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骨桥蛋白在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异位和在位内膜中的表达 被引量:18
1
作者 朱耀魁 夏明翰 +2 位作者 王晓玉 潘观玉 罗新 《中华妇产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5期343-344,共2页
关键词 子宫内膜异位症 在位内膜 骨桥蛋白 患者 恶性肿瘤组织 恶性生物学行为 磷酸化糖蛋白 卵巢上皮性癌 良性妇科疾病 抗生物素蛋白
原文传递
腹腔镜手术对良性妇科疾病患者免疫功能的影响 被引量:17
2
作者 施晓 章波儿 +4 位作者 李海洋 吕芸 侯海静 顾海娜 唐禹馨 《中国妇幼保健》 CAS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期125-127,共3页
目的:比较腹腔镜手术与传统开腹手术对机体免疫功能的影响,从而为腹腔镜手术的微创性提供更多依据。方法:收集2008年1月~2009年8月在舟山市妇幼保健院就诊的因良性妇科疾病行腹腔镜手术者473例,行开腹手术者614例,对比腹腔镜组和开腹... 目的:比较腹腔镜手术与传统开腹手术对机体免疫功能的影响,从而为腹腔镜手术的微创性提供更多依据。方法:收集2008年1月~2009年8月在舟山市妇幼保健院就诊的因良性妇科疾病行腹腔镜手术者473例,行开腹手术者614例,对比腹腔镜组和开腹组手术前24 h,术后24 h、72 h患者外周血白细胞、中性粒细胞、细胞因子(IL-6、TNF-α)的变化情况,以及两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中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术后恢复情况及总住院费用等指标。结果:两组患者均术程顺利,腹腔镜组术中出血量、术后排气时间、术后住院时间均少于开腹组,但手术时间、治疗费用较开腹组多(P〈0.0005)。开腹组术后24 h白细胞计数平均值明显高于术前;到术后72h有所下降,但仍高于术前水平。腹腔镜组术后24 h白细胞水平也高于术前,但其升高程度却低于开腹组,至术后72 h,白细胞数已接近术前水平。两组术后24 h中性粒细胞均明显升高,且两组间无统计学差异,至术后72 h两组中性粒细胞水平均已恢复到术前状态。血清IL-6水平在腹腔镜组和开腹组术前24 h均明显低于术后24 h,但腹腔镜组术后24 h血清IL-6浓度的峰值低于开腹组;两组术后72 h分别下降至术前水平。TNF-α在腹腔镜组和开腹手术组术前24 h均值明显高于术前水平,两组升高程度接近,术后72 h两组TNF-α水平分别下降至术前水平。结论:腹腔镜手术患者术中出血少,术后胃肠功能恢复快,住院天数短,但手术时间较长,住院总费用较高;两种手术途径对机体的吞噬细胞功能均有抑制作用,但其抑制程度在腹腔镜组低于开腹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腹腔镜手术 开腹手术 良性妇科疾病 免疫功能
原文传递
腹腔镜子宫切除术对良性妇科疾病临床效果及术后生活质量影响 被引量:17
3
作者 郑桂芹 《中国妇幼保健》 CAS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9期3174-3176,共3页
目的:探讨分析腹腔镜子宫切除术对良性妇科疾病的临床疗效及术后生活质量影响。方法:选取98例良性妇科疾病患者,随机分成实验组与对照组,两组人数均为49例。对照组患者接受腹腔镜鞘膜内子宫切除术,实验组患者接受腹腔镜子宫次全切除术,... 目的:探讨分析腹腔镜子宫切除术对良性妇科疾病的临床疗效及术后生活质量影响。方法:选取98例良性妇科疾病患者,随机分成实验组与对照组,两组人数均为49例。对照组患者接受腹腔镜鞘膜内子宫切除术,实验组患者接受腹腔镜子宫次全切除术,观察手术后的疗效及手术对患者生活质量造成的影响。结果:实验组与对照组患者手术时间、术中出血及住院时间的差异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术后体温及肛门排气时间的差异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差异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与对照组患者手术前后血中性激素的含量与BISF-W评分各个项目的差异比较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腹腔镜子宫次全切除术治疗良性妇科疾病,手术方法较为简单,术中不会对患者造成过多的创伤,且术后对患者生活质量影响较小,值得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腹腔镜 子宫切除术 良性妇科疾病 临床疗效
原文传递
四种腹腔镜子宫切除术在良性妇科疾病中的临床效果比较 被引量:15
4
作者 徐秋莲 《中国现代医生》 2011年第14期31-32,共2页
目的探讨四种腹腔镜子宫切除术在良性妇科疾病中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分析2006年5月~2010年1月金华市人民医院278例良性妇科疾病患者行腹腔镜子宫切除术的临床资料,对比分析4种术式的手术适应证及临床应用情况。结果腹腔镜鞘膜内子宫... 目的探讨四种腹腔镜子宫切除术在良性妇科疾病中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分析2006年5月~2010年1月金华市人民医院278例良性妇科疾病患者行腹腔镜子宫切除术的临床资料,对比分析4种术式的手术适应证及临床应用情况。结果腹腔镜鞘膜内子宫切除术总并发症发生率达6.3%,与其他三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保留子宫颈的两种术式腹腔镜鞘膜内子宫切除术、腹腔镜子宫次全切除术与切除子宫颈的两种术式腹腔镜辅助阴式子宫切除术和腹腔镜全子宫切除术比较,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及肛门排气时间均有明显差异(P<0.01);腹腔镜辅助阴式子宫切除术后体温升高率最大(5.6%)。结论腹腔镜子宫次全切除术及腹腔镜鞘膜内子宫切除术部分减少腹腔镜辅助阴式子宫切除术及腹腔镜全子宫切除术式数量,但不同术式各有优势,互不能完全替代,应根据患者的情况、手术医生的技术水平、医院的条件等综合考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腹腔镜 良性妇科疾病 子宫切除术
下载PDF
腹腔镜子宫切除术100例总结分析 被引量:5
5
作者 楼宝阳 《中国微创外科杂志》 CSCD 2001年第2期90-91,共2页
目的 探讨腹腔镜子宫切除术的手术技巧及临床应用价值。方法1998年12月~2000年10月间,对100例因各种良性妇科疾病而需行子宫切除术的患者施行了腹腔镜子宜切除术。腹腔筋膜内子宫切除术(CISH)95例,腹腔镜子... 目的 探讨腹腔镜子宫切除术的手术技巧及临床应用价值。方法1998年12月~2000年10月间,对100例因各种良性妇科疾病而需行子宫切除术的患者施行了腹腔镜子宜切除术。腹腔筋膜内子宫切除术(CISH)95例,腹腔镜子宫次全切除术5例,对其中90例进行手术方法的改进。结果 平均手术85min,平均出血量40ml,平均手术后住院日4.3d,无一例副损伤,手术均获成功。结论 腹腔镜筋膜内子宫切除术既有腹腔镜手术创伤小、出血少、恢复快之优点,又具开腹子宫次全切除术之优点,即最大限度地保存了盆底组织的完整性,又可防止宫颈残端癌的发生,大大提高了患者手术后的生存质量,是一种较为理想的子宫切除手术方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腹腔镜子宫切除术 临床应用 良性妇科疾病 手术方法 生存质量 手术指征
下载PDF
以血管生成相关分子为靶向的子宫内膜异位症的个体化治疗研究 被引量:1
6
作者 张蓉 侯文静 《中国临床医学》 2013年第5期745-746,共2页
子宫内膜异位症(endometriosis)是一种常见的良性妇科疾病,好发于生育年龄妇女,其局部浸润和远处转移的恶性生物学行为一直困扰着妇科医师.子宫内膜异位症的异质性提示,即使是组织形态学相同的病灶,其分子表型的改变也可能不尽相同,... 子宫内膜异位症(endometriosis)是一种常见的良性妇科疾病,好发于生育年龄妇女,其局部浸润和远处转移的恶性生物学行为一直困扰着妇科医师.子宫内膜异位症的异质性提示,即使是组织形态学相同的病灶,其分子表型的改变也可能不尽相同,从而导致治疗和预后的差异.近年来,对子宫内膜异位症发病机制的研究表明,血管形成是子宫内膜异位症发病过程的关键环节之一,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由于体内某些血管生成因子活性的增高或抑制因子活性的降低,使血管的过度生成.该发现为探索子宫内膜异位症发病机制提供了新线索,也为抗血管形成治疗提供了新的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子宫内膜异位症 血管生成因子 个体化治疗 相关分子 抗血管形成治疗 恶性生物学行为 靶向 良性妇科疾病
下载PDF
良性妇科疾病行单孔腹腔手术治疗的快速康复护理效果观察 被引量:1
7
作者 钟慧卿 陈艳芳 +1 位作者 苏裕东 谢红 《全科护理》 2020年第27期3685-3687,共3页
[目的]观察快速康复护理在良性妇科疾病行单孔腹腔手术治疗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80例接受单孔腹腔手术治疗的良性妇科疾病病人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40例,对照组给予传统护理,观察组给予快速康复护理,比较两组病人术后首次进食... [目的]观察快速康复护理在良性妇科疾病行单孔腹腔手术治疗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80例接受单孔腹腔手术治疗的良性妇科疾病病人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40例,对照组给予传统护理,观察组给予快速康复护理,比较两组病人术后首次进食时间、首次肛门排气时间、首次下床时间、首次排尿时间、住院时间及术前术后胰岛素抵抗数(IR)。[结果]术后观察组病人IR指数比对照组更低(P<0.05);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病人首次进食时间、首次肛门排气时间、首次下床时间、首次排尿时间及住院时间更短(P<0.05)。[结论]在良性妇科疾病行单孔腹腔手术治疗中实施快速康复护理可改善病人胰岛素抵抗,缩短病人恢复时间,促进病人病情康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良性妇科疾病 单孔腹腔手术 快速康复护理
下载PDF
中药抗血管生成治疗子宫内膜异位症研究进展
8
作者 叶兰 徐晓玉 《中国药房》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24期1911-1913,共3页
关键词 子宫内膜异位症 抗血管生成治疗 子宫内膜种植学说 中药 良性妇科疾病 血管内皮细胞 生物学行为 生育年龄
原文传递
良性妇科疾病的子宫切除术医患双方都会从循证指南中获益
9
作者 Leroy C Edozien 宋英娜(译) 潘凌亚(校) 《英国医学杂志中文版》 2005年第6期333-334,共2页
关键词 子宫切除术 良性妇科疾病 循证指南 医患双方 临床实践 妇科医生 治疗
原文传递
对比分析腹腔镜下子宫全切术与开腹子宫全切术治疗妇科良性疾病的临床疗效
10
作者 顾国萍 刘阳阳 +1 位作者 张江珊 马敏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全文版)医药卫生》 2023年第6期9-12,共4页
探讨在良性妇科疾病临床治疗中,腹腔镜下子宫全切术以及开腹子宫全切术应用所取得的具体效果及影响。方法 参与本次研究的患者共计60人,是本院妇产科从2022年1月到2022年12月期间收治的确诊为良性妇科疾病的患者群体中挑选出来。研究人... 探讨在良性妇科疾病临床治疗中,腹腔镜下子宫全切术以及开腹子宫全切术应用所取得的具体效果及影响。方法 参与本次研究的患者共计60人,是本院妇产科从2022年1月到2022年12月期间收治的确诊为良性妇科疾病的患者群体中挑选出来。研究人员选择使用随机数法进行研究群体的划分,普通组和对比组分别拥有30名患者。参与本次研究的患者需要在接受统一的临床检查工作之后,分别实施常规的开腹子宫全切术以及腹腔镜下子宫全切术治疗。研究人员在本次研究中需要针对两种研究患者的手术治疗指标、生活质量和并发症数据进行收集以及对比。结果 对比组患者在接受腔镜下子宫全切术治疗之后,包括术中出血量、术后排气时间、住院时间等在内的各项手术指标相较于普通组患者下降十分明显(P<0.05)。同时,对比组患者生活质量以及并发症发生状况与普通组患者相比,得到了明显改良(P<0.05)。结论 在妇科良性疾病临床诊断治疗的过程中,腹腔镜下子宫全全切治疗方式,患者接受手术治疗时的出血量明显减少,术后的排气及总住院时长也得到明显的压缩,且患者生活质量也得到了明显改善,并发症发生也得到有效控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良性妇科疾病治疗 腹腔镜下子宫全切术 开腹子宫全切术 疗效对比
下载PDF
用单克隆抗体测定血中卵巢肿瘤抗原NB/70K(文摘)
11
作者 蔡华萱 陈巍 《单克隆抗体通讯》 CSCD 1989年第3期16-16,共1页
关键词 单克隆抗体 肿瘤抗原 NB 测定血 放射免疫测定法 文摘 良性妇科疾病 卵巢疾病 健康人
下载PDF
良性妇科疾病患者207例腹腔镜手术临床分析
12
作者 曹雪春 《临床研究》 2014年第9期17-17,共1页
目的:研究腹腔镜手术在治疗良性妇科疾病中的临床疗效,根据临床观察数据,探讨腹腔镜手术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采用回顾分析法,选取某医院2011年1月-2013年8月207例良性妇科疾病患者,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研究组采用腹腔镜手术治疗155... 目的:研究腹腔镜手术在治疗良性妇科疾病中的临床疗效,根据临床观察数据,探讨腹腔镜手术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采用回顾分析法,选取某医院2011年1月-2013年8月207例良性妇科疾病患者,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研究组采用腹腔镜手术治疗155例,对照组开腹手术52例,分析两种手术方式的治疗效果。结果研究组患者术中出血量、术后排气时间、治疗时间都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腹腔镜手术在治疗良性妇科疾病方面有显著疗效,具有创伤小、恢复快、治疗时间短等临床治疗优势,值得临床推广与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腹腔镜手术 良性妇科疾病 临床分析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