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17,412篇文章
< 1 2 250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D-S证据理论数据融合方法在目标识别中的应用 被引量:81
1
作者 蓝金辉 马宝华 +1 位作者 蓝天 周兆英 《清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2期53-55,59,共4页
为解决车辆目标识别问题 ,采用基于推理的数据融合方法 ,分析了 Dempster- shafer证据理论用于多传感器数据融合的基本概念和理论 ,并将它应用于车辆目标识别的数据融合中 ,实验结果证明了基于融合后的识别结果较单传感器的识别结果好 。
关键词 证据推理 数据融合 目标识别 车辆 目标识别 传感器
原文传递
车辆路面不平度输入的随机激励时域模型 被引量:87
2
作者 张永林 钟毅芳 《农业机械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2期9-12,共4页
作为随机过程的车辆道路不平度高程 ,通用的模拟方法是频域模型——道路不平度功率谱密度(PSD)。但在对人车路系统进行非线性或耦合动力学分析研究时 ,必须获得关于道路的时域模型。由等级道路的标准谱或实测道路的估计谱反求道路时域... 作为随机过程的车辆道路不平度高程 ,通用的模拟方法是频域模型——道路不平度功率谱密度(PSD)。但在对人车路系统进行非线性或耦合动力学分析研究时 ,必须获得关于道路的时域模型。由等级道路的标准谱或实测道路的估计谱反求道路时域模型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实用价值。本文基于道路 PSD,描述了几种基于路面功率谱模型的道路时域模型重构方法 ,阐述了时域建模的原理、特点和适用范围 ,给出了其数学上的实现过程。最后 ,指出了道路时域建模进一步研究的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车辆 路面不平度 随机激励 时域模型 功率谱模型 乘坐舒适性
下载PDF
汽车驾驶员驾驶疲劳监测技术研究进展 被引量:76
3
作者 毛喆 初秀民 +1 位作者 严新平 吴超仲 《中国安全科学学报》 CAS CSCD 2005年第3期108-112,共5页
当今驾驶疲劳已成为引发交通事故的主要原因,但由于其形成原因复杂,监测技术和手段都还不成熟。驾驶疲劳客观监测技术是目前研究的热点,主要包括对驾驶员脑电图、心电图、眼睑眨动、头部运动轨迹、方向盘的运动、车辆行驶方向等的监测... 当今驾驶疲劳已成为引发交通事故的主要原因,但由于其形成原因复杂,监测技术和手段都还不成熟。驾驶疲劳客观监测技术是目前研究的热点,主要包括对驾驶员脑电图、心电图、眼睑眨动、头部运动轨迹、方向盘的运动、车辆行驶方向等的监测技术。由于上述监测技术都存在一定的局限性,因此,笔者认为,今后的研究应该从以下4个方面着手进行:①研制非接触性高灵敏度传感器;②寻求新的监测指标和方法;③将多传感器信息融合技术应用于监测技术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驾驶疲劳 技术研究进展 汽车驾驶员 多传感器信息融合 监测技术 交通事故 形成原因 运动轨迹 行驶方向 高灵敏度 非接触性 监测指标 技术应用 监测装置 高性价比 脑电图 心电图 方向盘 局限性 研制 车辆
下载PDF
公路桥梁车辆荷载研究 被引量:89
4
作者 "公路桥梁车辆荷载研究"课题组 《公路》 北大核心 1997年第3期8-12,共5页
关键词 公路桥 车辆 载荷
原文传递
车-梁-墩体系动力相互作用分析 被引量:65
5
作者 夏禾 陈英俊 《土木工程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1992年第2期3-12,共10页
本文提出一种分析车辆-桥梁-桥墩体系动力相互作用的方法。建立了体系的动力分析模型。以四座高墩、多跨简支梁桥和试验列车为实例,用计算机模拟列车过桥的全过程,计算了列车荷载作用下直线桥和曲线桥高桥墩的动力响应,分析了桥墩振动... 本文提出一种分析车辆-桥梁-桥墩体系动力相互作用的方法。建立了体系的动力分析模型。以四座高墩、多跨简支梁桥和试验列车为实例,用计算机模拟列车过桥的全过程,计算了列车荷载作用下直线桥和曲线桥高桥墩的动力响应,分析了桥墩振动对车辆运行安全和平稳的影响。计算结果和实测结果对比证明本文方法是有效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车辆 桥墩 动力特性 相互作用
下载PDF
有时间窗的车辆路线安排问题的启发式算法 被引量:56
6
作者 李军 《系统工程》 CSCD 1996年第5期45-50,共6页
本文对有时间窗的车辆路线安排问题进行了分析,提出了一种利用旅行商问题的C-W算法来安排路线的启发式算法,并用实例进行了验证,最后对算法的适用性及进一步应用进行了讨论。
关键词 时间窗 路线安排 C-W算法 车辆
下载PDF
高速公路交通事故成因分析及对策研究 被引量:74
7
作者 李金龙 孙晚华 《中国安全科学学报》 CAS CSCD 2005年第1期59-62,共4页
高速公路因其独特的行车环境 ,其交通事故损失十分巨大 ,研究成因分析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影响高速公路安全的因素很多 ,以往的分析 ,只是从定性的角度 ,没有给出定量方面的具体研究。笔者从系统科学的观点出发 ,对我国高速公路交通事... 高速公路因其独特的行车环境 ,其交通事故损失十分巨大 ,研究成因分析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影响高速公路安全的因素很多 ,以往的分析 ,只是从定性的角度 ,没有给出定量方面的具体研究。笔者从系统科学的观点出发 ,对我国高速公路交通事故进行统计分析 ,综合考虑交通参与者、车辆、道路以及行车环境 ,运用层次分析法对主要成因进行分析。结果显示 ,驾驶员因素、外部行车环境 ,尤其是先进的管理技术等占有很大的比重。笔者提出了相关的解决措施及对策建议 ,主观上应该加强对驾驶人员的安全教育培训 ;客观上应该提高车辆、道路的技术水平 ,同时加强高科技技术在事故管理中的应用 ,建立先进的高速公路交通事故管理系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速公路交通 行车环境 车辆 道路 事故成因 驾驶员 交通事故 对策建议 驾驶人员 外部
下载PDF
桥梁在车辆作用下空间动力响应的研究 被引量:51
8
作者 王元丰 许士杰 《中国公路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4期37-41,共5页
结合公路桥梁的特点 ,视桥梁与车辆为一个相互作用的整体系统 ,以模拟桥梁在汽车通过时的空间动态响应。在分析中 ,桥梁的自振特性先由有限元法得到 ;车辆采用三维汽车模型 ,统一列出车桥系统的动力方程。将桥梁的自振模态代入系统 ,减... 结合公路桥梁的特点 ,视桥梁与车辆为一个相互作用的整体系统 ,以模拟桥梁在汽车通过时的空间动态响应。在分析中 ,桥梁的自振特性先由有限元法得到 ;车辆采用三维汽车模型 ,统一列出车桥系统的动力方程。将桥梁的自振模态代入系统 ,减少桥梁的自由度 ,采用 Newmark-β逐步积分法求解系统方程。由于并不特别限定具体的桥梁形式和构造 ,可以考虑多车道、多车辆、不同的车速以及不同的车辆参数 ,车辆模型具有标准化的特点 ,因此本方法具有一定的实用性和通用性。算例表明本文方法可靠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公路桥梁 车桥振动 空间动力响应 车辆
下载PDF
车辆主动悬架LQG控制器的设计与仿真分析 被引量:69
9
作者 兰波 喻凡 《农业机械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1期13-17,47,共6页
通过建立 1 / 2车辆模型和路面输入模型 ,应用最优控制理论进行了车辆主动悬架的 L QG控制器的设计 ,并在 Matlab/ Sim ulink环境中建立系统模型并进行仿真模拟 ,将主、被动悬架的车身加速度、仰俯角加速度、悬架动挠度及车轮动位移 4... 通过建立 1 / 2车辆模型和路面输入模型 ,应用最优控制理论进行了车辆主动悬架的 L QG控制器的设计 ,并在 Matlab/ Sim ulink环境中建立系统模型并进行仿真模拟 ,将主、被动悬架的车身加速度、仰俯角加速度、悬架动挠度及车轮动位移 4项指标进行了对比分析。仿真结果表明 ,具有 L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车辆 主动悬架 LQG控制器 设计 仿真分析
下载PDF
支持向量机模型与应用综述 被引量:75
10
作者 刘方园 王水花 张煜东 《计算机系统应用》 2018年第4期1-9,共9页
依据支持向量机的发展引用多篇基于不同领域应用的文献,包括文本识别、人体部位、车辆交通、医疗检测及其他领域.同时从核函数方法的原理和贴合实际数据集的多分类方法两方面详细阐述支持向量机的理论基础和发展历程.研究表明,支持向量... 依据支持向量机的发展引用多篇基于不同领域应用的文献,包括文本识别、人体部位、车辆交通、医疗检测及其他领域.同时从核函数方法的原理和贴合实际数据集的多分类方法两方面详细阐述支持向量机的理论基础和发展历程.研究表明,支持向量机技术改进和应用的发展空间是无限的,识别分类技术的前景是广阔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支持向量机 核函数 文本 医疗 车辆 分类
下载PDF
路面不平整引起的车辆动荷载分析 被引量:45
11
作者 周华飞 蒋建群 毛根海 《中国市政工程》 2002年第3期10-13,共4页
针对高速公路路基不均匀沉降引起的路面不平整等工程技术问题 ,首先描述了不同形式的移动车辆荷载的数学模型 ,然后假设路面不平整为正弦函数 ,将汽车简化为两自由度振动体系 ,对由路面不平整引起的车辆附加动荷载及其影响因素进行了分... 针对高速公路路基不均匀沉降引起的路面不平整等工程技术问题 ,首先描述了不同形式的移动车辆荷载的数学模型 ,然后假设路面不平整为正弦函数 ,将汽车简化为两自由度振动体系 ,对由路面不平整引起的车辆附加动荷载及其影响因素进行了分析 ,为路面结构设计和车辆 -路面动力相互作用分析提供了基础性成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路基 不均匀沉降 相互作用 高速公路 路面不平整 车辆 动荷载
下载PDF
空气弹簧动力学特性参数分析 被引量:57
12
作者 李芾 付茂海 黄运华 《西南交通大学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3期276-281,共6页
基于热力学及流体力学理论,建立空气弹簧的物理模型,导出其计算的统一数学表达式,提出了确定空气弹簧参数的计算方法,并对影响空气弹簧性能的主要因素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空气弹簧气囊外形及材料特性、附加气室容积和节流孔直径是影... 基于热力学及流体力学理论,建立空气弹簧的物理模型,导出其计算的统一数学表达式,提出了确定空气弹簧参数的计算方法,并对影响空气弹簧性能的主要因素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空气弹簧气囊外形及材料特性、附加气室容积和节流孔直径是影响空气弹簧性能的主要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空气弹簧 动力学特性参数 热力学 流体力学 气囊 附加气室 节流孔 车辆
下载PDF
工程车辆传动系载荷谱编制方法 被引量:72
13
作者 张英爽 王国强 +2 位作者 王继新 贾海波 章二平 《农业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4期179-183,共5页
为研究工程车辆传动系疲劳载荷谱的编制方法,采集了装载机5种典型工况的传动件载荷信号,采用作业循环分成6段处理的方式,对原始信号进行预处理和特性分析,得到反映载荷变化规律的真实信号。对变速箱后传动法兰,利用雨流计数法对其载荷... 为研究工程车辆传动系疲劳载荷谱的编制方法,采集了装载机5种典型工况的传动件载荷信号,采用作业循环分成6段处理的方式,对原始信号进行预处理和特性分析,得到反映载荷变化规律的真实信号。对变速箱后传动法兰,利用雨流计数法对其载荷时间历程进行了统计处理,结果表明:后传动法兰铲掘段均值分布服从均值为1910N·m、标准差为537.8N·m的正态分布,其幅值服从三参数威布尔分布,并且均值和幅值相互独立。根据各个工况的作业时间比例,进行频次外推和合成,利用二维概率分布函数,建立了各作业段的8×8级二维载荷谱。应用Goodman方法,将二维载荷谱转化为8级一维载荷谱,编制成反映装载机传动系受载情况的程序载荷谱。该方法可为工程车辆传动系寿命预测以及疲劳寿命试验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车辆 传动装置 载荷 概率分布函数 外推
下载PDF
北京地铁列车振动对环境影响的探讨 被引量:40
14
作者 潘昌实 李德武 谢正光 《振动与冲击》 EI CSCD 北大核心 1995年第4期29-34,共6页
根据作者在北京地铁区间隧道的列车振动测试和数值分析,初步探讨地铁列车振动对环境的影响。
关键词 地下铁道 车辆 振动 环境保护 环境影响
下载PDF
车辆悬架的最优自适应与自校正控制 被引量:40
15
作者 喻凡 郭孔辉 《汽车工程》 EI CSCD 北大核心 1998年第4期193-200,205,共9页
本文研究了车辆主动悬架自适应与自校正控制的策略与算法。控制器的设计仍采用随机线性最优控制(LQG)理论,但控制律参数可自适应于路面输入及车辆参数的变化,从而为系统提供当前条件下的最优输出。仿真结果表明了所提出的方法的可行性... 本文研究了车辆主动悬架自适应与自校正控制的策略与算法。控制器的设计仍采用随机线性最优控制(LQG)理论,但控制律参数可自适应于路面输入及车辆参数的变化,从而为系统提供当前条件下的最优输出。仿真结果表明了所提出的方法的可行性和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车辆 主动悬架 汽车 自适应控制 自校正控制
下载PDF
馈能型车辆主动悬架技术 被引量:67
16
作者 喻凡 张勇超 《农业机械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期1-6,共6页
在车辆底盘悬架系统中,馈能型车辆主动悬架的发展已受到关注,其功能是在提高车辆行驶平顺性的同时尽可能地回收由不平路面激励引起的悬架系统振动能量,以减少主动悬架的能耗。本文首先对近年来馈能型车辆主动悬架的发展和研究进行了全... 在车辆底盘悬架系统中,馈能型车辆主动悬架的发展已受到关注,其功能是在提高车辆行驶平顺性的同时尽可能地回收由不平路面激励引起的悬架系统振动能量,以减少主动悬架的能耗。本文首先对近年来馈能型车辆主动悬架的发展和研究进行了全面回顾,然后着重对电磁式馈能悬架进行了总结,最后对电磁式馈能悬架的核心问题进行了分析。随着电磁技术的日趋成熟,电磁式馈能悬架将会具有良好的发展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车辆 主动悬架 平顺性能 馈能性能
下载PDF
基于Fast R-CNN的车辆目标检测 被引量:66
17
作者 曹诗雨 刘跃虎 李辛昭 《中国图象图形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5期671-677,共7页
目的在传统车辆目标检测问题中,需要针对不同图像场景选择适合的特征。为此提出一种基于快速区域卷积神经网络(Fast R-CNN)的场景图像车辆目标发现方法,避免传统车辆目标检测问题中需要设计手工特征的问题。方法该方法基于深度学习卷积... 目的在传统车辆目标检测问题中,需要针对不同图像场景选择适合的特征。为此提出一种基于快速区域卷积神经网络(Fast R-CNN)的场景图像车辆目标发现方法,避免传统车辆目标检测问题中需要设计手工特征的问题。方法该方法基于深度学习卷积神经网络思想。首先使用待检测车辆图像定义视觉任务。利用选择性搜索算法获得样本图像的候选区域,将候选区域坐标与视觉任务示例图像一起输入网络学习。示例图像经过深度卷积神经网络中的卷积层,池化层计算,最终得到深度卷积特征。在输入时没有规定示例图像的规格,此时得到的卷积特征规格不定。然后,基于Fast R-CNN网络结构,通过感兴趣区域池化层规格化特征,最后将特征输入不同的全连接分支,并行回归计算特征分类,以及检测框坐标值。经过多次迭代训练,最后得到与指定视觉任务强相关的目标检测模型,具有训练好的权重参数。在新的场景图像中,可以通过该目标检测模型检测给定类型的车辆目标。结果首先确定视觉任务包含公交车,小汽车两类,背景场景是城市道路。利用与视觉任务强相关的测试样本集对目标检测模型进行测试,实验表明,当测试样本场景与视觉任务相关度越高,且样本中车辆目标的形变越小,得到的车辆目标检测模型对车辆目标检测具有良好的检测效果。结论本文提出的车辆目标检测方法,利用卷积神经网络提取卷积特征代替传统手工特征提取过程,通过Fast R-CNN对由示例图像组成定义的视觉任务训练得到了效果良好的车辆目标检测模型。该模型可以对与视觉任务强相关新场景图像进行效果良好的车辆目标检测。本文结合深度学习卷积神经网络思想,利用卷积特征替代传统手工特征,避免了传统检测问题中特征选择问题。深层卷积特征具有更好的表达能力。基于Fast R-CNN网络,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快速区域卷积神经网络 深度学习 车辆 视觉任务 目标检测
原文传递
从道路交通事故统计分析对比谈预防措施 被引量:56
18
作者 陈明伟 袁晓华 +1 位作者 潘敏 谢汶莉 《中国安全科学学报》 CAS CSCD 2004年第8期59-63,共5页
笔者通过对比我国与世界上部分发达国家近十年来在道路交通事故方面的统计数据 ,并根据经济发展水平与机动车保有量的正比例关系及当前我国道路交通事故现状 ,分析得出道路交通安全事故的发生 ,与人、车辆、道路、环境信息及管理等因素... 笔者通过对比我国与世界上部分发达国家近十年来在道路交通事故方面的统计数据 ,并根据经济发展水平与机动车保有量的正比例关系及当前我国道路交通事故现状 ,分析得出道路交通安全事故的发生 ,与人、车辆、道路、环境信息及管理等因素具有密切关系 ,其中人 (尤其是驾驶员 )作为交通行为的主体 ,是道路交通事故诱因中一个关键性因素。由此 ,作者提出了要有效预防和减少道路交通事故的发生 ,必须将人、车、路、环境信息和管理等诸因素作为一个有机整体系统思考 ,且在未来的道路交通发展中应引入交通稳静化理念 ,以实现道路交通的安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道路交通事故 交通行为 驾驶员 道路交通安全 车辆 国道 统计分析 环境信息 中国 经济发展水平
下载PDF
轮轨滚动接触疲劳现象分析 被引量:53
19
作者 金学松 张继业 +1 位作者 温泽峰 李芾 《机械强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2期250-257,共8页
论述轮轨滚动接触疲劳破坏的几种典型现象 ,定性地分析它们的起因和发展过程。介绍我国部分铁路现场轮轨接解表面的疲劳破坏调查情况 ,给出由非赫兹滚动接触理论分析计算的我国铁路轮轨接触表面作用力分布情况。计算结果表明我国铁路轮... 论述轮轨滚动接触疲劳破坏的几种典型现象 ,定性地分析它们的起因和发展过程。介绍我国部分铁路现场轮轨接解表面的疲劳破坏调查情况 ,给出由非赫兹滚动接触理论分析计算的我国铁路轮轨接触表面作用力分布情况。计算结果表明我国铁路轮轨接触表面疲劳现象如此严重的主要原因之一是轮轨型面不配匹和轨底坡设置不合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机车 车辆 轮轨 塑性变形 滚动接触疲劳
下载PDF
ADVISOR软件的混合仿真方法 被引量:39
20
作者 张翔 赵韩 +1 位作者 钱立军 张炳力 《计算机仿真》 CSCD 2005年第2期203-206,共4页
该文首先介绍了前向仿真方法和后向仿真方法 ,分析了其工作原理和优缺点。接着描述了美国电动汽车仿真软件ADVISOR的混合仿真方法 ,它是以后向仿真方法为主 ,前向仿真方法为辅的混合仿真方法。然后以一混合动力汽车模型为例 ,分析了ADVI... 该文首先介绍了前向仿真方法和后向仿真方法 ,分析了其工作原理和优缺点。接着描述了美国电动汽车仿真软件ADVISOR的混合仿真方法 ,它是以后向仿真方法为主 ,前向仿真方法为辅的混合仿真方法。然后以一混合动力汽车模型为例 ,分析了ADVISOR的工作原理。最后具体分析了一个典型仿真模块—车轮模块的模型 ,比较了其中的前向路径与后向路径的差异 ,具体说明了混合仿真方法的实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动汽车 车辆 汽车 仿真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50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