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中国早期现代化的延误——一项比较现代化研究 |
罗荣渠
|
《近代史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
1991 |
32
|
|
2
|
“天朝”怎样开始“崩溃”──鸦片战争的现代诠释 |
罗志田
|
《近代史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
1999 |
27
|
|
3
|
《从鸦片战争到五四运动》再版序言 |
胡绳
|
《近代史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
1996 |
23
|
|
4
|
鸦片战争前的鸦片贸易再研究 |
吴义雄
|
《近代史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
2002 |
19
|
|
5
|
关于当前电影创作的思考 |
饶朔光
|
《当代电影》
CSSCI
北大核心
|
1998 |
21
|
|
6
|
抗日战争与中国历史 |
刘大年
|
《近代史研究》
|
1987 |
18
|
|
7
|
“照会”与中国外交文书近代范式的初构 |
郭卫东
|
《历史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
2000 |
14
|
|
8
|
当前中国电影状态 |
尹鸿
|
《当代电影》
CSSCI
北大核心
|
1998 |
9
|
|
9
|
论谢晋的“政治\伦理情节剧”模式——兼论谢晋九十年代以来的电影 |
严鸿
|
《电影艺术》
CSSCI
北大核心
|
1999 |
17
|
|
10
|
放宽中国近代史研究的视野——评介《近世中国之传统与蜕变》 |
马敏
|
《历史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
1999 |
11
|
|
11
|
中国画的改良思潮与现代进程 |
陈池瑜
|
《美术观察》
北大核心
|
2002 |
14
|
|
12
|
关于研究中国近代经济史的意见 |
吴承明
|
《晋阳学刊》
|
1982 |
15
|
|
13
|
中国近代史研究中的几个问题 |
刘大年
|
《历史研究》
|
1959 |
15
|
|
14
|
近代广州城市形态特征及其演化机制 |
姚燕华
陈清
|
《现代城市研究》
|
2005 |
11
|
|
15
|
《海国图志》对“幕末”日本的影响 |
大谷敏夫
胡修之
|
《福建论坛(文史哲版)》
|
1985 |
14
|
|
16
|
《战争和人》三部曲创作手记 |
王火
|
《文学评论》
CSSCI
北大核心
|
1993 |
14
|
|
17
|
清末民国时期湖广(湖南、湖北)地区的农业生产力及生产关系 |
田炯權
|
《清史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
1996 |
9
|
|
18
|
华蘅芳:中国近代科学的先行者和传播者 |
王渝生
|
《自然辩证法通讯》
|
1985 |
11
|
|
19
|
中国法律近代化简论 |
李贵连
|
《比较法研究》
CSSCI
|
1991 |
11
|
|
20
|
忧患:百年中国文学的母题 |
谢冕
|
《南方文坛》
|
1998 |
14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