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5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亚洲中部干旱区全新世气候变化的西风模式——以新疆博斯腾湖记录为例 被引量:131
1
作者 陈发虎 黄小忠 +3 位作者 杨美临 杨勋林 范育新 赵晖 《第四纪研究》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6期881-887,共7页
位于受西风环流显著影响区的我国最大内陆淡水湖——新疆博斯腾湖提供了全新世亚洲中部干旱区气候变化的可靠记录。对该湖钻探岩芯、沉积年代以及孢粉、碳酸盐含量、粒度等代用指标分析结果表明,末次冰消期到全新世早期湖泊干涸,风砂... 位于受西风环流显著影响区的我国最大内陆淡水湖——新疆博斯腾湖提供了全新世亚洲中部干旱区气候变化的可靠记录。对该湖钻探岩芯、沉积年代以及孢粉、碳酸盐含量、粒度等代用指标分析结果表明,末次冰消期到全新世早期湖泊干涸,风砂沉积盛行,气候干旱;约8cal.kaB.P.以来现代湖泊形成,气候相对湿润,其中,约6.0—1.5cal.kaB.P.期间代用指标A/C值指示的流域湿度增加,盘星藻指示的湖泊深度最大,全新世最湿润时段发生在中晚全新世。博斯腾湖记录的早全新世干旱和中晚全新世湿润的气候框架得到中亚其他较高分辨率湖泊记录的支持,具有普遍性。亚洲中部西风影响区这一全新世气候变化框架与亚洲季风区早中全新世夏季风强盛、中晚全新世季风衰落的变化模式显著不同,具有近似反相位(outofphase)变化特征。广大中亚内陆干旱区中晚全新世湿润气候不大可能是东亚季风深入内陆造成的,更可能是通过西风环流与高纬度北大西洋相联系,其驱动机制需要更深入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博斯腾湖 中亚干旱区 全新世 气候变化 西风模式
下载PDF
亚洲中部干旱区丝绸之路沿线环境演化与东西方文化交流 被引量:31
2
作者 安成邦 王伟 +2 位作者 段阜涛 黄伟 陈发虎 《地理学报》 EI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5期875-891,共17页
基于环境记录、考古发现,以及同位素资料,对亚洲中部干旱区丝绸之路沿线的全新世以来的环境变化和东西方文化交流进行了梳理。结果表明,研究区独特的地理环境和环境变化过程,深刻地影响着文化的发展和传播。河西走廊受季风影响,表现出... 基于环境记录、考古发现,以及同位素资料,对亚洲中部干旱区丝绸之路沿线的全新世以来的环境变化和东西方文化交流进行了梳理。结果表明,研究区独特的地理环境和环境变化过程,深刻地影响着文化的发展和传播。河西走廊受季风影响,表现出季风—西风过渡带干湿变化的模式,晚全新世气候趋向干旱;从新疆到中亚的丝绸之路沿线的环境变化比较一致:在早全新世(BC 6000以前)主要为干旱环境,植被以荒漠类型占优势;中晚全新世,湿润程度增加,草原植被扩展。新疆和中亚全新世中晚期较为湿润的环境为东西文化交流提供了较适宜的环境基础。得益于环境条件的改善,东西方文化交流融合的进程在BC 2000以后明显加速。在BC 2500-2000期间,东西方农业文化在丝绸之路沿线接触融合,是史前丝绸之路的首次贯通;在BC 2000-1000期间,丝绸之路沿线绿洲地带形成了以小麦—/大麦—粟黍—畜牧为特征的混合型经济特征,并扩散到欧亚草原带,和周围的畜牧业形成鲜明的对照,并持续到历史时期。这种空间分异,是地理环境和东西方文化交流共同作用的结果。在史前时期,东西方农业的相向传播和融合,基本沿着山前地带的绿洲蛙跳式前进。到了历史时期,政治版图的变化是影响丝绸之路的首要因素,但环境变化仍然是不可忽略的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亚洲中部干旱区 丝绸之路 环境变化 小麦 粟黍 东西文化交流
原文传递
亚洲中部干旱区在20世纪两次暖期的表现 被引量:23
3
作者 王劲松 陈发虎 +1 位作者 靳立亚 魏锋 《冰川冻土》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2期224-233,共10页
利用亚洲中部干旱区1901-2002年近100 a气温及北半球海平面气压、冬季西伯利亚高压强度指数、西风指数资料,分析了20世纪全球变暖的两个较明显时期在该干旱区的响应特征,以及大气环流变化和太阳活动对干旱区气温异常的影响.结果表明:亚... 利用亚洲中部干旱区1901-2002年近100 a气温及北半球海平面气压、冬季西伯利亚高压强度指数、西风指数资料,分析了20世纪全球变暖的两个较明显时期在该干旱区的响应特征,以及大气环流变化和太阳活动对干旱区气温异常的影响.结果表明:亚洲中部干旱区对20世纪全球发生的两次暖期的响应特征是有显著差异的.对1920-1940年代全球发生的第一次暖期,亚洲中部干旱区整体并没有响应,仅在其东部的季风影响边缘区有响应;而对1970年代以后发生的第二次暖期,亚洲中部干旱区整体都作出了响应.冰岛低压的异常加深、同时北大西洋亚速尔高压的显著增强,西伯利亚高压强度指数的异常减弱,以及西风指数的异常增强是导致亚洲中部干旱区气温偏高的可能原因,可以初步解释研究区整体对20世纪全球两次暖期响应不同的原因.太阳活动作为外部影响因子之一,对干旱区气温的影响是阶段性的,且在百年时间尺度上,二者并没有显著的相关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亚洲中部干旱区 20世纪两次暖期 响应 影响因子
下载PDF
亚洲中部干旱区气候变化与丝路文明变迁研究:进展与问题 被引量:22
4
作者 陈发虎 董广辉 +5 位作者 陈建徽 郜永祺 黄伟 王涛 陈圣乾 侯居峙 《地球科学进展》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6期561-572,共12页
亚洲中部干旱区是对全球气候变化响应最为敏感的地区之一,也是水文变化剧烈和生态环境脆弱的地区。该地区包括了古丝绸之路的主体,在东西方交流和丝路文明兴衰历史中发挥了关键的作用。科学评估全球增温背景下亚洲中部干旱区人类社会可... 亚洲中部干旱区是对全球气候变化响应最为敏感的地区之一,也是水文变化剧烈和生态环境脆弱的地区。该地区包括了古丝绸之路的主体,在东西方交流和丝路文明兴衰历史中发挥了关键的作用。科学评估全球增温背景下亚洲中部干旱区人类社会可持续发展面临的风险,是广受关注的重大科学问题。东西方交流和丝路文明发展历史及其与气候环境变化关系的研究,可为认识该地区不同时间尺度人地关系演变的规律提供科学依据。通过总结东西方交流与丝路文明兴衰历史、亚洲中部干旱区全新世气候变化过程、多时间尺度气候一水文变化机制以及人与环境相互作用的过程与规律等领域的研究进展,提出目前亚洲中部干旱区全新世气候环境变化时空格局和丝路文明演化的过程,以及人与环境相互作用机制的研究存在明显不足。破解亚洲中部干旱区气候变化和文化演化研究区域不均衡问题,加强地学与考古学等多学科交叉研究,是推进气候变化与丝路文明变迁研究的有效途径。这对理解该地区人地关系演化规律、应对气候变化带来的挑战、服务国家“一带一路”倡议具有重要的科学价值和现实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亚洲中部干旱区 丝绸之路 气候环境变化 文明演化 人地关系
原文传递
咸海的过去、现在与未来 被引量:18
5
作者 阿布都米吉提·阿布力克木 葛拥晓 +1 位作者 王亚俊 胡汝骥 《干旱区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期7-18,共12页
咸海曾经是世界第四大湖,如今缩小到原来面积的约1/10。咸海究竟如何形成,又经历了怎样的演变过程及其形成机制等,一直是人们关注的问题。咸海水系(阿姆河和锡尔河流域)是青藏高原的隆升,新特提斯海的退却以及新生代全球气候变冷与海平... 咸海曾经是世界第四大湖,如今缩小到原来面积的约1/10。咸海究竟如何形成,又经历了怎样的演变过程及其形成机制等,一直是人们关注的问题。咸海水系(阿姆河和锡尔河流域)是青藏高原的隆升,新特提斯海的退却以及新生代全球气候变冷与海平面下降等区域和全球要素共同作用下,构成的一个完整的以青藏高原为中心的亚洲水塔体系的主要组成部分。咸海水系,从形成至大约20世纪中叶,湖泊面积与水文格局大致保持一个相对稳定的状态,只是20世纪下半叶以来,经历了大规模掠夺式的水资源开发和利用,造成了咸海危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咸海 形成过程 演化机制 危机 青藏高原 亚洲中部干旱区
原文传递
Humid Little Ice Age in arid central Asia documented by Bosten Lake, Xinjiang, China 被引量:14
6
作者 J. A. Holmes 《Science China Earth Sciences》 SCIE EI CAS 2006年第12期1280-1290,共11页
Short sediment cores retrieved from Bosten Lake, the largest inland freshwater lake in China, were used to explore humidity and precipitation variations in arid central Asia during the past millennium. The chronology ... Short sediment cores retrieved from Bosten Lake, the largest inland freshwater lake in China, were used to explore humidity and precipitation variations in arid central Asia during the past millennium. The chronology of the cores was established using 137Cs, 210Pb and AMS 14C dating re- sults. Multi-proxy high-resolution analysis, including pollen ratios of Artemisia and Chenopodiaceae (A/C), carbonate content and grain size, indicates that the climate during the past millennium can be divided into three stages: a dry climate between 1000―1500 AD, a humid climate during the Little Ice Age (LIA) (c. 1500―1900 AD), and a warm dry period after 1900 AD. On centennial timescales, the climate change in northwestern China during the past 1000 years is characterized by oscillations between warm-dry and cold-humid climate conditions. All the proxies changed significantly and indi- cate increased precipitation during the LIA, including increased pollen A/C ratios and pollen concen- trations, decreased carbonate content and increased grain size. The humid period during the LIA re- corded by the Bosten Lake sediments is representative of arid central Asia and is supported by nu- merous records from other sites. During the LIA, the water runoff into the Keriya River and Tarim River in the Tarim Basin increased, while the ice accumulation in the Guliya ice core increased. Additionally, the lake levels of the Aral and Caspian Sea also rose, while tree-ring analysis indicates that precipita- tion increased. We hypothesize that both the lower temperature within China and the negative anomalies of North Atlantic Oscillation (NAO) during this period may have contributed to the humid climate within this area during LIA.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ULTIPROXY analyses Bosten Lake humid LITTLE Ice Age past millennium arid central asia.
原文传递
中亚干旱区降水时空变化特征及趋势分析 被引量:14
7
作者 徐利岗 杜历 +1 位作者 姚海娇 王怀博 《干旱区资源与环境》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1期121-127,共7页
基于中亚干旱区境内344个气象站点1950-2010年月降水系列,利用轮次分析、游程检验、降水集度(PCI)、Mann-Kendall法及气候趋势系数等方法,分析了研究区降水的丰枯变化规律、不同时间尺度演变特征、未来变化趋势及其梯度的时空分异特征... 基于中亚干旱区境内344个气象站点1950-2010年月降水系列,利用轮次分析、游程检验、降水集度(PCI)、Mann-Kendall法及气候趋势系数等方法,分析了研究区降水的丰枯变化规律、不同时间尺度演变特征、未来变化趋势及其梯度的时空分异特征。结果表明:中亚干旱区各地的极大丰水历时均小于极限枯水历时,极限干旱历时为5年,年平均缺水量为35.4mm,占多年平均降水量的11.1%;单独丰水年的概率略高于单独枯水年,大于5年的丰水概率为5.8%,枯水概率6.2%。研究区中部降水年内分配规律稳定、年际变化较小,西部降水年内分配年际变化差异较大,中亚五国降水具有显著的季节性变化(PCI为14-22)。春季降水占全年降水量的37.7%,冬季占全年24.4%;中国西北干旱区年降水月际变化显著(PCI为24-34间)。研究区年降水呈增加趋势(P=0.01的显著性),增幅为3.9mm/10a(P=0.01),境内各地增幅为0.02-5.12 mm/10a。哈萨克斯坦、吉尔吉斯斯坦、塔吉克斯坦均呈显著增加趋势(P=0.01),增幅分别为2.6 mm/10a、3.1 mm/10a及3.7 mm/10a,中国西北干旱区通过P=0.05显著性检验,增加梯度1.8 mm/10a。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亚干旱区 降水 时空变化 趋势分析 MANN-KENDALL法
原文传递
中亚干旱区降水准两年周期振荡及突变特征 被引量:14
8
作者 黄伟 吴娴 +1 位作者 陈建徽 陈发虎 《气候变化研究进展》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6期448-455,共8页
依据东英吉利大学气候研究中心(CRU)1930—2009年0.5°×0.5°分辨率的月降水量及NCEP/NCAR 1948—2009年2.5°×2.5°分辨率再分析逐月位势高度资料,分析了中亚干旱区年降水和季节降水的准两年周期振荡(TBO)... 依据东英吉利大学气候研究中心(CRU)1930—2009年0.5°×0.5°分辨率的月降水量及NCEP/NCAR 1948—2009年2.5°×2.5°分辨率再分析逐月位势高度资料,分析了中亚干旱区年降水和季节降水的准两年周期振荡(TBO)特征和突变的时空变化及其可能影响机制。结果发现,中亚干旱区降水具有显著的TBO特征,其I区(哈萨克斯坦西区)、II区(哈萨克斯坦东区)、IV区(吉尔吉斯斯坦区)的年降水TBO相对具有连续性,而III区(中亚平原区)和V区(伊朗高原区)大致以20世纪60—70年代为分界点,存在相反变化。对季节降水而言,除II区年降水的TBO信号主要由夏季的变化决定,其他分区年降水TBO主要由冬季决定。降水突变分析发现,中亚干旱区降水的突变与TBO信号变化有很好的一致性,突变点上降水周期都有向TBO的跃变。另外,对整个亚洲中部干旱区而言,中亚干旱区西部降水突变发生在20世纪50年代初,东部于60年代末发生突变,新疆自80年代末出现气候转型,时间间隔为20年左右。季风区和受西风环流控制的亚洲内陆干旱区降水尽管都表现出TBO基本特征,但其控制因子可能有很大差异,对流层中上层的西风强度TBO可能是导致亚洲中部干旱区降水TBO的重要因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亚干旱区 降水突变 西风环流 TBO
下载PDF
末次冰消期以来赛里木湖沉积记录的气候突变 被引量:13
9
作者 蒋庆丰 金典 +1 位作者 郑佳楠 杨玉凤 《第四纪研究》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4期952-963,共12页
末次冰消期以来的气候突变事件的时空变化特征及其区域响应是古气候环境变化研究的重要内容,然而亚洲中部干旱区末次冰消期以来的气候突变记录较少,尤其缺少末次冰消期期间快速转暖过程的区域响应.本研究通过对位于亚洲中部干旱区的新... 末次冰消期以来的气候突变事件的时空变化特征及其区域响应是古气候环境变化研究的重要内容,然而亚洲中部干旱区末次冰消期以来的气候突变记录较少,尤其缺少末次冰消期期间快速转暖过程的区域响应.本研究通过对位于亚洲中部干旱区的新疆西天山中部亚高山湖泊赛里木湖湖心采得的长300 cm的SLM2009钻孔沉积物的碳酸盐含量和粒度变化特征的分析,在 14 个 AMS 14C测年数据的基础上,探讨了末次冰消期约23. 4 cal. ka B. P.以来亚洲中部干旱区的气候突变事件记录及其区域响应过程.结果表明:赛里木湖湖心钻孔沉积物完整记录了 H1 ( 17. 5 ~ 15. 2 cal. ka B. P.)、 YD ( 12. 6 ~ 11. 7 cal. ka B. P.)冷事件以及 B-A ( 15. 2 ~12. 9 cal. ka B. P.)暖事件等末次冰消期气候突变事件以及全新世以来的10. 5 ka、 8. 2 ka、 5. 5 ka、 4. 2 ka、 2. 8 ka和小冰期冷事件,这与亚洲中部干旱区已有的气候突变事件记录相吻合,表明末次冰消期以来亚洲中部干旱区具有相似的气候突变演化模式.同时这些气候突变事件与高纬冰芯以及低纬石笋氧同位素记录的一致性则表明气候突变具有全球性影响,受相同的成因机制因素控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末次冰消期 气候突变事件 赛里木湖 亚洲中部干旱区 湖泊沉积
原文传递
新疆艾里克湖炭屑记录的中亚干旱区MIS 3中期以来的古火灾演化
10
作者 陈雅茹 刘兴起 《第四纪研究》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48-58,共11页
大规模火灾能够对当地植被和生产经济造成不可逆的损害,严重影响着人们的生产生活。中亚干旱区生态系统脆弱,火灾频发,使得该地区成为研究古火灾的理想地区之一。MIS 3时期是距离现今最近的间冰阶,气候上与现在有许多相似之处,是进行古... 大规模火灾能够对当地植被和生产经济造成不可逆的损害,严重影响着人们的生产生活。中亚干旱区生态系统脆弱,火灾频发,使得该地区成为研究古火灾的理想地区之一。MIS 3时期是距离现今最近的间冰阶,气候上与现在有许多相似之处,是进行古气候研究的重要时段。通过对长时间尺度上的火灾演化及其影响因素的了解,即有助于我们理解火灾对植被和气候变化的响应机制,又能够为现代预测和治理火灾提供一定的科学依据。本研究以新疆艾里克湖Ailike-2019孔(岩芯长4.49 m)沉积岩芯为研究对象,通过AMS^(14)C测年、花粉通量和炭屑分析,重建艾里克湖约40 ka以来的古火灾演化序列。结果表明,MIS 3中、晚期(40.2~26.7 cal.ka B.P.),植被覆盖度较差,火灾较少;MIS2时期(26.7~11.7 cal.ka B.P.),植被覆盖度差,火灾少;全新世(11.7 cal.ka B.P.至今),植被覆盖度显著上升,火灾频发。研究区自MIS3中期以来的火灾活动与植被覆盖度的变化具有相似的趋势,说明火灾的发生可能与植被覆盖度的变化有关。这与中亚干旱区的其他炭屑记录相似,表明中亚干旱区轨道尺度上的火灾可能主要受可燃生物量控制。暖湿/冷干的气候条件导致植被覆盖度扩张/缩小,从而提供了更多/更少的可燃生物量,使得火灾能够产生大量/少量炭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亚干旱区 艾里克湖 MIS 3 炭屑 古火灾
原文传递
末次间冰期亚洲中部干旱区干湿变化的模拟研究 被引量:2
11
作者 江南萱 燕青 王会军 《大气科学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期55-68,共14页
利用国际古气候模拟对比计划第四阶段的多模式结果,分析了末次间冰期亚洲中部干旱区的干湿变化及机制。多模式集合平均结果表明,末次间冰期亚洲中部干旱区年降水减少0.7%,其中中亚地区的年降水减少2.8%,新疆地区年降水增加1.8%。水汽收... 利用国际古气候模拟对比计划第四阶段的多模式结果,分析了末次间冰期亚洲中部干旱区的干湿变化及机制。多模式集合平均结果表明,末次间冰期亚洲中部干旱区年降水减少0.7%,其中中亚地区的年降水减少2.8%,新疆地区年降水增加1.8%。水汽收支方程表明,末次间冰期中亚地区在雨季(冬春季)的降水变化主要与垂直动力项有关,新疆地区在雨季(夏季)的降水变化主要与垂直动力与热力项有关。此外,基于Penman-Montieth方法计算的亚洲中部干旱区的干旱指数在末次间冰期减小约10.2%,表明末次间冰期亚洲中部干旱区气候明显变干且存在旱区扩张的现象,这主要受到潜在蒸散变化的调控。潜在蒸散的增加进一步受到有效能量增加与地面风速增大的调控。本研究从模拟的角度揭示了末次间冰期亚洲中部干旱区干湿变化的可能特征及机制,在一定程度上有助于理解旱区气候在增暖情景下对轨道参数的响应特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末次间冰期 亚洲中部干旱区 干湿变化
下载PDF
中亚地区冬季极端降雪增加与北大西洋两类海温模态增强的联系 被引量:3
12
作者 李双双 张杰 陈志恒 《高原气象》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5期1124-1140,共17页
利用气候预报中心(CPC)提供的1979-2018年日降水数据,欧洲中期天气预报中心(ECMWF)的全球再分析数据及美国国家海洋和大气管理局(NOAA)的海温数据分析了中亚地区极端降雪的时空演变特征及其与北大西洋海温的联系,并通过地球系统模式CESM... 利用气候预报中心(CPC)提供的1979-2018年日降水数据,欧洲中期天气预报中心(ECMWF)的全球再分析数据及美国国家海洋和大气管理局(NOAA)的海温数据分析了中亚地区极端降雪的时空演变特征及其与北大西洋海温的联系,并通过地球系统模式CESM1.0.4的CAM5.1模块进行敏感性试验验证.结果表明:中亚地区冬季极端降雪空间分布极不均匀,极端降雪主要发生在哈萨克斯坦、吉尔吉斯斯坦、塔吉克斯坦和北疆地区,乌兹别克斯坦、土库曼斯坦和南疆的沙漠地区极端降雪较少;四个极端降雪指数在中亚和各个气候区均表现为显著的增加趋势,其中,以天山山脉为代表的南部关键区年际变率最大.中亚南部关键区极端降雪频次增加对应沿着北大西洋急流和亚非急流的两支波列增强,其波源位于副热带北大西洋和热带北大西洋,并对应北大西洋"一致型"和"三极子型"两类海温模态.自2000年以来,增加的(副)热带海温及两类模态指数均有助于亚非急流入口西伸,并与北大西洋急流对接,加强了波源区能量沿两支急流向下游频散,并增强了两支波列,进而导致巴尔喀什湖一带的气旋异常和阿拉伯海北部的反气旋异常加强,二者增强了来自阿拉伯海的西南水汽输送以及中亚南部地区的辐合,有助于2000年以来的极端降雪增加.CESM模式结果较好地验证了北大西洋副热带和热带地区海温通过波列和涡旋异常对极端降雪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亚干旱区 极端降雪 北大西洋海温 一致型 三极子型
下载PDF
兴都库什山及伊朗高原抬升对南亚季风-中亚干旱气候演化影响的模拟研究
13
作者 沙莹莹 石正国 +1 位作者 侯芸 毛希月 《第四纪研究》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4期925-939,共15页
新生代以来青藏高原大地形及其周围边缘地形的构造抬升对亚洲气候演化有着深远而复杂的影响。目前的气候代用指标表明南亚季风的开始可以追溯到始新世,随后在早中新世和晚中新世经历了显著的加强过程。同时,构造地质证据表明兴都库什山... 新生代以来青藏高原大地形及其周围边缘地形的构造抬升对亚洲气候演化有着深远而复杂的影响。目前的气候代用指标表明南亚季风的开始可以追溯到始新世,随后在早中新世和晚中新世经历了显著的加强过程。同时,构造地质证据表明兴都库什山脉和伊朗高原的隆升可能开始于10~12 Ma。兴都库什山脉和伊朗高原作为南亚季风和中亚干旱区之间的天然地理屏障,其对南亚季风和中亚干旱区气候演化和分异是否有一定的影响,目前尚未可知。本研究利用高分辨率的大气环流模式系统性评估了兴都库什山脉和伊朗高原对南亚和中亚气候的影响。结果表明,兴都库什和伊朗高原对南亚季风的加强和中亚干旱区降水的抑制均有贡献。相较而言,兴都库什山脉对南亚季风的加强和向北扩张起主导作用。兴都库什山脉引起的南亚夏季降水增量达到兴都库什和伊朗高原共同作用的65.6%。兴都库什山脉抬升后,南亚地区15°N以北,尤其是印度半岛中部和西北部夏季降水均显著增加,阿拉伯海对流层低层的西南风和印度西北部偏南风显著加强。伊朗高原对中亚干旱区的干旱化作用更强,并以冬季变化为主导。伊朗高原引起的中亚地区冬季降水减少量占兴都库什和伊朗高原共同作用的71.4%。伊朗高原抬升后,中亚地区冬季的盛行西风显著减弱,从而导致降水显著减少。本研究的数值模拟试验表明,地质记录揭示的南亚季风在晚中新世的加强可能与兴都库什山脉和伊朗高原在该阶段的抬升密切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兴都库什山脉 伊朗高原 南亚季风 中亚干旱区 青藏高原
原文传递
中亚干旱区第四系黄土和干旱环境研究进展 被引量:4
14
作者 王鑫 张金辉 +6 位作者 贾佳 王蜜 王强 陈建徽 王飞 李再军 陈发虎 《地球科学进展》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期34-47,共14页
中亚黄土位于连接欧洲黄土和中国黄土的咽喉地带,黄土地层的古气候记录研究对完整认识地质时期欧亚大陆古气候的演化历史、空间差异和不同时间尺度上的主控因素,深入理解欧亚大陆西风—季风系统的相互作用机制有重要意义。然而,中亚黄... 中亚黄土位于连接欧洲黄土和中国黄土的咽喉地带,黄土地层的古气候记录研究对完整认识地质时期欧亚大陆古气候的演化历史、空间差异和不同时间尺度上的主控因素,深入理解欧亚大陆西风—季风系统的相互作用机制有重要意义。然而,中亚黄土的研究程度与欧洲和中国黄土相比明显偏弱,尤其与中国黄土的对比研究亟待加强。综述了近些年中亚第四系黄土研究的主要进展,基于代表性剖面和中国黄土古气候记录粗框架的对比,讨论了中亚干旱区第四纪以来构造尺度上的干旱化过程,轨道尺度上的干湿变化历史和亚轨道尺度上的干湿变化及其与东亚季风区古气候变化的相位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土—古土壤 古气候 中亚干旱区 第四纪
原文传递
亚洲中部干旱区黄土释光测年研究进展及其问题 被引量:4
15
作者 王蕾彬 魏海涛 +2 位作者 贾佳 李国强 陈发虎 《地球科学进展》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期93-102,共10页
中亚干旱区广泛分布的黄土沉积为研究这一区域的大气粉尘、环境和气候演化提供了良好载体,而黄土年代学是气候环境研究的基础。近几十年来逐渐发展并日趋成熟的释光测年方法是建立黄土地层序列的重要手段。通过对中亚干旱区的测年进展(... 中亚干旱区广泛分布的黄土沉积为研究这一区域的大气粉尘、环境和气候演化提供了良好载体,而黄土年代学是气候环境研究的基础。近几十年来逐渐发展并日趋成熟的释光测年方法是建立黄土地层序列的重要手段。通过对中亚干旱区的测年进展(主要是释光测年)进行总结梳理,得到如下认识:(1)释光测年方法与14C测年方法比较,测年范围更广,测年材料易得,在此区域黄土框架的建立中有广泛适用性;(2)石英光释光单片再生法(SAR)能够用于建立中亚干旱区末次冰期以来黄土沉积的年代框架,但是需要考虑部分地区石英灵敏度偏低、不同粒径结果不一致等问题,这些问题的解决仍然需要更多的方法学的研究;(3)长石的两步法(pIRIR)与多步法(MET-pIRIR)已经基本克服了传统IRSL方法中信号的明显异常衰退现象,在此区域可以建立MIS 7以来的年代框架,长石的灵敏度高,可以用来测试石英灵敏度低而无法得出可靠年代的样品,其测年范围比石英更广,在具体的应用中需要根据样品灵敏度高低、年老程度等因素综合考虑来建立年代框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亚干旱区 黄土沉积 石英OSL测年 钾长石pIRIR和MET-pIRIR测年
原文传递
亚洲中部干旱区绿洲水热匹配与生物、农业技术适应性分析 被引量:3
16
作者 潘旭东 王江丽 +2 位作者 吴玲 张建萍 赖先齐 《干旱区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期52-57,共6页
亚洲中部干旱区"中亚天山北坡-新疆天山北坡-甘肃祁连山北坡"山前平原,在古丝绸之路和现代丝绸之路经济带时期均为社会、经济、文化最繁荣的重要地区。而一个地区某生物的生长发育除与降水、气温有关外,还与当地的水热匹配特... 亚洲中部干旱区"中亚天山北坡-新疆天山北坡-甘肃祁连山北坡"山前平原,在古丝绸之路和现代丝绸之路经济带时期均为社会、经济、文化最繁荣的重要地区。而一个地区某生物的生长发育除与降水、气温有关外,还与当地的水热匹配特征密切相关。中亚天山北坡区段水热不同步-新疆天山北坡区段水热较同步-甘肃祁连山北坡河西走廊区段水热同步的生态环境,深刻地影响着当地的天然动植物种类及其生长发育,使某些生物在研究区内各区段间形成了发生中心区、扩散区及无发生区的规律性分布;不同区段多项绿洲农业技术的差异性也反映出其对当地水热匹配特征的适应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热匹配 春季短命植物 琵琶柴 土耳其斯坦叶螨 绿洲农业技术 亚洲中部干旱区
原文传递
近百年中亚干旱区冬季年降水时空变化特征及其影响因子
17
作者 李亚云 《测绘科学与工程》 2021年第3期86-91,共6页
依据Global Precipitation Climatology Centre(GPCC)1916-2015年冬季0.5°×0.5°分辨率的全球陆地逐月格点降水数据及欧洲中期天气预报中心(ECMWF)1916-2015年1.0°×1.0°分辨率的ERA-20C和ERA-Interim败据... 依据Global Precipitation Climatology Centre(GPCC)1916-2015年冬季0.5°×0.5°分辨率的全球陆地逐月格点降水数据及欧洲中期天气预报中心(ECMWF)1916-2015年1.0°×1.0°分辨率的ERA-20C和ERA-Interim败据集,分析了近百年中亚干旱区(中亚五国和中国新疆)冬季年降水的时空变化及其可能影响机制。结果发现,中亚干旱区作为一个整体,近百年冬季年降水整体表现出明显的增加趋势(0.11mm/年),且20世纪70年代中期发生明显突变。从区域上看,中亚干旱区冬季年降水突变前后降水中心位置不变,均位于中亚千旱区中南部(土库曼斯坦东部、塔吉克斯坦和吉尔吉斯斯坦);但突变后降水增幅中心与降水中心不一致,位于哈萨克斯坦北部。影响中亚干旱区冬季年降水突变的主要因素可能是:高纬地区高度场负异常和地中海地区高度场正异常,使得中纬西风带纬向的水汽向中亚干旱区的输送加强;东欧平原至红海地区东北-西南向高度场负异常和阿拉伯海至中国新疆地区东北-西南向高度场正异常,使得红海经向的水汽向中亚干旱区西北部的输送加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亚干旱区 冬季年降水 时空特征 突变 大气环流
下载PDF
中东亚干旱区全新世气候变化的西风模式——以湖泊研究为例 被引量:25
18
作者 安成邦 陈发虎 《湖泊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3期329-334,共6页
综述了亚洲中部干旱区湖泊研究的古气候记录,发现湖泊记录的全新世有效湿度在大框架上具有一致性变化.据此,选择了其中年代可靠、代用指标湿度意义明确、时间分辨率较高的8个地点的记录,半定量地集成了中东亚干旱区全新世期间湿度的变化... 综述了亚洲中部干旱区湖泊研究的古气候记录,发现湖泊记录的全新世有效湿度在大框架上具有一致性变化.据此,选择了其中年代可靠、代用指标湿度意义明确、时间分辨率较高的8个地点的记录,半定量地集成了中东亚干旱区全新世期间湿度的变化.结果表明,亚洲内陆干旱区全新世气候变化具有较清晰的阶段性变化,大约8cal kaBP以前的早全新世气候干旱,8-4cal kaBP的中全新世气候湿润,从距今5-6cal kaBP以来湿润程度逐步降低到晚全新世,但晚全新世比早全新世湿润.内陆干旱区的全新世湿度变化框架与最新获得的亚洲季风变化模式存在较大差异,因此推论出,北大西洋海洋表面的温度变化可能是中东亚干旱区湿度的主要影响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东亚干旱区 全新世 湖泊 湿度
下载PDF
黄土记录的中亚干旱区东部全新世气候与环境演化 被引量:2
19
作者 范义姣 马箫忆 +6 位作者 刘慧 王树源 杨军怀 陈梓炫 高福元 贾佳 夏敦胜 《冰川冻土》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3期818-826,共9页
选取位于中亚干旱区东部新疆天山地区的两个典型黄土沉积剖面,通过磁学参数(χARM/SIRM)、亮度(L*)、有机碳/氮同位素(δ13Corg和δ15N)等记录,对研究区内全新世以来的气候环境进行重建。结果表明:早全新世,χARM/SIRM、L*指示黄土成壤... 选取位于中亚干旱区东部新疆天山地区的两个典型黄土沉积剖面,通过磁学参数(χARM/SIRM)、亮度(L*)、有机碳/氮同位素(δ13Corg和δ15N)等记录,对研究区内全新世以来的气候环境进行重建。结果表明:早全新世,χARM/SIRM、L*指示黄土成壤较弱、有机质含量低,δ13Corg记录表明区域降水较少,共同反映该时期地表植被覆盖低、相对干旱的气候环境;中晚全新世,χARM/SIRM、L*和δ13Corg记录的湿度逐渐增加,黄土δ15N偏正变化,指示地表生态系统生产力增强、植被覆盖增加,表明该区域气候适宜期发生在中晚全新世。中亚干旱区东部全新世以来的气候环境特征,与北半球高纬度冰盖、太阳辐射强度的变化密切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土 δ13Corg δ15N 全新世 新疆天山地区 中亚干旱区东部
下载PDF
1975-2007年中亚干旱区内陆湖泊面积变化遥感分析 被引量:73
20
作者 白洁 陈曦 +1 位作者 李均力 杨辽 《湖泊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期80-88,共9页
中亚干旱区内陆湖泊的湖面变化反映了气候波动和人类活动对流域水文过程的影响.本文以中亚干旱区平原区尾闾湖泊、吞吐湖泊和高山湖泊三类典型内陆湖泊为研究对象,利用1975-2007年Landsat遥感影像,基于归一化水体指数提取湖泊水域边界信... 中亚干旱区内陆湖泊的湖面变化反映了气候波动和人类活动对流域水文过程的影响.本文以中亚干旱区平原区尾闾湖泊、吞吐湖泊和高山湖泊三类典型内陆湖泊为研究对象,利用1975-2007年Landsat遥感影像,基于归一化水体指数提取湖泊水域边界信息,分析近30年来内陆湖泊湖面变化特征.结果表明,近30年来,研究区内有超过一半的内陆湖泊急剧萎缩,湖泊总面积从1975年的91402.06km2减小到2007年的46049.23km2,减小了49.62%.其中,平原区尾闾湖泊面积减小最为显著;吞吐湖泊主要受出口河流水资源利用方式不同,湖面变化较为复杂,既有扩张也有萎缩;高山湖泊主要受气候波动影响,水面变化相对稳定.在中亚区域气候变暖的背景下,不同类型湖泊面积的变化也反映出干旱区人类活动对区域水资源时空分配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亚干旱区 内陆湖泊 湖面变化 气候波动 人类活动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