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85篇文章
< 1 2 35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含三价铕荧光络合物与聚甲基丙烯酸甲酯的发光材料 被引量:29
1
作者 赵莹 杨丽敏 +5 位作者 张莉 周维金 吴瑾光 鲍春丽 王笃金 徐端夫 《高分子学报》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4期393-396,共4页
用荧光性能优异的Eu(TTA) 3 ·2TPPO络合物与聚甲基丙烯酸甲酯 (PMMA)制备了一系列发出红色荧光的光致发光材料 .荧光测定结果表明 :PMMA膜的荧光强度随膜中络合物含量的增加而增大 .红外光谱研究表明络合物与PMMA之间存在相互作用 ... 用荧光性能优异的Eu(TTA) 3 ·2TPPO络合物与聚甲基丙烯酸甲酯 (PMMA)制备了一系列发出红色荧光的光致发光材料 .荧光测定结果表明 :PMMA膜的荧光强度随膜中络合物含量的增加而增大 .红外光谱研究表明络合物与PMMA之间存在相互作用 .透射电镜观测结果表明络合物在复合膜中是以亚微米颗粒分散的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稀土荧光络合物 发光材料 PMMA 荧光性能
下载PDF
铕-苯甲酸-邻菲咯啉掺杂配合物体系的合成与荧光性能研究 被引量:31
2
作者 王正祥 陈洪 +1 位作者 谭美军 舒万艮 《光谱学与光谱分析》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7期1106-1109,共4页
合成了Eu1-xLnx(BA)3Phen(Ln:Gd,La,Y;BA:苯甲酸;Phen:1,10-邻菲咯啉)系列固体粉末配合物。红外光谱的研究表明该系列配合物具有相似的结构;荧光光谱表明该类配合物均能发出强的铕离子的特征荧光,并且掺杂元素能增强配合物的发光性能,... 合成了Eu1-xLnx(BA)3Phen(Ln:Gd,La,Y;BA:苯甲酸;Phen:1,10-邻菲咯啉)系列固体粉末配合物。红外光谱的研究表明该系列配合物具有相似的结构;荧光光谱表明该类配合物均能发出强的铕离子的特征荧光,并且掺杂元素能增强配合物的发光性能,起到共发荧光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稀土配合物 荧光性能 掺杂
下载PDF
大环多胺及其金属配合物的研究新进展 被引量:28
3
作者 向清祥 夏传琴 +2 位作者 余孝其 张丽群 谢如刚 《有机化学》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9期981-986,共6页
论述了大环多胺及其金属配合物的合成应用研究进展 ,阐述了单核 ,双核及多核大环多胺的类型及其与金属的配合情况 ,全面地论述了该类化合物的超分子识别及其对核酸的切割作用 ,并讨论了其在金属配合物的荧光及其发光性能 .
关键词 大环多胺 金属配合物 超分子识别 核酸 切割作用 荧光性能 发光性能
下载PDF
π共轭希夫碱聚合物的合成及其荧光性能 被引量:10
4
作者 任红霞 雷自强 +1 位作者 张海涛 王云普 《西北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2000年第3期36-38,共3页
以对苯二胺与乙二醛、己二胺缩聚合成了几种不同配比的局部共轭聚希夫碱PHGP .固态荧光性能研究发现 ,PHGP是既能辐射强荧光 。
关键词 荧光性能 π共轭席夫碱聚合物 合成 PHGP
下载PDF
一步微波法合成碳点及其荧光性质研究 被引量:24
5
作者 王珊珊 米渭清 +1 位作者 朱红 王芳辉 《光谱学与光谱分析》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0期2710-2713,共4页
近年来合成水溶性的荧光碳点受到越来越多研究者的关注。相对于传统的镉基、硅基量子点和有机染料,碳点毒性低,性质稳定,可以进行化学修饰,并且可以和多种有机,无机,生物分子相容,在众多领域中得到广泛应用。以抗坏血酸为原料经过一步... 近年来合成水溶性的荧光碳点受到越来越多研究者的关注。相对于传统的镉基、硅基量子点和有机染料,碳点毒性低,性质稳定,可以进行化学修饰,并且可以和多种有机,无机,生物分子相容,在众多领域中得到广泛应用。以抗坏血酸为原料经过一步微波反应制备了荧光碳点。并通过X射线衍射(XRD),透射电镜(TEM),紫外-可见吸收光谱,荧光光谱,傅里叶红外光谱(FTIR)进行表征。结果显示以抗坏血酸为原料制备的碳点近似球形,大小均匀,分散性良好,无团聚现象,荧光强度大;表面富含羧基和羟基,发射波长依赖于激发波长,并且具有很强的亲水性。在pH 3~11的范围内具有良好的荧光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波法 抗坏血酸 碳点 荧光性能
下载PDF
SrAl_2O_4∶Eu,Dy的粉末粒度与发光性能的关系 被引量:12
6
作者 马伟 万发荣 +1 位作者 龙毅 尚成嘉 《发光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1期95-99,共5页
SrAl2 O4 ∶Eu ,Dy发光材料是近年来发展起来的一种高效的长余辉发光材料 ,具有绿色余辉。本实验对发光材料的粉末进行了粒度分级 ,研究了粒度的大小对发光效果的影响 ,粒度越小发光效果越差。利用扫描电镜分析了发光粉末的化学成分 ,... SrAl2 O4 ∶Eu ,Dy发光材料是近年来发展起来的一种高效的长余辉发光材料 ,具有绿色余辉。本实验对发光材料的粉末进行了粒度分级 ,研究了粒度的大小对发光效果的影响 ,粒度越小发光效果越差。利用扫描电镜分析了发光粉末的化学成分 ,探讨了影响发光的原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粉末粒度 荧光性能 长余辉材料 SrAl2O4:Eu Dy 铝酸锶 发光材料 铕掺杂 镝掺杂
下载PDF
稀土磷酸盐纳米发光材料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18
7
作者 杨丽格 周泊 +1 位作者 陆天虹 蔡称心 《应用化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期1-6,共6页
综述了稀土磷酸盐纳米发光材料的最新研究进展。总结了稀土磷酸盐纳米发光材料的制备方法,重点介绍了水热合成法、超声合成法及微波合成法等在制备稀土磷酸盐纳米发光材料中的应用和发展;从微观结构的角度对稀土磷酸盐纳米发光材料的发... 综述了稀土磷酸盐纳米发光材料的最新研究进展。总结了稀土磷酸盐纳米发光材料的制备方法,重点介绍了水热合成法、超声合成法及微波合成法等在制备稀土磷酸盐纳米发光材料中的应用和发展;从微观结构的角度对稀土磷酸盐纳米发光材料的发光机理进行了详细的阐述,着重讨论了稀土离子掺杂、壳核结构及形貌和晶型结构对稀土磷酸盐纳米材料发光特性的影响;为更加深入探索和研究稀土纳米发光材料提供了有用的参考信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纳米发光材料 荧光性能 壳核结构 稀土磷酸盐 稀土离子掺杂
下载PDF
A_3Ln(Ⅲ)_(1-x)Tb(Ⅲ)_x(A=邻氨基苯甲酸;Ln=La、Gd、Y;x=0—0.1)稀土配合物的荧光性能 被引量:16
8
作者 张干兵 徐晖 《光谱实验室》 CAS CSCD 2000年第5期552-555,共4页
采用共沉淀法合成了掺杂 L a、 Gd、 Y的 Tb-邻氨基苯甲酸配合物 ,研究其荧光性能 ,结果显示 ,掺杂L a、Gd、Y后 ,对 Tb配合物的发光有增敏作用 ,讨论了不同的掺杂离子 (L a、Gd、Y)及掺杂量对其荧光性能的影响。发现 ,当掺杂离子取代... 采用共沉淀法合成了掺杂 L a、 Gd、 Y的 Tb-邻氨基苯甲酸配合物 ,研究其荧光性能 ,结果显示 ,掺杂L a、Gd、Y后 ,对 Tb配合物的发光有增敏作用 ,讨论了不同的掺杂离子 (L a、Gd、Y)及掺杂量对其荧光性能的影响。发现 ,当掺杂离子取代大部分 Tb3+时 ,其发光增强仍十分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掺杂 邻氨基苯甲酸 稀土配合物 荧光性能
下载PDF
铕三元配合物-聚氨酯丙烯酸酯发光材料的合成与荧光性能研究 被引量:19
9
作者 方少明 马松涛 +6 位作者 郭良起 张强 户敏 高丽君 周立明 王锐 刘春森 《中国稀土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2期154-159,共6页
以1,10-邻菲啰啉和2,7-二羟基萘-3,6-二磺酸钠为配体,合成了铕-2,7-二羟基萘-3,6-二磺酸-邻菲啰啉三元配合物{[Eu(HL)(phen)(H2O)](H2O)3}∞;利用配合物中未参与配位的-OH作为活性基团,以二月桂酸二丁基锡为催化剂,与具有活性基团-NCO... 以1,10-邻菲啰啉和2,7-二羟基萘-3,6-二磺酸钠为配体,合成了铕-2,7-二羟基萘-3,6-二磺酸-邻菲啰啉三元配合物{[Eu(HL)(phen)(H2O)](H2O)3}∞;利用配合物中未参与配位的-OH作为活性基团,以二月桂酸二丁基锡为催化剂,与具有活性基团-NCO的异佛尔酮-二异氰酸酯反应制备铕三元配合物-聚氨酯丙烯酸酯发光材料。通过X射线单晶衍射、红外、热分析和荧光光谱分析,测定了配合物及发光材料的组成、结构、热稳定性和发光性能。结果表明,在496 nm波长激发下,配合物及发光材料在610 nm处能发出较强的特征荧光,且随着配合物含量的增加,荧光性能增强,同时在测试范围内没有发生荧光淬灭现象,是一种极具潜在应用的新型发光材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铕配合物 聚氨酯丙烯酸酯 荧光性能 稀土
原文传递
稀土(铕-铽)-18冠6-对苯二甲酸配合物的荧光性能 被引量:11
10
作者 赵永亮 安晓萍 +2 位作者 赵凤英 燕来 宝金荣 《发光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5期551-555,共5页
以对苯二甲酸(L′)为桥联配体,18冠6(L)为配体,稀土(Eu Tb)为中心离子,合成了一系列超分子化合物,对其进行了元素分析,红外光谱及荧光性能测量。确定了配合物的组成为(Eu1-xTbx)2L2L′(ClO4)4·H2O(6+3x);推测出Eu3+离子直接与冠醚... 以对苯二甲酸(L′)为桥联配体,18冠6(L)为配体,稀土(Eu Tb)为中心离子,合成了一系列超分子化合物,对其进行了元素分析,红外光谱及荧光性能测量。确定了配合物的组成为(Eu1-xTbx)2L2L′(ClO4)4·H2O(6+3x);推测出Eu3+离子直接与冠醚氧原子配位,而较小半径的Tb3+与18冠6则通过H2O配位。H2O分子与冠醚氧原子以氢键形式连结,对苯二甲酸以双齿形式桥联两个稀土离子冠醚配合物,形成双核结构单元;在此配合物中,Tb3+离子对Eu3+离子的发光有一定的敏化作用,而Eu3+离子对Tb3+离子的荧光却有强的猝灭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稀土(Eu-Tb)配合物 18冠6 对苯二甲酸 荧光性能
下载PDF
紫外光固化掺铕(Eu^(3+))聚氨酯膜的制备与性能 被引量:16
11
作者 罗云婷 赵爱华 吴承佩 《稀土》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1期9-12,共4页
本文制备了掺铕的紫外光固化聚醚型聚氨酯膜 ,研究了光固化时间和铕浓度对膜的荧光性能影响 ,用扫描电镜及热重分析仪测定其均匀性和热稳定性。发现开始时膜的荧光强度随固化时间增加而增强 ,其后随固化时间的延长而减弱 。
关键词 紫外光固化 铕离子 掺杂 聚氨酯薄膜 制备 荧光性能
下载PDF
掺氮高荧光碳点的一步法制备及对痕量Hg(Ⅱ)离子的选择性检测 被引量:17
12
作者 张筱喆 张文君 +4 位作者 张祖星 肖长河 王万华 潘乐 沈玉华 《无机化学学报》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期1-6,共6页
采用一步水热法制备了一种水溶性的、具有良好荧光性能的掺氮碳量子点(N-碳点),其尺寸大小均匀,约为7 nm。N-碳点的荧光强度随N的掺杂量、水热反应温度、溶液的p H值而改变。在最佳反应条件下所制备的N-碳点的荧光量子产率高达24.4%。... 采用一步水热法制备了一种水溶性的、具有良好荧光性能的掺氮碳量子点(N-碳点),其尺寸大小均匀,约为7 nm。N-碳点的荧光强度随N的掺杂量、水热反应温度、溶液的p H值而改变。在最佳反应条件下所制备的N-碳点的荧光量子产率高达24.4%。该N-碳点作为一种简单、低成本的荧光探针用于检测痕量Hg2+,具有高选择性和高灵敏度的特点,其最低检测极限可达到0.02μmol·L-1(4.012 ng)。 展开更多
关键词 N-碳点 荧光性能 荧光探针 检测 汞离子
下载PDF
Y^(3+)和Eu^(3+)离子共掺杂TiO_2纳米材料的制备及其光催化性能 被引量:17
13
作者 赵斯琴 郭敏 +2 位作者 张梅 王习东 长山 《北京科技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3期355-359,共5页
采用溶胶-凝胶法制备了系列Eu3+和Y3+双稀土离子共掺杂的TiO2纳米粉体,通过X射线衍射(XRD)、BET、扫描电子显微镜(SEM)、UV-Vis漫反射和荧光光谱分析等对样品的微观结构和性能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Eu3+和Y3+双稀土离子共掺杂比Eu3+或Y3... 采用溶胶-凝胶法制备了系列Eu3+和Y3+双稀土离子共掺杂的TiO2纳米粉体,通过X射线衍射(XRD)、BET、扫描电子显微镜(SEM)、UV-Vis漫反射和荧光光谱分析等对样品的微观结构和性能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Eu3+和Y3+双稀土离子共掺杂比Eu3+或Y3+单组分掺杂更能有效地抑制TiO2纳米晶体的晶型转变,提高其比表面积;UV-Vis漫反射曲线均有一定的蓝移现象;Eu3+和Y3+双稀土离子共掺杂TiO2纳米体系中均能得到Eu3+特征发射光谱;以少量Y3+替代Eu3+时,Eu3+发光性能变得更强.以甲基蓝溶液为目标污染物,考察了Eu3+和Y3+双稀土离子共掺杂TiO2纳米粉体的光催化活性.结果表明,Eu3+和Y3+双稀土离子共掺杂比单组分掺杂更能有效地提高TiO2纳米粉体的光催化活性,并且Eu3+和Y3+稀土离子的最佳掺杂配比为1:4.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二氧化钛 掺杂 荧光性能 光催化性能
原文传递
共缩聚聚酰胺酸与聚酰亚胺的微波辐射合成及荧光性能 被引量:14
14
作者 祁秀秀 路建美 +2 位作者 张正彪 王丽华 朱秀林 《高分子材料科学与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4期210-213,共4页
研究了4,4′-二氨基二苯砜(DDS)、4,4′-二氨基二苯醚(ODA)与均苯四酸二酐(PMDA)的微波辐射溶液聚合反应,将所得的聚酰胺酸进行固相微波辐射亚胺化,并与热聚合进行比较,用红外及核磁共振的测试方法对聚合物的结构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 研究了4,4′-二氨基二苯砜(DDS)、4,4′-二氨基二苯醚(ODA)与均苯四酸二酐(PMDA)的微波辐射溶液聚合反应,将所得的聚酰胺酸进行固相微波辐射亚胺化,并与热聚合进行比较,用红外及核磁共振的测试方法对聚合物的结构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微波辐射能提高缩聚物的特性粘数和转化率。固相微波辐射使聚酰胺酸的亚胺化时间缩短,亚胺化度增大。合成的聚酰胺酸和聚酰亚胺都具有较强的荧光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共缩聚 聚酰胺酸 聚酰亚胺 微波辐射 合成 荧光性能 亚胺化
下载PDF
掺钕钇铝石榴石陶瓷的制备与性能 被引量:11
15
作者 张旭东 刘宏 +2 位作者 王继扬 何文 徐国纲 《人工晶体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3期292-295,共4页
以Al2 O3 、Y2 O3 、Nd2 O3 为起始原料 ,用固相合成方法在 15 0 0℃、2h条件下合成了掺钕钇铝石榴石 (1.1at.%Nd∶YAG)粉料。研究表明 ,在固相反应过程中 ,首先形成中间相Y4Al2 O9(YAM)、YAlO3 (YAP)而最终形成单相Y3 Al5O12 (YAG)。... 以Al2 O3 、Y2 O3 、Nd2 O3 为起始原料 ,用固相合成方法在 15 0 0℃、2h条件下合成了掺钕钇铝石榴石 (1.1at.%Nd∶YAG)粉料。研究表明 ,在固相反应过程中 ,首先形成中间相Y4Al2 O9(YAM)、YAlO3 (YAP)而最终形成单相Y3 Al5O12 (YAG)。将上述粉料经等静压成型并在低真空状态下于 175 0℃烧结 3h ,获得呈半透明状态的Nd∶YAG陶瓷 ,其相对密度达到 98.6 8% ,显微结构均匀 ,荧光性能与 0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钇铝石榴石 激光陶瓷 荧光性能 固相反应 激光器
下载PDF
原位反应法制备丙烯酸钐/丁腈橡胶复合材料及其荧光性能研究 被引量:8
16
作者 刘力 张秀娟 +4 位作者 金日光 杨程 贺磊 张婉 张立群 《高等学校化学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3期570-574,393,共6页
通过两种不同的原位反应制备了丙烯酸钐 /丁腈橡胶 [Sm( AA) 3/NBR]复合材料 . SEM和 TEM结果表明 ,原位反应使稀土配合物的粒径减小 ,且均匀地分散在基体聚合物中 .荧光分析表明 ,以 2 60 nm作为激发波长时 ,两种复合材料在 3 79nm( 4D... 通过两种不同的原位反应制备了丙烯酸钐 /丁腈橡胶 [Sm( AA) 3/NBR]复合材料 . SEM和 TEM结果表明 ,原位反应使稀土配合物的粒径减小 ,且均匀地分散在基体聚合物中 .荧光分析表明 ,以 2 60 nm作为激发波长时 ,两种复合材料在 3 79nm( 4D1 / 2 ,6 P7/ 2 → 6 H5/ 2 )和 41 8nm( 4L1 5/ 2 ,4 G1 / 2 → 6 H5/ 2 )处出现了与自由离子基本相同的发射峰 ( 3 74和 3 90 nm) ,属于受配体微扰的中心离子发光 .原位反应制备的复合材料在不同激发波长下的荧光强度均比非原位反应体系的荧光强度高 .随着稀土含量的增加 ,其荧光强度增加 ,至稀土质量分数为 3 0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丙烯酸钐 丁腈橡胶 原位反应 荧光性能
下载PDF
1-苯基-3-芳基-4-甲酰基吡唑衍生物的合成及其荧光性能 被引量:13
17
作者 田晓红 马玉洁 +1 位作者 吴小慧 曹玲华 《有机化学》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6期790-794,共5页
以苯肼和4-取代苯乙酮(1a~1d)为原料,经过缩合,再与Vilsmeier-Haak试剂反应合环,制得1-苯基-3-芳基-4-甲酰基吡唑(3a~3d),将其与2-肼基-4/6-取代苯并噻唑(4a~4f)反应,合成一系列新化合物1-苯基-3-芳基-吡唑-4-醛[N-(4/6-取代苯并噻唑... 以苯肼和4-取代苯乙酮(1a~1d)为原料,经过缩合,再与Vilsmeier-Haak试剂反应合环,制得1-苯基-3-芳基-4-甲酰基吡唑(3a~3d),将其与2-肼基-4/6-取代苯并噻唑(4a~4f)反应,合成一系列新化合物1-苯基-3-芳基-吡唑-4-醛[N-(4/6-取代苯并噻唑-2-基)]腙5~8.所有新化合物的结构均经IR,1H NMR,MS谱和元素分析证实.对化合物5~8的荧光进行了测定,结果显示这些化合物具有荧光特性,并探讨了化合物的结构对荧光性能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苯肼 苯并噻唑肼 4-甲酰基吡唑 荧光性能
下载PDF
吡啶-2,6-二甲酸类配体稀土配合物的荧光性能 被引量:10
18
作者 尹显洪 谭民裕 《中国稀土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6期555-560,共6页
以 13种配体分别与 10余种稀土离子形成二元配合物 ,研究其水溶液荧光强度 ,结果发现 ,只有Tb3+ 和Eu3+ 有较强荧光 ,Dy3+ 和Sm3+ 只有非常弱的荧光 ,而其他稀土离子不发光。荧光强度顺序除配体DPA为Eu3+ >Tb3+ >Dy3+ >Sm3+ ... 以 13种配体分别与 10余种稀土离子形成二元配合物 ,研究其水溶液荧光强度 ,结果发现 ,只有Tb3+ 和Eu3+ 有较强荧光 ,Dy3+ 和Sm3+ 只有非常弱的荧光 ,而其他稀土离子不发光。荧光强度顺序除配体DPA为Eu3+ >Tb3+ >Dy3+ >Sm3+ 外 ,其余配体的荧光强度顺序为Tb3+ >Eu3+ >Dy3+ >Sm3+ 。以数种 4 位取代吡啶 2 ,6 二甲酸衍生物为配体 ,与Tb3+ 形成二元配合物体系 ,研究了pH、溶剂等因素对体系荧光强度的影响 ,测定了pH近中性情况下配合物体系的激发与发射光谱 ,发光寿命等 ;研究了 3或 4 位不同取代基对体系发光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 :(1)当pH值近中性时体系的发光性能最好 ;(2 )不同取代基对体系的发光性能也有较大的影响 ,取代基为供电子基团时 ,体系的发光性能要优于取代基为吸电子基团的发光体系 ;(3 )溶剂效应的影响对体系的发光性能影响较大 ,其中低极性溶剂对体系的发光性能要优于高极性溶剂。其中 4 异丙氧基吡啶 2 ,6 二甲酸、4 乙酰氨基吡啶 2 ,6 二甲酸和 3 乙酰氨基吡啶 2 ,6 二甲酸为Tb3+ 的理想敏化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吡啶-2 6-二甲酸衍生物 稀土配合物 荧光性能 配体 发光性能
下载PDF
新型希夫碱及其配合物的合成、表征和荧光性质的研究 被引量:5
19
作者 刘波 李岗 +1 位作者 闫兰 杨汝栋 《兰州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6期54-57,共4页
在乙醇介质中,以2-甲醛吡啶和二甘醇二胺为原料合成了新型希夫碱(N,N'-双(2-亚甲基吡 啶)二甘醇二胺)及其Eu(Ⅲ),Gd(Ⅲ),Tb(Ⅲ),Dy(Ⅲ)和Yb(Ⅲ)的配合物.并对其进行了1HNMR、元素 分析、摩尔电导、红外光谱分析以及热重-差热分析,... 在乙醇介质中,以2-甲醛吡啶和二甘醇二胺为原料合成了新型希夫碱(N,N'-双(2-亚甲基吡 啶)二甘醇二胺)及其Eu(Ⅲ),Gd(Ⅲ),Tb(Ⅲ),Dy(Ⅲ)和Yb(Ⅲ)的配合物.并对其进行了1HNMR、元素 分析、摩尔电导、红外光谱分析以及热重-差热分析,初步对配合物的结构进行了推测,并对配合物的 荧光性能进行了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稀土配合物 荧光性能 希夫碱
下载PDF
稀土铽三元配合物/橡胶复合材料的制备及荧光性能研究 被引量:4
20
作者 杨程 刘力 +3 位作者 张婉 隋轶巍 贺磊 张立群 《橡胶工业》 CAS 北大核心 2004年第5期261-266,共6页
采用稀土铽氧化物 (Tb4 O7)、邻苯二甲酸氢钾 (KHPht)和邻菲啉 (Phen)合成铽三元配合物Tb(Pht) 3Phen ,通过机械共混、交联成型制备Tb(Pht) 3Phen/NBR或Tb(Pht) 3Phen/甲基乙烯基硅橡胶复合材料。扫描电子显微镜观察表明 ,机械混合后... 采用稀土铽氧化物 (Tb4 O7)、邻苯二甲酸氢钾 (KHPht)和邻菲啉 (Phen)合成铽三元配合物Tb(Pht) 3Phen ,通过机械共混、交联成型制备Tb(Pht) 3Phen/NBR或Tb(Pht) 3Phen/甲基乙烯基硅橡胶复合材料。扫描电子显微镜观察表明 ,机械混合后稀土配合物的粒径减小 ;荧光性能测试表明 ,当Tb(Pht) 3Phen质量分数达到一定值时 ,复合材料的荧光性能比Tb(Pht) 3Phen配合物好 ,且随着Tb(Pht) 3Phen含量增大 ,复合材料的荧光强度增大 ,直到Tb(Pht) 3Phen质量分数大于 0 .2 3 1时才出现“浓度猝灭”现象 ;Tb(Pht) 3Phen质量分数相同时 ,Tb(Pht) 3Phen /甲基乙烯基硅橡胶体系的荧光强度比Tb(Pht) 3Phen/NBR体系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稀土铽三元配合物 NBR 甲基乙烯基硅橡胶 复合材料 荧光性能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5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