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8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手术室与供应室器械清洗一体化管理对提升医院感染防控质量的影响研究 被引量:52
1
作者 陈静静 范利 +2 位作者 孙凯琳 范祥娟 杨娟娟 《中国医学装备》 2021年第6期156-159,共4页
目的:探讨手术室与供应室器械清洗一体化管理的应用价值及其对防控医院感染的影响。方法:选取医院供应室手术器械和手术器械包各150件,按照随机数表法分为对照组和干预组,每组器械和器械包各75件。对照组采用常规消毒灭菌管理,干预组采... 目的:探讨手术室与供应室器械清洗一体化管理的应用价值及其对防控医院感染的影响。方法:选取医院供应室手术器械和手术器械包各150件,按照随机数表法分为对照组和干预组,每组器械和器械包各75件。对照组采用常规消毒灭菌管理,干预组采用手术室与供应室器械清洗一体化管理。自制"手术室医护人员满意度调查问卷",调查医护人员对两组器械管理的满意度,对比两组器械数量和功能情况、器械和器械包清洗消毒情况及患者切口感染情况。结果:干预组器械数量准确率和功能无损率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4.438,x^(2)=4.741;P<0.05);干预组器械清洗合格数和器械包消毒合格数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4.920,x^(2)=3.860;P<0.05);干预组切口感染率低于对照组,医护人员满意度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4.439,x^(2)=4.837;P<0.05)。结论:手术室与供应室器械清洗一体化管理可更好地清洗手术器械和消毒手术器械包,确保手术器械数量准确和功能完整,降低患者发生切口感染风险,提高医院感染防控质量和医护人员满意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手术器械 清洗 消毒 一体化管理 切口感染 医院感染防控
下载PDF
全面质量管理在医院非新冠肺炎业务管理的应用探讨 被引量:25
2
作者 董书 徐懋 +7 位作者 于涛 夏宇曦 刘温文 张会芝 李葆华 闫石 胥雪冬 付卫 《中国医院管理》 北大核心 2020年第4期75-78,共4页
在疫情背景下采用全面质量管理理论,从"人机料法环"5个方面对非新冠肺炎业务面临的风险和挑战进行分析,并就管理体系、人员管理、物资管理、环境管理、督导检查和属地化灵活管理几个方面做出探索性应对尝试,取得一定成效。对... 在疫情背景下采用全面质量管理理论,从"人机料法环"5个方面对非新冠肺炎业务面临的风险和挑战进行分析,并就管理体系、人员管理、物资管理、环境管理、督导检查和属地化灵活管理几个方面做出探索性应对尝试,取得一定成效。对工作理念和措施进行总结,为应对重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形势下医院的运营管理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冠肺炎 全面质量管理 业务管理 院感防控
下载PDF
基于FOCUS-PDCA的院感质控管理措施对环境卫生学消毒效果和手卫生的影响 被引量:19
3
作者 吴文娟 郑水凤 +1 位作者 仲南 骆欣 《中国医药导报》 CAS 2022年第22期160-163,180,共5页
目的探讨基于寻找、组织、澄清、理解、计划、实操、检查、执行(FOCUS-PDCA)模式的院感质控管理措施在基层医院院内环境卫生学消毒效果和手卫生中的应用效果。方法浙江省杭州市西溪医院于2021年1月开始应用基于FOCUS-PDCA的院感质控管... 目的探讨基于寻找、组织、澄清、理解、计划、实操、检查、执行(FOCUS-PDCA)模式的院感质控管理措施在基层医院院内环境卫生学消毒效果和手卫生中的应用效果。方法浙江省杭州市西溪医院于2021年1月开始应用基于FOCUS-PDCA的院感质控管理措施对院感防控工作进行管理,选取新质控管理措施应用前的2020年1月至12月作为对照时段,选取新质控管理措施应用后的2021年1至12月作为观察时段。同时分别选取院内各科室医护人员共80名纳入研究。比较FOCUS-PDCA实施前后院内消毒卫生监测情况,同时比较院内医护人员的感控知识评分、卫生消毒技能评分及医护人员手卫生执行合格状况。结果FOCUS-PDCA实施后,院内环境样本的检测总合格率高于实施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FOCUS-PDCA实施后,院内医护人员的感控知识及卫生消毒技能评分均高于实施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FOCUS-PDCA实施后,院内医护人员在接触患者前、无菌操作前、风险操作后、接触患者后手卫生合格率均高于实施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基于FOCUS-PDCA的院感质控管理措施能够显著提升院感防控中环境卫生的消毒质量,提升医护人员对手卫生及院感防控的执行意识,促进院内感染防控工作的规范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质量控制 院感防控 消毒 手卫生 医院管理
下载PDF
思维导图在医学生医院感染防控知识和技能培训中的应用 被引量:17
4
作者 李文君 李良兰 +1 位作者 曾毅文 杨文菊 《中华医学教育杂志》 2020年第1期38-42,共5页
目的:探讨思维导图应在医院感染防控知识和技能培训中的应用效果,为医学生的医院感染防控培训模式改革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采用实验对照方法和问卷调查方法。选取2017年7月至2018年6月在重庆医科大学附属永川医院儿科实习、轮转或进行... 目的:探讨思维导图应在医院感染防控知识和技能培训中的应用效果,为医学生的医院感染防控培训模式改革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采用实验对照方法和问卷调查方法。选取2017年7月至2018年6月在重庆医科大学附属永川医院儿科实习、轮转或进行规范化培训的204名医学生为研究对象,按照时间先后将其分为试验组(102人)和对照组(102人)。试验组学生采用思维导图培训方法,对照组学生采用传统培训方法。教学结束后,对两组学生进行考核和问卷调查。结果:试验组学生的理论知识考核成绩为(88.18±3.81)分,对照组学生为(76.82±3.88)分;试验组学生操作技能考核成绩为(92.43±2.68)分,对照组学生为(85.22±4.33)分;试验组学生的手卫生依从率为91.8%,对照组学生为62.4%;试验组学生满意度为(93.20±3.62)分,对照组学生为(77.55±6.37)分,两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均 P<0.05)。 结论:思维导图不但提高了医学生对医院感染防控知识的认知度和操作技能,而且其手卫生依从率和满意度也得到提高,有助于保障患者的医疗安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思维导图 医院感染防控 培训 儿科 医学生
原文传递
医务人员职业暴露问题及对策研究——基于新冠肺炎疫情防控的思考 被引量:15
5
作者 刘杨正 袁姣 +6 位作者 程范军 熊占路 汪宏波 郜勇 刘倩 江莉 范允舟 《中国社会医学杂志》 2022年第3期257-260,共4页
以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为背景,分析医务人员常见职业暴露危害,探讨职业暴露风险管理中规划与投入不足、物理屏障不够、防护认知与技能欠缺、院感防控不严密、协同预防措施不够、防护指导规范与保障法律法规不完善、职业暴露后心... 以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为背景,分析医务人员常见职业暴露危害,探讨职业暴露风险管理中规划与投入不足、物理屏障不够、防护认知与技能欠缺、院感防控不严密、协同预防措施不够、防护指导规范与保障法律法规不完善、职业暴露后心理应激突出等问题。并提出加大防护物资储备、完善物理隔离、建立常态化培训与应急演练机制、实行多向管控、加强多部门协同预防、完善相关指导规范及法律法规、加强对接触职业暴露者的心理干预等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医务人员 新冠肺炎 职业暴露 院感防控 职业防护
下载PDF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期间口腔门诊管理与感染防控对策 被引量:12
6
作者 章小缓 钟凡 +1 位作者 向媛媛 黄宇蕾 《中华口腔医学研究杂志(电子版)》 CAS 2020年第2期82-87,共6页
2019年12月以来,湖北省武汉市新型冠状病毒肺炎(COVID 19,简称新冠肺炎)疫情爆发,严重威胁人民生命健康。口腔诊疗因具有医护患距离近、操作时间长,并且常规使用高速涡轮快速手机、超声波洁牙机等产生大量飞沫和气溶胶设备的特点,存在... 2019年12月以来,湖北省武汉市新型冠状病毒肺炎(COVID 19,简称新冠肺炎)疫情爆发,严重威胁人民生命健康。口腔诊疗因具有医护患距离近、操作时间长,并且常规使用高速涡轮快速手机、超声波洁牙机等产生大量飞沫和气溶胶设备的特点,存在较高的院内扩散和医院感染风险。为有效地阻断医院内新型冠状病毒的传播,控制疫情的扩散,结合口腔诊疗特点,本文提出了新冠肺炎疫情期间口腔门诊管理及防控对策,并希望对后疫情期即将恢复正常诊疗活动的医院感染防控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 2019新型冠状病毒 口腔门诊管理 感染防控
原文传递
结合5G和人工智能技术构建新一代智慧化ICU单元的探索 被引量:12
7
作者 黄晓霞 李瑶 +10 位作者 陈昊天 唐佳迎 王旭 李强 葛芳民 陈冬 褚永华 叶建平 吴岚岚 吕帅锋 张茂 《中华急诊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0期1269-1273,共5页
目的探索结合5G和人工智能技术的新一代智慧化ICU单元建设,为进一步提高危重患者医疗服务水平提供基础。方法研究于2019年5月至2020年8月在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二医集合医疗、护理、院感管理、临床医学工程、5G技术、信息技术、人工智... 目的探索结合5G和人工智能技术的新一代智慧化ICU单元建设,为进一步提高危重患者医疗服务水平提供基础。方法研究于2019年5月至2020年8月在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二医集合医疗、护理、院感管理、临床医学工程、5G技术、信息技术、人工智能技术、后勤服务等多学科团队,对急诊ICU的一个床单元进行智慧化设计与改建。结果本研究构建的智慧化ICU单元装配智慧虛拟天窗、床旁智能音箱及集束化环境监控中控台,打造家居式智慧医疗服务。基于5G和人工智能技术建成智慧化的ICU单元,实现ICU多维度信息的远程高速互动,包括远程监护、远程查房、远程会诊及家属探视的智能化辅助;建立了智能化ICU感染防控系统,包括手卫生、个人防护的自动识别和报警。结论结合5G和人工智能技术构建的新一代智慧化ICU单元有助于提高危重症患者服务的水平,值得进一步探索和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5G技术 人工智能 ICU单元 院感防控 远程探视 远程医疗 手卫生 个人防护
原文传递
ICU多重耐药菌感染患者的医院感染预防控制及护理研究 被引量:11
8
作者 方小林 《中外医疗》 2022年第15期147-152,共6页
目的 探讨研究重症监护室(ICU)多重耐药菌感染患者的医院感染预防控制要点及护理措施。方法 于2019年5月—2020年5月在该院ICU收治的患者中随机抽出50例作观察对象,经尿液、痰液、血液、引流液等标本检测后,均确诊合并多重耐药菌感染,... 目的 探讨研究重症监护室(ICU)多重耐药菌感染患者的医院感染预防控制要点及护理措施。方法 于2019年5月—2020年5月在该院ICU收治的患者中随机抽出50例作观察对象,经尿液、痰液、血液、引流液等标本检测后,均确诊合并多重耐药菌感染,对其感染病症相关危险因素行回顾性分析,统计菌株构成以及感染部位分布情况,并探索出相关医院感染预防控制手段及护理措施,力求降低ICU患者多重耐药菌感染风险,提高其院内治疗安全。结果 50例患者中,除去性别差异以外,年龄≥60岁、ICU住院时间≥7 d、ICU病房一年内进入次数3次以上、导尿管留置时间≥7 d、抗生素种类3种以上、有创治疗等,是导致ICU患者诱发多重耐药菌感染的危险因素;50例患者多重耐药感染菌株构成比分别为铜绿假单胞菌(CRPA)48.00%(24/50),肺炎克雷伯菌(Kp)40.00%(20/50),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MRSA)6.00%(3/50),鲍曼不动杆菌(CRAB)6.00%(3/50);多重耐药菌分布部位:泌尿系统18例,呼吸系统26例,血液6例,后采取对症处理后均可恢复健康生理环境,未见暴发性感染,经医生复查后均可痊愈出院。结论 ICU作为医院感染的高发科室,临床应根据多重耐药菌感染特点,对患者行相关诊疗护理操作时应有预见性地落实感染相关防控措施,包括加强医护人员相关知识及培训,严格执行无菌操作,做好环境卫生消毒及隔离措施,合理使用抗生素等,尤其是临床常见菌株及患者感染部位,需提前做好相关护理,是降低患者院内感染发生风险和提高医护人员工作质量的有效措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ICU多重耐药菌感染 医院感染预防控制 护理
下载PDF
教学医院血源性病原体职业防护管理探讨 被引量:10
9
作者 徐世兰 《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2期1748-1749,共2页
目的研究总结某大学教学医院血源性病原体职业防护管理措施。方法建立、健全血源防护管理体系;制定工作制度;确立管理职能部门职责;解决血源防护的具体问题;提出新的工作目标与方向。结果通过以上措施的落实,达到健全、完善和加强医院... 目的研究总结某大学教学医院血源性病原体职业防护管理措施。方法建立、健全血源防护管理体系;制定工作制度;确立管理职能部门职责;解决血源防护的具体问题;提出新的工作目标与方向。结果通过以上措施的落实,达到健全、完善和加强医院血源防护管理及保障医院工作人员健康与安全。结论领导重视、部门合作、专业协作和综合管理是作好血源防护管理的关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医院感染控制 血源接触 职业防护 综合管理 部门专业协作
原文传递
医院感染防控专科护士核心能力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 被引量:9
10
作者 李晶晶 袁征 +2 位作者 苏伟 秦薇 高晓东 《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4期3816-3821,共6页
目的 构建医院感染(简称院感)防控专科护士核心能力评价指标体系,为护理管理者培养、考评和委任院感防控专科护士提供科学客观的评价工具和参考依据。方法 通过文献分析和半结构化访谈构建院感防控专科护士核心能力评价指标体系初稿,选... 目的 构建医院感染(简称院感)防控专科护士核心能力评价指标体系,为护理管理者培养、考评和委任院感防控专科护士提供科学客观的评价工具和参考依据。方法 通过文献分析和半结构化访谈构建院感防控专科护士核心能力评价指标体系初稿,选取17名院感防控管理专家进行2轮德菲尔专家函询,对各级指标进行增减、修订和完善,再基于层次分析法确定各指标权重,最终确立院感防控专科护士核心能力评价指标体系。结果 两轮函询问卷的有效回收率均为100.00%,专家权威系数分别为0.856、0.903,指标总体的Kendall′s W分别为0.305、0.512(P<0.001);最终确立的院感防控专科护士核心能力评价指标体系含5个一级指标、19个二级指标和58个三级指标,一级指标按权重由高到低依次为:院感防控专业技能(0.389)、院感防控基础知识(0.294)、感控教育培训能力(0.163)、管理沟通协作能力(0.088)、感控专业发展能力(0.065)。结论 构建的院感防控专科护士核心能力评价指标体系具有较强的科学性和可靠性,可为院感防控专科护士的培养、考评和委任提供依据,促进院感防控专科护士核心能力的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院感防控 专科护士 核心能力 指标体系
原文传递
北京市新冠肺炎疫情应急预案中医院感染防控措施实施情况调查 被引量:6
11
作者 曹洋 武迎宏 +16 位作者 常秀兰 陈辉 郭亮 黄晶 纪凤敏 李革红 李会芳 刘坤 刘荣 王翠玲 王虹 王玉霞 徐信兵 杨艳秋 杨育松 张爱华 张文艳 《中华医院管理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0期818-822,共5页
目的了解北京各级医疗机构新冠肺炎疫情应急预案中医院感染防控措施的实施情况,以便更好地加强疫情防控工作。方法于2020年3月12-13日,采用自行设计调查问卷,收集186所医疗机构及医院感染管理部门基本情况、预案应用及修订情况等。率或... 目的了解北京各级医疗机构新冠肺炎疫情应急预案中医院感染防控措施的实施情况,以便更好地加强疫情防控工作。方法于2020年3月12-13日,采用自行设计调查问卷,收集186所医疗机构及医院感染管理部门基本情况、预案应用及修订情况等。率或构成比的比较采用x2检验,不同组之间连续变量差异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结果医疗机构中,有77.53%设立了独立的感染防控部门,87.30%的机构人员配备数量符合规范要求。82.80%的机构既往有呼吸道类传染病预案,但98.05%的机构在本次疫情期间修订了预案,新增及修订感染防控流程平均10.85项。仅30.11%的机构预案有明确的预警级别.结论应着力开展疫情防控中感染防控预案体系建设,完善感染防控在应急防控体系中的技术支撑;加强分级预警分级响应,体现预案科学性;定期开展演练,及时修订完善,保障预案可适用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突发公共卫生事件 应急预案 医院感染防控 北京市
原文传递
多学科协作联合PDCA管理在MDRO感染防控中的应用及效果研究 被引量:6
12
作者 李茵 王箭 +3 位作者 罗君 骆融融 余兆敏 巫雪平 《医院管理论坛》 2022年第9期60-62,共3页
目的探究多学科协作联合PDCA管理在重症MDRO院内感染防控中的应用。方法筛选我院2020年1月—2021年12月收治的165例重症患者,随机分为2组,比较观察组(84例,多学科协作联合PDCA管理)和对照组(81例,常规院内感染防控管理)的感染防控效果... 目的探究多学科协作联合PDCA管理在重症MDRO院内感染防控中的应用。方法筛选我院2020年1月—2021年12月收治的165例重症患者,随机分为2组,比较观察组(84例,多学科协作联合PDCA管理)和对照组(81例,常规院内感染防控管理)的感染防控效果。结果干预后,观察组的抗菌药物使用率、抗菌药物使用强度、多重耐药菌感染率明显低于对照组;观察组(94.05%)的临床疗效显著高于对照组(82.72%);观察组(97.62%)的满意度显著高于对照组(88.89%);观察组医护人员的各项MDRO感染管理认知程度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在重症MDRO院内感染防控中,应用多学科协作联合PDCA管理模式,可有效促进抗菌药物合理使用,可作为医院防控MDRO感染的良好机制推行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学科协作 多重耐药菌 院内感染防控
下载PDF
基于三级网络管理模式的医院感染防控网格化实践及效果评价 被引量:4
13
作者 吕建峰 贾丽燕 +2 位作者 王林娟 王清秀 邓爱军 《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2期1895-1899,共5页
目的 构建基于三级网络管理模式下的医院感染防控网格化管理体系,开展医院感染防控网格化实践,并对其成效开展效果评价。方法 2018年以来,某三级甲等综合性医院积极借鉴网格化管理理念,构建医院感染防控网格化管理体系,通过划分感控网... 目的 构建基于三级网络管理模式下的医院感染防控网格化管理体系,开展医院感染防控网格化实践,并对其成效开展效果评价。方法 2018年以来,某三级甲等综合性医院积极借鉴网格化管理理念,构建医院感染防控网格化管理体系,通过划分感控网格、明确感控网格管理人员职责、多维度、多层面量化履职考核、开展系统化感控培训、加强信息化建设、优化医院感染管理质量考核指标体系等一系列举措,比较网格化体系实践前后医院感染管理质量考核指标变化趋势,评估医院感染管理质量。结果 医院感染防控网格化体系实践后,医院感染发生率由1.23%下降至0.9%,医院感染现患率由2.45%下降至2.01%,医院感染漏报率由5.72%下降至1.74%,医务人员手卫生依从率由56.18%提高至89.24%,医务人员手卫生正确率由69.58%提高至86.34%,住院患者抗菌药物使用率由50.40%下降至39.91%,抗菌药物使用前病原学送检率由48.95%提高至59.44%,导尿管相关泌尿道感染发病率由1.63‰下降至0.52‰,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药耐药菌检出率由14.03%降至10.66%,环境卫生学监测合格率由99.25%提高至99.31%,Ⅰ类切口抗菌药物预防使用率由14.16%降至12.86%(P<0.05)。结论 通过基于三级网络管理模式的医院感染防控网格化体系的构建与实践,医院感染防控能力持续提升,医院感染管理质量显著提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医院感染防控 三级网络 网格化管理 感控人员
原文传递
安徽省医务人员血源性职业暴露特征分析 被引量:5
14
作者 王雪萍 李若洁 +3 位作者 吴贻乐 胡小骞 张晶晶 杨锡瑶 《安徽预防医学杂志》 2022年第5期385-389,400,共6页
目的 描述安徽省医务人员血源性职业暴露特征,为医务人员血源性职业暴露的预防及策略制定提供参考依据。方法 借助问卷星平台,调查安徽省医疗机构医务人员血源性职业暴露发生情况。收集血源性职业暴露人群基本特征、暴露科室、暴露的血(... 目的 描述安徽省医务人员血源性职业暴露特征,为医务人员血源性职业暴露的预防及策略制定提供参考依据。方法 借助问卷星平台,调查安徽省医疗机构医务人员血源性职业暴露发生情况。收集血源性职业暴露人群基本特征、暴露科室、暴露的血(体)液分类、暴露的病原因子及暴露后处置措施等信息。结果 共收集调查问卷33 156份,其中15 212人发生过血源性职业暴露,发生率为45.9%。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医院等级为三级、职业为护士,文化程度为本科及以上,职称为中级,年龄组在26~55岁,从业时间为3年及以上,产房、手术室发生血源性职业暴露的风险高(P均<0.05)。血源性职业暴露的病原因子主要是乙型肝炎病毒,其次为梅毒螺旋体。医务人员发生血源性职业暴露前3位原因为紧急处理患者、防护意识不足及日常工作繁忙。结论 安徽省医务人员血源性职业暴露的发生率较高,存在职业暴露感染风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源性职业暴露 医务人员 院感防控
原文传递
思维导图分层次教学在内科实习护生医院感染防控带教中的应用
15
作者 万蕾玲 何淑宁 +2 位作者 李志娟 曹化丽 曾迪 《安徽医专学报》 2024年第2期125-127,共3页
目的:分析思维导图分层次教学在内科实习护生医院感染防控带教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某医院内科实习的60名护生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表法分为两组,每组30名。对照组采取常规教学模式,研究组应用思维导图分层次教学。比较两组满意度... 目的:分析思维导图分层次教学在内科实习护生医院感染防控带教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某医院内科实习的60名护生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表法分为两组,每组30名。对照组采取常规教学模式,研究组应用思维导图分层次教学。比较两组满意度、考核成绩(理论、实践、感染防控、动手能力、书写能力)、综合素质能力(处理问题能力、应变能力、沟通能力、协调能力)、学习自信心评分、学习主动性评分。结果:研究组学生的满意度高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学生各项考核成绩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学生各项综合素质能力评分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思维导图分层次教学在内科实习护生医院感染防控带教中的应用确切,可以提高实习护生考核成绩和综合素质能力,增强实习护生的工作信心、工作主动性及主观能动性,提高实习护生满意度,值得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思维导图 分层次教学 内科实习护生 医院感染防控 带教
下载PDF
五年制卫生高职学生医院感染防控认知调查及对策研究
16
作者 沈艳 刘洋 +1 位作者 季兆东 陈晓君 《中国卫生标准管理》 2024年第4期162-166,共5页
目的 对江苏省南通卫生高等职业技术学校学生进行医院感染防控认知调查,制定针对性干预措施。方法 2022年10—11月随机对江苏省南通卫生高等职业技术学校365名学生进行问卷调查并作统计学分析,问卷分为基本信息、院感防控认知题目和认... 目的 对江苏省南通卫生高等职业技术学校学生进行医院感染防控认知调查,制定针对性干预措施。方法 2022年10—11月随机对江苏省南通卫生高等职业技术学校365名学生进行问卷调查并作统计学分析,问卷分为基本信息、院感防控认知题目和认知态度、院感防控知识获取渠道和课程设置建议3部分。结果 实习生院感防控知识得分为(31.67±13.71)分,已就业学生院感防控知识得分为(33.45±13.30)分,优于在校生的(26.34±12.88)分。不同学习阶段的学生对院感防控知识掌握情况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护理专业院感防控知识得分为(34.37±12.67)分,康复治疗技术专业院感防控知识得分为(37.35±13.04)分,优于药学专业的(24.19±11.45)分和中药学专业的(26.58±10.34)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医学检验技术专业院感防控知识得分为(32.41±13.37)分,助产专业院感防控知识得分为(34.13±14.89)分,优于药学专业(24.19±11.45)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不同专业学生对院感防控知识掌握情况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被调查学生对医院感染防控工作重要性的认知态度赋值为(4.87±0.57)分,高于中立态度(3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学生通过学校课程教学(23.6%)、医院培训(21.6%)、带教老师教学(21.3%)等渠道获取院感防控知识最多。不同学习阶段学生院感防控知识获取渠道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不同专业学生院感防控知识获取渠道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 临床实践经历有助于提高学生院感防控知识,学校可以创新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增加学生临床实践机会。院校合作,开展“全员、全程、全面”院感防控教育,从而降低医疗机构医院感染发生率,杜绝医院感染暴发事件的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五年制 卫生高职学生 医院感染防控 认知 调查 研究对策
下载PDF
院感防控处方制度对中央血管导管置管患者疾病负担的影响
17
作者 周贵 晏殊 +3 位作者 王吉丽 罗德军 罗江磋 刘佳 《成都医学院学报》 CAS 2024年第1期125-129,共5页
目的了解院感防控处方制度对中央血管导管置管患者疾病负担的影响,优化其管理模式。方法采用整群抽样的方法,选取2022年1月1日至2023年6月30日在成都中医药大学附属第五人民医院住院的599例中央血管导管置管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患者所... 目的了解院感防控处方制度对中央血管导管置管患者疾病负担的影响,优化其管理模式。方法采用整群抽样的方法,选取2022年1月1日至2023年6月30日在成都中医药大学附属第五人民医院住院的599例中央血管导管置管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患者所在病区不同分为试验组(实施院感防控处方制度管理,n=256)与对照组(实施传统模式管理,n=343)。采用倾向评分匹配两组患者的基线资料,使用自制问卷收集两组患者人口学特征、疾病类型、急性生理与慢性健康评分Ⅱ评分、序贯器官衰竭评估评分、院内感染等;同时对两组患者的医务人员按比例抽样观察手卫生时机400次,分析医务人员手卫生执行情况。结果试验组的医疗总费用、实验室诊断费、抗菌药物费、带管时间、抗生素使用时间及院内感染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P<0.05);对照组医务人员手卫生执行率白天高于夜晚(P<0.05),而试验组医务人员手卫生执行率白天与夜晚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隔离医嘱10 min执行率、多耐防控集束化措施全部落实率高于对照组(P<0.05);试验组院内感染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院感防控处方制度实施可减少中央血管导管患者治疗成本,提高医务人员院感防控措施落实成效,减少患者院内感染的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院感防控 处方 中央血管导管 疾病负担
下载PDF
目标管理理论在医养结合医院院内感染防控中的应用
18
作者 邓山红 李怀英 《中国当代医药》 CAS 2024年第16期145-149,共5页
目的评价目标管理理论在康复专科医院院内感染防控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21年1月至2022年12月在广西壮族自治区荣誉军人康复医院入住的康养患者作为研究对象,2021年1月1日至12月31日的402例患者为对照组,接受常规护理,2022年1月1日... 目的评价目标管理理论在康复专科医院院内感染防控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21年1月至2022年12月在广西壮族自治区荣誉军人康复医院入住的康养患者作为研究对象,2021年1月1日至12月31日的402例患者为对照组,接受常规护理,2022年1月1日至12月31日的427例患者为干预组,在对照组基础上,按目标管理理论,设定目标及实施针对性的干预措施。比较两组医护人员手卫生依从性、环境卫生监测合格率和院内感染的发生率。结果干预组护士手卫生依从率为88.54%,高于对照组(69.7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干预组环境卫生监测合格率为96.87%,高于对照组(82.2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干预组患者院内感染的发生率为5.39%,低于对照组(10.9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将目标管理理论应用于康复机构住院患者院内感染防控,可以有效控制院内感染的发生,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目标管理理论 康复专科医院 康复治疗 院内感染防控
下载PDF
分级管理精准防控模式在多重耐药菌医院感染防控中的应用及效果探讨 被引量:3
19
作者 薛艳梅 张方方 《中国社区医师》 2022年第36期153-155,共3页
目的:探讨分级管理精准防控模式在多重耐药菌(MDRO)医院感染防控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徐州市肿瘤医院2020年3月-2021年3月实施分级管理模式下收治的248例MDRO阳性患者为对照组;2021年4月-2022年4月实施分级管理精准院感防控模式下收... 目的:探讨分级管理精准防控模式在多重耐药菌(MDRO)医院感染防控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徐州市肿瘤医院2020年3月-2021年3月实施分级管理模式下收治的248例MDRO阳性患者为对照组;2021年4月-2022年4月实施分级管理精准院感防控模式下收治175例MDRO阳性患者为研究组。对比两组MDRO医院感染接触隔离的正确执行率、抗生素合理应用率、医院感染发生率以及防控质量。结果:研究组当班内开隔离医嘱率、手卫生执行率、床旁隔离及腕带标识率、医疗用具专用率、床旁配置手消毒剂率、环境物表清洁消毒合格率及抗生素合理应用率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MDRO医院感染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知识宣教、管理流程、防控措施、隔离制度、隔离解除标准、手卫生评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分级管理精准防控模式在MDRO医院感染防控中的应用效果显著,能够更好地保障感染消毒隔离措施的落实,保障抗生素的合理应用,降低医院感染率,提升感染防控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分级管理 精准防控 多重耐药菌 医院感染防控
下载PDF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初筛阳性病例的风险评估和应急处置与管理对策 被引量:3
20
作者 袁月 翟红岩 +5 位作者 汤紫荣 杨晓 贾红军 管群 马婧怡 杨兴龙 《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9期2886-2889,共4页
目的通过对一起医疗机构内新型冠状病毒肺炎初筛阳性病例的应急处置与密切接触者的排查评估,为后续防控工作调整提供依据。方法结合医院制定的应急预案和各项防控措施流程进行处置。设计调查表,调查初筛阳性病例的同病房患者和参与相关... 目的通过对一起医疗机构内新型冠状病毒肺炎初筛阳性病例的应急处置与密切接触者的排查评估,为后续防控工作调整提供依据。方法结合医院制定的应急预案和各项防控措施流程进行处置。设计调查表,调查初筛阳性病例的同病房患者和参与相关诊疗的工作人员防护情况和接触情况,评估接触风险。结果初筛阳性患者经两次核酸检测阴性排除新型冠状病毒肺炎诊断。同病房患者与疑似病例均无<1 m的密切接触,并居家隔离医学观察,均无发热、干咳等症状。与患者接触的工作人员,立即对其采取隔离医学观察处置。经调查工作人员均接受过医院感染防控和个人防护培训,在日常工作中能良好执行手卫生。自我评估接触频率,9名(25.71%)表示经常接触,14名(40.00%)与初筛阳性患者有<1 m的近距离接触,35名(100.00%)均无面对面的>15 min的暴露,接触过程中均进行不同程度的防护。初筛阳性患者排除新型冠状病毒肺炎诊断后,解除对同病房患者、工作人员等的医学观察。结论医疗机构发生可疑疫情时要按照应急预案立即响应处置,对接触者进行评估和隔离,并调整门急诊和普通病区管理对策,完善应急预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 风险评估 医院感染控制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