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472篇文章
< 1 2 22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协同创新的理论基础与内涵 被引量:1327
1
作者 陈劲 阳银娟 《科学学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2年第2期161-164,共4页
协同创新是以知识增值为核心,企业、政府、知识生产机构(大学、研究机构)、中介机构和用户等为了实现重大科技创新而开展的大跨度整合的创新组织模式。文章从整合维度与互动强度两个维度探索构建协同创新的框架,并论述了协同创新的理论... 协同创新是以知识增值为核心,企业、政府、知识生产机构(大学、研究机构)、中介机构和用户等为了实现重大科技创新而开展的大跨度整合的创新组织模式。文章从整合维度与互动强度两个维度探索构建协同创新的框架,并论述了协同创新的理论框架与内涵,最后针对协同创新的组织和平台构建提出几点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协同创新 协同创新内涵 协同创新系统框架
原文传递
产学研协同创新的理论模式 被引量:896
2
作者 何郁冰 《科学学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2年第2期165-174,共10页
积极推动企业与大学及科研院所之间的深度合作与协同发展,是实现中国自主创新的新思考,也是建设创新型国家的关键,因此,有关产学研协同创新的研究具有重大的理论意义和实践价值。文章提出针对"战略—知识—组织"三重互动的产... 积极推动企业与大学及科研院所之间的深度合作与协同发展,是实现中国自主创新的新思考,也是建设创新型国家的关键,因此,有关产学研协同创新的研究具有重大的理论意义和实践价值。文章提出针对"战略—知识—组织"三重互动的产学研协同创新模式,探索构建初步的产学研协同创新的理论框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产学研协同 协同创新 理论模式
原文传递
产学研协同创新的战略意义和政策走向 被引量:366
3
作者 张力 《教育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1年第7期18-21,共4页
胡锦涛总书记在清华大学百年校庆的重要讲话中强调,我国高校特别是研究型大学要同科研机构、企业开展深度合作,积极推动协同创新。这是第一次从国家战略高度出发对产学研协同创新提出新的要求,意义十分重大。政府要根据《科技规划纲要... 胡锦涛总书记在清华大学百年校庆的重要讲话中强调,我国高校特别是研究型大学要同科研机构、企业开展深度合作,积极推动协同创新。这是第一次从国家战略高度出发对产学研协同创新提出新的要求,意义十分重大。政府要根据《科技规划纲要》和《教育规划纲要》的共同部署,加快建立科技基础条件平台共享机制。国家和地方政府应通过财税、金融、评估等多种政策手段,多种方式推进协同创新。中央和省级财政要设置"支持协同创新战略联盟计划"。推进协同创新特别是促成战略联盟,既是国家战略的顶层设计,也是多方联合行动的系统工程,尤其需要深入整合产学研各方及社会其他方面资源,在引导外部需求和刺激内生动力之间实现平衡,不断营造有利于协同创新健康发展的政策环境和社会氛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产学研 协同创新 战略意义 政策走向
原文传递
融资约束、创新能力与企业协同创新 被引量:275
4
作者 周开国 卢允之 杨海生 《经济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7年第7期94-108,共15页
随着技术结构日益复杂,协同研发逐渐成为企业实现创新的重要方式。本文通过构建一个简单的理论模型,提出融资约束和创新能力会抑制企业协同研发的研究假说。据此,本文利用2012年世界银行调查问卷数据中关于中国企业的样本对以上模型进... 随着技术结构日益复杂,协同研发逐渐成为企业实现创新的重要方式。本文通过构建一个简单的理论模型,提出融资约束和创新能力会抑制企业协同研发的研究假说。据此,本文利用2012年世界银行调查问卷数据中关于中国企业的样本对以上模型进行检验。实证结果表明:在相同条件下,企业融资约束越宽松、创新能力越弱时,其协同研发的意愿及支出均相对越高,其中创新能力的负面作用来自于企业专有能力的不足。此外本文还发现,企业在面临激烈的产品市场竞争时,融资约束对自身研发、协同研发的抑制效应会更明显。据此结论本文提出,政府可以通过完善金融服务体系、加强知识产权保护、鼓励企业纵向合作来促进企业参与协同创新,从而加快企业转型升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融资约束 创新能力 协同创新 转型升级
原文传递
关于创新驱动和协同创新的若干重要概念 被引量:162
5
作者 洪银兴 《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 CSSCI 北大核心 2013年第5期5-12,共8页
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是经济发展转向新的发展方式的重要标志。以科学发现为源头的科技进步模式,体现知识创新和技术创新的衔接和融合,是技术进步路径的革命性变化。由于科技创新的源头主要是科学发现和知识创新,因此创新需要大学和企... 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是经济发展转向新的发展方式的重要标志。以科学发现为源头的科技进步模式,体现知识创新和技术创新的衔接和融合,是技术进步路径的革命性变化。由于科技创新的源头主要是科学发现和知识创新,因此创新需要大学和企业的协同,科学家和企业家的协同。产学研协同是指产业发展、人才培养和科学研究三方功能的协同,特别需要提高知识创新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创新驱动 产学研协同创新 概念
下载PDF
基于三方演化博弈的政产学研协同创新机制研究 被引量:151
6
作者 吴洁 车晓静 +2 位作者 盛永祥 陈璐 施琴芬 《中国管理科学》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期162-173,共12页
政产学研协同创新是实施创新驱动,推动国家和区域经济发展的重要动力,然而企业牵头、高校参与的协同创新机制存在弊端。鉴于此,本文构建了政府引导、高校牵头、企业参与的协同创新三方演化博弈模型,分析了政产学研三方在协同创新过程中... 政产学研协同创新是实施创新驱动,推动国家和区域经济发展的重要动力,然而企业牵头、高校参与的协同创新机制存在弊端。鉴于此,本文构建了政府引导、高校牵头、企业参与的协同创新三方演化博弈模型,分析了政产学研三方在协同创新过程中的策略选择,并用仿真分析研究了政产学研协同创新策略选择的影响因素。结果表明:政府、企业和高校受彼此参与意愿的影响程度不同;政府不同的激励机制对企业和高校的影响存在差异;企业对惩罚力度和收益分配更加敏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协同创新 政产学研 演化博弈 复制动态方程
原文传递
我国产学研协同创新动力机制研究 被引量:141
7
作者 周正 尹玲娜 蔡兵 《软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3年第7期52-56,共5页
在对产学研协同创新的动力形成分析基础上,探讨其内外动力因素及其相互作用机理,并针对当前我国产学研协同创新存在动力不足的问题,提出了完善我国产学研协同创新动力机制的政策建议。
关键词 产学研 协同创新 动力机制 政策建议
下载PDF
协同创新研究综述——基于实现途径视角 被引量:128
8
作者 熊励 孙友霞 +1 位作者 蒋定福 刘文 《科技管理研究》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4期15-18,共4页
随着知识经济时代的来临,越来越多的企业发现,协同创新正日益成为企业生存与发展的不竭源泉和动力。为了加深对相关内容的理解以便于深入研究,根据协同创新实现途径的不同,在归纳和分析国内外协同创新相关研究成果的基础上,指出现有研... 随着知识经济时代的来临,越来越多的企业发现,协同创新正日益成为企业生存与发展的不竭源泉和动力。为了加深对相关内容的理解以便于深入研究,根据协同创新实现途径的不同,在归纳和分析国内外协同创新相关研究成果的基础上,指出现有研究的不足并提出未来的研究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协同创新 研究综述 研究方向
下载PDF
协同创新的驱动机理 被引量:127
9
作者 陈劲 阳银娟 《技术经济》 CSSCI 2012年第8期6-11,25,共7页
分析了协同创新的驱动要素,对协同创新的驱动机理进行了初步探索。从构建协同创新战略联盟、推动科技体制改革、构建适宜协同创新发展的文化氛围等方面,对协同创新的实现路径进行了分析。
关键词 协同创新 科技创新 驱动要素 驱动机理 实现路径
下载PDF
协同创新模式对协同效应与创新绩效的影响机理 被引量:120
10
作者 解学梅 刘丝雨 《管理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5年第2期27-39,共13页
在开放式创新背景下,协同创新已成为中小企业可持续发展的必然选择。基于国内外已有研究,区分中小企业协同创新的4种模式,即战略联盟模式、专利合作模式、研发外包模式、要素转移模式,探究中小企业协同创新模式与协同效应和创新绩效之... 在开放式创新背景下,协同创新已成为中小企业可持续发展的必然选择。基于国内外已有研究,区分中小企业协同创新的4种模式,即战略联盟模式、专利合作模式、研发外包模式、要素转移模式,探究中小企业协同创新模式与协同效应和创新绩效之间的关系。基于长三角都市圈16个城市的427家中小型制造业企业的实证数据,运用结构方程模型,对企业协同创新的多维模式与协同效应和创新绩效的交互关系进行识别。研究结果表明,战略联盟模式、专利合作模式、研发外包模式、要素转移模式均与企业创新绩效和企业协同效应正相关,协同效应在中小企业协同创新模式与创新绩效关系中具有显著的中介效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协同创新 协同效应 协同模式 创新绩效 中小企业
原文传递
产学研协同创新机制研究——一个理论分析框架 被引量:115
11
作者 王进富 张颖颖 +1 位作者 苏世彬 刘江南 《科技进步与对策》 CSSCI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6期1-6,共6页
积极促进高校特别是研究型大学同科研机构、企业开展深度合作,对建立我国产学研协同创新长效稳定机制具有积极意义。基于协同学、生态学等相关交叉学科的理论整合,针对创新行为内嵌于产学研协同创新全过程的特征,将产学研协同创新行为... 积极促进高校特别是研究型大学同科研机构、企业开展深度合作,对建立我国产学研协同创新长效稳定机制具有积极意义。基于协同学、生态学等相关交叉学科的理论整合,针对创新行为内嵌于产学研协同创新全过程的特征,将产学研协同创新行为分为酝酿期、接洽期和运行期3个阶段,提出了从动力协同、路径协同、知识管理协同3个方面构建产学研协同创新机制,以协同度评价来测量协同创新效应的理论分析框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产学研合作 协同创新 创新机制
下载PDF
高校协同创新平台的构建研究 被引量:106
12
作者 邵云飞 杨晓波 +1 位作者 邓龙江 杜欣 《电子科技大学学报(社科版)》 2012年第4期79-84,共6页
随着我国《高等学校创新能力提升计划》(简称"2011计划")的推行,全国各高校已经陆续开始协同创新的实施或培育工作。结合该计划的现实背景和相关理论基础,分析高校协同创新平台的内涵、功能及构建的原则,探讨创新平台的运行... 随着我国《高等学校创新能力提升计划》(简称"2011计划")的推行,全国各高校已经陆续开始协同创新的实施或培育工作。结合该计划的现实背景和相关理论基础,分析高校协同创新平台的内涵、功能及构建的原则,探讨创新平台的运行及机制保障、基本组织结构及制度体系建设等内容,可以为我国高校协同创新工作的开展提供一定的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协同创新 平台建设 创新体 2011计划
下载PDF
论大学协同创新理念 被引量:104
13
作者 别敦荣 胡颖 《中国高教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0期4-8,共5页
协同创新是一种新的大学办学理念,指大学基于集成、合作、融合与共享的价值准则,谋求创新,以更好地适应时代需要,提高功能活动效率、水平与质量的思想观念。它既是大学办学内生的需要,又是社会发展对大学所提出的新要求;既是大学创新由... 协同创新是一种新的大学办学理念,指大学基于集成、合作、融合与共享的价值准则,谋求创新,以更好地适应时代需要,提高功能活动效率、水平与质量的思想观念。它既是大学办学内生的需要,又是社会发展对大学所提出的新要求;既是大学创新由割裂走向融合、由分散走向集成的客观要求,又是大学自身突破传统创新的必然结果。大学是协同创新的主体,集成是其灵魂,提高办学水平是其根本目的,合作共赢是其保障。建设适应协同创新理念的制度是现代大学制度建设的应有之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协同创新 大学办学理念 现代大学制度
原文传递
基于协同创新理念的校企合作模式研究 被引量:96
14
作者 董馨 吴薇 王奕衡 《国家教育行政学院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14年第7期59-63,共5页
以协同创新理念统领校企合作,能够为校企双方提供全新的战略视角。文章将协同创新理念引入校企合作中,从理论支撑框架、合作模式框架、实践教学架构、科研协同创新架构等方面深入研究了协同创新理念下校企合作的模式与内容,并从宏观、... 以协同创新理念统领校企合作,能够为校企双方提供全新的战略视角。文章将协同创新理念引入校企合作中,从理论支撑框架、合作模式框架、实践教学架构、科研协同创新架构等方面深入研究了协同创新理念下校企合作的模式与内容,并从宏观、中观、微观三个层次解析了校企合作模式的运行机制,对我国高校在新形势下校企合作培养应用型人才、提高科研成果转化能力提出了建设性意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协同创新 校企合作
下载PDF
粤港澳大湾区城市群知识多中心的演化过程与机理 被引量:90
15
作者 马海涛 黄晓东 李迎成 《地理学报》 EI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2期2297-2314,共18页
基于1990-2016年"Web of Science"核心合集所收录的科研论文合著数据,借助基尼系数测度属性和功能多中心性的方法,对粤港澳大湾区城市群的知识多中心性及其知识网络的演化进行了研究。结果发现:(1)伴随着粤港澳大湾区城市群... 基于1990-2016年"Web of Science"核心合集所收录的科研论文合著数据,借助基尼系数测度属性和功能多中心性的方法,对粤港澳大湾区城市群的知识多中心性及其知识网络的演化进行了研究。结果发现:(1)伴随着粤港澳大湾区城市群知识生产总量的持续增长,其多中心性程度呈现出阶段性、阶梯式提升的特征,分别经历了波动、增长和分化的发展阶段,港澳回归后的2000-2010年间是多中心性快速增长的重要阶段。(2)粤港澳大湾区城市群在区域、国家和全球尺度上的功能多中心性程度随着尺度增加逐级递减,进一步证实了功能多中心性的尺度规律性;而且发现了多中心在演化中的尺度敏感性,全球尺度上的多中心性会存在不确定的峰值,而区域尺度上的多中心性可能会持续增加。(3)城市群多中心的演化是受制度接近、地理接近和等级接近影响,在研究人员移动、科研单位联动和政府政策推动及其行动主体间的相互作用下实现的,多中心程度的增加有助于推动粤港澳大湾区城市群构建科研协同创新共同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中心性 城市群 粤港澳大湾区 知识城市 科学合作 协同创新 一国两制
原文传递
高校创新创业人才多元协同培养机制的构建 被引量:90
16
作者 张兄武 《国家教育行政学院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16年第4期30-37,共8页
高校创新创业人才"多元协同"培养既包含学校与外部的协同培养,也包含学校内部的协同培养,是外部协同培养和内部协同培养的统一。外部协同培养是指通过突破政府、学校、行业、企业等不同社会主体间的壁垒,形成一个相互作用、... 高校创新创业人才"多元协同"培养既包含学校与外部的协同培养,也包含学校内部的协同培养,是外部协同培养和内部协同培养的统一。外部协同培养是指通过突破政府、学校、行业、企业等不同社会主体间的壁垒,形成一个相互作用、相互配合的网络系统,以达成人才培养的协同效应。学校内部协同培养是指学校内部与创新创业人才培养相关的不同要素与不同部门的共同协作、相互补充、配合协作,以实现资源优化配置、行动最优同步。为实现高校创新创业人才"多元协同"培养机制的有效运行还需要相关制度的完善和实践创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创新创业人才 协同创新 多元协同 培养机制
下载PDF
基于博弈理论的协同创新主体资源共享策略研究 被引量:87
17
作者 戚湧 张明 丁刚 《中国软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期149-154,共6页
协同创新在经济社会发展有着重要的推动作用。推动协同创新体系发展,强化科技资源开放共享成为时代的主题。本文研究协同创新主体资源共享问题,明确协同创新资源共享的内涵;并建立监管部门、企业、高校和研究院所三者之间的博弈模型,对... 协同创新在经济社会发展有着重要的推动作用。推动协同创新体系发展,强化科技资源开放共享成为时代的主题。本文研究协同创新主体资源共享问题,明确协同创新资源共享的内涵;并建立监管部门、企业、高校和研究院所三者之间的博弈模型,对博弈模型的结果因素进行分析;最后提出对策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协同创新 资源共享 博弈模型
下载PDF
基于“四主体动态模型”的中小企业协同创新体系研究 被引量:74
18
作者 陈晓红 解海涛 《科学学与科学技术管理》 CSSCI 北大核心 2006年第8期37-43,共7页
我国中小企业的生存与发展除体制因素外,关键取决于技术创新。在分析了企业技术创新从“线性范式”向“网络范式”转变的基础上,从分析我国中小企业技术创新外部“正”效应内部化入手,针对中小企业技术创新方面的不足与缺陷,提出中小企... 我国中小企业的生存与发展除体制因素外,关键取决于技术创新。在分析了企业技术创新从“线性范式”向“网络范式”转变的基础上,从分析我国中小企业技术创新外部“正”效应内部化入手,针对中小企业技术创新方面的不足与缺陷,提出中小企业协同创新体系构想,建立了中小企业技术创新“四主体动态模型”,并分析了其运行模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小企业 技术创新 协同创新 四主体动态模型
下载PDF
企业技术创新与商业模式创新的协同研究 被引量:72
19
作者 李志强 赵卫军 《中国软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0期117-124,共8页
企业技术创新与商业模式创新都是复杂、开放的系统,并影响着企业发展。本文运用耗散结构论、熵理论研究企业技术创新系统与商业模式创新系统的熵变,探讨二者的相互作用及协同机理,建立企业技术创新与商业模式创新协同的熵变模型,并对苹... 企业技术创新与商业模式创新都是复杂、开放的系统,并影响着企业发展。本文运用耗散结构论、熵理论研究企业技术创新系统与商业模式创新系统的熵变,探讨二者的相互作用及协同机理,建立企业技术创新与商业模式创新协同的熵变模型,并对苹果公司进行熵变分析。该模型的运用不仅能够明确当前企业创新系统的运行状况,也为企业下一步决策提供理论指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技术创新 商业模式创新 协同创新 耗散结构论 熵理论
下载PDF
面向决策的智库协同创新情报服务:功能定位与体系构建 被引量:73
20
作者 李纲 李阳 《图书与情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期36-43,共8页
智库情报服务是智库建设的重要一环,当前我国智库情报服务能力参差不齐,迫切需要通过协同创新来推进新型智库建设。文章基于情报与智库之间的密切关系,对智库情报服务的内涵进行了界定。总结了协同创新视角下智库情报服务的三大功能定位... 智库情报服务是智库建设的重要一环,当前我国智库情报服务能力参差不齐,迫切需要通过协同创新来推进新型智库建设。文章基于情报与智库之间的密切关系,对智库情报服务的内涵进行了界定。总结了协同创新视角下智库情报服务的三大功能定位:立足大数据背景下的智库情报服务内容与形式;重视智库协同化情报服务的新"人文价值";实现工程化思维下智库情报服务模式的基本目标。构建了面向决策的智库协同创新情报服务体系基本架构,并对该体系的主体、平台建设、情报流程、知识创新模式等内容进行了探讨。认为智库之间复杂的知识协同问题仍然需要进一步的深入探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智库 新型智库建设 决策 情报服务 情报工程 体系 协同创新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2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