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54篇文章
< 1 2 8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脾胃内伤,百病由生”理论探讨顾护脾胃对肿瘤患者之重要性 被引量:18
1
作者 朱光海 郭利华 《中国中医药信息杂志》 CAS CSCD 2019年第4期127-129,共3页
本文以"脾胃内伤,百病由生"为理论基础,通过分析从脾胃论治肿瘤的研究文献,从顾护脾胃疗法之理论渊源、肿瘤之中医病因病机、顾护脾胃对肿瘤患者之重要性及临床用药方面阐述顾护脾胃疗法在肿瘤病治疗中的作用,为肿瘤病的治疗... 本文以"脾胃内伤,百病由生"为理论基础,通过分析从脾胃论治肿瘤的研究文献,从顾护脾胃疗法之理论渊源、肿瘤之中医病因病机、顾护脾胃对肿瘤患者之重要性及临床用药方面阐述顾护脾胃疗法在肿瘤病治疗中的作用,为肿瘤病的治疗开拓新思路,丰富其治疗手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脾胃内伤 百病由生 脾胃 肿瘤
下载PDF
国医大师刘嘉湘从顾护脾胃论治肺癌经验 被引量:18
2
作者 张文曦 刘苓霜 朱欣佚 《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4期557-560,共4页
国医大师刘嘉湘于20世纪70年代创立“扶正治癌”理论,提出正气亏虚为肺癌发病之本,脾胃虚弱乃正气亏虚之源,脾胃损伤伴随肺癌全程。总结刘教授治疗肺癌经验,其辨证论治、处方用药处处体现其顾护脾胃之治疗理念。
关键词 脾胃 扶正治癌 刘嘉湘 名老中医经验
下载PDF
赵瑞华教授治疗子宫腺肌病经验浅释 被引量:18
3
作者 张永嘉 孙伟伟 《环球中医药》 CAS 2018年第2期288-290,共3页
血瘀是子宫腺肌病的基本病机,寒凝、气滞、气虚是主要发病因素及环节。赵瑞华教授临证采用中医药辨证、分期治疗,以"和"为期,重视温补,取得良好疗效。合并妊娠需求者,排卵前活血化瘀、散结消癥;排卵后补肾益精、疏肝健脾;孕... 血瘀是子宫腺肌病的基本病机,寒凝、气滞、气虚是主要发病因素及环节。赵瑞华教授临证采用中医药辨证、分期治疗,以"和"为期,重视温补,取得良好疗效。合并妊娠需求者,排卵前活血化瘀、散结消癥;排卵后补肾益精、疏肝健脾;孕后补肾益精、固冲保胎,中西医结合治疗。现将子宫腺肌病活产病案二则总结如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子宫腺肌病 辨证论治 调畅气机 脾胃
下载PDF
《伤寒论》“治未病”重在脾胃 被引量:10
4
作者 姚秀琴 《山东中医药大学学报》 1997年第2期101-102,共2页
脾胃为后天之本,生化之源,通篇《伤寒论》体现出以脾胃为本的学术思想。从“未病重防、保护脾胃,欲病防作、补养脾胃,既病防变、顾护脾胃,病痉防变、调养脾胃”四个方面探讨了仲景“治未病”重在脾胃的学术思想。
关键词 治未病 脾胃 伤寒杂病论 脾胃学说
下载PDF
香连丸的源流及衍变 被引量:14
5
作者 李胜志 史殿龙 《中医药学报》 CAS 2004年第3期15-16,共2页
通过文献的初步考证 ,“香连丸”始见于唐·李绛《兵部手集方》 ,宋代杨士瀛《仁斋直指方》始名为“香连丸”。历代中医药学家在临床应用本方时每多化裁 ,如应用时适当顾护脾胃、久病兼加收涩之品 ,使其更具针对性和实用性。
关键词 香连丸 临床应用 脾胃 化裁 收涩 中医药学 历代 加收
下载PDF
顾护脾胃法对晚期癌症患者生存质量的影响 被引量:12
6
作者 陆明 邓皖利 +4 位作者 王巧琳 马金丽 吴涛 陈音 林燕 《新中医》 CAS 北大核心 2010年第4期13-14,共2页
目的:观察顾护脾胃法为主的中药方剂对晚期恶性肿瘤患者生活质量各因素的影响。方法:将60例晚期恶性肿瘤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各30例,比较2组患者卡氏评分、体重、"胃气"评分、生活质量总分变化方面的差异性。结果:治... 目的:观察顾护脾胃法为主的中药方剂对晚期恶性肿瘤患者生活质量各因素的影响。方法:将60例晚期恶性肿瘤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各30例,比较2组患者卡氏评分、体重、"胃气"评分、生活质量总分变化方面的差异性。结果:治疗组在提高卡式评分、生活质量总分方面均优于对照组(P<0.05);在改善患者体重、胃气功能症状方面明显优于对照组(P<0.01)。结论:顾护脾胃法为主的中药方剂可以改善晚期恶性肿瘤患者的生活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晚期恶性肿瘤 脾胃 胃气 生活质量
原文传递
银屑病共病的中医防治探讨 被引量:13
7
作者 吴汶丰 张泽鑫 +3 位作者 李玉清 肖君琳 杨贤平 李红毅 《广州中医药大学学报》 CAS 2021年第5期1051-1054,共4页
银屑病共病涉及银屑病合并糖代谢紊乱、银屑病相关性肾病、银屑病合并代谢综合征、银屑病合并肥胖与血脂异常等。银屑病共病的中医病机特点为血热、血瘀、痰湿互结,病位涉及五脏,病性为本虚标实、虚实夹杂。银屑病共病的中医治法以清热... 银屑病共病涉及银屑病合并糖代谢紊乱、银屑病相关性肾病、银屑病合并代谢综合征、银屑病合并肥胖与血脂异常等。银屑病共病的中医病机特点为血热、血瘀、痰湿互结,病位涉及五脏,病性为本虚标实、虚实夹杂。银屑病共病的中医治法以清热解毒、活血化瘀、利湿化痰为主,兼顾健脾,疏肝解郁。银屑病共病患者的情志调畅可通过运用行气疏导的健身气功八段锦结合五音疗法;饮食宜遵循低热量原则,可结合中医学的"阴平阳秘""三因制宜"的观点调理饮食;其预防可基于中医体质学说,提前采用相应的治法方药加以干预,以实现"未病先防"。同时,银屑病共病的中医预防和治疗的全程均需顾护脾胃,脾胃和则五脏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银屑病共病 中医防治 血热 血瘀 痰湿互结 脾胃
原文传递
中医药干预原发性肝癌的用药特点及关键策略思考 被引量:12
8
作者 朱广辉 田启航 +1 位作者 戴明昊 李杰 《辽宁中医杂志》 CAS 2020年第7期37-41,共5页
原发性肝癌病位在肝,可传及于脾,以正气亏虚为基础,血瘀为重要致病因素。治疗方面应注重全程顾护脾胃以助正气;活血化瘀法以助驱邪。结合临床实践,我们提出:灵活运用动物类活血药,增强活血之力;与扶正法联合应用,谨防活血药单用之弊端,... 原发性肝癌病位在肝,可传及于脾,以正气亏虚为基础,血瘀为重要致病因素。治疗方面应注重全程顾护脾胃以助正气;活血化瘀法以助驱邪。结合临床实践,我们提出:灵活运用动物类活血药,增强活血之力;与扶正法联合应用,谨防活血药单用之弊端,以期为中医药干预原发性肝癌提供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原发性肝癌 脾胃 活血化瘀法 动物类活血药 扶正法
下载PDF
“扶正祛邪”辨治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思路 被引量:11
9
作者 李董男 《辽宁中医药大学学报》 CAS 2020年第5期41-45,共5页
探讨扶正祛邪辨治新型冠状病毒肺炎基本思路。新冠肺炎内有伏燥,外为寒湿所困,阻滞肺脾气机,易侵袭老年人、有基础病症及痰湿体质之人,病位在肺、脾及肠、心、脑、肾等。正气虚衰在此次疫病发病中具重要影响,以扶正祛邪为基本原则开展... 探讨扶正祛邪辨治新型冠状病毒肺炎基本思路。新冠肺炎内有伏燥,外为寒湿所困,阻滞肺脾气机,易侵袭老年人、有基础病症及痰湿体质之人,病位在肺、脾及肠、心、脑、肾等。正气虚衰在此次疫病发病中具重要影响,以扶正祛邪为基本原则开展分期治疗,祛邪不忘扶正,宜温散、透邪、祛湿、芳香避秽等法同用,并参考李东垣顾脾扶正、甘温除热、升阳除湿治疗思路,全程注意顾护脾胃,防止药邪损害,不可过用苦寒清热药物,慎用抗生素类药物,减少输液,坚持中医“治未病”理念,增强人体正气,调畅情志。应充分重视历代中医疫病学术,让中医为防治疫病、维护民众健康发挥更大作用,在一定程度上弥补西医在特效药物和疫苗研发上的滞后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 疫病 扶正祛邪 脾胃
下载PDF
《伤寒论》脾胃思想初探 被引量:11
10
作者 李一林 蒋春波 金伟民 《中医药临床杂志》 2019年第11期2064-2067,共4页
脾胃为后天之本,具有重要生理功能,脾胃功能失常,病症丛生。脾胃生理作用,所述甚多,然而在病理情况下,脾胃如何介导疾病发生发展以及预后转归,较少讨论。该文总结《伤寒论》中条文内容,明确了脾胃衰败是疾病发生的重要原因,脾胃功能的... 脾胃为后天之本,具有重要生理功能,脾胃功能失常,病症丛生。脾胃生理作用,所述甚多,然而在病理情况下,脾胃如何介导疾病发生发展以及预后转归,较少讨论。该文总结《伤寒论》中条文内容,明确了脾胃衰败是疾病发生的重要原因,脾胃功能的恢复振奋是疾病向愈的前提。治疗方面需辨证论治,调畅脾胃升降气机,温补脾胃之阳,同时需重视脾胃与其他脏腑的关系。用药主要以性味甘平之药为主,同时兼顾药后调护。作者通过研读、总结、分析《伤寒论》,发现仲景在治疗疾病时以脾胃为重,不管在治疗、用药、调护等方面都把顾护脾胃功能放在首位。认为,在临床实践中,从恢复和顾护脾胃功能出发,调畅脾胃气机,温煦脾胃之阳,使脾胃功能恢复正常,定会取得不错的治疗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伤寒论 脾胃 学术思想
下载PDF
《伤寒论》与顾护脾胃 被引量:10
11
作者 黄瑞 罗伟生 《实用中医内科杂志》 2016年第5期5-6,62,共3页
仲景在《伤寒论》辨证论治时尤强调顾护脾胃,归脾经药物共使用678次,为五脏中频次最高,归胃经药物使用494次,为六腑中频次最高;112首方剂,应用炙甘草者71方,应用大枣者40方,生姜、大枣同用37方,生姜、大枣、甘草同用31方,生姜、大枣、... 仲景在《伤寒论》辨证论治时尤强调顾护脾胃,归脾经药物共使用678次,为五脏中频次最高,归胃经药物使用494次,为六腑中频次最高;112首方剂,应用炙甘草者71方,应用大枣者40方,生姜、大枣同用37方,生姜、大枣、甘草同用31方,生姜、大枣、甘草、人参共用7方;用"胃和则愈""微和胃气"来明言治疗的目的;明确"胃和"与否不仅与脾胃本身功能有关,而且与服用汤药及煎煮方法相关联;主张中病即止,周祥入微,奠定了脾胃学说的基础,从药物配伍、煎煮,饮食调护及禁忌等多方面强调了顾护胃气在诊疗中的重要性,体现了"有胃气则生,无胃气则死"的根本大法,为后世留下了宝贵财富,值得深入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脾胃 伤寒论 张仲景 药物配伍 饮食调 中病即止
下载PDF
风湿病治疗应重视顾护脾胃 被引量:9
12
作者 孙素平 赵恒立 《山东中医杂志》 2008年第8期509-510,536,共3页
风湿病属中医学痹病范畴,其发病及中医证候与脾胃关系密切,中西药长期治疗过程中亦易损伤脾胃,因而风湿病的治疗应重视顾护脾胃。
关键词 风湿病 脾胃 健脾益胃 相关性
下载PDF
从“肝脾肾”论治类风湿关节炎研究进展 被引量:5
13
作者 黄春霞 袁雪梅 +5 位作者 罗丰 熊鸿 彭记棚 宋云云 李丹 姚血明 《陕西中医》 CAS 2024年第3期430-432,F0003,共4页
类风湿关节炎(RA)属于中医“痹证”范畴,目前称为“尪痹”“顽痹”的病因不外乎内外两个方面,外因为外感风、寒、湿等邪气,内因为素体虚弱、正气不足、肝脾肾虚。RA的病位在肝脾肾三脏,中医从肝脾肾出发,针对不同患者的证型,辨证论治,... 类风湿关节炎(RA)属于中医“痹证”范畴,目前称为“尪痹”“顽痹”的病因不外乎内外两个方面,外因为外感风、寒、湿等邪气,内因为素体虚弱、正气不足、肝脾肾虚。RA的病位在肝脾肾三脏,中医从肝脾肾出发,针对不同患者的证型,辨证论治,个性化治疗,在临床上取得良好疗效。现从中医脏腑辨证中肝脾肾三脏相关理论出发探讨RA发病的病因病机、治法治则、临床研究及基础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类风湿关节炎 痹症 养肝荣筋 脾胃 补肾祛寒
下载PDF
陈国丰运用中医药干预鼻咽癌放疗后毒副反应的经验探析 被引量:9
14
作者 余冰倩 马华安 陈国丰 《江苏中医药》 CAS 2019年第6期28-30,共3页
鼻咽癌是临床上常见的恶性肿瘤,首选放射线治疗,但辐射会导致患者出现不同程度的毒副反应。陈国丰教授在运用中医药干预鼻咽癌放疗后毒副反应方面积累了丰富的经验,认为鼻咽癌放疗后的病机为热毒壅盛、阴虚燥热和脾胃气虚、伏邪为患,治... 鼻咽癌是临床上常见的恶性肿瘤,首选放射线治疗,但辐射会导致患者出现不同程度的毒副反应。陈国丰教授在运用中医药干预鼻咽癌放疗后毒副反应方面积累了丰富的经验,认为鼻咽癌放疗后的病机为热毒壅盛、阴虚燥热和脾胃气虚、伏邪为患,治以扶正祛邪、益气生津。针对放疗导致的中耳炎、鼻窦炎、口腔溃疡予以相应的对症治疗,同时强调顾护脾胃。附验案1则以佐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鼻咽癌 放疗毒副反应 脾胃 扶正祛邪 益气生津 病因病机 陈国丰
下载PDF
化疗联合顾护脾胃法治疗胃癌的疗效分析 被引量:9
15
作者 马金丽 张星平 陆明 《中国临床医学》 2010年第3期367-369,共3页
目的:比较化疗联合中药与单纯化疗对晚期胃癌患者临床疗效。方法:将60例晚期胃癌患者随机分为中药加化疗组与单纯化疗组各30例,观察两组患者在卡氏评分、"胃气"状态评分、生活质量总分、不良反应等方面的差异。结果:①治疗前... 目的:比较化疗联合中药与单纯化疗对晚期胃癌患者临床疗效。方法:将60例晚期胃癌患者随机分为中药加化疗组与单纯化疗组各30例,观察两组患者在卡氏评分、"胃气"状态评分、生活质量总分、不良反应等方面的差异。结果:①治疗前后两组患者的KPS评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②治疗后,两组患者"胃气"功能状态的变化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③治疗后,中药加化疗组的生活质量明显好转(P<0.01);而单纯化疗组的生活质量则无改善(P>0.05);④在恶心、呕吐、腹泻等不良反应方面,中药加化疗组较单纯化疗组少,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化疗联合以顾护脾胃为治疗法则的中药治疗胃癌可明显改善患者症状,提高生活质量,减轻化疗药物引起的不良反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脾胃 奥沙利铂加卡培他滨化疗 胃癌
下载PDF
胡慎柔养脾阴法治疗虚劳久病学术思想探析 被引量:9
16
作者 王育纯 曹云松 +9 位作者 常泽 林景峰 张丹丹 田丹枫 高强 刘甘露 胡文悦 马华萍 刚丽丽 韩振蕴 《环球中医药》 CAS 2020年第5期846-848,共3页
明末医家胡慎柔在其著作《慎柔五书》中提出了养脾阴治疗虚劳久病的特色治法。依据虚劳“久病”“难愈”“难补”的疾病特点,把握虚劳发生、发展、传变规律的过程,抓住虚劳“真阴虚”的关键病机,按照分阶段全病程的治疗理念,全程顾护脾... 明末医家胡慎柔在其著作《慎柔五书》中提出了养脾阴治疗虚劳久病的特色治法。依据虚劳“久病”“难愈”“难补”的疾病特点,把握虚劳发生、发展、传变规律的过程,抓住虚劳“真阴虚”的关键病机,按照分阶段全病程的治疗理念,全程顾护脾胃,选药甘淡以清养脾阴,且避免用药过于温燥以濡养脾阴,向愈不忘继服丸药以调养防复。通过分析胡慎柔养脾阴法治疗虚劳久病的学术思想,以期能为临床治疗虚劳提供一定的思路和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胡慎柔 脾阴 虚劳 甘淡 脾胃
下载PDF
《伤寒论》顾护脾胃思想之探析 被引量:9
17
作者 郭明章 《云南中医学院学报》 2015年第2期47-49,共3页
《伤寒论》为张仲景经典之著,书中顾护脾胃的思想,对后世医家影响深远。通过对《伤寒论》中的桂枝汤证、半夏泻心汤证、十枣汤证、白虎汤证、小柴胡汤证、柴胡桂枝干姜汤证、小建中汤证等的治疗、用药、方后调护法的解析,从健运脾胃调... 《伤寒论》为张仲景经典之著,书中顾护脾胃的思想,对后世医家影响深远。通过对《伤寒论》中的桂枝汤证、半夏泻心汤证、十枣汤证、白虎汤证、小柴胡汤证、柴胡桂枝干姜汤证、小建中汤证等的治疗、用药、方后调护法的解析,从健运脾胃调和营卫,寒温并用健脾祛邪,祛邪护脾免伤正气,肝病实脾助正达邪,温健脾胃调中补虚,五个方面对仲景顾护脾胃思想进行了探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脾胃 《伤寒论》 理论探讨 仲景学术思想
下载PDF
路志正养阴柔肝法辨治儿童甲状腺功能亢进症经验 被引量:8
18
作者 荆鲁 董宇 +1 位作者 周育平 路志正 《中医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7期1460-1461,共2页
介绍路志正辨治儿童甲状腺功能亢进症的经验。认为儿童甲状腺功能亢进症亦可由七情致病,病机以肝郁为中心,与五脏失调相关,水湿无以运化,渐化成痰,肝郁化火,致痰热壅结,发为本病。治以养阴柔肝为法,强调一要注意顾护脾胃;二要从肺调肝,... 介绍路志正辨治儿童甲状腺功能亢进症的经验。认为儿童甲状腺功能亢进症亦可由七情致病,病机以肝郁为中心,与五脏失调相关,水湿无以运化,渐化成痰,肝郁化火,致痰热壅结,发为本病。治以养阴柔肝为法,强调一要注意顾护脾胃;二要从肺调肝,佐金平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甲状腺功能亢进症 养阴柔肝 脾胃 名医经验 路志正
原文传递
“心痞证”病因病机探析 被引量:8
19
作者 边晓媛 陈守强 崔超 《世界中西医结合杂志》 2013年第3期219-220,233,共3页
文章将胸痹伴有痞满证候者命名为"心痞证",并对胸痹与痞满伴发的病因、病机进行了探讨,病因上,中医方面,寒邪凝滞、饮食不节、正气耗伤及思虑过度为其常见病因;西医方面则与非甾体类抗炎药、寒凉败胃的中成药及部分活血化瘀... 文章将胸痹伴有痞满证候者命名为"心痞证",并对胸痹与痞满伴发的病因、病机进行了探讨,病因上,中医方面,寒邪凝滞、饮食不节、正气耗伤及思虑过度为其常见病因;西医方面则与非甾体类抗炎药、寒凉败胃的中成药及部分活血化瘀中药的应用有一定相关性。病机上,中医方面与心脾相关、心胃相关理论密切联系,心与脾胃在位置上毗邻、并有经络相连,阴阳相乘、五行相关,藏象方面体现在血液的生成与运行,情志相关;西医方面胃心综合征等的提出也提示心与脾胃联系。在临证过程中以顾护脾胃的思想为指导,采用多种措施保护脾胃,如加用保护胃黏膜的西药、时间医学的应用、顾护脾胃之品的使用等,并运用自拟宁心消痞方治疗"心痞证",临床收到满意疗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痞证 病因 病机 脾胃
下载PDF
周晓园治疗胆管癌经验 被引量:8
20
作者 邢园园 王志鹏 曹芳 《山东中医杂志》 2020年第2期157-160,共4页
周晓园教授辨治胆管癌经验丰富,认为胆管癌的病机演变不离湿热二字,主张在规范化治疗基础上根据临床辨证予以利湿退黄、清热解毒、理气化瘀等治疗,同时关注癌症患者正虚特点,寒热并用以顾护脾胃、改善症状,常选用茵陈蒿汤合平胃散作为主... 周晓园教授辨治胆管癌经验丰富,认为胆管癌的病机演变不离湿热二字,主张在规范化治疗基础上根据临床辨证予以利湿退黄、清热解毒、理气化瘀等治疗,同时关注癌症患者正虚特点,寒热并用以顾护脾胃、改善症状,常选用茵陈蒿汤合平胃散作为主方,并根据患者个体差异进行加减,在提高患者生活质量、延长生存期方面获得一定疗效。列举验案1则以说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胆管癌 辨证论治 利湿退黄 清热解毒 理气化瘀 脾胃 茵陈蒿汤 平胃散 周晓园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8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