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黄毛草莓组织培养与快繁技术研究 被引量:18
1
作者 王燕 陈丙义 +2 位作者 章镇 高志红 乔玉山 《西南农业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期252-256,共5页
以原产我国的黄毛草莓匍匐茎茎尖为材料进行初始离体培养获得无菌苗,并以此为试材筛选出适宜黄毛草莓增殖快繁和离体生根的培养基。实验表明,利用草莓匍匐茎茎尖在MS+0.5 mg/L 6-BA培养基上获得无菌苗,适合黄毛草莓快繁的培养基为MS+0.4... 以原产我国的黄毛草莓匍匐茎茎尖为材料进行初始离体培养获得无菌苗,并以此为试材筛选出适宜黄毛草莓增殖快繁和离体生根的培养基。实验表明,利用草莓匍匐茎茎尖在MS+0.5 mg/L 6-BA培养基上获得无菌苗,适合黄毛草莓快繁的培养基为MS+0.4 mg/L 6-BA+0.1 mg/L NAA,增殖倍数为5.877;适宜其生根的培养基是1/2MS+0.2 mg/L IBA,生根率可达100%。初步建立了黄毛草莓茎尖培养、组培苗快繁技术,为今后黄毛草莓再生及离体诱导染色体加倍奠定了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毛草莓 茎尖培养 快繁 生根
下载PDF
利用GISH和RAPD检测黄毛草莓×凤梨草莓种间杂种 被引量:13
2
作者 马鸿翔 陈佩度 +1 位作者 余桂红 任丽娟 《植物遗传资源学报》 CAS CSCD 2005年第3期256-261,共6页
以地高辛(DIG)标记的黄毛草莓基因组DNA为探针、凤梨草莓基因组DNA为封阻对黄毛草莓×凤梨草莓杂种F1的五倍体植株根尖染色体进行基因组原位杂交(GISH),结果表明利用GISH可将黄毛草莓染色质从凤梨草莓中检测出来,从而证实了黄毛草... 以地高辛(DIG)标记的黄毛草莓基因组DNA为探针、凤梨草莓基因组DNA为封阻对黄毛草莓×凤梨草莓杂种F1的五倍体植株根尖染色体进行基因组原位杂交(GISH),结果表明利用GISH可将黄毛草莓染色质从凤梨草莓中检测出来,从而证实了黄毛草莓与凤梨草莓种间杂交的真实性。利用RAPD技术对来自黄毛草莓与凤梨草莓不同品种的2个杂交组合获得的14个株系及其亲本的DNA指纹图谱进行分析。结果表明,不同株系之间在基因组水平上具有高度异质性,以引物S1371和S1405能将黄毛草莓×春霄组合的10个杂交后代株系加以区别,以单一引物S1371、S1380、S1397、S1404、S1405可使黄毛草莓×硕香后代株系之间相互区别。在杂交后代中观察到了亲本黄毛草莓与凤梨草莓不同栽培品种的特征带,从而进一步证实黄毛草莓与凤梨草莓种间杂交后代的真实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RAPD技术 黄毛草莓 凤梨草莓 种间杂种 基因组原位杂交 野生近缘种 遗传因素
下载PDF
云南黄毛草莓的nrDNA ITS和cpDNA psbA-trnH序列分子鉴定及进化特征分析 被引量:3
3
作者 杨俊誉 魏世杰 +6 位作者 苏代发 陈杉艳 罗志伟 沈雪梅 Arslan Jamil 童江云 崔晓龙 《南方农业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4期748-757,共10页
【目的】利用核糖体DNA(nrDNA)ITS序列和叶绿体DNA(cpDNA)psbA-trnH序列对云南不同地理区域的黄毛草莓进行分子鉴定,并分析不同地理居群间的分子进化及地理分布特征,为黄毛草莓种质鉴定、保护及开发利用提供理论依据。【方法】以云南省1... 【目的】利用核糖体DNA(nrDNA)ITS序列和叶绿体DNA(cpDNA)psbA-trnH序列对云南不同地理区域的黄毛草莓进行分子鉴定,并分析不同地理居群间的分子进化及地理分布特征,为黄毛草莓种质鉴定、保护及开发利用提供理论依据。【方法】以云南省12个不同地理区域的黄毛草莓居群样品为材料,PCR扩增其ITS和psbA-trnH序列,并进行双向测序及序列合并,分别基于ITS和psbA-trnH序列及二者合并序列构建系统发育进化树。最后利用DnaSP 5.10对ITS和psbA-trnH序列进行核苷酸多样性(π)及单倍型数目、类型和多样性(Hd)分析,并对黄毛草莓居群进行中性检验及分子进化特征分析。【结果】基于ITS和psbA-trnH序列的聚类分析结果均显示,12个不同地理区域的黄毛草莓居群样品均与GenBank数据库中下载的黄毛草莓聚在一个分支上,分支自展值均大于阈值(75%),表明这两种序列均可用于黄毛草莓种质的分子鉴定。基于二者合并序列的聚类分析结果与上述结果基本一致,但分支自展值达99%,表明该聚类分析结果更可靠。不同地理区域的黄毛草莓ITS序列间的遗传距离为0~0.014,排序为迪庆州>昆明市>文山州,psbA-trnH序列间的遗传距离为0~0.025,排序为昆明市>迪庆州>文山州,推测ITS和psbA-trnH序列均能显示黄毛草莓居群遗传分化与地理分布格局的相关性。ITS序列长度为668 bp,变异位点百分率为1.8%,共有8种单倍型,Hd和π分别为0.894±0.078和0.006,以昆明市黄毛草莓样品的单倍型最多,为4种;psbA-trnH序列有203 bp,变异位点百分率为2.5%,psbA-trnH序列共有5种单倍型,Hd和π分别为0.788±0.090和0.009,以昆明市黄毛草莓样品单倍型最多,为3种,表明两种序列的单倍型均呈现地理分布格局。黄毛草莓ITS和psbA-trnH序列的中性检验Tajima’s D值分别为-0.673和0.227(P>0.1),表明云南省12个不同地理区域的黄毛草莓居群保持稳定状态,在截至目前的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毛草莓 ITS序列 psbA-trnH序列 分子鉴定 进化特征
下载PDF
云南野生黄毛草莓的营养价值评价和香气成分分析 被引量:7
4
作者 赵倩 杨京 +2 位作者 周丽免 陈光辉 白忠彬 《现代食品科技》 EI CAS 北大核心 2020年第9期277-283,共7页
分析黄毛草莓的果实品质和香气成分并对比其他栽培品种的差异,为其品质特性评价和香气利用奠定基础。通过直接滴定法、酸碱滴定法、福林酚法、直接法、2,6-二氯靛酚滴定法和质构仪测定法对4种草莓(黄毛草莓、密宝、哈尼、R7)的还原糖、... 分析黄毛草莓的果实品质和香气成分并对比其他栽培品种的差异,为其品质特性评价和香气利用奠定基础。通过直接滴定法、酸碱滴定法、福林酚法、直接法、2,6-二氯靛酚滴定法和质构仪测定法对4种草莓(黄毛草莓、密宝、哈尼、R7)的还原糖、总酸、总酚、花色苷、维生素C和硬度共6项指标进行测定,综合比较4种草莓的品质;运用顶空固相微萃取和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分析草莓果实的香气成分并做聚类分析。结果显示,在营养价值方面,黄毛草莓综合评分值仅次于哈尼排在第2位,高于密宝和R7。在果实香气方面,黄毛草莓的香气鉴定物质种类最多为83种,密宝有66种,哈尼有64种,R7有57种。在4种草莓的挥发物中,酯类是主要的挥发物(30.23%~52.70%),其中黄毛草莓的酯类相对含量最高(52.70%)。构成黄毛草莓特征香气的主要成分是香味酯:异戊酸乙酯、己酸乙酯、辛酸乙酯、乙酸辛酯、甲酸辛酯、癸酸乙酯、乙酸癸酯、香味醇反式-2-己烯-1-醇。黄毛草莓香气主成分聚类分析的结果显示,黄毛草莓和其他3个栽培品种分为两类,在香气主成分上与其他3种栽培品种存在显著差异。黄毛草莓中富含多种香精香料与洗护产品等行业所需的特殊香气成分,具有极大应用潜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毛草莓 营养品质 香气成分 聚类分析
下载PDF
2个凤梨草莓与黄毛草莓杂交后代的果实品质分析 被引量:6
5
作者 李荣飞 王爱华 +3 位作者 杨仕品 马红叶 乔荣 钟霈霖 《果树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2期1885-1897,共13页
【目的】分析2个凤梨草莓与黄毛草莓杂交后代的果实品质差异,初步探索二者果面色泽差异原因。【方法】以2个凤梨草莓与黄毛草莓杂交后代为试材,测定果实色泽、单果质量、可溶性固形物等,利用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对果实中糖酸代谢产物... 【目的】分析2个凤梨草莓与黄毛草莓杂交后代的果实品质差异,初步探索二者果面色泽差异原因。【方法】以2个凤梨草莓与黄毛草莓杂交后代为试材,测定果实色泽、单果质量、可溶性固形物等,利用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对果实中糖酸代谢产物进行鉴定和比较。【结果】单果质量、L^*、b^*和H为1号显著高于16号,可溶性固形物(16号是1号的1.15倍)、E^*ab、CCI、a^*/b^*与之相反。鉴定出33种糖,木糖含量最高,占总糖含量的62.68%、50.71%,其次是肌醇、葡萄糖;53种有机酸,柠檬酸含量最高,其次是苹果酸;27种氨基酸,氧化脯氨酸、丙氨酸、天门冬酰胺、天门冬氨酸等含量较高。16号的糖含量高于1号,16号木糖是1号的1.22倍,葡萄糖2.09倍,果糖1.77倍,半乳糖1.44倍;有机酸和氨基酸与之相反,1号柠檬酸为16号的1.23倍、苹果酸1.20倍、硬脂酸2.28倍,天门冬酰胺1.85倍、天门冬氨酸1.53倍。可溶性固形物、木糖、葡萄糖、果糖、乳酸、水杨酸、酒石酸、丙氨酸、脯氨酸、瓜氨酸等与a^*、E^*ab、CCI、a^*/b^*呈正相关,与L^*、b^*、H呈负相关;苹果酸、柠檬酸、丙酮酸、丝氨酸、天门冬氨酸、谷氨酸等与之相反。【结论】16号果实高糖低酸,果面色泽鲜艳,呈胭脂红;1号果实大,果面亮有光泽,呈粉白色,氨基酸含量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凤梨草莓 黄毛草莓 杂交种 果实品质 糖代谢 有机酸 氨基酸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