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09篇文章
< 1 2 6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塔里木盆地奥陶系礁滩体特征与油气勘探 被引量:34
1
作者 王招明 张丽娟 +3 位作者 王振宇 韩剑发 刘运宏 沈安江 《中国石油勘探》 CAS 2007年第6期1-7,共7页
塔里木盆地奥陶系生物礁主要分布于塔中、巴楚、轮南地区,层位主要分布在中—晚奥陶世一间房组、良里塔格组,岩性以粘结岩、障积岩、格架岩为主。一间房组生物礁规模小,造礁群落以托盘—海绵、菌藻类为主;良里塔格组生物礁规模较大,造... 塔里木盆地奥陶系生物礁主要分布于塔中、巴楚、轮南地区,层位主要分布在中—晚奥陶世一间房组、良里塔格组,岩性以粘结岩、障积岩、格架岩为主。一间房组生物礁规模小,造礁群落以托盘—海绵、菌藻类为主;良里塔格组生物礁规模较大,造礁群落以珊瑚—层孔虫—钙藻为主,是目前我国发现珊瑚—层孔虫造礁群落最早的礁体。塔中Ⅰ号坡折带发育大型礁滩复合体,存在礁丘、灰泥丘、各种粒屑滩微相,有格架岩、粘结岩、砂砾屑灰岩、砂屑灰岩等,在纵向上礁丘、灰泥丘及粒屑滩多旋回发育,形成礁滩复合体,厚度巨大,最厚达300余米,在地貌上呈丘状凸起;礁滩复合体横向上沿坡折带规模分布,主体在塔中24井—塔中82井一带,东西长达220km。礁滩复合体发育优质孔洞层,溶蚀孔洞、残余粒间孔、骨架孔、构造缝是主要的储集空间,多期礁滩体储层纵向叠置、横向连片。塔里木盆地碳酸盐岩坡折带发育,有利勘探面积大,已经发现塔中礁滩型大油气田;轮古东、英买力南斜坡、满西坡折带等区带都是寻找礁滩型油气田的重要领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塔里木盆地 奥陶系 良里塔格 礁滩复合体 生物礁
下载PDF
礁滩相碳酸盐岩岩溶作用及其对孔隙分布的控制——以塔中东部上奥陶统良里塔格组为例 被引量:31
2
作者 屈海洲 王振宇 +3 位作者 杨海军 张云峰 于红枫 王茜 《石油勘探与开发》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5期552-558,共7页
利用岩心、薄片、测井等资料,研究塔中东部地区上奥陶统良里塔格组礁滩相碳酸盐岩的岩溶作用类型、特征及对孔隙分布的控制机理。研究区经历了同生岩溶及早成岩近地表岩溶作用。在良三段-良一段礁滩复合体沉积期,同生岩溶形成具有大... 利用岩心、薄片、测井等资料,研究塔中东部地区上奥陶统良里塔格组礁滩相碳酸盐岩的岩溶作用类型、特征及对孔隙分布的控制机理。研究区经历了同生岩溶及早成岩近地表岩溶作用。在良三段-良一段礁滩复合体沉积期,同生岩溶形成具有大量选择性溶蚀孔隙的大气淡水成岩透镜体,发育于各期礁、滩沉积旋回的中上部,单个孔隙(洞)层厚10-30m,可增加3%~4%的绝对孔隙度。沉积期后,沉积物未经历埋藏期成岩作用就抬升、暴露,受到早成岩近地表岩溶作用,沉积地貌转换为岩溶古地貌,在距良里塔格组顶部100m深度内形成了4个岩溶带,表层岩溶带与径流岩溶带孔隙有效性、连通性较好,可增加4%~8%的绝对孔隙度。两种岩溶作用成岩阶段具有连续性、形成的孔隙空间分布具有继承性,良好的时空耦合关系是研究区有效孔隙集中发育在良三段一良一段的关键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孔隙分布 岩溶作用 礁滩相 良里塔格 奥陶系 塔中东部地区
下载PDF
新疆巴楚中-晚奥陶世牙形刺生物地层和沉积环境研究 被引量:29
3
作者 李越 黄智斌 +6 位作者 王建坡 王志浩 薛耀松 张俊明 张元动 樊隽轩 张园园 《地层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2期113-122,共10页
塔里木盆地中央隆起区的中—上奥陶统灰岩相地层露头分布在巴楚良里塔格地区的一间房—唐王城。以牙形刺动物群为依据厘定3个组的时代,从下至上为一间房组(Periodus flabellum层、Pygodus serra层,属达瑞威尔阶)、吐木休克组(Pygodus an... 塔里木盆地中央隆起区的中—上奥陶统灰岩相地层露头分布在巴楚良里塔格地区的一间房—唐王城。以牙形刺动物群为依据厘定3个组的时代,从下至上为一间房组(Periodus flabellum层、Pygodus serra层,属达瑞威尔阶)、吐木休克组(Pygodus anserinus层、Baltoniodus alobatus带,属桑比阶)和良里塔格组(含B.confluens动物群层,属凯迪阶下部)。一间房组的开始标志了新一期的海进,此组下段发育1期藻丘,中段发育1期藻丘、1期瓶筐石礁丘和3—4期瓶筐石—棘屑滩,上段代表了海水加深至浪基面之下的过程;吐木休克组沉积过程中达到了海进最大值,为凝缩沉积;良里塔格组代表了逐渐海退的过程,由浅滩和3期藻丘建造组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牙形刺 生物地层 沉积环境 一间房 吐木休克 良里塔格 中-上奥陶统 巴楚 新疆
原文传递
塔中隆起上奥陶统凯迪阶良里塔格组生物群及其古生态特征 被引量:28
4
作者 杨海军 王建坡 +4 位作者 黄智斌 姚小刚 张园园 马俊业 李越 《古生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期109-122,共14页
塔中隆起区的良里塔格组含菌藻类微生物岩、植物类的钙藻、原生动物中的有孔虫、后生动物中的海绵、珊瑚、苔藓虫、介形类、三叶虫、腹足类、腕足动物、棘皮动物等化石门类。根据其生物成分的埋葬学特征,分为原地或近源成分占优势的群... 塔中隆起区的良里塔格组含菌藻类微生物岩、植物类的钙藻、原生动物中的有孔虫、后生动物中的海绵、珊瑚、苔藓虫、介形类、三叶虫、腹足类、腕足动物、棘皮动物等化石门类。根据其生物成分的埋葬学特征,分为原地或近源成分占优势的群落和远源异地成分占优势的组合,群落和组合的类型展布受水深、水动力、坡折带地貌等因素控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物群 古生态 良里塔格 凯迪阶 塔中隆起
下载PDF
塔中地区良里塔格组海平面变化与烃源岩的非均质性 被引量:25
5
作者 高志勇 张水昌 +1 位作者 朱如凯 张兴阳 《石油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5期45-50,共6页
塔中地区上奥陶统良里塔格组沉积的灰泥丘是目前保存下来的海相成因工业性烃源岩之一。沉积相研究及碳、氧同位素与锶同位素分析表明,在良里塔格组沉积时期,塔中地区经历了3期大规模的海平面变化。根据3期海平面变化特点将良里塔格组划... 塔中地区上奥陶统良里塔格组沉积的灰泥丘是目前保存下来的海相成因工业性烃源岩之一。沉积相研究及碳、氧同位素与锶同位素分析表明,在良里塔格组沉积时期,塔中地区经历了3期大规模的海平面变化。根据3期海平面变化特点将良里塔格组划分为3个层序。烃源岩的非均质性与海平面变化有如下关系:①层序1中的烃源岩只发育在第1期海平面上升最大时期,即密集段;②层序2中的烃源岩形成于第2期海平面上升期与下降早期,即海侵体系域与高位体系域下部;③层序3中的烃源岩主要发育于第3期海平面上升初期,即海侵体系域的下部。沉积相与海平面升降变化对烃源岩非均质性具有控制作用,台地边缘灰泥丘相中有机质丰度较高的优质生油岩分别赋存于丘间洼地、层状灰泥丘和层状生物灰泥丘亚相中,块状灰泥丘的有机质丰度较低。海侵速率影响了烃源岩有机质丰度,快速的海平面上升易使台地边缘发育高有机质丰度的烃源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烃源岩 非均质性 有机质丰度 海平面变化 良里塔格 塔中地区
下载PDF
利用自然伽马能谱测井识别碳酸盐岩高频层序——以塔里木盆地塔中地区T1井良里塔格组为例 被引量:24
6
作者 高达 林畅松 +1 位作者 胡明毅 黄理力 《沉积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4期707-715,共9页
碳酸盐岩系地层中普遍发育高频层序,且与四级、五级层序界面伴生的早期岩溶作用对油气储层的改善十分关键,然而基于测井资料如何客观的识别和划分高频层序是学界不断探索的难点问题。论文选取塔里木盆地塔中地区的T1井,利用自然伽马能... 碳酸盐岩系地层中普遍发育高频层序,且与四级、五级层序界面伴生的早期岩溶作用对油气储层的改善十分关键,然而基于测井资料如何客观的识别和划分高频层序是学界不断探索的难点问题。论文选取塔里木盆地塔中地区的T1井,利用自然伽马能谱测井中Th/U(钍/铀)比值曲线,使用滑动平均滤波和小波变换等方法,对上奥陶统良里塔格组开展了高频层序研究。结果表明,Th/U比值曲线滑动平均滤波处理后,能清晰、客观地反映沉积旋回,其比值的增加指示沉积水体加深、泥质增多,比值减少指示沉积水体变浅、泥质减少;该井良里塔格组可划分为3个三级层序、8个四级层序和32个五级层序,三~五级层序分别与小波变换得出一维离散曲线的振荡趋势非常吻合,四级和五级层序极有可能分别反映了米兰科维奇旋回中地球偏心率长周期旋回(0.4 Ma)和短周期旋回(0.1 Ma);连井对比表明塔中地良里塔格组下部的三级和四级层序发育具有明显差异,这种差异受控于良里塔格组沉积前古地貌形态;储层发育段均与四级、五级层序界面有关,塔中地区东部更易发育有利的储层。研究结果对于依据测井资料开展碳酸盐岩高频层序研究具有理论意义,对于建立区内的高精度层序地层格架进而预测礁滩相储层分布具有实际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频层序 自然伽马能谱测井 小波变换 良里塔格 塔里木盆地
下载PDF
塔里木盆地良里塔格组沉积环境差异及其对碳酸盐储层发育的制约 被引量:21
7
作者 刘嘉庆 李忠 +2 位作者 黄君凑 韩银学 彭海军 《中国科学:地球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2期1802-1816,共15页
上奥陶统良里塔格组是塔里木盆地重要的含油气层.勘探实践显示,同处塔里木盆地台盆区不同油田的良里塔格组储层存在显著差异.本文选取塔河、塔中为典型地区,在等时生物地层格架厘定的基础上,综合岩芯、测井曲线和锶同位素地球化学分析,... 上奥陶统良里塔格组是塔里木盆地重要的含油气层.勘探实践显示,同处塔里木盆地台盆区不同油田的良里塔格组储层存在显著差异.本文选取塔河、塔中为典型地区,在等时生物地层格架厘定的基础上,综合岩芯、测井曲线和锶同位素地球化学分析,对比研究良里塔格组沉积环境的差异演化以及对碳酸盐岩储层发育的影响.研究认为,良里塔格组沉积时期塔河和塔中分属两个台地,塔中发育5个四级层序,而塔河仅保存下面4个四级层序.塔河地区良里塔格组为缓坡型-弱镶边台地,碳酸盐岩生长率低(37m/a),水体相对较深、能量较低,碳酸盐岩基质较高的陆屑矿物含量和锶同位素比值(87Sr/86Sr)都揭示受陆源碎屑影响显著;而塔中地区为强镶边台地,台地建造速度快(250m/a),高能礁滩相发育.塔河地区由于水体较深,高能相不发育,同生期海水胶结作用较强,因此原生孔隙总体不发育.而塔中地区Ⅰ号断裂带附近为浅水区域,高能礁滩体经常暴露水面,胶结弱,可以保留更多原生孔隙.相比于塔河,塔中地区由于原始沉积环境的优势,高能的礁滩体为后期构成优质储层打下了很好的物质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沉积环境 碳酸盐岩台地 良里塔格 塔河油田 塔中油田
原文传递
塔里木板块塔中上奥陶统良里塔格组的核形石 被引量:19
8
作者 张园园 杨海军 +2 位作者 王建坡 黄智斌 李越 《微体古生物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3期234-242,共9页
核形石包壳特征是分类的重要依据,包壳形态在一定程度取决于其生长环境中的水流能量因素。塔中油田3口井上奥陶统凯迪阶良里塔格组礁滩相所显示的生态指标具有差异性,其中核形石形态学与其产出层位沉积时的能量条件具有很大程度的协同... 核形石包壳特征是分类的重要依据,包壳形态在一定程度取决于其生长环境中的水流能量因素。塔中油田3口井上奥陶统凯迪阶良里塔格组礁滩相所显示的生态指标具有差异性,其中核形石形态学与其产出层位沉积时的能量条件具有很大程度的协同。全包裹型圆形或椭圆形核形石多见于颗粒灰岩和泥粒状灰岩,代表中—高能沉积环境;正常核形石在高能环境出现频率较大;薄皮型核形石多为中等能量的产物;半包裹型核形石多见于灰泥基质的粒泥状灰岩—泥粒状灰岩,指示水流能量偏低的环境,复合型核形石具备半包裹型和全包裹型核形石特征,代表水动力条件相对较强、中高等能量相互交替的环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核形石 分类 古环境 良里塔格 上奥陶统 塔中 塔里木板块
下载PDF
塔里木盆地巴楚地区中奥陶统一间房组露头礁滩复合体储层地质建模及其对塔中地区油气勘探的启示 被引量:19
9
作者 沈安江 郑剑锋 顾乔元 《地质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期137-148,共12页
通过1∶5万礁滩复合体地质填图,在巴楚地区共发现大小不等的礁滩复合体90余个,层位为中奥陶统一间房组二段,台缘为礁滩复合体密集发育区,礁滩体规模大,台内为礁滩复合体零星发育区,礁滩体规模小。通过对6个典型礁滩复合体的解剖,研究了... 通过1∶5万礁滩复合体地质填图,在巴楚地区共发现大小不等的礁滩复合体90余个,层位为中奥陶统一间房组二段,台缘为礁滩复合体密集发育区,礁滩体规模大,台内为礁滩复合体零星发育区,礁滩体规模小。通过对6个典型礁滩复合体的解剖,研究了礁滩复合体的微相类型、组合和各微相的岩石特征、生物群落,并对其生长发育阶段进行了分析。根据6个典型礁滩复合体及礁间的大量铸体薄片鉴定和物性资料,分析了储层的特征、成因和非均质性,建立了台缘礁及礁间、台内礁及礁间2种背景条件下的储层地质模型。巴楚地区露头礁滩复合体储层地质模型对塔中地区上奥陶统良里塔格组礁滩复合体的勘探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并为勘探实践所证实。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疆 巴楚地区 塔中地区 一间房 良里塔格 礁滩复合体 储层地质模型
下载PDF
塔河南盐下地区上奥陶统良里塔格组沉积环境分析 被引量:19
10
作者 侯明才 万梨 +3 位作者 傅恒 周丽梅 漆立新 俞仁连 《成都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5期509-516,共8页
塔河南盐下地区上奥陶统良里塔格组主要为一套碳酸盐岩。通过对研究区28口钻井岩心的详细描述和3 200余块薄片的鉴定,确认其主要的岩石类型有微晶灰岩、生屑灰岩、藻粘结灰岩、藻球粒灰岩、鲕粒灰岩、含玄武岩屑灰岩。在这些碳酸盐岩中... 塔河南盐下地区上奥陶统良里塔格组主要为一套碳酸盐岩。通过对研究区28口钻井岩心的详细描述和3 200余块薄片的鉴定,确认其主要的岩石类型有微晶灰岩、生屑灰岩、藻粘结灰岩、藻球粒灰岩、鲕粒灰岩、含玄武岩屑灰岩。在这些碳酸盐岩中可见藻屑、苔藓虫屑、角石、海绵、棘屑、腕足、双壳、珊瑚、三叶虫等指示正常海相环境的生物。在综合分析其岩石学特征、自然伽马曲线、成像测井和地震资料的基础上,将研究区良里塔格组划分为开阔台地、台地边缘浅滩和台地前缘斜坡三种沉积环境。并讨论了良里塔格早、晚期沉积相的空间展布特征,编制了各时期的古地理图。为塔河南上奥陶统的油气勘探提供了地质指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塔河南 良里塔格 沉积环境 古地理图 油气勘探
下载PDF
塔里木盆地塔中地区上奥陶统近环带状台地边缘相带特征及勘探前景 被引量:19
11
作者 何碧竹 焦存礼 +3 位作者 王生朗 邓国振 汪功怀 何希鹏 《地质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7期1039-1046,共8页
研究发现塔中地区上奥陶统良里塔格组的台地边缘相带呈近环带状环绕卡塔克隆起分布,从晚奥陶世良里塔格组沉积的早期到晚期逐渐向中央断垒带迁移,北部环带较南部迁移的更为迅速。利用钻井与地震资料,开展了良里塔格组沉积相、古地理、... 研究发现塔中地区上奥陶统良里塔格组的台地边缘相带呈近环带状环绕卡塔克隆起分布,从晚奥陶世良里塔格组沉积的早期到晚期逐渐向中央断垒带迁移,北部环带较南部迁移的更为迅速。利用钻井与地震资料,开展了良里塔格组沉积相、古地理、古构造及台地边缘成因等综合分析研究。根据古地形、古构造、水体能量的控制,将该台地边缘带划分为陡坡高台型、断褶高丘型、断褶缓丘型、缓坡低丘型等4种类型,并初步划定了它们在塔中地区的分布。研究表明,不同类型的台地边缘,沉积微相有较大的变化,其上发育着灰泥丘、障积礁、骨架礁等不同类型的生物礁(丘)、滩及复合体;且随着台地边缘向中央断垒带快速的迁移、收缩,形成的礁(丘)滩复合体规模变小,发育不完整。由于处于同生大气成岩环境中,礁、丘、滩及复合体在海平面暂时性相对下降时,发生同生岩溶作用,形成大小不一、形态各异的各种孔隙,能作为有效孔隙保存下来的,分布在台地边缘礁滩复合体内,构成大气成岩透镜体。受后期埋藏岩溶作用及构造破裂作用的控制,储层储渗空间以次生成因的孔、洞、缝为主,层间和层内非均质性较强。塔中地区良里塔格组有4~6期大气成岩透镜体,断褶缓丘型、缓坡低丘型台地边缘礁滩复合体的大气成岩透镜体发生频率高,单层厚度较薄。台地边缘相带的分布控制了有利的成藏区域;经过改造的粒屑滩和礁核部位多发育优质储层,控制了油气的富集高产。顺西坡折带和卡4坡折带礁滩相发育,油源条件好,是有利勘探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台地边缘相 礁滩复合体 良里塔格 上奥陶统 塔中地区
下载PDF
塔里木盆地塔中孤立台地北缘上奥陶统良里塔格组精细沉积建模 被引量:18
12
作者 陈轩 赵宗举 +1 位作者 张宝民 刘银河 《沉积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5期1002-1011,共10页
通过对大量露头和岩心资料的分析,塔中孤立台地北缘上奥陶统良里塔格组识别出滩、障积礁、灰泥丘、藻席、潮下低能带五种沉积微相。并按照沉积能量由高到低的顺序,建立起高频沉积组合,它们分别是:滩—礁组合、滩—礁—丘组合、滩—丘组... 通过对大量露头和岩心资料的分析,塔中孤立台地北缘上奥陶统良里塔格组识别出滩、障积礁、灰泥丘、藻席、潮下低能带五种沉积微相。并按照沉积能量由高到低的顺序,建立起高频沉积组合,它们分别是:滩—礁组合、滩—礁—丘组合、滩—丘组合、粒屑滩组合、滩—席组合、丘—席组合、藻席组合、低能带—藻席组合,进而在层序格架内分析了这八种高频沉积组合在时空上的演化规律。在此基础上,结合地震资料以及前人研究成果,将该区精细刻画为四种加积型镶边台地沉积模式:1)断控型窄陡镶边台地,以塔中261井区为代表;2)断控型宽陡镶边台地,以塔中62井区为代表;3)沉积型宽陡镶边台地,以塔中82井区为代表;4)沉积型宽缓镶边台地,以塔中45井区为代表。断控型的台地边缘能量相对较高,有利于礁滩体的发育,沉积型台地边缘能量相对较低,礁滩体欠发育。这四种模式的建立为该区下一步的储层预测和油气藏开发提供了有价值的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奥陶系 良里塔格 礁滩体 准层序 镶边台地 沉积模式
下载PDF
新疆巴楚晚奥陶世礁丘中的蓝菌群落 被引量:18
13
作者 王建坡 李越 +2 位作者 张园园 杨海军 黄智斌 《微体古生物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2期139-147,共9页
新疆巴楚上奥陶统良里塔格组"中红灰岩"中见蓝菌-绿藻形成的礁丘,常见3类蓝菌类化石:Girvanella,Renalcid和Ortonella,其中Renalcid包括Renalcis和Izhella。蓝菌群落所形成的微生物岩构造包括钙化的微生物膜和微生物席、叠层... 新疆巴楚上奥陶统良里塔格组"中红灰岩"中见蓝菌-绿藻形成的礁丘,常见3类蓝菌类化石:Girvanella,Renalcid和Ortonella,其中Renalcid包括Renalcis和Izhella。蓝菌群落所形成的微生物岩构造包括钙化的微生物膜和微生物席、叠层石和凝块石,对礁灰岩的建造作用主要体现在作为灰泥物源、粘结颗粒和形成格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蓝菌 礁丘 上奥陶统 良里塔格 巴楚 新疆
下载PDF
新疆塔中地区奥陶系地层划分与岩性研究 被引量:15
14
作者 刘春晓 杨小波 钱利 《地层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2期217-224,共8页
新疆塔中地区奥陶系分布广泛。主要根据化石、岩性特征、对比等将研究区内奥陶系划分为三统四组:下奥陶统蓬莱坝组与下伏上寒武统丘里塔格下亚群呈假整合接触,鹰山组归为中下奥陶统,一间房组划为中奥陶统,良里塔格组划归上奥陶统。良里... 新疆塔中地区奥陶系分布广泛。主要根据化石、岩性特征、对比等将研究区内奥陶系划分为三统四组:下奥陶统蓬莱坝组与下伏上寒武统丘里塔格下亚群呈假整合接触,鹰山组归为中下奥陶统,一间房组划为中奥陶统,良里塔格组划归上奥陶统。良里塔格组可细分为3个岩性段,鹰山组可划分为4个岩性段。良里塔格组与鹰山组之间存在区域地层缺失和不整合,桑塔木组与上覆地层呈不整合接触,与下伏良里塔格组由于所处的位置不同呈整合或不整合接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层划分 鹰山 蓬莱坝 良里塔格 桑塔木 奥陶系 塔里木盆地 新疆
原文传递
塔中隆起晚奥陶世古地貌及其沉积相特征 被引量:17
15
作者 彭莉 刘小平 +4 位作者 林畅松 刘景彦 阳孝法 王海平 李换浦 《石油地球物理勘探》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6期767-772,共6页
塔中Ⅰ号断裂带古地貌及其沉积相是控制塔中地区晚奥陶世台缘相带和大型生物礁油气藏发育的主要因素,在该区寻找相似的生物礁发育带具有重要的勘探意义。分析塔中隆起上奥陶统沉积体系地震反射结构,选择距古隆起顶面最近且全区易追踪的... 塔中Ⅰ号断裂带古地貌及其沉积相是控制塔中地区晚奥陶世台缘相带和大型生物礁油气藏发育的主要因素,在该区寻找相似的生物礁发育带具有重要的勘探意义。分析塔中隆起上奥陶统沉积体系地震反射结构,选择距古隆起顶面最近且全区易追踪的沉积界面作为近似古水平面,恢复了塔中隆起及其邻区上奥陶统沉积前的古地貌,并将其划分为6个单元:台内高隆、台内缓坡、台地斜坡、陆架斜坡、陆架坡折和深海盆地,其中分别发育局限台地相、开阔台地相、台地边缘相、开阔陆棚相和深海槽盆相。研究表明,台内缓坡带具有与塔中Ⅰ号断裂带相似的古地貌及沉积相特征,且主要分布在塔中隆起南斜坡并向和田河东延伸一带,以及西部沿吐木休克断裂一带和顺托果勒低隆段两侧,可能是生物礁油气藏勘探的重要目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塔中隆起 良里塔格 古地貌恢复 台地边缘相 生物礁
下载PDF
塔里木盆地卡塔克隆起西北倾没端良里塔格组碳酸盐岩储层发育特征与影响因素 被引量:16
16
作者 李慧莉 钱一雄 +1 位作者 沙旭光 马红强 《石油与天然气地质》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期69-75,共7页
钻探揭示塔里木盆地卡塔克隆起西北倾没端上奥陶统良里塔格组发育碳酸盐岩缝洞型储层。综合岩心、薄片以及测井资料,分析了储层发育特征及影响因素,研究认为加里东中期Ⅱ幕风化壳岩溶作用、准同生岩溶作用、埋藏溶蚀作用及构造破裂作用... 钻探揭示塔里木盆地卡塔克隆起西北倾没端上奥陶统良里塔格组发育碳酸盐岩缝洞型储层。综合岩心、薄片以及测井资料,分析了储层发育特征及影响因素,研究认为加里东中期Ⅱ幕风化壳岩溶作用、准同生岩溶作用、埋藏溶蚀作用及构造破裂作用对储层发育有影响。准同生期岩溶作用及与热液有关的埋藏溶蚀作用对现存储集空间的贡献有限,研究区储层发育主控因素的研究尚需进一步深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碳酸盐岩储层 良里塔格 上奥陶统 卡塔克隆起 塔里木盆地
下载PDF
中国新疆塔里木盆地上奥陶统良里塔格组的钙藻化石 被引量:16
17
作者 刘丽静 杨海军 +1 位作者 潘文庆 吴亚生 《微体古生物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期18-38,共21页
钙藻是可以发生生物钙化作用形成钙质"骨骼"的分属多个门类的藻类的俗称。钙藻最早出现于寒武纪,奥陶纪发生第一次辐射演化。本文系统讨论了绿藻门绒枝藻目(Dasycladales)、羽藻目钙扇藻科(Udoteaceae)的科和属级分类标准和... 钙藻是可以发生生物钙化作用形成钙质"骨骼"的分属多个门类的藻类的俗称。钙藻最早出现于寒武纪,奥陶纪发生第一次辐射演化。本文系统讨论了绿藻门绒枝藻目(Dasycladales)、羽藻目钙扇藻科(Udoteaceae)的科和属级分类标准和红藻门珊瑚藻科、管孔藻科(Solenoporaceae)属级分类标准及其中各属分类中存在的问题。塔里木盆地晚奥陶世在塔中—巴楚台地和塔北台地发育了一套礁滩相良里塔格组碳酸盐岩,其中含有丰富的钙藻化石。本文系统描述了来自塔里木盆地塔中、巴楚、塔北地区取心井上奥陶统良里塔格组岩层中的钙藻化石11个属15个种。包括绿藻门绒枝藻目西莱特藻科(Seletonellaceae)的Dasyporella,Kazakhstanelia,Vermiporella,Aphroporella,Arthroporella,绿藻门的羽藻目Bryopsidales(siphonales)的钙扇藻科的Dimor phosiphon,Palaeo porella,红藻门珊瑚藻目(Corallinales)的管孔藻科的Solenopora,Parachaetetes及Corallinales incertus familiae的Petro-phyton,以及分类位置不明的Monili porella。其中绒枝藻Ajakmalajsoria被视作Kazakhstanelia的同义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钙藻 绿藻 红藻 奥陶系 良里塔格 塔里木盆地 新疆
原文传递
塔里木盆地哈拉哈塘地区奥陶系良里塔格组古地貌与岩溶洞穴特征 被引量:15
18
作者 宁超众 胡素云 +3 位作者 潘文庆 姚子修 李勇 袁文芳 《石油与天然气地质》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5期985-995,1047,共12页
塔里木盆地哈拉哈塘地区奥陶系良里塔格组发育典型的表生岩溶体系,形成特征性的喀斯特地貌及地下岩溶洞穴系统。首先利用地震资料表征了良里塔格组顶部喀斯特地貌,然后应用岩心、镜下及测井资料研究了地下岩溶洞穴系统的基本特征,并通过... 塔里木盆地哈拉哈塘地区奥陶系良里塔格组发育典型的表生岩溶体系,形成特征性的喀斯特地貌及地下岩溶洞穴系统。首先利用地震资料表征了良里塔格组顶部喀斯特地貌,然后应用岩心、镜下及测井资料研究了地下岩溶洞穴系统的基本特征,并通过RMS振幅和方差融合技术刻画了岩溶洞穴系统的展布。结合本区地质背景,探讨了岩溶体系发育的控制因素。研究表明,良里塔格组顶部喀斯特发育岩溶高地、岩溶斜坡、岩溶槽谷和落水洞等地貌要素,不同的地貌要素具有不同的分布特征;其内部岩溶洞穴系统发生垮塌、充填及压实,岩溶洞穴通道呈直线形态并交织成复杂网状。控制该区岩溶体系发育的因素有:低水位期海平面下降、先存断裂及裂缝、地表河流体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洞穴 垮塌 岩溶 古地貌 良里塔格 奥陶系 塔里木盆地
下载PDF
塔中北斜坡致密碳酸盐岩盖层特征及其控油气作用 被引量:14
19
作者 赵越 杨海军 +4 位作者 刘丹丹 韩剑发 张艳萍 张阳春 王海江 《石油与天然气地质》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6期890-896,908,共8页
塔中北斜坡鹰山组发育大型海相碳酸盐岩凝析气藏,其上部盖层为良里塔格组3-5段的致密碳酸盐岩。在平面上,这套盖层基本上覆盖整个塔中北斜坡;在剖面上,致密灰岩呈块状分布,叠置相连,从而封闭下部鹰山组中的油气。通过对良3-5段致... 塔中北斜坡鹰山组发育大型海相碳酸盐岩凝析气藏,其上部盖层为良里塔格组3-5段的致密碳酸盐岩。在平面上,这套盖层基本上覆盖整个塔中北斜坡;在剖面上,致密灰岩呈块状分布,叠置相连,从而封闭下部鹰山组中的油气。通过对良3-5段致密碳酸盐岩盖层的岩性、厚度以及泥质含量几方面特征的分析,总结它们的分布规律及其与油气的关系,进而探讨影响塔中北斜坡这套致密灰岩盖层封闭性的主要因素。其中重点分析了致密灰岩盖层厚度和泥质含量对油气分布的控制作用,结果显示塔中北斜坡良里塔格组的致密灰岩盖层厚度达到80m,泥质含量的自然伽马测井响应值达到20API即可以有效的封闭油气,厚度和泥质含量在影响油气封闭性方面具有互补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封闭性 盖层 致密碳酸盐岩 良里塔格 鹰山 塔中北斜坡
下载PDF
高频层序格架内礁型微地貌特征及其控储机理——以塔中东部地区上奥陶统为例 被引量:13
20
作者 郑剑 王振宇 +3 位作者 杨海军 苏东坡 张正红 朱波 《地质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5期942-956,共15页
塔中东部地区发育上奥陶统良里塔格组礁滩相碳酸盐岩是油气产出的主力产区。为了揭示层序地层格架特征及其内部沉积微地貌特征对礁滩体储层的控制机理,本文通过对岩石学、沉积微相、古生物、测井相研究,建立了上奥陶统良里塔格组高频层... 塔中东部地区发育上奥陶统良里塔格组礁滩相碳酸盐岩是油气产出的主力产区。为了揭示层序地层格架特征及其内部沉积微地貌特征对礁滩体储层的控制机理,本文通过对岩石学、沉积微相、古生物、测井相研究,建立了上奥陶统良里塔格组高频层序地层格架,可划分为11个四级层序和多个五级层序。研究区良三段—良二段以高位体系域垂向持续加积作用为主,是礁(丘)、滩组合镶边沉积的主要发育期,一个四级层序内可发育一个至多个礁滩体沉积微地貌旋回,礁型微地貌发育规模及厚度受海平面升降次级旋回和构造沉降控制。通过对良三段—良二段高位体系域成岩组构和成岩环境分析,认为受同生岩溶作用所形成的大气成岩透镜体主要发育在高频层序向上变浅旋回的顶部和微地貌高处。同一层序内沉积微地貌隆起和海平面相对升降变化所控制的暴露作用,以及同生期大气淡水溶蚀、淋滤作用是控制台缘礁滩体优质储层发育以及层位性和区域差异性的关键因素。集中揭示高频层序格架内微地貌特征及其对礁滩体储层的控制机理,有效指导了塔中东部地区奥陶系礁滩型油气藏勘探开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频层序 礁型微地貌 大气成岩透镜体 良里塔格 塔中东部地区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6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