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18篇文章
< 1 2 26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胶州湾海面溢油轨迹的数值模拟 被引量:44
1
作者 娄安刚 王学昌 +1 位作者 孙长青 奚盘根 《黄渤海海洋》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1期1-8,共8页
对胶州湾湾口两侧——团岛和薛家岛 1个月的潮位观测资料进行调和分析 ,得出湾口两侧 M2 ,S2 ,O1,K1分潮的调和常数 ,进而建立了胶州湾内的预报潮流场。考虑风场对海面溢油的影响 ,给出了预测胶州湾溢油飘移轨迹的数值模型 ,对 1 983年 ... 对胶州湾湾口两侧——团岛和薛家岛 1个月的潮位观测资料进行调和分析 ,得出湾口两侧 M2 ,S2 ,O1,K1分潮的调和常数 ,进而建立了胶州湾内的预报潮流场。考虑风场对海面溢油的影响 ,给出了预测胶州湾溢油飘移轨迹的数值模型 ,对 1 983年 1 1月 2 5日“东方大使”号油轮在中砂礁触礁后的溢油的油膜漂移轨迹进行了数值模拟 ,结果与事故后观测到的结果相符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胶州湾 调和分析 海面溢油 漂移轨迹 数值模拟 潮汐 潮流场
下载PDF
南中国海TOPEX/POSEIDON轨迹交叉点测高数据的潮汐调和分析 被引量:36
2
作者 暴景阳 晁定波 李建成 《测绘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1期17-23,共7页
讨论了由卫星测高数据进行潮汐分析的混叠问题和分潮的可分辨性;用TOPEX/PO-SEIDON海面重复轨迹交叉点测高数据计算南中国海12个分潮(Sa,Ssa,Mm,Mf,Q1,O1,P1,K1,N2,M2,S2,K2)... 讨论了由卫星测高数据进行潮汐分析的混叠问题和分潮的可分辨性;用TOPEX/PO-SEIDON海面重复轨迹交叉点测高数据计算南中国海12个分潮(Sa,Ssa,Mm,Mf,Q1,O1,P1,K1,N2,M2,S2,K2)的调和常数;用不同方法验证了计算结果的精度,分析表明,分潮的振幅精度和潮高精度已达到±2cm,四个较大分潮(O1,P1,K1,M2)的迟角误差不超过±7°。其中O1,K1,和M2与验潮站实测值的最大偏差小于7°;给出了最大的全日和半日分潮(K1,M2)的潮波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潮汐 调和分析 卫星测高 交叉点 南中国海
下载PDF
浙江近海潮汐的特征 被引量:33
3
作者 陈倩 黄大吉 +1 位作者 章本照 王敏芳 《东海海洋》 2003年第2期1-12,共12页
以浙江近海多年的水文调查和各种相关资料为依据,分析了浙江近海的潮汐特征。由实测数据得到了调和分析的结果,并根据所得的调和常数绘制了M2、S2、K1、O1等各主要分潮的等振幅线和同潮时图;计算了反映潮汐性质的各类参数并绘制了其分... 以浙江近海多年的水文调查和各种相关资料为依据,分析了浙江近海的潮汐特征。由实测数据得到了调和分析的结果,并根据所得的调和常数绘制了M2、S2、K1、O1等各主要分潮的等振幅线和同潮时图;计算了反映潮汐性质的各类参数并绘制了其分布图。通过对这些直观性较强的分布图的分析和比较,可对浙江近海整个区域的潮汐特性有了一个比较全面的认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浙江近海 潮汐特征 调和分析 等振幅线 同潮时图 分布图 水文调查
下载PDF
余水位及潮汐差分方法 被引量:35
4
作者 裴文斌 牛桂芝 董海军 《水道港口》 2007年第6期439-443,共5页
从潮汐调和分析的原理出发,由精度分析入手,论证了潮汐调和分析参数取值的限度问题,指出在保证不损失精度的前提下,取13个参变量为最佳取值。据潮汐调和分析预报原理和余水位的概念,利用观测和预报的相关关系,总结了潮汐预报的四大特点... 从潮汐调和分析的原理出发,由精度分析入手,论证了潮汐调和分析参数取值的限度问题,指出在保证不损失精度的前提下,取13个参变量为最佳取值。据潮汐调和分析预报原理和余水位的概念,利用观测和预报的相关关系,总结了潮汐预报的四大特点,详细论证和阐述了余水位7种特性,并利用实际算例,证明了这7种特性的存在,在此基础上提出了相关潮位站潮汐差分的思想,以实例验证了潮汐差分的可行性,给出了潮汐差分数学模型和潮汐差分方法以及潮汐差分的用途,利用余水位的特性准确地进行潮位反演和提高了短期预报潮位的精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潮汐 调和分析 潮汐预报 余水位 潮汐差分
下载PDF
南海北部—观测点内潮特征的初步分析 被引量:29
5
作者 邱章 徐锡祯 龙小敏 《热带海洋》 CSCD 1996年第4期63-67,共5页
采用功率谱分析、调和分析等方法,对南海北部-观测点连续9d(1988年5月8—16日)的温度。盐度和海流及跨越该期间较长的(1988年4月24日-7月22日)潮位资料进行了分析研究。结果表明,观测点存在着一种内潮现象... 采用功率谱分析、调和分析等方法,对南海北部-观测点连续9d(1988年5月8—16日)的温度。盐度和海流及跨越该期间较长的(1988年4月24日-7月22日)潮位资料进行了分析研究。结果表明,观测点存在着一种内潮现象,其波动的周期在24h左右,它传播的方向大体是偏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内潮波 调和分析 南海 观测点 波浪
下载PDF
风暴潮预报模式在渤海海域中的应用研究 被引量:16
6
作者 李艳芸 李绍武 《海洋技术》 2006年第1期101-106,共6页
首先运用COHEREN S三维多功能大陆架水动力学模型,对渤海四个主要分潮进行了调和分析,建立了渤海天文潮预报模型。结合9712号热带风暴的路径记录资料,运用风场、气压场估算公式,估算了风暴所经地带风场、气压场的变化过程。以此为输入条... 首先运用COHEREN S三维多功能大陆架水动力学模型,对渤海四个主要分潮进行了调和分析,建立了渤海天文潮预报模型。结合9712号热带风暴的路径记录资料,运用风场、气压场估算公式,估算了风暴所经地带风场、气压场的变化过程。以此为输入条件,运用COHEREN S模型模拟了9712号热带风暴作用下渤海的增水过程,还模拟讨论了底摩阻系数对水位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热带风暴 COHERENS模型 调和分析 增水过程
下载PDF
运用调和分析方法分离卫星高度计资料中的潮汐信息 被引量:18
7
作者 毛庆文 施平 齐义泉 《海洋工程》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1期41-45,共5页
针对TOPEX POSEIDON卫星高度计资料中的潮汐高频混淆现象 ,采用潮汐调和分析方法 ,通过比较卫星上、下行轨道交叉点两组资料分析的分潮振幅和分离潮汐后的海面高度 ;同时比较潮位站实测资料与遥感资料分析的分潮振幅 ,结果表明
关键词 卫星高度计 潮汐高频混淆 调和分析 潮汐分离 分潮振幅 海面动力高度 误差
下载PDF
天文潮分析及预报实用系统 被引量:11
8
作者 赵有皓 王祥玲 张君伦 《河海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1999年第4期73-77,共5页
较为详实地介绍了天文潮分析及预报实用系统开发的总体设计、自动分潮优化潮汐调和分析及预报的原理、系统的详细设计、系统的开发工具以及系统的特点等方面的内容.系统的运行情况表明,该系统具有运算速度快、精度高、可操作性强等特... 较为详实地介绍了天文潮分析及预报实用系统开发的总体设计、自动分潮优化潮汐调和分析及预报的原理、系统的详细设计、系统的开发工具以及系统的特点等方面的内容.系统的运行情况表明,该系统具有运算速度快、精度高、可操作性强等特点,且该实用系统的开发对专业性很强的科研成果向实用性方向转换具有一定的实际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天文潮 调和分析 潮汐预报 自动分潮优化
下载PDF
海洋垂直基准研究进展与展望 被引量:19
9
作者 周兴华 付延光 许军 《测绘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0期1770-1777,共8页
海洋垂直基准的构建是海洋测绘的基础性工作。2009—2012年,我国初步构建了中国近岸80海里范围内高程/深度基准转换与统一模型。近年来,这一模型扩展到了我国南海、西太平洋和东印度洋,接下来将逐步构建南北极和全球的无缝垂直基准面模... 海洋垂直基准的构建是海洋测绘的基础性工作。2009—2012年,我国初步构建了中国近岸80海里范围内高程/深度基准转换与统一模型。近年来,这一模型扩展到了我国南海、西太平洋和东印度洋,接下来将逐步构建南北极和全球的无缝垂直基准面模型,这对推动我国数字海洋建设具有基础的支撑作用。本文主要论述和梳理目前国内外主要沿海国家进行海洋垂直基准构建的研究现状,分析了海洋垂直基准构建的主要工作、途径及关键技术,重点阐述了我国在海洋垂直基准建设实践中取得的成果和存在的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洋潮汐 垂直基准 深度基准面 卫星测高 调和分析
下载PDF
潮汐调和分析的一种模式 被引量:17
10
作者 王长海 《海洋预报》 北大核心 1995年第4期71-76,共6页
本文给出一种潮汐调和分析的新方法。其基本想法是从理论上已知的天文分潮中,优选出40~60个分潮,作为进一步分析和预报的基础。试算证明这种方法稳定可靠,简便实用,特别适合于新设立的验潮站的分析和推算。
关键词 潮汐 调和分析 潮汐预报
下载PDF
常熟地倾斜固体潮汐调和分析及预报效能 被引量:17
11
作者 范桂英 丁建国 苏泽云 《地震学刊》 CSCD 2001年第1期4-8,共5页
选择江苏省常熟地震台SQ -70型石英水平摆倾斜仪EW和SN方向 1 985~ 1 998年的固体潮观测资料 ,采用Venedikov调和分析方法计算 ,提取了倾斜固体潮全日波 (O1)和半日波 (M2 )的潮汐因子γ及相位滞后因子△φ值 ,分析了其在江苏中强地震... 选择江苏省常熟地震台SQ -70型石英水平摆倾斜仪EW和SN方向 1 985~ 1 998年的固体潮观测资料 ,采用Venedikov调和分析方法计算 ,提取了倾斜固体潮全日波 (O1)和半日波 (M2 )的潮汐因子γ及相位滞后因子△φ值 ,分析了其在江苏中强地震前的变化特征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固体潮 调和分析 地倾斜 地震预报效能 地形变观测 地震前兆
下载PDF
潮汐调和分析方法的探讨 被引量:16
12
作者 张凤烨 魏泽勋 +2 位作者 王新怡 王永刚 方国洪 《海洋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6期68-75,共8页
为实现对不等时距潮汐资料的分析,基于Matlab内部函数功能,提出了一种调和分析方法。基于这种方法,分别对大连、北海两个站位1985年的全年等时间间距取样的资料和非等时间间距取样的资料进行了调和分析,结果显示,由等时间距资料和非等... 为实现对不等时距潮汐资料的分析,基于Matlab内部函数功能,提出了一种调和分析方法。基于这种方法,分别对大连、北海两个站位1985年的全年等时间间距取样的资料和非等时间间距取样的资料进行了调和分析,结果显示,由等时间距资料和非等时间距资料计算的调和常数基本吻合。对大连、北海两个站位的全年资料进行多个不同时间间距取样分析,发现当分潮频率大于取样频率的二分之一时,分潮发生频率混淆。若分潮周期明显大于样品长度,该分潮的分析结果产生很大误差。最后得出结论为:此调和分析方法,适合对非等时间间距、非连续潮汐潮流资料进行调和分析,并且能够获得与传统方法精度相当的结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ATLAB 潮汐 调和分析 取样
下载PDF
土壤热扩散系数的确定及其应用 被引量:15
13
作者 刘树华 崔艳 刘和平 《应用气象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1991年第4期337-345,共9页
本文应用六种方法,采用四种不同土壤的实测土壤温度梯度,分别计算了其表面热扩散系数,比较分析了每种方法的特点以及计算时对数据数量和精度的要求。结果表明:振幅法、位相法、反正切法和对数法,虽然可提供计算热扩散系数的解析方程,从... 本文应用六种方法,采用四种不同土壤的实测土壤温度梯度,分别计算了其表面热扩散系数,比较分析了每种方法的特点以及计算时对数据数量和精度的要求。结果表明:振幅法、位相法、反正切法和对数法,虽然可提供计算热扩散系数的解析方程,从而使计算简便,数据量少,但要求地温为单纯的正弦波,计算结果不稳定。数值法和调和分析法需应用隐含方程计算,需要数据量较大,但结果稳定可靠。用四种不同表面土壤热扩散系数模拟土壤的温度梯度,与实测值吻合得相当好,标准差小于0.043。本文还模拟了四种土壤条件下的土壤热通量,并与实测值进行了比较,结果也是令人满意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热扩散系数 弦波 正切法 数法 温度梯度 调和分析 地温场 观测值 不均匀性 湍流扩散系数
下载PDF
夏季北黄海南部定点高分辨率实测海流分析 被引量:15
14
作者 于华明 鲍献文 +2 位作者 朱学明 陈学恩 吴德星 《海洋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4期12-20,共9页
对夏季北黄海南部一定点高分辨率连续ADCP(Acoustic Doppler Current Profiler)海流实测资料,使用调和分析方法分解成3部分:不随时间变化的定常余流,周期性潮流和剩余流,再将潮流分解为正压潮流和斜压潮流。通过对实测海流中各组分的分... 对夏季北黄海南部一定点高分辨率连续ADCP(Acoustic Doppler Current Profiler)海流实测资料,使用调和分析方法分解成3部分:不随时间变化的定常余流,周期性潮流和剩余流,再将潮流分解为正压潮流和斜压潮流。通过对实测海流中各组分的分析,结合同时期卫星反演海面风场资料,温度、盐度断面调查资料,得到以下结论:夏季该站点上层定常余流的主导动力控制因素是风应力,上层表现出明显的Ekman风海流特征,中、下层流速方向与表层流向基本成反向,体现出"上进下出"的垂向空间结构,定常流速最大位于近表层,可以达到5cm/s以上;各层的潮流类型均为正规半日潮流,主要半日潮潮流椭圆长轴的方向基本上呈东南-西北方向,其椭率在近底层达到最大值,中、上层较小;从能量角度分析该站点各海流组分,潮流与剩余流所占能量较大,平均起来看,潮流能量占测量海流能量的77%,而定常余流仅占0.6%,该点的斜压潮流较弱,平均斜压潮流能量仅占正压潮流能量的5%。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DCP 海流 分解 调和分析
下载PDF
从文献分析看小波理论的发展 被引量:10
15
作者 李建平 陈廷槐 +1 位作者 徐问之 张万苹 《重庆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1997年第1期82-87,共6页
在国际联机检索大量小波文献的基础上,对小波文献进行了较深入的分析,提出了笔者自己的看法。
关键词 小波变换 文献分析 调和分析 傅里叶变换
下载PDF
甘肃省东部地区的潮汐测量结果及其地球动力学意义 被引量:14
16
作者 唐九安 常千军 +1 位作者 张幼敏 翟丽君 《地震》 CSCD 北大核心 1995年第3期252-259,共8页
文中介绍甘肃省东部地区1985年以来在重力、倾斜、水平应变和水位等固体潮方面的测量概况,给出了各台(项)全系列观测资料作整体调和分析计算的潮汐参数,分析了液态地核共振效应对重力、水平线应变和水位固体潮周日波潮汐因子的影响以及... 文中介绍甘肃省东部地区1985年以来在重力、倾斜、水平应变和水位等固体潮方面的测量概况,给出了各台(项)全系列观测资料作整体调和分析计算的潮汐参数,分析了液态地核共振效应对重力、水平线应变和水位固体潮周日波潮汐因子的影响以及地壳构造横向不均匀性对倾斜固体潮潮汐因子的影响。结果表明,兰州重力仪、石英水平伸缩仪和甘06井等水位井的结果清楚地显示出液核共振效应对K_1波振幅的缩小作用和对ψ_1波振幅的放大作用,且重力和伸缩仪NS向结果所揭示的地球模型更接近莫洛金斯基的地球型Ⅱ;倾斜固体潮潮汐因子的实测结果明显地受地壳构造横向不均匀性影响,其中水管倾斜仪受影响的程度又明显地大于水平摆倾斜仪,兰州和宕昌两地南北向的非均匀性明显大于东西向,而宕昌地区的非均匀性又明显大于兰州地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潮汐测量 地球动力学 调和分析 固体潮 地震预报
下载PDF
杭州湾潮汐特性分析 被引量:9
17
作者 曹颖 林炳尧 《浙江水利水电专科学校学报》 2000年第3期14-16,共3页
采用调和分析和潮汐特征值统计两种方法分析了杭州湾潮汐特性,该海湾潮汐有以下特点:(1)潮波溯源推进过程中,潮差急剧增大;(2)南北差异显著,主要是M2分潮振幅不同造成的;(3)潮波非线性畸变较小;(4)潮波溯源逐渐接... 采用调和分析和潮汐特征值统计两种方法分析了杭州湾潮汐特性,该海湾潮汐有以下特点:(1)潮波溯源推进过程中,潮差急剧增大;(2)南北差异显著,主要是M2分潮振幅不同造成的;(3)潮波非线性畸变较小;(4)潮波溯源逐渐接近驻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潮汐特性 杭州湾 调和分析
下载PDF
江苏辐射沙洲水道潮流调和分析 被引量:12
18
作者 吴德安 崔效松 +1 位作者 张忍顺 童朝锋 《海洋与湖沼》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2期105-111,共7页
利用改进的G·Godin潮流调和分析程序对辐射沙洲腹地水道中的29个测量站位连续2个潮周期准同步流速测量数据进行调和分析,得到9个分潮的调和常数及椭圆要素,对M2分潮潮流空间分布特征进行了分析。该海域M2分潮占优,潮流类型为正规... 利用改进的G·Godin潮流调和分析程序对辐射沙洲腹地水道中的29个测量站位连续2个潮周期准同步流速测量数据进行调和分析,得到9个分潮的调和常数及椭圆要素,对M2分潮潮流空间分布特征进行了分析。该海域M2分潮占优,潮流类型为正规半日潮。水道水流表现为往复流运动,主流向与岸线或水道的走向一致。流矢旋转在空间上表现较为复杂,在表层多体现为顺时针方向旋转运动。分析发现地形因素对中、底层旋转方向有较大影响。根据分析结果,对所测站位M2分潮潮流迟角和潮流浅水影响因子进行了计算分析。潮流浅水影响在沙脊及浅滩、浅沟上相对较大,浅水分潮影响随水深向下而增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辐射沙洲 调和分析 调和常数 M2分潮 潮流椭圆要素 浅水分潮
下载PDF
基于18.6年卫星高度计资料对南海潮汐的分析与研究 被引量:12
19
作者 王延强 仉天宇 朱学明 《海洋预报》 北大核心 2014年第2期35-40,共6页
利用TOPEX/Poseidon,Jason-1/2共18.6年卫星高度计资料(含变轨后资料),采用最小二乘调和分析法,提取南海12个分潮(Sa,Ssa,Mm,Mf,Q1,O1,P1,K1,N2,M2,S2和K2)调和常数,与沿岸及岛屿58个验潮站数据拟合较好。结果表明,采用更长时间序列的... 利用TOPEX/Poseidon,Jason-1/2共18.6年卫星高度计资料(含变轨后资料),采用最小二乘调和分析法,提取南海12个分潮(Sa,Ssa,Mm,Mf,Q1,O1,P1,K1,N2,M2,S2和K2)调和常数,与沿岸及岛屿58个验潮站数据拟合较好。结果表明,采用更长时间序列的卫星高度计数据,尤其是增加变轨后的资料,分析所得结果得到明显改善。结合沿岸及岛屿264个验潮站数据,绘制4个主要分潮(M2,S2,K1和O1)的等振幅线和同潮时线,较好的展现了南海潮汐分布特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南海 潮汐 卫星高度计 变轨资料 18 6年 调和分析
下载PDF
中国近海验潮站长期观测资料的潮汐调和分析 被引量:12
20
作者 于玲 方国洪 《海洋科学进展》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2期133-141,共9页
对我国近海厦门、大连、北海、连云港、坎门、汕尾、东方、海口、香港北角、名濑、那霸、吕四、闸坡、石臼所共14个验潮站多年潮汐资料进行了分析。对1 a调和分析结果中的8个分潮(Q1,O1,P1,K1,N2,M2,S2,K2)进一步进行了分离,得到各分潮... 对我国近海厦门、大连、北海、连云港、坎门、汕尾、东方、海口、香港北角、名濑、那霸、吕四、闸坡、石臼所共14个验潮站多年潮汐资料进行了分析。对1 a调和分析结果中的8个分潮(Q1,O1,P1,K1,N2,M2,S2,K2)进一步进行了分离,得到各分潮的调和常数,并和1 a潮汐调和分析中的假定值进行了比较。结果表明,有些分潮存在较大误差。用19 a分析所得的调和常数代替传统1 a分析的假定值,能够提高潮汐分析和预报精度,减小误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潮汐 调和分析 长期观测资料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6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