塑性聚酯),特种工程塑料(聚苯硫醚、聚芳醚酮、聚芳砜、含氟聚合物),通用热固性树脂(酚醛、聚氨酯、不饱和聚酯树脂、环氧树脂)不同品种的顺序,对树脂的产量、消费量、供需状况及合成工艺、产品应用开发、树脂品种的延伸及应用的进一步扩展等技术作了详细介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HDPE LDPE LLDPE PP PVC LOS ABS PA PC POM PET pbt PPS PAEK 聚芳砜 含氟 聚合物 酚醛树脂 聚氨酯 不饱和聚酯 环氧树脂
下载PDF
EPM-g-GMA接枝率的测定及其增韧PBT的力学性能和形态结构研究 被引量:19
16
作者 董丽杰 张会轩 +1 位作者 杨海东 熊传溪 《高分子学报》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2期167-170,共4页
在同向双螺杆挤出机中通过熔融接枝反应制备了EPM g GMA ,将其与PBT在转矩流变仪中熔融共混可以获得增韧的PBT工程塑料 .实验中EPM g GMA接枝率的测定采用红外工作曲线法 ,选用CCl4 做溶剂以避免溶剂对样品吸收峰的干扰 .随着EPM g GMA... 在同向双螺杆挤出机中通过熔融接枝反应制备了EPM g GMA ,将其与PBT在转矩流变仪中熔融共混可以获得增韧的PBT工程塑料 .实验中EPM g GMA接枝率的测定采用红外工作曲线法 ,选用CCl4 做溶剂以避免溶剂对样品吸收峰的干扰 .随着EPM g GMA接枝率的增加 ,PBT EPM g GMA的缺口冲击强度相应提高 ,共混物中EPM g GMA的粒径尺寸减小 ,当EPM g GMA的接枝率为 4 7mL 1 0 0gEPM时 ,EPM g GMA的粒径尺寸可达 0 5 μm ,PBT EPM g GMA的缺口冲击强度达到 5 1 6kJ m2 ,是纯PBT的 3 展开更多
关键词 EPM-g-GMA 接枝率 测定 力学性能 形态结构 熔融共混 pbt 聚对苯二甲酸丁二酯
下载PDF
PBT和PA6共混体系的力学性能和相形态研究 被引量:20
17
作者 聂景辉 戚嵘嵘 +3 位作者 高培冬 周持兴 茅大联 张边 《高分子材料科学与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5期197-200,共4页
通过熔融法制备了PBT/PA 6共混体系。实验结果表明,PBT与PA 6的相容性较差,直接共混后其力学性能很差,而加入一种低成本的液体环氧树脂E-54作为PBT/PA 6复合体系的相容剂,力学性能明显提高。通过SEM进一步证实,环氧树脂的加入可以降低... 通过熔融法制备了PBT/PA 6共混体系。实验结果表明,PBT与PA 6的相容性较差,直接共混后其力学性能很差,而加入一种低成本的液体环氧树脂E-54作为PBT/PA 6复合体系的相容剂,力学性能明显提高。通过SEM进一步证实,环氧树脂的加入可以降低分散相粒子的大小,改善界面形态,提高共混物的相容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对苯二甲酸丁二醇酯 尼龙6 共混物 环氧树脂
下载PDF
PBT/PET共混体系的晶区的相容性及形态结构 被引量:15
18
作者 童玉华 刘诤 +1 位作者 刘佑习 李卓美 《高分子材料科学与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8年第3期51-54,58,共5页
用广角X射线衍射法(WAXD)、差示扫描量热法(DSC)以及红外光谱法(IR)等方法证明了在聚对苯二甲酸丁二酯(PBT)/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酯(PET)共混体系中两组分是晶相分离的,而不生成混晶。动态力学分析结果表明,... 用广角X射线衍射法(WAXD)、差示扫描量热法(DSC)以及红外光谱法(IR)等方法证明了在聚对苯二甲酸丁二酯(PBT)/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酯(PET)共混体系中两组分是晶相分离的,而不生成混晶。动态力学分析结果表明,PBT、PET两组分晶区之间的无定型部分仍具有相容性,共混体系的形态结构因组分比不同而变化。长周期L、无定形区厚度A以及晶区厚度C均随PBT含量的增加而减小。结晶温度升高,有利于晶区厚度增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共混 结晶 相容性 形态结构 PET pbt
下载PDF
ABS在聚合物共混改性中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20
19
作者 贾洪宁 王澜 《工程塑料应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5期65-68,共4页
从聚合物共混改性原理的角度介绍PVC/ABS、PBT/ABS、PA/ABS三种重要的共混物。分析了ABS用量和加工工艺对共混物性能的影响,讨论了ABS共混物的增容改性技术。展望了ABS共混物的前景,并强调了研究过程中应注意的问题。
关键词 ABS树脂 聚合物 共混改性 研究进展 聚氯乙烯 聚对苯二甲酸丁二酯 聚酰胺 增容
下载PDF
标准化条件下应对专利壁垒的战略对策 被引量:16
20
作者 朱星华 刘彦 高志前 《中国软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0期21-25,共5页
技术性贸易壁垒在国际贸易中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影响面广,影响程度深。随着标准中更多专利技术的引用,专利技术纳入产品标准中,标准的使用与专利的许可捆绑在一起,专利壁垒相应成为技术性贸易壁垒与知识产权相结合的主要表现形式... 技术性贸易壁垒在国际贸易中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影响面广,影响程度深。随着标准中更多专利技术的引用,专利技术纳入产品标准中,标准的使用与专利的许可捆绑在一起,专利壁垒相应成为技术性贸易壁垒与知识产权相结合的主要表现形式。与贸易相关的知识产权条约(TR IPS),在促进国家间技术转移的同时,更促使发达国家将技术标准、知识产权作为保持其技术垄断利益和竞争优势的重要手段,加大了发展中国家获取技术的难度。本文分析了我国面临专利壁垒的形势,提出政府层面的有关对策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技术性贸易壁垒 专利壁垒 知识产权 战略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80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