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中国碳中和目标下的二氧化碳排放路径 被引量:88
1
作者 蔡博峰 曹丽斌 +9 位作者 雷宇 王灿 张立 朱建华 李明煜 杜梦冰 吕晨 蒋含颖 宁淼 王金南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期7-14,共8页
结合中国中长期规划研究成果和国内外学术文献,充分考虑中国现阶段以工业为主的产业结构、以煤为主的能源结构,以及新技术研发和投入使用周期,利用中国高空间分辨率排放网格数据库(China high resolution emission gridded database,CHR... 结合中国中长期规划研究成果和国内外学术文献,充分考虑中国现阶段以工业为主的产业结构、以煤为主的能源结构,以及新技术研发和投入使用周期,利用中国高空间分辨率排放网格数据库(China high resolution emission gridded database,CHRED),自上而下(基于中国中长期排放和强度目标并参考IPCC-SSPs排放情景)和自下而上(基于CHRED 50 km网格分部门排放,利用空间公平趋同模型),建立中国碳中和目标下的2020—2060年二氧化碳排放路径(CAEP-CP 1.1)。CAEP-CP 1.1表明,中国2027年左右达峰,二氧化碳排放峰值为106亿t,达峰后经历5~7年平台期,2030年二氧化碳排放量为105亿t。CAEP-CP 1.1空间格局(50 km)在2030年和IPCC排放情景基本一致,但2060年差异较为显著,主要由于CAEP-CP 1.1是基于中国2060年碳中和的目标,相比IPCC情景减排力度更强。2060年排放格局下,中国基本实现超低排放,绝大部分区域(50 km×50 km)排放量都低于100万t,而在IPCC的情境下,中国2060年仍有不少区域排放量超过1 000万t。CAEP-CP 1.1空间化排放数据可与IPCC-SSPs(0.5°网格)比对和分析,路径数据可实现部门、区域对标分析和横纵向比较,国家-区域-部门-网格数据联动和双向反馈,可追溯性强(可分析每个50 km空间网格分部门排放和相关参数),便于根据实际发展、国家重大决策变化和认知提升等动态调整和迭代升级路径数据,有利于决策者在国家-区域-部门层面模拟和推演不同政策措施下的排放情景,为二氧化碳排放管控科学化、精准化提供重要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 二氧化碳排放路径 空间化 碳中和
下载PDF
动态省级电力CO_(2)排放因子对区域碳达峰路径的影响
2
作者 贾敏 张立 +10 位作者 张哲 宋晓晖 姜玲玲 蔡博峰 赵良 芦新波 张泽宸 郑海涛 汤铃 王金南 舒印彪 《中国工程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121-133,共13页
电力CO_(2)排放因子是精准核算消费端间接排放的重要参数,也是准确量化消费端CO_(2)排放路径的核心指标。本文首次探究了2020—2035年省级电力CO_(2)排放因子的时空特征并与官方来源因子进行对比,全面整合了历史直接排放数据以及精准量... 电力CO_(2)排放因子是精准核算消费端间接排放的重要参数,也是准确量化消费端CO_(2)排放路径的核心指标。本文首次探究了2020—2035年省级电力CO_(2)排放因子的时空特征并与官方来源因子进行对比,全面整合了历史直接排放数据以及精准量化电力消费间接排放的重要性,详细预测了不同情景下2020—2035年省级电力消费间接排放及各省排放路径并量化不同时空精度电力CO_(2)排放因子对各省排放路径的影响。研究表明:(1)2020—2035年,各省电力CO_(2)排放因子呈现持续下降趋势,而现有公开的电力CO_(2)排放因子与本研究省级水平相比存在差异;(2)2010—2020年,电力净调入省份的电力消费间接排放及其占比逐渐增加,北京、上海、浙江等省份占比最高;(3)在情景1和情景3(全国、省级维度因子固定不变情景)下,各省的电力消费间接排放和总排放显著高于情景2和情景4(全国、省级维度因子动态变化情景)的估算结果;情景1和情景2(全国维度因子固定不变、动态变化情景)与情景3和情景4(省级维度因子固定不变、动态变化情景)中的估算结果差异较大;对于如北京、上海、广东等电力消费间接排放占比较大的省份,选取不同空间精度的电力CO_(2)排放因子对其排放总量影响较为明显,进一步导致相关达峰年的偏移。研究结论对支撑各省碳达峰路径规划、降低电力消费间接排放预测的不确定性具有参考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力co_(2)排放因子 碳达峰 排放路径 电力消费间接排放 省级维度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