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43篇文章
< 1 2 18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脂肪酸常压连续酯化方法的研究 被引量:7
1
作者 蒋惠亮 朱立强 《精细石油化工》 CAS CSCD 1996年第4期40-42,共3页
采用固体催化剂和滴流床反应器 ,研究了 C6 ~C1 8脂肪酸甲酯、乙酯的常压连续酯化方法。研究表明 ,在通常的温度和压力下 ,可使酯化转化率达 98%以上。所得产物具有得率高、纯度高、色泽好 ,无三废产生 。
关键词 酯化 脂肪酸 脂肪醇 脂肪酸酯 连续酯化
下载PDF
东海近岸表层沉积物中脂肪酸与脂肪醇的组成以及分布与来源 被引量:6
2
作者 李凤 贺行良 +2 位作者 徐刚 陈立雷 刘健 《海洋地质与第四纪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4期13-18,共6页
选取了19个东海近岸表层沉积物样品,通过GC-MS分析获得脂肪酸和脂肪醇的特征信息,并结合统计学方法,探讨了调查海区的有机碳来源。结果表明,东海近岸沉积物中脂肪酸的含量为11.58~31.58μg/g,由正构饱和脂肪酸(SFAs)、一元不饱和脂... 选取了19个东海近岸表层沉积物样品,通过GC-MS分析获得脂肪酸和脂肪醇的特征信息,并结合统计学方法,探讨了调查海区的有机碳来源。结果表明,东海近岸沉积物中脂肪酸的含量为11.58~31.58μg/g,由正构饱和脂肪酸(SFAs)、一元不饱和脂肪酸(MUFAs)、多元不饱和脂肪酸(PUFAs)及支链脂肪酸(BrFAs)组成。高含量的C12:0—C20:0短链脂肪酸和较丰富的异构脂肪酸以及其他细菌标志脂肪酸的出现表明,海洋微藻-细菌源是脂肪酸的主要贡献者,而陆源脂肪酸的贡献仅占次要位置。脂肪酸的主成分分析结果表明,东海沉积物脂肪酸的全部信息可由海洋微藻-细菌源(PC1)和陆源(PC2)来反映。PC1的贡献率为75.4%,PC2的贡献率为11.9%。表层沉积物中烷基醇主要来源于陆地高等植物,各断面显示离岸越远陆源输入的烷基醇越少。菜子甾醇-甲藻甾醇的比例显示甲藻在研究海区为优势种,离岸越远,菜子甾醇的比例越高,这可能与上升流和台湾暖流带来丰富的营养盐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表层沉积物 脂肪酸 脂肪醇 来源 东海
下载PDF
脂肪醇制备研究进展 被引量:6
3
作者 王晓璐 易晓华 +1 位作者 咸漠 杨建明 《氨基酸和生物资源》 CAS 2014年第3期20-24,共5页
脂肪醇是合成表面活性剂、洗涤剂、增塑剂及其他多种精细化学用品的基础化工原料,广泛应用于纺织、日化、造纸、食品、医药、皮革等领域。本文介绍了脂肪醇的市场现状,综述了工业制备脂肪醇的传统方法,阐述了以可再生非粮生物质为原料,... 脂肪醇是合成表面活性剂、洗涤剂、增塑剂及其他多种精细化学用品的基础化工原料,广泛应用于纺织、日化、造纸、食品、医药、皮革等领域。本文介绍了脂肪醇的市场现状,综述了工业制备脂肪醇的传统方法,阐述了以可再生非粮生物质为原料,利用生物法制备生物基脂肪醇的方法,并对生物基脂肪醇的新合成路线的发展方向进行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脂肪醇 传统方法 生物合成 可再生资源
下载PDF
多元醇聚醚/脂肪醇混合型吸收剂对VOCs吸收的试验研究 被引量:2
4
作者 查凝 《中国资源综合利用》 2024年第1期31-33,37,共4页
减少挥发性有机物(VOCs)的排放是我国“十四五”时期环境治理领域的重要课题。现有的VOCs处理技术可分为冷凝回收、吸附吸收和分解三类,其中吸附吸收技术兼具较高的处理效率和较好的经济性,是相对理想的VOCs处理手段。但是,现有的VOCs... 减少挥发性有机物(VOCs)的排放是我国“十四五”时期环境治理领域的重要课题。现有的VOCs处理技术可分为冷凝回收、吸附吸收和分解三类,其中吸附吸收技术兼具较高的处理效率和较好的经济性,是相对理想的VOCs处理手段。但是,现有的VOCs吸附吸收技术通用性差。试验采用多元醇聚醚和脂肪醇组合作为吸收剂,经测试,“三聚甘油/四甘醇+三甘醇单甘醚/四甘醇二丁醚+十二醇”的组合对正己烷、二氯甲烷、甲苯、丙酮四种模拟VOCs具有98%以上的吸收率,在化工中试车间的工况测试中,“三聚甘油+四甘醇二丁醚+十二醇”的组合实现99%以上的VOCs吸收,处理后尾气VOCs浓度不超过10 mg/m^(3)。 展开更多
关键词 VOCS 吸附吸收 多元醇聚醚 脂肪醇 混合
下载PDF
长链烷基共晶相变材料的制备及性能
5
作者 吴亚楠 王璇 +1 位作者 唐炳涛 张宇昂 《精细化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7期1504-1510,共7页
基于长链烷基良好的相容性特点,以二十烷(ES)、十八烷(OC)、月桂酸(LA)和十六醇(HD)为原料,通过熔融共混法制备了ES-LA、OC-LA和OC-LA-HD共晶相变材料。通过施罗德公式预测理论共晶点的组成及相变温度,结合步冷曲线与DSC结果,共同确定... 基于长链烷基良好的相容性特点,以二十烷(ES)、十八烷(OC)、月桂酸(LA)和十六醇(HD)为原料,通过熔融共混法制备了ES-LA、OC-LA和OC-LA-HD共晶相变材料。通过施罗德公式预测理论共晶点的组成及相变温度,结合步冷曲线与DSC结果,共同确定共晶点最佳质量比分别为m(ES)∶m(LA)=0.61∶0.39、m(OC)∶m(LA)=0.74∶0.26和m(OC)∶m(LA)∶m(HD)=0.61∶0.21∶0.18,共晶温度分别为30.3、25.4、21.9℃,与理论计算结果吻合。采用FTIR、XRD、TGA及DSC对共晶相变材料的化学结构、结晶行为、热稳定性和储热能力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3种共晶相变材料通过物理作用进行复合,无化学反应发生。其相变温度均在18~32℃之间,且低于其任意单一组分,相变焓值均>190 J/g,具有良好的热稳定性和循环稳定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烷烃 脂肪酸 脂肪醇 共晶相变 复合材料 热能存储 建筑用化学品
下载PDF
基于量化参数和拓扑指数的脂肪醇沸点QSPR研究 被引量:4
6
作者 曹红翠 吴启勋 周莲 《科技通报》 北大核心 2009年第6期737-742,共6页
应用Chem3D8.0软件计算与脂肪醇沸点相关的结构参数和拓扑指数对88种脂肪醇的沸点做定量结构性质关系(QSPR)研究。给出了新的模型方程,它能表征定量结构关系。计算了脂肪醇的Tb值,并与理论值进行了比较,证实了新模型的计算值和实验值比... 应用Chem3D8.0软件计算与脂肪醇沸点相关的结构参数和拓扑指数对88种脂肪醇的沸点做定量结构性质关系(QSPR)研究。给出了新的模型方程,它能表征定量结构关系。计算了脂肪醇的Tb值,并与理论值进行了比较,证实了新模型的计算值和实验值比较接近。模型中自变量不存在相关关系,残差呈正态分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拓扑指数 量子化学参数 脂肪醇 沸点 定量结构—性质关系研究
下载PDF
Comparison of Hair Fatty Alcohols by N-Alkylpyridinium Isotope Quaternization and Matrix-assisted Laser Desorptionl ionization Mass Spectrometry for Drug Abuse Monitoring 被引量:2
7
作者 汪航 王昊阳 +4 位作者 张立 张菁 卓先义 黄懿 郭寅龙 《Chinese Journal of Chemistry》 SCIE CAS CSCD 2012年第10期2376-2382,共7页
Based on our previous report on N-alkylpyridinium isotope quaternization (NAPIQ) for the analysis of alcoholic and α,β-unsaturated ketone compounds, we have further applied NAPIQ method in the screening of hair li... Based on our previous report on N-alkylpyridinium isotope quaternization (NAPIQ) for the analysis of alcoholic and α,β-unsaturated ketone compounds, we have further applied NAPIQ method in the screening of hair lipids in drug abusers. Relative isotopic quantification was used for comparison of fatty alcohols between normal and drug abuse group, The NAPIQ strategy was proven to be a high-throughput method in the metabolic comparison studies of different group samples. The attached N-cationic pyridinium significantly improved the detection sensitivity for these fatty alcohols in matrix-assisted laser desorption/ionization Fourier transform ion cyclotron resonance mass spectrometric (MALDI-FTMS) analysis. The experimental results showed that the levels of fatty alcohols in the hair of heroin abuse group decreased significantly compared with the normal groups, which may be the results of the inducing of peroxidation enzyme. NAPIQ was proven to be an effective and alternative method in the research of fatty alcoholic metabolism for drug abuse monitoring.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yridinium quaternization MALDI mass spectrometry fatty alcohols drug abuse
原文传递
基于人工神经网络的脂肪醇沸点QSPR建模 被引量:3
8
作者 高光芹 袁超 +3 位作者 郭芳 闫东锋 何瑞珍 黄家荣 《化学研究与应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2期1686-1692,共7页
论文以逐步回归确定输入变量(化合物的Wiener指数、原子的部位指数,分子连接性指数),用人工神经网络建立了脂肪醇结构与其沸点间的定量结构-性质关系(QSPR)模型。用定性与定量结合的模型检验方法,确定理想的模型结构为3∶3∶1。与回归... 论文以逐步回归确定输入变量(化合物的Wiener指数、原子的部位指数,分子连接性指数),用人工神经网络建立了脂肪醇结构与其沸点间的定量结构-性质关系(QSPR)模型。用定性与定量结合的模型检验方法,确定理想的模型结构为3∶3∶1。与回归模型比较的结果表明,人工神经网络模型的最小、平均和最大拟合准确度依次为87.17%,97.58%和99.94%,回归模型相应的拟合结果为83.70%,96.82%和99.99%,人工神经网络模型明显优于多元线性回归模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脂肪醇 沸点 定量结构 性质关系(QSPR) 人工神经网络 逐步回归
下载PDF
饱和一元醇类分子拉曼光谱振动峰的归属研究 被引量:3
9
作者 邹乔 杜显元 +2 位作者 张琛 李兴春 李鱼 《光谱学与光谱分析》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期106-110,共5页
选用B3LYP/6-31G(d)优化并计算了31种饱和一元醇类分子的拉曼光谱,以甲醇为例,考察了理论计算结果的准确性,分析了碳原子数小于7的直链饱和一元醇拉曼光谱振动峰的归属。研究结果显示,B3LYP/6-31G(d)用于饱和一元醇类分子拉曼光谱振动... 选用B3LYP/6-31G(d)优化并计算了31种饱和一元醇类分子的拉曼光谱,以甲醇为例,考察了理论计算结果的准确性,分析了碳原子数小于7的直链饱和一元醇拉曼光谱振动峰的归属。研究结果显示,B3LYP/6-31G(d)用于饱和一元醇类分子拉曼光谱振动的模拟计算较为准确,通过饱和一元醇拉曼光谱振动峰归属分析,确认C—O伸缩振动引起的振动峰可作为饱和一元醇类分子拉曼光谱的特征峰;进一步研究还发现,饱和一元醇类分子拉曼光谱的特征峰与其极化率、热力学、能量等主要参数具有显著的相关性(sig.为0.015),为同系物的拉曼光谱研究提供了一定的参考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饱和一元醇 拉曼光谱 振动峰归属 极化率
下载PDF
胺醇组合捕收剂的应用现状及发展前景 被引量:3
10
作者 刘文刚 刘文宝 +2 位作者 魏德洲 梁广泉 夏夕雯 《金属矿山》 CAS 北大核心 2014年第2期87-90,共4页
在对胺类捕收剂进行概述的基础上,总结了国内外近年来胺类捕收剂与脂肪醇组合使用的研究成果,探讨了胺醇组合捕收剂在浮选中的应用情况,并对其浮选性能和组合作用机理进行了分析。脂肪醇与胺组合使用,对提高胺类捕收剂的浮选效果具有重... 在对胺类捕收剂进行概述的基础上,总结了国内外近年来胺类捕收剂与脂肪醇组合使用的研究成果,探讨了胺醇组合捕收剂在浮选中的应用情况,并对其浮选性能和组合作用机理进行了分析。脂肪醇与胺组合使用,对提高胺类捕收剂的浮选效果具有重要意义,且具有很好的发展前景和研究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胺类捕收剂 脂肪醇 组合捕收剂 发展前景
下载PDF
脂肪醇合成新方法 被引量:3
11
作者 张佳光 寇元 《石油化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9期945-949,共5页
简要回顾了现有天然脂肪醇和合成脂肪醇的工业制备方法,介绍了脂肪醇合成新方法——改性费托合成;重点介绍了溶液相费托合成中水相费托合成、阴离子助剂改性费托合成和乙二醇相费托合成3种方法合成脂肪醇的情况,并探讨了这些方法在实际... 简要回顾了现有天然脂肪醇和合成脂肪醇的工业制备方法,介绍了脂肪醇合成新方法——改性费托合成;重点介绍了溶液相费托合成中水相费托合成、阴离子助剂改性费托合成和乙二醇相费托合成3种方法合成脂肪醇的情况,并探讨了这些方法在实际脂肪醇生产中的应用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脂肪醇 费托合成 阴离子助剂 乙二醇
下载PDF
纺织品中芳香醇和脂肪醇释放量测定方法 被引量:2
12
作者 卢志刚 俞凌云 +1 位作者 毛欣 吴孟茹 《针织工业》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0期67-71,共5页
为满足日益严格的纺织品绿色环保要求,文中建立了模拟室内环境下纺织品中芳香醇和脂肪醇释放量测定方法,对挥发性有机化合物检测方法中涉及的典型释放参数、热脱附与GC-MS参数、检出限、标准曲线、数据稳定等技术要点研究,建立了模拟室... 为满足日益严格的纺织品绿色环保要求,文中建立了模拟室内环境下纺织品中芳香醇和脂肪醇释放量测定方法,对挥发性有机化合物检测方法中涉及的典型释放参数、热脱附与GC-MS参数、检出限、标准曲线、数据稳定等技术要点研究,建立了模拟室内环境释放舱释放-Air Toxic吸附管捕集-二级热脱附-GC-MS联用技术测试纺织品中芳香醇和脂肪醇挥发性有机化合物方法。结果表明,该方法的线性范围宽,检出限和测试结果的再现性符合纺织品中挥发性有机物测定的要求,可用于纺织品中芳香醇和脂肪醇释放量的测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纺织品 芳香醇 脂肪醇 环境释放舱 挥发性有机物 释放量 测定方法
下载PDF
煤基脂肪醇生产技术研究进展 被引量:2
13
作者 薛飞 叶智刚 《神华科技》 2017年第11期67-71,共5页
脂肪醇是一类重要的高附加值化工产品,广泛应用于增塑剂、洗涤剂等行业中。传统的脂肪醇生产方法依托天然动植物油脂和石油化工衍生物,而本文试图从现代煤化工的角度出发,探讨煤制脂肪醇的可能性。现代煤化工以煤为主要原料,生产多种清... 脂肪醇是一类重要的高附加值化工产品,广泛应用于增塑剂、洗涤剂等行业中。传统的脂肪醇生产方法依托天然动植物油脂和石油化工衍生物,而本文试图从现代煤化工的角度出发,探讨煤制脂肪醇的可能性。现代煤化工以煤为主要原料,生产多种清洁燃料和化工产品。本文阐述了以煤为原料,从费托合成装置和甲醇制烯烃装置联产并分离出高碳α-烯烃,经羰基合成生产脂肪醇的间接工艺路线,也介绍了合成气直接制脂肪醇技术的研究进展,同时也对煤基脂肪醇的发展前景进行了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脂肪醇 现代煤化工 羰基合成 费托合成
下载PDF
碳五馏份羰化制脂肪醇的研究 被引量:2
14
作者 李达刚 孙衍文 +3 位作者 刘树法 刘铁元 张宏祥 姚彩兰 《石油化工》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5年第9期605-609,共5页
报道用未经分离的30万吨/年乙烯副产C_5馏份制混合己醇的研究,研制了一种加氢性能强、稳定性好的钴-膦配合物催化剂;考察了膦钴比的影响、碱性助催化剂的作用、反应的工艺条件等。试验表明,在反应温度180℃、压力6.0-... 报道用未经分离的30万吨/年乙烯副产C_5馏份制混合己醇的研究,研制了一种加氢性能强、稳定性好的钴-膦配合物催化剂;考察了膦钴比的影响、碱性助催化剂的作用、反应的工艺条件等。试验表明,在反应温度180℃、压力6.0-7.0MPa、H_2:CO=2.5(摩尔比)、时间7小时的条件下,脂肪醇收率可达99.0%(以C_5烯为基准)。将试验所得产品用作PVC的增塑剂原料,表明由羰化混合己醇制备的邻苯二甲酸二己脂增塑剂可以用于合成人造革的生产,其各项应用指标达到部颁标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镏份 羰基合成 脂肪醇 碳5
下载PDF
脂肪醇脱水制C8、C8/C10α-烯烃的研究 被引量:2
15
作者 王晓敏 万素娟 +1 位作者 于廷云 付忠超 《化学与粘合》 CAS 2013年第1期44-46,共3页
采用催化剂催化脂肪醇脱水制成了C8-C10α-烯烃,通过改进催化剂和开发先进工艺,在脱水装置上进行脂肪醇脱水实验,得出较为理想的烯烃产品。产品经过了气相色谱法分析和蒸馏分离。实验结果表明,Ba、H/γ-Al2O3为较好的催化剂,并得出Ba负... 采用催化剂催化脂肪醇脱水制成了C8-C10α-烯烃,通过改进催化剂和开发先进工艺,在脱水装置上进行脂肪醇脱水实验,得出较为理想的烯烃产品。产品经过了气相色谱法分析和蒸馏分离。实验结果表明,Ba、H/γ-Al2O3为较好的催化剂,并得出Ba负载量为12%、催化剂焙烧温度550℃、装置反应温度310℃、空速0.3h-1时的C8、C8/C10烯烃选择性均达到最大值98.1%和97.5%。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催化剂 脂肪醇 Α-烯烃 气相色谱
原文传递
多廿烷醇在老年心血管病患者中的多效性分析 被引量:2
16
作者 丁宇 司全金 +4 位作者 陆蔷蔷 徐昆 王海军 李开亮 张帷 《中国临床保健杂志》 CAS 2015年第5期468-471,共4页
目的研究多廿烷醇在老年心血管疾病患者中调脂作用外的多效性作用。方法入选老年血脂异常患者共294例,随机将入选患者分4组,多廿烷醇20 mg组(A组,n=64)、多廿烷醇10 mg组(B组,n=72)、阿托伐他汀20 mg组(C组,n=91)、多廿烷醇10 mg+阿托... 目的研究多廿烷醇在老年心血管疾病患者中调脂作用外的多效性作用。方法入选老年血脂异常患者共294例,随机将入选患者分4组,多廿烷醇20 mg组(A组,n=64)、多廿烷醇10 mg组(B组,n=72)、阿托伐他汀20 mg组(C组,n=91)、多廿烷醇10 mg+阿托伐他汀20 mg组(D组,n=62)。所有患者分别于试验开始前、试验第12周、24周、52周时,测定其血小板计数、血小板聚集率、循环内皮细胞(CECs)计数、超敏C反应蛋白(hs-CRP)、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IMT)等。结果 A组治疗后二磷酸腺苷(ADP)诱导的血小板聚集率较治疗前有较明显降低[(48.79±20.29)%比(40.37±23.5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花生四烯酸(AA)诱导的血小板聚集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B组、C组和D组的AA及ADP诱导的血小板聚集率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各组CECs、hs-CRP、同型半胱氨酸治疗后均较治疗前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颈动脉IMT在各组治疗前后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多廿烷醇除可调节血脂水平外,还有一定的改善内皮细胞功能及抗动脉粥样硬化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血管疾病 脂肪族醇类 血小板聚集 动脉粥样硬化 老年人
下载PDF
Quality Evaluation of Policosanol Film-Coated Tablets by Simultaneous Determination of Eight Ingredients Using GC- FID and GC-MS
17
作者 Han Yao Chunmin Wei +1 位作者 Haibo Song Ruichen Guo 《Journal of Analytical Sciences, Methods and Instrumentation》 2012年第1期24-28,共5页
A new and simple gas chromatographic (GC) method using flame ionization detector (FID) and mass spectrometry (MS) for the simultaneous determination of eight fatty alcohols in 10 mg policosanol film-coated tablets was... A new and simple gas chromatographic (GC) method using flame ionization detector (FID) and mass spectrometry (MS) for the simultaneous determination of eight fatty alcohols in 10 mg policosanol film-coated tablets was established and applied to the quality control (QC) of policosanol film-coated tablets. A DB-35MS capillary column (30 m × 0.32 mm, 0.25 um) was employed for the separation. GC-FID was used to quantitatively analyze the eight ingredients with 1-eicosanol as internal standard, three of which were identified using GC-MS due to the lack of standard. The linearity, accuracy, precision, stability, robustness and sensitivity within the detection limits were evaluated. The average recovery of the method was 96.3-100.4% and linearity was (R > 0.999). The average drug content was found to be 96.8% of the labeled amount (10 mg).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OLICOSANOL fatty alcohols GAS Chromatography-Mass Spectrometry GAS Chromatography-Hydrogen Flame Ionization Detector
下载PDF
烟草中高级烷醇·植物甾醇和茄尼醇含量及形态分布研究 被引量:1
18
作者 刘宇欣 张健 +3 位作者 闫向阳 韩芳 徐业平 刘少民 《安徽农业科学》 CAS 2013年第26期10835-10838,10896,共5页
采用气相色谱法,同时分析测定了不同类型、不同品种、不同产地及不同部位的烟草样品中高级烷醇、植物甾醇及茄尼醇的含量,得出:不同类型烟草样品中的高级烷醇、植物甾醇及茄尼醇均主要以酯结合态的形式存在,植物甾醇和茄尼醇的含量呈现... 采用气相色谱法,同时分析测定了不同类型、不同品种、不同产地及不同部位的烟草样品中高级烷醇、植物甾醇及茄尼醇的含量,得出:不同类型烟草样品中的高级烷醇、植物甾醇及茄尼醇均主要以酯结合态的形式存在,植物甾醇和茄尼醇的含量呈现出了特定的规律,即白肋烟及烤烟中植物甾醇和茄尼醇含量较高,香料烟其次,而雪茄烟含量最低。不同品种烟叶中3类组分均以K326及红大的含量较高,云87、NC82及云85中含量较低。不同产地烟叶中高级烷醇、植物甾醇及茄尼醇含量分布均呈现出明显的地域性差异。不同部位烟叶叶片,植物甾醇以及茄尼醇的含量变化规律为:中部叶>上部叶>下部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烟草 高级烷醇 植物甾醇 茄尼醇 气相色谱
下载PDF
茶油皂脚脂肪酸甲酯中压加氢制备脂肪醇
19
作者 李梅 夏建陵 +2 位作者 黄坤 连建伟 唐小东 《材料导报(纳米与新材料专辑)》 EI CAS 2011年第2期405-407,424,共4页
以茶油皂脚脂肪酸甲酯为原料,采用催化加氢工艺制备高碳脂肪醇,利用气相色谱-质谱联用(GC-MS)研究了工艺条件对脂肪醇纯度的影响。结果表明,适宜的工艺条件为Cu-Zn复合催化剂加入量为茶油皂脚脂肪酸甲酯的40%(质量分数)、氢压12MPa、25... 以茶油皂脚脂肪酸甲酯为原料,采用催化加氢工艺制备高碳脂肪醇,利用气相色谱-质谱联用(GC-MS)研究了工艺条件对脂肪醇纯度的影响。结果表明,适宜的工艺条件为Cu-Zn复合催化剂加入量为茶油皂脚脂肪酸甲酯的40%(质量分数)、氢压12MPa、250℃反应3h,脂肪醇纯度为99.16%,产物主要为十六碳醇和十八碳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茶油皂脚脂肪酸甲酯 催化加氢 脂肪醇
下载PDF
醇一步法催化胺化制叔胺生产工艺概述
20
作者 梅金龙 赵佳 《中国洗涤用品工业》 2017年第4期63-68,共6页
介绍了脂肪醇一步法催化胺化制叔胺反应机理,简述了催化剂、反应器形式和工艺条件等对叔胺生产的影响,并对发展国内叔胺生产提出了一些建议。
关键词 叔胺 脂肪醇 一步法 催化剂 反应器 工艺条件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8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