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1,939篇文章
< 1 2 250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普契尼歌剧女高音咏叹调的艺术特色及其演唱处理 被引量:35
1
作者 樊其光 《中央音乐学院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1995年第4期84-87,共4页
普契尼歌剧女高音咏叹调的艺术特色及其演唱处理樊其光歌剧作为一种综合艺术形式,它包含着诸多方面的艺术因素,其中的咏叹调则集中表现了剧中人物的情感和个性,也是形成作曲家创作特色的重要组成部分。所以,掌握作曲家所作咏叹调的... 普契尼歌剧女高音咏叹调的艺术特色及其演唱处理樊其光歌剧作为一种综合艺术形式,它包含着诸多方面的艺术因素,其中的咏叹调则集中表现了剧中人物的情感和个性,也是形成作曲家创作特色的重要组成部分。所以,掌握作曲家所作咏叹调的艺术特色,无疑对演唱者的演唱的成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女高音咏叹调 艺术特色 普契尼 歌剧咏叹调 演唱者 《燕子》 《托斯卡》 演唱处理 控制技巧 声乐教学
原文传递
《海上无路标》的艺术特色剖析 被引量:43
2
作者 王旭霞 《英语广场(学术研究)》 2019年第1期5-7,共3页
薇塔·萨克维尔-韦斯特的小说《海上无路标》讲述了即将离开人世的主人公爱德蒙·卡尔在海上旅行时所经历的心理巨变。该小说语言优美,修辞格的使用丰富多彩,自由联想贯穿始终。本文拟从遣词造句的绘画美、多种修辞格的使用和... 薇塔·萨克维尔-韦斯特的小说《海上无路标》讲述了即将离开人世的主人公爱德蒙·卡尔在海上旅行时所经历的心理巨变。该小说语言优美,修辞格的使用丰富多彩,自由联想贯穿始终。本文拟从遣词造句的绘画美、多种修辞格的使用和以自由联想为主要技巧的意识流化的语篇模式等三个方面分析小说《海上无路标》的艺术特色,以展现韦斯特在小说创作中使用的多种艺术表现手法。《海上无路标》的艺术特色使该小说具有独特的审美特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上无路标》 艺术特色 遣词造句 修辞格 自由联想
下载PDF
对提高旅游纪念品文化品位的探讨 被引量:26
3
作者 李滨 《商业研究》 北大核心 2001年第6期174-174,181,共2页
随着旅游业的发展,旅游纪念品的文化品位越来越引起人们的重视.旅游纪念品的文化含量高低,在于其智力、精神和地域文化三大因素.提高旅游纪念品文化品位要处理好品位与艺术特色、消费文化、国际文化及科技含量的关系.我国在开发旅... 随着旅游业的发展,旅游纪念品的文化品位越来越引起人们的重视.旅游纪念品的文化含量高低,在于其智力、精神和地域文化三大因素.提高旅游纪念品文化品位要处理好品位与艺术特色、消费文化、国际文化及科技含量的关系.我国在开发旅游纪念品中,要注重传播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促进民间与国际间的文化交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旅游纪念品 文化品位 艺术特色 科技含量
下载PDF
沈从文小说的倾向性和艺术特色 被引量:25
4
作者 凌宇 《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丛刊》 1980年第3期141-168,共28页
一九二四年,有一位年轻的作者,在“五四”精神的影响下,带着特异的经历和一身泥土气息,从湘西“一小角隅”走上文坛,开始了他的创作生涯。他就是沈从文。这个出现于二十年代中期,成熟于三十年代的作家,以休芸芸笔名发表文章开始,到解放... 一九二四年,有一位年轻的作者,在“五四”精神的影响下,带着特异的经历和一身泥土气息,从湘西“一小角隅”走上文坛,开始了他的创作生涯。他就是沈从文。这个出现于二十年代中期,成熟于三十年代的作家,以休芸芸笔名发表文章开始,到解放前夕基本终止创作,曾先后出版过五十余种小说集。其作品的质和量,在现代文学史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沈从文小说 艺术特色 小说史 下层人民 “五四”精神 人生形式 泥土气息 翠翠 爱情理想 《边城》
下载PDF
湖南湘绣艺术特色研究 被引量:28
5
作者 许凡 徐青青 《南京艺术学院学报(美术与设计)》 北大核心 2008年第6期127-130,共4页
湘绣是在湖南民间刺绣工艺的基础上,吸取苏绣、粤绣、京绣等绣系的精华发展起来的,在其漫长的发展过程中,逐渐形成自己独特的艺术风格。本文分析了楚汉文化、湖湘文化以及湖南民间刺绣等文化氛围对湖南湘绣艺术特色形成的影响,并从湘绣... 湘绣是在湖南民间刺绣工艺的基础上,吸取苏绣、粤绣、京绣等绣系的精华发展起来的,在其漫长的发展过程中,逐渐形成自己独特的艺术风格。本文分析了楚汉文化、湖湘文化以及湖南民间刺绣等文化氛围对湖南湘绣艺术特色形成的影响,并从湘绣与绘画的结合、针法、材质与色彩以及现代包装理念的融合等方面着手,揭示了现代湘绣所具有的艺术特色。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湘绣 艺术特色 非物质文化遗产
下载PDF
舒伯特《冬之旅》钢琴声部的艺术特色及其演奏处理 被引量:21
6
作者 沈茜 《黄钟(武汉音乐学院学报)》 北大核心 2001年第3期76-80,共5页
在舒伯特的艺术歌曲中 ,钢琴声部被赋予独特的艺术表现力 ,它不仅是声乐旋律部分的和声或节奏烘托 ,更重要的是它具有塑造音乐形象、表达音乐情感的功能。因此 ,我们在表演或欣赏舒伯特的艺术歌曲时 ,准确把握与恰当处理钢琴声部的风格 ... 在舒伯特的艺术歌曲中 ,钢琴声部被赋予独特的艺术表现力 ,它不仅是声乐旋律部分的和声或节奏烘托 ,更重要的是它具有塑造音乐形象、表达音乐情感的功能。因此 ,我们在表演或欣赏舒伯特的艺术歌曲时 ,准确把握与恰当处理钢琴声部的风格 ,对于促进声乐旋律、诗歌与钢琴声部的相辅相成、合而为一 ,达到完美的境界 ,有着相当重要的意义。文章以舒伯特的声乐套曲《冬之旅》为研究对象 ,探究其钢琴声部艺术特色以及在演奏方面的处理手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舒伯特 冬之旅 钢琴声部 艺术特色 演奏处理
下载PDF
论北方汉族民歌的色彩划分 被引量:23
7
作者 黄允箴 《中国音乐学》 1985年第1期61-68,86,共9页
汉族民歌的地方色彩绚丽多姿,它们是汉族民歌民族风格的分支,是在汉族地区各个不同范围内形成的。 各种地方色彩怎样划分?首先,需要明确划分的依据。众所周知:每种艺术品都含有构成自身艺术特色的基本要素,每件艺术品都通过自身基本要... 汉族民歌的地方色彩绚丽多姿,它们是汉族民歌民族风格的分支,是在汉族地区各个不同范围内形成的。 各种地方色彩怎样划分?首先,需要明确划分的依据。众所周知:每种艺术品都含有构成自身艺术特色的基本要素,每件艺术品都通过自身基本要素的作用而显示出特有的表现力。民歌也不例外,它所拥有的各种地方色彩主要从不同的民歌旋律中体现出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汉族民歌 地方色彩 基本要素 艺术特色 民族风格 艺术 色彩中心 表现力 汉族地区 体现出
原文传递
正确的作品解释是音乐表演创造的基础 被引量:23
8
作者 张前 《中央音乐学院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1992年第1期39-46,共8页
音乐表演,从它最基本的意义上说,是对音乐作品的表演。即使是即兴表演,也是构思在先,表演在后。在音乐艺术的创造活动中,音乐创作,即作曲是第一个创造过程,称一度创作,音乐表演是第二个创造过程,称二度创作。在一度创作中,作曲家把以情... 音乐表演,从它最基本的意义上说,是对音乐作品的表演。即使是即兴表演,也是构思在先,表演在后。在音乐艺术的创造活动中,音乐创作,即作曲是第一个创造过程,称一度创作,音乐表演是第二个创造过程,称二度创作。在一度创作中,作曲家把以情感为核心的心理体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二度创作 音乐表演者 作品内涵 即兴表演 表现形式 音乐表演艺术 艺术特色 作曲家 音乐作品 表现方式
原文传递
土家族织锦纹样初探 被引量:24
9
作者 田少煦 《中央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1989年第2期90-93,共4页
土家织锦,是土家族传统的民间工艺品,本民族语称之为“西兰卡普”。土家锦现存120余种图案纹样。这些纹样以它鲜明的艺术特色在我国各民族织锦中独树一帜。 土家锦的形成和发展经历了漫长的历史岁月,其纹样不仅反映了各个时期的社会风... 土家织锦,是土家族传统的民间工艺品,本民族语称之为“西兰卡普”。土家锦现存120余种图案纹样。这些纹样以它鲜明的艺术特色在我国各民族织锦中独树一帜。 土家锦的形成和发展经历了漫长的历史岁月,其纹样不仅反映了各个时期的社会风尚与民族习俗,而且熔进了土家人民对生活的追求和对大千世界的记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家族织锦 图案纹样 艺术特色 土家织锦 民间工艺品 西兰卡普 社会风尚 民族织锦 民族习俗 锦纹
下载PDF
生命的沉思与存在的决断(上)——论冯至的创作与存在主义的关系 被引量:16
10
作者 解志熙 《外国文学评论》 CSSCI 北大核心 1990年第3期48-56,共9页
在冯至的创怍生涯中,西方文化尤其是德国文化扮演了一个极其重要的角色。可以说,正是与西方文化尤其是与德国文化的广泛而深刻的关系赋予了冯至的创作以不同寻常的思想艺术特色。因此,探讨这种关系一直是冯至研究中的一个持久不衰的热... 在冯至的创怍生涯中,西方文化尤其是德国文化扮演了一个极其重要的角色。可以说,正是与西方文化尤其是与德国文化的广泛而深刻的关系赋予了冯至的创作以不同寻常的思想艺术特色。因此,探讨这种关系一直是冯至研究中的一个持久不衰的热点和众所瞩目的焦点。然而迄今为止的研究还不能说已对这一关系的复杂性和深刻性有了充分的认识。一个显而易见的问题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西方文化 德国文化 存在主义 艺术特色 冯至 复杂性 焦点 里尔克 思想 陀思妥耶夫斯基
原文传递
我看王蒙的小说 被引量:21
11
作者 刘绍棠 《文学评论》 1982年第3期60-62,共3页
《文学评论》编辑部要我写一篇文章谈谈王蒙的小说;王蒙本人也有此意。这不是个难作的题目。我和王蒙,是入党多年的老同志,也是交谊多年的老朋友,过去有过共同的遭遇,眼下又在一口锅里搅马勺——同在一个单位从事专业创作;我们在思想认... 《文学评论》编辑部要我写一篇文章谈谈王蒙的小说;王蒙本人也有此意。这不是个难作的题目。我和王蒙,是入党多年的老同志,也是交谊多年的老朋友,过去有过共同的遭遇,眼下又在一口锅里搅马勺——同在一个单位从事专业创作;我们在思想认识和创作观点上是很一致的。但是,由于各自生长和长成的环境与经历不同,也由于多方面接受的艺术影响的差异,我和王蒙在艺术的追求上,也就不大一样。粗略区分一下,王蒙更属于城市,注意引进、借鉴、吸收外国文学的表现手法;我更属于农村,力求继承中国文学的民族传统。这两年,我和王蒙在创作上都很多产,艺术特色的差异很大,在艺术性问题的见解上,颇有分歧,各执一词。这本来是正常现象,也是好现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王蒙 艺术特色 中篇小说 五十年代 思想认识 创作观 中国文学 外国文学 表现手法 文学评论
原文传递
少数民族原始宗教祭祀舞蹈及其特征 被引量:20
12
作者 纪兰慰 《贵州民族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1999年第1期65-72,共8页
原始宗教祭祀舞蹈是少数民族信仰民俗的重要组成部分。在祭祀仪式中,巫师以有形的身体动作与无形的神灵世界相沟通,是巫和巫舞的重要特征。至近世,大部分与传统的民族年节仪式和舞蹈相融合,其表演形式和功能多已发生演变。近现代少... 原始宗教祭祀舞蹈是少数民族信仰民俗的重要组成部分。在祭祀仪式中,巫师以有形的身体动作与无形的神灵世界相沟通,是巫和巫舞的重要特征。至近世,大部分与传统的民族年节仪式和舞蹈相融合,其表演形式和功能多已发生演变。近现代少数民族地区的原始宗教祭祀舞蹈,基本属于原始舞蹈文化遗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少数民族 特征 原始宗教舞蹈 原始祭祀舞蹈 原始舞蹈文化遗存 类型 艺术特色 萨满教 萨满舞 东巴教 《东巴舞》 东巴舞谱 《师公舞》
原文传递
民间文学的再认识 被引量:19
13
作者 万建中 《民俗研究》 2004年第3期5-12,共8页
关键词 民间文学 人民大众 艺术特色 劳动人民 流传 思想感情 口头创作 审美观念 表现 再认识
原文传递
《飘》的魅力、价值与特色 被引量:22
14
作者 董金伟 《西安外国语大学学报》 1999年第2期52-59,共8页
一、《飘》的永久魅力大凡一部文学作品,如果能让人读起来手不释卷,与书中人物同喜同悲,便不失为佳作;倘若书中情节和事件能够跨越时代与国界,成为全世界读者口谈笔议的话题,作者书中的描写、叙述、人物的对话能够揭示一些永恒的... 一、《飘》的永久魅力大凡一部文学作品,如果能让人读起来手不释卷,与书中人物同喜同悲,便不失为佳作;倘若书中情节和事件能够跨越时代与国界,成为全世界读者口谈笔议的话题,作者书中的描写、叙述、人物的对话能够揭示一些永恒的真理,那么这部作品则被称为名著,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飘》 思嘉 美国南方 艺术特色 文学价值 美国南北战争 美国小说 人物性格 心理描写 米切尔
下载PDF
侗锦艺术特色初探 被引量:20
15
作者 蔡荭 《广西民族研究》 CSSCI 2004年第2期77-81,共5页
侗锦是侗族民间工艺中的精品 ,它以其独特的编织工艺、富有民族特色的图案、丰富深刻的文化内涵、亮丽和谐的色彩、高雅凝重的品质和鲜明的民族风格 ,成为我国著名的织锦之一。侗族妇女以织锦为载体 ,展示着她们聪明的才智和精湛的编织... 侗锦是侗族民间工艺中的精品 ,它以其独特的编织工艺、富有民族特色的图案、丰富深刻的文化内涵、亮丽和谐的色彩、高雅凝重的品质和鲜明的民族风格 ,成为我国著名的织锦之一。侗族妇女以织锦为载体 ,展示着她们聪明的才智和精湛的编织技巧 ,承载和演绎着本民族源远流长、积淀深厚、内涵丰富、特色鲜明的传统文化 ,反映侗民族的观念形态、图腾崇拜、宗教信仰、审美情趣以及避凶趋吉、消灾纳福和追求天、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侗锦 编织工艺 艺术特色
下载PDF
浅论巫傩面具的艺术特色 被引量:17
16
作者 符均 《文史杂志》 2002年第6期51-53,共3页
傩文化是一种来自远古的巫文化.傩祭和傩舞及在此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傩戏是其载体.其中傩戏是一种宗教与艺术相结合、娱神与娱人相结合的戏曲艺术.傩戏表演中最典型的特点是必须有面具.
关键词 傩戏 傩面具 傩舞 戏曲艺术 表演 艺术特色 相结合 典型 傩文化 巫文化
下载PDF
苏北赵庄唢呐班研究 被引量:17
17
作者 赵宴会 《中央音乐学院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05年第2期29-35,共7页
“唢呐班”这一传统乐种形式在我国苏北地区普遍存在,约有300年以上的历史,但至今未得到应有的关注和研究。笔者在民族器乐领域中具有“局内人”与“局外人”双重文化身份,这一特殊角色为本文的写作提供了得天独厚的有利条件。由此观之... “唢呐班”这一传统乐种形式在我国苏北地区普遍存在,约有300年以上的历史,但至今未得到应有的关注和研究。笔者在民族器乐领域中具有“局内人”与“局外人”双重文化身份,这一特殊角色为本文的写作提供了得天独厚的有利条件。由此观之,时代在变,人们的精神文化需求也在变,但广大农村老百姓对唢呐班的喜爱与需求没有变,唢呐班在老百姓中间至今仍然焕发着其特有的青春与活力,这是颇值得深思和研究的音乐与文化现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赵庄唢呐班 历史 艺术特色
原文传递
从现代到后现代:《小世界》的两种声音 被引量:7
18
作者 李增 马晓明 《东北师大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01年第5期117-122,共6页
《小世界》是英国著名作家戴维·洛奇的一部重要小说 ,被许多学者认为是西方的《围城》。对于大部分文学批评家来说 ,因其涉及到了形形色色的文艺理论 ,新马克思主义、女权主义、泛性论、解构等 ,因而将之誉为是一部“后现代”的力... 《小世界》是英国著名作家戴维·洛奇的一部重要小说 ,被许多学者认为是西方的《围城》。对于大部分文学批评家来说 ,因其涉及到了形形色色的文艺理论 ,新马克思主义、女权主义、泛性论、解构等 ,因而将之誉为是一部“后现代”的力作。然而 ,笔者认为 ,它既是一部“后现代主义”的作品 ,也是一部有着很强的“现代主义”色彩的作品 ,其现代性主要体现在结构布局和人物塑造等方面上。事实上 ,现代主义和后现代主义因素交织在一起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现代主义 后现代主义 解构主义 小说 英国 《小世界》 戴维·洛奇 艺术特色 结构 人物塑造
下载PDF
金雀山西汉帛画临摹后感 被引量:18
19
作者 刘家骥 刘炳森 《文物》 1977年第11期28-31,共4页
1972年和1973年,湖南长沙马王堆一号和三号汉墓彩绘帛画的相继出土,对于研究秦汉时期的美术史是一份极为重要的资料;1974年山东临沂金雀山九号汉墓的彩绘帛画出土,又有其不同于马王堆西汉帛画等古代艺术作品的内容和艺术特色,这就使秦... 1972年和1973年,湖南长沙马王堆一号和三号汉墓彩绘帛画的相继出土,对于研究秦汉时期的美术史是一份极为重要的资料;1974年山东临沂金雀山九号汉墓的彩绘帛画出土,又有其不同于马王堆西汉帛画等古代艺术作品的内容和艺术特色,这就使秦汉时期的绘画史资料更加丰富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王堆帛画 秦汉时期 西汉 湖南长沙 艺术特色 山东临沂 地主阶级 彩绘 汉墓 艺术作品
原文传递
论武强年画的艺术特色和文化价值 被引量:18
20
作者 李志刚 《美术》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1期124-129,共6页
木版年画是我国独具特色的一种传统民间美术形式。它植根于民族民间文化土壤,千百年来在民间广泛普及。在儿时的记忆里,每逢春节,家家户户张贴春联年画,吉祥红火,春意盎然。“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进暖入屠苏,千门万户瞳睦日,总... 木版年画是我国独具特色的一种传统民间美术形式。它植根于民族民间文化土壤,千百年来在民间广泛普及。在儿时的记忆里,每逢春节,家家户户张贴春联年画,吉祥红火,春意盎然。“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进暖入屠苏,千门万户瞳睦日,总把新桃换旧符”。如今,令人眼花缭乱的新时尚取代了了古老的年画,可小时候那股浓浓的年味却没有了。春节回老家,重又看到古朴的武强年画,倍感亲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木版年画 文化价值 艺术特色 民间美术 文化土壤 春节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2 250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