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249篇文章
< 1 2 11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原发性骨质疏松症诊疗指南(2017) 被引量:1381
1
《中华骨质疏松和骨矿盐疾病杂志》 CSCD 2017年第5期413-443,共31页
一、概述(一)定义和分类骨质疏松症(osteoporosis,OP)是最常见的骨骼疾病,是一种以骨量低,骨组织微结构损坏,导致骨脆性增加,易发生骨折为特征的全身性骨病。2001年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National Institutes of Health,NIH)将其定... 一、概述(一)定义和分类骨质疏松症(osteoporosis,OP)是最常见的骨骼疾病,是一种以骨量低,骨组织微结构损坏,导致骨脆性增加,易发生骨折为特征的全身性骨病。2001年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National Institutes of Health,NIH)将其定义为以骨强度下降和骨折风险增加为特征的骨骼疾病,提示骨量降低是骨质疏松性骨折的主要危险因素,但还存在其他危险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原发骨质疏松 诊疗指南 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 骨质疏松性骨折 骨骼疾病 骨折风险 危险因素 微结构
下载PDF
原发性骨质疏松症诊治指南(2011年) 被引量:1845
2
《中华骨质疏松和骨矿盐疾病杂志》 2011年第1期2-17,共16页
目录一、概述(一)定义和分类(二)流行病学二、临床表现(一)疼痛(二)脊柱变形(三)骨折三。
关键词 原发骨质疏松 诊治指南 骨质疏松性骨折 风险评估 危险因素 流行病学 临床表现 脊柱变形
下载PDF
骨质疏松性骨折诊疗指南 被引量:498
3
《中华骨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期1-10,共10页
骨质疏松性骨折是中老年最常见的骨骼疾病,也是骨质疏松症的严重阶段,具有发病率高、致残致死率高、医疗花费高的特点。而我国骨质疏松性骨折的诊疗现状是诊断率低、治疗率低、治疗依从性和规范性低。2008年,中华医学会骨科学分会发... 骨质疏松性骨折是中老年最常见的骨骼疾病,也是骨质疏松症的严重阶段,具有发病率高、致残致死率高、医疗花费高的特点。而我国骨质疏松性骨折的诊疗现状是诊断率低、治疗率低、治疗依从性和规范性低。2008年,中华医学会骨科学分会发布了《骨质疏松骨折诊疗指南》,对我国骨质疏松性骨折的诊断及治疗起到了巨大的指导和规范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质疏松性骨折 诊疗指南 骨质疏松骨折 骨质疏松 治疗依从 中华医学会 骨骼疾病 诊断率
原文传递
老年髋部骨折诊疗专家共识(2017) 被引量:412
4
作者 吴新宝 《中华创伤骨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1期921-927,共7页
老年髋部骨折是骨质疏松性骨折中的一种常见且严重类型,致死、致残率高,医疗花费大。近年来,国际上在老年髋部骨折的诊疗方面已有很多研究和进展,而我国目前的诊疗现状并不乐观,缺乏相应的规范和共识。遵循科学性、实用性和先进性... 老年髋部骨折是骨质疏松性骨折中的一种常见且严重类型,致死、致残率高,医疗花费大。近年来,国际上在老年髋部骨折的诊疗方面已有很多研究和进展,而我国目前的诊疗现状并不乐观,缺乏相应的规范和共识。遵循科学性、实用性和先进性的原则,经中国老年医学学会骨与关节分会创伤骨科学术工作委员会讨论通过,制定本老年髋部骨折诊疗的专家共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老年髋部骨折 诊疗 专家 骨质疏松性骨折 学术工作 创伤骨科 医学学会 致残率
原文传递
中国骨质疏松性骨折诊疗指南(骨质疏松性骨折诊断及治疗原则) 被引量:379
5
作者 邱贵兴 裴福兴 +5 位作者 胡侦明 唐佩福 薛庆云 杨惠林 陶天遵 赵宇 《中国骨与关节外科》 2015年第5期371-374,共4页
1概述 骨质疏松症是一种全身性、代谢性骨骼系统疾病,其病理特征为骨量降低、骨微细结构破坏、骨脆性增加,骨强度下降,易发生骨折。与年龄、性别、种族等因素密切相关,绝经后妇女多发。
关键词 骨质疏松性骨折 治疗原则 诊疗指南 诊断 中国 骨骼系统疾病 骨质疏松 绝经后妇女
下载PDF
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性骨折诊疗与管理专家共识 被引量:331
6
作者 丁悦 张嘉 +1 位作者 岳华 袁凌青 《中华骨质疏松和骨矿盐疾病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5期425-437,共13页
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性骨折(osteoporotic vertebral compression fracture,OVCF)是指由骨质疏松症导致椎体骨密度(bone mineral density,BMD)和骨质量下降、骨强度减低,在轻微外力甚至没有明显外力的作用下即发生的骨折,是最常见的... 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性骨折(osteoporotic vertebral compression fracture,OVCF)是指由骨质疏松症导致椎体骨密度(bone mineral density,BMD)和骨质量下降、骨强度减低,在轻微外力甚至没有明显外力的作用下即发生的骨折,是最常见的骨质疏松性骨折(脆性骨折)类型。临床上以胸/腰背部疼痛为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质疏松椎体压缩性骨折 骨质疏松性骨折 专家 管理 诊疗 椎体骨密度 骨质疏松 骨强度减低
下载PDF
原发性骨质疏松症诊疗指南(2022) 被引量:295
7
作者 中华医学会骨质疏松和骨矿盐疾病分会 章振林 +5 位作者 夏维波 李梅 程晓光 谢忠建 刘建民 徐又佳 《中国全科医学》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4期1671-1691,共21页
1概述1.1定义和分类骨质疏松症(osteoporosis)是一种以骨量低下、骨组织微结构损坏,导致骨脆性增加,易发生骨折为特征的全身性骨病[1]。2001年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National Institutes of Health,NIH)将其定义为骨强度下降和骨折风险增... 1概述1.1定义和分类骨质疏松症(osteoporosis)是一种以骨量低下、骨组织微结构损坏,导致骨脆性增加,易发生骨折为特征的全身性骨病[1]。2001年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National Institutes of Health,NIH)将其定义为骨强度下降和骨折风险增加为特征的骨骼疾病[2]。骨质疏松症可发生于任何年龄,但多见于绝经后女性和老年男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质疏松 骨质疏松性骨折 诊断 药物疗法 骨密度保护剂 诊疗指南
下载PDF
中国骨质疏松性骨折诊疗指南(全文)(骨质疏松性骨折诊断及治疗原则) 被引量:188
8
作者 邱贵兴 裴福兴 +5 位作者 胡侦明 唐佩福 薛庆云 杨惠林 陶天遵 赵宇 《中华关节外科杂志(电子版)》 CAS 2015年第6期96-99,共4页
一、概述骨质疏松症是一种全身性、代谢性骨骼系统疾病,其病理特征为骨量降低、骨微细结构破坏、骨脆性增加,骨强度下降,易发生骨折;与年龄、性别、种族等因素密切相关,绝经后妇女多发。骨折是骨质疏松症最严重的后果。
关键词 骨质疏松性骨折 骨骼系统疾病 骨强度 内固定 压缩骨折 抗骨吸收药物 股骨颈骨折 骨质疏松药物 骨密度检查 椎体高度
原文传递
原发性骨质疏松症诊疗指南(2017) 被引量:132
9
《中国实用内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2期127-150,共24页
1概述 1.1定义和分类骨质疏松症(osteoporosis,OP)是最常见的骨骼疾病,是一种以骨量低,骨组织微结构损坏,导致骨脆性增加,易发生骨折为特征的全身性骨病。
关键词 骨质疏松 原发 骨质疏松性骨折
原文传递
骨质疏松症的现状、筛查和预防 被引量:130
10
作者 游利 《中国全科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4期1616-1619,共4页
骨质疏松症是中老年人的常见病、多发病,其导致的骨折是中老年人致残、病死的主要原因。2006年流行病学调查显示,我国50岁以上人群中约有6 944万人患有骨质疏松症,约2.1亿人存在骨量减少。骨质疏松症发展特点是"悄无声息",不... 骨质疏松症是中老年人的常见病、多发病,其导致的骨折是中老年人致残、病死的主要原因。2006年流行病学调查显示,我国50岁以上人群中约有6 944万人患有骨质疏松症,约2.1亿人存在骨量减少。骨质疏松症发展特点是"悄无声息",不易察觉。除老年、绝经、疾病和药物等危险因素外,不良的生活方式也是骨质疏松症发生的重要原因。因此,早期对高危人群进行筛查和非药物预防干预是防止发生骨质疏松性骨折的重要措施。本文对骨质疏松症流行病学和防治现状、目前常用的骨质疏松症筛查工具以及预防方法进行介绍,为基层医生在社区进行骨质疏松症早期非药物干预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质疏松 骨质疏松性骨折 筛查 预防
下载PDF
桡骨远端骨折的治疗建议 被引量:118
11
作者 姜保国 张殿英 +32 位作者 付中国 王天兵 徐海林 薛峰 陈建海 党育 张培训 杨明 沈惠良 曹光磊 胡怀建 刘利民 王光林 张晖 刘雷 杨天府 方跃 黄富国 王钢 杨运平 任高宏 陈滨 吴新宝 王满宜 曹奇勇 高志强 李庭 朱仕文 杨明辉 黄强 吴宏华 孙林 刘亚波 《中华创伤骨科杂志》 CAS CSCD 2010年第11期1053-1056,共4页
桡骨远端骨折是骨科医生最常遇到的骨折之一,约占全身骨折的1/6.主要好发于两个人群:青年患者和老年患者,前者主要是由于运动或交通的高能量损伤所致,并常常合并软骨和韧带损伤;后者则由于骨质疏松的存在,通常低能量的损伤即可导致骨折... 桡骨远端骨折是骨科医生最常遇到的骨折之一,约占全身骨折的1/6.主要好发于两个人群:青年患者和老年患者,前者主要是由于运动或交通的高能量损伤所致,并常常合并软骨和韧带损伤;后者则由于骨质疏松的存在,通常低能量的损伤即可导致骨折,且骨折严重程度不一,手法复位后出现复位丢失的几率较大.随着社会的老龄化,作为骨质疏松性骨折的一个代表,桡骨远端骨折在老年患者中的发生率一直居高不下.国家"十一五"科技支撑计划支持的课题共在全国5家大学附属医院收集到完整随访资料的骨折患者2338例,其中桡骨远端骨折186例,占8%.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桡骨远端骨折 骨质疏松性骨折 高能量损伤 治疗 大学附属医院 老年患者 骨科医生 青年患者
原文传递
骨质疏松性骨折患者抗骨质疏松治疗与管理专家共识 被引量:93
12
作者 《中华骨质疏松和骨矿盐疾病杂志》 2015年第3期189-195,共7页
骨质疏松性骨折是再发骨折最主要的危险因素,因此,加强骨质疏松性骨折的管理,特别是重视骨质疏松症的诊断与合理干预将有事半功倍之效。为此,中华医学会骨质疏松和骨矿盐疾病分会与中华医学会骨科学分会骨质疏松学组拟此共识,旨在... 骨质疏松性骨折是再发骨折最主要的危险因素,因此,加强骨质疏松性骨折的管理,特别是重视骨质疏松症的诊断与合理干预将有事半功倍之效。为此,中华医学会骨质疏松和骨矿盐疾病分会与中华医学会骨科学分会骨质疏松学组拟此共识,旨在倡导多科协作模式,加强骨质疏松骨折后患者的综合管理,减少再发骨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质疏松性骨折 骨质疏松治疗 骨密度检测 肱骨近端 桡骨远端 性骨折 骨质疏松药物 非椎体骨折 快速骨丢失 降钙素
下载PDF
骨质疏松性骨折诊疗指南(2022年版) 被引量:94
13
作者 中华医学会骨科学分会 张英泽 +5 位作者 胡永成 郭晓东 曾练 孙文哲 陈开放 沈霖 《中华骨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22期1473-1491,共19页
骨质疏松性骨折是中老年常见的骨骼疾病, 也是骨质疏松症的严重阶段, 具有发病率高、致残致死率高、医疗花费高的特点, 给患者、家庭和社会造成了沉重的负担。骨质疏松性骨折的规范化诊断及治疗对临床工作和健康中国战略均有重要意义。... 骨质疏松性骨折是中老年常见的骨骼疾病, 也是骨质疏松症的严重阶段, 具有发病率高、致残致死率高、医疗花费高的特点, 给患者、家庭和社会造成了沉重的负担。骨质疏松性骨折的规范化诊断及治疗对临床工作和健康中国战略均有重要意义。骨质疏松性骨折诊疗指南(2022年版)由中华医学会骨科学分会制订, 在2017年版的基础上进行更新, 主要更新内容涉及骨质疏松性骨折的定义、流行病学、常见部位骨质疏松性骨折治疗策略、抗骨质疏松药物及其对骨折愈合的影响、再骨折防治、围手术期管理等多方面。采用推荐意见分级的评估、制订及评价(Grading of Recommendations Assessment, Development and Evaluation, GRADE)分级体系和卫生实践指南报告标准(Reporting Items for Practice Guidelines in Healthcare, RIGHT), 遴选出骨科医生最为关注的21个临床问题, 最终形成21条循证医学推荐意见, 旨在提高骨质疏松性骨折诊疗的科学性和先进性, 提升"面向人民生命健康"的医疗服务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质疏松性骨折 人民生命健康 中华医学会 骨科医生 围手术期管理 循证医学 推荐意见 骨科学
原文传递
急性症状性骨质疏松性胸腰椎压缩骨折椎体强化术临床指南 被引量:93
14
作者 贺宝荣 郝定均 《中华创伤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6期481-489,共9页
对于急性症状性骨质疏松性胸腰椎压缩骨折,椎体强化术是目前主流的治疗方法,但缺乏相关的临床规范或指南。为及时反映当今椎体强化术的新理念和循证医学进展、规范急性症状性骨质疏松性胸腰椎压缩骨折的治疗,由中国医师协会骨科分会脊... 对于急性症状性骨质疏松性胸腰椎压缩骨折,椎体强化术是目前主流的治疗方法,但缺乏相关的临床规范或指南。为及时反映当今椎体强化术的新理念和循证医学进展、规范急性症状性骨质疏松性胸腰椎压缩骨折的治疗,由中国医师协会骨科分会脊柱创伤专业委员会的专家组综合相关文献,遵循科学性、实用性和先进性的原则,制订了急性症状性骨质疏松性胸腰椎压缩骨折椎体强化术临床指南。该指南针对此类骨折中椎体强化术应用最为重要的11个相关问题提出了基于循证医学证据的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实践指南 骨质疏松性骨折 胸椎 腰椎 椎体强化术
原文传递
骨质疏松性骨折——被忽视了的健康杀手 被引量:76
15
作者 邱贵兴 《中华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1期730-731,共2页
关键词 骨质疏松性骨折 松质骨 骨质疏松 老年人 忽视 发生率 健康 发生部位 退化 常见病
原文传递
补充钙和维生素D防治骨质疏松症的全球临床指南进展 被引量:76
16
作者 周建烈 刘忠厚 《中国骨质疏松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3期371-380,共10页
补充钙和维生素D防治骨质疏松症一直是全球权威学术机构临床指南的基本策略。然而,近来一些研究对过量补充钙和维生素D的健康骨骼益处提出不同的观点,从而干扰了国际公认的防治骨质疏松症的基本策略,混淆了临床医师的视听。因此,笔者综... 补充钙和维生素D防治骨质疏松症一直是全球权威学术机构临床指南的基本策略。然而,近来一些研究对过量补充钙和维生素D的健康骨骼益处提出不同的观点,从而干扰了国际公认的防治骨质疏松症的基本策略,混淆了临床医师的视听。因此,笔者综述近几年来中国、美国、加拿大、英国、波兰、日本、韩国等权威学术机构的临床指南的观点,重点介绍骨质疏松症的发病机制和病理生理学关注的骨重建的主要局部调节剂[受体激活剂核因子kb(RANK)及其配体RANKL和诱饵受体骨保护素(OPG);罗列各国为防治骨质疏松症推荐的钙和维生素D摄入量;联合补充钙和维生素D有利于防治骨质疏松症和骨质疏松性骨折;分析补充钙和维生素D的健康骨骼争议,一般健康人每天服用钙补充剂不应该超过1000 mg。特别是基于亚洲人(中国人、日本人、韩国人)的膳食钙摄入量、血脂水平、身体体重指数(BMI)和维生素D营养状况,参考中国、日本、韩国的补充钙和维生素D防治骨质疏松症的临床指南,提出钙和维生素D补充的方法:每日一次服用碳酸钙和维生素D3补充剂的剂量以元素钙500~600 mg和维生素D3200 IU为宜,比较适合中国成年人群预防骨质疏松症。如果需要补充更多剂量的钙和维生素D,必须分成多次服用。这些信息供我国临床医师参考使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维生素D 临床指南 骨质疏松 骨质疏松性骨折
下载PDF
骨填充网袋单侧穿刺经皮椎体成形术与经皮椎体后凸成形术治疗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的疗效比较 被引量:77
17
作者 曹臣 陈书连 +5 位作者 高延征 张广泉 丁帅 张锴 邢帅 王耀斌 《中华创伤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期30-37,共8页
目的探讨骨填充网袋(BFC)单侧穿刺经皮椎体成形术(PVP)和单侧穿刺经皮椎体后凸成形术(PKP)治疗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OVCF)的临床疗效。方法采用回顾性病例对照研究分析2015年3月-2017年3月河南省人民医院行椎体成形术治疗的65例(65... 目的探讨骨填充网袋(BFC)单侧穿刺经皮椎体成形术(PVP)和单侧穿刺经皮椎体后凸成形术(PKP)治疗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OVCF)的临床疗效。方法采用回顾性病例对照研究分析2015年3月-2017年3月河南省人民医院行椎体成形术治疗的65例(65个椎体)OVCF患者临床资料,其中男21例,女44例;年龄60~91岁,平均76.2岁。33例(33个椎体)采用BFC单侧穿刺PVP治疗(BFC组),32例(32个椎体)采用单侧穿刺PKP治疗(PKP组)。BFC组男10例,女23例;年龄60~91岁,平均75.8岁。椎体分布:T107例,T119例,T128例,L15例,L24例。PKP组男11例,女21例;年龄60~88岁,平均76.7岁。椎体分布:T105例,T117例,T1210例,L18例,L22例。记录并比较两组患者手术时间、骨水泥渗漏情况、术前、术后3d及术后12个月视觉模拟评分(VAS)、改良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ODI)及骨折椎体Cobb角等指标。结果患者手术均顺利完成,无严重并发症发生。BFC组获随访16~29个月[(21.2±4.5)个月],PKP组获随访15~32个月[(23.8±6.2)个月]。BFC组和PKP组手术时间分别为(27.8±3.6)min、(31.0±5.2)min(P<0.05)。术后X线片及CT显示:BFC组发生骨水泥渗漏3例(9%),PKP组发生骨水泥渗漏10例(31%)(P<0.05)。术后3dBFC组和PKP组VAS分别为(2.3±1.0)分、(2.1±0.8)分,术后12个月VAS分别为(0.7±0.7)分、(0.8±0.7)分,均较术前[(6.3±1.9)分、(6.6±1.4)分]明显降低(P<0.05),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BFC组和PKP组术后3d改良ODI分别为(31.5±4.7)、(30.4±5.7),术后12个月改良ODI分别为(16.7±4.9)%、(15.1±5.6)%,均较术前(76.5±6.8、25.2±6.5)明显降低(P<0.05),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BFC组和PKP组术后3d骨折椎体Cobb角分别为(9.2±3.0)^°、(10.0±2.9)^°,术后12个月骨折椎体Cobb角分别为(9.6±2.8)^°、(10.3±3.0)^°,均较术前[(19.8±4.2)^°、(20.0±3.4)^°]明显降低(P<0.05),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与PKP比较,BFC单侧穿刺PVP治疗OVCF可缩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脊柱骨折 椎体成形术 椎体后凸成形术 骨质疏松性骨折
原文传递
应用高黏度骨水泥PVP治疗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与传统PKP的临床疗效比较 被引量:71
18
作者 吴四军 刘正 +2 位作者 姚洪春 唐冲 张光武 《中华骨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2期74-79,共6页
目的通过比较高黏度骨水泥经皮椎体成形术(percutaneous vertebroplasty,PVP)与传统低黏度骨水泥经皮椎体后凸成形术(percutaneous kyphoplasty,PKP)的临床疗效,探讨高黏度骨水泥在治疗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的临床价值。方法... 目的通过比较高黏度骨水泥经皮椎体成形术(percutaneous vertebroplasty,PVP)与传统低黏度骨水泥经皮椎体后凸成形术(percutaneous kyphoplasty,PKP)的临床疗效,探讨高黏度骨水泥在治疗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的临床价值。方法前瞻性研究我院2014年6月至2015年12月诊治的年龄〉70岁的单椎体骨质疏松性压缩骨折病例100例,随机分为应用高黏度骨水泥行单侧经皮椎体成形术50例和传统低黏度骨水泥行双侧经皮椎体后凸成形术50例,统计所有患者临床基本信息(包括年龄、性别、体重指数等)、术前术后视觉模拟评分、功能障碍指数、手术时间、术中x线透视次数、骨水泥注入量、术中骨水泥渗漏情况、术前术后伤椎椎体前缘高度及椎体后凸角(Cobb角)等指标,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两组患者术后1d、术后12月的视觉模拟疼痛(visual analog scales,VAS)评分及Oswestry disabilitv questionnaire(ODI)指数均较术前有显著性改善,而两组之间无统计学差异;高黏度骨水泥PVP组的手术时间、术中透视次数、骨水泥注入量以及术中骨水泥渗漏情况均明显少于低黏度骨水泥PKP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两组患者术后伤椎椎体前缘高度及伤椎椎体后凸角均较术前改善,但仅低黏度骨水泥PKP组较术前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高黏度骨水泥单侧PVP与传统低黏度骨水泥双侧PKP术用于治疗老年骨质疏松性压缩骨折疗效相当,均能明显缓解疼痛,改善生活功能。但高黏度骨水泥PVP手术操作简单,手术时间短、术中辐射量少、骨水泥渗漏率低,并且国产化骨水泥注入器能明显降低手术费用,值得临床广泛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质疏松性骨折 脊柱骨折 椎体成形术 骨水泥成形术
原文传递
原发性骨质疏松症诊疗指南(讨论稿) 被引量:66
19
《中华全科医师杂志》 2006年第8期455-457,共3页
由中华医学会骨质疏松和骨矿盐疾病分会组织编写的骨质疏松和部分骨矿盐疾病的诊疗指南,包括原发性骨质疏松症、骨质疏松性骨折、继发性骨质疏松症、糖皮质激素诱发的骨质疏松症、甲状旁腺功能亢进症、甲状旁腺功能减退症、佝偻病和骨... 由中华医学会骨质疏松和骨矿盐疾病分会组织编写的骨质疏松和部分骨矿盐疾病的诊疗指南,包括原发性骨质疏松症、骨质疏松性骨折、继发性骨质疏松症、糖皮质激素诱发的骨质疏松症、甲状旁腺功能亢进症、甲状旁腺功能减退症、佝偻病和骨软化症、高钙血症和低钙血症等9个部分,本刊选登了其中6种常见疾病的诊疗指南,希望读者提出意见和建议,以便指南的修改和完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原发骨质疏松 诊疗指南 甲状旁腺功能亢进症 甲状旁腺功能减退症 继发骨质疏松 骨质疏松性骨折 骨矿盐疾病 中华医学会 激素诱发 骨软化症
原文传递
胸腰椎骨质疏松性骨折经皮椎体成形术后骨水泥渗漏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69
20
作者 许正伟 贺宝荣 +2 位作者 郝定均 郭华 刘团江 《中华骨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7期1142-1148,共7页
骨水泥渗漏是经皮椎体成形术治疗胸腰椎骨质疏松性骨折最常见的并发症,文献报道其发生率不尽相同,最低为〈5%,最高则〉80%。骨水泥渗漏的分型较多,尚无统一的分型标准,常用的分型标准有解剖位置和渗漏途径。半定量严重程度和骨... 骨水泥渗漏是经皮椎体成形术治疗胸腰椎骨质疏松性骨折最常见的并发症,文献报道其发生率不尽相同,最低为〈5%,最高则〉80%。骨水泥渗漏的分型较多,尚无统一的分型标准,常用的分型标准有解剖位置和渗漏途径。半定量严重程度和骨水泥粘度是骨水泥渗漏的独立高危因素。半定量严重程度越高,骨水泥粘度越低,骨水泥总体渗漏率越高。对椎间盘渗漏而言,MRI提示椎体裂隙和终板破裂亦是高危因素。绝大多数骨水泥渗漏并不引起临床症状,但可发生相邻节段椎体骨折,神经功能损伤,甚至肺栓塞和心内栓塞,甚至死亡。因此,行椎体成形术时应严格把握适应证,选择合适的填充材料,改进手术技术,尽量避免骨水泥渗漏的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皮椎体成形术 骨质疏松性骨折 骨水泥渗漏 胸腰椎 术后 分型标准 神经功能损伤 高危因素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2 11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