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02篇文章
< 1 2 4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鼻腔非何杰金淋巴瘤的CT诊断 被引量:35
1
作者 唐光健 王仪生 《中华放射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2期103-105,共3页
目的 研究鼻腔淋巴瘤的CT影像 ,发现鼻腔淋巴瘤相对特异的CT表现。方法 分析10例病理证实的鼻腔淋巴瘤的CT材料 ,结合文献复习 ,评价其影像表现的诊断意义。结果  10例鼻腔淋巴瘤病理均为T细胞非何杰金淋巴瘤 (NHL) ,9例为AnnArborI... 目的 研究鼻腔淋巴瘤的CT影像 ,发现鼻腔淋巴瘤相对特异的CT表现。方法 分析10例病理证实的鼻腔淋巴瘤的CT材料 ,结合文献复习 ,评价其影像表现的诊断意义。结果  10例鼻腔淋巴瘤病理均为T细胞非何杰金淋巴瘤 (NHL) ,9例为AnnArborI~II期 ,1例AnnArborIV期。 10例病变均发生于一侧鼻腔前部 ,沿下鼻甲向后呈不同程度蔓延。 9例I期病变均无骨质破坏 ,相邻鼻背侧皮肤不同程度肿胀 ,皮下脂肪消失 ,1例IV期病变可见患侧中鼻甲及钩突骨质部分吸收 ,同侧眶内肿瘤侵犯。结论 CT发现鼻腔前部肿物 ,不伴骨结构破坏或变形 ,相邻鼻背皮肤肿胀或皮下脂肪消失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淋巴瘤 鼻肿瘤 nhl CT 诊断
原文传递
多中心协作方案序贯治疗儿童高危型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和晚期淋巴瘤 被引量:32
2
作者 谢晓恬 刘振荣 +3 位作者 石苇 张虹 刘兴元 王耀平 《中华儿科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1999年第3期169-172,共4页
目的探讨应用多中心协作方案(MCP)方案治疗儿童高危型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HRALL)和晚期非霍奇金淋巴瘤(NHL)的远期疗效。方法患儿27例。其中15例HRALL和5例Ⅳ期NHL采用MCP841方案;7例Ⅲ期... 目的探讨应用多中心协作方案(MCP)方案治疗儿童高危型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HRALL)和晚期非霍奇金淋巴瘤(NHL)的远期疗效。方法患儿27例。其中15例HRALL和5例Ⅳ期NHL采用MCP841方案;7例Ⅲ期NHL采用MCP842方案。结果初治完全缓解(CR)率为100%。HRALL和Ⅳ期NHL的持续完全缓解(CCR)率为85%,7例NHL均获得CCR,CCR时间中位数分别为40个月和37个月;未并发中枢神经系统白血病(CNSL)和化疗相关死亡。按KaplanMeier法预测6年CCR率可达88%。测定血和脑脊液阿糖胞苷(AraC)浓度,应用大剂量AraC时血浓度可提高35倍,脑脊液浓度可达40%。结论MCP化疗方案可以作为儿童HRALL和晚期NHL的长期治疗方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血病 淋巴细胞 急性 淋巴瘤 nhl MCP方案
原文传递
血清LDH水平对非霍奇金氏淋巴瘤的预后作用初探 被引量:25
3
作者 林曲 吴祥元 《癌症》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9年第2期216-217,共2页
目的:探讨血清LDH水平对非霍奇金氏淋巴瘤(NHL)预后估计的意义以及与AnnArbor分期、组织学分型的关系。方法:采用乳酸酶为底物的酶促反应法测定55例NHL患者外周血清中LDH水平。结果:55例NHL患者中LDH水平升高组与LDH水平正常组2年... 目的:探讨血清LDH水平对非霍奇金氏淋巴瘤(NHL)预后估计的意义以及与AnnArbor分期、组织学分型的关系。方法:采用乳酸酶为底物的酶促反应法测定55例NHL患者外周血清中LDH水平。结果:55例NHL患者中LDH水平升高组与LDH水平正常组2年总生存率分别为57%、88%,4年总生存率分别为27%、71%;完全缓解(CR)率分别为66%、96%,部分缓解(PR)率分别为21%、4%,P值均<0.05。Ⅰ+Ⅱ期与Ⅲ十Ⅳ期NHL患者中LDH值差异不显著(P>0.05)。低度恶性与中度恶性NHL的LDH值差异不明显(P>0.05),而高度恶性与中度恶性、低度恶性NHL的LDH值差异显著(P<0.05)。结论:LDH水平可作为一个独立的预后因素来预测NHL,LDH水平高者预后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淋巴瘤 nhl 预后 乳酸脱氢酶
下载PDF
眶部肌锥外间隙非霍奇金淋巴瘤的高分辨率MRI表现 被引量:29
4
作者 周全 刘斯润 +1 位作者 黄力 Ame-Jm Lemke 《中华放射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3期248-251,共4页
目的探讨眶部肌锥外间隙非霍奇金淋巴瘤(NHL)的高分辨率MR(HR-MR)成像特征.方法回顾性分析16例经病理诊断明确的眶部肌锥外间隙NHL病灶的位置、数目、形态、大小、MRI信号及其对邻近结构侵犯等.MR扫描采用1.5 T MR扫描机,眼眶部表面线圈... 目的探讨眶部肌锥外间隙非霍奇金淋巴瘤(NHL)的高分辨率MR(HR-MR)成像特征.方法回顾性分析16例经病理诊断明确的眶部肌锥外间隙NHL病灶的位置、数目、形态、大小、MRI信号及其对邻近结构侵犯等.MR扫描采用1.5 T MR扫描机,眼眶部表面线圈,SE及快速SE(FSE)序列常规横轴面或冠状面及斜矢状面扫描,全部病例行脂肪抑制技术.全部病例均行增强扫描及HR-MRI检查.结果 16例中的13例病灶位于肌锥外间隙的前上份,紧靠眶隔的后方,呈不规则的长条状铸型改变;其余3例为弥漫性病变,累及眶部肌锥外间隙,呈不规则形.11个病灶的体积>3 cm3, 4个病灶的体积为中等大小(1~3 cm3),只有1例病灶<1 cm3.13例病灶边缘不清晰并浸润眼外肌但不推移眼外肌; 7例浸润眼球壁,仅3例眼球突出,2例弥漫性病变者伴有骨质破坏.与肌肉比较,所有16例病灶T1WI均为等信号, T2WI表现为高信号13例,等信号3例;所有16例病灶均有强化,15例为均匀强化,10例为明显强化.结论眶部肌锥外间隙NHL的HR-MRI表现具有一定的特征性,表现为铸型生长、位于肌锥外间隙的前份,紧靠眶隔的后方、病灶边缘欠清晰并浸润,但不推移眼外肌,T1WI信号等于肌肉、T2WI信号高于肌肉、增强扫描病灶呈明显强化.眶部肌锥外间隙NHL的HR-MR影像学特征有助于临床与其他眶部占位相鉴别.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病灶 nhl MRI表现 非霍奇金淋巴瘤 眼外肌 弥漫性病变 浸润 扫描机 信号 清晰
原文传递
淋巴瘤中西医结合诊疗专家共识(2020年) 被引量:28
5
作者 沈建平 张宇 《中国中西医结合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9期1036-1041,共6页
淋巴瘤(lymphoma)是我国多发恶性肿瘤之一,2019年发布的我国淋巴瘤的确诊发病率为7.04/10万,死亡率为3.62/10万[1]。淋巴瘤病理类型复杂,可分为霍奇金(Hodgkin lymphoma,HL)和非霍奇金淋巴瘤(non-Hodgkin lymphoma,NHL)[2],治疗原则各... 淋巴瘤(lymphoma)是我国多发恶性肿瘤之一,2019年发布的我国淋巴瘤的确诊发病率为7.04/10万,死亡率为3.62/10万[1]。淋巴瘤病理类型复杂,可分为霍奇金(Hodgkin lymphoma,HL)和非霍奇金淋巴瘤(non-Hodgkin lymphoma,NHL)[2],治疗原则各不相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霍奇金淋巴瘤 霍奇金 中西医结合诊疗 nhl 专家共识 恶性肿瘤
原文传递
非霍奇金淋巴瘤患者T细胞亚群、NK细胞检测的临床意义 被引量:26
6
作者 赵成艳 马荣 +2 位作者 王忠利 马恩龙 王丽红 《中国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2期180-181,185,共3页
目的:研究非霍奇金淋巴瘤(NHL)患者外周血T淋巴细胞亚群、NK细胞检测结果的变化与该病的关系及与慢性淋巴腺炎患者细胞免疫功能的不同变化。方法:采用流式细胞仪(FCM)检测非霍奇金淋巴瘤(NHL)患者、慢性淋巴腺炎及正常人外周血T淋巴细... 目的:研究非霍奇金淋巴瘤(NHL)患者外周血T淋巴细胞亚群、NK细胞检测结果的变化与该病的关系及与慢性淋巴腺炎患者细胞免疫功能的不同变化。方法:采用流式细胞仪(FCM)检测非霍奇金淋巴瘤(NHL)患者、慢性淋巴腺炎及正常人外周血T淋巴细胞亚群比例、NK细胞的变化。结果:非霍奇金淋巴瘤患者与正常人比较总的T淋巴细胞、辅助性T淋巴细胞及CD4+/CD8+比值明显下降(P<0.05),细胞毒性T淋巴细胞明显升高(P<0.05),NK细胞则无明显变化(P>0.05)。非霍奇金淋巴瘤患者与慢性淋巴腺炎患者比较,细胞毒性T淋巴细胞、NK细胞明显升高(P<0.05),而总的T淋巴细胞、辅助性T淋巴细胞无明显改变(P>0.05),CD4+/CD8+比值略有下降但无明显统计学意义。结论:非霍奇金淋巴瘤患者细胞免疫功能明显受到抑制,T细胞亚群及NK细胞的检测对NHL的诊断、治疗、预后判断有一定的临床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霍奇金淋巴瘤 T细胞亚群 NK细胞 流式细胞仪
下载PDF
鼻腔NK/T细胞淋巴瘤的临床病理特点及治疗 被引量:22
7
作者 李晔雄 姚波 《中华放射肿瘤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3期172-176,共5页
关键词 鼻腔 nhl NK/T细胞淋巴瘤 治疗 临床病理特点 常见 原发 文献 更名 合并
原文传递
难治性非霍奇金淋巴瘤的诊疗策略 被引量:20
8
作者 张巧花 《中国实用内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6期487-489,共3页
关键词 难治性非霍奇金淋巴瘤 治疗进展 T细胞淋巴瘤 诊疗 诊断 细胞移植技术 B细胞淋巴瘤 难治性淋巴瘤 nhl 生物导弹 基因治疗 治疗手段 完全缓解 病例调查 治疗对策 客观评价 造血干 临床
原文传递
鼻腔鼻窦非霍奇金淋巴瘤的CT表现 被引量:20
9
作者 华小阳 崔永华 黄红彦 《临床耳鼻咽喉科杂志》 CSCD 2000年第2期62-64,共3页
目的 :探讨鼻腔鼻窦非霍奇金淋巴瘤 ( NHL)的 CT影像学特征。方法 :对 9例经病检确诊为鼻腔鼻窦 NHL患者的 CT片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原发于鼻腔鼻窦的 NHL在临床上有着典型的恶性特征 ,但在 CT影像上所表现的骨质破坏 ,类似于良性病... 目的 :探讨鼻腔鼻窦非霍奇金淋巴瘤 ( NHL)的 CT影像学特征。方法 :对 9例经病检确诊为鼻腔鼻窦 NHL患者的 CT片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原发于鼻腔鼻窦的 NHL在临床上有着典型的恶性特征 ,但在 CT影像上所表现的骨质破坏 ,类似于良性病变的骨改建、骨膨胀性改变 ,而非其他恶性肿瘤那样表现为侵入性骨质破坏 ;其在鼻腔内形成均匀软组织密度影 ,常累及下鼻道、下鼻甲 ;并伴有鼻中隔前份粘膜对称性增厚。结论 :原发于鼻腔鼻窦的 NHL在 CT影像上有其自身特征 ,可为本病的诊断提供参考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鼻肿瘤 鼻窦肿瘤 nhl 淋巴瘤 CT
原文传递
从争论到统一——介绍WHO新的恶性淋巴瘤分类 被引量:17
10
作者 李甘地 刘卫平 《中华病理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2期137-140,共4页
关键词 恶性淋巴瘤 分类 WHO 非霍奇金淋巴瘤 nhl
原文传递
非霍奇金淋巴瘤患者血清和肿瘤组织CA125表达的初步研究 被引量:16
11
作者 归薇 焦士兰 +2 位作者 赵志强 麦羡霞 张巧花 《中华血液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4期248-249,共2页
关键词 CA125 nhl 患者 非霍奇金淋巴瘤 肿瘤组织 表达 血清 乳酸脱氢酶(LDH) 初步研究 水平
原文传递
原发于淋巴结外恶性淋巴瘤44例临床分析 被引量:17
12
作者 黄仁魏 苏祖兰 《癌症》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9年第2期214-215,共2页
淋巴组织遍布全身的器官组织,故淋巴结外恶性淋巴瘤可发生于任何器官组织。本病的发病率较低,其临床表现无特征性,常被误诊为受侵部位的常见病。现将我们所见的44例淋巴结外恶性淋巴瘤分析报告如下。II$床资料1.l一般资料1986年1月... 淋巴组织遍布全身的器官组织,故淋巴结外恶性淋巴瘤可发生于任何器官组织。本病的发病率较低,其临床表现无特征性,常被误诊为受侵部位的常见病。现将我们所见的44例淋巴结外恶性淋巴瘤分析报告如下。II$床资料1.l一般资料1986年1月一1998年5月在我院住院的经病理确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淋巴瘤 nhl 肉芽肿 致死性 误诊 临床表现
下载PDF
非霍奇金淋巴瘤935例临床分析 被引量:15
13
作者 王奇璐 周立强 +8 位作者 何小慧 顾大中 王宏羽 冯奉仪 石远凯 周爱萍 董梅 王子平 孙燕 《中华肿瘤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9年第2期153-155,共3页
目的研究提高非霍奇金淋巴瘤(NHL)的治疗水平。方法对935例有计划治疗且资料完整的病例进行分析。结果(1)病理分类与远期生存:以中度恶性偏优,与其他类型比,P<0.05。(2)临床分期与远期生存:表现为分期早、预后... 目的研究提高非霍奇金淋巴瘤(NHL)的治疗水平。方法对935例有计划治疗且资料完整的病例进行分析。结果(1)病理分类与远期生存:以中度恶性偏优,与其他类型比,P<0.05。(2)临床分期与远期生存:表现为分期早、预后好的规律,Ⅰ期与Ⅱ、Ⅲ、Ⅳ期相比,P均<0.001。(3)近期疗效与远期生存:CR者预后最佳,CR与PR、S、P相比,P<0.001。(4)按不同治疗手段比较:化疗+放疗(综合治疗)比单一放疗(单放)或单一化疗(单化)的远期生存率似略优,但P均>0.05。(5)1983~1988年与1989~1993年修改治疗计划后两阶段比较,后者5年生存率明显高于前者,P值多有意义。结论NHL疗后远期生存与病理分类、临床分期、近期疗效等关系密切;由于NHL有跳跃性播散的生物学行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淋巴瘤 nhl 药物疗法 放射疗法 综合疗法
原文传递
恶性血液疾病中D-D二聚体及FDP的检测 被引量:12
14
作者 仇倩瑶 沈丹文 +3 位作者 曾晓颖 胡炯 陈瑜 沈志祥 《上海第二医科大学学报》 CSCD 1997年第5期354-356,共3页
作者检测了75例急性白血病(AL),15例非何杰金氏恶性淋巴瘤(NHL)和12例多发性骨髓瘤(MM)患者的纤溶指标,结果发现:1.白血病初治和复发患者、NHL及部分MM初治患者在治疗前D-D二聚体和纤维蛋白(原)降解产物FDP水平明显升高,... 作者检测了75例急性白血病(AL),15例非何杰金氏恶性淋巴瘤(NHL)和12例多发性骨髓瘤(MM)患者的纤溶指标,结果发现:1.白血病初治和复发患者、NHL及部分MM初治患者在治疗前D-D二聚体和纤维蛋白(原)降解产物FDP水平明显升高,存在明显纤溶亢进;2.AL、NHL及MM患者止凝血指标异常,经治疗完全缓解后均有明显改善;3.APL初治病例在ATRA诱导分化过程中,D-D和FDP异常持续存在,至缓解后有明显下降,进一步巩固化疗后才全部得到纠正。结果表明,继发性纤溶亢进是血液系统恶性疾病出凝血机制异常的特点之一,与血液系统恶性疾病的病情呈一定的相关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血病 nhl 二聚体 FDP 淋巴瘤 多发性骨髓瘤
下载PDF
54例非霍奇金病Bcl-2、Bax、Fas和Fas-L蛋白表达及其意义 被引量:13
15
作者 张伟 周韧 陈培辉 《临床与实验病理学杂志》 CAS CSCD 1999年第1期35-37,共3页
目的:研究凋亡相关蛋白Bcl-2、Bax、Fas和Fas-L在非霍奇金淋巴瘤(NHL)中的表达及意义。方法:应用免疫组化S-P法对54例NHL进行检测。结果:(1)Bcl-2、Bax、Fas和Fas-L阳性率分别为5... 目的:研究凋亡相关蛋白Bcl-2、Bax、Fas和Fas-L在非霍奇金淋巴瘤(NHL)中的表达及意义。方法:应用免疫组化S-P法对54例NHL进行检测。结果:(1)Bcl-2、Bax、Fas和Fas-L阳性率分别为50%、83.8%、88.9%和88.7%。(2)反应性增生淋巴滤泡与肿瘤性滤泡的Bcl-2表达方式相反。(3)Bcl-2在B细胞性NHL中的表达高于T细胞性NHL。(4)低度恶性B细胞性NHL中Bcl-2的表达高于中~高度恶性组,而Fas-L的表达强度低于中~高度恶性组。结论:Bcl-2的免疫组化检测是鉴别淋巴结反应性增生与滤泡性淋巴瘤较可靠的诊断方法。Bcl-2在B细胞性NHL发病机制中比在T细胞性NHL中可能发挥更重要的作用。对Bcl-2和Fas-L的免疫组化检测可能对估计NHL恶性程度及预后有一定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nhl 淋巴瘤 BCL-2基因 BAX基因 FAS基因
下载PDF
前列腺肉瘤19例临床病理分析 被引量:14
16
作者 文载律 宋欣 陈薇 《诊断病理学杂志》 CSCD 2010年第1期35-38,共4页
目的探讨前列腺肉瘤(PS)的病理学诊断、组织学分类、鉴别诊断及发病率情况。方法收集解放军总医院1990—2008年间诊断的PS共19例,做常规HE及免疫组化染色,并复习文献。结果PS占同期前列腺恶性肿瘤的2.1%。发病年龄17~74岁,平均40.8岁... 目的探讨前列腺肉瘤(PS)的病理学诊断、组织学分类、鉴别诊断及发病率情况。方法收集解放军总医院1990—2008年间诊断的PS共19例,做常规HE及免疫组化染色,并复习文献。结果PS占同期前列腺恶性肿瘤的2.1%。发病年龄17~74岁,平均40.8岁。19例肉瘤中平滑肌肉瘤9例,横纹肌肉瘤6例,非霍奇金淋巴瘤(NHL)2例,恶性间质瘤1例,梭形细胞肉瘤1例。不同类型PS免疫组化染色各具其特征。结论前列腺肉瘤发病率很低,临床上主要表现为进行性排尿困难。影像学检查有助于发现前列腺占位性病变,确诊要靠前列腺穿刺活检组织学诊断,免疫组化染色有助于PS分类。本病恶性程度高,预后极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前列腺肉瘤 非霍奇金淋巴瘤 免疫组化
下载PDF
MMP-9、MMP-2在非霍奇金淋巴瘤病理组织中的表达及意义 被引量:8
17
作者 钟美佐 黄进 +3 位作者 翟晓 刘巍 李建璜 陈方平 《现代肿瘤医学》 CAS 2006年第2期218-220,共3页
目的探讨非霍奇金淋巴瘤(non-Hodgk in's lymphom a,NHL)患者病理组织中MMP-9、MMP-2蛋白的表达及其相互关系,分析其临床及预后的意义。方法采用免疫组织化学S-P法,检测了51例NHL、17例良性增生性淋巴结炎中MMP-2、MMP-9的蛋白表达... 目的探讨非霍奇金淋巴瘤(non-Hodgk in's lymphom a,NHL)患者病理组织中MMP-9、MMP-2蛋白的表达及其相互关系,分析其临床及预后的意义。方法采用免疫组织化学S-P法,检测了51例NHL、17例良性增生性淋巴结炎中MMP-2、MMP-9的蛋白表达。结果MMP-9、MMP-2蛋白在NHL和良性增生性淋巴结炎中均表达于胞浆,少见于胞核。MMP-9、MMP-2在NHL中的高表达阳性率分别为84.3%和64.7%,均高于良性增生性淋巴结炎的52.9%和54.3%(P<0.05)。Ⅲ、Ⅳ期NHL患者的MMP-9、MMP-2蛋白的高表达阳性率明显高于Ⅰ、Ⅱ期患者(P<0.05);而MMP-9、MMP-2蛋白的表达与恶性程度、LDH水平、结外病变均无关(P>0.05)。NHL病理组织中MMP-9与MMP-2蛋白的表达呈正相关(rs=0.348,P<0.05)。结论MMP-9、MMP-2蛋白在NHL病理组织中均呈高表达,均与Ann Arbor临床分期有关,可能是预测NHL侵袭转移和预后的相关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MP-9 MMP-2 nhl 侵袭 转移 预后
下载PDF
自体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和外周血造血干细胞共移植治疗恶性淋巴瘤(附1例报告) 被引量:10
18
作者 陆化 李建勇 +3 位作者 汪承亚 朱光荣 徐卫 葛峥 《南京医科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1期63-64,共2页
目的:探讨自体骨髓间充质干细胞(bone marrow-mesenchymal stem cell,BM-MSC)和外周血造血干细胞(PBSC)共移植治疗恶性淋巴瘤(NHL)的安全性和疗效.方法:对1例确诊为NHLⅡ期A组的患者,采用CHOP方案(环磷酰胺750 mg/m2、阿霉素40 mg/m2、... 目的:探讨自体骨髓间充质干细胞(bone marrow-mesenchymal stem cell,BM-MSC)和外周血造血干细胞(PBSC)共移植治疗恶性淋巴瘤(NHL)的安全性和疗效.方法:对1例确诊为NHLⅡ期A组的患者,采用CHOP方案(环磷酰胺750 mg/m2、阿霉素40 mg/m2、长春新碱1.4 mg/m2,第1天静滴;强的松60mg/m2,第1~5天口服)化疗4次.自体PBSC动员前取自体骨髓培养BM-MSC,扩增后计数1×107,冻存.动员方案为美罗华、环磷酰胺加粒系集落刺激因子(G-CSF).采集结果单个核细胞(MNC)2.61 ×10s/kg,CD细胞4.27×106/kg,予-80℃低温冻存.CHOP方案预处理后24h先回输自体PBSC,次日回输自体BM-MSC.结果:移植后白细胞计数(WBC)和血小板计数(BPC)低谷时间为移植后第6(+6)天和+9天,恢复中性粒细胞绝对计数(ANC)>0.5×109/L和BPC>20×109/L的时间分别为5天和1天.除口腔溃疡和皮肤感染外,无其他严重的移植相关并发症.结论:自体BM-MSC和自体PBSC共移植治疗恶性淋巴瘤安全可行,移植后造血重建快,长期疗效有待进一步积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移植 造血干细胞移植 恶性淋巴瘤 nhl 安全性 疗效
下载PDF
非霍奇金淋巴瘤与p53蛋白表达的关系 被引量:12
19
作者 黄春鑫 林链凤 李捷艳 《临床与实验病理学杂志》 CAS CSCD 2002年第1期32-34,共3页
目的 :探讨非霍奇金淋巴瘤 (NHL)与 p5 3蛋白表达的关系。 方法 :用免疫组化S P法检测 10 2例 (低度恶性 2 3例 ,中度恶性 36例 ,高度恶性 4 3例 )NHLp5 3蛋白表达 ,根据 p5 3蛋白阳性细胞百分率将其表达水平分为 4级 :0级 (阴性 ) ,1级... 目的 :探讨非霍奇金淋巴瘤 (NHL)与 p5 3蛋白表达的关系。 方法 :用免疫组化S P法检测 10 2例 (低度恶性 2 3例 ,中度恶性 36例 ,高度恶性 4 3例 )NHLp5 3蛋白表达 ,根据 p5 3蛋白阳性细胞百分率将其表达水平分为 4级 :0级 (阴性 ) ,1级 (1%~ 2 5 % ) ,2级 (2 6 %~ 5 0 % ) ,3级 (>5 0 % )。结果 :低度恶性组 2 0 / 2 3(87% )p5 3表达为 0级 ,中度恶性组 31/ 36 (86 1% )表达为 1级 ,高度恶性组 33/ 4 3(76 7% )表达为 2~ 3级。 2 5例随访 7~ 6 8个月 ,p5 30~ 1级NHL完全缓解率 (CRR ,11/ 14 )高于p5 32~ 3级NHLCRR (1/ 11,P <0 0 1) ,前者生存率 (13/ 14 )高于后者 (3/ 11,P <0 0 1)。NHLp5 3蛋白表达水平与其恶性度密切相关 (P <0 0 1)。结论 :p5 3蛋白表达阳性细胞百分率是判断NHL恶性度、疗效及预后较可靠的参数。肿瘤性p5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霍奇金淋巴瘤 P53蛋白 免疫组织化学 nhl
下载PDF
CHOP-VP_(16)与CHOP方案治疗非何杰金淋巴瘤的疗效比较 被引量:10
20
作者 熊建萍 李跃生 《癌症》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8年第3期209-211,共3页
目的:比较CHOP-VP16与CHOP方案治疗非何杰金淋巴瘤的疗效。方法:对76例中高度恶性非何杰金淋巴瘤分别用CHOP-VP16方案和CHOP方案治疗。结果:CHOP-VP16方案37例,完全缓解率43.3%(16... 目的:比较CHOP-VP16与CHOP方案治疗非何杰金淋巴瘤的疗效。方法:对76例中高度恶性非何杰金淋巴瘤分别用CHOP-VP16方案和CHOP方案治疗。结果:CHOP-VP16方案37例,完全缓解率43.3%(16/37),总有效率89.2%(33/37);CHOP方案39例,完全缓解率35.9%(14/39),总有效率71.8%(28/379)。统计学分析,完全缓解率有显著性差异(P<0.01),总有效率无显著性差异(P>0.05)。分析诸因素对疗效的影响,CHOP-VP16组中复治患者有效率为85.0%,与初治者比较无差异,疗程数多少亦无差异;而CHOP组既往有无治疗,疗程数多少有非常显著性差异(P<0.01)。两组的主要毒副反应是骨髓抑制。白细胞下降分别为83.8%和76.9%,但无Ⅳ度下降发生,亦无与毒性有关的死亡发生。结论:CHOP-VP16方案治疗非何杰金淋巴瘤,无论是初治或复治患者,都具有有效率高,使用方便,副反应并无明显加重的优点,可在临床进一步观察使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淋巴瘤 药物疗法 nhl CHOP CHOP-VP16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4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