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973篇文章
< 1 2 99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贵州兴义矮脚鸡及应用前景 被引量:29
1
作者 傅筑荫 《中国家禽》 北大核心 2000年第9期35-36,共2页
关键词 矮脚鸡 胫长 品种类型 土种鸡 应用前景 黔西南州 兴义市 矮小 左右 身体
全文增补中
易地扶贫搬迁必须发挥受扶主体的能动性——基于贵州黔西南州的调查及思考 被引量:18
2
作者 李宇军 张继焦 《中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7年第5期156-159,共4页
从黔西南州易地扶贫搬迁实践中,可以看到,群众作为受扶对象,影响着资源配置和脱贫攻坚工作的推进过程。各级党员干部逐渐意识到,要坚持群众的主体地位,坚持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的理念。通过改变"单边行... 从黔西南州易地扶贫搬迁实践中,可以看到,群众作为受扶对象,影响着资源配置和脱贫攻坚工作的推进过程。各级党员干部逐渐意识到,要坚持群众的主体地位,坚持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的理念。通过改变"单边行政"的旧方式,逐渐形成以群众为中心的政府服务作风;通过"与民共商",尊重少数民族群众的文化传统,逐渐拉近党和政府与群众之间的距离,激发了群众的内生动力。在具体工作中,已经摸索出几种以群众为中心的、行之有效的工作方法:推行"两会三书六表",精准锁定搬迁对象;巧用"杠杆"原理,撬动群众的搬迁愿意;运用"五共"工作流程法,让群众有更多的参与感、获得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黔西南州 易地扶贫搬迁 主体能动性
下载PDF
黔西南州原生态民族文化旅游研究 被引量:17
3
作者 杨昌勇 王元鲲 +1 位作者 袁峥 王丹竹 《贵州民族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3年第4期128-131,共4页
黔西南州少数民族聚居区具有丰富的民族传统节日文化、民族歌舞、民族建筑、民族服饰、民族饮食文化等原生态民族文化旅游资源,发展原生态民族文化旅游具有得天独厚的比较优势,但由于历史及诸多因素影响等原因,对其进行可持续开发利用... 黔西南州少数民族聚居区具有丰富的民族传统节日文化、民族歌舞、民族建筑、民族服饰、民族饮食文化等原生态民族文化旅游资源,发展原生态民族文化旅游具有得天独厚的比较优势,但由于历史及诸多因素影响等原因,对其进行可持续开发利用还相当滞后。必须根据原生态民族文化旅游资源类型、结构状况及其分布特征对其开发利用进行科学规划,使其所具有的巨大潜在经济优势转化为现实经济优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黔西南州 少数民族 原生态民族文化旅游
原文传递
黔西南州石漠化治理的主要做法及成功模式 被引量:17
4
作者 邓家富 《中国水土保持》 2014年第1期4-7,23,共5页
2000年以来,在国家和贵州省的大力支持下,黔西南州立足实际,勇于探索,分别在高、中、低海拔喀斯特岩溶山区探索出有效治理石漠化的"晴隆模式"、"坪上模式"和"顶坛模式"等,大力推广后效果显著,实现了生态... 2000年以来,在国家和贵州省的大力支持下,黔西南州立足实际,勇于探索,分别在高、中、低海拔喀斯特岩溶山区探索出有效治理石漠化的"晴隆模式"、"坪上模式"和"顶坛模式"等,大力推广后效果显著,实现了生态建设与产业发展和农民增收相结合,不仅改善了全州脆弱的生态系统,还为治理石漠化做出了许多有益的探索,为贫困山区广大群众脱贫致富做出了重要贡献,对推动全州"生态产业化、产业生态化"发挥了较好的示范效应,取得了明显的社会效益、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为使石漠化治理工作持续健康发展,今后应进一步加大资金投入,建立石漠化治理部门协作联动机制,大力推广三大模式,通过以奖代补等吸纳更多社会资金投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土保持 石漠化治理 成效 模式 黔西南州
下载PDF
喀斯特地区城乡生态经济复合系统耦合机制及对策——以贵州省黔西南州为例 被引量:17
5
作者 罗昆燕 周国富 《中国生态农业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4期925-931,共7页
贵州是我国碳酸盐岩分布面积最广、喀斯特强烈发育的省区之一,喀斯特面积达120 000 km2,近1/3的喀斯特区已经石漠化,有585.38万农村人口处于贫困范围,使贵州生态经济问题引起越来越多学者的关注。笔者以生态经济理论及系统耦合理论为基... 贵州是我国碳酸盐岩分布面积最广、喀斯特强烈发育的省区之一,喀斯特面积达120 000 km2,近1/3的喀斯特区已经石漠化,有585.38万农村人口处于贫困范围,使贵州生态经济问题引起越来越多学者的关注。笔者以生态经济理论及系统耦合理论为基础,收集贵州省黔西南州1994~2009年的实际数据,拟定评价指标体系,利用城乡相互作用耦合模型,对喀斯特地区城乡生态经济复合系统的相互作用关系及耦合机制进行探讨,以揭示复合系统的物质基础及动力机制。结果表明:黔西南州城乡生态经济综合序参量呈不断增大的趋势,且主要得益于城镇生态经济序参量的快速增长。在复合系统中城镇和乡村的地位发生了重要转变,城镇经济显现出巨大的发展势头。人的能动作用逐渐增强。环境要素受到一定程度的损坏,特别是乡村环境要素的改变比较明显。经计算复合系统的耦合度介于0.39~0.49之间,耦合协调度介于0.18~0.42之间,耦合水平不高,但各子系统间的协同作用逐渐增强;乡村生态经济子系统的耦合度介于0.48~0.50之间,耦合协调度介于0.18~0.29之间,显示乡村生态环境与经济发展不相适应;城镇生态经济子系统的耦合度介于0.15~0.50之间,耦合协调度介于0.05~0.33之间,耦合水平不高,显示城镇经济已进入快速发展时期,给环境带来难以消化的负面影响。针对系统耦合现状及问题,提出今后应以乡村生态经济为基础,推进城镇生态经济的建设,实现复合系统的良性健康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喀斯特地区 城乡生态经济复合系统 耦合模型 耦合度 耦合协调度 黔西南州
下载PDF
6个烤烟品种在黔西南州的适应性 被引量:16
6
作者 左成凤 韩佩良 刘仁祥 《贵州农业科学》 CAS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0期79-82,共4页
为烤烟生产合理布局及优良烤烟品种的推广提供依据,采用田间试验方法,对云烟87、K326、兴烟1号、韭菜坪2号、贵烟201和南江3号6个烤烟品种的农艺性状、抗病能力、经济价值、外观质量和内在化学成分等进行了比较,分析了6个烤烟品种在黔... 为烤烟生产合理布局及优良烤烟品种的推广提供依据,采用田间试验方法,对云烟87、K326、兴烟1号、韭菜坪2号、贵烟201和南江3号6个烤烟品种的农艺性状、抗病能力、经济价值、外观质量和内在化学成分等进行了比较,分析了6个烤烟品种在黔西南州的适应性。结果表明:兴烟1号和南江3号的综合表现较当前主栽品种云烟87和K326好,韭菜坪2号和贵烟201的综合表现与云烟87和K326相当。适应性较好的兴烟1号、韭菜坪2号、贵烟201和南江3号可作为优质烤烟补充品种在黔西南州推广种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烤烟 品种 黔西南州
下载PDF
黔西南州小花清风藤资源分布及利用状况调查 被引量:15
7
作者 唐继方 邓朝义 卢永成 《贵州林业科技》 2002年第3期8-10,18,共4页
小花清风藤 (Sabia p arviflora Wall.ex Roxb.)是传统的林药资源 ,本调查在基本查清小花清风藤在黔西南资源分布及适生环境、资源储量基础上 ,提出了保护开发建议 。
关键词 黔西南州 小花清风藤 资源分布 利用状况 药用植物
下载PDF
黔西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森林变通立法探究 被引量:15
8
作者 乔世明 《民族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06年第3期24-31,共8页
《黔西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森林法〉变通规定》是我国民族自治地方有关森林资源保护方面的第一项变通规定,该规定不仅对当地的生态环境保护起到了重要的作用,而且充实了我国森林资源的立法,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黔... 《黔西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森林法〉变通规定》是我国民族自治地方有关森林资源保护方面的第一项变通规定,该规定不仅对当地的生态环境保护起到了重要的作用,而且充实了我国森林资源的立法,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黔西南州变通立法的成功经验,值得其他民族自治地方在生态环境立法中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黔西南州 民族自治地方 森林法 变通规定
原文传递
黔西南优质烤烟基地的气候与适宜移栽期研究 被引量:14
9
作者 李腹广 田野 +5 位作者 蒋斌 尚峰 高贵 易烈刚 王芬 杨玲 《云南地理环境研究》 2007年第S1期5-10,共6页
通过对黔西南州主要烟区与省内外、国外烟区的气候条件分析,揭示了黔西南州烤烟优质适产的天气气候特点,结果表明:黔西南州主要烟区3~4月的平均气温基本能稳定在14℃及其以上,比省外其它地区稍高;日照时数130~170h,基本能满足优质烤... 通过对黔西南州主要烟区与省内外、国外烟区的气候条件分析,揭示了黔西南州烤烟优质适产的天气气候特点,结果表明:黔西南州主要烟区3~4月的平均气温基本能稳定在14℃及其以上,比省外其它地区稍高;日照时数130~170h,基本能满足优质烤烟对于光照的需要;降雨量36~82mm,有利于烤烟育苗期的生长发育。如果能减轻春旱、冰雹等气象灾害对烤烟的危害,黔西南州烤烟移栽期完全可以在4月下旬~5月上旬之间完成,从而达到优质适产的目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黔西南州 烤烟 气候条件 移栽期
下载PDF
黔西南州铁皮石斛资源特性及SRAP标记 被引量:13
10
作者 周丽 王苑 +1 位作者 王兴益 徐正海 《基因组学与应用生物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9期1950-1956,共7页
采用相关序列扩增多态性(SARP)标记分析了黔西南州野生铁皮石斛和相关种类石斛23个样品的遗传多样性。结果表明34对SRAP引物组合扩增得到373条带,其中多态性位点363个,占97.32%,23份样品的遗传相似性系数在0.536 2至0.863 3之间,当遗传... 采用相关序列扩增多态性(SARP)标记分析了黔西南州野生铁皮石斛和相关种类石斛23个样品的遗传多样性。结果表明34对SRAP引物组合扩增得到373条带,其中多态性位点363个,占97.32%,23份样品的遗传相似性系数在0.536 2至0.863 3之间,当遗传相似性系数为0.74时可将23份样品分为6大类,与叶片颜色、花朵细节特征表现基本相符,SRAP分类结果与植物学形态分类结果统一。本研究对黔西南州野生铁皮石斛资源特性挖掘和铁皮石斛品种纯度鉴定提供基础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黔西南州 铁皮石斛 资源特性 SRAP标记
原文传递
黔西南州烟区烤烟高可用性上部叶适宜采收期研究 被引量:13
11
作者 刘心亚 陈小龙 +7 位作者 冯亚克 刘洋 段卫东 安学强 陈发元 曹兴兵 赵园园 史宏志 《作物杂志》 北大核心 2022年第4期227-235,共9页
为探明黔西南州烟区烤烟上部叶的适宜采收期,确定最适于当地产质量提升的成熟采收标准,以云烟87为试验材料,研究上6片烟叶采收期(提前4d,正常和延迟4、8、12d采收)对烤后烟叶外观品质、化学成分、经济性状和感官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 为探明黔西南州烟区烤烟上部叶的适宜采收期,确定最适于当地产质量提升的成熟采收标准,以云烟87为试验材料,研究上6片烟叶采收期(提前4d,正常和延迟4、8、12d采收)对烤后烟叶外观品质、化学成分、经济性状和感官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采收时间的延迟,烟叶的成熟度增加,烟碱含量升高,相对叶绿素含量(SPAD值)和糖碱比降低。适当延迟采收能改善上6片烟叶的品质,叶片厚度减小、疏松度提高、油分增多、香气量增加、刺激性降低,感官品质好,经济效益高。通过对经济性状和感官评吸模拟回归方程得出,上部烟叶延迟3.03d采收产值最高,延迟6.95d采收评吸总分最高。综合经济效益和感官质量,黔西南州烟区上部烟叶应适当延迟5~7d,在上3片烟叶SPAD值10.36~12.79、下3片SPAD值11.82~13.82的区间进行采收,且按照先下3片、后上3片分类采收后编杆装炕较适宜,可获得产量和质量均较好且可用性高的优质上部烟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黔西南州 烤烟 采收期 上6片 成熟度 SPAD值 品质
原文传递
浅议大型体育赛事对于地区品牌打造的意义 被引量:11
12
作者 于贵和 《贵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9年第2期107-110,共4页
以贵州省黔西南州召开的第一届全国山地运动会为切入点,就全国山地运动会召开给黔西南州带来的巨大社会效应和经济效应进行了论述。结果表明,大型体育赛事的举办对于打造地区品牌和促进地区经济、社会、文化的良性发展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以贵州省黔西南州召开的第一届全国山地运动会为切入点,就全国山地运动会召开给黔西南州带来的巨大社会效应和经济效应进行了论述。结果表明,大型体育赛事的举办对于打造地区品牌和促进地区经济、社会、文化的良性发展起到了积极的作用。从更深的意义上来说,黔西南州举办此次赛事为西部地区的中型城市打造地区品牌提供了一种有益的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全国山地运动会 黔西南州 地区品牌
下载PDF
黔西南2009年初春严重低温霜冻天气特征及其对农作物的影响 被引量:12
13
作者 蒋斌 段荣 岑启林 《贵州农业科学》 CAS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1期76-78,共3页
为了提高对黔西南州重霜冻灾害的认识,做好黔西南州冬季农作物防御低温冻害工作,利用气象资料,对2009年3月13—14日黔西南州出现的严重低温霜冻灾害进行了分析研究。结果表明,受灾较重的是中北部的兴仁、兴义、安龙、普安、晴隆等县,东... 为了提高对黔西南州重霜冻灾害的认识,做好黔西南州冬季农作物防御低温冻害工作,利用气象资料,对2009年3月13—14日黔西南州出现的严重低温霜冻灾害进行了分析研究。结果表明,受灾较重的是中北部的兴仁、兴义、安龙、普安、晴隆等县,东南部的贞丰、望谟、册亨等县降温幅度没有中部以北地区大,霜冻轻。霜冻对小麦、油菜有一定影响,对已经出苗的马铃薯影响较大,对叶菜类蔬菜、春茶和正在开花的果树等影响最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霜冻 农业灾害 黔西南州
下载PDF
黔西南州古茶树立地土壤养分分析 被引量:11
14
作者 牛素贞 宋勤飞 樊卫国 《浙江农业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6期1348-1353,共6页
黔西南州地处云贵高原,生长着大量古茶树种质资源。这些古茶树具有进化上原始、抗逆性强,含有特异生化成分及抗逆基因等特性,是重要的茶树遗传资源。为了解黔西南州古茶树土壤养分状况,使其得到有效保护和高效利用对黔西南州古茶树... 黔西南州地处云贵高原,生长着大量古茶树种质资源。这些古茶树具有进化上原始、抗逆性强,含有特异生化成分及抗逆基因等特性,是重要的茶树遗传资源。为了解黔西南州古茶树土壤养分状况,使其得到有效保护和高效利用对黔西南州古茶树集中分布区土壤的pH值和养分进行分析。结果表明,黔西南州古茶树立地土壤的pH值为4.00~6.09,QX-2,QX-3,QX-4,QX-8,QX-10,QX-11,QX-12均在最适合茶树生长范围;各取样点有机质平均值为82.70 g· kg-1、全氮4.05 g· kg -1、全磷2.33 g· kg-1、碱解氮含量192.73 mg· kg-1,在适宜范围内,速效磷20.95 mg· kg-1、速效钾158.39 mg· kg-1,属于缺乏范围,微量元素含量基本在茶树生长所需范围内。 QX-7取样点各营养成分含量较高,在很丰富范围内,其次是QX-6,而QX-8取样点各营养成分含量较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黔西南州 古茶树 立地土壤养分
下载PDF
黔西南一小型锑冶炼厂环境污染调查分析 被引量:10
15
作者 张军营 钟秦 任德贻 《环境与健康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2期95-99,共5页
目的 了解小型锑冶炼厂对周围环境的影响。方法 对黔西南一小型锑冶炼厂矿石、燃用煤以及周围土壤和植物样品进行了分析。结果 锑冶炼厂周围土壤中元素含量与全国土壤中元素平均含量比较 ,As、Hg、F、Sb、Se的含量明显偏高 ,As为 1.7... 目的 了解小型锑冶炼厂对周围环境的影响。方法 对黔西南一小型锑冶炼厂矿石、燃用煤以及周围土壤和植物样品进行了分析。结果 锑冶炼厂周围土壤中元素含量与全国土壤中元素平均含量比较 ,As、Hg、F、Sb、Se的含量明显偏高 ,As为 1.73~ 4.96倍 ,Hg为 4.75~ 2 37.5倍 ,F为 2 .2 6~ 3.42倍 ,Sb为 35 .6~ 36 .2倍 ,Se为 5 4.2 9~ 5 7.14倍 ;也高于贵州土壤的平均含量 ,As为 1.2 5~ 3.5 8倍 ,Hg为 1.86~ 93.14倍 ,F为 1.38~ 2 .0 8倍 ,Se为 33.0 4~ 34.78倍。玉米叶片中 As、Hg、F、Sb、Se含量高于大陆植物中相应元素平均含量 ,As为 6 7倍 ,Hg为 2 6 .7倍 ,F为 10 46 .4倍 ,Sb为 2 2 2 0倍 ,Se为 38.8倍。结论 锑冶炼厂排放的 S、As、Hg、F、Sb和 Se对环境造成了严重的污染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环境污染 冶炼 土壤 有害元素 黔西南州
下载PDF
黔西南州越冬作物生长季气象干旱特征分析 被引量:10
16
作者 王备 高文明 龙俐 《贵州气象》 2011年第1期18-20,共3页
利用黔西南州1961—2010年月降水和气温资料,通过对该区域历年降水量和蒸散量的变化,越冬作物生长季内相对湿润度指数的变化趋势以及气象干旱发生的频次等研究和分析表明:近50 a来,黔西南州气象干旱的发生次数增多,强度增大;11月处于越... 利用黔西南州1961—2010年月降水和气温资料,通过对该区域历年降水量和蒸散量的变化,越冬作物生长季内相对湿润度指数的变化趋势以及气象干旱发生的频次等研究和分析表明:近50 a来,黔西南州气象干旱的发生次数增多,强度增大;11月处于越冬作物的播种期和幼苗生长期,作物耐旱水平低,因此更应该采取积极、有效的措施加强该时段的农业抗旱。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黔西南州 气象干旱 相对湿润度指数
下载PDF
黔西南州野生茶树的性状特征及品质分析 被引量:10
17
作者 尹杰 牛素贞 +2 位作者 宋勤飞 刘进平 陈曦 《浙江农业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4期782-786,共5页
以22个黔西南州野生茶树单株春梢为研究对象,通过实地调查其芽叶性状并测定一芽一叶中主要生化成分的含量,以期明确黔西南州野生茶树春梢特征及品质特性,为黔西南州野生茶树的适制性提供科学依据,并为合理开发利用黔西南州野生茶树提供... 以22个黔西南州野生茶树单株春梢为研究对象,通过实地调查其芽叶性状并测定一芽一叶中主要生化成分的含量,以期明确黔西南州野生茶树春梢特征及品质特性,为黔西南州野生茶树的适制性提供科学依据,并为合理开发利用黔西南州野生茶树提供参考。结果表明,黔西南州野生茶树春梢芽叶光泽性、持嫩性较好,茸毛含量较高。各材料间生化成分含量差异较大,茶多酚含量为19.88%~36.36%,均值为28.57%;游离氨基酸总量为0.84%~4.90%,均值为2.71%;咖啡碱含量为1.28%~4.45%。22个材料中,4号、11号、13号、15号、16号及18号材料适宜制作绿茶,5号、6号、7号及22号材料适宜制作红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黔西南州 野生茶树 春梢 芽叶性状 生化成分
下载PDF
贵州省黔西南州薏苡产业发展现状与对策分析 被引量:10
18
作者 周祥 周蓉 +3 位作者 马臣丰 谢惠珏 雷朝云 敖茂宏 《江西农业学报》 CAS 2014年第10期38-41,45,共5页
介绍了薏苡的生物学特性,简述了贵州省黔西南州薏苡产业发展的现状、存在问题、面临的形势及将来的前景,并提出了促进该州薏苡产业发展的对策措施。
关键词 薏苡 黔西南州 产业发展 现状 对策
下载PDF
黔西南州大茶树资源现状及其保护与利用 被引量:9
19
作者 段学艺 胡华健 +2 位作者 王家伦 曹雨 赵华富 《农技服务》 2011年第12期1736-1737,共2页
为探明黔西南州大茶树资源的分布状况,采用随机取样法,结合实地调查、询问与访问进行研究。结果表明:黔西南州普安、晴隆、兴义、兴仁、安龙、望谟等6个县市均有大茶树分布,其中,普安、晴隆、兴义等县市分布较多且集中。在调查的基础上... 为探明黔西南州大茶树资源的分布状况,采用随机取样法,结合实地调查、询问与访问进行研究。结果表明:黔西南州普安、晴隆、兴义、兴仁、安龙、望谟等6个县市均有大茶树分布,其中,普安、晴隆、兴义等县市分布较多且集中。在调查的基础上提出了加强大茶树保护与利用的主要措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黔西南州 大茶树 资源 保护 利用
下载PDF
2009—2010年黔西南州特大干旱成因分析 被引量:8
20
作者 崔庭 吴古会 +2 位作者 岑启林 熊方 杨玲 《贵州气象》 2011年第2期26-29,共4页
2009年9月到2010年4月,黔西南州出现了特大干旱,是有气象资料记录以来最为严重的干旱灾害。该文利用黔西南8个县市台站的降水,NCEP/NCAR逐月再分析资料,分析从2009年9月到2010年4月持续干旱期间同期大气环流异常的特征。结果表明,持续... 2009年9月到2010年4月,黔西南州出现了特大干旱,是有气象资料记录以来最为严重的干旱灾害。该文利用黔西南8个县市台站的降水,NCEP/NCAR逐月再分析资料,分析从2009年9月到2010年4月持续干旱期间同期大气环流异常的特征。结果表明,持续干旱期间地面冷空气活动较常年偏东偏弱;西太平洋副热带高压脊线位置较常年偏西偏强;孟加拉湾的低值系统较常年偏弱,不活跃,使得暖湿气流不易北上;动力因子较常年同期偏弱,导致降水长时间持续偏少、气温持续偏高、蒸发量大,以上为黔西南州特大干旱发生的主要原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黔西南州 特大干旱 环流异常 水汽输送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99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