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8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超声波协同微波提取牛蒡籽油的工艺研究 被引量:13
1
作者 唐佳伟 李超 +2 位作者 郑义 高兆建 范东梅 《食品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22期104-107,共4页
优化超声波协同微波提取牛蒡籽油的工艺参数,并利用扫描电镜从微观角度解释了最佳得率的获得,最后和其他提取方法进行对比。结果表明:超声波协同微波提取牛蒡籽油最佳工艺参数为提取时间213s、微波功率303W、液料比10.1:1(ml/g),此时牛... 优化超声波协同微波提取牛蒡籽油的工艺参数,并利用扫描电镜从微观角度解释了最佳得率的获得,最后和其他提取方法进行对比。结果表明:超声波协同微波提取牛蒡籽油最佳工艺参数为提取时间213s、微波功率303W、液料比10.1:1(ml/g),此时牛蒡籽油得率为19.334%;超声波的空化效应、机械效应和微波的热效应造成了生物细胞壁及整个生物体的断裂与破碎,这解释了超声波协同微波提取牛蒡籽油效率高的原因;与其他提取方法相比,超声波协同微波提取时间短、得率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牛蒡籽油 超声协同微波提取 BOX-BEHNKEN试验设计 扫描电镜
下载PDF
响应曲面法优化原花青素的超声波协同微波提取工艺 被引量:18
2
作者 李超 王卫东 +2 位作者 郑义 杨日福 范东梅 《食品与发酵工业》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0期167-171,共5页
文中研究了超声波协同微波提取原花青素的最佳工艺参数,并与其他提取方法进行了对比。结果表明:超声波协同微波提取原花青素的最佳工艺参数为,乙醇体积分数67.4%、提取时间192s和微波功率478W,此时原花青素得率为3.920%;与其他提取方法... 文中研究了超声波协同微波提取原花青素的最佳工艺参数,并与其他提取方法进行了对比。结果表明:超声波协同微波提取原花青素的最佳工艺参数为,乙醇体积分数67.4%、提取时间192s和微波功率478W,此时原花青素得率为3.920%;与其他提取方法相比,超声波协同微波提取时间短,得率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声协同微波提取 原花青素 响应曲面法
下载PDF
响应面法优化超声波-微波协同提取黑果枸杞叶总黄酮工艺 被引量:18
3
作者 段亚云 李建颖 +1 位作者 程瑶 李金荣 《食品研究与开发》 CAS 北大核心 2018年第21期100-105,共6页
利用响应面法对超声波-微波协同提取黑果枸杞叶总黄酮的工艺进行优化,在单因素试验基础上,以微波功率、液料比、提取时间、乙醇浓度为主要因素,总黄酮提取率为响应值,通过响应面分析法进行四因素三水平BoxBehnken试验对提取条件进行优... 利用响应面法对超声波-微波协同提取黑果枸杞叶总黄酮的工艺进行优化,在单因素试验基础上,以微波功率、液料比、提取时间、乙醇浓度为主要因素,总黄酮提取率为响应值,通过响应面分析法进行四因素三水平BoxBehnken试验对提取条件进行优化。结果显示,各因素对黑果枸杞叶总黄酮提取率相对影响程度为:液料比>乙醇浓度>提取时间>微波功率。且液料比18.9∶1(mL/g),乙醇浓度69%,提取时间9.9 min,微波功率175 W为最佳提取条件,此时黑果枸杞叶总黄酮提取率为(0.997±0.015)%。理论预测值为1.01%,结果与预测值基本符合,证明该模型有效,工艺稳定可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黑果枸杞叶 响应面分析 超声协同微波提取 总黄酮
下载PDF
了哥王总黄酮的超声波协同微波提取工艺及其抗氧化活性研究 被引量:13
4
作者 李姣姣 李超 《食品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6期101-105,共5页
在单因素试验基础上,采用Box-Behnken设计对了哥王总黄酮超声波协同微波提取工艺中的乙醇体积分数、提取时间和微波功率3因素最优化组合进行定量研究,建立并分析各因素与得率关系的数学模型。同时研究了哥王总黄酮对DPPH和羟自由基的清... 在单因素试验基础上,采用Box-Behnken设计对了哥王总黄酮超声波协同微波提取工艺中的乙醇体积分数、提取时间和微波功率3因素最优化组合进行定量研究,建立并分析各因素与得率关系的数学模型。同时研究了哥王总黄酮对DPPH和羟自由基的清除效果。结果表明:最佳的工艺条件为乙醇体积分数70%、提取时间123s、微波功率419W,经实验验证在此条件下得率为1.172%,与理论计算值1.162%基本一致,说明回归模型能较好地预测了哥王中总黄酮的提取得率;当总黄酮质量浓度在13.16~78.96μg/mL和0.43~52.64μg/mL范围内,其对DPPH自由基和羟自由基的清除率分别为20.87%~71.11%和9.04%~52.21%,且都存在明显的量效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了哥王 总黄酮 超声协同微波提取 响应曲面法 抗氧化活性
下载PDF
响应曲面法优化葡萄籽油的超声波协同微波提取工艺研究 被引量:11
5
作者 李超 王卫东 +2 位作者 范东梅 李娇娇 张同天 《中国食品添加剂》 CAS 北大核心 2010年第4期129-134,共6页
首先考查了提取剂种类、液料比、提取时间和微波功率对葡萄籽油得率的影响,然后通过响应曲面法优化出了超声波协同微波提取的最佳工艺参数,最后将超声波协同微波提取和其他提取方法进行了对比。实验结果表明,超声波协同微波提取葡萄籽... 首先考查了提取剂种类、液料比、提取时间和微波功率对葡萄籽油得率的影响,然后通过响应曲面法优化出了超声波协同微波提取的最佳工艺参数,最后将超声波协同微波提取和其他提取方法进行了对比。实验结果表明,超声波协同微波提取葡萄籽油的最佳工艺参数为为液(乙酸乙脂)料比10mL/g,提取时间121s和微波功率187W,此时葡萄籽油得率为31.885%;与其他提取方法相比,超声波协同微波提取时间短,得率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声协同微波提取 葡萄籽油 响应曲面法 比较
下载PDF
响应曲面法优化超声波协同微波提取苘麻籽油的工艺研究 被引量:8
6
作者 李超 王乃馨 +2 位作者 郑义 陈华 史勇 《中国粮油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7期48-52,共5页
优化了超声波协同微波提取苘麻籽油的工艺参数,并利用扫描电镜从微观角度解释了最佳得率的获得,然后和其他提取方法进行了对比,最后测定了油的理化性质。结果表明:超声波协同微波提取苘麻籽油最佳工艺参数为液料比10.4mL/g,微波时间177... 优化了超声波协同微波提取苘麻籽油的工艺参数,并利用扫描电镜从微观角度解释了最佳得率的获得,然后和其他提取方法进行了对比,最后测定了油的理化性质。结果表明:超声波协同微波提取苘麻籽油最佳工艺参数为液料比10.4mL/g,微波时间177s和微波功率326W,此时苘麻籽油得率为22.33%;超声波的空化效应、机械效应和微波的热效应造成了生物细胞壁及整个生物体的断裂与破碎,这解释了超声波协同微波提取苘麻籽油效率高的原因;与其他提取方法相比,超声波协同微波提取时间短,得率高;苘麻籽油的相对密度为0.9078,折光指数为1.477,皂化值为200.74mgKOH/g,酸值为0.447mgKOH/g,过氧化值为1.0762mmol/kg。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声协同微波提取 苘麻籽油 响应曲面法 扫描电镜 理化性质
下载PDF
超声波协同微波提取瓜蒌籽油的研究 被引量:8
7
作者 张玲玲 万婷婷 +1 位作者 李超 苗敬芝 《农业机械》 2011年第20期52-55,共4页
本文优化了超声波协同微波提取瓜蒌籽油的工艺参数,然后和传统提取方法进行了对比,最后测定了油的理化性质。结果表明:超声波协同微波提取瓜蒌籽油最佳工艺参数为液料比10.1mL/g、微波时间89s和微波功率298W,此时瓜蒌籽油得率为53.38%;... 本文优化了超声波协同微波提取瓜蒌籽油的工艺参数,然后和传统提取方法进行了对比,最后测定了油的理化性质。结果表明:超声波协同微波提取瓜蒌籽油最佳工艺参数为液料比10.1mL/g、微波时间89s和微波功率298W,此时瓜蒌籽油得率为53.38%;与传统提取方法相比,超声波协同微波提取时间短,得率高;瓜蒌籽油的相对密度为0.831,折光指数为1.467,皂化值为193.44(KOH)/(mg/g),酸值为0.436(KOH)/(mg/g),过氧化值为0.768mmol/kg。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声协同微波提取 瓜蒌籽油 响应曲面法 理化性质
原文传递
桑白皮总黄酮的超声波协同微波提取工艺及其抗氧化活性研究 被引量:7
8
作者 商学兵 李超 《食品工业》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期63-66,共4页
在单因素试验的基础上,采用Box—Behnken设计对桑白皮总黄酮超声波协同微波提取工艺中的乙醇浓度、微波时间和微波功率3因子的最优化组合进行了定量研究,建立并分析了各因子与得率关系的数学模型。同时研究了桑白皮总黄酮对DPPH的清... 在单因素试验的基础上,采用Box—Behnken设计对桑白皮总黄酮超声波协同微波提取工艺中的乙醇浓度、微波时间和微波功率3因子的最优化组合进行了定量研究,建立并分析了各因子与得率关系的数学模型。同时研究了桑白皮总黄酮对DPPH的清除效果。结果表明:最佳的工艺条件为乙醇体积分数为82%、微波时间153s和微波功率275W。经试验验证,在此条件下,黄酮得率为1.696%,与理论计算值1.688%基本一致。说明回归模型能较好地预测桑白皮中总黄酮的提取得率。当总黄酮质量浓度在13.42-80.51Dg/mL的范围内,其对DPPH自由基的清除率为11.29%-42.06%,且都存在明显的量效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桑白皮 总黄酮 超声协同微波提取 响应曲面法 抗氧化活性
原文传递
超声波协同微波提取白豆蔻挥发油的工艺研究 被引量:6
9
作者 商学兵 李超 《农业机械》 2011年第4期64-67,共4页
在单因素试验的基础上,采用Box-Behnken设计对白豆蔻挥发油超声波协同微波提取工艺中的液料比、微波时间和微波功率3因素的最优化组合进行了定量研究,建立并分析了各因素与得率关系的数学模型。结果表明:最佳的工艺条件为液料比9.9mL/g... 在单因素试验的基础上,采用Box-Behnken设计对白豆蔻挥发油超声波协同微波提取工艺中的液料比、微波时间和微波功率3因素的最优化组合进行了定量研究,建立并分析了各因素与得率关系的数学模型。结果表明:最佳的工艺条件为液料比9.9mL/g、微波时间154s和微波功率286W,经试验验证此条件下得率为2.67%,与理论计算值2.61%基本一致。说明回归模型能较好地预测白豆蔻挥发油的提取得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豆蔻 挥发油 超声协同微波提取
原文传递
响应曲面法优化超声波协同微波提取黄瓜籽油的工艺研究 被引量:6
10
作者 王乃馨 郑义 +1 位作者 李娇娇 李超 《粮油加工》 北大核心 2010年第6期13-16,共4页
在单因素试验的基础上,采用Box-Behnken设计对超声波协同微波提取黄瓜籽油工艺中的液料比、微波时间和微波功率3因素的最优化组合进行了定量研究,建立并分析了各因素与得率关系的数学模型。结果表明:最佳的工艺条件为:液料比10.7 mL/g,... 在单因素试验的基础上,采用Box-Behnken设计对超声波协同微波提取黄瓜籽油工艺中的液料比、微波时间和微波功率3因素的最优化组合进行了定量研究,建立并分析了各因素与得率关系的数学模型。结果表明:最佳的工艺条件为:液料比10.7 mL/g,微波时间123 s和微波功率317 W,经试验验证此条件下得率为30.88%,与理论计算值30.81%基本一致。说明回归模型能较好地预测黄瓜籽油的提取得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声协同微波提取 黄瓜籽油 响应曲面法
下载PDF
超声波协同微波提取黑小麦色素的工艺优化 被引量:5
11
作者 李超 《食品工业》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1期38-41,共4页
采用响应曲面法对黑小麦色素的提取工艺进行优化。在单因素试验的基础上,选择液料比、提取时间和微波功率,进行三因素三水平的Box-Behnken试验设计,采用响应曲面法(RSM)分析3个因素对响应值的影响。结果表明:最佳提取工艺条件为液料比11... 采用响应曲面法对黑小麦色素的提取工艺进行优化。在单因素试验的基础上,选择液料比、提取时间和微波功率,进行三因素三水平的Box-Behnken试验设计,采用响应曲面法(RSM)分析3个因素对响应值的影响。结果表明:最佳提取工艺条件为液料比11.9 mL/g,提取时间121 s和微波功率299 W,在此条件下,吸光值达0.704。工艺稳定可靠,可在生产中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黑小麦 色素 超声协同微波提取
原文传递
秀珍菇多糖的超声波协同微波提取工艺及其抗氧化活性研究 被引量:2
12
作者 耿中华 李超 《食品工业》 北大核心 2014年第9期110-114,共5页
在单因素试验的基础上,采用Central Composite Design设计对秀珍菇多糖超声波协同微波提取工艺中的液料比、提取时间和微波功率3因子的最优化组合进行了定量研究,建立并分析了各因子与得率关系的数学模型。同时研究了秀珍菇多糖对DPPH... 在单因素试验的基础上,采用Central Composite Design设计对秀珍菇多糖超声波协同微波提取工艺中的液料比、提取时间和微波功率3因子的最优化组合进行了定量研究,建立并分析了各因子与得率关系的数学模型。同时研究了秀珍菇多糖对DPPH的清除效果。结果表明:最佳的工艺条件为液料比10.5∶1(mL/g)、提取时间123 s和微波功率335 W。经试验验证,在此条件下,得率为26.95%,与理论计算值26.83%基本一致。说明回归模型能较好地预测秀珍菇中多糖的得率。秀珍菇多糖对DPPH自由基和羟基自由基都有一定的清除作用,分别在质量浓度50.34μg/mL^503.42μg/mL和12.08μg/mL^96.66μg/mL的范围内,其清除DPPH自由基和羟基自由基的能力分别为30.54%~51.40%和37.16%~95.87%,且清除效果与多糖质量浓度之间都存在明显的量效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秀珍菇 多糖 超声协同微波提取 响应曲面法 抗氧化活性
原文传递
超声波协同微波提取肉豆蔻油的工艺优化 被引量:2
13
作者 刘军军 龚晓宇 +2 位作者 明鸣 陆海燕 李超 《农业机械》 2012年第18期44-47,共4页
在单因素试验的基础上,采用Box-Behnken设计对肉豆蔻油超声波协同微波提取工艺中的液料比、微波时间和微波功率3个因素的最优化组合进行了定量研究,建立并分析了各因素与得率关系的数学模型。结果表明:最佳的工艺条件为液料比10.2mL/g... 在单因素试验的基础上,采用Box-Behnken设计对肉豆蔻油超声波协同微波提取工艺中的液料比、微波时间和微波功率3个因素的最优化组合进行了定量研究,建立并分析了各因素与得率关系的数学模型。结果表明:最佳的工艺条件为液料比10.2mL/g、微波时间149s和微波功率293W,经试验验证此条件下得率为29.18%,与理论计算值29.09%基本一致。说明回归模型能较好地预测肉豆蔻油的提取得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肉豆蔻油 超声协同微波提取 响应曲面法
原文传递
杜衡挥发油的超声波协同微波辅助提取及其GC/MS分析 被引量:1
14
作者 商学兵 王乃馨 《中国食品添加剂》 CAS 北大核心 2011年第2期87-92,共6页
在单因素试验的基础上,采用Box-Behnken设计对杜衡挥发油超声波协同微波提取工艺中的液料比、微波功率和微波时间3因素的最优化组合进行了定量研究,建立并分析了各因素与得率关系的数学模型。结果表明:最佳的工艺条件为液料比10mL/g,微... 在单因素试验的基础上,采用Box-Behnken设计对杜衡挥发油超声波协同微波提取工艺中的液料比、微波功率和微波时间3因素的最优化组合进行了定量研究,建立并分析了各因素与得率关系的数学模型。结果表明:最佳的工艺条件为液料比10mL/g,微波功率234W和提取时间131 s。经试验验证,在此条件下得率为8.29%,与理论计算值8.32%基本一致。说明回归模型能较好地预测杜衡挥发油的提取得率。并采用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对杜衡挥发油成分进行了分离鉴定,分离出30种成分,确认了其中21种,采用峰面积归一化法确定了各成分的相对含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声协同微波提取 杜衡 挥发油 响应曲面法 GC/MS
下载PDF
超声波协同微波提取蕤仁油的工艺研究
15
作者 魏建明 耿中华 《农业机械》 2012年第20期42-45,共4页
本文首先优化出了超声波协同微波提取蕤仁油的最佳工艺参数,然后与其他提取方法进行了对比。结果表明:超声波协同微波提取蕤仁油的最佳工艺参数为液料比10mL/g、微波功率327W和提取时间200s,此时蕤仁油得率为15.81%;与其他提取方法相比... 本文首先优化出了超声波协同微波提取蕤仁油的最佳工艺参数,然后与其他提取方法进行了对比。结果表明:超声波协同微波提取蕤仁油的最佳工艺参数为液料比10mL/g、微波功率327W和提取时间200s,此时蕤仁油得率为15.81%;与其他提取方法相比,超声波协同微波提取时间短,得率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声协同微波提取 蕤仁油 响应曲面法
原文传递
响应面优化蝉花孢梗束麦角甾醇超声波协同微波辅助提取工艺 被引量:3
16
作者 许艳红 于士军 +3 位作者 陈磊 于爱文 柴新义 王维坤 《食品研究与开发》 CAS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9期17-23,共7页
研究超声波协同微波辅助提取蝉花孢梗束中麦角甾醇的工艺。考察提取时间、乙醇浓度、液料比、超声波功率对麦角甾醇提取得率的影响,然后选用提取时间、液料比、超声波功率3个因素进行响应面优化试验。结果表明,蝉花孢梗束中麦角甾醇最... 研究超声波协同微波辅助提取蝉花孢梗束中麦角甾醇的工艺。考察提取时间、乙醇浓度、液料比、超声波功率对麦角甾醇提取得率的影响,然后选用提取时间、液料比、超声波功率3个因素进行响应面优化试验。结果表明,蝉花孢梗束中麦角甾醇最佳工艺为提取时间15min,超声波功率120W,液料比80∶1(mL/g),提取溶剂95%乙醇,微波功率100W。此条件下,麦角甾醇提取得率为2.68mg/g,与超声波破碎法的麦角甾醇提取得率2.13mg/g相比,高出25.8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蝉花 麦角甾醇 超声协同微波辅助提取 高效液相色谱法 响应面
下载PDF
丝光绿蝇幼虫油脂提取方法的响应曲面优化
17
作者 袁东强 何钊 +2 位作者 孙龙 赵敏 冯颖 《中国油脂》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3期6-10,共5页
为确定丝光绿蝇幼虫油脂的提取方法和性质,为其利用奠定基础,以石油醚为溶剂,采用浸提法和超声波协同微波提取法提取丝光绿蝇幼虫油脂,用响应曲面对2种方法进行优化,得出最佳提取条件,并对油脂的理化性质进行了分析。得到浸提法的最佳... 为确定丝光绿蝇幼虫油脂的提取方法和性质,为其利用奠定基础,以石油醚为溶剂,采用浸提法和超声波协同微波提取法提取丝光绿蝇幼虫油脂,用响应曲面对2种方法进行优化,得出最佳提取条件,并对油脂的理化性质进行了分析。得到浸提法的最佳提取条件为:温度40℃,时间7.93h,料液比1∶19.71,理论得率28.27%,实际得率为27.89%;得到超声波协同微波提取法的最佳提取条件为:时间10 min,料液比1∶12,超声波功率339.10 W,微波功率446.64 W,温度57.77℃,理论得率24.69%,实际得率为24.67%。2种方法提取油脂的碘值相近,超声波协同微波提取法油脂的酸值(KOH)较低,为6.55 mg/g;浸提法油脂的过氧化值为6.22 meq/kg;2种油脂颜色饱和值S分别为0.72、0.95,超声波协同微波提取法油脂颜色较深。浸提法提取油脂得率较高,超声波协同微波提取法耗时最短,品质较好。综合分析,超声波协同微波提取法是丝光绿蝇幼虫油脂的适宜提取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丝光绿蝇 超声协同微波提取 浸提法 响应曲面 理化性质
下载PDF
超声波协同微波提取溪黄草总黄酮的工艺优化
18
作者 李超 戴晓娟 +1 位作者 崔珏 刘全德 《农业机械》 2012年第22期91-94,共4页
在单因素试验的基础上,采用Box-Behnken设计对溪黄草总黄酮超声波协同微波提取工艺中的液料比、提取时间和微波功率3个因素的最优化组合进行了定量研究,建立并分析了各因素与得率关系的数学模型。结果表明:最佳的工艺条件为液料比13.6m... 在单因素试验的基础上,采用Box-Behnken设计对溪黄草总黄酮超声波协同微波提取工艺中的液料比、提取时间和微波功率3个因素的最优化组合进行了定量研究,建立并分析了各因素与得率关系的数学模型。结果表明:最佳的工艺条件为液料比13.6mL/g、提取时间118s和微波功率400W,经试验验证此条件下得率为7.154%,与理论计算值7.176%基本一致。说明回归模型能较好地预测溪黄草总黄酮的提取得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溪黄草 总黄酮 超声协同微波提取 响应曲面法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