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50篇文章
< 1 2 8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浓香型大曲中酯化酶测定方法的研究 被引量:37
1
作者 王耀 范文来 +2 位作者 徐岩 刁亚琴 陆红珍 《酿酒》 CAS 北大核心 2003年第2期18-21,共4页
对浓香型大曲的酯化酶测定方法作了研究。建立有机相反应体系来代替传统方法的水相反应 ,与传统测定方法 (需反应 10 0h)相比 ,它能简单、快捷检测大曲质量 ,适合工业化生产的要求。有机相中酯化反应条件为 :在 30mL正庚烷有机反应介质... 对浓香型大曲的酯化酶测定方法作了研究。建立有机相反应体系来代替传统方法的水相反应 ,与传统测定方法 (需反应 10 0h)相比 ,它能简单、快捷检测大曲质量 ,适合工业化生产的要求。有机相中酯化反应条件为 :在 30mL正庚烷有机反应介质中 ,35℃的条件下 ,0 15M的底物酸 ,己酸与乙醇的浓度比为 1∶1 2 5 ,加入 15g(干曲 )的大曲 ,仅用 2 4h就能比较出大曲酯化力的高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浓香型 大曲 酯化 酯化 测定方法
下载PDF
酯化酶动力学研究 被引量:33
2
作者 任道群 唐玉明 +4 位作者 姚万春 刘宇弛 卓毓崇 徐克赞 李秀 《酿酒科技》 北大核心 2006年第6期39-40,共2页
对红曲霉、大曲以及根霉菌对单一酸(乙酸、己酸、乳酸、丁酸)和混合酸(四大酸按11∶1∶1∶混合)的酯化效果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红曲霉能促进己酸、丁酸及混合酸与乙醇的酯化作用,生成的酯类物质均为己酸乙酯,而且酯化能力极强;大曲能... 对红曲霉、大曲以及根霉菌对单一酸(乙酸、己酸、乳酸、丁酸)和混合酸(四大酸按11∶1∶1∶混合)的酯化效果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红曲霉能促进己酸、丁酸及混合酸与乙醇的酯化作用,生成的酯类物质均为己酸乙酯,而且酯化能力极强;大曲能促进己酸、丁酸及混合酸与乙醇的酯化作用,生成的酯类物质均为己酸乙酯,并且能促进乙酸与乙醇的酯化生成乙酸乙酯;根霉能促进己酸和混合酸与乙醇的酯化作用,生成少量的己酸乙酯和乳酸乙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酒 酯化 酯化 动力学
下载PDF
浓香型大曲中酯化酶细菌的分离鉴定及产酶条件研究 被引量:29
3
作者 黄丹 张强 +1 位作者 严芳 田宁 《中国酿造》 CAS 北大核心 2009年第8期57-59,共3页
从浓香型大曲中分离得到1株产酯化酶细菌,经Biolog微生物自动分析系统鉴定为血红鞘氨醇单胞菌(Sphingomonas san-guinis)。在液体发酵培养基中,37℃、150 r/min恒温振荡培养48h,发酵液酶活可达15.35U/mL。对该菌株产酯化酶的培养条件进... 从浓香型大曲中分离得到1株产酯化酶细菌,经Biolog微生物自动分析系统鉴定为血红鞘氨醇单胞菌(Sphingomonas san-guinis)。在液体发酵培养基中,37℃、150 r/min恒温振荡培养48h,发酵液酶活可达15.35U/mL。对该菌株产酯化酶的培养条件进行研究,结果表明:以黄豆粉为氮源,玉米粉为碳源,初始pH值为7.0,32℃下培养48h,酶活可达18.26U/mL。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浓香型大曲 酯化 细菌 分离鉴定 条件
下载PDF
泸型红曲霉增香在浓香型酒上应用研究进展 被引量:25
4
作者 吴衍庸 《酿酒科技》 1999年第1期18-20,共3页
概述了泸型红曲酯化菌及酯化酶在浓香型酒上应用现况及发展趋势。
关键词 浓香型 白酒 泸型 红曲酯化 酯化
下载PDF
红曲酯化酶新技术及在中国白酒上的应用 被引量:23
5
作者 吴衍庸 《酿酒科技》 2004年第6期29-29,32,共2页
分离出的烟色红曲霉(MonascusFulginosus)M-101菌株能产生脂肪酶和酯酶,其耐热性在45℃24h酶活保存100%。用其生产己酸乙酯生物合成酯香液,酯化10d己酸乙酯含量达1080mg/100ml,30d达2370mg/100ml,80d可达7230mg/100ml。该生物酯化液可... 分离出的烟色红曲霉(MonascusFulginosus)M-101菌株能产生脂肪酶和酯酶,其耐热性在45℃24h酶活保存100%。用其生产己酸乙酯生物合成酯香液,酯化10d己酸乙酯含量达1080mg/100ml,30d达2370mg/100ml,80d可达7230mg/100ml。该生物酯化液可用于传统工艺白酒增香、丢糟酒串香、固液结合配制酒加香等多种用途。红曲还可用于其他酿造食品及医药等领域。(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酒 红曲 酯化 应用
下载PDF
脂肪酶在白酒酯类化合物合成中的作用研究进展 被引量:25
6
作者 范光森 吴秋华 +5 位作者 刘朋肖 富志磊 朱宇婷 成柳洁 杨然 李秀婷 《中国食品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期351-360,共10页
酯类化合物是白酒中最重要的一类风味物质,其含量影响白酒的品质和香型。鉴于酯类化合物对白酒风格具有重要影响,研究白酒酿造过程中酯类化合物形成的影响因素具有重要意义。经系统研究并分析白酒酿造过程可知,白酒中酯类化合物主要来... 酯类化合物是白酒中最重要的一类风味物质,其含量影响白酒的品质和香型。鉴于酯类化合物对白酒风格具有重要影响,研究白酒酿造过程中酯类化合物形成的影响因素具有重要意义。经系统研究并分析白酒酿造过程可知,白酒中酯类化合物主要来源于酸-醇的酶促反应,并且确定了酯化酶中的脂肪酶对白酒酯类化合物合成具有重要的酶促催化作用。为此,本文分析了白酒酿造过程中酯类化合物形成的途径,进而简单介绍脂肪酶及其催化酯类化合物合成机制,论述脂肪酶在白酒酯类化合物形成的研究现状,并探索脂肪酶在白酒酯类化合物形成中的研究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酒 酯类化合物 酯化 脂肪 合成机制
下载PDF
提高中国白酒质量的酶工程技术 被引量:19
7
作者 吴衍庸 《酿酒科技》 2003年第5期32-32,26,共2页
中国名白酒发酵在窖内完成生酯,不仅生酯缓慢,而且生酯量受限。酯化酶技术采用酶工程方法,酶在溶剂中反应,使酸、醇直接在酯酶作用下催化生成酸酯,其生成香酯过程在酒窖外进行,生酯量高出窖内生酯量的数十倍,香酯液用于白酒增酯,提高酒质。
关键词 白酒质量 酯化 工程技术 香酯液
下载PDF
白酒酿造过程中酯类物质形成机理探讨 被引量:20
8
作者 肖冬光 《酿酒科技》 2022年第9期17-24,共8页
酯类化合物是白酒中最重要的一类风味物质,其含量和量比关系决定白酒的品质和风格。本文论述了白酒酿造过程中酯类化合物形成的途径,包括微生物代谢生成、酯化酶催化合成和化学合成三部分。深入了解白酒发酵过程中酯类物质代谢与合成的... 酯类化合物是白酒中最重要的一类风味物质,其含量和量比关系决定白酒的品质和风格。本文论述了白酒酿造过程中酯类化合物形成的途径,包括微生物代谢生成、酯化酶催化合成和化学合成三部分。深入了解白酒发酵过程中酯类物质代谢与合成的机制,明确白酒生产企业实际发酵过程中酯类物质的形成规律,对指导白酒生产、提高白酒酯类物质的含量、改善白酒品质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酒 酯类化合物 酯化 形成机理
下载PDF
微生物发酵产酯化酶在浓香型白酒品质提升中研究进展 被引量:20
9
作者 罗小叶 邱树毅 王晓丹 《中国酿造》 CAS 北大核心 2019年第8期6-8,共3页
该文概述酯化酶的特性,酯化酶在酯类合成中的重要作用,浓香型白酒酿造生产中微生物发酵产酯化酶在酯化大曲、黄水及酿造发酵过程中的研究应用情况。分析酯化酶对于提高浓香型白酒出酒率、优质酒率及减少用曲量等方面的积极效果,并对目... 该文概述酯化酶的特性,酯化酶在酯类合成中的重要作用,浓香型白酒酿造生产中微生物发酵产酯化酶在酯化大曲、黄水及酿造发酵过程中的研究应用情况。分析酯化酶对于提高浓香型白酒出酒率、优质酒率及减少用曲量等方面的积极效果,并对目前酯化酶在浓香型白酒酿造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及其发展前景进行了讨论与展望,为酯化酶在浓香型白酒品质提升中的应用研究总结经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生物 酯化 浓香型白酒 研究进展
下载PDF
TH-AADY和酯化酶对黄水酯化作用的条件优化 被引量:16
10
作者 罗惠波 左勇 《四川食品与发酵》 2002年第2期24-26,共3页
黄水是浓香型大曲酒生产中的副产物,富含酸、酯成分,本文利用耐高温活性干酵母(TH-AADY)和酯化酶对黄水进行酯化处理,得出酯化最佳条件,大大提高黄水利用价值,减少了黄水的排放量以及对环境的污染,带来了明显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关键词 TH-AADY 黄水 酯化 酯化作用 浓香型大曲酒
下载PDF
大曲中产酯化酶菌株的分离鉴定及固体发酵工艺优化 被引量:19
11
作者 滕巍 李国莹 +3 位作者 刘小波 王强 顾秋亚 余晓斌 《食品与生物技术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9期971-977,共7页
为提高大曲中己酸乙酯含量,从汾酒大曲中分离得到1株高产己酸乙酯酯化酶的霉菌SXG-Z-6,结合形态学特征和分子鉴定方法对其进行鉴定,确定为黑曲霉。以酯化力为指标,对该菌株的固体发酵培养基和培养条件进行优化,得到最适培养基:以10 g麸... 为提高大曲中己酸乙酯含量,从汾酒大曲中分离得到1株高产己酸乙酯酯化酶的霉菌SXG-Z-6,结合形态学特征和分子鉴定方法对其进行鉴定,确定为黑曲霉。以酯化力为指标,对该菌株的固体发酵培养基和培养条件进行优化,得到最适培养基:以10 g麸皮为基质,添加1.5g玉米粉,2 g酵母粉,体积分数1%大豆油,0.2 g(NH4)2SO4和10 m L蒸馏水。最适培养条件为36℃恒温静置培养44 h,酯化力最高达到615.8 mg/d L,比优化前提高了35.7%。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酯化 己酸乙酯 酯化 筛选 固体发酵
下载PDF
酯化酶技术与白酒增香 被引量:17
12
作者 吴衍庸 《酿酒科技》 1999年第5期24-25,共2页
利用酯化酶的催化作用,使己酸更多地合成己酯乙酯,以提高酒质。酯化酶增香技术可用于传统固态白酒,可使己酸乙酯含量成倍增加;用于新工艺白酒,使酒体具有自然发酵增香特色。
关键词 酯化 己酸乙酯 白酒 增香 新工艺
下载PDF
红曲酯化酶粗酶制剂在浓香型青酒大曲酒生产中的应用研究 被引量:19
13
作者 王晓丹 胥思霞 +3 位作者 班世栋 王荣村 沈锡翠 邱树毅 《酿酒科技》 北大核心 2014年第7期57-60,共4页
利用1株从浓香型大曲中分离筛选得到的合成己酸乙酯能力较强的酯化酶生产菌——紫色红曲霉(Monascus purpureus)FBKL3.0018,对其产酯化酶条件进行了初步优化,确定该菌株的较理想的发酵产酶条件,将该条件下所产的粗酶制剂用于浓香型大曲... 利用1株从浓香型大曲中分离筛选得到的合成己酸乙酯能力较强的酯化酶生产菌——紫色红曲霉(Monascus purpureus)FBKL3.0018,对其产酯化酶条件进行了初步优化,确定该菌株的较理想的发酵产酶条件,将该条件下所产的粗酶制剂用于浓香型大曲酒的生产,减少了用曲量,提高了原酒产量和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酯化 优化 浓香型 大曲酒 白酒
下载PDF
黄水酯化液酶法制备技术研究 被引量:18
14
作者 刘宾 陈义伦 于忠良 《中国食品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2期116-121,共6页
以浓香型白酒生产过程中的副产物——黄水、酒尾为主要原料,采用酯化酶酶法制备酯化液,研究乙醇浓度、己酸添加量、酯化酶用量及温度对酯化液中总酯含量的影响,并通过正交试验优化酯化液酶法制备参数。试验结果表明,在乙醇含量10 mL/100... 以浓香型白酒生产过程中的副产物——黄水、酒尾为主要原料,采用酯化酶酶法制备酯化液,研究乙醇浓度、己酸添加量、酯化酶用量及温度对酯化液中总酯含量的影响,并通过正交试验优化酯化液酶法制备参数。试验结果表明,在乙醇含量10 mL/100 mL、己酸添加量1.5%、酯化酶用量7%、温度30℃的条件下酯化7 d,所得酯化液中香味物质含量高,比例适宜,风味协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水 酒尾 酯化 酯化
原文传递
一株产己酸乙酯酯化酶霉菌的分离鉴定及产酶条件研究 被引量:17
15
作者 黄丹 刘清斌 +2 位作者 刘达玉 阚思洋 张拓 《酿酒科技》 北大核心 2008年第2期27-29,33,共4页
从浓香型大曲中分离得到1株产己酸乙酯酯化酶霉菌,经Biolog微生物自动分析系统鉴定为黄曲霉。在液体发酵培养基中,36℃、150r/min恒温振荡培养72h,发酵液酶活可达6.75u/mL。对该菌株产酯化酶的培养条件进行研究,结果表明,以黄豆粉为N源... 从浓香型大曲中分离得到1株产己酸乙酯酯化酶霉菌,经Biolog微生物自动分析系统鉴定为黄曲霉。在液体发酵培养基中,36℃、150r/min恒温振荡培养72h,发酵液酶活可达6.75u/mL。对该菌株产酯化酶的培养条件进行研究,结果表明,以黄豆粉为N源,淀粉为C源,初始pH6.0,36℃下培养72h,酶活可达9.16u/mL。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生物 己酸乙酯 酯化 霉菌 分离鉴定 条件
下载PDF
浓香型白酒酿造中的酯化酶研究及应用进展 被引量:18
16
作者 张楷正 黄海 《酿酒科技》 2016年第2期93-96,共4页
酯化酶是浓香型白酒生产上的重要酶类。概述了浓香型白酒生产中酯化酶的研究现状,讨论了酯化酶的反应特性、酯化酶技术在酿酒行业中的应用情况;同时,对当前酯化酶研究中存在的问题及其发展前景进行了讨论与展望。
关键词 浓香型白酒 酯化 研究进展
下载PDF
五粮液大曲中产酯化酶红曲霉的分离及酯化酶的纯化 被引量:18
17
作者 胡晓龙 赵东 +1 位作者 葛隐 龚勇 《酿酒》 CAS 2011年第3期35-38,共4页
从五粮液大曲中分离筛选出三株红色霉菌株,编号分别为M1、M2、M3,经形态观察、生理生化鉴定,初步确定此三种菌株为红曲霉。从这三株菌种选出具有酯化活性的菌株M1进行研究,用超滤法对其产的固态发酵物浸液进行浓缩,浓缩后的固态发酵物... 从五粮液大曲中分离筛选出三株红色霉菌株,编号分别为M1、M2、M3,经形态观察、生理生化鉴定,初步确定此三种菌株为红曲霉。从这三株菌种选出具有酯化活性的菌株M1进行研究,用超滤法对其产的固态发酵物浸液进行浓缩,浓缩后的固态发酵物浸液比浓缩前的酯化活力提高了2倍左右;然后又确定M1菌株固态培养时最适温度和pH分别为33℃和3.5。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曲 红曲霉 分离 酯化 纯化 超滤
下载PDF
红曲霉酯化酶特性及在白酒酿造中的应用研究 被引量:18
18
作者 镇达 方尚玲 陈茂彬 《酿酒科技》 2009年第1期62-64,共3页
红曲霉产生的酯化酶在酒的风味物质产生中发挥了重要作用。酯化酶生产和应用技术得到不断改进。在实际生产中由于红曲酶制剂生产和应用方式过于粗放,普遍存在活性不高、效果不稳定等问题。对酯化酶酶学特性的进一步研究及提高工艺控制... 红曲霉产生的酯化酶在酒的风味物质产生中发挥了重要作用。酯化酶生产和应用技术得到不断改进。在实际生产中由于红曲酶制剂生产和应用方式过于粗放,普遍存在活性不高、效果不稳定等问题。对酯化酶酶学特性的进一步研究及提高工艺控制的科学性至关重要。从酶学特性出发对提高酯化酶产品生产质量和应用技术进行了论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生物 红曲霉 酯化 白酒
下载PDF
红曲霉在白酒生产中应用研究现状 被引量:17
19
作者 马美荣 梁洪艳 王春娜 《酿酒科技》 2004年第4期53-54,共2页
红曲霉具有一定的发酵力及较强的酯化力。添加红曲霉制成糖化发酵剂,或加入红曲霉和酵母制成强化大曲,应用于麸曲、大曲及液态法白酒生产,可提高出酒率2%左右,己酸乙酯含量由原3.005g/L提高到5.378g/L。(丹妮)
关键词 白酒 红曲霉 强化大曲 酯化
下载PDF
白酒酿造中酯化酶的研究现状 被引量:17
20
作者 曾婷婷 张志刚 《酿酒》 CAS 2010年第6期12-14,共3页
酯化酶是白酒酿造中重要的酶种之一,讨论了酯化酶的反应特性,及其在酿酒行业中的应用现状和发展前景。
关键词 酯化 反应特性 应用现状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8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