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64篇文章
< 1 2 9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单极型马赫-曾德尔调制器的互调失真分析 被引量:15
1
作者 池灏 章献民 沈林放 《光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1期1619-1622,共4页
针对单极型马赫曾德尔电光调制器在Radio over Fiber(RoF)和副载波复用系统中的应用,讨论了输入两路射频信号的情形,给出了电光调制器互调失真的严格通用解析解。该解析解可用于表示任意阶的互调失真项和谐波项。数值结果表明了该解析... 针对单极型马赫曾德尔电光调制器在Radio over Fiber(RoF)和副载波复用系统中的应用,讨论了输入两路射频信号的情形,给出了电光调制器互调失真的严格通用解析解。该解析解可用于表示任意阶的互调失真项和谐波项。数值结果表明了该解析解的正确性。分析结果表明,调制器的三阶互调失真与调制器偏置相移无关,只与输入射频信号的调制系数有关,并且当外加偏置电压等于调制器的半波电压时,只存在偶数阶的失真项。根据该解析解,可方便地设计模拟光通信系统,精确地预计外调制器的非线性特征,优化系统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光通信 马赫-曾德尔调制器 互调失真 非线性 RADIO over FIBER
原文传递
应用马赫-曾德尔调制器的光微波链路建模 被引量:13
2
作者 王伟南 李艳和 +1 位作者 郑小平 张汉一 《光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期159-165,共7页
在考虑马赫-曾德尔调制器(MZM)的消光比、双臂驱动不平衡度等非理想特性参量对其进行细致的理论建模的基础上,建立了包括光源、双臂驱动马赫-曾德尔调制器、光传输模块、光电探测器的基本光微波链路模型,并得到双边带调制(DSB)和单边带... 在考虑马赫-曾德尔调制器(MZM)的消光比、双臂驱动不平衡度等非理想特性参量对其进行细致的理论建模的基础上,建立了包括光源、双臂驱动马赫-曾德尔调制器、光传输模块、光电探测器的基本光微波链路模型,并得到双边带调制(DSB)和单边带调制(SSB)链路的全阶解析响应结果,着重分析不同调制方式下马赫-曾德尔调制器对光微波链路幅度和相位(延时)性能的影响。理论计算和数值仿真结果表明,对双边带调制链路,消光比和双臂驱动不平衡度影响链路的幅频特性而不影响相位特性,对单边带调制链路,二者同时影响链路的幅频和相频特性。理论模型和数值结果可为使用马赫-曾德尔调制器的光微波系统如光纤无线电(RoF)和光控微波波束形成网络等提供定性和定量性能分析的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光电子学 马赫-曾德尔调制器 微波光子学 光微波
原文传递
基于相干自混频原理的马赫-曾德尔调制器偏置点的监测 被引量:12
3
作者 闻和 葛逸宏 +3 位作者 姜欢 郑小平 张汉一 郭奕理 《中国激光》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8期2035-2041,共7页
提出并实现了用相干自混频方法监测马赫-曾德尔调制器(MZM)零偏置点漂移,将同一光源所产生的部分未调制光和调制后的光进行混频,利用混频光功率的最大最小值之比作为监测量监测。相比于监测信号光平均光功率的方法,可使±5%偏置点... 提出并实现了用相干自混频方法监测马赫-曾德尔调制器(MZM)零偏置点漂移,将同一光源所产生的部分未调制光和调制后的光进行混频,利用混频光功率的最大最小值之比作为监测量监测。相比于监测信号光平均光功率的方法,可使±5%偏置点漂移下的灵敏度从0.02 dB提高到0.3 dB。利用设计完成的硬件反馈控制系统进行了多次实验,讨论了影响系统工作的各种因素及相应的解决办法,结果表明该方法工作有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光通信 相干混频 信号监测 马赫-曾德尔调制器 偏置点控制
原文传递
基于级联调制器的24倍频毫米波信号产生 被引量:9
4
作者 彭继慎 温禄淳 《半导体光电》 CAS 北大核心 2016年第5期758-762,共5页
为了有效解决高频毫米波信号源产生困难的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级联强度调制器的24倍频可调毫米波信号产生系统。将低频本振信号调制到第一级双平行马赫-曾德尔强度调制器上,分别控制主调制器和子调制器的偏置电压,使其均偏置在最大传输... 为了有效解决高频毫米波信号源产生困难的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级联强度调制器的24倍频可调毫米波信号产生系统。将低频本振信号调制到第一级双平行马赫-曾德尔强度调制器上,分别控制主调制器和子调制器的偏置电压,使其均偏置在最大传输点上,精确控制低频本振信号的幅值和相位,可以对应产生的-4阶和+4阶边带信号,通过光电检测器拍频,得到的8倍频信号调制到第二级马赫-曾德尔调制器上,控制第二级调制器的偏置电压,使其工作在最小传输点上,可以产生-12阶和+12阶边带信号,经过光电转换后可以得到射频驱动信号频率24倍的毫米波信号,当本振信号频率发生改变时,得到的毫米波信号频率对应改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赫-曾德尔调制器 双平行马赫-曾德尔调制器 倍频 毫米波
下载PDF
一种克服色度色散影响的四倍频光毫米波信号产生方法 被引量:9
5
作者 朱子行 赵尚弘 +5 位作者 幺周石 谭庆贵 李勇军 楚兴春 赵顾颢 王翔 《中国激光》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4期99-105,共7页
提出一种克服色度色散影响的四倍频光毫米波信号产生方法。该方法使用一个双驱动马赫-曾德尔调制器,通过调整上、下两路射频信号的相位差、直流偏置点、调制系数以及基带信号增益,将数据信号仅调制到四倍频光毫米波信号的一个2阶边带上... 提出一种克服色度色散影响的四倍频光毫米波信号产生方法。该方法使用一个双驱动马赫-曾德尔调制器,通过调整上、下两路射频信号的相位差、直流偏置点、调制系数以及基带信号增益,将数据信号仅调制到四倍频光毫米波信号的一个2阶边带上传输,解决了色度色散引起的码元走离问题,有效增加了传输距离。理论分析和仿真实验结果表明,信号在光纤中传输120km后眼图仍然十分清晰,经过60km传输后的功率代价约为0.45dB。另外,基于频率再用技术,没有调制数据的另一个2阶边带信号还可以作为全双工光纤无线通信(RoF)系统的上行链路光载波,简化了基站配置。仿真实验结果表明,双向2.5Gbit/s数据信号在光纤中传输40km后,功率代价小于0.6dB。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光通信 光纤无线通信系统 光生毫米波信号 色度色散 四倍频 马赫-曾德尔调制器
原文传递
双音调制下星上微波光子系统的交调失真分析 被引量:8
6
作者 朱子行 赵尚弘 +5 位作者 幺周石 谭庆贵 李勇军 楚兴春 王翔 赵顾颢 《光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7期97-103,共7页
马赫-曾德尔调制器的非线性会严重恶化星上微波光子系统的性能。建立了包括光源、马赫-曾德尔调制器和光电探测器的双音调制理论模型,利用傅里叶级数展开、傅里叶变换和Gegenbauer加法定理,推导出了调制器非线性失真的严格通用解析解。... 马赫-曾德尔调制器的非线性会严重恶化星上微波光子系统的性能。建立了包括光源、马赫-曾德尔调制器和光电探测器的双音调制理论模型,利用傅里叶级数展开、傅里叶变换和Gegenbauer加法定理,推导出了调制器非线性失真的严格通用解析解。根据该解析解,可精确地预计不同调制方式下星上微波光子系统的非线性失真,优化系统性能。分析结果表明,双边带和单边带调制条件下,将调制器输出信号保留至二次谐波能较好地近似计算三阶交调失真比和三阶交调截点,三阶交调失真比随调制系数的增大先增大后减小。当调制系数小于1.4674时,单边带调制三阶交调失真比至少比双边带调制小6dB,适合于星上微波光子系统的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光通信 马赫-曾德尔调制器 双边带调制 单边带调制 交调失真
原文传递
基于双平行马赫-曾德尔调制器和平衡光电探测器的四倍频可调对称三角形函数波形信号发生器 被引量:8
7
作者 刘元 李晶 +3 位作者 贺永娇 朱伟 宁提纲 裴丽 《光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9期98-104,共7页
提出并研究了一种基于双平行马赫-曾德尔调制和平衡光探测的四倍频可调对称三角形函数波形信号发生器。将调制非线性和多参量调控应用到可调对称三角形波形信号的产生中,可实现四倍频信号输出。通过调整调制系数β和时延量τ,可实现光... 提出并研究了一种基于双平行马赫-曾德尔调制和平衡光探测的四倍频可调对称三角形函数波形信号发生器。将调制非线性和多参量调控应用到可调对称三角形波形信号的产生中,可实现四倍频信号输出。通过调整调制系数β和时延量τ,可实现光电流表达式向目标函数波形微波信号傅里叶展开式前三项的近似表征,最后得到四倍于射频调制频率的周期性三角形波形信号。结合仿真研究,实现了5 GHz射频调制频率下,20 GHz三角形波形信号的输出,通过引入拟合误差对所获得的时域波形进行误差估计,所提出的发生器可实现对称系数20%到80%之间的波形输出,且可保证拟合误差小于8%。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光纤光学 光纤通信 微波光子 对称性可调 四倍频 马赫-曾德尔调制器
原文传递
马赫-曾德尔调制器任意偏置点稳定控制技术 被引量:8
8
作者 郝崇正 李洪祚 +2 位作者 孙权 杨悦 王大帅 《光子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0期65-73,共9页
为实现马赫-曾德尔调制器(MZM)任意偏置工作点的稳定控制,提出了一种基于平均光功率斜率值和余切值的复合控制算法,实现了利用FPGA技术的工作点稳定控制.首先分析了MZM偏置点稳定控制的必要性,然后研究了控制算法的理论基础,并在Matlab... 为实现马赫-曾德尔调制器(MZM)任意偏置工作点的稳定控制,提出了一种基于平均光功率斜率值和余切值的复合控制算法,实现了利用FPGA技术的工作点稳定控制.首先分析了MZM偏置点稳定控制的必要性,然后研究了控制算法的理论基础,并在Matlab平台上进行了数学仿真验证,最后搭建了MZM偏置工作点稳定控制系统.当激光器的输出光功率为5dBm,MZM半波电压为4.2V,插入损耗3dB,输入脉冲为方波信号,1Gbps和1Mbps通信速率下,1小时内MZM输出光信号的平均功率波动小于±5%.实验结果表明,该方案实现了MZM任意偏置工作点的稳定控制,有效的提高了MZM在光通信中的可靠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光学器件 马赫-曾德尔调制器 偏置点稳定控制 平均光功率 复合控制算法
下载PDF
激光雷达宽带信号产生方法研究 被引量:8
9
作者 杜剑波 李道京 马萌 《中国激光》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1期245-254,共10页
为提升激光雷达的分辨率和作用距离,发射信号应选取具有较大时宽的宽带相位调制信号或宽带线性调频(LFM)信号。现阶段的激光频率调制技术难以在短脉宽内产生宽带LFM信号,为此主要研究了基于马赫-曾德尔调制技术产生激光频段宽带LFM信号... 为提升激光雷达的分辨率和作用距离,发射信号应选取具有较大时宽的宽带相位调制信号或宽带线性调频(LFM)信号。现阶段的激光频率调制技术难以在短脉宽内产生宽带LFM信号,为此主要研究了基于马赫-曾德尔调制技术产生激光频段宽带LFM信号的方法。在利用一个双平行马赫-曾德尔调制器(DPMZM)实现IQ正交调制产生激光频段LFM信号的基础上,提出了一种基于两个DPMZM的激光频段三倍频LFM信号产生方法。理论分析和仿真结果表明,该方法具有较好的谐波抑制能力,而且能够大幅度降低输入调制信号的带宽,可以在较低速率的数模转换条件下技术实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激光器 激光雷达 宽带信号 马赫-曾德尔调制器 IQ正交调制 三倍频
原文传递
一个新型的毫米波无线信号光纤传输系统及本振信号远程传送结构(英文) 被引量:7
10
作者 周明拓 Sharma A B +1 位作者 张建国 Fujise M 《光子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1期1725-1729,共5页
提出一个新型的毫米波光纤传输系统及本振信号远程传送的结构.此技术能为将来使用皮蜂窝网络提供宽带无线接入服务给出一个简单的基站接入点解决方案.计算和仿真结果表明,在激光器输出功率为-6.5 dBm,光放大增益为6 dB,激光线宽为1 MHz,... 提出一个新型的毫米波光纤传输系统及本振信号远程传送的结构.此技术能为将来使用皮蜂窝网络提供宽带无线接入服务给出一个简单的基站接入点解决方案.计算和仿真结果表明,在激光器输出功率为-6.5 dBm,光放大增益为6 dB,激光线宽为1 MHz,75 MHz或150 MHz,误码率不超过10-9的情形下,622 Mbit/s的下行相移键控信号能够在传统单模光纤上传输超过30 km的距离.在具有相对大的激光器线宽150 MHz和光纤距离为30 km时,由激光器相位噪音和光纤色散所引起的(通过远程传送的)毫米波本振信号的额外相位误差的方差仅为1.74°.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光纤通信 无线信号的光纤传输 毫米波通信 马赫-曾德调制器 远程本振信号传送
下载PDF
40Gb/s光纤传输单边带归零信号的产生和性能分析 被引量:6
11
作者 文爱军 傅炜 潘青 《光子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3期421-424,共4页
对光的单边带归零信号(SSBRZ)的一种产生方式进行了推导.通过合理设置调制器的偏置电压,使产生的SSBRZ信号的一个边带得到更有效的抑制,而且没有引起光脉冲的变形.对其在普通单模光纤(SMF)40Gb/s传输系统中的传输进行了仿真,并和归零(RZ... 对光的单边带归零信号(SSBRZ)的一种产生方式进行了推导.通过合理设置调制器的偏置电压,使产生的SSBRZ信号的一个边带得到更有效的抑制,而且没有引起光脉冲的变形.对其在普通单模光纤(SMF)40Gb/s传输系统中的传输进行了仿真,并和归零(RZ)信号、载波抑制的RZ(CSRZ)信号的性能相比较,结果表明:在色散完全补偿的单信道传输系统中,SSBRZ的抗非线性能力比RZ、CSRZ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光纤通信 单边带 40 GBPS MZ调制器
下载PDF
基于级联马赫曾德尔调制器的16倍频RoF系统 被引量:6
12
作者 王现彬 杨洁 +1 位作者 高彦彦 康元元 《光电子.激光》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2期1262-1269,共8页
为降低光载无线(RoF)通信系统复杂度并提高倍频系数,提出了一种基于偏振复用技术和级联马赫曾德尔调制器(MZM)的16倍频光载毫米波方案。推导了方案的毫米波产生机理,讨论了MZM消光比、射频驱动信号相移、偏振控制器方位角和线偏振器角... 为降低光载无线(RoF)通信系统复杂度并提高倍频系数,提出了一种基于偏振复用技术和级联马赫曾德尔调制器(MZM)的16倍频光载毫米波方案。推导了方案的毫米波产生机理,讨论了MZM消光比、射频驱动信号相移、偏振控制器方位角和线偏振器角度对光边带抑制比(OSSR)和射频杂散抑制比(RFSSR)的影响,在此基础上研究了基于本方案的RoF系统传输性能。结果表明通过合理控制参数偏移量,在保持较宽的偏移量最佳区间同时可以产生高性能的光载毫米波信号,其对应的最优OSSR和RFSSR分别为30 dB和22.6 dB。当误码率(RBE)为10-9时,传输40 km和背靠背传输相比功率代价为2.4 dB,相应的功率预算可达50 dB。该方案结构简单且性能高效,在整个系统中并未使用光滤波器等波长相关器件,可与现有WDM无源光网络兼容,同时该方案也为RoF系统设计提供了参考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光纤通信 光载无线通信 马赫曾德尔调制器 16倍频 偏振复用
原文传递
光纤通信技术讲座(三):光调制和光开关 被引量:3
13
作者 原荣 《光通信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3期49-52,共4页
首先介绍光调制原理、分类和器件,然后阐述机械式光开关和波导式光开关的工作原理和特性。
关键词 光调制 IM/DD M-Z调制器 SCM 电吸收调制器 微机械光开关
下载PDF
集成光学马赫-泽恩德电磁场传感器的研究 被引量:2
14
作者 汤小泓 王顺华 +1 位作者 孙守瑶 蔡伯荣 《激光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1年第1期4-6,共3页
本文报导了国内首次研制的一种集成光学电磁场传感器。器件主要由一只Ti-LiNbO_3马赫—泽恩德波导调制器和一根偶极天线组成。器件的测试结果表明:当外加电信号频率为1.5MHz时,器件输出的最小可测电压为1mV。
关键词 集成光学 传感器 电磁场
下载PDF
高阶边带对高倍频光毫米波系统的影响 被引量:5
15
作者 黄馨菂 卢嘉 +2 位作者 王杨 刘剑飞 曾祥烨 《激光与光电子学进展》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4期79-86,共8页
在传统的高倍频光毫米波系统中,当边带间的抑制比较大时,高阶边带的存在可直接忽略。当边带抑制比很小时,高阶边带的功率较高,将对光毫米波产生影响。为研究高阶边带对生成高倍频光毫米波的影响,利用级联马赫-曾德尔调制器(MZM)的抑制... 在传统的高倍频光毫米波系统中,当边带间的抑制比较大时,高阶边带的存在可直接忽略。当边带抑制比很小时,高阶边带的功率较高,将对光毫米波产生影响。为研究高阶边带对生成高倍频光毫米波的影响,利用级联马赫-曾德尔调制器(MZM)的抑制偶数阶边带方式产生8倍频光毫米波。在实际的光毫米波产生系统中,高阶边带经过调制后会生成冗余的低阶边带,使得边带功率累加,相位不相干,从而造成系统无法解调。为此,详细讨论了不同调制深度下调制器输出的高阶边带对系统的影响。通过对高阶边带的分析可知,当射频信号满足最优的相位关系式时,由第1个MZM输出±1,±3,±5,±7阶平坦边带后,无需光滤波器,即可直接经过第2个MZM调制得到4阶边带的8倍频光毫米波。利用该方法,不需要大幅度的射频信号就可得到纯净的8倍频毫米波。该方案结构简单,频谱纯度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光通信 偶数阶边带抑制 马赫-曾德尔调制器 毫米波
原文传递
雷达线性调频信号产生与去啁啾方法研究 被引量:5
16
作者 李昊 魏永峰 +1 位作者 季玉双 李想 《激光与光电子学进展》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3期135-145,共11页
提出了一种新的雷达系统线性调频信号产生与去啁啾的微波光子学方案。雷达发射端利用双平行马赫-曾德尔调制器产生4倍频的抑制载波双边带信号,利用光纤光栅将信号的两边带分离后分别进行循环相位调制,最后由光电探测器光电转换产生8倍... 提出了一种新的雷达系统线性调频信号产生与去啁啾的微波光子学方案。雷达发射端利用双平行马赫-曾德尔调制器产生4倍频的抑制载波双边带信号,利用光纤光栅将信号的两边带分离后分别进行循环相位调制,最后由光电探测器光电转换产生8倍频的线性调频信号。接收端利用发射端产生的中间信号将回波信号进行相位调制,滤出载波与含有回波信息的一阶边带拍频,得到1个单频信号,完成回波信号的去啁啾。经仿真分析并验证,使用10 GHz的射频信号,幅度为1、宽度为10 ns的抛物线信号,生成了中心频率为80 GHz、带宽为32 GHz、时间带宽积为320的线性调频信号,并详细验证了可调谐性能及压缩性能,生成时间带宽积为480、640、3200等的线性调频信号。在接收端完成了时延为1.0μs、0.9μs等回波信号的去啁啾,对应的探测距离为150 m、135 m等。方案结构紧凑,具有很好的可重构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光通信 线性调频信号 去啁啾 马赫-曾德尔调制器 8倍频
原文传递
FSK Modulation Scheme for High-Speed Optical Transmission 被引量:1
17
作者 Nan Chi Wuliang Fang +2 位作者 Yufeng Shao Junwen Zhang Li Tao 《ZTE Communications》 2012年第3期2-11,共10页
In this paper, we describe the generation, detection, and performance of frequency-shift keying (FSK) for high-speed optical transmission and label switching. A non-return-to-zero (NRZ) FSK signal is generated by ... In this paper, we describe the generation, detection, and performance of frequency-shift keying (FSK) for high-speed optical transmission and label switching. A non-return-to-zero (NRZ) FSK signal is generated by using two continuous-wave (CW) lasers, one Mach-Zehnder modulator (MZM), and one Mach-Zehnder delay interferometer (MZDI). An RZ-FSK signal is generated by cascading a dual-arm MZM, which is driven by a sinusoidal voltage at half the bit rate. Demodulation can be achieved on 1 bit rate through one MZDI or an array waveguide grating (AWG) demultiplexer with balanced detection. We perform numerical simulation on two types of frequency modulation schemes using MZM or PM, and we determine the effect of frequency tone spacing (FTS) on the generated FSK signal. In the proposed scheme, a novel frequency modulation format has transmission advantages compared with traditional modulation formats such as RZ and differential phase-shift keying (DPSK), under varying dispersion management. The performance of an RZ-FSK signal in a 4 x 40 Gb/s WDM transmission system is discussed. We experiment on transparent wavelength conversion based on four-wave mixing (FWM) in a semiconductor optical amplifier (SOA) and in a highly nonlinear dispersion shifted fiber (HNDSF) for a 40 Gb/s RZ-FSK signal. The feasibility of all-optical signal processing of a high-speed RZ-FSK signal is confirmed. We also determine the receiver power penalty for the RZ-FSK signal after a 100 km standard single-mode fiber (SMF) transmission link with matching dispersion compensating fiber (DCF), under the post-compensation management scheme. Because the frequency modulation format is orthogonal to intensity modulation and vector modulation (polarization shift keying), it can be used in the context of the combined modulation format to decrease the data rate or enhance the symbol rate. It can also be used in orthogonal label-switching as the modulation format for the payload or the label. As an examp 展开更多
关键词 optical communication return-to-zero frequency shift keying mach-zehnder modulator mach-zehnder delay interferometer chromaticdispersion wavelength conversion label switching
下载PDF
高速异型掺杂的硅基槽波导调制器 被引量:3
18
作者 袁华江 孙崇磊 赵佳 《光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7期210-217,共8页
针对硅基单端推挽调制器的pn结结电容大、调制效率低的问题,设计出一种基于异型掺杂和槽波导结构的硅基调制器。通过槽波导结构和L型掺杂增大了耗尽区与光场相互作用,与传统脊波导相比,在相同调制效率下,槽波导的结电容降低了24%,带宽... 针对硅基单端推挽调制器的pn结结电容大、调制效率低的问题,设计出一种基于异型掺杂和槽波导结构的硅基调制器。通过槽波导结构和L型掺杂增大了耗尽区与光场相互作用,与传统脊波导相比,在相同调制效率下,槽波导的结电容降低了24%,带宽提高了32%。采用T型轨道的电极实现阻抗和折射率的匹配,4 V偏压下调制带宽达到42 GHz,实现了峰峰值电压V_(pp)=2 V驱动下70 Gbit/s的OOK信号调制,眼图消光比达5.2 dB。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光学器件 电光调制器 行波电极 马赫-曾德尔调制器
原文传递
外调制光发射机中的Mach-Zehnder调制器
19
作者 石旭利 张兆扬 黄肇明 《光电子技术与信息》 2000年第6期26-28,共3页
本文详细分析了不同结构的Mach-Zehnder调制器特性及其对声效应、光效应 等的敏感程度,并计算了其对外调制光发射机性能的影响。为设计性能良好的外调制光发射机 提供了依据。
关键词 mach-zehnder调制器 外调制 结构 光发射机 性能
下载PDF
双平行马赫-曾德尔调制器的单边带RoF系统 被引量:4
20
作者 刘香玲 韩鹍 +1 位作者 李建东 岳鹏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2期1-7,共7页
在光纤承载射频(RoF)系统中,传统单边带调制(OSSB+C)产生的光载波分量和光边带分量之间功率差较大,导致接收灵敏度较低.为此提出了一种利用双平行马赫-曾德尔调制器(MZM)产生OSSB+C信号的改进方法.通过调节该MZM调制器的直流偏压,对于... 在光纤承载射频(RoF)系统中,传统单边带调制(OSSB+C)产生的光载波分量和光边带分量之间功率差较大,导致接收灵敏度较低.为此提出了一种利用双平行马赫-曾德尔调制器(MZM)产生OSSB+C信号的改进方法.通过调节该MZM调制器的直流偏压,对于任意调制指数,光载波分量和光边带分量之间的功率都能够平衡,得到最优的0dB载边比(CSR).仿真结果表明,对于小调制指数,接收灵敏度的改善高达7.8dB;对于其他情况,接收灵敏度改善0.7~1.1dB.另外,还仿真分析了直流偏压漂移对载边比和接收灵敏度的影响.结果显示,如果将偏压漂移控制在5%范围内,则接收灵敏度下降幅度甚小,因而基于所提出方法的RoF系统具有较好的稳定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光通信 光纤承载射频 光调制 马赫-曾德尔调制器 载边比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9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