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4,611篇文章
< 1 2 250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国内外餐厨垃圾处理状况概述 被引量:141
1
作者 王向会 李广魏 +2 位作者 孟虹 马琳 赵国珏 《环境卫生工程》 2005年第2期41-43,共3页
从技术处理的角度简要介绍了国内外餐厨垃圾的处理现状,旨在寻求有效的餐厨垃圾处理方式,实现餐厨垃圾的减量化、无害化,创造经济效益。
关键词 生活垃圾 垃圾处理方法 环境保护 环境管理 食物 微波处理技术
下载PDF
推荐的中国运动员膳食营养素和食物适宜摄入量 被引量:103
2
作者 陈吉棣 杨则宜 +2 位作者 李可基 常翠青 艾华 《中国运动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4期340-347,共8页
关键词 膳食 营养素 食物 摄入量 运动员
下载PDF
发展草地农业 确保中国食物安全 被引量:101
3
作者 任继周 林惠龙 侯向阳 《中国农业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3期614-621,共8页
通过对“粮-猪农业”和草地农业的综合分析表明:在中国饲料用粮成为粮食生产主要压力的情况下,中国坚持传统的“粮-猪农业”,饲料用粮需求数量巨大,这种传统的农业方式势必对中国的食物安全造成严重威胁,而建立草地农业系统,将人食与畜... 通过对“粮-猪农业”和草地农业的综合分析表明:在中国饲料用粮成为粮食生产主要压力的情况下,中国坚持传统的“粮-猪农业”,饲料用粮需求数量巨大,这种传统的农业方式势必对中国的食物安全造成严重威胁,而建立草地农业系统,将人食与畜食分开,走节粮型、非粮型饲料道路是减小粮食生产压力、优化中国人口食物结构、确保粮食安全的一个有效措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食物 草地农业 食物当量 农田当量 食物安全
下载PDF
60种药食两用植物抗氧化作用研究 被引量:85
4
作者 余世望 肖小年 +3 位作者 范青生 吴凌伟 贺新兴 詹志军 《食品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5年第11期3-5,共3页
本实验采用硫氰酸铁法,以茶多酚为对照,对60种卫生部颁布的药食两用植物进行了抗氧化活性的筛选。结果表明,昆布、丁香、香薷、白果、小茴香、芡实、麦芽、百合、生姜、藿香、香橼、芝麻20种药的抗氧化活性较强(A≤0.034)。
关键词 药用 食用 植物 食物 抗氧化活性 分析
下载PDF
全球变化和可持续发展科学 被引量:76
5
作者 刘东生 《地学前缘》 EI CAS CSCD 2002年第1期1-9,共9页
文章回顾了全球变化研究的发展史 ,介绍了IGBP ,IHDP ,WCRP ,DIVERSITAS 4个国际全球变化研究组织的研究方向与核心内容以及它们共同提出的碳循环、食物、水资源三大课题。全球环境变化的实质是人与自然界关系的变化。人类活动改变地球... 文章回顾了全球变化研究的发展史 ,介绍了IGBP ,IHDP ,WCRP ,DIVERSITAS 4个国际全球变化研究组织的研究方向与核心内容以及它们共同提出的碳循环、食物、水资源三大课题。全球环境变化的实质是人与自然界关系的变化。人类活动改变地球系统动力的强度已经超过自然界变动的限度 ,“人类世”的概念与可持续发展科学应运而生。西方学者认为发达地区与发展中地区之间存在着阻碍可持续发展的鸿沟。笔者从可持续发展科学的角度讨论了发达地区与发展中地区的关系 ,并以我国东部与西部为例 ,指出若能通过政府的可持续发展政策 ,推动各职能系统的工作 ,实现信息、技术、经济的不断交互流动 ,就可以找到消除鸿沟的途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全球变化 可持续发展科学 IGBP 人类活动 自然界 碳循环 食物 水资源
下载PDF
活性氮和世界:200年的变化 被引量:92
6
作者 James N.Galloway Ellis B.Cowling 王宁 《AMBIO-人类环境杂志》 2002年第2期64-71,共8页
本文通过将19世纪后期和20世纪后期的氮流动情况进行对比,分析了食物和能源生产对全球氮循环的影响。我们虽然对人类产生的活性氮的数量及其释放到环境所产生的主要影响有了充分的认识,但是,我们对于环境库中氮的累积速度缺乏了解,由于... 本文通过将19世纪后期和20世纪后期的氮流动情况进行对比,分析了食物和能源生产对全球氮循环的影响。我们虽然对人类产生的活性氮的数量及其释放到环境所产生的主要影响有了充分的认识,但是,我们对于环境库中氮的累积速度缺乏了解,由于积累在环境中的氮具有阶式效应,因此,对其在环境中的积累尚有不明之处。未来活性氮的产生、分布状况及其形成速度增加的可能性(尤其是在亚洲)存在巨大的区域性差异,因而需要制定'总活性氮措施',以优化食物和能源生产,保护环境系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类 食物 氮循环 阶式效应 环境 活性氮 世界 变化
下载PDF
转基因鲤鱼作为食物的研究 被引量:74
7
作者 孙效文 梁利群 +2 位作者 闫学春 曹鼎臣 张利民 《高技术通讯》 EI CAS CSCD 1998年第3期45-49,共5页
报道了以转生长激素基因鲤鱼作为食物,用猫做实验动物的实验结果。两次重复实验,每次实验时间为三个月,实验结束后,对实验猫和对照猫进行解剖学比较、血液生理学的指标的测定和细胞化学检测分析等。实验表明,用转生长激素基因鲤鱼... 报道了以转生长激素基因鲤鱼作为食物,用猫做实验动物的实验结果。两次重复实验,每次实验时间为三个月,实验结束后,对实验猫和对照猫进行解剖学比较、血液生理学的指标的测定和细胞化学检测分析等。实验表明,用转生长激素基因鲤鱼作为食物,食用它的动物的生理学和血液学指标与对照组动物没有显著差别。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转生长激素基因 鲤鱼 食物 动物
下载PDF
华法林的相互作用及其安全应用 被引量:65
8
作者 张海英 张斌 李玉珍 《药物不良反应杂志》 2007年第2期112-116,共5页
华法林为香豆素类口服抗凝药,临床上应用越来越广泛,但它与许多药物和食物同时服用均会发生相互作用,从而影响抗凝效果。本文对华法林与西药、中草药和食物的不良相互作用进行概述,以期能为临床安全用药提供参考依据。
关键词 华法林 药物 食物 相互作用 安全应用
原文传递
以食物系统保证食物(含粮食)安全——实行草地农业,全面发展食物系统生产潜力 被引量:66
9
作者 任继周 南志标 林慧龙 《草业学报》 CSCD 2005年第3期1-10,共10页
食物、食物链、食物网以及由此构成的营养级组成“食物系统”。在农业生态系统中,食物系统既是能的载体也是能的流程,它将能异化为社会产品———食物。食物的生产和消费过程决定性地作用于农业生态系统的结构和功能。我国对食物=粮食=... 食物、食物链、食物网以及由此构成的营养级组成“食物系统”。在农业生态系统中,食物系统既是能的载体也是能的流程,它将能异化为社会产品———食物。食物的生产和消费过程决定性地作用于农业生态系统的结构和功能。我国对食物=粮食=谷物的传统概念,形成畸形的食物结构。畸形的食物结构又导致畸形的农业结构,两者互为因果,酿成我国农业所面临的艰难处境。其性质属悖离生态系统基本规律的“系统相悖”,非枝节措施所能解决。解决粮食安全问题,不能离开食物系统的全面开发和农业生态系统的全面改造。草地农业系统是食物生产与生态建设兼顾的生态农业系统。它的4个生产层,即前植物生产层、植物生产层、动物生产层和后生物生产层的全面开发建设,适应我国人民食物成分中动物性食物的成倍增长,谷物需求大幅度下降的趋势,并从多方面节约农业资源,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实行草地农业,预期可以新增土地资源0.79亿hm2农田当量,可满足我国食物中长期规划7亿t食物当量的目标,其中2亿t口粮和5亿t非口粮。农民增收为目前的1.15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食物 粮食 食物安全 草地农业 系统耦合
下载PDF
食物黄酮槲皮素的抗氧化作用 被引量:48
10
作者 苏俊锋 郭长江 《解放军预防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01年第3期229-231,共3页
许多疾病的起因与自由基造成的氧化损伤密切相关。槲皮素是膳食中最常见的类黄酮化合物之一 ,属类黄酮化合物中的黄酮醇 ,具有较强的抗氧化性能。体外抗氧化作用主要包括直接清除超氧阴离子、羟自由基、脂质过氧化自由基等活性氧自由基... 许多疾病的起因与自由基造成的氧化损伤密切相关。槲皮素是膳食中最常见的类黄酮化合物之一 ,属类黄酮化合物中的黄酮醇 ,具有较强的抗氧化性能。体外抗氧化作用主要包括直接清除超氧阴离子、羟自由基、脂质过氧化自由基等活性氧自由基、螯合Cu2 +,Fe2 +等金属离子、抑制LDL及DNA氧化损伤。体内抗氧化作用主要表现在对缺血再灌注损伤具有明显的保护作用。槲皮素抗氧化作用的研究已引起国内外学者的高度重视。本文仅就槲皮素体内、外抗氧化作用及其机制作一回顾性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槲皮素 自由基 抗氧化作用 食物 黄酮
下载PDF
食物蛋白酶解物中的生物活性肽 被引量:37
11
作者 王梅 沈辉 《氨基酸和生物资源》 CAS 1997年第1期40-43,共4页
本文讨论了食物蛋白质酶解物中的生物活性肽及其药理作用
关键词 食物 蛋白 酶解 生物活性肽
下载PDF
不同人群的食物摄入量与血压水平的关系 被引量:47
12
作者 赵连成 周北凡 +2 位作者 杨军 张红叶 武阳丰 《中国慢性病预防与控制》 CAS 1996年第4期155-159,共5页
本专题在我国不同地区14个人群样本中进行了一项心血管病危险因素的流行病学调查。在13个资料可以利用的人群中共14084人参加调查,年龄35~59岁。其中1/10随机小样本共1670人进行了连续三天24小时回忆法膳食调... 本专题在我国不同地区14个人群样本中进行了一项心血管病危险因素的流行病学调查。在13个资料可以利用的人群中共14084人参加调查,年龄35~59岁。其中1/10随机小样本共1670人进行了连续三天24小时回忆法膳食调查。多元回归分析调整性别和人群平均体重指数后发现:人群平均鱼类和水果的摄入量分别与人群的收缩压均值和舒张压均值负关联,人群平均食盐和动物性油脂的摄入量分别与人群的平均收缩压和舒张压正关联。本结果提示改善膳食结构,适当增加鱼类和水果的摄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压 膳食 食物 摄入量
下载PDF
南京市主要食物含硒量分析及居民硒营养水平评价 被引量:52
13
作者 陈历程 杨方美 +1 位作者 胡秋辉 潘根兴 《食品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10期57-59,共3页
随机采购南京市农贸市场出售的粮食类食物、动物性食物、水果和蔬菜等,采用原子荧光光度法测定了各种食物的含硒量。结果表明:动物性食物含硒量高于植物性食物,尤以动物内脏含硒量为最高;禾谷类和豆类食物的含硒量又比水果和蔬菜高... 随机采购南京市农贸市场出售的粮食类食物、动物性食物、水果和蔬菜等,采用原子荧光光度法测定了各种食物的含硒量。结果表明:动物性食物含硒量高于植物性食物,尤以动物内脏含硒量为最高;禾谷类和豆类食物的含硒量又比水果和蔬菜高,多数食物含硒量小于全国代表值。调查了南京市居民的日常饮食,根据现代营养原理制定了膳食结构,对该膳食结构进行硒营养评价,计算南京市居民日常硒的摄入量、结果表明:南京市居民硒摄入量为30.4μg/d,与中国营养学会推荐的硒摄入量的最低限值50μg/d相差甚远,日常膳食不能满足人体对硒的最低需要,开发高效安全的补硒食品势在必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食物 含硒量 摄入量 营养学 膳食结构
下载PDF
膳食因素与妇女骨密度关系的研究 被引量:35
14
作者 胡迂芬 赵熙和 +1 位作者 白锦 林英 《中国骨质疏松杂志》 CAS CSCD 1998年第2期27-30,共4页
本研究用问卷方式调查了北京市434名20-65岁健康妇女的膳食习惯.并测定了非优势侧前臂桡骨远端1/10处及中下1/3处骨密度。结果发现:习惯于常吃奶制品及多吃深绿色蔬菜等食物的妇女骨密度高于同年龄而不常吃这些食物的妇女。深绿色... 本研究用问卷方式调查了北京市434名20-65岁健康妇女的膳食习惯.并测定了非优势侧前臂桡骨远端1/10处及中下1/3处骨密度。结果发现:习惯于常吃奶制品及多吃深绿色蔬菜等食物的妇女骨密度高于同年龄而不常吃这些食物的妇女。深绿色蔬菜含钙及维生素K均很高。北京市售牛奶除钙含量高以外,又强化了维生素D。因此经常摄取这类食物有利于减步骨质疏松的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密度 膳食因素 健康妇女 食物 桡骨远端 膳食习惯 前臂 市售 骨质疏松 维生素K
下载PDF
食物对棉铃虫生长发育及繁殖的影响 被引量:29
15
作者 侯茂林 盛承发 《昆虫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2期167-175,共9页
用棉花、花生、玉米及人工饲料作为食料 ,模拟幼虫田间取食习性 ,同时为雌蛾设立补充和无补充营养两个处理 ,研究了食物对棉铃虫Helicoverpaarmigera (H櫣bner)生长发育及繁殖的影响。 4种食料组幼虫历期之间有显著差异 ;雌、雄蛹... 用棉花、花生、玉米及人工饲料作为食料 ,模拟幼虫田间取食习性 ,同时为雌蛾设立补充和无补充营养两个处理 ,研究了食物对棉铃虫Helicoverpaarmigera (H櫣bner)生长发育及繁殖的影响。 4种食料组幼虫历期之间有显著差异 ;雌、雄蛹重花生组显著小于其余三组。雌蛾腹部干重及其脂肪百分含量与雌蛹体重的排列顺序一样 ,雌蛾腹部干重人工饲料组显著大于棉花组和花生组。雌蛾寿命和繁殖受幼虫食料和成虫食物的双重影响。喂 10 %蜂蜜时 ,雌蛾寿命、交配率和产卵量在四个幼虫食料组之间没有显著差异。但喂以清水时 ,花生组雌蛾均未交配 ,寿命和产卵量显著小于其余三组。从同种幼虫食料来看 ,除人工饲料组外 ,其余 3组雌蛾喂清水时的产卵量和寿命均比喂 10 %蜂蜜溶液时的显著下降。基于这些结果 ,作者认为棉花、玉米比花生更适合于棉铃虫的生长发育和繁殖。在田间自然栽培状态下 ,不同食料植物的糖分含量对棉铃虫生长发育和繁殖影响较大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棉铃虫 食物 营养生态学 生长发育 繁殖
下载PDF
中国12个少数民族居民的食物摄入状况及其特点 被引量:44
16
作者 翟凤英 何宇纳 +3 位作者 王志宏 胡以松 王慧君 李园 《卫生研究》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5期539-541,共3页
目的分析中国12个少数民族居民的膳食摄入状况及其特点。方法利用2002年中国居民营养与健康调查资料,选取蒙古、回、藏、维吾尔、苗、彝、壮、布依、满、瑶、土家、哈萨克族12个少数民族共6688人为研究样本人群,膳食调查采用连续3天24... 目的分析中国12个少数民族居民的膳食摄入状况及其特点。方法利用2002年中国居民营养与健康调查资料,选取蒙古、回、藏、维吾尔、苗、彝、壮、布依、满、瑶、土家、哈萨克族12个少数民族共6688人为研究样本人群,膳食调查采用连续3天24小时回顾询问法调查所有摄入食物,及用"称重法"调查家庭调味品消费量。结果少数民族居民的食物结构主要受环境、经济、宗教文化等因素的影响;各民族间各类食物消费情况差异较大,彝、瑶、土家族居民的豆类食物的消费量较高,而藏、维吾尔、哈萨克族的居民豆类食品的消费量极低;藏、壮、瑶族居民畜肉类食物的摄入量较高,而禽肉类和鱼虾类食物的摄入量普遍较低;维吾尔、哈萨克族居民奶类及其制品的消费量较高,人均奶类及其制品的消费量超过了200g;蔬菜的摄入量在地处高原或北方地区的少数民族居民中普遍较低,而生活在南方地区的少数民族居民蔬菜的摄入量相对较高;部分少数民族的居民盐的摄入量过高,特别是维吾尔、哈萨克族居民盐的平均摄入量高达20g以上。结论少数民族居民的膳食结构中存在着不同程度和类型的膳食不平衡的问题,应广泛开展营养宣传教育活动,引导人们科学地开发和利用当地资源,倡导平衡膳食原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少数民族 膳食 食物 营养
下载PDF
我国食物中有机磷农药残留现状及干预措施 被引量:34
17
作者 杨军 《中国公共卫生》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8期755-756,共2页
关键词 食物 有机磷农药残留 蔬菜 水果 现状 干预措施
下载PDF
白颈长尾雉栖息地小区利用度影响因子研究 被引量:32
18
作者 丁平 李智 +1 位作者 姜仕仁 诸葛阳 《浙江大学学报(理学版)》 CAS CSCD 2002年第1期103-108,共6页
1995年 10月至 1996年 5月在浙江省开化县水坞山区采用无线电遥测技术和样方法对白颈长尾雉栖息地小区利用度影响因子进行研究 ,结果显示 :(1)食物和水因子是决定白颈长尾雉栖息地利用度的最主要因子 ,随季节的变化 ,影响白颈长尾雉栖... 1995年 10月至 1996年 5月在浙江省开化县水坞山区采用无线电遥测技术和样方法对白颈长尾雉栖息地小区利用度影响因子进行研究 ,结果显示 :(1)食物和水因子是决定白颈长尾雉栖息地利用度的最主要因子 ,随季节的变化 ,影响白颈长尾雉栖息地小区利用度的食物种类亦随之变化。 (2 )冬季 ,灌木层因子的作用大于草本层因子 ;春季 ,草本层因子的作用大于灌木层因子。(3)白颈长尾雉栖息地小区利用度多元回归模型 :冬季 :Y=0 .0 4 4 438X1+ 0 .0 0 35 19X2 - 0 .0 0 15 4 2 X3 + 0 .0 74 5 33;冬末春初 :Y=0 .5 2 6 6 6 0 X1+ 0 .0 4 144 4X2 - 0 .0 0 5 5 2 2 X3 - 0 .5 85 0 4 1;春季 :Y=0 .10 2 32 4 X1+ 0 .10 176 3X2 - 0 .0 0 2182 X3 + 0 .12 0 0 4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栖息地小区 利用度 白颈长尾雉 影响因子 空间异质性 多元回归分析 食物 季节
下载PDF
北京市居民食物消耗生态足迹和水足迹 被引量:43
19
作者 吴燕 王效科 逯非 《资源科学》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6期1145-1152,共8页
生态足迹和水足迹作为定量测度人类对自然资本利用程度和可持续性发展的综合性指标,已经被广泛应用到我国的生态评价和可持续发展能力评价。食物是人类首要的消费品,其消耗的生态足迹和水足迹将反映维持一个区域的人口基本食物需求所占... 生态足迹和水足迹作为定量测度人类对自然资本利用程度和可持续性发展的综合性指标,已经被广泛应用到我国的生态评价和可持续发展能力评价。食物是人类首要的消费品,其消耗的生态足迹和水足迹将反映维持一个区域的人口基本食物需求所占用的土地资源和水资源。本研究在生态足迹和水足迹理论和模型的基础上,根据北京市的现状,重新计算了均衡因子和单位质量虚拟水含量等模型关键参数,改进计算方法,计算和分析了北京市居民食物消耗的生态足迹和水足迹。研究结果表明,北京市居民食物消耗人均土地面积达到1.967hm2/人,人均生态足迹为2.025hm2/人;北京市居民食品消耗人均虚拟水为1023.05m3/人,约为居民消耗实体水的5倍,反映了北京居民食物消耗需要大量的土地面积和水资源来满足,将对区域土地和水资源造成很大胁迫。本研究采用基于北京市实际食物来源的估算参数更能反应北京市的实际情况,其结果表明北京市食物供应选择从国内其他地方输入有利于减少北京市食物消耗所引起的生态足迹和水足迹,研究成果可为北京市农林渔牧产业结构调整布局,以及食物供应方案的制定提供决策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态足迹 水足迹 食物 北京市
原文传递
北京市居民食物消费碳足迹 被引量:41
20
作者 吴燕 王效科 逯非 《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5期1570-1577,共8页
碳足迹作为一种评价碳排放影响的全新测度方法,已被用来衡量人类活动对大气环境和气候变化的影响。食物是人类的首要消费品,其消费的碳足迹反应维持一个区域人口的基本食物需求的碳排放以及对气候变化的影响。在碳足迹理论和模型的基础... 碳足迹作为一种评价碳排放影响的全新测度方法,已被用来衡量人类活动对大气环境和气候变化的影响。食物是人类的首要消费品,其消费的碳足迹反应维持一个区域人口的基本食物需求的碳排放以及对气候变化的影响。在碳足迹理论和模型的基础上,根据北京市食物的供应和消费现状情况,利用生命周期法(Life cycle analysis LCA),计算和分析了北京市居民食物消费的碳足迹。得到北京市居民食消费碳足迹为476.8×104t,约占北京市总碳足迹的6%,人均碳足迹为310.0kgCO2/人,占北京市家庭消费碳排放的23.3%,只占北京市能源消费人均碳排放量的5.96%,反映了居民食物消费对全球气候变化造成的影响有限。食物消费碳足迹最大的为粮食,其次为瓜果蔬菜豆类,总共占到65%以上,而在食物生命周期过程中,食物的再加工炊事过程碳排放最大,超过50%,合理减少食物加工炊事过程中碳排放将是减少食物消费碳排放的重要途径之一。其次为化肥农药施用,占到23.23%,减少食物生产过程中化肥农药使用,提高化肥农药的使用效率,或者进行生态农业尽量不使用化肥农药,北京市每年可减少135.1×104t CO2排放,人均87.84kgCO2/人,是有效的减排途径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北京市 食物 LCA 碳足迹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50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