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6篇文章
< 1 2 5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叶片倾角、雾滴大小与施药液量对毒死蜱在水稻植株沉积的影响 被引量:45
1
作者 朱金文 吴慧明 +1 位作者 孙立峰 朱国念 《植物保护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3期259-263,共5页
为提高农药的有效利用率,用丽春红为示踪剂研究了毒死蜱药液在水稻叶片上的沉积特性。随着水稻叶片的倾角变小,毒死蜱的沉积量相应地减少。用体积中径(VMD)为149.5μm 的雾滴处理,在设定叶片倾角为90°、60°、30°时,毒死... 为提高农药的有效利用率,用丽春红为示踪剂研究了毒死蜱药液在水稻叶片上的沉积特性。随着水稻叶片的倾角变小,毒死蜱的沉积量相应地减少。用体积中径(VMD)为149.5μm 的雾滴处理,在设定叶片倾角为90°、60°、30°时,毒死蜱沉积量分别是直立叶片上沉积量的10.2、5.8、2.9倍。随着叶片倾角变小,雾滴 VMD 对沉积的影响增大,在90°、60°、30°、0°四个叶片倾角,用 VMD149.5μm 雾滴处理的沉积量分别是用 VMD 233.7 μm 雾滴处理沉积量的1.5、2.1、3.3、5.5倍。在施药液量170~1.36×10~3 L/hm^2范围内,毒死蜱沉积量随施药液量的增加而减少。用浓度为800 mg/L 毒死蜱药液在水稻叶片上测定的最大稳定持留量约为4.66μg/cm^2。结果表明,采用小雾滴与低容量喷雾,可显著提高毒死蜱在水稻叶片的沉积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叶片倾角 雾滴 施药液量 毒死蜱 水稻 植株沉积
原文传递
雾滴大小与施药液量对草甘膦在空心莲子草叶片沉积的影响 被引量:27
2
作者 朱金文 吴慧明 朱国念 《农药学学报》 CAS CSCD 2004年第1期63-66,共4页
为提高草甘膦防治空心莲子草Alternantheraphiloxeroides时药剂的有效利用率,用丽春红S为示踪剂研究了草甘膦药液在空心莲子草叶片的沉积特性。结果表明,用体积中径(VMD)149.5~233.7μm的雾滴喷雾,草甘膦在空心莲子草叶片上的沉积量在... 为提高草甘膦防治空心莲子草Alternantheraphiloxeroides时药剂的有效利用率,用丽春红S为示踪剂研究了草甘膦药液在空心莲子草叶片的沉积特性。结果表明,用体积中径(VMD)149.5~233.7μm的雾滴喷雾,草甘膦在空心莲子草叶片上的沉积量在体积中径为157.3μm时最多,随着雾滴体积中径增大,沉积量减少。雾滴体积中径157.3μm与施药液量339L/hm2处理的沉积量是雾滴体积中径233.4μm与施药液量694.5L/hm2处理的1.54倍。施药液量超过382.5L/hm2时,草甘膦药液的流失明显增多。800mg/L草甘膦药液在空心莲子草叶片上的最大稳定持留量约为4.92μg/cm2。结果表明,喷雾施药时采用小雾滴和较低施药液量,可大幅度提高草甘膦在空心莲子草上的沉积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草甘膦 空心莲子草 雾滴体积中径 施药液量 沉积
下载PDF
氟虫腈药液在水稻叶片上的沉积特性研究 被引量:19
3
作者 朱金文 周国军 +2 位作者 曹亚波 戴余有 朱国念 《农药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2期250-254,共5页
以氟虫腈悬浮剂为研究对象探讨了药液在水稻叶片上的沉积特性。随着雾流方向角增大,药液在稻叶上的沉积量显著增加,雾流方向角为30°、45°与60°处理时药液的沉积量分别比0°处理者提高了16.6%、39.3%与70.1%。随着雾... 以氟虫腈悬浮剂为研究对象探讨了药液在水稻叶片上的沉积特性。随着雾流方向角增大,药液在稻叶上的沉积量显著增加,雾流方向角为30°、45°与60°处理时药液的沉积量分别比0°处理者提高了16.6%、39.3%与70.1%。随着雾滴体积中径(VMD)增大,氟虫腈药液在稻叶上的沉积量降低,VMD为157.3、193.2、215.4、233.7μm处理的药液沉积量分别比VMD149.5μm处理降低了16.2%、39.1%、49.5%与66.4%。施药液量少于339L/hm2时,药液在稻叶上的沉积效率较高,为25.6%~28.1%,药液在稻叶上的最大稳定持留量约为1.42μL/cm2。较少施药液量和较小雾滴的处理,加入有机硅(150g/hm2)后药液的沉积量可提高80%~150%,但施药液量增加至694.5L/hm2(VMD233.7μm)时,药液沉积量未增加。根据本实验结果,施药时采用较小雾滴和较少施药液量,雾流方向角45°~60°,并加入有机硅作为喷雾助剂,药液在稻叶上的沉积效率较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氟虫腈 水稻叶片 雾滴体积中径 雾流方向角 施药液量 有机硅 沉积
下载PDF
脉冲MIG焊熔滴过渡最佳方式的控制 被引量:6
4
作者 刘会杰 张九海 熊志强 《金属科学与工艺》 CSCD 北大核心 1992年第3期126-130,共5页
基于一个脉冲过渡一个熔滴且熔滴体积不变的思想,提出了在峰值电流和基值电流不变的条件下采用送丝速度预置和峰值弧压调节峰值时间与基值时间的控制方式。试验结果表明:采用这种控制方式,能够在不同送丝速度或不同干伸长下实现一个脉... 基于一个脉冲过渡一个熔滴且熔滴体积不变的思想,提出了在峰值电流和基值电流不变的条件下采用送丝速度预置和峰值弧压调节峰值时间与基值时间的控制方式。试验结果表明:采用这种控制方式,能够在不同送丝速度或不同干伸长下实现一个脉冲过渡一个熔滴且熔滴体积基本不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熔滴过渡 熔滴体积 控制方式 MIG焊
下载PDF
雾滴体积和测量时间与雾滴接触角的关系 被引量:11
5
作者 庞红宇 黄琴 +1 位作者 马琛 杜凤沛 《河南农业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2期51-54,共4页
农药喷雾质量直接关系到药效的发挥,喷雾液滴与靶标的接触角可以用来表征喷雾质量的好坏,并可说明喷洒液的表面张力与靶标的表面张力是否匹配.针对喷雾液滴在靶标上接触角测量的重现性不佳等问题,以玻璃和石蜡模拟靶标表面,研究了去离... 农药喷雾质量直接关系到药效的发挥,喷雾液滴与靶标的接触角可以用来表征喷雾质量的好坏,并可说明喷洒液的表面张力与靶标的表面张力是否匹配.针对喷雾液滴在靶标上接触角测量的重现性不佳等问题,以玻璃和石蜡模拟靶标表面,研究了去离子水在亲水和疏水靶标表面上液滴体积(重力)和测量时间对接触角测量的影响,结果表明:液滴体积越大接触角越小,这种趋势在亲水表面比疏水表面上更突出,测量时体积可分别选择在0.5~1 μl和1~5 μl;液滴滴下30~50 s后与固体表面基本达到平衡,对接触角测量的准确度影响较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接触角 液滴体积 亲水性 疏水性 测量时间
下载PDF
雾滴直径与施药液量对毒死蜱在甘蓝叶片上沉积量的影响 被引量:10
6
作者 朱金文 石江 +1 位作者 朱国念 张华东 《中国蔬菜》 北大核心 2003年第6期3-5,共3页
以丽春红S为示踪剂研究毒死蜱药液在甘蓝叶片上的沉积特性。结果表明,用直径(VMD)为157.3μm的雾滴喷雾较有利于药液在甘蓝叶片上沉积。在雾滴直径149.5μm与每667m^2施药液量12.8L条件下喷雾毒死蜱的沉积量最多,是雾滴直径233.7μm与... 以丽春红S为示踪剂研究毒死蜱药液在甘蓝叶片上的沉积特性。结果表明,用直径(VMD)为157.3μm的雾滴喷雾较有利于药液在甘蓝叶片上沉积。在雾滴直径149.5μm与每667m^2施药液量12.8L条件下喷雾毒死蜱的沉积量最多,是雾滴直径233.7μm与施药液量46.3L条件下喷雾的1.36倍。每667m^2施药液量25.5L时,毒死蜱在甘蓝叶片上的沉积量达到最大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雾滴直径 施药液量 毒死蜱 甘蓝 叶片 沉积量 农药利用率
下载PDF
植保无人机飞行参数对油茶授粉雾滴分布及坐果率的影响 被引量:6
7
作者 胡淑芬 曹昕奕 +10 位作者 邓勇杰 赖曲芳 王冠 胡冬南 张露 刘木华 陈晓 肖本贵 盛强 张庐陵 刘永康 《农业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0期92-100,共9页
为了探究植保无人机授粉喷施时对油茶坐果率的影响,该文采用大疆T20型无人机开展授粉试验研究。通过设置植保无人机不同飞行高度和飞行速度,比较分析各试验组的雾滴分布情况,探究植保无人机飞行参数对油茶授粉雾滴分布的影响,以及雾滴... 为了探究植保无人机授粉喷施时对油茶坐果率的影响,该文采用大疆T20型无人机开展授粉试验研究。通过设置植保无人机不同飞行高度和飞行速度,比较分析各试验组的雾滴分布情况,探究植保无人机飞行参数对油茶授粉雾滴分布的影响,以及雾滴分布对油茶坐果率的影响。结果表明:油茶树冠层对于植保无人机喷施的雾滴有较强的阻碍作用;植保无人机授粉喷施的雾滴沉积量随着飞行速度的增加而逐渐减少;随着植保无人机飞行高度增加,雾滴沉积量呈现先升后降的趋势;当飞行速度为3 m/s、飞行高度为2.5 m时,植保无人机授粉效果最好,油茶树上层平均坐果率达到42.67%,油茶树下层平均坐果率为36.00%;油茶坐果率与雾滴沉积量之间呈正相关,斜率K为25.267,修正后的R^(2)为0.806。该研究结果可为植保无人机开展油茶林授粉喷施作业提供重要的数据支撑,为提高油茶产量提供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无人机 雾滴 沉积量 植保 油茶 坐果率
下载PDF
雾滴密度、药液量和器械对苹果全爪螨防效的影响 被引量:7
8
作者 庾琴 范仁俊 +4 位作者 刘中芳 封云涛 张鹏九 郭贵明 张润祥 《果树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期81-87,共7页
【目的】研究3%阿维菌素微乳剂施药的雾滴密度、药液量及器械对苹果全爪螨防效的影响,为解决目前果园淋洗式的施药方式提供技术参数和理论依据。【方法】根据3%阿维菌素微乳剂防效确定施药雾滴密度和药液沉积量;根据2种器械施药后药液... 【目的】研究3%阿维菌素微乳剂施药的雾滴密度、药液量及器械对苹果全爪螨防效的影响,为解决目前果园淋洗式的施药方式提供技术参数和理论依据。【方法】根据3%阿维菌素微乳剂防效确定施药雾滴密度和药液沉积量;根据2种器械施药后药液在树体分布均匀性、叶片上的沉积量和防效,获得适合苹果园防治苹果全爪螨的施药器械。【结果】3%阿维菌素微乳剂3 000倍、高密度、有效成分沉积量为0.207μg·cm-2,对苹果全爪螨的防效可超过92.01%;弥雾喷雾机在果园中施药均匀,流失量小,3%阿维菌素微乳剂3 000倍、每株施药量2-3 L,7 d防效超过95.07%;柱塞泵喷雾机施药不均匀、流失量高,每株施药量4-5 L,7 d防效超过92.08%,每株3 L施药量7 d防效小于90%。【结论】目前生产上使用3%阿维菌素微乳剂防治苹果园苹果全爪螨时,施药量高、效果差,造成浪费和污染严重,防治时应优先选择弥雾喷雾机,进行低药量施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苹果 果园 雾滴密度 施药量 施药器械 苹果全爪螨 防效
下载PDF
粘度对喷墨打印液滴体积的影响 被引量:6
9
作者 雷霄霄 叶芸 +2 位作者 林楠 陈恩果 郭太良 《发光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8期1040-1048,共9页
液滴体积对定量打印有重要意义,而墨水粘度对液滴体积有重要的影响。首先,利用层流-水平集方法建立了喷嘴模型。依据实验经验设置模拟所用墨水密度为1.0g/mL,表面张力为28mN/m,粘度为1~15mPa·s,对不同粘度墨水喷射过程进行了演示,... 液滴体积对定量打印有重要意义,而墨水粘度对液滴体积有重要的影响。首先,利用层流-水平集方法建立了喷嘴模型。依据实验经验设置模拟所用墨水密度为1.0g/mL,表面张力为28mN/m,粘度为1~15mPa·s,对不同粘度墨水喷射过程进行了演示,得到了液滴体积与墨水粘度关系为负相关;然后,通过水平集函数积分对液滴体积进行量化,得到了其变化范围为58.10~37.29pL,并对液滴体积与墨水粘度关系进行拟合得到二者为负线性关系,具体线性系数为A=-1.54,纵截距为B=60.2。其次,利用相同物理参数下的聚硫醇墨水进行了打印实验,得到液滴体积变化范围为149.9~92.9pL,且拟合得到液滴体积与粘度仍为负线性关系,A′=-4.12,B′=154.71,证明了模拟结果的正确性。最后,通过模拟与实验结果的对比发现两者所得线性函数之间存在一系数h=2.5,通过进一步仿真研究证明该系数与墨水的种类无关,而是由入口处的压力决定。该线性结果有利于简化任意低粘度墨水的定量打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喷墨打印 粘度 液滴体积 仿真
下载PDF
复合绝缘子用聚烯烃材料憎水性试验及分析 被引量:6
10
作者 彭静 赵磊 +4 位作者 井谦 张长征 何远华 刘志强 孔珍珍 《电瓷避雷器》 CAS 北大核心 2020年第5期225-230,236,共7页
分别研究了不同水滴体积和测量时间、喷雾次数及静置时间对聚烯烃材料表面静态接触角和HC分级的影响,并通过使用不同目数的砂纸打磨聚烯烃材料表面,研究表面粗糙度对其憎水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进行聚烯烃材料的憎水性试验时,采用4μL^... 分别研究了不同水滴体积和测量时间、喷雾次数及静置时间对聚烯烃材料表面静态接触角和HC分级的影响,并通过使用不同目数的砂纸打磨聚烯烃材料表面,研究表面粗糙度对其憎水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进行聚烯烃材料的憎水性试验时,采用4μL^8μL的水滴在10 s^40 s内测量其静态接触角较为准确,θs值随时间变化较小,水滴边缘接近圆形。喷雾20次~30次,在30 s内完成HC分级图像的采集较能准确评估聚烯烃材料的HC分级特性。随着表面粗糙度的增大,打磨聚烯烃材料的静态接触角平均值呈现震荡上升的变化趋势,但其HC等级逐渐降低,表明打磨破坏了聚烯烃材料表面具有憎水性的硅油层,导致其憎水性明显降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烯烃材料 静态接触角 HC分级 水滴体积 喷雾次数 粗糙度
原文传递
用VOF方法数值计算液滴燃烧 被引量:4
11
作者 张小斌 项世军 +1 位作者 曹潇丽 张学军 《化工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3期692-698,共7页
引言 液体燃料通过喷射进入内燃机的汽缸或喷气发动机的透平中燃烧产生热能。近年来能源危机加剧及减排CO2以保护环境意识提高,促使研究者们采用新的技术提高化石燃料的燃烧效率,其中对单个液滴燃烧物理过程的深刻了解是改进喷射燃烧... 引言 液体燃料通过喷射进入内燃机的汽缸或喷气发动机的透平中燃烧产生热能。近年来能源危机加剧及减排CO2以保护环境意识提高,促使研究者们采用新的技术提高化石燃料的燃烧效率,其中对单个液滴燃烧物理过程的深刻了解是改进喷射燃烧为特征的内燃机械能量利用效率的基本。对液滴燃烧过程的数值及实验研究已经有几十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液滴 燃烧 两相传质 数值模拟 VOF
下载PDF
环形水射流流场的实验研究与统计分析 被引量:4
12
作者 康灿 张峰 +1 位作者 杨敏官 肖胜男 《实验流体力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期7-12,共6页
在11、12和15MPa射流压力下对环形自由水射流流场进行实验研究,以获得该射流场的能量特征与液滴尺寸分布规律。运用相位多普勒粒子测速(PDPA)技术对射流流场中的速度分布和液滴粒径分布进行测量,并对通过不同位置控制体的单个液滴行为... 在11、12和15MPa射流压力下对环形自由水射流流场进行实验研究,以获得该射流场的能量特征与液滴尺寸分布规律。运用相位多普勒粒子测速(PDPA)技术对射流流场中的速度分布和液滴粒径分布进行测量,并对通过不同位置控制体的单个液滴行为进行了统计分析。研究表明:环形射流流束中心存在着较宽的高速区域,且射流能量沿着射流方向衰减缓慢;距离喷嘴的轴向距离越大,射流横断面上的速度与液滴粒径分布越平坦;射流压力对流束中心的轴向速度变化影响较大,对液滴粒径分布的影响不明显;射流流束中心区的湍流脉动较弱,但通过位于射流中心位置的控制体的液滴粒径谱较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环形射流 PDPA 脉动速度 粒径 控制体 统计方法
下载PDF
基于体积方差法控制多喷嘴喷射墨滴均匀性 被引量:3
13
作者 林坚普 张胜杰 +2 位作者 曹项红 叶芸 郭太良 《光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0期285-292,共8页
利用多喷嘴喷墨打印PEDOT∶PSS墨水,重点分析喷墨打印驱动电压波形的高压VH、低压VL、上升沿时间TR、峰值时间TP、下降沿时间TF,通过对多喷嘴同时喷射墨滴的速度与体积的调控优化,获得了喷射稳定、体积均匀的墨滴;进一步提出多喷嘴喷射... 利用多喷嘴喷墨打印PEDOT∶PSS墨水,重点分析喷墨打印驱动电压波形的高压VH、低压VL、上升沿时间TR、峰值时间TP、下降沿时间TF,通过对多喷嘴同时喷射墨滴的速度与体积的调控优化,获得了喷射稳定、体积均匀的墨滴;进一步提出多喷嘴喷射墨滴体积方差的分析方法,结果表明不同喷嘴同时喷射墨滴的体积变化方差在0.006~0.170范围内。利用体积变化方差对喷墨打印驱动电压参数影响墨滴行为能力的大小进行了排序,其影响能力从大到小为TR、TP、VH、TF、VL。多喷嘴喷射墨滴体积方差分析方法为实现多喷嘴大面积打印提供了重大的指导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测量 喷墨打印 多喷嘴 墨滴均匀性 体积方差
原文传递
Numerical investigation of the influence of companion drops on drop-on-demand ink jetting 被引量:3
14
作者 Hai-yun ZHANG Jin WANG Guo-dong LU 《Journal of Zhejiang University-Science A(Applied Physics & Engineering)》 SCIE EI CAS CSCD 2012年第8期584-595,共12页
In this study we characterized and investigated the specific phenomenon of "companion drops" in the drop-ondemand(DOD) ink jetting process.A series of simulations based on a piezoelectric DOD printhead syste... In this study we characterized and investigated the specific phenomenon of "companion drops" in the drop-ondemand(DOD) ink jetting process.A series of simulations based on a piezoelectric DOD printhead system is presented,adapting the volume-of-fluid(VOF) interface-capturing method to track the boundary evolution and model the interfacial physics.The results illustrate the causality between the generation of companion drops and droplet deviation behavior,as well as their close correlations with ink jetting straightness and printing accuracy.The characteristics of companion drops are summarized and compared with those of satellite drops.Also,a theoretical mechanism for the generation of companion drops is presented,and their effects and behaviors are analyzed and discussed.Finally,the effects of critical factors on the generation of companion drops are investigated and characterized based on variations in the printable pressure range.Recommendations are given for the suppression of companion drops and for the improvement of printing accuracy. 展开更多
关键词 Drop-on-demand (DOD) ink jetting droplet deviation Companion drops Computational fluid dynamics (CFD) volume-of-fluid (VOF) method
原文传递
Al_(2)O_(3)纳米流体液滴撞击壁面的动力学行为数值研究 被引量:3
15
作者 胡定华 刘诗雨 《浙江大学学报(工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5期991-998,共8页
针对纳米流体液滴撞击固体壁面的动力学行为,建立基于相场方法描述液滴动态过程的二维数值模型,引入Kistler动态接触角模型以模拟铺展过程中液滴动态接触角变化以及三相接触线的迁移.通过模拟分析液滴铺展因子、无量纲高度的变化研究不... 针对纳米流体液滴撞击固体壁面的动力学行为,建立基于相场方法描述液滴动态过程的二维数值模型,引入Kistler动态接触角模型以模拟铺展过程中液滴动态接触角变化以及三相接触线的迁移.通过模拟分析液滴铺展因子、无量纲高度的变化研究不同纳米颗粒体积分数、惯性力和液滴直径等因素对水基Al_(2)O_(3)纳米流体液滴撞击壁面的铺展回缩过程的影响机制.结果表明:超过一定体积分数的纳米颗粒使流体表现出明显的剪切稀化特性,增加液滴的黏性耗散,抑制液滴的铺展回缩过程;液滴撞击速度的增加会增大其撞击壁面时最大铺展直径和达到稳定状态的耗时,直径的增加使液滴振荡周期加长;体积分数为4%的纳米颗粒可以抑制上述两者带来的影响,使液滴更快到达稳定状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纳米流体 液滴 撞击壁面 体积分数 相场方法
下载PDF
限位液滴瞬时失重自激振荡 被引量:2
16
作者 石峰 李伟斌 +2 位作者 李景庆 蓝鼎 王育人 《物理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9期256-264,共9页
为探索重力瞬变引起的约束液滴自激振荡机理,本文利用落塔装置模拟短时微重力环境并借助高速CCD记录圆形限位基片上液滴整个过程的运动情况.自激振荡是微重力下液滴形态的重整恢复过程,边界的限位作用使得液滴在整个运动过程接触线钉扎... 为探索重力瞬变引起的约束液滴自激振荡机理,本文利用落塔装置模拟短时微重力环境并借助高速CCD记录圆形限位基片上液滴整个过程的运动情况.自激振荡是微重力下液滴形态的重整恢复过程,边界的限位作用使得液滴在整个运动过程接触线钉扎不变,具体可分为两个阶段:首先是振荡的高低点位置高度渐进上升的液滴形态变化阶段,与重力环境渐进变化有关;而后是平衡位置附近的阻尼衰减振荡阶段,此时振荡的频率恒定,振幅衰减类似孤立黏性液滴的指数衰减过程.对于第二阶段,在高低点等位置处存在高度不变过程,高度起伏变化时液滴振荡模式类似自由液滴二阶振荡,高度不变时振荡模式类似自由液滴三阶振荡.此外,对于本实验体系的恒定接触面积的钉扎约束,液滴的体积量不同时,内驱振荡的阶段和模式不变,但具体的振荡过程有所不同.对于大体积液滴,会在初始振荡的中间位置出现高度不变现象,并且随振荡逐渐消失;而小液滴中间位置则不存在此现象,波形较一致;第二阶段小体积液滴振幅衰减的阻尼率更大,无量纲频率也更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重力 限位基片 自激振荡 液滴体积
下载PDF
正负极性CMT铝焊丝熔滴体积增长量分析 被引量:1
17
作者 吕小青 王壮壮 《天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与工程技术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4期430-435,共6页
为了定量研究铝焊丝在正负极性冷金属过渡时熔滴体积的变化情况,搭建了VP CMT熔滴过渡图像及电信号采集平台.利用数字图像处理技术,对拍摄得到的熔滴过渡图像进行处理,得到了仅包含焊丝、熔滴轮廓的二值图像.结合焊丝直径与熔滴径向尺... 为了定量研究铝焊丝在正负极性冷金属过渡时熔滴体积的变化情况,搭建了VP CMT熔滴过渡图像及电信号采集平台.利用数字图像处理技术,对拍摄得到的熔滴过渡图像进行处理,得到了仅包含焊丝、熔滴轮廓的二值图像.结合焊丝直径与熔滴径向尺寸之间的关系特征,将熔滴与焊丝之间“固-液”分界面的判定分为焊丝直径大于、等于、小于熔滴径向尺寸3种情况进行讨论,提出了判别熔滴与焊丝之间“固-液”分界面的具体方法.首先基于此方法得到了不同工艺参数下,铝焊丝在燃弧阶段不同时刻的瞬时熔滴体积.依据燃弧阶段末期与燃弧阶段初期的熔滴体积,计算得到了不同极性下的熔滴体积增长量.发现在相同的工艺参数下,焊丝极性接负(EN)阶段的熔滴体积增长量明显大于焊丝极性接正(EP)阶段.之后给出了燃弧阶段输入功与熔滴体积增长量之比(W/ΔV)参量,并定量对比了在不同的工艺参数下,EP和EN阶段的W/ΔV变化.结果表明,熔化相同体积的铝焊丝,EP阶段所需要的燃弧阶段输入功约为EN阶段的2.2倍.最后结合焊丝作为阴(阳)极时的产热以及电弧在EN阶段沿焊丝产生“上爬”现象对上述结果进行了解释.该研究为后续精确控制溶滴尺寸,进而控制焊缝成形提供了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变极性冷金属过渡 熔滴体积 图像处理 输入功
下载PDF
钛表面液滴冻结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2
18
作者 田津津 吴彩霞 +5 位作者 张哲 吕胜楠 孙娜 吴巧燕 李星泊 严雷 《低温与超导》 CAS 北大核心 2022年第2期71-77,共7页
基于可视化实验系统,研究了钛表面静止液滴的冻结行为,分析了底板倾斜角度对液滴的相变时间和接触直径的影响,以及液滴体积大小对相变时间的影响。结果表明:底板倾斜角度对液滴相变时间的影响并不是单调的,随着底板倾斜角度增加相变时... 基于可视化实验系统,研究了钛表面静止液滴的冻结行为,分析了底板倾斜角度对液滴的相变时间和接触直径的影响,以及液滴体积大小对相变时间的影响。结果表明:底板倾斜角度对液滴相变时间的影响并不是单调的,随着底板倾斜角度增加相变时间呈现先减小再增加最后又减小的趋势,底板倾斜角度为0°以及35°时,相变时间最长;液滴的接触直径随底板倾斜角度增加呈现单调递增的趋势,底板角度为35°时,液滴的接触直径比底板角度为0°时的大,液滴冻结后的高度更小;液滴体积对相变时间影响较大,底板倾斜角度一定时,液滴体积越大,相变时间越长;底板温度一定时,液滴体积越大,底板倾斜角度对相变时间的影响越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钛板 倾斜角度 液滴体积 相变时间 接触直径
原文传递
雾滴体积和测量时间对水稻叶面雾滴接触角的影响 被引量:2
19
作者 许小龙 徐广春 +1 位作者 顾中言 徐德进 《西南农业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6期2307-2311,共5页
为了探明雾滴体积和测量时间对接触角测量的影响程度,以蜡膜和载玻片为参照,研究了不同体积和不同测量时间下液滴在稻叶表面的接触角,并通过扫描电镜观察了稻叶的表面特性。结果表明:液滴体积越大,在稻叶上的接触角越小,测量体积... 为了探明雾滴体积和测量时间对接触角测量的影响程度,以蜡膜和载玻片为参照,研究了不同体积和不同测量时间下液滴在稻叶表面的接触角,并通过扫描电镜观察了稻叶的表面特性。结果表明:液滴体积越大,在稻叶上的接触角越小,测量体积可选择l~5出,测量时间可选择在液滴滴下后40~60s。液滴在滴下后的108内接触角变化率较大,其中以亲水的载玻片上的接触角变化率(0.66±0.03)最大,随着时间的延长接触角变化率显著降低。电镜观察结果表明:稻叶为疏水界面很大程度取决于其表面的SiO2-蜡质复合体所形成的乳头状突起,其正、反面的密度分别为(1778.4±13.2)和(1563.6±35.2)个·mm^-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稻 接触角 雾滴体积 测量时间 乳突
下载PDF
脉冲激光冲击液滴变形和破裂的数值仿真 被引量:2
20
作者 文洲 陆健 +1 位作者 张宏超 唐懋 《中国激光》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22期107-114,共8页
通过建立激光与液滴相互作用的物理模型,采用数值仿真研究了激光冲击液滴形成的速度场对液滴变形和流动的影响规律。使用流体体积法,结合层流模型,确定了变形的主要特征和流动的精确细节。结果表明,液滴变形过程和破裂时间与已报道的实... 通过建立激光与液滴相互作用的物理模型,采用数值仿真研究了激光冲击液滴形成的速度场对液滴变形和流动的影响规律。使用流体体积法,结合层流模型,确定了变形的主要特征和流动的精确细节。结果表明,液滴变形过程和破裂时间与已报道的实验结果有很好的一致性。同时,利用Rayleigh--Taylor不稳定性分析,确定了液滴形变、破裂时间与韦伯数的依赖关系。当韦伯数低于110.7时,液滴向前推进,不会发生整体破碎;韦伯数越高,液滴形变越剧烈,且液滴破裂的碎片越小。另外,液滴破碎后,由于涡量的作用,细小液滴出现自旋、融合、破裂等有趣的现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激光技术 脉冲激光 液滴破碎 表面不稳定性 流体体积 极紫外光刻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2 5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