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6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1,2-二氯乙烷对血脑屏障的损伤作用 被引量:26
1
作者 张勤丽 王林平 +1 位作者 郭小丽 牛侨 《中华劳动卫生职业病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4期239-242,共4页
目的探讨1,2-二氯乙烷对血脑屏障的损伤作用。方法用1,2-二氯乙烷静式呼吸道急性染毒复制大鼠急性中毒性脑病模型,用硝酸镧染色法测定脑组织的含水量并检测血脑屏障的通透性;同时在体外培养脑微血管内皮细胞和神经胶质细胞,用1,2-二氯... 目的探讨1,2-二氯乙烷对血脑屏障的损伤作用。方法用1,2-二氯乙烷静式呼吸道急性染毒复制大鼠急性中毒性脑病模型,用硝酸镧染色法测定脑组织的含水量并检测血脑屏障的通透性;同时在体外培养脑微血管内皮细胞和神经胶质细胞,用1,2-二氯乙烷对生长良好的脑微血管内皮细胞和神经胶质细胞染毒,在光镜和电镜下观察细胞形态学特征。结果(1)脑组织主要表现为细胞外水肿,镧示踪法检测到血脑屏障有镧颗粒的大量渗漏。(2)中高剂量染毒组大鼠大脑皮质含水量较对照组明显升高,并且随着染毒后时间的延长更趋严重;大脑髓质含水量仅在染毒后观察6 h组有统计学意义(P<0.05)。(3)1,2-二氯乙烷能破坏脑微血管内皮细胞和神经胶质细胞的正常形态学结构,且对神经胶质细胞的损伤表现得较早、较严重。结论1,2-二氯乙烷可造成血脑屏障的损伤,引起血管源性脑水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二氯乙烷类 血脑屏障 脑水肿
原文传递
兴奋性氨基酸与1,2-二氯乙烷急性中毒性脑病关系的探讨 被引量:24
2
作者 郭晓丽 牛侨 《中华劳动卫生职业病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2期83-85,共3页
目的 探讨兴奋性氨基酸 (EAAs)与 1 ,2 二氯乙烷 (1 ,2 DCE)急性中毒性脑病的关系。方法 将SD大鼠随机分为 7组 :对照组、3个染毒组 (5 .0、1 0 .0、2 0 .0g/m31 ,2 DCE)和 3个时间组(1 0 .0g/m31 ,2 DCE染毒后 2、4、6h) ;连续... 目的 探讨兴奋性氨基酸 (EAAs)与 1 ,2 二氯乙烷 (1 ,2 DCE)急性中毒性脑病的关系。方法 将SD大鼠随机分为 7组 :对照组、3个染毒组 (5 .0、1 0 .0、2 0 .0g/m31 ,2 DCE)和 3个时间组(1 0 .0g/m31 ,2 DCE染毒后 2、4、6h) ;连续静式吸入染毒 1 2h ;干湿重法测定大鼠脑皮质和髓质含水量 ;高效液相色谱法 (HPLC)检测脑组织中谷氨酸 (Glu)、天冬氨酸 (Asp)、甘氨酸 (Gly)及γ 氨基丁酸(GABA)含量的变化。结果  (1 )大鼠脑皮质和髓质含水量 :不同剂量染毒组大鼠脑皮质含水量分别为 76 .1 0 %± 1 .41 %、76 .45 %± 0 .75 %、79.95 %± 1 .45 % ,均高于对照组 (74.2 2 %± 1 .77% ) ,差异有显著性 (P <0 .0 5 ,P <0 .0 1 ) ;髓质含水量仅 2 0 .0g/m3组 (71 .77%± 3 .0 7% )有明显升高 ,差异有显著性(P <0 .0 5)。染毒后 2、4、6h脑皮质含水量分别为 79.36 %± 2 .1 0 %、79.48%± 1 .2 1 %、80 .64 %±1 .93 % ,均高于 1 0 .0g/m3即刻组 ,差异有显著性 (P <0 .0 5)。 (2 ) 4种氨基酸递质含量 :不同剂量染毒组Asp含量分别为 (4.83± 0 .35)、(7.1 7± 0 .40 )、(1 0 .52± 0 .39) μmol/g ;Glu含量分别为 (2 3 .86± 0 .62 )、(31 .2 1± 2 .50 )、(2 8.2 3± 1 .58) μmol/g;Gly含量分别为 (5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中毒性脑病 1 2-二氯乙烷 兴奋性氨基酸 谷氨酸 天冬氨酸 甘氨酸 Γ-氨基丁酸
原文传递
N-甲基-D-天门冬氨酸受体和Ca^(2+)在1,2-二氯乙烷致急性中毒性脑病中的作用 被引量:12
3
作者 王静 高茂龙 +1 位作者 石樱桃 牛侨 《中华劳动卫生职业病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2期726-729,共4页
目的研究1,2-二氯乙烷(1,2-DCE)致大鼠中毒性脑病模型中N-甲基-D-天门冬氨酸受体(NMDAR)和Ca^(2+)的相关作用机制。方法体外培养新生SD大鼠脑皮层细胞,将细胞分为对照组及0.5、1.0、2.0mmol/L染毒组,同时研究染毒后分别用二者的拮抗剂... 目的研究1,2-二氯乙烷(1,2-DCE)致大鼠中毒性脑病模型中N-甲基-D-天门冬氨酸受体(NMDAR)和Ca^(2+)的相关作用机制。方法体外培养新生SD大鼠脑皮层细胞,将细胞分为对照组及0.5、1.0、2.0mmol/L染毒组,同时研究染毒后分别用二者的拮抗剂氯胺酮、尼莫地平将二者拮抗后,观察细胞形态学和活力的变化。结果染毒12h后,神经细胞形态发生明显改变,胞体肿胀崩解,胞核模糊不清,突触变短、变粗,细胞间连接减少,细胞膜不完整,随着染毒剂量的增高,神经细胞损伤的严重程度呈上升趋势:各染毒组与对照组和拮抗组的神经细胞活力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NMDAR和Ca^(2+)在1,2-DCE致神经细胞中毒性脑水肿机制中可能起重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二氯乙烷类 钙通道阻滞药 神经元 中毒
原文传递
1,2-二氯乙烷慢性中毒性脑病的磁共振成像分析 被引量:11
4
作者 赖清泉 黄芳 +1 位作者 李伟程 黄文瀚 《中华劳动卫生职业病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期62-64,共3页
目的回顾分析10例1,2-二氯乙烷(I,2-DCE)慢性中毒性脑病的磁共振成像(MRI)影像学特征。方法采用MRI对头部进行扫描,层厚8mm,层距2mm,行轴位及冠状位扫描,T1WI,T2WI,FLAIR成像。结果10例病例脑白质均表现不同程度异常信号,T... 目的回顾分析10例1,2-二氯乙烷(I,2-DCE)慢性中毒性脑病的磁共振成像(MRI)影像学特征。方法采用MRI对头部进行扫描,层厚8mm,层距2mm,行轴位及冠状位扫描,T1WI,T2WI,FLAIR成像。结果10例病例脑白质均表现不同程度异常信号,T1WI低信号,T2WI高信号,FLAIR高信号。临床中毒表现为轻、中度时,MRI表现为广泛的脑自质异常信号、呈现症状与表现不一致。结论1,2-DCE中毒性脑病均表现为脑白质不同程度信号改变,结合职业接触史具有特征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二氯乙烷类 脑损害 慢性 磁共振成像
原文传递
亚急性1,2-二氯乙烷中毒性脑病的CT、MR表现 被引量:8
5
作者 毛明香 朱希松 +1 位作者 张露钢 吴渭贤 《放射学实践》 2007年第3期249-251,共3页
目的:探讨1,2-二氯乙烷中毒性脑病的CT、MR表现。方法:回顾性分析5例经临床证实的1,2-二氯乙烷中毒性脑病的CT和MR资料,CT检查5例,MR检查3例。结果:CT检查病灶表现为低密度,两侧对称。5例均广泛累及两侧大脑半球白质(累及皮层下弓形纤... 目的:探讨1,2-二氯乙烷中毒性脑病的CT、MR表现。方法:回顾性分析5例经临床证实的1,2-二氯乙烷中毒性脑病的CT和MR资料,CT检查5例,MR检查3例。结果:CT检查病灶表现为低密度,两侧对称。5例均广泛累及两侧大脑半球白质(累及皮层下弓形纤维为主)。累及两侧齿状核4例,丘脑、苍白球受累各3例。3例MRI均表现为上述部位广泛性T1WI低信号,T2WI高信号。CT、MRI都显示脑回肿胀,脑室系统受压变小。结论:1,2-二氯乙烷中毒性脑病具有较典型的CT、MRI特征,结合毒物接触史可明确诊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二氯乙烷类 神经中毒综合征 体层摄影术 X线计算机 磁共振成像
下载PDF
N-甲基-D-天冬氨酸Ⅰ型受体在1,2-二氯乙烷急性中毒性脑病中的表达 被引量:7
6
作者 牛侨 郭晓丽 《中华劳动卫生职业病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2期65-68,共4页
目的研究N-甲基-D-天冬氨酸Ⅰ型受体(NMDAR1)在1,2-二氯乙烷(1,2-DCE)急性中毒性脑病发病中的作用。方法SD大鼠42只,随机分为1个对照组、3个染毒组和3个染毒后时间观察组,每组6只。染毒组和时间观察组连续静式吸入1,2-DCE12h... 目的研究N-甲基-D-天冬氨酸Ⅰ型受体(NMDAR1)在1,2-二氯乙烷(1,2-DCE)急性中毒性脑病发病中的作用。方法SD大鼠42只,随机分为1个对照组、3个染毒组和3个染毒后时间观察组,每组6只。染毒组和时间观察组连续静式吸入1,2-DCE12h,对照组不接触1,2-DCE和其他化学物。染毒组接触剂量分别为5.0、10.0、20.0g/m^3,时间观察组接触剂量均为10.0g/m^3,染毒结束后在干净无毒的环境中分别放置2、4、6h;NMDAR1在大鼠脑组织中的表达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结果NMDAR1阳性神经元主要分布在大脑皮质和海马。阳性细胞百分比结果:(1)10.0、20.0g/m^3剂量组表达量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大脑皮质分别为(18.33±1.86)%、(64.17±2.86)%,对照组(1.83±0.75)%;海马分别为(15.5±1.87)%、(47.83±2.16)%,对照组(0.83±0.75)%;(2)时间观察组表达量:大脑皮质2、4、6h组高于对照组和10.0g/m^3剂量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表达量分别为(39.07±3.01)%、(70.17±2.93)%、(39.83±2.32)%。海马2、4、6h组也高于对照组,表达量分别为(16.30±1.03)%、(19.80±1.17)%、(16.50±1.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与10.0g/m^3剂量组比较,仅4h组有明显增加,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1,2-DCE急性中毒过程中,NMDAR1表达数量明显上调,兴奋性氨基酸可能通过大量NMDAR1的快速开放参与脑皮质细胞的急性肿胀过程,加重脑水肿的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二氯乙烷类 中毒性脑病 N-甲基-D-天冬氨酸 Ⅰ型受体
原文传递
二氯乙烷中毒性脑病五例临床及头颅MRI分析 被引量:5
7
作者 杨晓波 胡海涛 +1 位作者 张艳 宋水江 《中华劳动卫生职业病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2期744-746,共3页
目的探讨1,2-二氯乙烷(1,2-DCE)中毒性脑病的临床特点、头颅MRI特征及治疗。方法对5例1,2-DEC中毒性脑病患者的临床、头颅MRI及治疗进行观察和分析。结果该组5例患者均为亚急性起病,临床表现无特征性,腰穿检查示脑脊液压力增高... 目的探讨1,2-二氯乙烷(1,2-DCE)中毒性脑病的临床特点、头颅MRI特征及治疗。方法对5例1,2-DEC中毒性脑病患者的临床、头颅MRI及治疗进行观察和分析。结果该组5例患者均为亚急性起病,临床表现无特征性,腰穿检查示脑脊液压力增高。肝肾功能未见异常;头颅MRI示,两侧大脑半球白质、两侧小脑齿状核、两侧苍白球对称受累,T1WI呈略低信号,T2WI呈较明显高信号。经长期、足量使用脱水剂、糖皮质激素治疗,4例患者症状明显好转,1例短期停用,死于突发脑疝。结论1,2-DEC中毒性脑病主要的神经系统表现为颅高压症状;明确的接触史及头颅MRI表现有助于诊断。早期、长程、足量使用糖皮质激素及脱水降颅压治疗,预后良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二氯乙烷类 中毒 磁共振成像 临床方案
原文传递
二氯乙烷中毒性脑病8例临床及影像学分析 被引量:4
8
作者 刘恋 吴珊 +1 位作者 郑文斌 张泽敏 《中国基层医药》 CAS 2010年第10期1325-1326,I0003,共3页
目的 探讨1,2-二氯乙烷(1,2-DCE)中毒性脑病的临床表现、影像学特点、治疗与预后的关系.方法 对8例1,2-DCE中毒性脑病患者的临床表现、影像学特点、治疗及预后作回顾性分析.结果 急性或亚急性1,2-DCE中毒性脑病以全脑症状和严重的颅... 目的 探讨1,2-二氯乙烷(1,2-DCE)中毒性脑病的临床表现、影像学特点、治疗与预后的关系.方法 对8例1,2-DCE中毒性脑病患者的临床表现、影像学特点、治疗及预后作回顾性分析.结果 急性或亚急性1,2-DCE中毒性脑病以全脑症状和严重的颅高压为主要临床表现;病变早期CT及MR检查可显示弥漫性脑水肿和脑肿胀,弥散加权成像(DWI)显示大脑皮层下白质对称性弥散性低密度,弥散系数图(ADC)值的下降;随着病变的好转,脑水肿减轻,病灶逐渐减小,病灶区ADC值增高.早期应用足量甘露醇、激素及加用高压氧治疗,能改善预后.结论 1,2-DCE中毒性脑病的诊断主要根据患者有明确毒物接触史、临床表现及影像学特点,早期采取及时正确的治疗措施控制脑水肿,对改善预后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二氯乙烷类 神经中毒综合征 磁共振成像
原文传递
1,2-二氯乙烷对体外培养SW620细胞增殖和细胞周期及凋亡的影响 被引量:2
9
作者 李晨 张伟民 +2 位作者 骆名进 杨军 王菁 《中华劳动卫生职业病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3期213-216,共4页
目的探讨1,2.二氯乙烷(1,2-DCE)对体外培养细胞周期、凋亡和增殖能力的影响。方法不同浓度1,2-DCE染毒0.5或1h,噻唑蓝(MTT)法检测活细胞相对数和相对活力,流式细胞术(FCM)分析细胞周期和凋亡情况。结果MTF法检测发现,随1... 目的探讨1,2.二氯乙烷(1,2-DCE)对体外培养细胞周期、凋亡和增殖能力的影响。方法不同浓度1,2-DCE染毒0.5或1h,噻唑蓝(MTT)法检测活细胞相对数和相对活力,流式细胞术(FCM)分析细胞周期和凋亡情况。结果MTF法检测发现,随1,2-DCE染毒剂量的增加和染毒时间的延长,细胞相对存活率逐渐降低。与二甲亚砜(DMSO)组比较,染毒0.5h,25、75、100、125、150、175、200μmol/L1,2-DCE组的细胞相对存活率降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染毒1h,75、100、125、150、175、200μmol/L1,2-DCE组的细胞相对存活率降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与0.5h各组比,175μmol/L组染毒1h的细胞相对存活率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增殖曲线经标准化拟合后发现,染毒0.5h,1,2-DCE的最适Ic。为89.41μmol/L,95%的可信区间为85.23-93.79μmol/L;染毒1h,1,2-DCE的最适Ic50为87.68μmol/L,95%的可信区间为83.71-91.82μmol/L。FCM法检测发现,与对照组比较,1,2-DCE染毒1h,25、50、100、150、200μmol/L组的G0/G1期比例降低,25、50、100μmol/L组的S期比例降低,25、50、100、150、200μmol/L组的GJM期比例升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但各组均不引起细胞凋亡。结论1,2-DCE能够抑制体外培养SW620细胞增殖,使细胞周期停滞在GJM期,但不诱导细胞凋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二氯乙烷类 细胞周期 脱噬作用
原文传递
1,2-二氯乙烷接触生物监测指标及检测方法研究 被引量:1
10
作者 周丽屏 邓燕君 刘移民 《中华预防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2期179-183,共5页
目的研究1,2-二氯乙烷(1,2-DCE)染毒处理大鼠血样中1,2-DCE含量与静式染毒柜空气中1,2-DCE的剂量一反应关系,探讨人血样中1,2-DCE作为接触生物监测指标的可行性,建立人血样中1,2-DCE的检测方法。方法使用静态顶空进样器及气相色... 目的研究1,2-二氯乙烷(1,2-DCE)染毒处理大鼠血样中1,2-DCE含量与静式染毒柜空气中1,2-DCE的剂量一反应关系,探讨人血样中1,2-DCE作为接触生物监测指标的可行性,建立人血样中1,2-DCE的检测方法。方法使用静态顶空进样器及气相色谱质谱联用仪测定染毒处理大鼠血样中1,2-DCE含量,采用Pearson相关分析法分析染毒处理大鼠血样中1,2-DCE含量与静式染毒柜空气中1,2-DCE浓度的关系。取15份无接触1,2-DCE的正常人血样各3.0ml,分别加入2.0ml1,2-DCE标准应用液后马上密封顶空瓶盖,置于静态顶空装置中80℃加热平衡20min,顶空瓶上方蒸汽经毛细管色谱柱分离,选择离子进行定量测定血样中1,2-DCE,并绘制标准工作曲线。分别在1d及3d内对人血中1,2-DCE含量进行6次重复测定,计算相对标准偏差,得出方法批内及批问精密度范围。根据P=(C2-C0)/C1×100%,计算本方法的加标回收率。结果静式吸入染毒柜内1,2-DCE浓度为1472、2550、3093、3976和4418mg/m。的剂量组大鼠血样中,1,2一DCE含量均值分别为24.1、231.6、344.3、395.1、538.5μg/L,与1,2-DCE剂量呈正相关,剂量.反应关系回归方程为y=0.162x-195.8,r值为0.9822,P=0.003,染毒精密度实验的相对标准偏差范围在7.04%~13.15%。3.0m1人血样中1,2-DCE在0.259~2587μg/L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总体回归方程为y=47901x-357446,r值为0.9998。以人血样中1,2-DCE质量浓度为0.259Ixg/L的样品检测的6次数据计算峰/峰信噪比值均值为56.55,检出限为0.014μg/L,定量限为0.046μg/L。批内精密度为1.23%-2.76%,批间精密度为2.21%-4.64%。3.0m1人血样平均加标回收率为93.3%~98.6%。结论血中1,2-DCE可作为接触生物监测指标,静态顶空进样器及气相色谱质谱联用仪测定血中1,2-DCE含量灵敏度高、线性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二氯乙烷类 环境监测 血液 静态顶空进样-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法
原文传递
小鼠1,2-DCE中毒性脑水肿形成过程中不同脑区CYP2E1表达水平及其对脑水肿形成的影响
11
作者 郭静静 金晓霞 +2 位作者 王彤 王高阳 金亚平 《中华劳动卫生职业病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1期809-814,共6页
目的研究1,2-二氯乙烷(1,2-dichloroethane,1,2-DCE)染毒过程中不同脑区细胞色素P450 2E1(cytochrome P-450 2E1,CYP2E1)表达的变化,探讨CYP2E1对1,2-DCE中毒引起的脑水肿形成的影响和作用。方法于2018年12月,选择雌性SPF级昆明种小鼠4... 目的研究1,2-二氯乙烷(1,2-dichloroethane,1,2-DCE)染毒过程中不同脑区细胞色素P450 2E1(cytochrome P-450 2E1,CYP2E1)表达的变化,探讨CYP2E1对1,2-DCE中毒引起的脑水肿形成的影响和作用。方法于2018年12月,选择雌性SPF级昆明种小鼠40只随机分为对照组、染毒1、2和3 d组共4组,每组10只。将染毒组小鼠置于100 L静式染毒柜中(5只/柜),以1.2 mg/L 1,2-DCE每天吸入染毒3.5 h,分别染毒1、2和3 d,对照组不进行染毒,其他处理方式与染毒组相同。分别于染毒结束后次日处死,取脑组织并分区,采用HE染色法对不同脑区进行组织病理学观察,检测不同脑区丙二醛(malondialdehyde,MDA)、还原型谷胱甘肽(glutathione,GSH)含量和过氧化氢酶(catalase,CAT)活力;同时以蛋白免疫印迹(Western blotting)法检测不同脑区中CYP2E1、occludin和claudin5蛋白含量,再以实时荧光定量PCR法检测CYP2E1、occludin和claudin5 mRNA表达水平。实验数据采用SPSS 20.0进行统计分析,多组组间比较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one-way ANOVA),组间两两比较采用SNK(q检验)法分析。结果与对照组比较,染毒2 d和3 d组小鼠小脑组织出现明显的脑水肿改变;与对照组比较,染毒3 d组小鼠小脑组织中MDA含量、CYP2E1蛋白和mRNA表达水平明显增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对照组比较,各个染毒组小鼠小脑组织中GSH含量、CAT活力及occludin和claudin5蛋白表达水平明显降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各组小鼠额叶皮质组织中上述指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1,2-DCE染毒可以诱导小鼠小脑组织中CYP2E1的表达增强,引起脑组织氧化损伤和脑水肿,对小鼠额叶皮质组织中CYP2E1的表达无明显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二氯乙烷类 细胞色素P450 CYP2E1 氧化损伤 脑水肿 小鼠
原文传递
亚急性1,2-二氯乙烷中毒患者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的检测
12
作者 杨志前 李秀花 +3 位作者 范远玉 陈育全 张伊莉 刘移民 《中华劳动卫生职业病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7期530-533,共4页
目的探讨亚急性1,2-二氯乙烷(DCE)中毒患者血清和脑脊液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SE)的变化。方法以2014年12月至2019年3月在广州市第十二人民医院住院的10例亚急性1,2-DCE中毒患者作为亚急性1,2-DCE中毒组,同期住院的34例典型急性中毒性... 目的探讨亚急性1,2-二氯乙烷(DCE)中毒患者血清和脑脊液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SE)的变化。方法以2014年12月至2019年3月在广州市第十二人民医院住院的10例亚急性1,2-DCE中毒患者作为亚急性1,2-DCE中毒组,同期住院的34例典型急性中毒性脑病患者作为典型急性中毒性脑病组,40例健康体检者作为正常对照组。采用化学发光法检测亚急性1,2-DCE中毒组和典型急性中毒性脑病组患者发病期与好转期的血清NSE水平并进行统计学分析;检测亚急性1,2-DCE中毒组患者脑脊液NSE水平并与其血清NSE水平进行相关性分析;使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分析NSE对亚急性1,2-DCE中毒和典型急性中毒性脑病的诊断效能。结果亚急性1,2-DCE中毒发病期组患者血清NSE水平与正常对照组和好转期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亚急性1,2-DCE中毒好转期组患者血清NSE水平低于正常对照组(P<0.01);亚急性1,2-DCE中毒发病期组患者血清NSE水平低于典型急性中毒性脑病发病期组(P<0.01)。亚急性1,2-DCE中毒组患者脑脊液NSE与血清NSE间无直线相关关系(r=-0.183,P=0.52);ROC曲线显示,血清NSE诊断亚急性1,2-DCE中毒和典型急性中毒性脑病的曲线下面积分别为0.661和0.726。结论亚急性1,2-DCE中毒患者血清NSE水平无明显变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二氯乙烷类 中毒 中毒性脑病 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 受试者操作特征曲线
原文传递
1,2-二氯乙烷对淋巴细胞DNA的损伤及胆红素的保护作用研究 被引量:6
13
作者 韩春华 王起恩 +1 位作者 吴萍 沈惠麒 《山西医科大学学报》 CAS 2000年第4期316-318,共3页
目的 探讨 1,2 -二氯乙烷 (1,2 -DCE)对人外周血淋巴细胞DNA的损伤作用及胆红素的保护作用。方法 用不同浓度的 1,2 -DCE对人外周血淋巴细胞进行染毒 ,然后用单细胞凝胶电泳法观察DNA链断裂、DNA -DNA链间交联和DNA损伤后的修复能力 ... 目的 探讨 1,2 -二氯乙烷 (1,2 -DCE)对人外周血淋巴细胞DNA的损伤作用及胆红素的保护作用。方法 用不同浓度的 1,2 -DCE对人外周血淋巴细胞进行染毒 ,然后用单细胞凝胶电泳法观察DNA链断裂、DNA -DNA链间交联和DNA损伤后的修复能力 ,同时观察胆红素对 1,2 -DCE所致DNA损伤的保护作用。结果  5 0~ 2 5 0 μmol/L的 1,2 -DCE均可明显引起淋巴细胞DNA的链断裂 ;5 0 ,10 0 ,2 0 0 μmol/L的 1,2 -DCE还可引起淋巴细胞DNA -DNA链间交联 ,其交联率分别为 37 9% ,42 8%和 48 5 % ;2 5 0 μmol/L的 1,2 -DCE还可明显抑制淋巴细胞DNA损伤后的修复能力 ;10或 2 0 μmol/L胆红素可明显抑制 1,2 -DCE所致的淋巴细胞DNA链断裂和DNA -DNA链间交联 ,并可加速 1,2 -DCE所致的淋巴细胞DNA损伤后的修复。结论  1,2 -DCE可引起淋巴细胞DNA的多种损伤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1 2-二氯乙烷 淋巴细胞 DNA损伤 胆红素
下载PDF
电石法/乙烯法生产聚氯乙烯技术经济分析、建议和展望 被引量:18
14
作者 薛祖源 《现代化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2期12-19,共8页
介绍了电石乙炔法和乙烯氧氯化法2种原料路线生产聚氯乙烯(PVC)的工艺技术,对2种路线的工艺技术进行了分析和对比。提出必须执行产业政策淘汰落后产能;PVC要向高端产品方向发展;优化PVC行业结构;加强节能减排工作;延伸PVC企业的产业链... 介绍了电石乙炔法和乙烯氧氯化法2种原料路线生产聚氯乙烯(PVC)的工艺技术,对2种路线的工艺技术进行了分析和对比。提出必须执行产业政策淘汰落后产能;PVC要向高端产品方向发展;优化PVC行业结构;加强节能减排工作;延伸PVC企业的产业链。对我国PVC行业的发展进行了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氯乙烯 生产技术 树脂 塑料 二氯乙烷 氯乙烯单体
下载PDF
乙二胺合成及分离工艺进展 被引量:10
15
作者 王彦明 姚晓龙 王建明 《广州化工》 CAS 2010年第10期49-51,共3页
论述了国内外乙二胺合成及分离技术的最新进展、各种工艺方法选择原则,预测了国内外乙二胺生产的市场前景,提出加快国内万吨级工艺包的开发步伐。
关键词 乙二胺 二氯乙烷 乙醇胺 氨化还原 缩合反应 环氧乙烷
下载PDF
氯乙烯生产技术 被引量:9
16
作者 张晶 段明哲 +1 位作者 张志刚 张栋博 《化工进展》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2期3164-3169,共6页
从氯乙烯(VCM)传统工艺和新工艺的研究热点着手,介绍了氯乙烯生产工艺。发现传统工艺包括电石乙炔法、乙烯法、乙烷法研究集中于关键催化剂的研究,电石乙炔法中无汞催化剂开发尚不成熟,其研究进展将制约电石乙炔法前景,乙烯法关键催化... 从氯乙烯(VCM)传统工艺和新工艺的研究热点着手,介绍了氯乙烯生产工艺。发现传统工艺包括电石乙炔法、乙烯法、乙烷法研究集中于关键催化剂的研究,电石乙炔法中无汞催化剂开发尚不成熟,其研究进展将制约电石乙炔法前景,乙烯法关键催化剂尚未实现国产化,乙烷法催化剂研究尚不成熟且难度较大。乙炔二氯乙烷重整催化法是正处于开发阶段的新工艺,尚需进一步论证且经工业化示范后方可实现工业应用,该技术过程清洁、成本较低,是一条符合我国国情的有发展前景的工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石油 生产 聚合物 氯乙烯 二氯乙烷
下载PDF
二氯乙烷和氯乙烯单体的生产技术与市场分析 被引量:8
17
作者 钱伯章 朱建芳 《中国氯碱》 CAS 2008年第1期1-5,38,共5页
评述了二氯乙烷和氯乙烯单体生产技术的国内外进展,剖析了世界和中国的市场现状和前景。
关键词 二氯乙烷 氯乙烯单体 技术进展 市场现状 前景
下载PDF
二氯乙烷/氯乙烯生产技术进展 被引量:6
18
作者 王俐 《化学工业》 CAS 2007年第4期31-35,39,共6页
介绍几种生产二氯乙烷/氯乙烯的方法:乙烯法、乙烷法、乙炔法以及Vintech沸腾床反应器和Monsanto/Kellogg Process(PARTEC)工艺。评述这几种方法的技术经济性。
关键词 二氯乙烷 氯乙烯 技术水平
下载PDF
二氯乙烷生产与市场 被引量:6
19
作者 王俐 《现代化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5期52-56,共5页
2 0 0 1年全球二氯乙烷 (EDC)消费量近 3 433万t,产能约 4 50 0万t/a ,产量约 3 433万t。经氯乙烯单体 (VCM)生产聚氯乙烯 (PVC)是EDC最主要的最终用途 ,估计约占全球EDC消费量的 95 %。预计 2 0 0 1~ 2 0 0 6年全球对EDC需求的年均增... 2 0 0 1年全球二氯乙烷 (EDC)消费量近 3 433万t,产能约 4 50 0万t/a ,产量约 3 433万t。经氯乙烯单体 (VCM)生产聚氯乙烯 (PVC)是EDC最主要的最终用途 ,估计约占全球EDC消费量的 95 %。预计 2 0 0 1~ 2 0 0 6年全球对EDC需求的年均增长率为 3 .4 % ,到 2 0 0 4年亚洲 (不包括日本 )EDC仍具有每年 9%的最高增长潜能。未来消费增长将取决于对VCM和PVC的需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二氯乙烷 生产状况 市场分析 消费量 产能 产量
下载PDF
亚急性1,2-二氯乙烷中毒性脑病的MR表现特征 被引量:6
20
作者 陈彩虹 杨建生 +7 位作者 程建敏 陈博 王小同 谢筱筱 严志汉 虞志康 毛传万 陈旺强 《温州医学院学报》 CAS 2012年第3期257-259,共3页
目的 :探讨亚急性1,2-二氯乙烷(l,2-DCE)中毒性脑病的MR特征。方法:回顾性分析2006年7月至2010年12月本院收治的13例亚急性1,2-DCE中毒性脑病患者的MR影像及临床资料,观察其MR表现特征。结果:患者均为亚急性起病,有1,2-DCE密切接触史,... 目的 :探讨亚急性1,2-二氯乙烷(l,2-DCE)中毒性脑病的MR特征。方法:回顾性分析2006年7月至2010年12月本院收治的13例亚急性1,2-DCE中毒性脑病患者的MR影像及临床资料,观察其MR表现特征。结果:患者均为亚急性起病,有1,2-DCE密切接触史,临床表现无特征性,腰穿检查示脑脊液压力增高。MR改变十分相似,13例均表现双侧大脑半球脑白质明显的对称性受累,以皮层下U形纤维脑白质区为著,呈火焰样改变;双侧外囊区呈对称条弧形影。深部脑灰质包括双侧苍白球(13例)、上部丘脑区(5例)、小脑齿状核(13例)均对称受累,呈长T1、长T2信号。旁矢正中层面T2WI图像均见典型"双核高信号"(13例)。结论:亚急性l,2-DCE中毒性脑病的MR表现具特征性,对临床诊断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二氯乙烷类 白质脑病 磁共振成像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