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015篇文章
< 1 2 10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元宇宙之治:未来数智世界的敏捷治理前瞻 被引量:130
1
作者 赵星 陆绮雯 《中国图书馆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期52-61,共10页
在数据智能的基础上,虚拟世界与现实世界的快速融合可能成为未来三十年最大的社会变革之一。这一自信息时代就已开始的历史进程,将重塑几乎所有赛道的业态。对信息资源管理领域而言,是机遇,更是终极挑战。而业态优化与重塑,核心在于&qu... 在数据智能的基础上,虚拟世界与现实世界的快速融合可能成为未来三十年最大的社会变革之一。这一自信息时代就已开始的历史进程,将重塑几乎所有赛道的业态。对信息资源管理领域而言,是机遇,更是终极挑战。而业态优化与重塑,核心在于"先立后破""破立并举",治理是其中最关键的环节之一。元宇宙发展的现有风险中,脱实向虚、游戏为先、治理未预三大问题较为集中,本质上则是对于急速爆发的前沿领域、传统的管理和应对方式力有未逮。本文认为"敏捷治理"是塑造未来数智世界和元宇宙治理的重要选项。针对此领域,应从评价监管问责规范化、政务治理智能化、政产学创新集约化三个方向出发,向具有预见性、实时性和动态性的敏捷治理模式转型,并在数据智能的基础上构建敏捷反应模式,从法律规约、科技规制、教育规正三个方面推动未来数智世界治理的相关实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元宇宙 虚拟空间 数智世界 敏捷治理 知识交流
下载PDF
电子证据的基础理论 被引量:106
2
作者 刘品新 《国家检察官学院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期151-159,共9页
"就司法证明方法的历史而言,人类曾经从‘神证’时代走入‘人证’时代;又从‘人证’时代走入‘物证’时代。也许,我们即将走入另一个新的司法证明时代,即电子证据时代。"这是我国著名证据法学家何家弘教授在2002年的断言。时光荏苒,... "就司法证明方法的历史而言,人类曾经从‘神证’时代走入‘人证’时代;又从‘人证’时代走入‘物证’时代。也许,我们即将走入另一个新的司法证明时代,即电子证据时代。"这是我国著名证据法学家何家弘教授在2002年的断言。时光荏苒,电子证据在十多年后正以加速度改变着人们的司法证明观念,推动着司法证明制度的深度变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子证据 司法证明 证据法学 何家弘 时光荏苒 投标书 附属信息 虚拟空间 文件保存 快捷方式
原文传递
国外元宇宙领域研究现状、热点及启示 被引量:81
3
作者 张夏恒 李想 《产业经济评论》 CSSCI 2022年第2期199-214,共16页
元宇宙衍生于国外的科幻小说及电影,应用在国内外多个领域,也引起了国内学界的关注。元宇宙及其研究始于国外,梳理国外元宇宙研究状况对国内元宇宙研究及应用具有较高的价值。本文以“Ei Compendex Web”和“Web of Science核心合集”... 元宇宙衍生于国外的科幻小说及电影,应用在国内外多个领域,也引起了国内学界的关注。元宇宙及其研究始于国外,梳理国外元宇宙研究状况对国内元宇宙研究及应用具有较高的价值。本文以“Ei Compendex Web”和“Web of Science核心合集”的77篇元宇宙主题论文为研究对象,梳理并提出国外元宇宙研究现状及其对国内研究的启示。本文发现:国外元宇宙研究虽起步略早、持续周期略久,但仍处于研究初期,高质量研究成果仍不多,研究关注度不算高;国外元宇宙研究缺少高产作者及稳定研究团队,以美国、英国、日本、韩国的研究作者及研究成果居多,研究虽获政府及企业资金资助但整体偏少,研究领域分布较广;国外元宇宙研究多集中在元宇宙本体及教育、游戏、社会、商务与一些其他领域。基于此,本文认为我国应重视元宇宙的研究,国家及企业加大元宇宙研究的资助,扩大元宇宙研究及应用领域,国内学者、机构、期刊应合力促进元宇宙研究,进而提升我国元宇宙研究成果及全球影响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元宇宙 虚拟空间 技术 研究现状
下载PDF
电影叙事空间文化研究范式 被引量:66
4
作者 海阔 罗钥屾 《北京电影学院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11年第2期67-72,共6页
后现代文化叙事研究的空间转向及其现代科技支撑下电影创作对空间的不断垦拓,必然要求一种新的电影叙事空间理论体系。秉持对空间概念的开放性认识,将电影叙事空间纳入文化研究领域,相对于空间概念中的其他维度,电影叙事空间的文化范式... 后现代文化叙事研究的空间转向及其现代科技支撑下电影创作对空间的不断垦拓,必然要求一种新的电影叙事空间理论体系。秉持对空间概念的开放性认识,将电影叙事空间纳入文化研究领域,相对于空间概念中的其他维度,电影叙事空间的文化范式主要体现在地理、历史、精神、虚拟四个维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影叙事空间 地理空间 历史空间 精神空间 虚拟空间
下载PDF
虚拟社区研究现状及展望 被引量:48
5
作者 柴晋颖 王飞绒 《情报杂志》 CSSCI 北大核心 2007年第5期101-103,共3页
在阐述虚拟社区定义和分类的基础上,采用内容分析法,从文献的研究内容及研究方法两个维度切入,对国内外虚拟社区研究现状做了简要的统计及分析。认为我国对虚拟社区的应用、绩效评估以及产业化应用等内容的研究相对缺乏,研究方法上并不... 在阐述虚拟社区定义和分类的基础上,采用内容分析法,从文献的研究内容及研究方法两个维度切入,对国内外虚拟社区研究现状做了简要的统计及分析。认为我国对虚拟社区的应用、绩效评估以及产业化应用等内容的研究相对缺乏,研究方法上并不注重定量分析方法的应用。目前我国在虚拟社区研究及实际应用中亟待解决虚拟社区成员行为方面的定量研究、虚拟社区在知识共享上的运作机制及绩效评价这两方面的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虚拟社区 虚拟空间
下载PDF
网络信息空间的城市地理学研究:综述与展望 被引量:50
6
作者 汪明峰 宁越敏 《地球科学进展》 CAS CSCD 2002年第6期855-863,共9页
20世纪90年代,互联网飞速发展,不仅深刻地影响了我们的社会系统和经济结构,同时也重构了全球城市的物理和虚拟空间结构形式。近几年,在西方发达国家,网络信息空间的相关研究已经成为多学科研究的热点,有关城市网络信息空间的地理学研究... 20世纪90年代,互联网飞速发展,不仅深刻地影响了我们的社会系统和经济结构,同时也重构了全球城市的物理和虚拟空间结构形式。近几年,在西方发达国家,网络信息空间的相关研究已经成为多学科研究的热点,有关城市网络信息空间的地理学研究也不断涌现。从技术与经济的角度入手,在已有文献资料基础上,对西方地理学界关于网络信息空间与城市发展的研究进展进行了评述。首先界定网络信息空间的概念及其相对于物理空间的各种特征,然后总结城市学者研究网络信息空间的几种理论方法,并从三个空间层次分别评述现有的实证研究成果。在此基础上,对网络信息空间的测量方法和关于城市地理学的研究内容进行了进一步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网络信息空间 互联网 城市地理学 虚拟空间 城市发展
下载PDF
网络空间的民主与自由 被引量:41
7
作者 丁未 《现代传播(中国传媒大学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00年第6期19-24,共6页
网络传播在信息交流上空前的开放性、互动性所带来的自由与平等感,使其与人类的民主化理想产生了天然的联系。但是,科技的进步并不一定与人类文明的进步相对等,技术也不可能自行解决现实的社会问题。 网络空间信息流通的全面开禁,... 网络传播在信息交流上空前的开放性、互动性所带来的自由与平等感,使其与人类的民主化理想产生了天然的联系。但是,科技的进步并不一定与人类文明的进步相对等,技术也不可能自行解决现实的社会问题。 网络空间信息流通的全面开禁,使民主社会需要具备的多个、独立的信息来源有可能得以实现,但信息差距和两极分化,使网络民主变成少数人的特权;虚拟空间实质上是对现实的解构和颠覆;网络在实施直接民主的同时,也可能导致“多数人的暴力”和政客对选民的操纵;在网络时代,一种由技术专家产生的更为隐蔽的权力集中现象已悄然降临,以至于可能在未来造成技术专家在政治上的专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网络空间 民主 危机 信息自由 虚拟空间 网络政治 技术控制
下载PDF
论数据主权——基于虚拟空间博弈与合作的考察 被引量:57
8
作者 孙南翔 张晓君 《太平洋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15年第2期63-71,共9页
随着互联网、云计算、物联网等通讯和网络技术的发展,数据跨境流动和储存更加日常化和便捷化。在大数据时代,国家数据安全面临更为严峻的挑战。数据主权将成为各国对数据及相关技术、设施、服务商进行管辖的理论基础。实践中,国家间的... 随着互联网、云计算、物联网等通讯和网络技术的发展,数据跨境流动和储存更加日常化和便捷化。在大数据时代,国家数据安全面临更为严峻的挑战。数据主权将成为各国对数据及相关技术、设施、服务商进行管辖的理论基础。实践中,国家间的自发博弈形成了多重管辖权冲突和国家安全困境的无秩序状态。欲破解无秩序困境,国际社会应回归数据主权的合作参与性,以对数据的属地管辖和属人管辖为原则,对虚拟空间共有物实施共管,并对虚拟空间犯罪采取集体行动,以确保全人类共同的安全和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虚拟空间 数据主权 国家安全
下载PDF
图书情报学与元宇宙:共识共创共进 被引量:56
9
作者 马费成 《中国图书馆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22年第6期4-5,共2页
在技术进步的驱动下,以价值共生、智能计算、人机互联、虚拟现实为代表的元宇宙概念被提出,并迅速成为学术界和产业界关注的焦点。元宇宙是数智时代创造出来的平行于自然宇宙的虚拟空间,它超越自然宇宙而存在,将彻底改变人类生产、生活... 在技术进步的驱动下,以价值共生、智能计算、人机互联、虚拟现实为代表的元宇宙概念被提出,并迅速成为学术界和产业界关注的焦点。元宇宙是数智时代创造出来的平行于自然宇宙的虚拟空间,它超越自然宇宙而存在,将彻底改变人类生产、生活、学习和创造方式,当然也必将给人们获取、理解、分析、使用信息和知识带来革命性变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图书情报学 虚拟现实 智能计算 虚拟空间 革命性变革 价值共生 超越自然 宇宙
下载PDF
“微传播”与表达权——试论微博时代的表达自由 被引量:42
10
作者 王君超 郑恩 《现代传播(中国传媒大学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11年第4期80-85,共6页
一、表达权:凸现虚拟空间 表达权是指公民在法律规定或认可的情况下,通过语言、行为等形式,借助传播媒介直接或间接、明示或默示地自由表达意见的权利。表达权历来被视为一种神圣的基本权利。法国思想家伏尔泰所说的"我不同意你的观... 一、表达权:凸现虚拟空间 表达权是指公民在法律规定或认可的情况下,通过语言、行为等形式,借助传播媒介直接或间接、明示或默示地自由表达意见的权利。表达权历来被视为一种神圣的基本权利。法国思想家伏尔泰所说的"我不同意你的观点,但我誓死保护你说话的权利”,即可视为对表达权的维护与尊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表达自由 传播媒介 表达权 基本权利 虚拟空间 法律规定 伏尔泰 思想家
下载PDF
虚实之间:社会资本从虚拟空间到实体空间的转换 被引量:42
11
作者 边燕杰 雷鸣 《吉林大学社会科学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17年第3期81-91,205-206,共11页
互联网提供了人际交往的虚拟空间。JSNET 2014调查数据分析显示:上网频率越高、虚拟互动越多,人们的拜年交往面越宽;互拜者的职业差异越大、地位越高,社交餐饮越频繁,而从网上交往转化为网下朋友的比例也越大。回归模型证明,网上交往对... 互联网提供了人际交往的虚拟空间。JSNET 2014调查数据分析显示:上网频率越高、虚拟互动越多,人们的拜年交往面越宽;互拜者的职业差异越大、地位越高,社交餐饮越频繁,而从网上交往转化为网下朋友的比例也越大。回归模型证明,网上交往对于人际社会资本的提高和增强,其程度在不同的教育程度、职业地位、收入阶层之间,呈现平等化的趋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社会资本 虚拟空间 实体空间 拜年网 餐饮网
原文传递
元宇宙的本质、面临的风险与应对之策 被引量:41
12
作者 李保艳 刘永谋 《科学.经济.社会》 2022年第1期15-26,共12页
元宇宙最近爆火,但对于它的含义、本质和特征等基本问题,还远未形成一致性意见,需要通过哲学反思加以厘清。更重要的问题是,元宇宙的崛起与当代人的历史境遇关系如何,会导致何种社会风险,又应如何加以规避。这些问题均是本文尝试回答的... 元宇宙最近爆火,但对于它的含义、本质和特征等基本问题,还远未形成一致性意见,需要通过哲学反思加以厘清。更重要的问题是,元宇宙的崛起与当代人的历史境遇关系如何,会导致何种社会风险,又应如何加以规避。这些问题均是本文尝试回答的问题。从本质上看,元宇宙是赛博空间的高级形式,存在四种全局、深层和严重的风险,即真假混淆、虚无蔓延、隐私瓦解和极权盛行,必须从总体原则和战略层面加以积极应对,以使元宇宙的发展真正造福社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元宇宙 互联网 赛博空间 技术风险 虚拟空间
下载PDF
新媒体视域下高校基层党建工作路径创新探索 被引量:40
13
作者 梁礼明 刘现鹏 翁发禄 《江西理工大学学报》 CAS 2014年第2期10-13,共4页
网络信息技术对人类社会的影响是全方位、多维度、革命性的,也给高校党建工作带来了诸多机遇。结合高校基层党建工作实际,从新媒体应用视角,探索以优化基层党组织建设为理念,以创新学习载体为手段,以全面提高党员干部素质为重点,以增强... 网络信息技术对人类社会的影响是全方位、多维度、革命性的,也给高校党建工作带来了诸多机遇。结合高校基层党建工作实际,从新媒体应用视角,探索以优化基层党组织建设为理念,以创新学习载体为手段,以全面提高党员干部素质为重点,以增强基层党组织的创造力、凝聚力和战斗力为根本目标,在搭建技术平台、创新话语体系、完善党内民主、创造环境条件等方面探索将网络信息技术融入到高校党组织建设和管理,从而实现党的领导方式和活动方式的创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校基层党建 新媒体视域 路径探索 虚拟空间 二重性 心理效益
下载PDF
论社会网络虚实转换的双重动力 被引量:39
14
作者 边燕杰 缪晓雷 《社会》 CSSCI 北大核心 2019年第6期1-22,共22页
本文探讨了社会网络虚实转换的线上推动力和线下拉动力问题。JSNET2014调查数据表明,虚拟空间亲密好友数量对于虚实转换的推动力有正向影响,但非线性的。线上好友超过50人,虚实转换程度下降,印证了西方实证研究中发现的所谓“邓巴数字... 本文探讨了社会网络虚实转换的线上推动力和线下拉动力问题。JSNET2014调查数据表明,虚拟空间亲密好友数量对于虚实转换的推动力有正向影响,但非线性的。线上好友超过50人,虚实转换程度下降,印证了西方实证研究中发现的所谓“邓巴数字定律”在中国网络好友中也是存在的。线上推动力的另一指标同样显示了积极作用,因为专业使用者比一般使用者更具有虚实转换优势。实体空间的拉动力对于虚实转换也存在正向作用:其一,以餐饮社交参与程度为标志的人际交往需求越高,线上好友的下线比率越大;其二,以经济收入为标志的人际交往的承付和兑现能力越强,好友的虚实转换几率越高。这些发现都是在控制了个人身份特征的基础上获得的,有力地说明了线上和线下的双重动力都独立存在。系数集束化分析进一步表明,线上推动力效应大于线下拉动力效应。实证分析还表明,线下拉动力的两个指标之间是相互抑制的,高收入群体在网络交往中不但不受交往需求的影响,人际交往意愿反而会因收入水平的提高而降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社会网络 虚拟空间 实体空间 社会资本
下载PDF
网络时代社会学的理论重构 被引量:25
15
作者 黄少华 《宁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2002年第3期30-34,共5页
互联网的崛起是 2 0世纪一个重要的社会与文化事件。面对因互联网崛起而形成的新社会经验 ,调整和改变社会学的理论视野与问题意识已是当务之急。网络社会学不仅仅是社会学的一个分支学科 ,作为一种知识形态 ,它极有可能将社会学的研究... 互联网的崛起是 2 0世纪一个重要的社会与文化事件。面对因互联网崛起而形成的新社会经验 ,调整和改变社会学的理论视野与问题意识已是当务之急。网络社会学不仅仅是社会学的一个分支学科 ,作为一种知识形态 ,它极有可能将社会学的研究带入一个全新的领域 ,从而构成社会学的一个崭新的理论范式。网络社会学首先面对的基本事实是网络社会的开放性与多元性 ,因此 ,它是一种没有中心权威和中心话语的社会学 ,即一种后现代的社会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互联网 社会学 虚拟空间 网络社会 网络社会学
下载PDF
地理信息系统的发展趋势 被引量:20
16
作者 王庆华 郝伟 《资源开发与市场》 CAS 2005年第1期28-30,共3页
随着地理信息系统(GIS)技术在各个应用领域的推广使用,GIS技术与地理空间信息的表示、处理、分析和应用手段的不断发展紧密相连,形成了各种不同功能的GIS系统软件。介绍了GIS的定义,分析了当前GIS的应用方向和发展状况,并着重阐述了GIS... 随着地理信息系统(GIS)技术在各个应用领域的推广使用,GIS技术与地理空间信息的表示、处理、分析和应用手段的不断发展紧密相连,形成了各种不同功能的GIS系统软件。介绍了GIS的定义,分析了当前GIS的应用方向和发展状况,并着重阐述了GIS今后的发展趋势及其应用领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理信息系统(GIS) 地图学 空间数据库 虚拟空间
下载PDF
数字文创产品设计研究综述 被引量:33
17
作者 张帆 张家榜 +1 位作者 曹天一 孙逢春 《包装工程》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2期1-15,117,共16页
目的在明确数字文创产品设计基本概念的基础上,分析数字文创产品设计的研究现状与发展趋势,总结该方向存在的机遇与挑战,为相关研究和创新设计提供参考。方法分析总结数字文创的特征,运用文献数据可视化软件,并选取CNKI数据库作为分析... 目的在明确数字文创产品设计基本概念的基础上,分析数字文创产品设计的研究现状与发展趋势,总结该方向存在的机遇与挑战,为相关研究和创新设计提供参考。方法分析总结数字文创的特征,运用文献数据可视化软件,并选取CNKI数据库作为分析数据来源,对相关文献进行梳理;以元宇宙互联网空间发展阶段为脉络,对数字文创设计的发展现状及研究范围进行梳理;以场景理论为依托建立适用于虚拟文化空间的数字文创产品设计研究框架。结论在厘清数字文创产品基本概念的基础上,明确了数字文创产品的阶段划分,即以数字孪生—数字原生—虚实共生为特征的发展过程,梳理了当前数字文创产品设计研究与实践的进展,提出该领域在空间设计、交互体验、文化转译三个层面中的创新研究潜力,最后对未来的研究方向进行了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文创产品 数字文创 虚拟空间
下载PDF
论虚拟展示设计 被引量:27
18
作者 钟蕾 魏雅莉 《包装工程》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期239-241,共3页
论述了虚拟展示设计的社会发展,先进性以及在我国的发展,提出了互联网正在建筑基于现实时空,又不同于现实时空的虚拟展示空间,并将根本改变现存的设计局面。探讨了设计师在设计过程中怎样构筑虚拟展示设计的平台。
关键词 虚拟空间 展示设计 网络 数字化
下载PDF
赛博论·赛博空间·社会和文化变革 被引量:28
19
作者 曾国屏 李正风 《哲学动态》 CSSCI 北大核心 1998年第5期36-38,共3页
赛博论·赛博空间·社会和文化变革曾国屏李正风(清华大学科学技术与社会研究所100084)“赛博空间”(Cyberspace)这个词是加拿大科幻小学家威廉·吉布森于80年代中叶创造出来的。他在一本科幻小说中... 赛博论·赛博空间·社会和文化变革曾国屏李正风(清华大学科学技术与社会研究所100084)“赛博空间”(Cyberspace)这个词是加拿大科幻小学家威廉·吉布森于80年代中叶创造出来的。他在一本科幻小说中描写了一位进行了神经移植术的患者,难以适应全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赛博空间 赛博文化 虚拟现实技术 社会和文化 计算机网络化 虚拟空间 现实与虚拟现实 知识生产 虚拟企业 社会交往
原文传递
现实空间、思维空间、虚拟空间——关于人类生存空间的哲学思考 被引量:20
20
作者 边馥苓 王金鑫 《武汉大学学报(信息科学版)》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1期4-8,共5页
于空间的基本概念以及现代高新技术对人类生存空间的拓展 ,提出了“三类空间划分”的思想体系 ;分析了它们各自的特点及其相互关系 ;阐述了该思想体系的意义。
关键词 现实空间 思维空间 虚拟空间 人类 生存空间 哲学思考 时间演化 思想体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0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