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MAl_2O_4:Eu^(2+)、RE^(3+)长余辉发光性质的研究 |
张天之
苏锵
王淑彬
|
《发光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
1999 |
101
|
|
2
|
实时荧光定量PCR的研究进展及其应用 |
张蓓
沈立松
|
《国外医学(临床生物化学与检验学分册)》
|
2003 |
80
|
|
3
|
光强对黄瓜光合特性及亚适温下生长的影响 |
李长缨
朱其杰
|
《园艺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
1997 |
69
|
|
4
|
不同浓度NaCl和Na_2CO_3处理对菊芋幼苗光合及叶绿素荧光的影响 |
薛延丰
刘兆普
|
《植物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
2008 |
81
|
|
5
|
改良硫代巴比妥酸荧光法测定血清过氧化脂质 |
张秀明
严丽娟
柴建开
周伟强
王丽霞
|
《生物化学与生物物理进展》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
1996 |
58
|
|
6
|
Ru(bipy)_2(dppz)^(2+)与DNA相互作用的光谱研究 |
凌连生
杨洗
何治柯
曾云鹗
|
《分析科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
2001 |
33
|
|
7
|
花后不同时期弱光和高温胁迫对小麦旗叶荧光特性及籽粒灌浆进程的影响 |
刘霞
尹燕枰
姜春明
贺明荣
王振林
|
《应用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
2005 |
51
|
|
8
|
干旱胁迫下4种常用植物幼苗的光合和荧光特性综合评价 |
卢广超
许建新
薛立
刘斌
李诗刚
邵怡若
|
《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
2013 |
58
|
|
9
|
二(2-苯并咪唑亚甲基)胺合铜(II)配合物与DNA作用方式的光谱研究 |
周庆华
杨频
|
《化学学报》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
2005 |
44
|
|
10
|
太湖典型草、藻型湖区有色可溶性有机物的吸收及荧光特性 |
张运林
秦伯强
马荣华
朱广伟
张路
陈伟民
|
《环境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
2005 |
53
|
|
11
|
水分胁迫对黄连木、清香木幼苗的影响 |
贾利强
李吉跃
郎南军
陈少瑜
吴丽圆
|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
2003 |
39
|
|
12
|
香豆素类荧光传感器 |
马文辉
彭孝军
徐群
宋波
|
《化学进展》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
2007 |
48
|
|
13
|
沙田柚叶绿素荧光特性及其与叶片矿质元素含量的关系 |
聂磊
李淑仪
廖新荣
刘鸿先
|
《果树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
1999 |
34
|
|
14
|
遮荫对雪茄外包皮烟生长和光合特性的影响 |
时向东
文志强
刘艳芳
汪文杰
|
《西北植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
2006 |
49
|
|
15
|
干旱及复水对油菜苗期光合及叶绿素荧光特性的影响 |
蒙祖庆
宋丰萍
刘振兴
张方凯
|
《中国油料作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
2012 |
45
|
|
16
|
稀土高分子配合物发光材料的合成 |
李建宇
|
《现代化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
2001 |
30
|
|
17
|
乳腺癌HER2蛋白表达阳性者的基因状态分析 |
曾瑄
梁智勇
武莎斐
周炜洵
高洁
刘彤华
|
《中华病理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
2006 |
40
|
|
18
|
外源镉胁迫对玉米幼苗光合特性的影响 |
张磊
于燕玲
|
《华北农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
2008 |
37
|
|
19
|
稀土配位化合物光转换剂的设计 |
李建宇
张颂培
曾红
|
《中国塑料》
CAS
CSCD
北大核心
|
1999 |
29
|
|
20
|
超长余辉发光材料的研究 |
陈永杰
孙彦彬
邱关明
肖林久
代少俊
|
《稀土》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
2002 |
25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