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748篇文章
< 1 2 138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用CONE法研究木材阻燃剂FRW的阻燃性能 被引量:71
1
作者 李坚 王清文 +1 位作者 李淑君 吴绍利 《林业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5期108-114,共7页
利用锥形量热仪 (CONE)系统地测定了新型木材阻燃剂FRW的阻燃性能 ,讨论了FRW对阻燃木材在燃烧时的热释放、质量变化及耐点燃性的影响 ,并与Dricon阻燃剂进行了对比。结果表明 ,在 5 0kW·m2 的热辐射功率下 ,FRW阻燃处理木材的热... 利用锥形量热仪 (CONE)系统地测定了新型木材阻燃剂FRW的阻燃性能 ,讨论了FRW对阻燃木材在燃烧时的热释放、质量变化及耐点燃性的影响 ,并与Dricon阻燃剂进行了对比。结果表明 ,在 5 0kW·m2 的热辐射功率下 ,FRW阻燃处理木材的热释放速率 (RHR)和总热释放量 (THR)随FRW载药率的升高而降低 ,至载药率达到 10 %左右时 ,RHR及THR降低为未处理木材的 5 0 %左右 ,并且降低的趋势明显变缓 ;FRW与Dri con阻燃木材的有效燃烧热 (EHC)曲线基本重合 ,说明二者的阻燃机理类似 ;FRW阻燃木材的质量损失速率(MLR)曲线与RHR曲线相似 ,失重和热释放主要发生在有焰燃烧阶段 ;FRW阻燃处理能显著提高木材燃烧时的成炭率 ,但对木材的点燃时间影响不大 ;FRW与Dricon的阻燃效力相当 ,属高效木材阻燃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ONE 木材阻燃剂FRW 阻燃性 锥形量热仪
下载PDF
聚丙烯/纳米氢氧化镁阻燃复合材料的性能研究 被引量:54
2
作者 姚佳良 彭红瑞 张志 《青岛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2003年第2期142-144,共3页
研究了纳米氢氧化镁与微米氢氧化镁填充聚丙烯体系的阻燃性能、流动性能和力学性能。实验结果表明 ,添加相同质量分数氢氧化镁时 ,纳米氢氧化镁填充体系的阻燃性能要好于微米氢氧化镁填充体系 ,并在填充量为 60 %时达到 V- 0级标准 ,且... 研究了纳米氢氧化镁与微米氢氧化镁填充聚丙烯体系的阻燃性能、流动性能和力学性能。实验结果表明 ,添加相同质量分数氢氧化镁时 ,纳米氢氧化镁填充体系的阻燃性能要好于微米氢氧化镁填充体系 ,并在填充量为 60 %时达到 V- 0级标准 ,且发烟量少 ,流动性能和力学性能也要好于微米氢氧化镁填充体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丙烯 纳米氢氧化镁 阻燃复合材料 研究 阻燃性 流动 力学
下载PDF
纳米双羟基复合金属氧化物的阻燃性能 被引量:34
3
作者 黄宝晟 李峰 +3 位作者 张慧 矫庆泽 段雪 郝建薇 《应用化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1期71-75,共5页
研究了纳米尺寸双羟基复合金属氧化物 ( Mg Al-CO3 -LDH)的结构及其对聚氯乙烯 ( PVC)复合材料的阻燃抑烟性能 .通过 X射线粉末衍射、扫描电子显微镜、热分析、粒度分析等手段对 LDH进行了表征 .结果表明 ,LDH粒径约为 5 0~ 1 0 0 nm.... 研究了纳米尺寸双羟基复合金属氧化物 ( Mg Al-CO3 -LDH)的结构及其对聚氯乙烯 ( PVC)复合材料的阻燃抑烟性能 .通过 X射线粉末衍射、扫描电子显微镜、热分析、粒度分析等手段对 LDH进行了表征 .结果表明 ,LDH粒径约为 5 0~ 1 0 0 nm.用透射电镜考察了 LDH与 PVC的复合物尺寸及形貌特征 ,得出改性的LDH在 PVC中能以一次粒子均匀分散 .将氧指数、UL-94垂直燃烧测试结果与文献值对比 ,实验所制备的纳米 LDH对软 PVC具有良好的阻燃效果 .烟密度测试结果表明 ,纳米 LDH是软 PVC良好的抑烟剂 ,每1 0 0份软 PVC仅添加 2 0~ 4 0份 LDH,就可使软 PVC的产烟速率及最大烟密度下降约 4 0 %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羟基复合金属氧化物 阻燃 抑烟剂 阻燃性 聚氯乙烯
下载PDF
沥青阻燃改性技术研究及其阻燃机理 被引量:50
4
作者 李祖伟 陈辉强 +1 位作者 牟建波 陈仕周 《长沙交通学院学报》 2002年第4期44-47,共4页
根据国内外相关先进技术和隧道内特殊的使用环境 ,提出了隧道铺装的技术要求。研究了适合隧道铺装的沥青阻燃改性技术 。
关键词 技术研究 阻燃机理 隧道铺装 沥青 公路隧道 处理 阻燃性
下载PDF
环氧树脂改性研究进展 被引量:52
5
作者 钱军民 李旭祥 《绝缘材料》 CAS 北大核心 2001年第5期27-31,共5页
本文从 35篇参考文献中综述了国内环氧树脂在提高绝缘性、提高耐湿热、增韧增强和提高阻燃改性等方面的最新研究进展 。
关键词 环氧树脂 绝缘材料 湿热 阻燃性 树脂
下载PDF
超细水镁石的硅烷偶联剂表面改性 被引量:41
6
作者 杜高翔 郑水林 李杨 《硅酸盐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5期659-664,共6页
超细活性水镁石是一种重要的环保型阻燃材料。使用2种硅烷偶联剂对水镁石超细粉进行了表面改性试验。将改性后的水镁石粉添加到聚丙烯(polypropylene,PP)中,研究了硅烷改性对PP/水镁石复合材料性能的影响。通过对改性前后粉体的扫描电镜... 超细活性水镁石是一种重要的环保型阻燃材料。使用2种硅烷偶联剂对水镁石超细粉进行了表面改性试验。将改性后的水镁石粉添加到聚丙烯(polypropylene,PP)中,研究了硅烷改性对PP/水镁石复合材料性能的影响。通过对改性前后粉体的扫描电镜(scanningelec tronmicroscope,SEM),Fourier变换红外光谱以及PP/水镁石复合材料新鲜断面的SEM分析等手段,研究硅烷偶联剂对水镁石粉改性的效果和改性机理。结果表明:偶联剂硅烷A174和硅烷FR693的最佳用量分别为水镁石粉质量的1.5%和1.0%,改性温度为80℃。改性可以使PP/水镁石复合材料的悬臂梁缺口冲击强度提高0.3kJ/m2,弯曲模量提高30%以上,并使材料的阻燃性能提高。使用偶联剂硅烷FR693可以使复合材料的拉伸强度提高1MPa,2种偶联剂都不能提高断裂伸长率及弯曲强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硅烷偶联剂 Fourier变换红外光谱 表面改 水镁石粉 复合材料 缺口冲击强度 SEM分析 断裂伸长率 阻燃材料 超细活 试验 硅烷改 扫描电镜 机理 最佳用量 温度 弯曲模量 阻燃性 弯曲强度 环保型 超细粉
下载PDF
钛酸酯偶联剂对无机填料表面改性的研究 被引量:32
7
作者 罗士平 周国平 +1 位作者 曹佳杰 曹鹤兴 《合成材料老化与应用》 2001年第1期9-14,共6页
无机填料在橡塑工业中应用广泛 ,其来源广 ,填充量大 ,不仅起到降低成本的作用 ,还可提高橡塑制品机械力学性能。但由于无机填料的极性较强 ,使得其与高聚物相容性较差 ,需要对无机填料进行表面处理 ,钛酸酯偶联剂是常用的表面改性剂之... 无机填料在橡塑工业中应用广泛 ,其来源广 ,填充量大 ,不仅起到降低成本的作用 ,还可提高橡塑制品机械力学性能。但由于无机填料的极性较强 ,使得其与高聚物相容性较差 ,需要对无机填料进行表面处理 ,钛酸酯偶联剂是常用的表面改性剂之一。本实验对碳酸钙、滑石粉等无机填料改性前后的填充性能变化作了对比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预处理 钛酸酯 偶联剂 阻燃性 无机填料 橡胶 塑料
下载PDF
聚磷酸铵的合成及其阻燃性能研究 被引量:43
8
作者 胡云楚 吴志平 +2 位作者 孙汉洲 周莹 刘元 《功能材料》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3期424-427,共4页
复合型高效阻燃剂是当前阻燃技术研究的重要方向之一。根据木材阻燃的炭量增加理论,利用水溶性试验、灼烧成炭试验和热分析方法研究了聚磷酸铵的合成条件、聚磷酸铵-硼酸复合阻燃剂的复合阻燃效应。聚磷酸铵的最佳合成条件是:磷酸:... 复合型高效阻燃剂是当前阻燃技术研究的重要方向之一。根据木材阻燃的炭量增加理论,利用水溶性试验、灼烧成炭试验和热分析方法研究了聚磷酸铵的合成条件、聚磷酸铵-硼酸复合阻燃剂的复合阻燃效应。聚磷酸铵的最佳合成条件是:磷酸:尿素摩尔比为1:1.8,预聚合温度为(124±2)℃,预聚合反应时间为25min左右,聚合固化温度230~240℃左右。聚合固化时间为140min左右。在最佳条件下合成的聚磷酸铵的聚合度为23.3,溶解度为0.67g/100mL水,阻燃处理杨木粉在400℃灼烧30min的成炭率为38.9%,是同一条件下来处理杨木粉灼烧成炭率的2.15倍。聚磷酸铵和硼酸以4:1复配所制得的聚磷酸铵-硼酸复合阻燃剂,对木粉的成炭率为40.5%。相对复合阻燃效应为43.2%。200~300℃是木粉热解燃烧的主要阶段,也是阻燃剂发挥阻燃作用的主要阶段。聚磷酸铵一硼酸复合阻燃剂在高温下不仅能催化木材产生更多的木炭,而且能使木炭结构紧密、不易燃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磷酸铵 硼酸 灼烧成炭试验 阻燃性 复合效应
下载PDF
有机硅树脂与溴系阻燃剂协同阻燃ABS的研究 被引量:34
9
作者 李永华 曾幸荣 +1 位作者 刘波 罗昆 《塑料工业》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1期13-16,共4页
研究了有机硅树脂SFR10 0对四溴双酚A双 (2 ,3 -二溴丙基 )醚 (TBAB)阻燃ABS的阻燃性能、冲击强度及电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 ,SFR10 0与TBAB对ABS有协同阻燃作用 ,可有效提高阻燃ABS的阻燃性能和冲击强度 ,并使其电性能得到一定的改善。... 研究了有机硅树脂SFR10 0对四溴双酚A双 (2 ,3 -二溴丙基 )醚 (TBAB)阻燃ABS的阻燃性能、冲击强度及电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 ,SFR10 0与TBAB对ABS有协同阻燃作用 ,可有效提高阻燃ABS的阻燃性能和冲击强度 ,并使其电性能得到一定的改善。在TBAB用量为 14 % (质量分数 ,下同 )的阻燃ABS中 ,SFR10 0的适宜用量为4% ,此时氧指数和冲击强度分别从 2 9 2 %和 11 2kJ/m2 提高到 3 1 8%和 15 1kJ/m2 ,且电气强度提高 ,介电常数和介电损耗因数下降。TGA分析表明 ,SFR10 0提高了ABS的热分解温度。通过SEM发现 ,SFR10 0主要以微小的液滴形式均匀分散在ABS基体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BS 有机硅树脂 阻燃性 冲击强度 SFR100
下载PDF
新型膨胀型阻燃剂阻燃聚丙烯的应用研究 被引量:41
10
作者 任元林 程博闻 张金树 《高分子材料科学与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期116-119,共4页
以三氯硫磷、无水乙醇、对苯二胺为原料所合成的新型含磷、硫、氮的膨胀型阻燃剂(IFR),1,4-(O,O-二乙基硫代磷酰亚胺基)苯(DTPB)对聚丙烯(PP)进行阻燃,用热重法(TG)和差示扫描量热法(DSC)对阻燃PP的热性能进行了研究,利用氧指数仪测定... 以三氯硫磷、无水乙醇、对苯二胺为原料所合成的新型含磷、硫、氮的膨胀型阻燃剂(IFR),1,4-(O,O-二乙基硫代磷酰亚胺基)苯(DTPB)对聚丙烯(PP)进行阻燃,用热重法(TG)和差示扫描量热法(DSC)对阻燃PP的热性能进行了研究,利用氧指数仪测定了阻燃PP的极限氧指数(LOI)值,当阻燃剂含量为28%,LOI值为37.8%,并应用扫描电镜(SEM)对阻燃聚丙烯(FRPP)的残炭结构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该阻燃剂能够促进PP的成炭性,具有优良的阻燃PP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1 4-(O O-二乙基硫代磷酰亚胺基)苯 膨胀型阻燃 阻燃性 聚丙烯
下载PDF
纳米氢氧化镁表面改性研究 被引量:30
11
作者 刘立华 宋云华 +2 位作者 陈建铭 郭奋 陈建峰 《化工进展》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1期76-79,共4页
主要研究了纳米氢氧化镁湿法表面改性的工艺过程,将改性前后的粉体添加到软质PVC体系中测定该体系的氧指数、拉伸强度和断裂伸长率,同时与普通氢氧化镁粉体进行了比较。实验结果表明:在本实验条件下最佳的改性刺为硬脂酸锌,改性时间为0.... 主要研究了纳米氢氧化镁湿法表面改性的工艺过程,将改性前后的粉体添加到软质PVC体系中测定该体系的氧指数、拉伸强度和断裂伸长率,同时与普通氢氧化镁粉体进行了比较。实验结果表明:在本实验条件下最佳的改性刺为硬脂酸锌,改性时间为0.5 h,改性温度为85℃,改性剂用量为5%(质量分数);改性纳米氢氧化镁粉体比普通氢氧化镁和未改性纳米氢氧化镁粉体提高了软质PVC体系的阻燃性能,同时降低了对体系机械力学性能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纳米氢氧化镁 表面改 湿法 表面改 聚氯乙烯 阻燃性 机械力学
下载PDF
聚磷酸铵阻燃聚丙烯的研究 被引量:36
12
作者 吕明福 张师军 +1 位作者 徐日炜 余鼎声 《塑料工业》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8期52-54,共3页
采用聚磷酸铵 (APP)对聚丙烯 (PP)进行了填充改性 ,研究了APP对PP阻燃性能和力学性能的影响 ,还研究了 2 0 0℃下APP对PP阻燃复合材料的流变行为及结晶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 :在PP中加入适量的APP ,可改善体系的阻燃性能 ,同时对材料的... 采用聚磷酸铵 (APP)对聚丙烯 (PP)进行了填充改性 ,研究了APP对PP阻燃性能和力学性能的影响 ,还研究了 2 0 0℃下APP对PP阻燃复合材料的流变行为及结晶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 :在PP中加入适量的APP ,可改善体系的阻燃性能 ,同时对材料的力学性能会产生影响 ,使复合体系的弯曲强度与弯曲模量明显提高 ,却使断裂伸长率 ,特别是冲击强度降低 ;在 2 0 0℃时 ,较低剪切速率范围内 ,APP的加入有利于复合材料流动性能的改善 ,但在高剪切速率范围内对复合材料的流动性能影响不大 ;APP在PP中具有成核剂作用 ,可使PP的结晶过程在较高温度下进行 ,结晶速率也大大提高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丙烯 聚磷酸铵 阻燃性 流变行为 结晶
下载PDF
红磷/氢氧化镁高效阻燃体系研究 被引量:31
13
作者 叶红卫 刘玲 《石化技术与应用》 CAS 2000年第6期338-340,共3页
将氢氧化镁和包覆红磷的阻燃剂填充到线性低密度聚乙烯中 ,进行氧指数和垂直燃烧性能测试分析 ,考察了红磷和氢氧化镁在线性低密度聚乙烯中的阻燃效果。结果表明 ,红磷与氢氧化镁并用具有良好的协同效应 。
关键词 线低密度聚乙烯 氢氧化镁 红磷 阻燃性
下载PDF
聚烯烃无卤阻燃技术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30
14
作者 马晓燕 梁国正 鹿海军 《化工新型材料》 CAS CSCD 2001年第8期26-28,共3页
介绍了无卤阻燃聚烯烃常用的阻燃剂及阻燃原理 ,分析了目前无卤阻燃聚烯烃所面临的问题和解决方法。
关键词 无卤阻燃 聚烯烃 辐射交联 阻燃性 力学
下载PDF
新型无卤膨胀型阻燃剂的制备 被引量:32
15
作者 陈国栋 肖新颜 程江 《华南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5期76-78,共3页
以工业季戊四醇、三聚氰胺、三氯氧磷为原料 ,研究了新型无卤膨胀型阻燃剂季戊四醇双磷酸酯蜜胺盐的制备 ,确定了适宜的反应条件 :温度 80℃ ,时间 5h .通过傅立叶变换红外光谱对产物进行鉴定 ,所得中间产物双氯螺磷的纯度高 ,产率达 50... 以工业季戊四醇、三聚氰胺、三氯氧磷为原料 ,研究了新型无卤膨胀型阻燃剂季戊四醇双磷酸酯蜜胺盐的制备 ,确定了适宜的反应条件 :温度 80℃ ,时间 5h .通过傅立叶变换红外光谱对产物进行鉴定 ,所得中间产物双氯螺磷的纯度高 ,产率达 50 .76% ;最后对产物的阻燃性能进行了测试 ,结果表明它是一种优良的阻燃剂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氯螺磷 季戊四醇双磷酸酯蜜胺盐 膨胀型阻燃 制备 阻燃性
下载PDF
纳米氢氧化镁/橡胶复合材料的性能研究 被引量:34
16
作者 张琦 胡伟康 +3 位作者 田明 张鹏 童玉清 张立群 《橡胶工业》 CAS 北大核心 2004年第1期14-19,共6页
以纳米氢氧化镁粉体为分散相研究对象,制备纳米氢氧化镁/NBR、纳米氢氧化镁/EPDM、纳米氢氧化镁/SBR和纳米氢氧化镁/硅橡胶4种复合材料,研究其物理性能和阻燃性能。结果表明,纳米氢氧化镁赋予复合材料良好"无卤"阻燃性能的同... 以纳米氢氧化镁粉体为分散相研究对象,制备纳米氢氧化镁/NBR、纳米氢氧化镁/EPDM、纳米氢氧化镁/SBR和纳米氢氧化镁/硅橡胶4种复合材料,研究其物理性能和阻燃性能。结果表明,纳米氢氧化镁赋予复合材料良好"无卤"阻燃性能的同时,具有优异的补强效果;纳米氢氧化镁粉体分散度越高,与基体的界面作用越强,复合材料的物理性能越好;纳米氢氧化镁对NBR补强效果最好,对硅橡胶的补强效果最差。对纳米氢氧化镁粉体进行表面处理,可提高其在EPDM中的分散度,增大其与橡胶间的界面作用力,从而显著提高EPDM复合材料的物理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纳米氢氧化镁/橡胶复合材料 界面作用力 分散 阻燃性 分散度
下载PDF
双环笼状磷酸酯类膨胀阻燃聚丙烯的研究 被引量:34
17
作者 欧育湘 李昕 《高分子材料科学与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6期198-201,205,共5页
以笔者自行合成的两种双环笼状磷酸酯Trimer和PEPA(其结构见正文)为基的膨胀型阻燃剂阻燃PP,测定了阻燃PP的LOI和UL-94阻燃性能,并利用锥形量热仪(CONE)测试了其释热速率(HRR)、总释热量(THR)、质量损失速率(MLR)、生烟量及有毒气体释... 以笔者自行合成的两种双环笼状磷酸酯Trimer和PEPA(其结构见正文)为基的膨胀型阻燃剂阻燃PP,测定了阻燃PP的LOI和UL-94阻燃性能,并利用锥形量热仪(CONE)测试了其释热速率(HRR)、总释热量(THR)、质量损失速率(MLR)、生烟量及有毒气体释放量等多种燃烧参数。阻燃PP与纯PP相比,HRR、THR及MLR分别降低约70%、60%及50%。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环笼状磷酸酯 膨胀型阻燃 聚丙烯 阻燃性 合成 燃烧参数
下载PDF
聚磷酸酯阻燃剂研究进展 被引量:31
18
作者 汪朝阳 赵耀明 《塑料》 CAS CSCD 2003年第3期1-5,8,共6页
聚磷酸酯显示出良好的热稳定性和超常的阻燃性能,作为添加型阻燃剂,其可应用为聚酯、环氧树脂、聚烯烃等领域的塑料助剂,而且日益得到广泛的重视和普遍的应用。本文从合成方法出发,综述了聚磷酸酯类高分子磷系阻燃剂的近年来研究进展,... 聚磷酸酯显示出良好的热稳定性和超常的阻燃性能,作为添加型阻燃剂,其可应用为聚酯、环氧树脂、聚烯烃等领域的塑料助剂,而且日益得到广泛的重视和普遍的应用。本文从合成方法出发,综述了聚磷酸酯类高分子磷系阻燃剂的近年来研究进展,展望了其发展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磷酸酯 添加型阻燃 研究进展 热稳定 阻燃性
下载PDF
阻燃剂对沥青与沥青混合料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38
19
作者 魏建国 谢成 付其林 《中国公路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6期30-37,共8页
为了揭示阻燃剂种类和掺量对沥青与沥青混合料性能的影响规律,合理选择阻燃剂种类和掺量,首先采用极限氧指数和动态剪切试验分析了阻燃剂种类和掺量对沥青性能的影响;然后采用锥形量热仪试验,研究了阻燃剂对沥青混合料阻燃性能与路用性... 为了揭示阻燃剂种类和掺量对沥青与沥青混合料性能的影响规律,合理选择阻燃剂种类和掺量,首先采用极限氧指数和动态剪切试验分析了阻燃剂种类和掺量对沥青性能的影响;然后采用锥形量热仪试验,研究了阻燃剂对沥青混合料阻燃性能与路用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4种阻燃剂均提高了沥青车辙因子,降低了其延度,提高了抗老化性能,且降低了老化后软化点和延度降幅,DBDPO溴类、DPDPE溴类和APP膨胀类阻燃沥青极限氧指数较高;阻燃沥青混合料具有良好的高温稳定性、低温抗裂性和水稳定性,提高了引燃指数,降低了烟释放量,其中DBDPO溴类、DPDPE溴类和APP膨胀类阻燃剂阻燃效果较好,ATH无机类阻燃剂抑烟效果较好;阻燃剂提高了沥青及沥青混合料高温性能,降低了其低温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道路工程 阻燃 试验研究 沥青混合料 阻燃性 路用
原文传递
Ti40合金的阻燃性能及其阻燃机理分析 被引量:34
20
作者 赵永庆 周廉 邓炬 《稀有金属材料与工程》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9年第2期77-80,共4页
采用DCSB法和金属液滴实验法评价Ti40阻燃钛合金的阻燃行为,并初步分析影响钛合金抗燃烧的因素和阻燃机理。结果表明:Ti40合金具有良好的阻燃性能;低熔点,高热导率和单一稳定β组织的钛合金具有良好的阻燃性能;推导出... 采用DCSB法和金属液滴实验法评价Ti40阻燃钛合金的阻燃行为,并初步分析影响钛合金抗燃烧的因素和阻燃机理。结果表明:Ti40合金具有良好的阻燃性能;低熔点,高热导率和单一稳定β组织的钛合金具有良好的阻燃性能;推导出合金抗燃能力的表达式,该表达式表明抗燃能力还与实验条件和试样尺寸有关;提出了阻止燃烧的快速散热机理和中断氧输送机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TI40合金 阻燃机理 阻燃性 钛合金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38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