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7,085篇文章
< 1 2 250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集群竞争力的动力机制以及实证分析 被引量:191
1
作者 魏守华 《中国工业经济》 CSSCI 北大核心 2002年第10期27-34,共8页
集群由于持续创新而显现的竞争优势 ,已经成为工业政策制定者的研究内容和模仿手段。为了揭示集群竞争优势背后的动力机制以及加强实施的可操作性 ,本文首先详细分析了集群的动力机制 :基于社会资本的地域分工、外部经济、合作效率、技... 集群由于持续创新而显现的竞争优势 ,已经成为工业政策制定者的研究内容和模仿手段。为了揭示集群竞争优势背后的动力机制以及加强实施的可操作性 ,本文首先详细分析了集群的动力机制 :基于社会资本的地域分工、外部经济、合作效率、技术创新与扩散 ,并分析其对应的竞争优势。然后 ,以嵊州领带产业集群为例 ,具体分析其动力机制 ,以及嵊州领带集群存在的问题 ,并提出相应的对策措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动力机制 实证分析 集群 竞争优势 动力机制 外部经济 交易费用 技术创新 产业群
原文传递
发展小企业集群要避免的陷阱——过度竞争所致的“柠檬市场” 被引量:101
2
作者 仇保兴 《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1999年第1期25-29,共5页
小企业集群,指的是由众多自主独立又相互关联的小企业依据专业化分工和协作的关系并在某一地理空间高度聚集而建立起来的产业组织,这种组织的结构介于纯市场和层级组织之间。小企业借助于这种特殊的组织结构,可以获得集群外的企业所... 小企业集群,指的是由众多自主独立又相互关联的小企业依据专业化分工和协作的关系并在某一地理空间高度聚集而建立起来的产业组织,这种组织的结构介于纯市场和层级组织之间。小企业借助于这种特殊的组织结构,可以获得集群外的企业所没有的竞争优势。这种小企业集群组织,在我国沿海一带(包括台湾省),以及日本、意大利等国都是普遍存在的。但由于在小企业集群内部企业之间的交易关系并不是一定需以契约来维持,而是要通过企业主之间的信任和承诺来进行协调。这样一来,在面临外部市场剧烈竞争的情况下,小企业集群虽然有整体反应快、弹性度大和生产成本低的优势,但也极易发生内部过度竞争而出现竞相偷工减料、伪劣产品泛滥的局面,最终不仅损害了全体业主的利益,而且也会使小企业集群所在地地区形象受损,从而影响长期的发展。本文利用信息经济学的原理,以浙江省永康市保温杯生产作为具体案例,分析因过度竞争所致的产品质量恶性循环、不断退化的过程。分析表明,在小企业集群内部出现这种情况的主要原因应该是产品质量信息分布不对称性所致的“柠檬市场”效应,而不能将其简单地归结为产品同构、技术档次低和个体私营企业业主“赚一票”的短期行为。针对性地提出了必须从有效制造和传播“正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集群 信息不对称 柠檬市场 策略
原文传递
分布式可再生能源发电集群并网消纳关键技术及工程实践 被引量:134
3
作者 盛万兴 吴鸣 +5 位作者 季宇 寇凌峰 潘静 施海峰 牛耕 王中冠 《中国电机工程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8期2175-2186,共12页
随着分布式可再生能源发电研究的不断深入和国内一系列利好政策的鼓励,我国分布式发电正呈现出区域化和园区化的快速发展态势,大规模、集群化分布式发电并网将是未来的重点发展方向。分布式可再生能源发电集群由于其稳定、高效、灵活、... 随着分布式可再生能源发电研究的不断深入和国内一系列利好政策的鼓励,我国分布式发电正呈现出区域化和园区化的快速发展态势,大规模、集群化分布式发电并网将是未来的重点发展方向。分布式可再生能源发电集群由于其稳定、高效、灵活、友好的并网特性,将逐渐成为电力生产和可再生能源消纳的新模式。首先介绍分布式发电集群的基本概念和特点,并与被广泛了解的微电网概念进行对比,随后从并网规划、装备研发、运行控制、仿真测试等方面介绍集群并网消纳的关键技术和项目成果,最后介绍分布式发电集群的工程实践成果,并给出结论和前景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分布式发电 可再生能源 集群 工程实践
下载PDF
论创意产业及其集群的发展环境——以音乐产业为例 被引量:98
4
作者 陈倩倩 王缉慈 《地域研究与开发》 CSSCI 北大核心 2005年第5期5-8,37,共5页
文章通过对音乐产业的案例研究,探讨了创意产业与城市发展的关系,以及创意产业集群的价值。文章指出,创意产业已经成为城市发展新的增长点,极富创造力的创意阶层是创意产业活动转化为商业价值的核心,创意产业集群能够为创意阶层提供良... 文章通过对音乐产业的案例研究,探讨了创意产业与城市发展的关系,以及创意产业集群的价值。文章指出,创意产业已经成为城市发展新的增长点,极富创造力的创意阶层是创意产业活动转化为商业价值的核心,创意产业集群能够为创意阶层提供良好的文化环境。城市的创意产业政策应将重点放在建设效率基础结构和创新基础结构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创意产业 集群 创意阶层 城市发展 音乐产业
下载PDF
无人机集群作战概念及关键技术分析 被引量:122
5
作者 牛轶峰 肖湘江 柯冠岩 《国防科技》 2013年第5期37-43,共7页
无人机集群作战正在从概念走向雏形。文章总结了国外无人机集群作战概念的发展,分析了无人机集群作战的主要关键技术,包括大规模无人机管理与控制、多无人机自主编队飞行、集群感知与态势共享、集群突防与攻击、集群作战任务控制站等技... 无人机集群作战正在从概念走向雏形。文章总结了国外无人机集群作战概念的发展,分析了无人机集群作战的主要关键技术,包括大规模无人机管理与控制、多无人机自主编队飞行、集群感知与态势共享、集群突防与攻击、集群作战任务控制站等技术,并展望了未来无人机集群协同搜索、协同干扰、协同攻击、协同察/打、集群对抗等作战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无人机 集群 作战概念 关键技术 应用展望
下载PDF
我国制造业集群分布现状及其发展特征 被引量:49
6
作者 王缉慈 《地域研究与开发》 CSSCI 2003年第6期29-33,共5页
目前,在我国很多地区,例如长江三角洲和珠江三角洲,以个别市、县、镇或村为范围,集中某种产品的生产所形成的制造业集群表现出极强的活力和竞争力。集群中的很多企业根据不同技术能力,纷纷进入了全球价值链,已经使中国成为跨国公司控制... 目前,在我国很多地区,例如长江三角洲和珠江三角洲,以个别市、县、镇或村为范围,集中某种产品的生产所形成的制造业集群表现出极强的活力和竞争力。集群中的很多企业根据不同技术能力,纷纷进入了全球价值链,已经使中国成为跨国公司控制之下的"世界工厂"。文章从目前局限性的资料出发,将这一现象的分布现状进行了分析,并对其发展特征进行了描述。认为,在新型工业化道路中,企业只有在本地合作和结网,加强创新,才能有效地插入全球价值链,参与国际竞争。为此,需要通过政策的支持,鼓励合作的信用环境,使价值链上的各级企业以及利益相关者进行合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制造业 集群 全球价值链 创新
下载PDF
集群中企业协同竞争创新行为博弈分析 被引量:57
7
作者 刘友金 杨继平 《系统工程》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6期22-26,共5页
协同竞争是集群中企业技术创新行为的一种重要形式。本文运用博弈论的基本原理 ,构建集群中企业协同竞争博弈模型 ,并通过对博弈模型的分析 ,提出集群中企业进行合作创新的四个条件 ,在此基础上探讨促进集群中企业合作创新的五种策略设计。
关键词 集群 企业 协同竞争 创新行为 博弈分析 合作关系
下载PDF
高技术产业聚集区形成的区位因子分析 被引量:68
8
作者 王铮 毛可晶 +2 位作者 刘筱 赵晶媛 谢书玲 《地理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4期567-576,共10页
高技术产业发生空间聚集是一种重要的新经济的地理现象,空间上细分,这种聚集进一步呈现形成产业专业化的产业带或者产业区具有专业化特征的产业集群。在首先讨论聚集与集群概念的基础上,指出了高技术产业聚集区的形成有赖于产业集群。... 高技术产业发生空间聚集是一种重要的新经济的地理现象,空间上细分,这种聚集进一步呈现形成产业专业化的产业带或者产业区具有专业化特征的产业集群。在首先讨论聚集与集群概念的基础上,指出了高技术产业聚集区的形成有赖于产业集群。基于这种认识,我们详细分析了国内外关于产业聚集区分布的区位因子,发现这些因子包括人力资本、知识环境、气候环境和商贸环境。并对这几个因子进行了量化,对此建立模型,验证了这些区位要素对高技术产业聚集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①聚集是产业、资本、人口向空间的集中。产业发生聚集的区位因子包括知识溢出环境、人力资本聚集、气候环境、商贸环境、交通环境与供应链环境。②在6个区位因子中,知识溢出环境、人力资本、气候条件是高技术产业聚集区形成的决定性区位因子,交通条件、供应链环境、商贸环境是高技术产业聚集发展的辅助性区位因子。在高技术产业集群中,交通条件、供应链环境、商贸环境成为控制性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技术产业 聚集 集群 区位因子 因子分析 聚集区 区位 气候环境 产业集群 人力资本
下载PDF
集群商业信用与企业出口——对中国出口扩张奇迹的一种解释 被引量:81
9
作者 马述忠 张洪胜 《经济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期13-27,共15页
我国在资本市场高度不发达的情况下取得了巨大出口奇迹。本文从县级集群内部的商业信用视角对此提供一种解释。研究发现,集群商业信用显著促进企业出口扩张,主要是通过影响私营企业实现的,而且主要影响东部地区的企业出口。作用机制是... 我国在资本市场高度不发达的情况下取得了巨大出口奇迹。本文从县级集群内部的商业信用视角对此提供一种解释。研究发现,集群商业信用显著促进企业出口扩张,主要是通过影响私营企业实现的,而且主要影响东部地区的企业出口。作用机制是集群商业信用通过缓解企业融资约束,不仅显著提高企业进入概率,而且提升企业出口水平。为了解决集群商业信用内生性可能导致的识别困境,根据企业是否变更经营地点构造拟自然实验,得到了一致的结论。安慰剂检验显示,集群商业信用对加工贸易出口没有显著影响。这可以解释在中国市场化改革进程中私营企业虽然相对于国有企业和外资企业更难以从正规融资渠道获取资金,但依然实现了出口快速扩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商业信用 集群 融资约束 企业出口 双重差分
原文传递
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的创新发展规律研究 被引量:77
10
作者 李扬 沈志渔 《经济与管理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0期29-34,共6页
本文通过梳理和回顾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的相关文献,分析了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的创新发展规律,具体包括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的内涵、创新发展条件、创新发展过程和创新发展政策。发展过程和发展政策均以发展条件为基础,在阐释战略性新兴... 本文通过梳理和回顾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的相关文献,分析了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的创新发展规律,具体包括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的内涵、创新发展条件、创新发展过程和创新发展政策。发展过程和发展政策均以发展条件为基础,在阐释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一般规律的基础上,对三种典型的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新能源、新材料、生物医药)进行比较,使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创新发展规律的研究具有一定的理论和实践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战略性新兴产业 集群 内涵 规律 政策
下载PDF
低空无人机交通管理概览与建议 被引量:74
11
作者 全权 李刚 +4 位作者 柏艺琴 付饶 李梦芯 柯晨旭 蔡开元 《航空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期1-29,共29页
大量无序飞行的低空无人机运行会对地面设施、公共安全、空中载人飞行器等带来危害。然而,目前民航空中交通管理不能适应未来数以百万架的无人机。为了应对该挑战,世界各国针对低空无人机空中交通管理开发了新框架。低空无人机空中交通... 大量无序飞行的低空无人机运行会对地面设施、公共安全、空中载人飞行器等带来危害。然而,目前民航空中交通管理不能适应未来数以百万架的无人机。为了应对该挑战,世界各国针对低空无人机空中交通管理开发了新框架。低空无人机空中交通管理属于近几年出来的新事物。藉此聚焦于低空无人机交通管理,从4个方面进行概览:低空无人机相关的空中交通基本概念及现状、低空无人机交通管理介绍、低空无人机交通管理的关键技术和低空无人机交通管理相关科学问题,以期望对无人机产业健康发展有一定的建议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无人机 交通管理 低空 风险 集群 5G 无人机云系统 城市空中交通
原文传递
农业产业集群:农村经济发展的新途径 被引量:60
12
作者 向会娟 曹明宏 潘泽江 《农村经济》 北大核心 2005年第3期47-49,共3页
本文首先探讨了培育农业产业集群来发展我国农村经济的新思路,并阐述了培育农业产业集群的三种基本模式,即农业高科技园模式、中心企业型模式和市场型模式,在此基础上提出了有关培育农业产业集群的政策建议。
关键词 农业产业 市场型 农村经济发展 集群 政策建议 基本模式 企业型 新思路 新途径 中心
下载PDF
中国产业集群研究中的概念性问题 被引量:56
13
作者 王缉慈 王敬甯 《世界地理研究》 2007年第4期89-97,共9页
产业集群研究文献及传媒报导的急剧增加,使得中国对于产业集群现象的相关研究陷入某种盲目的状态,本文对于集群理论、概念和政策进行讨论,然后针对创新性集群的发展与创新集群的培育问题进行分析。主要希望理清创新集群与创新性集群真... 产业集群研究文献及传媒报导的急剧增加,使得中国对于产业集群现象的相关研究陷入某种盲目的状态,本文对于集群理论、概念和政策进行讨论,然后针对创新性集群的发展与创新集群的培育问题进行分析。主要希望理清创新集群与创新性集群真正的涵义,本文将促进高技术创新的集群称为创新集群,但并非高新技术产业在空间上聚集就是创新集群。高技术创新需要不同学科、不同产业密集互动;本文将保有地方特色且具高度创造力的产业集群称为创新性集群。无论创新性集群或创新集群都需要产业联系和知识交流的环境。中国须要新的区域治理手段,透过制度创新,提升竞争力,成为真正的创新性国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集群 集聚 创新集群 创新性集群
下载PDF
自治型微电网群多元复合储能系统容量配置方法 被引量:67
14
作者 田培根 肖曦 +1 位作者 丁若星 黄秀琼 《电力系统自动化》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期168-173,共6页
针对自治型微电网(简称微网)群及其子微网能够离网运行,且能在极端条件下保持稳定运行的特点,分析了微网群和子微网中累计的不平衡能量在子微网最大允许连续离网运行时间、微网群最大允许连续离网运行时间、极端条件下系统期望稳定运行... 针对自治型微电网(简称微网)群及其子微网能够离网运行,且能在极端条件下保持稳定运行的特点,分析了微网群和子微网中累计的不平衡能量在子微网最大允许连续离网运行时间、微网群最大允许连续离网运行时间、极端条件下系统期望稳定运行时间下的变化特性。考虑能量型储能系统补充最大能量缺额和吸收最大的过剩能量、功率型储能系统平抑最大功率波动,提出了微网群主储能系统和子微网储能系统中不同类型储能系统的容量配置方法。对于给定的最大允许连续离网运行时间和极端条件下系统期望稳定运行时间指标,所述方法可计算微网群最小的储能系统容量,且不需要进行大量的时域仿真,针对性强,简单易行。方法应用于广西涠洲岛微网群示范工程设计,通过计算负载失电概率证明了容量配置能够满足系统可靠性要求,验证了该方法的有效性和正确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电网 集群 复合储能系统 功率型储能系统 能量型储能系统 容量配置
下载PDF
价值链/供应链视角下的集群研究新进展 被引量:33
15
作者 黎继子 蔡根女 《外国经济与管理》 CSSCI 北大核心 2004年第7期8-11,44,共5页
集群企业通过价值链 /供应链实现的合作是在市场需求不确定性加剧和专业化分工背景下的必然发展趋势。本文从主流集群理论出发 ,提出从价值链 /供应链的角度研究集群的新视角 ,介绍和分析了集群关系型价值链和核心企业型价值链 ,并对集... 集群企业通过价值链 /供应链实现的合作是在市场需求不确定性加剧和专业化分工背景下的必然发展趋势。本文从主流集群理论出发 ,提出从价值链 /供应链的角度研究集群的新视角 ,介绍和分析了集群关系型价值链和核心企业型价值链 ,并对集群价值链的本地化和全球化进行了比较分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价值链/供应链 集群 合作 结构
原文传递
高职院校专业群建设模式的研究与实践 被引量:66
16
作者 周桂瑾 《职业技术教育》 北大核心 2017年第29期24-27,共4页
高职院校采用集群式专业结构是区域性产业集群的客观要求。针对专业群建设中存在的专业群结构与产业结构契合度不高、专业群资源整合与共享度不高两个问题,以服务为宗旨,以产业集群理论为指导,围绕专业群的结构、资源和机制三要素,提出... 高职院校采用集群式专业结构是区域性产业集群的客观要求。针对专业群建设中存在的专业群结构与产业结构契合度不高、专业群资源整合与共享度不高两个问题,以服务为宗旨,以产业集群理论为指导,围绕专业群的结构、资源和机制三要素,提出高职院校专业群建设模式。通过专业集群、资源集成、管理集约等方法创新,探索专业群建设与运行的规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职院校 集群 专业群 模式
下载PDF
国外生产性服务业集聚研究述评 被引量:37
17
作者 王晓玉 《当代财经》 CSSCI 北大核心 2006年第3期92-96,共5页
从20世纪中期开始,生产性服务业成为西方学者对服务业研究的重要课题,到70年代,一些学者开始从集聚视角对生产性服务业的发展进行探索。本文从生产性服务业集聚的内涵和机理、生产性服务业集聚区的模式与演化以及集聚与扩散的关系等方面... 从20世纪中期开始,生产性服务业成为西方学者对服务业研究的重要课题,到70年代,一些学者开始从集聚视角对生产性服务业的发展进行探索。本文从生产性服务业集聚的内涵和机理、生产性服务业集聚区的模式与演化以及集聚与扩散的关系等方面,对国外生产性服务业集聚的相关研究进行了梳理与评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产性服务业 集聚 集群 述评
下载PDF
港口与产业集群 被引量:42
18
作者 刘志强 宋炳良 《上海海事大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04年第4期22-26,共5页
用集群理论来探讨我国港口产业今后的发展方向。论证了用集群理论分析港口产业的可行性,分析了我国港口产业集群的行业状况和分布层次,并就我国港口产业集群模式和结构的建立,提出了构建港口产业集群网络、合理定位政府功能和完善物流... 用集群理论来探讨我国港口产业今后的发展方向。论证了用集群理论分析港口产业的可行性,分析了我国港口产业集群的行业状况和分布层次,并就我国港口产业集群模式和结构的建立,提出了构建港口产业集群网络、合理定位政府功能和完善物流网络等建议,旨在进一步提高我国港口的市场竞争力。最后结合实际,分析了港口产业集群理论对上海临港新城建设的启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集群 港口产业 竞争力
下载PDF
世界一流大湾区高水平大学集群发展研究——以纽约、旧金山、东京三大湾区为例 被引量:62
19
作者 欧小军 《四川理工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8年第3期83-100,共18页
纽约、旧金山和东京三大世界一流大湾区以天然的地理区位优势作为空间载体,通过一大批高水平大学集群的强力支撑,构建了较完备的创新体系,打造成了世界级的科技创新集群地,并形成了各具特色的高水平大学"扎堆"聚集现象。纽约... 纽约、旧金山和东京三大世界一流大湾区以天然的地理区位优势作为空间载体,通过一大批高水平大学集群的强力支撑,构建了较完备的创新体系,打造成了世界级的科技创新集群地,并形成了各具特色的高水平大学"扎堆"聚集现象。纽约大湾区有世界顶尖级大学的"常春藤盟校"集群、湾区周边的"新常春藤"大学集群、湾区及周边"小常春藤"大学集群、州立市立大学组成的公立大学集群以及著名私立大学集群等;旧金山大湾区有世界一流大学集群、国内顶尖级大学集群、大湾区周边的世界一流大学集群、国内著名大学集群以及区域内著名大学集群;东京大湾区有超级国际化大学集群、牵引国际化人才大学集群以及位于东京湾区的高水平大学集群等。世界三大湾区"扎堆"而形成的高水平大学集群已经成为世界一流湾区的重要标志,借助高水平大学和研究机构形成的关系网络资本,进而形成由高水平大学群体、创业企业群体等多个高度相关的群体融合在一起的创业生态系统是世界一流大湾区高水平大学集群发展的趋势。研究表明,世界三大一流湾区的大学集群具有临近聚集性、文化植根性、抱团创新性、结构生态性、创新创业性等特性。世界一流湾区大学集群在结构、组织和功能上存在一定协同互补和制约作用的同时,也存在着在物质、能量、信息等方面辐射、扩散、对流的功能。世界三大一流湾区大学集群的空间联系和与空间传递具有共性之外,更重要的是,三大湾区形成了各自独特的集群发展模式,即纽约湾区形成了"多中心+轴线"式大学集群发展模式;旧金山湾区形成了多中心互补式大学集群发展模式;东京湾区形成了"中心+边陲"式大学集群发展模式。结合世界三大一流湾区高水平大学集群发展的概况、特点与模式,我国粤港澳大湾区要实现一流湾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一流湾区 高水平大学 集群 粤港澳大湾区 高等教育 一流大学
下载PDF
大规模间歇式能源发电并网集群协调控制框架 被引量:59
20
作者 薛峰 常康 汪宁渤 《电力系统自动化》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22期45-53,共9页
探索了一种新型的间歇式电源运行模式与控制方法。基于现有的预测及控制技术,分析了大规模间歇式电源集群协调控制的可行性。为达到接近于常规电源调控特性的目标,指出了集群协调控制在有功功率控制、无功电压控制、安全稳定控制方面应... 探索了一种新型的间歇式电源运行模式与控制方法。基于现有的预测及控制技术,分析了大规模间歇式电源集群协调控制的可行性。为达到接近于常规电源调控特性的目标,指出了集群协调控制在有功功率控制、无功电压控制、安全稳定控制方面应具备的基本功能,提出了集群协调控制的基本原则,并在此基础上从时间尺度、空间粒度、功能解耦3个角度全面阐述了在制定集群协调控制策略时的基本出发点。设计了间歇式电源集群协调控制平台的整体功能结构,提出了包含机组/组件、场站、场站群、集群4层的分层分区控制体系。最后,展望了实施集群协调控制的外围支撑技术,指出"似常规电源控制"是间歇式电源集群协调控制的最终愿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风力发电 光伏发电 间歇性 有功控制 无功控制 安全稳定控制 集群 协调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50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