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59篇文章
< 1 2 1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社区获得性肺炎老年住院患者的临床分析 被引量:112
1
作者 孙铁英 刘兵 扬敏 《中华老年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2期100-102,共3页
目的 调查社区获得性肺炎 (CAP)老年住院患者的临床资料 ,分析其病原特点、严重程度及预后 ,以供临床参考。 方法 回顾分析CAP住院患者的临床资料 ,对照分析研究其年龄、基础病、1年内因肺炎住院史、病原学特点和CAP严重程度及死亡... 目的 调查社区获得性肺炎 (CAP)老年住院患者的临床资料 ,分析其病原特点、严重程度及预后 ,以供临床参考。 方法 回顾分析CAP住院患者的临床资料 ,对照分析研究其年龄、基础病、1年内因肺炎住院史、病原学特点和CAP严重程度及死亡率。 结果  315例CAP中 ,男 2 15例 ,女 10 0例 ,年龄 18~ 10 2岁 ,平均 (6 4± 2 4 )岁。根据年龄分为老年组 2 5 2例 (80 % ) ;非老年组 6 3例 (2 0 % )。 180例 (5 7 2 % )未能明确病原。基础病的特点为 ,非老年组CAP患者基础病少 ;老年组CAP患者均患 1种以上的基础病。CAP患者严重程度分层和转归 :按肺炎预后评分系统 (PORT)进行分层 ,Ⅰ级 31例 (9 9% ) ,无死亡 ;Ⅱ级 32例 (10 1% ) ,1例死亡 (3 1% ) ;Ⅲ级 198例 (6 2 8% ) ,5例死亡 (2 5 % ) ;Ⅳ级 4 0例 (12 7% ) ,1例死亡 (2 5 % ) ;Ⅴ级 14例 (4 5 % ) ,9例死亡 (6 4 5 % )。Ⅱ级以上患者在 1年内因CAP住院占 5 0 %以上。 结论 慢性基础疾病是老年CAP的重要的危险因素。 1年内因CAP住院在CAP的发病和增加其危险度方面起着重要的作用。半数以上的CAP患者感染的病原不明 ,表明CAP有效的初始经验治疗十分重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AP 老年住院患者 基础病 死亡 严重程度 社区获得性肺炎 非老年 结论 特点 内因
原文传递
鹦鹉热衣原体肺炎48例临床特征分析 被引量:60
2
作者 沈凌 田贤江 +8 位作者 梁荣章 程瑗 孔祥龙 何飞 张超 王国安 李森华 陆华东 孙思庆 《中华结核和呼吸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0期886-891,共6页
目的探讨鹦鹉热衣原体肺炎的临床特点、影像学、实验室检查及治疗策略。方法回顾性分析中国大陆地区11家医院2019年1月1日至2021年1月20日采用宏基因组二代测序技术诊断的48例鹦鹉热衣原体肺炎的诊治过程,记录患者职业史、临床表现、实... 目的探讨鹦鹉热衣原体肺炎的临床特点、影像学、实验室检查及治疗策略。方法回顾性分析中国大陆地区11家医院2019年1月1日至2021年1月20日采用宏基因组二代测序技术诊断的48例鹦鹉热衣原体肺炎的诊治过程,记录患者职业史、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胸部CT表现和治疗及预后情况。结果48例患者中男性29例,女性19例,年龄(57.1±10.3)岁,30例有明确禽类接触史;从发病到入院的时间为(6.5±3.2)d,住院时间为(12.4±4.8)d。临床表现包括发热(100%,48/48)、相对缓脉(71%,34/48)、咳嗽(54.2%,26/48)、咯痰(27.1%,13/48)、乏力(16.7%,8/48)、头痛和谵妄(20.8%,9/48)、消化道症状(16.7%,8/48)。实验室检查中白细胞总数(8.0±3.8)×109/L,44例患者中性粒细胞比例增高;C反应蛋白(155.3±74.1)mg/L,59.5%患者PCT>0.5μg/L,分别有82.9%和45.2%患者乳酸脱氢酶和肌酸激酶增高。胸部CT表现中单侧34例(70.8%)、单叶27例(56.3%),最常见的影像改变是实变,其中大叶性实变影38例(79.2%)。治疗情况中,单用氟喹诺酮类药物25例,单用多西环素6例,联合用药组13例,联合用药组与单用多西环素组在体温恢复正常时间相当,均优于单用氟喹诺酮类。入住ICU者11例,出现休克5例,给予呼吸支持治疗11例,仅有1例死亡。结论鹦鹉热衣原体肺炎是一种动物源性感染性疾病,具有一定的临床症状、实验室检查和影像学特点,合适的治疗能明显缩短病程及改善预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鹦鹉热 衣原体 鹦鹉 社区获得性感染 宏基因组二代测序
原文传递
2012年中国成人社区获得性呼吸道感染主要致病菌耐药性的多中心研究 被引量:59
3
作者 赵春江 张菲菲 +13 位作者 王占伟 曹彬 徐修礼 孙宏莉 张嵘 胡云健 刘智勇 杜艳 陈瑞春 卓超 苏丹虹 刘勇 胡必杰 王辉 《中华结核和呼吸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期18-22,共5页
目的 调查2012年我国11家医院成人社区获得性呼吸道感染病原菌的耐药性.方法 收集2012年1-12月全国11家中心分离的599株成人社区获得性呼吸道感染病原菌,其中肺炎链球菌381株,流感嗜血杆菌137株,卡他莫拉菌81株.采用琼脂稀释法测定抗菌... 目的 调查2012年我国11家医院成人社区获得性呼吸道感染病原菌的耐药性.方法 收集2012年1-12月全国11家中心分离的599株成人社区获得性呼吸道感染病原菌,其中肺炎链球菌381株,流感嗜血杆菌137株,卡他莫拉菌81株.采用琼脂稀释法测定抗菌药物的MIC值.结果 50%(300/599)的菌株分离自60岁以上的患者,16.2%(97/599)的菌株分离自40岁以下的患者.按照肺炎链球菌口服青霉素的折点判定标准,56.7%(216/381)的肺炎链球菌为青霉素不敏感菌株(PNSSP),肺炎链球菌对大环内酯类的耐药率超过90%(345/381),对口服头孢菌素的耐药率为39.9% ~50.7%(152 ~ 193株).肺炎链球菌对左氧氟沙星和莫西沙星的敏感度分别为97.8%(372/381)和99%(377/381).PNSSP对头孢曲松、阿莫西林/克拉维酸、头孢克洛、头孢呋辛的耐药率显著高于青霉素敏感菌株(PSSP).流感嗜血杆菌对除氨苄西林(71.5%,272/381)和头孢克洛(75.2%,286/381)外的抗菌药物的敏感度均超过90%.流感嗜血杆菌中β-内酰胺酶阳性率为21.9%(30/137),且β-内酰胺酶阳性菌株对氨苄西林、头孢克洛、氯霉素和四环素的耐药性显著高于β-内酰胺酶阴性菌株.氟喹诺酮类药物对流感嗜血杆菌的作用效果明显.除克林霉素、阿奇霉素和克拉霉素对卡他莫拉菌作用较差外,其他药物对卡他莫拉菌均具有较高的抗菌活性.结论 大环内酯类和口服头孢菌素类药物对肺炎链球菌、流感嗜血杆菌和卡他莫拉菌的抗菌活性有限,左氧氟沙星和莫西沙星对肺炎链球菌、流感嗜血杆菌和卡他莫拉菌仍具有较高的抗菌活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呼吸道感染 社区获得性感染 链球菌 肺炎 抗药性
原文传递
2009-2012年广州市社区获得性肺炎流行特征和病原学研究 被引量:56
4
作者 刘慧 肖新才 +3 位作者 陆剑云 陈宗遒 罗雷 杨智聪 《中华预防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2期1089-1094,共6页
目的 分析2009-2012年广州市社区获得性肺炎(CAP)的流行特征及病原谱.方法 于2009-2012年以广州市11个区(县级市)的14间大型综合性医院作为肺炎病例监测哨点医院,开展CAP病例监测,4年共监测就诊病例18 982 223例,按照年份、年龄及... 目的 分析2009-2012年广州市社区获得性肺炎(CAP)的流行特征及病原谱.方法 于2009-2012年以广州市11个区(县级市)的14间大型综合性医院作为肺炎病例监测哨点医院,开展CAP病例监测,4年共监测就诊病例18 982 223例,按照年份、年龄及季节分层,分析CAP病例病原谱特点.结果 2009-2012年共监测就诊病例18 982 223例,其中CAP病例56 618例.CAP病例数由2009年的8677例增至2012年的19 947例,CAP病例占就诊病例总数比例由0.22%(8677/3 893 800)增至0.41%(19 947/4 839 76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2693.00,P<0.05).住院CAP病例中,≤5岁和>65岁者占66.05%(10 954/16 585);单一病原体感染病例占88.11%(14 613/16 585),混合感染病例占4.17% (691/16 585).单一感染病原体类型构成中细菌所占比例最大,为65.25% (10 821/16 585),其次为支原体[13.54%(2245/16 585)]、病毒[9.01%(1494/16 585)],最低为衣原体[0.32% (53/16 585)].病毒所致CAP比例逐年升高,由4.74%(146/3081)增至11.64% (525/451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135.32,P<0.05).各年龄组CAP病例均以细菌感染多见,随着年龄增高,细菌感染所致CAP比例不断增大,由≤5岁组的48.35%(2993/6191)增至>65岁组的81.31%(3873/476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1632.00,P<0.05).儿童(≤15岁)非典型病原体(支原体、衣原体)感染率[25.99%(1805/6945)]高于成年人(≥16岁)的5.12% (494/964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1472.00,P <0.05).未发现季节对病原体分布的影响.2009-2012年,住院CAP死亡病例共433例,>65岁组病死率最高[4.70%(224/4763)],6~15岁组病死率最低[0.27% (2/754)].结论 2009-2012年广州市社区CAP发病呈上升趋势,细菌为优势病原体,儿童和老年人是CAP的高发人群,混合感染呈现较低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炎 哨点监测 社区获得性感染
原文传递
老年社区获得性肺炎患者的病原菌种类及其耐药情况分析 被引量:51
5
作者 邱虹 王卫彪 +1 位作者 李岱 钱晓琴 《中华老年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2期1365-1368,共4页
目的探讨老年社区获得性肺炎患者的病原菌种类及其耐药情况。方法调查2017年2月至2018年1月我院收治的222例老年社区获得性肺炎患者,采用无菌方法收集患者下呼吸道分泌物或晨痰进行细菌培养,根据临床微生物学检验操作规程对感染病原菌... 目的探讨老年社区获得性肺炎患者的病原菌种类及其耐药情况。方法调查2017年2月至2018年1月我院收治的222例老年社区获得性肺炎患者,采用无菌方法收集患者下呼吸道分泌物或晨痰进行细菌培养,根据临床微生物学检验操作规程对感染病原菌进行培养和鉴定,分析致病菌种类及其耐药情况。结果222例老年社区获得性肺炎患者经痰或下呼吸道分泌物送检培养送检率为100.0%,检测阳性率为64.9%(144/222),共培养鉴定出致病菌216株,其中革兰阳性菌75株(34.7%),常见致病菌为金黄色葡萄球菌、肺炎链球菌和表皮葡萄球菌;革兰阴性菌127株(58.8%),常见致病菌为肺炎克雷伯菌、铜绿假单胞菌、大肠埃希菌、嗜麦芽窄食单胞菌和流感嗜血杆菌;药敏试验结果显示,革兰阳性菌对呋喃妥因、复方新诺明、万古霉素和替考拉宁等抗菌药物耐药率较低,革兰阴性菌对哌拉西林他唑巴坦、头孢吡肟、阿米卡星、左旋氧氟沙星以及亚胺培南西司他丁等抗菌药物耐药率较低。结论老年社区获得性肺炎患者致病菌主要为革兰阴性菌,但多数致病菌对抗菌药物耐药率较高,通过分析致病菌分布情况以及耐药率对临床医生合理选取抗菌药物以及降低肺部感染发生率和病死率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社区获得性感染 肺炎
原文传递
不同严重程度社区获得性肺炎患者凝血及纤溶相关指标的比较 被引量:40
6
作者 徐悦利 张阳 +5 位作者 姜锋 郑洪飞 张艳敏 庞桂芬 杨林瀛 张庆 《中华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24期1925-1929,共5页
目的 比较不同严重程度社区获得性肺炎(CAP)患者凝血及纤溶相关指标.方法 连续选取2013年7月至2014年6月于承德医学院附属医院呼吸科住院的107例CAP患者作为肺炎组,同期52名门诊健康体检者作为对照组,检测入选者血常规、凝血纤溶、降... 目的 比较不同严重程度社区获得性肺炎(CAP)患者凝血及纤溶相关指标.方法 连续选取2013年7月至2014年6月于承德医学院附属医院呼吸科住院的107例CAP患者作为肺炎组,同期52名门诊健康体检者作为对照组,检测入选者血常规、凝血纤溶、降钙素原及C-反应蛋白(CRP)等指标.将107例患者根据肺炎严重度指数(PSI)分为低风险组、中高风险组,观察不同分组间上述指标的差异.结果 肺炎组外周血白细胞计数为(9.3±5.1)×10^9个/L,显著高于对照组的(7.5±2.9)×10^9个/L;红细胞计数、血红蛋白、血小板计数分别为(4.3±0.6)×10^12个/L、(131.1±18.7)g/L、(199.3 ±69.4)×10^9个/L,均显著低于对照组的(4.8±0.5)×10^12个/L、(144.9±17.4) g/L、(237.9±72.5)×10^9个/L;D-二聚体、纤维蛋白(原)降解产物(FDPs)、纤维蛋白原(FIB)、活化的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凝血酶原时间(PT)分别为(1.86±1.28) mg/L、(6.42±3.27) mg/L、(3.87±1.17) g/L、(35.64±8.34)s、(12.21±1.40)s,均显著高于对照组的(0.48±0.38) mg/L、(2.17±1.46) mg/L、(3.42±0.96) g/L、(31.29±11.19)s、(11.36±2.19)s;凝血酶时间(TT)为(13.43 ±3.38)s,显著低于对照组的(16.16±2.89)s(均P<0.05).中高风险组D-二聚体、FDPs、降钙素原、CRP、APTT、PT分别为(2.94±1.14) mg/L、(8.85±2.82) mg/L、(1.72±1.16) μg/L、(104.2±61.9) mg/L、(38.80±8.41)s、(12.64±1.76)s,均显著高于低风险组的(1.16±0.78) mg/L、(4.85 ±2.49) mg/L、(0.40±0.51)μg/L、(67.4±59.5)mg/L、(33.60 ±7.69)s、(11.94±1.03)s;血小板计数、TT值分别为(172.8 ±57.1)×10^9个/L、(12.10±2.66)s,均显著低于低风险组的(216.5±71.6)×10^9个/L、(14.28 ±3.53)s(均P<0.05).中高风险组降钙素原、D-二聚体、FDPs异常率分别为100.0% (42/42)、95.2% (40/4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炎 社区获得性感染 疾病严重程度指数 凝血 纤溶
原文传递
中国社区获得性肺炎诊断和治疗指南的评价 被引量:38
7
作者 薛晓艳 高占成 +2 位作者 朱继红 徐钰 李信 《北京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3期276-279,共4页
目的:评价中国社区获得性肺炎(communityacquiredpneumonia,CAP)诊断和治疗指南中病情的评估标准。方法:以2002年7月至2004年6月就诊于我院的473例CAP患者为研究对象,通过前瞻性研究,应用SPSS10.0统计分析软件,分析患者的随访结果,评价... 目的:评价中国社区获得性肺炎(communityacquiredpneumonia,CAP)诊断和治疗指南中病情的评估标准。方法:以2002年7月至2004年6月就诊于我院的473例CAP患者为研究对象,通过前瞻性研究,应用SPSS10.0统计分析软件,分析患者的随访结果,评价指南中建议住院的各项危险因素对患者预后的影响。结果:(1)按我国CAP病情评估标准,重症肺炎病死率为28.9%,符合住院标准患者为1.9%,不符合住院标准患者为0;(2)脾切除术后状态、胸片出现空洞等因素没有出现或出现几率极低;(3)年龄>65岁、糖尿病、慢性肾功能不全等13项危险因素在存活患者与非存活患者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其中7项是影响预后的独立的危险因素(P<0.05);另外,统计结果还显示合并肿瘤也是影响预后的危险因素。结论:我国CAP指南的病情评估标准能准确判断患者的不同风险;指南需要在循证医学指导下不断完善并推广实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社区获得性感染 指南 肺炎 诊断
下载PDF
血清降钙素原对早期抗菌治疗无效的社区获得性肺炎病因诊断的意义 被引量:30
8
作者 汪铮 张晓菊 +6 位作者 吴纪珍 张文平 况红艳 李晓 轩伟霞 王凯 马利军 《中华结核和呼吸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1期824-830,共7页
目的 探讨血清降钙素原检测对早期抗菌治疗无效的社区获得性肺炎(CAP)病因诊断的临床意义.方法 回顾性分析郑州大学人民医院2011年6月至2013年1月收治的符合CAP入选标准的232例住院患者的临床资料及对早期抗菌治疗的反应.早期治疗无... 目的 探讨血清降钙素原检测对早期抗菌治疗无效的社区获得性肺炎(CAP)病因诊断的临床意义.方法 回顾性分析郑州大学人民医院2011年6月至2013年1月收治的符合CAP入选标准的232例住院患者的临床资料及对早期抗菌治疗的反应.早期治疗无效的定义为经验性治疗72 h后临床症状持续存在或恶化,或发展为急性呼吸衰竭需要通气支持,或出现感染性休克.对评价为治疗无效的患者行支气管镜、经皮肺穿刺活检及实验室检查.采用双抗免疫夹心法检测血清降钙素原水平.分别采用单因素t检验、方差分析、Mann-Whitney U检验、Kruskal-Wallis秩和检验、x2检验比较治疗无效组和治疗有效组的临床特征,构造logistic多元回归模型以分析治疗无效的危险因素,建立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以确定最佳诊断界值.结果 纳入的232例CAP住院患者中,男124例,女108例,平均年龄(46 ±20)岁,其中36例早期抗菌治疗无效.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早期治疗无效的危险因素包括低蛋白血症、2型糖尿病、脾切除术后、肺炎严重度指数(PSI)为Ⅳ-Ⅴ级及病灶范围浸润≥3个肺叶.无效的原因依次为感染(23例)和误诊(11例),另有2例病因不明.抗感染治疗失败组23例中16例初始抗感染治疗未覆盖病原体,其中细菌感染11例中初始抗感染未覆盖病原菌的有5例,病原菌耐药4例,有感染并发症者8例(肺炎旁性胸腔积液、脓胸、败血症及转移性脓肿各2例).抗感染治疗失败组入院时的降钙素原水平为0.19 (0.07 -0.66) μg/L,显著高于误诊组的0.06 (0.05-0.08) μg/L.抗感染治疗失败组23例中,细菌感染11例(革兰阳性球菌5例,革兰阴性杆菌6例),非细菌感染12例,入院时降钙素原水平分别为0.66(0.19 -5.80) μg/L和0.08(0.05-0.20) μg/L.非细菌感染12例(结核4例,真菌3例,非典型病原体3例,病毒2例),各病原体组入院时降钙素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炎 社区获得性感染 医疗无效 降钙素原
原文传递
莫西沙星治疗106例社区获得性肺炎病人的前瞻性研究 被引量:30
9
作者 陈立军 江荣林 +3 位作者 毛文炜 邵海燕 周仁芳 陈军 《中国新药与临床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期14-17,共4页
目的:评价莫西沙星在社区获得性肺炎(CAP)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采用前瞻性设计,220例CAP病人随机分为试验组106例,其中轻度40例,中度66例,均用莫西沙星片0.4~0.8g,po,qd,疗程10d。对照组114例,其中44例轻度病人用克拉霉素片0.5g,po,... 目的:评价莫西沙星在社区获得性肺炎(CAP)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采用前瞻性设计,220例CAP病人随机分为试验组106例,其中轻度40例,中度66例,均用莫西沙星片0.4~0.8g,po,qd,疗程10d。对照组114例,其中44例轻度病人用克拉霉素片0.5g,po,bid,疗程14d或头孢呋新1.5g,iv,bid,疗程10d,70例中度病人用头孢呋新1.5g,iv,bid,疗程10d或头孢哌酮3.0g,iv,bid疗程10d或氨苄西林舒巴坦3.0g,iv,bid疗程10d。结果:轻度病人试验组和对照组治愈率均为95%,中度病人试验组和对照组治愈率为85%和86%,差异无显著意义(P>0.05)。但试验组多种症状(发热、咳嗽、痰液性状改善、胸痛等)缓解时间、d3和d5治愈率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意义(P<0.01,P<0.05),不良反应少,均可耐受。本次试验CAP病原体检出率低(29.4%)。结论:莫西沙星治疗CAP临床疗效肯定,安全,给药方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社区获得性感染 前瞻性研究 临床对 照试验 莫西沙星
下载PDF
肺炎克雷伯菌血流感染的临床及分子特征 被引量:29
10
作者 黎斌斌 刘颖梅 +4 位作者 王春雷 张雨雨 沈鸿 李辉 曹彬 《中华检验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9期627-631,共5页
目的:调查分析由肺炎克雷伯菌引起的血流感染患者的临床特征及肺炎克雷伯菌的分子特征,比较经典与高毒力肺炎克雷伯菌的区别。方法根据患者临床病例资料及微生物实验室信息资料,回顾性分析北京朝阳医院2008至2012年70例由肺炎克雷伯菌... 目的:调查分析由肺炎克雷伯菌引起的血流感染患者的临床特征及肺炎克雷伯菌的分子特征,比较经典与高毒力肺炎克雷伯菌的区别。方法根据患者临床病例资料及微生物实验室信息资料,回顾性分析北京朝阳医院2008至2012年70例由肺炎克雷伯菌引起的菌血症患者的临床特征,同时对分离的70株肺炎克雷伯菌进行研究。采用PCR检测肺炎克雷伯菌的毒力基因及耐药基因、分别采用多位点序列分析( MLST)方法以及脉冲场凝胶电泳( PFGE)方法进行细菌同源性分析。使用SPSS 17.0统计软件包进行数据分析。分类数据不同组间比较采用χ2检验,使用Whonet5.6,统计分析细菌对抗菌药物的敏感性。结果31.4%(22/70)的肺炎克雷伯菌菌血症是由高毒力的肺炎克雷伯菌引起,主要的血清型是K1、K2、K20和K57。40.9%(9/22)的高毒力株感染的患者没有基础疾病,95.8%(46/48)的经典肺炎克雷伯菌感染的患者存在一种或多种基础疾病。95.5%(21/22)高毒力株的肺炎克雷伯菌是社区获得性感染,35.4%(17/48)经典的肺炎克雷伯菌是社区获得性感染,χ^2=21.912,P〈0.001。共发现2株产超广谱β内酰胺酶( ESBLs)的高毒力株肺炎克雷伯菌。高毒力的肺炎克雷伯菌共有14个PFGE型,其中6例原发肝脓肿患者的分离株具有相同的PFGE型。结论在免疫力正常患者的社区获得性感染中出现高毒力肺炎克雷伯菌的严重感染,并检出2株产ESBLs的高毒力肺炎克雷伯菌,其耐药性有上升趋势,需要临床更加重视。(中华检验医学杂志,2015,38:627-63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脓肿 社区获得性感染 肺炎克雷伯菌 毒力
原文传递
住院儿童社区获得性流感病毒肺炎临床特点分析 被引量:27
11
作者 吴喜蓉 刘钢 +8 位作者 钱素云 殷菊 秦强 刘军 冯雪莉 贺建新 郭琰 谢正德 徐保平 《中华实用儿科临床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2期129-133,共5页
目的分析住院儿童社区获得性流感病毒肺炎的临床特点,提高临床医师对该病的认识水平。方法收集2009年11月至2018年1月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儿童医院呼吸科及感染科收治住院的70例社区获得性流感病毒肺炎患儿的临床资料,对其临床特点进... 目的分析住院儿童社区获得性流感病毒肺炎的临床特点,提高临床医师对该病的认识水平。方法收集2009年11月至2018年1月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儿童医院呼吸科及感染科收治住院的70例社区获得性流感病毒肺炎患儿的临床资料,对其临床特点进行分析。结果70例患儿中,61例(89.7%)好转出院,中位年龄3.5岁,0~5岁50例(71.4%);重症肺炎29例,轻症41例;3例死亡;19例(27.1%)有基础疾病。64例(91.4%)冬春季住院。首发症状主要为发热[64例(91.4%)]和咳嗽[65例(92.9%)],体温多在39.1~41.0℃。肺部听诊以湿啰音(30例,58.8%)和喘鸣音(8例,15.7%)为主。流感病毒肺炎肺外并发症多见,心肌损害19例,肝功能损害11例,中毒性脑病4例,电解质紊乱3例,多脏器功能衰竭、噬血细胞综合征各2例,感染性休克1例。肺部影像学双侧病变40例(57.1%),以下叶病变为主(39例),主要表现为斑片影、间实质病变、磨玻璃影和胸腔积液。单一甲型流感病毒肺炎47例(67.1%),混合感染23例(32.9%)。有基础疾病的患儿发生重症肺炎的比例(68.4%)显著高于无基础疾病的患儿(31.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7.830,P=0.005);重症病例C反应蛋白(CRP)增高的比例(54.3%)显著高于轻症病例(28.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769,P=0.029)。结论儿童社区获得性流感病毒肺炎主要发生在冬春季;多见于5岁以下儿童;主要临床表现为发热和咳嗽,以高热为主,肺外并发症多见;大部分患儿肺部可闻及湿啰音;胸部影像学表现为斑片状阴影或间实质浸润,以双肺、下叶病变为主;存在基础疾病的儿童更易患重症流感病毒肺炎;CRP升高与重症流感病毒肺炎具有相关性;多数患儿预后良好,但仍有死亡病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流感病毒肺炎 社区获得性感染 儿童
原文传递
儿童社区与院内获得性肺炎的细菌病原构成及其耐药性对比研究 被引量:27
12
作者 王喆 季伟 +2 位作者 郭红波 陶云珍 丁云芳 《中华预防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3期211-216,共6页
目的 探讨儿童社区获得性肺炎(community-acquired pneumonia,CAP)与院内获得性肺炎(hospital-acquired pneumonia,HAP)细菌病原构成及耐药性的差异.方法 选取在苏州大学附属儿童医院2008年1月至12月间住院治疗并且痰细菌学培养阳性... 目的 探讨儿童社区获得性肺炎(community-acquired pneumonia,CAP)与院内获得性肺炎(hospital-acquired pneumonia,HAP)细菌病原构成及耐药性的差异.方法 选取在苏州大学附属儿童医院2008年1月至12月间住院治疗并且痰细菌学培养阳性的241例CAP和116例HAP患儿,采用传统手工方法鉴定分离细菌,纸片扩散法(K-B法)进行药敏试验.采用x2检验或Fisher精确概率法进行统计学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果 CAP中肺炎链球菌和流感嗜血杆菌分别占42.2%(106/251)和12.4%(31/251);HAP中肠杆菌科及非发酵革兰阴性杆菌占88.2%(127/144).CAP未检出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而HAP检出率为66.7%(8/12).肺炎克雷伯杆菌对头孢他啶、头孢吡肟、氨曲南、头孢哌酮舒巴坦、哌拉西林+他唑巴坦的院内耐药率高于社区感染的1.5倍以上,分别为37.5%(6/16)和75.6%(31/41)、37.5%(6/16)和78.0%(32/41)、50.0%(8/16)和90.2%(37/41)、12.5%(2/16)和51.2%(21/41)、12.5%(2/16)和56.0%(23/41);阴沟肠杆菌对庆大霉素、SMZ+TMP、头孢哌酮舒巴坦的院内耐药率高于社区感染的1.5倍以上,分别为0和63.6%(7/11)、20.0%(1/5)和63.6%(7/11)、0和54.5%(6/11);铜绿假单胞菌对亚胺培南、氨曲南、头孢哌酮的院内耐药率高于社区感染的1.5倍以上,分别为0和46.7%(7/15)、9.1%(1/11)和60.0%(9/15)、18.2%(2/11)和80.0%(12/15);鲍曼不动杆菌对庆大霉素、阿米卡星、头孢他啶、头孢吡肟、头孢哌酮的院内耐药率高于社区感染的1.5倍以上,分别为0和50.0%(9/18)、0和38.9%(7/18)、0和55.6%(10/18)、0和50.0%(9/18)、33.3%(2/6)和94.4%(17/18).大肠埃希菌和肺炎克雷伯杆菌的超广谱β内酰胺酶(ESBLs)检出率在CAP和HAP中分别为84.6%(11/13)、93.3%(14/15)(x2=0.553,P>0.05)和81.3%(13/16)、95.1%(39/41)(x2=2.767,P>0.05),未显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儿童 社区获得性感染 交叉感染 肺炎 抗药性 纸片扩散抗菌试验
原文传递
晚发型新生儿败血症院内感染和社区感染的病原菌对比与分析 被引量:25
13
作者 朱敏丽 郑戈 +3 位作者 陈金妮 林振浪 朱将虎 林锦 《中华儿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2期124-127,共4页
目的晚发型败血症是新生儿期常见的感染性疾病,也是新生儿死亡的常见原因之一。新生儿一旦感染,病情可以迅速恶化,故早期有效的抗菌素治疗至关重要。该研究的目的就是通过回顾性地分析晚发型新生儿败血症(LONS)的病原菌及其药敏,... 目的晚发型败血症是新生儿期常见的感染性疾病,也是新生儿死亡的常见原因之一。新生儿一旦感染,病情可以迅速恶化,故早期有效的抗菌素治疗至关重要。该研究的目的就是通过回顾性地分析晚发型新生儿败血症(LONS)的病原菌及其药敏,以指导临床早期对可疑LONS患儿合理用药。方法对2002年1月1日至2005年12月31日温州医学院附属育英儿童医院NICU收住的具有临床表现以及至少一次血培养阳性的LONS临床特点、药敏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102例LONS多通过皮肤、消化道、呼吸道等途径感染,临床表现无特异性。其中院内感染22例,社区感染80例,院内感染组与社区感染组比较,患儿胎龄小,体重轻,发病早(t=2.255、P〈0.01,t=8.818、P〈0,01,t=7.581、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两组患儿血培养共检出110株病原菌,以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CNS)居首(50/103,48.5%),其次为肺炎克雷伯杆菌(16/103,15.5%)、金黄色葡萄球菌(9/103,8.7%)。社区感染主要病原菌为葡萄球菌属和大肠埃希菌,院内感染则为肺炎克雷伯菌。大部分(〉80%)的葡萄球菌尤其是CNS对青霉素类、红霉素及头孢唑啉耐药,MRSA达66.7%(6/9),但对万古霉素未发现耐药,大部分对利福平亦敏感。几乎所有(15/16)的ESBLS肺炎克雷伯菌具多重耐药性,仅对碳青霉烯类、氨基糖苷类以及喹诺酮类等少数抗菌药物敏感。发现1例对万古霉素耐药的粪肠球菌,然而,未发现B组链球菌感染的病例。结论LONS临床表现非特异性,B组链球菌不是温州地区社区感染LONS的主要致病菌。由于医院和社区抗菌素的滥用,出现越来越多的多重耐药菌。对于可疑败血症患者应常规进行血培养以确定病原菌,并根据最可能的病原菌选用相关抗生素。为减少多重耐药菌感染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败血病 婴儿 新生 交叉感染 社区获得性感染 抗药性 细菌
原文传递
2013—2014年中国二级医院社区获得性呼吸道感染病原菌耐药性监测 被引量:24
14
作者 孙宏莉 陈玲 +9 位作者 陈绪林 贾馨兰 李南洋 刘卫红 童辉 向蓉 张芳 赵怀洲 张继东 徐英春 《中华结核和呼吸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期30-37,共8页
目的 调查2013-2014年我国二级医院社区获得性呼吸道感染主要病原菌的耐药性.方法 收集2013-2014年中国9城市10家二级医院分离的860株非重复社区呼吸道感染病原菌,其中肺炎链球菌299株,肺炎克雷伯菌221株,流感嗜血杆菌185株,金黄色葡萄... 目的 调查2013-2014年我国二级医院社区获得性呼吸道感染主要病原菌的耐药性.方法 收集2013-2014年中国9城市10家二级医院分离的860株非重复社区呼吸道感染病原菌,其中肺炎链球菌299株,肺炎克雷伯菌221株,流感嗜血杆菌185株,金黄色葡萄球菌116株及卡他莫拉菌39株;采用微量肉汤稀释法测定抗菌药物的MIC值;以WHONET-5.6软件统计分析菌株对受试抗菌药物的敏感度及MIC范围.结果 肺炎链球菌对口服青霉素的敏感度为19.7%(59/299),对头孢呋辛和头孢克罗的敏感度为25.6% (77/299),对阿莫西林/克拉维酸和头孢曲松的敏感度分别为33.4% (100/299)和63.5% (190/299),对红霉素、阿奇霉素和克拉霉素的敏感度均为4.4%(13/299),对左氧氟沙星和莫西沙星的敏感度分别为93.5% (280/299)和98.0%(293/299).未发现对厄他培南和亚胺培南不敏感的肺炎克雷伯菌,该菌对头孢曲松、头孢噻肟、头孢他啶、头孢吡肟和头孢西丁的敏感度接近或>85.0%,对左氧氟沙星和环丙沙星的敏感度分别为93.2%(206/221)和90.3%(200/221),8.1%(18/221)的肺炎克雷伯菌产超广谱β-内酰胺酶(ESBL).未发现对万古霉素和替考拉宁不敏感的金黄色葡萄球菌,该菌对左氧氟沙星、莫西沙星、磺胺甲嗯唑/甲氧苄啶和利福平的敏感度分别为83.5% (97/116)、82.8% (96/116)、89.6%(104/116)和83.5%(97/116).对红霉素及氯霉素的敏感度分别为37.4% (43/116)和34.8%(40/116).流感嗜血杆菌和卡他莫拉菌均对阿莫西林/克拉维酸、头孢曲松、左氧氟沙星和莫西沙星敏感;对氨苄西林、头孢呋辛、头孢克罗、红霉素、阿奇霉素和克拉霉素亦有较高的敏感度(80% ~100%).结论 肺炎链球菌对青霉素、二代头孢菌素和阿莫西林/克拉维酸敏感度低,但对头孢曲松敏感度较高;大环内酯类对流感嗜血杆菌和卡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呼吸道感染 社区获得性感染 抗菌药 抗药性
原文传递
经鼻持续气道正压通气治疗5岁以下儿童社区获得性肺炎:多中心临床研究 被引量:24
15
作者 刘珺 王荃 +12 位作者 钱素云 徐文淼 李丽红 宁丽敏 任晓旭 吕芳 成怡冰 高刘炯 刘春峰 许巍 裴亮 陆国平 陈伟明 《中华儿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5期329-333,共5页
目的 分析5岁以下儿童社区获得性肺炎的临床特点,探讨经鼻持续气道正压通气(NCPAP)对该患病人群治疗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 多中心、前瞻性临床观察性研究.以2013年11月至2015年10月全国6家儿童医院收治的符合NCPAP使用标准的29日龄~... 目的 分析5岁以下儿童社区获得性肺炎的临床特点,探讨经鼻持续气道正压通气(NCPAP)对该患病人群治疗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 多中心、前瞻性临床观察性研究.以2013年11月至2015年10月全国6家儿童医院收治的符合NCPAP使用标准的29日龄~5岁社区获得性肺炎患儿为研究对象,记录其基线资料、治疗前后不同时间点动脉血气及生命体征.根据临床转归,分为治疗成功组及未成功组,比较两组患儿在基线资料、应用NCPAP治疗前及治疗后2、8及24 h的动脉氧分压(PaO2)、动脉血二氧化碳分压(PaCO2)、心率、呼吸频率、经皮氧饱和度及呼吸机条件是否存在差异;同时观察并记录与NCPAP相关的不良反应.组间比较采用x2检验、t检验或秩和检验、方差分析.结果 研究期间共有145例患儿入选,剔除数据不完整13例,最终纳入132例.其中≤12月龄患儿102例(77.3%);农村居民较多,为91例(68.9%).临床转归方面,NCPAP治疗成功组123例(93.2%);未成功组9例(6.8%),均改为气管插管有创机械通气,其中好转出院5例,死亡4例(均为放弃治疗后死亡).两组患儿在性别、年龄、体重、居住地、主要症状及阳性体征、影像学诊断和治疗前呼吸频率和心率、治疗前PaO2等方面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但治疗未成功组患儿在合并基础病、拒奶、发绀等表现上,比例明显多于成功组(P均<0.05);治疗前PaCO2明显高于成功组[(59±11)比(49±11) mmHg,1 mmHg =0.133 kPa,t=-2.597,P=0.028];治疗前PaO2/吸入氧浓度(FiO2)明显低于成功组[(150±37)比(207±63) mmHg,t=2.697,P=0.008].NCPAP治疗2、8、24 h后,成功组患儿呼吸频率、心率、PaCO2较治疗前均显著下降(P均=0.000),PaO2、PaO2/FiO2均显著上升(P均=0.000),成功组中治疗前合并高碳酸血症患儿的PaCO2均显著下降[(48±9)、(47±12)、(45±11)比(58 ±7)mmHg,P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连续气道正压通气 社区获得性感染 儿童 多中心研究
原文传递
社区获得性肺炎患者血清瘦素水平变化及其与C反应蛋白和降钙素原的相关性研究 被引量:24
16
作者 张勇 朱述阳 +1 位作者 韩兆勇 刘平莉 《实用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1年第21期3863-3866,共4页
目的:观察社区获得性肺炎(CAP)患者病程中血清瘦素(LEP)水平的变化,及其与炎症标志物降钙素原(PCT)、C反应蛋白(CRP)的相关性,探讨LEP在CAP严重性预测和治疗中的意义。方法:CAP患者85例入选,在患者入院第1、4、7天及出院日采集清晨空腹... 目的:观察社区获得性肺炎(CAP)患者病程中血清瘦素(LEP)水平的变化,及其与炎症标志物降钙素原(PCT)、C反应蛋白(CRP)的相关性,探讨LEP在CAP严重性预测和治疗中的意义。方法:CAP患者85例入选,在患者入院第1、4、7天及出院日采集清晨空腹静脉血检测血清LEP、PCT及CRP水平,并对患者情况进行肺炎严重指数(PSI)评分,根据评分将患者分为高危、中危和低危组,同时选取健康人46例作为健康对照组。结果:CAP患者血清LEP水平明显高于健康对照组(P<0.01)。CAP患者在住院的第1、4、7天和出院日的血清LEP水平随着炎症的控制和病情的缓解逐渐降低,各时段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CAP患者第1天LEP值与PSI呈正相关,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PSI评分的分组中,LEP与同组的CRP、PCT、WBC之间均呈正相关(均P<0.05)。结论:血清LEP可以作为一种反映感染严重程度的指标,对CAP病情的轻重程度有一定的评估作用;血清LEP与PCT、CRP的联合测定对预测CAP的严重性和指导治疗有一定的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炎 社区获得性感染 瘦素 降钙素原 C反应蛋白
下载PDF
北京地区成人社区获得性肺炎病原学分析 被引量:23
17
作者 刘雅芬 陈美芳 +9 位作者 高燕 曹彬 董建平 张永祥 高峰 胡明 马秀红 靳秀宏 徐潜 魏来 《中华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26期2043-2047,共5页
目的对北京地区成人社区获得性肺炎(CAP)患者进行病原学分析。方法人选2010年11月至2012年5月北京地区多中心510例成人CAP患者。多重聚合酶链反应(PCR)、荧光定量PCR、军团菌尿抗原分别用于检测常见呼吸道病毒、肺炎支原体、军团菌... 目的对北京地区成人社区获得性肺炎(CAP)患者进行病原学分析。方法人选2010年11月至2012年5月北京地区多中心510例成人CAP患者。多重聚合酶链反应(PCR)、荧光定量PCR、军团菌尿抗原分别用于检测常见呼吸道病毒、肺炎支原体、军团菌,痰培养、血培养、肺炎链球菌尿抗原用于检测细菌。对检出病原体的病原学分布及季节分布进行统计分析。结果510例患者中240例(47.1%)至少检测出一种病原体,其中不同病原体混合感染42例(8.2%);病原体分布为病毒164例(32.2%)、肺炎支原体91例(17.8%)、细菌26例(5.1%)、军团菌3例(0.6%)。检测出病毒的164例患者中,共检出病毒194株,其中流感病毒105株(54.1%)。2010至2011年度流行的流感病毒为甲型,流行时间为2010年11月至2011年3月,流行高峰在2011年2月;肺炎支原体主要检出于冬春季节。结论北京地区成人CAP中病毒和肺炎支原体检出率高,在冬季和初春季节尤其要重视成人CAP中流感病毒及肺炎支原体的感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社区获得性感染 肺炎 病原 流行病学
原文传递
莫西沙星静脉滴注联合口服序贯治疗老年社区获得性肺炎临床观察 被引量:21
18
作者 单毅 《解放军医药杂志》 CAS 2015年第10期88-90,共3页
目的探讨莫西沙星静脉滴注联合口服序贯治疗老年社区获得性肺炎(CAP)的临床疗效及免疫功能改善情况。方法选择2014年5月—2015年5月收治的老年CAP 7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35例。对照组给予莫西沙星静脉滴注,观察组给予莫西沙... 目的探讨莫西沙星静脉滴注联合口服序贯治疗老年社区获得性肺炎(CAP)的临床疗效及免疫功能改善情况。方法选择2014年5月—2015年5月收治的老年CAP 7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35例。对照组给予莫西沙星静脉滴注,观察组给予莫西沙星静脉滴注联合口服序贯治疗。观察两组临床疗效、T细胞亚群变化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比较两组治疗方案的成本-效果比。结果两组临床疗效、临床症状和体征消失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后CD3+、CD4+及CD4+/CD8+水平均较治疗前和对照组升高,CD8+水平均较治疗前和对照组降低(P<0.05)。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和成本-效果比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莫西沙星静脉滴注联合口服序贯治疗CAP可明显改善免疫功能,不良反应发生率低,可减少住院费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莫西沙星 肺炎 社区获得性感染 免疫功能 费用效益分析
下载PDF
血清降钙素原在社区获得性肺炎中的临床价值 被引量:20
19
作者 赵珊 冯海萍 +1 位作者 王琼娇 吴斌 《中国医师进修杂志》 2012年第4期1-4,共4页
目的探讨血清降钙素原(PCT)测定在社区获得性肺炎(CAP)患者中的临床意义。方法采用抗体荧光染色法测定145例CAP患者的血清PCT水平,用CURB.65评分和肺炎严重度指数(PSI)评分评估CAP患者病情严重程度。用Pearson相关分析、Lo^sfi... 目的探讨血清降钙素原(PCT)测定在社区获得性肺炎(CAP)患者中的临床意义。方法采用抗体荧光染色法测定145例CAP患者的血清PCT水平,用CURB.65评分和肺炎严重度指数(PSI)评分评估CAP患者病情严重程度。用Pearson相关分析、Lo^sfic回归分析等方法分析血清PCT与CAP患者血白细胞计数、血清c反应蛋白(CRP)、PSI评分、CURB15评分、住院时间及病死率之间的关系。结果CAP患者血清PCT与CURB.65评分、PSI评分均呈正相关(r=0.606、0.943,P〈0.01),与年龄、血清CRP、住院时间亦呈正相关(r=0.753、0.233、0.281,P〈0.01),与血白细胞计数无相关性(r=0.152,P〉0.05)。Logistic回归分析表明PCT每增加1μg/L,CAP患者死亡的危险度增加2.828倍。结论血清PCT对评估CAP严重程度的敏感度和特异度与CURB.65评分、PSI评分基本一致,PCT与CAP患者的住院时间、病死率有一定的相关陛,是预测CAP严重程度和转归的较理想指标,提示PCT对临床医生及时准确判断CAP的病情有实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降钙素 社区获得性感染 CURB.65评分 肺炎严重度指数评分
原文传递
不同时期成人重症社区获得性肺炎预后及病原体的变迁 被引量:20
20
作者 张莉 宁璞 +1 位作者 荣芳 高占成 《中华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5期332-337,共6页
目的比较不同时期人住重症监护病房成人重症社区获得性肺炎(CAP)患者的预后及病原体变化,并评估重症CAP患者死亡的危险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186例北京大学人民医院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的重症CAP患者记录基础资料、入院时的临床资料及... 目的比较不同时期人住重症监护病房成人重症社区获得性肺炎(CAP)患者的预后及病原体变化,并评估重症CAP患者死亡的危险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186例北京大学人民医院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的重症CAP患者记录基础资料、入院时的临床资料及实验室检查、病原学检测、治疗过程、住院天数、预后等,对比3个时期患者的预后:I期(2000年1月1日至2006年10月31日),Ⅱ期(2006年11月1日至2010年12月31日),III期(2011年1月1日至2015年12月31日),采用Cox风险回归分析死亡的危险系数及相关危险因素,并比较3期患者病原学检测情况。结果16年186例重症CAP患者病死65例,总病死率34.9%,3期分别为41.4%,35.3%,27.7%;调整混杂因素后,对比3期病死的危险系数分别为1.394(I期对比Ⅱ期,95.0%CI0.774~2.514,P=0.269),1.900(I期对比Ⅲ期,95.0%CI1.053~3.429,P=0.033),1.379(II期对比Ⅲ期,95.0%CI0.800—2.375,P=0.248),I期与Ⅲ期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I期与Ⅱ期、Ⅱ期与Ⅲ期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单因素Cox回归模型分析显示,尿素氮≥7.14mmol/L、多肺叶浸润、感染性休克及急性心力衰竭、急性肾衰为病死的预测危险因素;多因素Cox回归模型分析显示,多肺叶浸润(HR=3.951,95.0%CI2.252—6.929,P=0.001)和感染性休克(HR=2.044,95.0%CI1.131~3.692,P=0.018)为病死的独立危险因素。186例患者中有104例(55.9%)检测出病原体,金黄色葡萄球菌(18株)、嗜肺军团菌(16株)及肺炎链球菌(13株)为常见病原体。除流感病毒(P=0.033)外,3期病原体分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重症CAP患者病死率呈下降趋势,多肺叶浸润和感染性休克是死亡的独立危险因素。随着时间推移,重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社区获得性感染 肺炎 预后 病原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2 1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