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97,524篇文章
< 1 2 250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支气管哮喘防治指南 被引量:2006
1
《中华结核和呼吸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7年第5期261-267,共7页
关键词 哮喘 防治 诊断 治疗
原文传递
血脂异常防治建议 被引量:3067
2
作者 方圻 王钟林 +14 位作者 宁田海 邵耕 陈在嘉 陆宗良 李健斋 林传骧 周北凡 诸骏仁 诸永康 陶萍 陶寿淇 龚兰生 顾复生 游凯 戴玉华 《中华心血管病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7年第3期169-175,共7页
血脂异常防治建议本刊编辑委员会血脂异常防治对策专题组(按姓氏笔划排序)方圻王钟林宁田海邵耕陈在嘉陆宗良李健斋林传骧周北凡诸骏仁诸永康陶萍陶寿淇龚兰生顾复生游凯戴玉华引言心血管疾病在我国居于死亡原因的第一或第二位,其中... 血脂异常防治建议本刊编辑委员会血脂异常防治对策专题组(按姓氏笔划排序)方圻王钟林宁田海邵耕陈在嘉陆宗良李健斋林传骧周北凡诸骏仁诸永康陶萍陶寿淇龚兰生顾复生游凯戴玉华引言心血管疾病在我国居于死亡原因的第一或第二位,其中冠心病的发病与死亡率在某些地区正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血管疾病 血脂异常 防治
原文传递
儿童哮喘防治常规(试行) 被引量:2372
3
《中华儿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8年第12期747-751,共5页
[哮喘的定义]支气管哮喘是由嗜酸性粒细胞、肥大细胞和T淋巴细胞等多种炎性细胞参与的气道慢性炎症。这种气道炎症使易感者对各种激发因子具有气道高反应性,并可引起气道缩窄,表现为反复发作性的喘息、呼吸困难、胸闷或咳嗽等症状... [哮喘的定义]支气管哮喘是由嗜酸性粒细胞、肥大细胞和T淋巴细胞等多种炎性细胞参与的气道慢性炎症。这种气道炎症使易感者对各种激发因子具有气道高反应性,并可引起气道缩窄,表现为反复发作性的喘息、呼吸困难、胸闷或咳嗽等症状,常在夜间和(或)清晨发作、加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哮喘 儿童 防治
原文传递
糖尿病肾病防治专家共识(2014年版) 被引量:1503
4
作者 中华医学会糖尿病学分会微血管并发症学组 《中华糖尿病杂志》 CAS CSCD 2014年第11期792-801,共10页
糖尿病肾病是糖尿病最主要的微血管并发症之一,是目前引起终末期肾病(end-stage renal disease,ESRD)的首要原因[1].国外研究资料显示,20年以上病程的糖尿病肾病患者发展为ESRD的发生率为40.8/1 000人年,需要进行透析或移植等肾脏替... 糖尿病肾病是糖尿病最主要的微血管并发症之一,是目前引起终末期肾病(end-stage renal disease,ESRD)的首要原因[1].国外研究资料显示,20年以上病程的糖尿病肾病患者发展为ESRD的发生率为40.8/1 000人年,需要进行透析或移植等肾脏替代治疗[2].我国糖尿病肾病的患病率亦呈快速增长趋势,2009至2012年我国2型糖尿病患者的糖尿病肾病患病率在社区患者中为30%~50%[3-4],在住院患者中为40%左右[5].糖尿病肾病起病隐匿,一旦进入大量蛋白尿期后,进展至ESRD的速度大约为其他肾脏病变的14倍,因此早期诊断、预防与延缓糖尿病肾病的发生发展对提高糖尿病患者存活率,改善其生活质量具有重要意义.为规范糖尿病肾病的诊断和治疗,中华医学会糖尿病学分会微血管并发症学组组织国内的内分泌和肾内科领域专家共同制定本共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糖尿病肾病患者 中华医学会糖尿病学分会 专家 微血管并发症 肾脏替代治疗 防治 ESRD 病患病率
原文传递
中国高血压防治指南(试行本) 被引量:945
5
作者 刘力生 龚兰生 《高血压杂志》 CSCD 2000年第1期94-102,共9页
关键词 中国 高血压 防治 流行病学
下载PDF
中国糖尿病肾脏疾病防治临床指南 被引量:680
6
作者 中华医学会糖尿病学分会微血管并发症学组 李启富 《中华糖尿病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期15-28,共14页
糖尿病肾脏疾病(DKD)是指由糖尿病所致的慢性肾脏疾病(CKD),通常是根据尿白蛋白升高和(或)预估肾小球滤过率下降、同时排除其他CKD而作出的临床诊断。DKD是糖尿病常见的慢性并发症,是终末期肾病的重要病因。中华医学会糖尿病学分会微血... 糖尿病肾脏疾病(DKD)是指由糖尿病所致的慢性肾脏疾病(CKD),通常是根据尿白蛋白升高和(或)预估肾小球滤过率下降、同时排除其他CKD而作出的临床诊断。DKD是糖尿病常见的慢性并发症,是终末期肾病的重要病因。中华医学会糖尿病学分会微血管并发症学组制定了本指南,旨在规范我国DKD的诊治。本指南有以下特点:(1)突出临床实用性;(2)充分纳入DKD领域的中国证据;(3)重视早期筛查;(4)强调规范化综合管理的重要性;(5)注重新型抗高血糖药物在DKD治疗中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糖尿病肾脏疾病 临床指南 中华医学会糖尿病学分会 中国 防治 慢性肾脏疾病 肾小球滤过率 微血管并发症
原文传递
中国防治认知功能障碍专家共识 被引量:569
7
作者 中国防治认知功能障碍专家共识专家组 《中华内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2期171-173,共3页
关键词 认知功能障碍 专家共识 防治 中国 人类心理活动 执行功能 心理过程 个体认识 自我调整
原文传递
中国成人肥胖症防治专家共识 被引量:584
8
《中华内分泌代谢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9期711-717,共7页
概述 肥胖症是指体内脂肪堆积过多和(或)分布异常,通常伴有体重增加。世界卫生组织(WHO)则将肥胖定义为可能导致健康损害的异常或过多的脂肪堆积。作为一种由多因素引起的慢性代谢性疾病,肥胖早在1948年就被WHO列入疾病分类名单... 概述 肥胖症是指体内脂肪堆积过多和(或)分布异常,通常伴有体重增加。世界卫生组织(WHO)则将肥胖定义为可能导致健康损害的异常或过多的脂肪堆积。作为一种由多因素引起的慢性代谢性疾病,肥胖早在1948年就被WHO列入疾病分类名单(ICD编码E66),目前在一些发达国家和地区人群中的患病情况已达到流行的程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肥胖症 中国成人 慢性代谢性疾病 专家 防治 世界卫生组织 脂肪堆积 ICD编码
原文传递
农业面源污染对水体富营养化的影响及其防治措施 被引量:434
9
作者 全为民 严力蛟 《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3期291-299,共9页
随着点源污染得到逐步的治理 ,农业面源污染已成为水体富营养化的主要污染源 ,并引起了人们的极大关注。简要地概述了农业面源污染在水体富营养化中所起的重要作用 ,同时介绍了国内外防治农业面源污染的主要措施 ,指出了防治农业面源污... 随着点源污染得到逐步的治理 ,农业面源污染已成为水体富营养化的主要污染源 ,并引起了人们的极大关注。简要地概述了农业面源污染在水体富营养化中所起的重要作用 ,同时介绍了国内外防治农业面源污染的主要措施 ,指出了防治农业面源污染的难点和建立稳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体富营养化 面源污染 农业 防治
下载PDF
我国冲击地压分布、类型、机理及防治研究 被引量:447
10
作者 潘一山 李忠华 章梦涛 《岩石力学与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11期1844-1851,共8页
在对我国冲击地压分布状况进行研究的基础上,将冲击地压分为煤体压缩型、顶板断裂型和断层错动型等三种基本类型,并分别研究其发生机理,提出了通过煤层注水、卸压爆破、机械振动致生岩体裂隙改变煤体性质防治煤体压缩型冲击地压,通过开... 在对我国冲击地压分布状况进行研究的基础上,将冲击地压分为煤体压缩型、顶板断裂型和断层错动型等三种基本类型,并分别研究其发生机理,提出了通过煤层注水、卸压爆破、机械振动致生岩体裂隙改变煤体性质防治煤体压缩型冲击地压,通过开采解放层、本层煤解放的高压水射流钻孔割缝、留设煤柱改变顶板运动规律防治顶板断裂型冲击地压,通过限制断层移动防治断层错动型冲击地压等有针对性的治理措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 矿业工程 冲击地压 煤体 顶板 断层 预测 防治
下载PDF
国家基层高血压防治管理指南2020版 被引量:463
11
作者 国家心血管病中心 国家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基层高血压管理办公室 +2 位作者 国家基层高血压管理专家委员会 李静 高润霖 《中国循环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3期209-220,共12页
心血管疾病已成为我国首位死亡原因,管理好高血压患者是遏制我国心脑血管疾病流行的核心策略之一。基层医疗卫生机构通过国家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对高血压患者进行长期随访管理,本指南旨在为基层医务人员提供高血压防治管理的简单直接... 心血管疾病已成为我国首位死亡原因,管理好高血压患者是遏制我国心脑血管疾病流行的核心策略之一。基层医疗卫生机构通过国家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对高血压患者进行长期随访管理,本指南旨在为基层医务人员提供高血压防治管理的简单直接的操作指导。在2017版基础上,基于政府部门的管理要求和新近发布的相关领域研究证据,本指南主要在高血压的基层管理、血压测量、降压目标值以及降脂治疗目标值等内容上进行了更新。此外,首次增加了中医药在高血压领域的应用相关内容,为基层医务人员在高血压管理方面提供更全面的指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血压 防治 管理指南 基层
下载PDF
重型颅脑损伤术中急性脑膨出原因及防治(附89例报告) 被引量:422
12
作者 董吉荣 江基尧 +1 位作者 朱诚 于明琨 《中华神经外科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1999年第1期4-6,共3页
目的:探讨颅脑损伤手术中急性脑膨出的形成原因及有效的防治措施。方法对手术中出现脑膨出的89例颅脑损伤病人进行回顾性分析,总结其形成原因及易发征象,比较各种防治措施的疗效。结果术中迟发性颅内血肿的形成、急性弥漫性脑肿胀... 目的:探讨颅脑损伤手术中急性脑膨出的形成原因及有效的防治措施。方法对手术中出现脑膨出的89例颅脑损伤病人进行回顾性分析,总结其形成原因及易发征象,比较各种防治措施的疗效。结果术中迟发性颅内血肿的形成、急性弥漫性脑肿胀、脑组织缺氧和低血压、长时间脑疝、严重脑挫裂伤等是颅脑损伤术中急性脑膨出的主要原因,彻底清除颅内血肿、缓慢降低颅内压、术中过度通气、使用脱水剂、适当控制血压等是防治术中脑膨出的有效措施。结论针对不同病因采取相应措施可防治颅脑损伤术中脑膨出,取得较好疗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颅脑损伤 开颅手术 脑膨出 防治
原文传递
我国中年人群超重率和肥胖率的现状及发展趋势 被引量:313
13
作者 武阳丰 周北凡 +6 位作者 陶寿淇 吴锡桂 杨军 李莹 赵连成 谢高强 我国人群心血管病发病趋势预测及21世纪预防策略研究协作组 《中华流行病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1期11-15,共5页
目的 了解我国中年人群超重率和肥胖率现状 ,定量估价近十余年来超重率和肥胖率发展趋势。方法 选择城乡不同地区、不同职业的 15个人群 (每个人群 10 0 0人左右 ,男女各半 ,年龄35~ 5 9岁 )共计 15 389人为调查对象 ,以BMI≥ 2 5为... 目的 了解我国中年人群超重率和肥胖率现状 ,定量估价近十余年来超重率和肥胖率发展趋势。方法 选择城乡不同地区、不同职业的 15个人群 (每个人群 10 0 0人左右 ,男女各半 ,年龄35~ 5 9岁 )共计 15 389人为调查对象 ,以BMI≥ 2 5为超重 ,BMI≥ 30为肥胖 ,分别计算超重率和肥胖率 ,并与 2 0世纪 80年代初和 90年代初可比资料比较。结果 ①各地人群超重率和肥胖率存在极大差异。在超重严重的地区 ,中年人群超重率已超过 5 0 %;②一般来说这种人群差别表现为 :北方高于南方 ,大中城市高于内地农村 ,女性高于男性 ;③中年人群的超重目前尚主要表现为“肥胖前期” ,肥胖率在绝大多数人群中低于 10 %;④与 80年代初相比 ,90年代初各人群超重率和肥胖率均上升 ;与 90年代初相比 ,90年代末多数人群超重率和肥胖率均再次大幅度上升。结论 对我国人群超重和肥胖的干预迫在眉睫。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重 中国 肥胖 成人年 患病率 防治
原文传递
我国煤矿冲击地压发展70年:理论与技术体系的建立与思考 被引量:364
14
作者 齐庆新 李一哲 +4 位作者 赵善坤 张宁博 郑伟钰 李海涛 李宏艳 《煤炭科学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9期1-40,共40页
文章系统全面地阐述了新中国成立70年来在冲击地压研究方面取得的成绩,主要从理论、监测与预警装备、防治技术及法律法规与标准构建等方面进行了重点介绍。同时,兼顾国外主要采矿国家在冲击地压研究上开展的工作。可以看到,随着我国煤... 文章系统全面地阐述了新中国成立70年来在冲击地压研究方面取得的成绩,主要从理论、监测与预警装备、防治技术及法律法规与标准构建等方面进行了重点介绍。同时,兼顾国外主要采矿国家在冲击地压研究上开展的工作。可以看到,随着我国煤矿开采深度的增加,冲击地压矿井数量和灾害危害程度显著增加,而国外冲击地压因煤矿开采的萎缩,只在个别一些国家偶尔发生冲击地压;对于冲击地压发生机理的研究,国外对此研究的工作主要是停留在20世纪50—90年代,而我国主要研究成果是近30年的事情,主要包括“三因素”机理、强度弱化减冲机理、应力控制理论、冲击启动理论和扰动响应失稳理论等;在冲击地压监测预警方面,国外主要集中在微震与地音监测方面,并配合钻屑法,而我国在此基础上,提出了采动应力监测方法,并开发了相关技术装备,现已广泛应用于实际煤矿冲击地压监测与预警;在冲击地压防治方面,以往重点关注在煤层和顶板冲击危险性的消除和解危上,而最近10年来,在巷道支护及煤岩体结构控制的研究与工程实践方面开展了有益的探索,旨在加强局部巷道支护的同时,从区域上控制煤岩体结构稳定性和应力分布,开发了分级分类的冲击地压巷道支护技术,采用水力压裂与深孔爆破等技术实现了对坚硬顶板岩层的有效控制;在冲击地压相关法律法规与标准体系建设方面,最近10年来,我国开展了较为系统的制订工作,包括《防治煤矿冲击地压细则》在内的规程及相关标准已制订并实施,现已初步建成冲击地压标准体系。改革开放40年来,我国煤矿冲击地压矿井数量不断增加,研究冲击地压的人数不断增加,冲击地压发生机理不断完善,冲击地压监测技术及仪器与装备从无到有,性能不断提升,冲击地压防治技术与方法不断完善,有效性不断提高,冲击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冲击地压 发生机理 监测 防治 标准 技术体系
下载PDF
糖尿病视网膜病变防治专家共识 被引量:359
15
《中华糖尿病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4期241-247,共7页
糖尿病视网膜病变(diabetic retinopathy,DR)是常见的糖尿病慢性并发症之一,也是导致成人失明的主要原因之一。DR严重威胁着糖尿病患者的生存质量,同时给社会带来严重经济负担。
关键词 糖尿病视网膜病变 糖尿病慢性并发症 专家 防治 生存质量 经济负担
原文传递
偏头痛诊断与防治专家共识 被引量:322
16
作者 偏头痛诊断与防治专家共识组 李焰生 《中华内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8期694-696,共3页
偏头痛是一种常见和慢性的神经血管疾患,患病率为5%~10%,儿童期和青春期起病,中青年期达发病高峰,女性多见,常有遗传背景。偏头痛有着相当的危害,它不仅因频繁和严重的头痛导致患者的学习与工作能力下降、生活质量降低,而且也与脑卒中... 偏头痛是一种常见和慢性的神经血管疾患,患病率为5%~10%,儿童期和青春期起病,中青年期达发病高峰,女性多见,常有遗传背景。偏头痛有着相当的危害,它不仅因频繁和严重的头痛导致患者的学习与工作能力下降、生活质量降低,而且也与脑卒中、情感障碍等多种疾患相关。世界卫生组织将严重偏头痛定为最致残的慢性疾病,类同于痴呆、四肢瘫痪和严重精神病。当前,我国偏头痛诊治的现状不容乐观,突出表现为诊断混乱和防治不规范,患者的就医率、正确诊断率和规范治疗率都很低。为此,在参照多个国际性偏头痛防治共识和指南的基础上,制定本共识,适用于神经科、普通内科和全科医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正确诊断率 偏头痛 专家共识 防治 世界卫生组织 血管疾患 慢性疾病 发病高峰 遗传背景 工作能力
原文传递
应激性溃疡防治建议 被引量:297
17
作者 许国铭 萧树东 +7 位作者 李兆申 黄庭 孙永华 卢亦成 杨兴易 湛先保 赵继宗 王集生 《中华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14期1000-1001,共2页
中华医学杂志编辑委员会 2 0 0 2年在上海组织召开了应激性溃疡预防在临床中的重要性专家研讨会 ,会上消化内科、神经外科、烧伤、普通外科及危重病医学专家共同制定了应激性溃疡防治方案的暂行标准。请广大临床医师在实践中应用 ,并提... 中华医学杂志编辑委员会 2 0 0 2年在上海组织召开了应激性溃疡预防在临床中的重要性专家研讨会 ,会上消化内科、神经外科、烧伤、普通外科及危重病医学专家共同制定了应激性溃疡防治方案的暂行标准。请广大临床医师在实践中应用 ,并提出进一步的修改意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应激性溃疡 防治 病因 发病机制
原文传递
我国煤矿冲击地压的研究现状:机制、预警与控制 被引量:294
18
作者 姜耀东 赵毅鑫 《岩石力学与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1期2188-2204,共17页
从机制研究、预警技术和防治方法 3个方面出发,概述我国冲击地压研究现状。从地质赋存条件与冲击地压相互作用机制、采动应力和能量场时空演化规律与致灾机制、覆岩空间结构与冲击突出触发机制等方面阐述近年来我国冲击地压机制研究的... 从机制研究、预警技术和防治方法 3个方面出发,概述我国冲击地压研究现状。从地质赋存条件与冲击地压相互作用机制、采动应力和能量场时空演化规律与致灾机制、覆岩空间结构与冲击突出触发机制等方面阐述近年来我国冲击地压机制研究的热点问题及相关成果;介绍冲击地压监测预警系统的主要技术体系,包括"震动场–应力动态"一体化监测预警系统、冲击危险预测与监测预警体系、ZOS矿用分布式微震监测系统、无线冲击地压实时监测预警系统和冲击地压电荷监测技术;探讨快速让位吸能防冲支护技术、新型恒阻大变形锚杆(索)支护技术、基于应力控制的冲击地压区域防范技术体系对冲击地压的防治作用及其在大同、义马等矿区的应用情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采矿工程 冲击地压 机制 监测预警 防治
原文传递
镉对植物的生理生态效应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222
19
作者 张金彪 黄维南 《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3期514-523,共10页
综述了镉 ( Cd)在植物中的积累、分布、形态和植物对镉毒害的反应及影响镉毒性因素的研究进展 。
关键词 镉污染 植物 危害 积累 分布 细胞分裂 防治
下载PDF
术后恶心呕吐防治专家意见(2012) 被引量:291
20
作者 吴新民 罗爱伦 +6 位作者 田玉科 薛张纲 黄宇光 王国林 俞卫锋 王英伟 徐建国 《临床麻醉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4期413-416,共4页
术后恶心呕吐(PONV)的不良影响及发生率 PONV的不良影响1.PONV可以导致病人程度不等的不适,使口服药物、食物或液体不能进行,严重者可致伤口裂开,切口疝形成,误吸性肺炎,水电解质和酸碱平衡紊乱,是延长日间手术病人住院时间的第二大... 术后恶心呕吐(PONV)的不良影响及发生率 PONV的不良影响1.PONV可以导致病人程度不等的不适,使口服药物、食物或液体不能进行,严重者可致伤口裂开,切口疝形成,误吸性肺炎,水电解质和酸碱平衡紊乱,是延长日间手术病人住院时间的第二大因素(影响因素依次为术后困倦31%,PONV25%,心血管不良事件24%,剧烈疼痛2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术后恶心呕吐 专家意见 防治 酸碱平衡紊乱 不良影响 误吸性肺炎 PONV 口服药物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50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