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20篇文章
< 1 2 1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冻融循环对黄土二次湿陷特性的影响研究 被引量:30
1
作者 王泉 马巍 +3 位作者 张泽 赵淑萍 李国玉 毛云程 《冰川冻土》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2期376-382,共7页
在黄土地区公路路基建设中,通常会采用预湿陷等办法来对湿陷性黄土进行处理以达到工程要求.但是在季节冻土区,处理过的黄土路基却在运营几年后,仍发生大量的不均匀沉降、塌陷等病害.为分析冻融循环作用对黄土二次湿陷的影响,采用室内试... 在黄土地区公路路基建设中,通常会采用预湿陷等办法来对湿陷性黄土进行处理以达到工程要求.但是在季节冻土区,处理过的黄土路基却在运营几年后,仍发生大量的不均匀沉降、塌陷等病害.为分析冻融循环作用对黄土二次湿陷的影响,采用室内试验方法,使大体积黄土样品先完成一次湿陷,再进行冻融循环和黄土二次湿陷.试验结果表明:重塑黄土与原状黄土的二次湿陷系数随着冻融循环次数的增加趋向于同一个特定值;重塑黄土和原状黄土的二次湿陷系数皆大于0.015,说明二者皆满足湿陷条件,在冻融条件下具有二次湿陷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冻融循环 原状黄土 二次湿陷 黄土路基
下载PDF
季节冻土区压实黄土湿陷特性研究进展与展望 被引量:28
2
作者 李国玉 马巍 +4 位作者 穆彦虎 毛云程 陈赵育 王飞 房建宏 《冰川冻土》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4期934-943,共10页
随着国家西部大开发的深入发展,国家重点基础工程向西部季节冻土区和湿陷性黄土地区推进,工程面临的黄土湿陷性问题和冻融灾害问题已成为研究和设计人员关注的焦点.基于前期的研究基础,分析和总结了压实黄土湿陷机理、本构模型和强度理... 随着国家西部大开发的深入发展,国家重点基础工程向西部季节冻土区和湿陷性黄土地区推进,工程面临的黄土湿陷性问题和冻融灾害问题已成为研究和设计人员关注的焦点.基于前期的研究基础,分析和总结了压实黄土湿陷机理、本构模型和强度理论、工程特性、干湿和冻融循环以及盐分对压实黄土工程特性的影响等方面的研究现状,提出季节冻土区黄土工程面临的问题和研究展望,为完善黄土地基湿陷机理解释和深化黄土力学与工程等研究提供新思路和新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土路基 冻融循环 干湿循环 宏观和微观结构 黄土湿陷性 盐渍土
下载PDF
黄土路基沉降量预测方法的研究 被引量:22
3
作者 郑建国 王婷 张继文 《岩土力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期321-326,共6页
归纳对比了评估指南所提出的几种常用沉降预测模型的优缺点,提出检验任一拟合方法是否是通过实测沉降数据预测最终沉降量的最优方法,除检验其拟合精度外,还必须检验其预测精度,并基于所提出的拟合指标及预测指标,分析郑西客运专线实测... 归纳对比了评估指南所提出的几种常用沉降预测模型的优缺点,提出检验任一拟合方法是否是通过实测沉降数据预测最终沉降量的最优方法,除检验其拟合精度外,还必须检验其预测精度,并基于所提出的拟合指标及预测指标,分析郑西客运专线实测数据后提出了适用于黄土路基沉降预测的预测方法。并根据组合预测的思想,通过加权系数调整各单一预测模型的比例,基于最小二乘法进行求解,建立了组合预测模型。探讨了其拟合及预测精度,指出使用组合预测模型可综合利用各种方法所提供的信息,有效地减少单个预测模型受随机因素的影响,较大地提高预测精度,其拟合精度比任何单一预测模型高得多。但用其预测之前,必须将参与组合的模型进行筛选,预测精度与所选取的筛选准则是否合理息息相关,如何选择一个比较合理的筛选准则使得在保证被筛选用于最优组合模型的预测模型其权系数均大于0的前提下,误差平方和最小,仍需进一步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预测 组合预测法 黄土路基
下载PDF
湿陷性黄土公路路基病害类型及成因分析 被引量:21
4
作者 张志清 张兴友 胡光艳 《路基工程》 北大核心 2007年第5期160-162,共3页
通过对宁夏众多公路的调查、分析,认为湿陷性黄土路基的病害主要可分为路基沉陷、路基陷穴、边坡冲刷与失稳及高填路基破坏等四类。黄土的特殊结构是造成黄土路基产生湿陷性破坏的内在原因,而排水不畅及合成坡度大等,则是黄土路基湿陷... 通过对宁夏众多公路的调查、分析,认为湿陷性黄土路基的病害主要可分为路基沉陷、路基陷穴、边坡冲刷与失稳及高填路基破坏等四类。黄土的特殊结构是造成黄土路基产生湿陷性破坏的内在原因,而排水不畅及合成坡度大等,则是黄土路基湿陷性破坏的主要原因。合理排除地面水和地下水是防止黄土路基发生湿陷性破坏的关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土路基 湿陷性 病害类型 成因分析
下载PDF
拓宽黄土路基湿化破坏机制模型试验研究 被引量:19
5
作者 翁效林 李林涛 张留俊 《岩石力学与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5期1075-1080,共6页
为研究拓宽黄土路基浸水湿化破坏机制与模式,在土工离心机上设计并安装位移量测系统,以西安—潼关高速公路拓宽工程为研究载体,建立与实际应力相符的离心试验模型;针对浸水湿化后黄土拓宽路基的沉降变形规律和破坏形式进行研究,基于试... 为研究拓宽黄土路基浸水湿化破坏机制与模式,在土工离心机上设计并安装位移量测系统,以西安—潼关高速公路拓宽工程为研究载体,建立与实际应力相符的离心试验模型;针对浸水湿化后黄土拓宽路基的沉降变形规律和破坏形式进行研究,基于试验结果开展高填方黄土路堤破坏机制的讨论。研究结果表明,拓宽路基坡脚处高含水量对拓宽黄土路基稳定性影响极为显著,在地下水位较浅处的地带,强降雨天气或地下水位骤升所引起的拓宽路基荷载下黄土地基的局部失稳会极大威胁上部拓宽路基的安全,浸水破坏滑裂面的形成是一个渐进破坏过程。由于地基局部湿软,抗剪强度降低,地基的起始剪切破坏发生于老路坡脚处,一旦产生过大的变形量将会引起整个路基自上而下的滑移。地基破坏时的滑动面近似为圆弧状,建议采用裂隙圆弧法对拓宽荷载下地基进行稳定性评价。试验结果还表明,新老路基拼接带土体中的加筋材料起到裹附作用,可增强路基的板结效果,形成有效的土拱效应,这样就充分利用路堤填料本身的刚度,调整地基的沉降变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力学 路基工程 黄土路基 拓宽 浸水破坏 模型试验
下载PDF
季节冻土区黄土路基水分与温度变化规律研究 被引量:21
6
作者 毛云程 李国玉 +2 位作者 张青龙 张坤 穆彦虎 《冰川冻土》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4期1011-1016,共6页
为研究季节冻土区压实黄土路基变形的影响因素,通过现场监测得到路基水分场与温度场的变化规律,并结合室内试验与数值模拟分析路基变形规律.结果表明,天然地面以上路堤土体具有明显的季节性,水分场及温度场变化剧烈,而天然地面以下土体... 为研究季节冻土区压实黄土路基变形的影响因素,通过现场监测得到路基水分场与温度场的变化规律,并结合室内试验与数值模拟分析路基变形规律.结果表明,天然地面以上路堤土体具有明显的季节性,水分场及温度场变化剧烈,而天然地面以下土体温度场及水分场变化较平缓,季节性不强.路堤最大冻深约1 m,经历强烈的冻融循环和干湿交替过程,含水率变化量为5%-29%.冻融循环作用在路肩处产生的变形较大,而干湿循环作用在路基中心处产生的变形较大,且后者引起的变形大于前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季节冻土区 冻融循环 干湿循环 黄土路基
下载PDF
强夯法处理黄土路基检测方法试验研究 被引量:20
7
作者 王吉利 刘怡林 +1 位作者 栾茂田 沈兴付 《岩石力学与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z1期4562-4567,共6页
在黄土地区某高速公路强夯法处理前、后的路基试验场地进行现场原位测试试验(载荷试验及触探试验),并在探井中采取原状土样进行室内土工试验,进行强夯法处理黄土路基检测方法的试验研究,获得一些研究成果。这些成果将对黄土地区路基处... 在黄土地区某高速公路强夯法处理前、后的路基试验场地进行现场原位测试试验(载荷试验及触探试验),并在探井中采取原状土样进行室内土工试验,进行强夯法处理黄土路基检测方法的试验研究,获得一些研究成果。这些成果将对黄土地区路基处理的质量检测起指导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力学 黄土路基 强夯法 载荷试验 触探试验 土工试验 质量检测方法
下载PDF
黄土路基积水入渗规律研究 被引量:17
8
作者 景宏君 《公路交通科技》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4期40-42,共3页
在黄土地区修建高等级公路,常因路基顶面积水而影响路基使用性能,严重时会影响公路的正常使用。本课题基于黄土路基压实后土体的基本性质,通过室内一维土柱入渗试验,利用γ射线法对不同压实度下黄土积水入渗状况下的水分分布进行测试研... 在黄土地区修建高等级公路,常因路基顶面积水而影响路基使用性能,严重时会影响公路的正常使用。本课题基于黄土路基压实后土体的基本性质,通过室内一维土柱入渗试验,利用γ射线法对不同压实度下黄土积水入渗状况下的水分分布进行测试研究,得出相应的黄土路基积水入渗规律,为黄土路基综合排水设计提供重要的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土路基 积水入渗 γ射线法 一维土柱
下载PDF
干湿循环作用下压实黄土湿陷特性试验研究 被引量:18
9
作者 王飞 李国玉 +2 位作者 穆彦虎 吴亚虎 范善智 《冰川冻土》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2期416-423,共8页
压实黄土作为重要的填筑材料,广泛应用于我国西北、华北公路、铁路、机场等基础设施建设中.由于降雨及蒸发的周期性变化,黄土路基及基础经历着强烈的干湿交替作用.基于此,开展压实黄土风干干燥-滴水增湿条件下的干湿循环试验,利用双线... 压实黄土作为重要的填筑材料,广泛应用于我国西北、华北公路、铁路、机场等基础设施建设中.由于降雨及蒸发的周期性变化,黄土路基及基础经历着强烈的干湿交替作用.基于此,开展压实黄土风干干燥-滴水增湿条件下的干湿循环试验,利用双线法测试最佳含水量条件下不同初始压实度的黄土土样干湿循环前后的湿陷系数.结果表明:没有经历干湿交替作用的土样,湿陷系数随着压实度的增大而快速减小,当压实度达到90%,提高压实度对于黄土湿陷变形特征的影响较小;5次干湿循环作用后,不同压实度下的试样的湿陷系数均明显增大,且压实度越大,干湿作用对其湿陷变形的影响越显著;压实度K=95%试样在经历5次干湿循环作用后土样上部出现肉眼可见的细微孔隙,体积膨胀,有可溶盐析出,湿陷系数达到0.017,土样出现二次湿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土路基 压实黄土 干湿循环 湿陷系数 压实度
下载PDF
黄土路基压实标准研究 被引量:17
10
作者 张洪亮 王秉纲 《公路工程》 2008年第5期19-23,共5页
为从理论上确定黄土路基的压实标准,首先确定以路表弯沉和路基顶面压应变作为受路基压实标准影响的沥青路面设计指标,根据半刚性基层沥青路面力学分析获得的路基内部压应变分布以及在试验路测得的行车荷载作用下路基内部的压应力分布将... 为从理论上确定黄土路基的压实标准,首先确定以路表弯沉和路基顶面压应变作为受路基压实标准影响的沥青路面设计指标,根据半刚性基层沥青路面力学分析获得的路基内部压应变分布以及在试验路测得的行车荷载作用下路基内部的压应力分布将整个路基分为距路基顶面0-80 cm的路床和路床下路基两部分,通过分析路基回弹模量对于路面结构层厚度的影响确定了路基不同深度处的回弹模量要求,并试验研究了压实度对于压实黄土的回弹模量和浸水后附加压缩变形的影响。最后,结合路基不同压实区域划分、路基回弹模量的要求、压实度对于黄土力学性质的影响提出以回弹模量和压实度双控的黄土路基压实标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道路工程 黄土路基 压实标准 回弹模量 压实度
下载PDF
黄土的工程特性、筑路技术和病害处理 被引量:15
11
作者 楚华栋 裴章勤 +2 位作者 马周全 熊志文 魏佳中 《铁道工程学报》 EI 北大核心 2005年第z1期340-347,共8页
本篇简要总结自20世纪60年代以来,围绕黄土对铁路工程建设的影响,开展黄土的工程特性、筑路技术,以及病害处理的系统研究工作。首先提出以时代成因和工程相结合的两级分类法;开展了黄土陷穴的发生、发展规律,地基承载力,原位测试确定黄... 本篇简要总结自20世纪60年代以来,围绕黄土对铁路工程建设的影响,开展黄土的工程特性、筑路技术,以及病害处理的系统研究工作。首先提出以时代成因和工程相结合的两级分类法;开展了黄土陷穴的发生、发展规律,地基承载力,原位测试确定黄土承载力、变形参数的关系等黄土的工程性质研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黄土路堑边坡设计参数表,黄土路堤筑路技术标准和黄土单、双线隧道的受力模式、破坏类型和设计原则。通过对黄土的湿陷性和地基处理技术研究,形成了以硅化注浆、冲击挤密灰土桩、悬浊液注浆法为代表,以及施工工艺和质量检测的地基处理成套技术。该系列成果对铁路建设和当前的铁路客运专线建设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土分类 工程性质 黄土路基 黄土隧道 黄土地基加固
下载PDF
冲击压实技术在黄土路基中的应用研究 被引量:11
12
作者 杨贤祥 《中南公路工程》 2005年第2期124-125,129,共3页
在对国内外有关冲击压实技术广泛调研的基础上,依托马平公路试验段开展冲击压实试验研究,对各个试验段的试验结果进行了分析、综合和总结,研究了冲击压实技术在青海黄土路基施工中的具体应用。
关键词 冲击压实 黄土路基 沉降量 压实度 干密度 静力触探
下载PDF
侯西线黄土路基陷穴的研究 被引量:7
13
作者 胡厚田 《路基工程》 1996年第2期22-27,共6页
1 概述 侯(马)西(安)线是连接山西、陕西两省的铁路干线,韩城工务段辖区从K84+490~K261+500,全长约183km。线路所经之处为黄河、洛河、渭河的各级阶地和山前洪积斜坡。铁路沿线的地层主要有:Q_3黄土、Q_2黄土和二迭系者地层,有的在Q_2... 1 概述 侯(马)西(安)线是连接山西、陕西两省的铁路干线,韩城工务段辖区从K84+490~K261+500,全长约183km。线路所经之处为黄河、洛河、渭河的各级阶地和山前洪积斜坡。铁路沿线的地层主要有:Q_3黄土、Q_2黄土和二迭系者地层,有的在Q_2黄土和老地层之间还夹一层砂卵石层。以韩城附近的黄土剖面为例,如图1所示。(1)Q_3风成黄土,垂直节理发育,质地均匀,以粉粒为主,结构松散,有湿陷性,遇水易崩解,厚10~20m。(2)Q_2洪积黄土,棕黄色,较坚硬,夹砂卵石层,具垂直节理,有倾斜层理,结构致密,无湿陷性,遇水不易崩解,厚10~20m。(3)砂卵石层,卵石磨圆程度较好,砂卵石成分主要是砂岩、灰岩和砾岩,卵石最大直0.8m,多数粒径2~20cm,厚度0.3~10m。(4)二迭系石灰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铁路 路基 黄土路基 陷穴 防治
下载PDF
强夯法在高速铁路湿陷性黄土路基处理中应用研究 被引量:13
14
作者 范海明 《中国水运(下半月)》 2013年第2期204-205,共2页
目前,国内对高速铁路湿陷性黄土路基的处理尚无大量工程实践经验和相关资料,如何处理高速铁路湿陷性黄土路基是一个急需解决的问题。文中结合某实体工程成功实践,详细阐述了强夯法处理的高速铁路湿陷性黄土路基的方法和试验段研究成果,... 目前,国内对高速铁路湿陷性黄土路基的处理尚无大量工程实践经验和相关资料,如何处理高速铁路湿陷性黄土路基是一个急需解决的问题。文中结合某实体工程成功实践,详细阐述了强夯法处理的高速铁路湿陷性黄土路基的方法和试验段研究成果,为解决高速铁路湿陷性黄土路基的处理问题提供了借鉴资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强夯法 高速铁路 湿陷性 黄土路基
下载PDF
公路路基施工技术应用探讨 被引量:10
15
作者 苏丰兰 《福建建材》 2010年第6期93-94,共2页
公路工程建设中,软土路基和黄土路基是建设者经常遇到的问题,给正常的工程施工带了一定困难。本文通过分析这两种路基的地质条件及危害,提出了一系列处理施工技术。
关键词 软土路基 黄土路基 施工
下载PDF
复杂条件下湿陷性黄土路基不均匀沉降控制关键技术研究 被引量:9
16
作者 周明 《工程建设与设计》 2023年第21期48-50,共3页
为保证黄土地区路基设计质量,对湿陷性黄土的变形特征进行分析,并以某高速公路项目为研究对象,利用有限元软件建立计算模型,研究了黄土路基各位置的不均匀沉降变形规律及灰土挤密桩、土工格栅、补夯等措施对路基不均匀沉降的影响。
关键词 黄土路基 变形特征 不均匀沉降 控制措施
下载PDF
冲击碾压原理及其在黄土路基施工中的应用 被引量:9
17
作者 张璐琰 《建材技术与应用》 2009年第2期28-30,共3页
分析了冲击碾压的工作原理。结合工程实例,论述了黄土路基冲击碾压施工必须注意的问题。
关键词 冲击碾压 黄土路基 冲击能量 注意事项
下载PDF
湿陷性黄土路基水理性质试验研究 被引量:10
18
作者 张志清 《公路》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期44-46,共3页
为了应对黄土路基的湿陷性破坏,减少路基病害的发生,以宁夏公路黄土路基为试验路段,在分析其颗粒组成和化学成分的基础上,对黄土路基的水理特性进行了深入研究,提出了宁夏黄土路基渗透和湿陷的发展规律,为黄土路基病害的防治和湿陷性评... 为了应对黄土路基的湿陷性破坏,减少路基病害的发生,以宁夏公路黄土路基为试验路段,在分析其颗粒组成和化学成分的基础上,对黄土路基的水理特性进行了深入研究,提出了宁夏黄土路基渗透和湿陷的发展规律,为黄土路基病害的防治和湿陷性评价提供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土路基 成分分析 湿陷性 渗透性参数
原文传递
黄土路基沉降变形原因分析及相应的工程处理措施 被引量:10
19
作者 杲斐 《铁道建筑技术》 2016年第5期77-81,共5页
结合兰州市境内某铁路路基沉降下陷的工程病害,分析了引起病害的原因主要为大厚度湿陷性黄土处理不到位,没有有效地防止水对基地的浸泡,通过对路基两侧增设灰土垫层和石灰桩,有效阻止灌溉用水和地表降水对黄土地基的浸泡,达到减少沉降... 结合兰州市境内某铁路路基沉降下陷的工程病害,分析了引起病害的原因主要为大厚度湿陷性黄土处理不到位,没有有效地防止水对基地的浸泡,通过对路基两侧增设灰土垫层和石灰桩,有效阻止灌溉用水和地表降水对黄土地基的浸泡,达到减少沉降变形的目的,可为同类工程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土路基 沉降变形 原因分析 处理措施
下载PDF
黄土路基毛细水上升规律试验模拟研究 被引量:9
20
作者 周奇 陈太红 +3 位作者 朱振南 张琦 吴爱红 李剑波 《烟台大学学报(自然科学与工程版)》 CAS 2015年第1期54-60,共7页
针对黄土地区高等级公路路基有害毛细水问题,使用改进后的竖管法对压实度大于90%黄土土柱毛细水上升规律进行了试验研究,得到了毛细水上升高度与干密度的关系.使用滤纸法和水平入渗法测量土样的基质吸力、土水扩散系数与含水率的关系,并... 针对黄土地区高等级公路路基有害毛细水问题,使用改进后的竖管法对压实度大于90%黄土土柱毛细水上升规律进行了试验研究,得到了毛细水上升高度与干密度的关系.使用滤纸法和水平入渗法测量土样的基质吸力、土水扩散系数与含水率的关系,并用Geostudio软件对毛细水上升进行模拟.试验和模拟结果表明:基质吸力的确定应该同时考虑含水量和密度2种因素;土壤的压实可以有效减缓土壤非饱和水分的运动速度;随着压实度的增加,毛细水上升速度变小;压实度为98%、95%和93%的黄土土柱,在105 d后毛细上升高度分别为74 cm、80 cm和94 cm.Geostudio软件可以用于路基毛细水运动的模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饱和土 黄土路基 毛细水上升 数值模拟 Geostudio软件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